由于几乎所有恐怖片都会引起“恐怖不恐怖”的激烈讨论,所以首先需要说明两点:1,我很喜欢《布莱尔女巫》,因为我能被DV式的伪纪录片拍摄手法彻底带入剧情,如果你恰好觉得《布莱尔女巫》很无聊,那我也不推荐你看《鬼影实录》了,那可能只是浪费你的时间,两部片从头到尾都未出现任何恐怖形象,期望看到狰狞面孔的观众要失望了。
另外,几乎每一部恐怖片都有无数人没被吓到大喊无聊而同时无数人被吓到大叫过瘾,这部《鬼影实录》也并不例外,国外影迷论坛也是吵翻天,所以万一你没被吓到,其实很正常,这可能仅仅是因为你不好这口饭,与很多人对欧美恐怖片嗤之以鼻是一个道理;2,晚上11点在mininova搜到该片资源后,于凌晨1点钟下载完毕,然后我开始观看,一个人在一个没开灯的客厅,戴着耳机把音量调至能承受的最大值,没能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片,所以希望尽可能达到电影院效果,毕竟恐怖片是需要气氛的,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样喜欢被虐希望被吓到,或许选择一个更适合观看的方式应该是第一步。
《鬼影实录》的宣传策略很聪明,利用了“口口相传”,病毒式的宣传办法,并非常完美的与电影想要创造的效果契合。
这个策略与之前的《科洛佛档案》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利用网络和简短预告片创造的悬念抓住观众的好奇心,而《鬼影实录》则是凭借不断膨胀开来的“恐怖”口碑让越来越多的恐怖片爱好者或者好奇的观众在电影院门口排起长队。
因此如今北美对此片进行的的扩大放映和日渐上涨的票房纯属意料之中。
然而所有的所有,只靠媒体宣传和所谓的枪手是绝对无法达到的,口口相传的口碑是关键。
在此提到的“口碑”当然是指恐怖指数。
如果仅仅是一般恐怖但却是很有深度内涵的电影,想必并不足以勾起观众的猎奇心理。
因此要提前知道的是,《鬼影实录》并没有想讲述什么道理,并没有想表现什么思想,它唯一的目的就是把你吓到。
只要你在观影过程中有“窒息”的紧张感,只要你有一点点心惊胆战的感觉,只要你看完电影后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感觉惊悚,《鬼影实录》它就成功了。
开始说电影,剧透慎入。
《鬼影实录》全片的恐怖段落非常清晰明了,就是片中展现的那12个出现灵异现象的晚上,而电影其余大部分时间当然就在不费余力的营造气氛。
【第1个晚上】:我说了我是很容易被DV影像带入剧情的那种观众,因此第一个晚上发生的事虽然短暂,相比较之后完全不值一提,但已经让我紧紧抱着枕头不放,而这才是电影的第9分钟,不需更多的铺垫,“真实”的力量已经开始显现。
【第3个晚上】电影进行到22分钟,当摄像机再次对准男女主角的床和卧室门,然后“第三个夜晚”字幕出现时,观众就知道“要开始了”,神经开始紧绷。
这22个恐怖段落几乎都是这样提前“警告”观众:吓人招数要使出来了。
这对于一部恐怖片,特别是一部美国恐怖片来说,是绝对致命的。
但是《鬼影实录》非常大胆也或许只是无奈这样做了,好在在“真实感”面前,再多的故弄玄虚都是没用的。
第三个晚上之后,男女主角发现摄影内容能让他们知道在他们睡着时发生了什么,这同时也是电影海报的标语:What Happens When You Sleep。
这个伎俩利用的是人的想象力,两眼一闭对未知环境的无穷猜想,就像很多人看了《咒怨》不敢半夜睁开眼一样,看了《鬼影实录》后我绝对不会想要用摄像机记录我睡觉时的卧室。
【第5个晚上】距离第三个晚上只有8分钟,电影在第30分钟时上演了第五个晚上的事情。
这个晚上的故事是条重要线索,讲述女主角的梦境和灵异事件的关联。
这个晚上也是男女主角第一次半夜惊醒。
【第13个晚上】这次间距就更短了,仅仅5分钟不到,我们就进入了又一个闹鬼的晚上。
逐渐频繁的恐怖段落加速了影片的节奏,与此同时也大大减少观众的喘息机会,恐怖气氛持续弥漫。
逐渐升级的当然还有恐怖桥段。
造成这个晚上最恐怖的是音效。
所以再次建议,若想被吓,请去人少的电影院或者一个人半夜把音响调至最大观看。
【第15个晚上】在这两个夜晚之间有个小插曲,男主角尝试用收音话筒与鬼交流,这个段落虽然没在恐怖气氛上有建树,但是提供了关于“鬼”的一条线索。
第15个晚上发生在电影第42分钟,这个晚上的故事对我来说是全片第一个“高潮”。
记得以前看完张国荣遗作《异度空间》时,觉得最恐怖的段落不是林嘉欣被鬼吓,也不是张国荣那个角色最后见鬼,而是张国荣那个角色梦游的段落。
我一直觉得梦游是很诡异毛骨悚然的事,特别对于看到别人梦游的人来说,试想半夜醒来,看见一个人站在面前...第15个晚上女主角梦游,卧室电视被打开,女主角突然出现在男主角身后...几个恐怖桥段一起上演把我吓得不轻。
【第16个晚上】这个晚上很特别,因为没有男女主角出场,摄像机对着空无一人的客厅,焦点是茶几上的碟仙盘。
这一段个人觉得有点过头,那种灵异诡异似有似无看不见的恐惧感被打乱,有点美国邪降恐怖片的感觉。
不过这个段落提供了一个很关键的线索,直接引向下一个晚上。
【第17个晚上】这个晚上发生了很多事。
记得小时候母亲有给我说,姥姥去世后的“头七”,家人会在她家门口窗上铺满小米,过一夜之后就会知道姥姥有没有回来过。
《鬼影实录》男主角做了相同的事,结果可想而知。
半夜男女主角跟随脚印来到储藏室,发现屋顶通道口的纸板被打开。
这有点像《咒怨》中的橱柜,女学生听到屋顶有声音,爬进橱柜,把头探进黑漆漆的屋顶阁楼,结果伽椰子小姐爬了出来。
因为记得《咒怨》这个情节,所以当《鬼影实录》中男主角顺着三角梯爬上阁楼用摄像机环视时,我是十指紧抓住枕头,嘴也咬紧枕头一角,双眼作万分恐惧状,等待恐怖镜头的来临。
【第18个晚上】这三个紧挨着的晚上几乎都只相隔8分钟。
第70分钟开始了第18个晚上。
由于前面几乎没放松机会的“轮番轰炸”,看到“第18个晚上”字幕出现在屏幕上时,我不禁骂了一句脏话,过于密集的恐怖桥段让我造成几乎窒息的状态。
另外,因为是女主角又请来了灵异专家“救命”,但对方要第二天早上才到,所以主角和观众都会想这一个晚上是否能熬过,如果熬过第二天来的专家能拯救他们么?
因此第18个晚上充满了悬念。
【第19个晚上】这个晚上很绝望。
这种绝望的气氛为即将到来的全片高潮段落作了非常不错的一个铺垫。
【第20个晚上】加上之前男女主角网上搜索到的资料,这个晚上发生的事再次让人想起美国邪降恐怖片或者《驱魔人》:女主角被拖出去了。
【第21个晚上】这个晚上已是全片高潮。
这个高潮用了前两个晚上“专门”作铺垫,蓄积了全片积累下的恐怖情绪,因此成功将恐怖感推向全片最巅峰。
这一天女主角精神正式崩溃,男女主角本来执意要离开,没想到女主角被鬼附身,音响开大点能听得出她说话声中还有另一个声音。
在这最高潮的一夜(歧义?!),女主角居然又梦游了!
虽然更像是附身...不过看起来跟梦游没区别该死的梦游!!!
又把我吓得不轻...至此,我们已完全知晓发生了什么事,鬼片顺利过渡到了邪降片。
这个剧情设置可谓非常商业。
不仅迎合了东方咒怨式“闹鬼”剧情,还顺应了欧美宗教恐怖片的心理(如《驱魔人》),票房大好理所当然。
另外要说一个几乎让我窒息的戏:女主角“梦游”下楼后,男主角追下去,只听见楼下女主角尖叫男主角惨叫,然后突然什么声音都没有了,过了很久,摄像机依然对着黑漆漆的楼梯,突然听见有人上楼,踩着木地板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大...【第22个晚上】貌似电影院公映结局与网络下载版本不同...不过下载版结局让人失望。
在经历了11个夜晚的恐惧后仍然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因此最后那场戏显得过于仓促草草了事,没任何惊喜可言,甚至还能挑出一个BUG。
真是可惜。
如果被这部片吓到的观众,应该会出示3颗星以上的评价,或许不是因为电影“质量”,仅仅是因为“被吓到了”。
相反,如果没有被这部片吓到的观众,严重点就是从头到尾觉得无聊的,那么多半会给出2颗星或者以下的评价,因为此片“连一部电影都算不上”。
多数目的在于吓唬观众的恐怖片大抵都会收获如此两极分化的评价,由于没有过多内涵,恐怖不恐怖成了衡量电影质量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剧本有时甚至还会退至第二位。
《鬼影实录》便是如此,这或多或少说明了目前无论是亚洲还是欧美恐怖片灵感和创意的缺乏,尤其在好莱坞,当原创已消失殆尽,翻拍重拍也走进死胡同,伪纪录片这种风险极大口碑也容易两极分化,无需殿堂级导演演员编剧摄影等等卡司的拍摄模式,才会被发行公司相中,配合以病毒式宣传手法,在悬念和争议中登上美国万圣节周票房排行榜第一名。
我给了《布莱尔女巫》四颗星,同样给了《鬼影实录》四颗星。
但实际上《布莱尔女巫》无论是故事细节悬念设置表演等等都比《鬼影实录》强太多。
但是就算《布莱尔女巫》再怎么真实,最终没有《鬼影实录》真实,因为后者是发生在普通人的卧室中,而不是密林深处。
因此看完《布莱尔女巫》会因为那些刻意设置的细节感到不寒而栗,但是看完《鬼影实录》深夜一个人躺在床上,回想起剧情,回想起故事中第21个晚上发生的事,不敢闭上眼睛又害怕睁开。
也许此片赢得的部分口碑便是来自于此。
至少我看完后将近凌晨3点,有点不想去睡觉,写完这篇超级详细观后感已凌晨4点半,还是有点不想去睡...好吧,我承认是因为这部片有点怕黑了。
=========================================PS:今天去电影院又看了一遍,影院版和现在网络下载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最大的不同是结局,个人觉得影院版的结局更合理更惊悚,不然也不会引起全场尖叫了....
觉得这种感觉比女巫布莱尔和苜蓿地好一些,毕竟镜头还算稳的,大部分时间都有固定,所以视觉上不会太痛苦。
边看就边觉得傻,1,那个医生还是博士,说你们不能逃避,你们要跟他们交流,WTF?!
那个女的还真信。
2,这对活宝半夜里被吓起来那么多回,床头灯打开过几回?
有谁统计过?
一般来说感觉到房间里有什么马上的反应就是开灯吧?
拿相机,就是不开灯,不是一般人的第一反应,要是我会把房间里所有灯都打开。
邪恶力量里有这么句经典的话,嘿,如果别人说这里闹鬼,那就别来!
嘿,如果你发现房子闹鬼,那就搬走!
两个人执着地折腾了二十几天,结果死了,我抱着龙猫枕头以为会被吓到,结果没有。。。
全世界范围都没有几个人是睡觉不关门的!!
当录像机明确录到有诡异的事情发生时,除了智障和演戏,没有人还能睡的这么嗨皮!!
当明确录到有妖魔鬼怪和不详的凶兆(照片破碎)的时候,你要是还能在这个房间里面关灯不关门,睡的比猪还香,有人在床边看了你几个小时还没反应的话,别怀疑,你已经不是你了,你多半是已经死了。。。
当妖魔鬼怪已经对你下手了的时候(女主被拖下床),正常人可能会有很多选择,比方说把所有的灯都打开,打110,119,120.。。。
可能会立马跑到外面找个酒店将就一夜,第二天搬家。。。。
可能会立马出去找个网吧搜索能联系到的所有大神,一起来见证这伟大的时刻。。。
如果你还能把门打开,关灯睡觉,还睡的这么香,别怀疑,你已经不是你了,你多半是已经死了。。。
当妖魔鬼怪明确对你怀有恶意并已经对你造成实质伤害了,而且女朋友已经行为不正常的时候,男的居然不把女的强行拖出去,或者打晕了拖出去,或者采取其他的办法,反而还能开门,关灯,睡觉。。。
依然睡的如此丝滑畅快。。。
我想问这男的一句:你是魔鬼吗?
晚11点40分的42nd St上人潮依然涌动,AMC门前已排起了长队。
Manhattan夜晚的霓虹从不因不期而至的细雨而褪色,好戏正慢慢上演。
AMC的一楼售票大厅里竖起了大大的宣传牌——"DO NOT WATCH ALONE".经过了层层Z字型的售票队伍后,被告知11点50的那场Paranormal Activity已提前售空。
和同行吓点也极低的香蕉男协商。
于是例行检查了ID,买了12点40分的那一场。
买了大号的爆米花与可乐,和香蕉男八卦电影结束后如何于凌晨3点"完尸"爬回家去。
香蕉男很正义地说,别怕,我送你。
我说,那要是你回不去了怎么办呀。
(事实证明某男的手机在凌晨3点30到安全到家的过程中就根本没有hang up过。。。
)凌晨1点,theater里座无虚席,荧幕上打出来自真实录像带的字幕,全场屏住呼吸。
俩人都属看恐怖片习惯一边看一边吃乱七八糟东西的人,但在Night #3之后已经完全失去吃爆米花的兴趣。
某女蜷缩成一团,坐姿也twisted成下意识地向后挪的躺式。
= =...坐在吓点极低的老外中间,除了被电影,也被他们的一惊一乍搞得神经衰弱。
旁边的colored girl在和她男友连说了十遍"oh shit"之后,就丢了一句"let's get the hell out of here" ,拽着同是神色扭曲的男友头也不回地撤了,留了旁边两个空座位让人倒吸了口冷气。
省去中间剧透的过程不说,某女很坚强地憋着大气不敢出撑到最后两个镜头。
故事从第18夜开始很变态,第21夜就彻底不行了,很闷骚地惨叫了出来 = =||| Damn it.要提的是,影片最后解说后事的字幕出来,黑屏了很久。
约过2分钟后,对着依然继续等待有后续的啤酒肚大叔扭头问:"Is it over?”"That's it." 众人纷纷离席,想是今晚会很多人无眠。
从恐怖片排行里找到的影片,本以为是惊世佳作,到头来却是个搞笑片。
首先,女主从头到尾都是受害者或是旁观者,就男主整天捧个摄像机傻乐,仿佛圣女降世,举手间神魔皆退,一大半进度条都在势与demon争雌雄,全程仅考虑自己的感受,阻止女主找专家咨询解决,多次持机令鬼神,狮子吼、凌波微步等手段层出不穷,最后死得其所,一在楼下日板(地板),二在楼上日板。
可惜了女主,以为找了个能上的好帮手,结果竟是个猪头三,苦了一副不差的身材和脸蛋,便宜了等候多时的demon。
善哉善哉,此乃前世造孽,今世来受,奉劝各位远离圣女(男),方得苟延残喘。
其次,我实在半夜1点半关着灯看的这部电影,坐在床边的椅子上,面朝书桌电脑,房门大开,门外也是灯光全无,背后有一风扇,冷风擦背而过,整个房间的温度降到尽可能接近恐怖电影应有的阴冷程度,也没有用被子或添加衣物来驱寒,至少我觉得这样更能身临其境,说不定看完后给它的评价能更高一些,也算对得起导演的努力付出了吧。
全程看完后,除了结尾女主死了可惜,男主死了我只觉痛快之外,别无他想,浪费了我1:30:47的时间,女主尖叫我能接受,毕竟是男主惹的祸。
但男主从发现屋子的异常后,依然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万物皆为刍狗,区区demon,小小碟仙之法尽可驱之,先是嘲讽ghost和demon两大将,再是半夜3点demon出现时间睡如死猪,全无防范,惊醒也是手持摄像机,头顶大猪脑,口念咆哮决,三番五次虚空斗厉鬼,操作打满伤害全无,完事后嘲讽拉满,负buff叠满,给女主上个你死我死的主动技能,最后杀青领盒饭,仅有摄像机活到最后,不枉男主对其痴迷一番,原来竟是大罗神仙法器沦落凡尘,仅剩护体金光和洞悉事物之能,小小男主,苦于凡人之身,驱使不得此等极品法器,难怪最后一命呜呼,势与地板日齐天。
最后,这种级别的片要是换国内极品小鲜肉来拍,说不定能再创评分新高,可惜了,生错了地儿,没有与其真正实力匹配的演员来参演,确实是这部电影的悲哀,更是恐怖片追捧者的一大损失啊。
正经一下,虽然片的剧情人设有问题,但演员本身演技不会让人出戏,至少还能算是部电影,观众对男主的愤慨,对女主的可惜也算是牵动了观影者的感情世界,给一些承受能力低一些的人提供相对的恐怖的因素,也算是做到了吧?
虽然我并无啥感觉。。。。
第一次写恐怖片观后感,写的全是自己的内心想法,半恶搞半随意,就是吐槽一下,本来想给一星的,但看在它名头挺大,加之我写了好多字的份上,给两星吧,不能再多了。
最近是万圣节,看鬼片也变得流行起来。
Blockbuster里面有鬼节专栏,装饰着花里胡哨的蜘蛛网甚是可爱。
因此我也看了几个鬼片,今年2月发行的Haunting Connecticut 和最近颇为火爆的Paranormal activity(灵异事件)。
巧合的是,都是家里闹鬼,不过一个是新英格兰的百年老屋,一个是San diego的西部小平房。
这两部片子,真是毛片和自拍小电影的区别。
Haunting制作精良,演员到位,鬼和捉鬼人都很专业,举手投足都要吓人,但看完之后觉得不过尔尔,也不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而Paranormal activity简直就是花1万美金搁谁家都能拍的片子,一个DV往那一摆,连蒙太奇都没有,却把人吓得要死,两个演员都没有化妆和服装,看起来就像我们的邻居,最后那几个夜晚一惊一乍,据说有好多人晚上看完睡不着觉,看,自拍小电影就是有这样的刺激。
本片的宣传是"DO NOT WATCH ALONE",对的,但恋爱中的人也不要去看,因为看完之后会发现身边的人也不可靠。
以DV模式拍电影,这也不是第一个,之前有个叫什么什么档案(-_-!!那两个字到现在我也不认识)的也用的是DV视角,不管艺术效果怎么样,反正票房都是不错的,小成本,大收获,看来观众对新鲜感还是很认投的。
可能画面不如普通电影那么漂亮,但那种强烈的真实感和身临其境感是普通电影所给不了的。
因为看别的电影时,哪怕特技做的再好,甚至是3D,我们也知道这是假的,开心而已,不会当真,而看这部电影时,我们会下意识的觉得这可能是真的,就好像在看朋友拍的DV。
全片没有一个鬼镜头,但恐怖气氛做的不错,尤其是那个女人被鬼上身后做的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
其实几乎每部国产的恐怖片都有被鬼上身的情节,但效果似乎都没有这个镜头混乱(全屏看时甚至会感觉恶心),画面模糊的电影好。
所以关键还是在创意,不要总是脸上拍满面粉,撒点番茄酱,然后用绿灯一照就感觉自己在拍恐怖片了。
我现在还是很好奇:这只是电影还是真事啊难不成真的有鬼?
我想小倩了
(没有剧透->>>)想到电影成本那么低,并且是一部"无脚本电影",就是导演想到哪拍到哪,所以不要太苛刻,本来想给四星,但不想误导人以为该片很震撼,所以只给三星了,电影其实并不恐怖,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还是有感觉的。
比起十年前的<女巫布莱尔>,该片并无什么超越之处,讽刺的是,我倒是享受电影的发展阶段,虽然也是平平无奇,但如果单纯练习听力我倒是挺聚精会神的,倒是结尾阶段让我太失望,在看的时候我自己就设想了怎样的结局,电影的结局跟我所设想的简直逊色多了,也许是导演为了控制成本,不想制作太多特效吧。
我设想的结局有活生生的尸体分解,就是因为女猪设法离开房子反而导致灵异的愤怒,于是一种隔空的活体分尸就可以呈现给观众,就是那种很真实的五脏六腑凭空爆裂出来的效果!
只有这样的结局才有可能超越<女巫布莱尔>,才有可能让该电影被人记住。
我明白纪录式电影要务实不造作,这样才有真实感,但结局几分钟就应该放下包袱,屠刀大开,凌空架起,五马分尸,无所不用其极,这样才能跟90%的平静作对比!
这样才是新时代拥有强大特效背景下的电影!
所以给各位的建议就是,该片值得一看,但肯定不是极度推崇的那种;不过恐怖这东西是见仁见智了。
(以下有剧透->>>)电影总共有三个版本的结尾,最原始的结局是该片在2007年制作完成后给少数人进行的试影,当时是女猪捅死男猪,然后在摄像机前割颈自尽;后来在2008年有段时间进行局部范围公映,结局改成女猪在楼下杀掉男猪后回到床边发呆,最后被警察来到击毙,这也就是下载版本的结局;所谓的电影院结局,也就是在2009年10月进行大范围公映的第三个结局,女猪从楼下把男猪扔飞撞向摄像机,然后自己好像进入了摄像机,她就从此不见了。
话说这是史提芬导演建议的结局,但我本人怀疑是为了方便续集,果不其然,Paramount见票房大收,在10月尾即正式宣布会制作续集。
续集就续集吧,反正我免费观看
其实不是第一次接触此类DV式的恐怖电影,记得几年前网路上疯传的一段灵异车祸视频运用的就是这种手法.但是内心还是随着影片的推进时不时地自我恐吓.原因在于当今无比发达的网络视频,使得这样的宣传手法植入了我们的潜意识当中,成了最好的伏笔.这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为何能在北美票房独占鳌头自有它成功的理由,网路上褒贬不一,甚至有偏执者认为此片是彻头彻尾的烂片,可我觉得不以为然,毕竟萝卜白菜各有所好.一, 相信和我一样年纪的人都曾经在网吧或是自家电脑接到过这样的图片或是网址,打开一个链接,表面上是要你找碴,或是密密麻麻的文字.(目的只有一个,使你集中注意力)等你聚精会神之际突然就蹦出一张奇丑无比面部扭曲七窍流血的女鬼图片,还配上一声歇斯底里的杀猪声,是个正常人当场保准跟着身体后仰,跟着冒出一句尖叫,严重者还有甩耳机跳离坐席的.(话外音:记得大学视听说课上外教放了个这样的短片,全班都被忽悠到了,集体大叫,我F*CK咧!)二,多多少少看过些恐怖片的都会明白,什么样的时间点,什么样的角度会吓到人,门后,走廊转角,抬头低头的瞬间,镜子,这些都是恐怖片必不可少的元素.三,口口相传的感染力.也有说法这好似病毒式销售.呵,这就是最致命的.当初我得知这部影片的信息是从报纸上的一则小新闻上,而后GWY姐工作时忽然带出一句,接着就聊开了,她比我先看了这部电影,急着和我们分享她的经历,我就走开了,因为我不想听到剧透.以上三点,就是这部影片着实吓到了我的原因.看过之后,马上忍不住google了一把,接着去豆瓣看看影评,不少精彩的故事,在此也不在赘述,个人认为,恐怖片最成功的地方不是电影本身,而是教你自己吓自己.好笑的是,我竟没从头到尾的把影片看完,在一天之内我把影片断成了三段来看,惊悚程度大打折扣.豆瓣上一恐怖片爱好者为了体验最佳效果,凌晨两点关掉灯在黑屋子独自看完这部电影,其为追求自虐快感的决心可见一斑.如果你也想找找刺激,不妨一试.
1.敢在夜里2:00一个人开着灯看的 2.敢在夜里3:14分关灯一个人看的 3.敢在夜里3:14分关灯一个人,且目不转睛盯着屏幕看时间走动画面的 4.敢在夜里3:14分关灯一个人,且目不转睛盯着屏幕看时间走动,并把音量开到最大的 ..............................我只能到LEVEL 1所以说养成睡觉关门的良好习惯是很重要的最犯嫌的后怕感是它太接近生活了
强忍住没有在电影院呕出来,体力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这样的烂片简直是反人类反智力反电影的。
美帝为什么怕成那样呢...想不通.根本就不吓人啊.自己扛CAMERA,晃得头晕到死。
看的是无敌金刚掌版本 但是依照电影中间男女猪脚网上查询的先例 觉得最符合的还是女猪脚自刎的版本
2012.11.19 @ Home怕恐怖片的始终都会怕 意志力的问题吧 容易被灌输?
看在这么低的成本上,及格吧
反正要啥没啥
和《女巫布莱尔》以及那部西班牙的丧尸片相比,这部更容易给人恐惧感,因为更加真实可信,所以给了四星。
伪纪录片的新潮。。如果说1999年的《女巫布莱尔》开创了先锋,那此片可以说是成就了口碑!关于好与坏,我保持中立~~毕竟取得的成绩和拍摄手法都是很独特的!!
身臨其境的心靈懸疑范兒。
這片把鬼片所有討人厭的要素或缺點都去掉了,留下自然的演出、幽默的對白和恐怖的片段,真的還不錯
不知干嘛……
老婆,起来看DV
有想法,有创意,但是根本就不吓人啊。
- -|||| 什么额。。。
作为一个外国人,总算有人拍了部真正的鬼片,不是zombies不是daimon,是真正的ghost~~除了脚印还是有点非人类,但是这个纪录片形式的娓娓道来愈演愈烈,确实有了那么点久违的抓走心神的味道,结尾很有力量~~~
额,太慢动作了。没什么感觉,只是觉得···她男朋友挺好的
其实真的有点闷...
三结局。误以为惊悚无比不敢看,其实还好呢。男主你真冤。
耗资1.1万美元,耗时一周便拍摄完成。氛围营造的相当真实,与当年的《女巫布莱尔》很类似,恐怖气氛越来越浓。独自在家的女生千万不要自己观看。blog.sina.com.cn/bluesliver
烂扯的伪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