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电影,整场都在心惊肉跳中度过,女主功夫不错,反映出的人贩子们太狠心了,女人本弱为母則钢,现实生活中也会为了孩子不惜一切代价的👍👍👍二凤,挺你!
不过女怪那个演员也不错,虽然是反面人物,但动作一气呵成,招招要命,主要肌肉💪了得,佩服这些敬业的演员!
二凤作为母亲可以说是好样的,值得每位母亲深思的是,孩子的世界很精彩,我们要相信她(他)们
在华语电影里,曾经有这么个群体。
女打星。
她们够靓、够飒。
比如杨紫琼,凭借着漂亮身手,成为国际巨星。
再像惠英红,章子怡。
打星出身,后来蜕变为演技派。
惠英红的打戏,很拼。
早年间,她在片场里摸爬滚打,舍生忘死,奉献了一次又一次的动作奇观。
章子怡的打戏,更带情绪。
《卧虎藏龙》里,是不服输的韧性。
《一代宗师》里,是隐忍、坚毅,已然大成。
她们,为华语电影带来了无数的闪光时刻。
可现在,动作片衰落,女打星更是稀缺。
最近。
派爷在一部越南电影里,再次看到了女性动作的风采——《二凤》(2019)
二凤。
这个名字听起来很乡土?
十年前,她有另一个名字,海芙蓉。
还有另一个身份。
她是西贡地下风月场所老大,性感冷艳。
别看她是陪酒女,骨子里却是个侠女。
碰见手脚不干净的客户,抄起酒瓶也是一顿暴打。
后来,她爱上了一个风流男人。
可有了女儿,他就消失不见。
二凤孤身一人带着女儿阿梅归隐乡村。
她生存技能有限,只能做收债的活儿。
有好言相商不听的,照头就是一板砖。
不过,碰上真正的穷苦人家,她也会手下留情。
市井女侠风范不改。
她身手好,眼神锐利,表情凶狠,但饱受歧视。
雇主嫌弃她,给佣金,把钱撒地上。
菜市场大妈鄙视她。
就连阿梅的同学,也羞辱她们母女。
在这个地方,大家都不把这对母女当人看待。
二凤忍下这些,都是为了女儿。
但歧视就像病毒,会扩散,会传染,会混淆黑白。
阿梅帮人捡个钱包,大妈们会指认她是小偷。
众口铄金,二凤竟也质疑自己的女儿。
女儿赌气,两人走散。
可就在此时,阿梅被人掳走。
为了拯救女儿的性命,二凤踏上了疾速追杀之路。
故事线很熟悉?
是,女版《飓风营救》。
《二凤》是个动作爽片,有今年最刺激的动作戏。
但它与《飓风营救》又有区别。
连叔扮演的布莱恩是个退伍特工,敏捷身手和随机应变的技能都还在。
可二凤,如今只是收收租,面对的都是些平民,功夫早有退化。
所以,在面对那些匪徒时,一开始,她接连受挫。
在杂乱的菜市场里,稍不注意,对手的刀就可能剁去她的手臂和头颅。
当她攀爬匪徒的船时,对方一个桅杆过来,直接击中她的头部。
她总是受挫还有个原因。
看细节。
她的眼神与精力都放在了被掳走的女儿身上,她根本无暇与眼前的对手做过多的缠斗。
关心则乱,所以受制于人。
所以,她只能像个野兽一样嘶吼,匍匐前进。
也因此,匪徒每次对她的突袭,都几乎要了她的命。
可此刻,二凤不再只是个打女,她更是一个救女心切的母亲。
她知道,自己不能输。
经过了一路上的打斗,她也热了身,身上的功夫也渐渐显露了出来。
有一场摩托车修理铺中的打斗,就无比精彩。
行家出手,必须直击要害。
二凤抵挡劲敌,每份力道都打在敌人的手臂肌肉上。
要战胜对手,她有闪转腾挪的技巧。
除此之外,她还能就地取材。
扳手,榔头,花瓶,都能是致命武器。
作为一个母亲,二凤必须越挫越勇,她必须要救下自己的女儿。
但她面对的对手,却不只是几个匪徒,而是一个庞大的儿童贩卖系统。
二凤追击到警局才发现,这个组织有很大的市场网络。
他们有完备的组织,计划周密。
有人诱拐儿童,带往火车站。
这些人贩子还有障眼法——做任务时,他们会安排六列,只发出其中一列。
有些孩子,被运往世界各地,直接贩卖。
有些孩子的下场就更惨。
火车上就有手术室,人贩子会摘取他们的器官,进行非法交易。
这是《二凤》的野心。
它透过一个动作爽片,揭开了越南社会的阴暗面。
百度“越南+人口贩卖”,结果约有132000个。
一些数据更是触目惊心——从2016年初到2019年6月,越南有关部门共破拐卖人口案件近900起,涉案人员超过1100名和受害者近2400名。
或许,数据还是冰冷的。
但一个母亲看到真相后的反应是鲜活的,恐惧与不安展露无疑。
从这个表情,你就能看出。
《二凤》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片,它懂得塑造人物。
也因此,它在烂番茄上口碑爆棚,有94%的新鲜度。
惯常的动作爽片,主角有打不烂的身体,血槽随时可以加满。
但《二凤》不是。
二凤,几乎全程都在受挫。
人贩子的头目是个高手,招式更猛烈、更凌厉。
一路打过来,二凤早已招架不住,瘫倒在地。
这也是派爷喜欢《二凤》的原因。
二凤不再是无所不能的打斗机器。
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个为了女儿拼尽所有力气的母亲。
但,一个人如何对抗一个惨无人道的组织?
派爷不剧透,但可以说,它足够紧张刺激,在高潮段落还有泪目时刻。
派爷更想分享电影里讲的一个故事——在丛林中,有个狩猎老虎的人。
通常,他只会攻击公老虎,避开母老虎,尤其是那些看护幼崽的母老虎。
因为如果有人捕猎了幼崽,母老虎会记一辈子仇。
即便追到天涯海角,她也要杀死带走幼崽的人。
网上有句话,用到这里再合适不过: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曾经,二凤为了抚养女儿,别人的鄙夷和唾骂,她都能往肚里咽。
这是她的弱。
在追击过程中,她会被人用榔头抵住喉咙,或者露宿街头,孤独无助。
这也是她的弱。
但一个母亲,决不能忍受孩子被伤害。
为了追踪人贩子,她会用单薄的身体挡住飞驰过来的货车。
这是她的刚。
与人贩子组织交手,身手逐渐变得利落,眼神越来越坚定。
这也是她的刚。
作为一部动作片,《二凤》的打斗场面绝对保质保量,硬桥硬马。
从这里,你能看到曾经属于我们的动作片华彩。
同时,它又讲了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个真理。
别惹女人。
尤其是,别惹母亲。
因为,你惹不起。
最后,派爷附赠一个好消息。
《二凤》已经定档2019年9月20日全国上映。
文字没看够的,可以点击下面的预告片继续欣赏。
感兴趣的,上映时务必去支持一下啊。
二凤,“凤”陪到底。
二凤 (2019)5.62019 / 越南 / 剧情 动作 / 黎文杰 / 吴青芸 范英科说个关键词——朴实!
从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朴实无华,心里还认为是一部西北农村乡土气息浓郁的悲情剧情片呢,谁知道它竟然是一部动作片!
还是一部越南的动作片!
还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动作片!
再说剧情,也很朴实!
简单粗暴,从丢了孩子一直打到找到孩子,虽然格斗水平或者是拍摄水平也就是八九十年代香港动作片的水平,甚至还不如那个年代的香港女打星,比如,杨紫琼、李赛凤、大岛由加利、胡慧中、杨丽菁…但是毕竟也是一招一式,拳拳到肉,不浮不夸!
下载这部电影可能也就是因为被某个博主或者影评推荐的无脑爽片才下载的吧!
最后说说背景,我不知道本片说的是哪个时代的越南,我有幸去过一次越南,在我的映像里,越南虽然没有中国发达,但也不至于像尼泊尔那样落后吧!
而且治安也是挺好的呢!
所以本片的背景可能是“旧时代”的越南,也就给本片大背景一个合理的解释了!
所以,那个年代的越南治安混乱,全民的条件也很差,这也符合“朴实”这一条吧!
作为一部动作片,虽然是女性为主角,它最多也就是及格分,在我的标准里,可能都及格不了!
因为主线单一,虽然通过插叙倒叙简单交代了女主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好像对剧情也没有多大意义!
就是作为单纯的无脑爽片,就格斗来说,都被泰国的动作片甩了几条街,所以,吸引力也不大!
最多当个娱乐片看看得了,反正我是分了多次且最终2倍速才勉强看完的!
推荐指数⭐️⭐️
二凤和受了同学欺负的女儿阿梅回到简陋但整洁的家中,阿梅坐在窗边的桌前拿着彩色铅笔勾划她心中的养殖计划,傍晚的阳光洒落进来,给这窗边的一角都打上了一层金黄的光,此时尘世的幸福如梦如幻,二凤在急急忙忙给女儿做饭,饭在煮了,汤也放下去炖了,她走到屋外坐在河边从口袋里拿了根烟点上,莲叶成片地浮漾在河上,黄昏的天色越发暗淡下来,只剩最后的一抹夕照,万家就要点上灯火,她连着抽了几口后使劲吐出最后一口烟,女儿从窗户里看得一清二楚,然后她们坐在一起吃饭,二凤忙着算钱,阿梅急于想跟她说出心中的幸福计划,屋外突然传来猛烈的敲门声,恐惧一下就打破了此刻这日常的幸福场景。
之前看过的越南电影,有印象的还是陈英雄的《三轮车夫》(梁朝伟主演)、《青木瓜之味》和包东尼的《恋恋三季》,都是文艺片,《二凤》作为第一部在国内院线上映的商业动作片,我是带着些许的好奇心去看的。
这种一无所知的新鲜感还蛮新奇的,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第一次总是带着点兴奋和好奇的,不知怎么地,开头那些富有异域风情的影像,一下就勾起了我小时候似曾相识的那种看露天电影的兴奋感,二凤前去帮人讨债的镜头,又让我回想起老香港电影的熟悉印象。
众所周知,香港电影对东南亚电影的影响很大,但很快,影片更多地让我看到了韩影的影子。
韩国电影一开始也是模仿香港电影的,后来他们开始学好莱坞,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在类型片上成功突破,在世界电影异军突起,比如最近刚抓到真凶的《杀人回忆》和刚获得韩国首座金棕榈的《寄生虫》等很多犯罪类型片,还比如《釜山行》,韩影在类型片上的屡屡创新尝试,都令人耳目一新。
《二凤》在动作上的凌厉流畅明显是《王牌特工》和《疾速追杀》这种典型好莱坞的剪辑方式,剧情设定也像哈莉贝瑞的《绑架》,包括结尾的镜头和配乐都是好莱坞续集的惯常模式;二凤的人设,特别是她身上的苦情与煽情,则是明显的韩影套路;而开头的打斗动作场景,又像极了香港电影,总的看起来,是集众家之长,但之所以说更多让我看到韩影的影子,意思是其学的正是韩影曾经的成功路径。
说实话,我真没想到越南章子怡这么能打,特别是结尾的两个动作片段,一气呵成,足够帅气,英气十足。
一方面在观感上给我明显的刮目相看的印象,但在另一方面融合这些众家之长时,由于剧情上偏简单,不到一个半小时的电影都填不满,硬生生靠煽情推动情节,反而造成节奏拖沓,对白多余,与凌厉快速的动作剪辑形成不小的反差,观感两极化,这可能也是最终评分低的原因。
虽然一开始有这些瑕疵和稍显稚嫩的细节处理,我却并不像豆瓣上有些打一星的影评人,觉得可以小觑,韩影的神速进步即是明显的例子,不要只盯着缺点看,而要看其快速学习的路径和能力,像泰国都能拍出《天才枪手》这种高水准的商业类型片口碑之作,论市场和投资可远远比不上我们,至少《二凤》在电影感上还是够格的,你别看院线上不少热门影片,很多连基本的电影感都没有保证,像在大荧幕看电视剧。
我最喜欢的还是影片呈现的那些熟悉的生活场景,那些田野、土路、路旁卖零食的玻璃柜子、扬起尘土快速驶过的客运班车、女摊贩头上戴的草帽......一幕幕都像极了我小时候生活的镇上,我并不喜欢好莱坞超级英雄大片,都在绿幕里拍,然后用后期CG技术填上逼真的背景,我更喜欢这种电影,充满了市井生活气息,让我感觉电影离我很近,它还是那给你亲切讲述故事和造梦的通俗娱乐艺术。
欢迎关注个人公号【书情画影】,和我一起看好电影。
生猛+轻盈 说说这部电影,《二凤》。
个人觉得还是有噱头,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女性版的《飓风营救》,不过小弟倒是有不同的想法。
《二凤》在故事模式与《飓风营救》差不多,但从表现形式还是内容呈现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大白话来形容,特色不同,卖点不同。
《二凤》这种类型的作品,实际上就是香港时装动作片的既视感,尤其是同类型下的女性动作片。
没错,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风起云涌的“打女电影”。
比如《霸王花》系列、《皇家师姐》系列、《杀手天使》、《轰天密令》等,同期也涌现出了杨紫琼、胡慧中、杨丽菁、大岛由加利、罗芙洛等“女打星”。
《二凤》在特色和卖点上,与上述这些电影是一样一样一样的。
话说,当年那些“打女电影”里,女主角都强势的不行,而且专揍男人,但凡这些片子男性角色基本都一副狗吃屎的样子,比现在平权、metoo这些不知强到哪里去了。
只不过时过境迁,“打女电影”火了10多年之后,随着香港时装动作片风光不再,以及女性动作明星的青黄不接,而退出了主流历史舞台。
后来的《赤裸羔羊》和《夕阳天使》这些电影,也是昙花一现。
但如今这类电影稀缺并不是落伍,而是真的很难拍。
就像《二凤》这样的片子,国内拍不出来吗?
当然不是,《二凤》叙事和节奏都相当一般,我相信国内的制作水平,拍出来一定比这个好看,但有没有人愿意拍是个问题,有没有女明星原因演,更是问题。
因为时装动作片里,这些“打女电影”,卖点非常明确,一是动作片的危险系数,二是女英雄打男人。
生猛的时装动作片首先来说,时装动作片这个概念,是功夫片的分支。
除了年代背景相对固定外,最显著的特点是动作场面的多元化。
格斗不再追求功夫套招上的硬桥硬马,而是突出激烈,枪支、飞机、汽车、轮船都有参与,实在不行桌椅板凳抄起来就打,而且场地要求极高,不是在楼顶上打就是飞驰的汽车上打,危险系数越高越好。
据元彪回忆,嘉禾公司以前拍动作片,都会在敞篷门口摆一部救护车,随时准备送人进医院。
就拿《二凤》来说,对格斗场地的要求也是体现的上述特征,除了里面的追车戏,动作场面都是走生猛路线,开场女主角拿板砖拍人,就很有特色。
还有修车厂大战,改锥、锤子抄起来就打,异常凶悍,结尾车厢里狭小空间里的打斗则是追求技巧性,但也少不了二凤跟女反派如摔跤一般的生猛格斗。
这就是本片的一个特色,也是东南亚动作电影的特色。
完全是cult电影、B级片的感觉。
话说当年香港电影最火的时候,东南亚是主要市场,我相信本片的导演,一定是看港片长大的。
本片跟当年的香港动作片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且拍摄方式都是“土法”——那种刻意追求生猛刺激的打斗。
如今在以《谍影重重》《飓风营救》为首的动作片中,快速剪辑和追求技巧性格斗大牌子方式已是主流,但《二凤》还是采用这种相对原始的技法,这就是本片与《飓风营救》最大的不同之处,打斗不追求快速凌厉,而是追求生猛直接。
你也可以说这样的拍摄方式“落伍”,但本片这种老派技法,所追求的这样“返璞归真”的拍摄方式,其生猛感是新派动作片无法达到的。
尤其是东南亚动作片,似乎对《谍影重重》那种拍摄方式很鄙夷,格外喜欢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呈现动作场面,看来当年香港电影影响力真的很强。
就像惠英红这名从打女到影后的女星,说起当年拍动作片的经历,就表示“还是像以前那样拍,人家会觉得老土”。
但东南亚电影偏偏就这么“老土”。
也是物以稀为贵,正是这种老派的技法,造就了《拳霸》《突袭》《黑暗侵袭》这样生猛刺激的动作片,也不是酸,华语电影能拍出这样的效果吗,当然可以,只不过没人再用这种“土法”拍而已,毕竟如今明星这么精贵。
《二凤》同样如此,只不过肯定不如《拳霸》《突袭》这样的片子爽快,毕竟角色是女性,侧重点还是不同。
轻盈的打女电影以前古装片、功夫片为什么不主打女性?
已故功夫大师刘家良一句话点破:“女演员就算打得好,观众亦不会接受,只觉得她在做戏。
武打片失去逼真感,还有什么气氛?
何况,大部分女演员拿起刀枪来,总是姐手姐脚不像样,还是用男的俐落。
”(所以当时出了一个能打惠英红有多么稀有,直接第一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但动作片可就不同了,动作场面的多元化,带来的是摄影技法的更迭,女明星打不好?
可以依靠特技手段,如威压、剪辑甚至替身,将其变得很逼真啊.而且时装动作片的阳刚气质比古装功夫片减弱了很多,在这种环境下,杨紫琼、杨丽菁、罗芙洛、大岛由加利等或学过真功夫、或从舞蹈演员转型的女星横空出世,带起了一股“打女”的潮流。
这些“打女”不仅外形美丽性感,而且动作轻盈敏捷,较之功夫男星们的僵硬动作,“打女”们运动起来姿势潇洒,轻重缓急,错落有致,说白了,不仅要打得好,而且要打得美。
二凤的女主角吴青芸,也是学舞蹈出身,身法没的说,虽然电影里大部分时间灰头土脸,但也豁出去。
在东南亚动作片生猛的环境下,她肯定是不占优势的。
所以这部电影在“老派动作电影”拍摄方式的基础上,对镜头还是进行了更新,电影的镜头运用和动作设计,都是为了突出其轻盈、潇洒感,女性的灵活与男性的僵硬形成一种错落。
电影的角色配比完全如此,二凤面对的都是比自己高大威猛的角色,甚至连女反派,也是肌肉型,要的就是这种差异感,灵活VS笨重。
所以本片前半段几场打斗,一直在拳拳到肉的生猛和身形轻盈之间找平衡,女主角也是真能挨揍,菜市场打斗直接把人家踹到榴莲上,一天一夜的故事被打倒了多次,再加上越南农村那种荒蛮的猎奇感,看得让人很新鲜。
后半段,她从医院苏醒之后的几场打斗,则把二凤当铁金刚用了,只是简单直接的PK,不如前面几场打斗来的精彩。
所以这就是“打女电影”与传统男性动作片不同之处,主要是要突出打斗的美感,反而生猛起来,看得都疼。
说到这里,就必须要暴露年龄+嘚瑟了。
当年香港的“打女电影”,一度让我如醉如痴。
别来无恙小时候不缺电影看,因为舅舅是开录像厅的,离我家也就是走路10分钟路程,我老去那看电影,后来老妈不让去了,因为我还是小学生,总出入那些地方不合适。
不让去,咱就把录像带拿回家看,每次都是一拿好几盘一大口袋,看完再换,反正不用花钱。
而且当时还小,外国片鸟语听不懂都,字幕懒得看,所以主要是看港片。
回想起来也是很疯狂,那时一天差不多一部电影的节奏,很多连名字都不知道(多年之后,我再看某片的时候,有时会发现,原来这部电影我曾经看过)。
当时主要以成龙动作片、喜剧片为主,看得多了,就有些腻了,就想找点“好看”的片子。
我去找舅舅说明来意,咱舅是自家人,当然知道我脑子里想得什么,于是事先把那些“好看”的片子都藏起来了,把一些他认为人畜无害的片子留给我,其中就包括各种动作片。
我当时也不知道,就看着封面挑片,就找那些封面小姐姐多的电影,我以为是“那种”片子,结果满不是一回事。
虽说失望,但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甚至欲罢不能。
因为这些小姐姐们长得又好看,打的也好,真的跟成龙那些动作片不一样。
所以那时女性动作片火不是没有道理,连小儿童的我都知道亮点。
而且这些电影里,也有擦枪之处,比如打斗下来女主角越打衣服越少,有时穿个小背心,身材真的好,港片那种吸引观众的噱头大家都明白,我贼喜欢看。
尤其是当年看一部动作片,女主角贼能打,长得也美,片子里有段场面,为了潜入反派巢穴,被人用枪指着,脱光了衣服进行身体检查。
虽然没露点,但这种镜头当时看得我面红耳赤,喉咙发干。
而且那盘录像带也有问题,竟然没名字,后来我找了半天,才找到这部电影名字,叫做《天使行动3:魔女末日》,女主角叫做李赛凤。
知道我前面说“打女”为什么没提李赛凤了吧。
这个“凤姐”是我小时候的梦中情人啊。
所以来说,这种女性动作片,除了上述那些特色和亮点外,也有情怀的因素,毕竟当下这类电影很少,像是吕克贝松的《安娜》,从拍摄技法上来看,倒是更像女版的“谍影重重”。
简单说这部《二凤》更加纯粹一些,完全是“打女电影”的翻版,生猛+轻盈,这位“凤姐”也是豁得出去,真敢摔。
而这样的片子,不新鲜,咱也能拍的出来,只是没人拍而已。
所以就当看个乐了,在这个时代,显得弥足珍贵。
公号:电影文酷dreamcrowflim微博:乌鸦·火堂
吴青芸好美好酷!!!
爱爱爱!!!
影片选择了很容易触动人心的题材,女儿不顾父亲反对跟小混混私奔,与家庭决裂,育有一女,而当初的小混混不知所踪。
10几年来二凤没有回过家,在小渔村靠帮人讨债独自抚养女儿阿梅,阿梅因为妈妈讨债被童鞋霸凌。
菜市场阿梅捡到钱包👛被人骂作小偷,二凤没帮她却一直质问,气走了阿梅,直到醉醺醺的钱包主人说得蟹蟹阿梅,围观众人和二凤才知道错怪了她。
紧接着阿梅就被犯罪分子掳走。
二凤骑着小摩托一路追罪犯的汽艇,直到需要坐车去西贡……虽然本片剧情乍一看有些落入俗套,但那种所谓烧脑片反转反转再反转就不是俗套了吗?
在前黑帮成员阿直家、黑帮老巢、火车上的几个大场景灯光,红蓝绿黄紫这些明艳而多变的色彩,看的时候情不自禁想起了意大利1977年经典恐怖片《阴风阵阵》里的光效,大片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等等各种颜色的灯光。
而贩卖儿童人体器官的黑帮,对儿童和普通成人来说,正是绝对的恐怖所在,光影上正好致敬《阴风阵阵》。
文戏上,美中不足的是影片里没交待为何二凤独自抚养女儿。
二凤在离开大哥之后,大哥上了一炷香,当时我以为大哥会跟着二凤去救外甥女,结果她哭着的时候,是警察跟随而至……这时候大嫂怀着孕,可能大哥顾忌这一点才没去帮二凤吧,唉……酒吧里二凤曾经的小妹也压根不管事,完美贯彻了人走茶凉的优良传统。
本片拳拳到肉噗噗噗砰砰砰,打得很爽!
而且二凤并不是一路开挂见佛杀佛见魔杀魔,她经常被小喽啰打倒,更显真实。
第一次跟黑帮女老大对决时,二凤几乎惨遭秒杀,被沉江后我差点以为完了……而最后火车上二凤跟黑帮女老大决战那场戏,打得尤其爽,小瑕疵是没把女老大抛尸到火车下面→_→最后阿梅童鞋知道她妈妈是大英雄,从此对阿梅也尊敬了起来。
阿梅也抱着二凤说学武功,除暴安良,薪火相传……最后吐槽一下,这个影名真的会先拒绝掉一大批潜在影迷,光看名字窩还以为是国产农村妇女的艰辛生活……
视频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lHqpkgHeyvIxFAr348RAHg
今天聊聊越南电影《二凤》。
片名 Hai Phượng / Hai Phuong / Furie (2019),别名怒拳妈妈(港) / 怒火(台) / 愤怒的母亲 / 海芳。
关于这部越南动作电影《二凤》,大家很容易想到相近的作品,比如这是越南女性版的《飓风营救》,或者越南女性版的《突袭》。
因为影片的故事的确十分简单,就是退隐江湖的二凤营救被人贩子拐走的女儿阿梅的故事,所以全片的看点都集中在动作戏上。
《二凤》的情节来得很直截了当。
人体器官贩子当街掳走小孩,绑架动作娴熟,逃跑路线门清,很明显是惯犯了。
只是这次他们绑架的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个靠暴力收租为生的隐退小太妹二凤。
看着孩子在眼前被掳走,二凤瞬间化身致命杀戮机器,她不管造成多少连带伤害,只要找回自己的孩子。
黎文杰的执导风格很适合拍摄动作闯关游戏,《二凤》就像是跟随主人公视角的A·RPG。
本片有着很清楚的自我认知和定位,靠着适中的预算和坚韧不拔的动作场面成功完成了一部颇有亮点的动作电影。
拍摄动作电影,剧情、武术指导、服道化缺一不可,《二凤》不可能和《碟中谍》一类的商业大片相提并论,而是十分坦然地待在自己层级,严格收敛了野心,拍出了一部符合预期的动作片。
突出的视觉效果让《二凤》从一众小成本动作片中脱颖而出。
影片除了准确捕捉了二凤每一次战斗过程,还特别喜欢用灯光来突出角色情绪。
有的镜头光线显得很时尚,有的镜头光线显得很怪异,还有的镜头光线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给人在看漫画书或者电子游戏的感觉。
尤其是影片中喜欢使用荧光粉色和炫酷蓝色,很容易让人想到杀神约翰·威克里的一些场景。
《二凤》里的动作编排很不错,每个场景都增添了不少酷炫元素,绚丽的色彩、灯光和阴影构成了一幅不一样的越南夜景。
吴青芸也证明了自己的功夫,为后续出演更多作品奠定基础。
人们第一次认识她基本是通过《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 ,2017),她在里面扮演了一个小角色佩奇·蒂科(Paige Tico)。
在《二凤》中,她变成了一位绝望的母亲,愿意牺牲一切来保护和拯救孩子。
女主角吴青芸出生于越南胡志明市的一个艺术世家,从小就对表演和音乐充满热情,曾获得越南国家银鼓奖和最佳女演员奖等多项荣誉,同时也是青年文化大使和Unesco亲善大使。
她是越南第一位同时拥有演员、导演和制片人身份的女性,也是越南电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员之一。
吴青芸有越南章子怡之称,不过我看她浸淫动作片多年,更像女版的樊少皇……
2020年越南正式提交本片角逐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故事片”项目。
当然,我们想也知道没有希望获奖,甚至获得提名的可能性都没有。
插一句,获得当年奥斯卡 “最佳国际故事片”的是《寄生虫》。
《二凤》或许算不上年度十佳动作电影,但极具风格的画面和表演,依旧值得观众一看。
本片并没有想在动作片上进行什么创新,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套路做好了本职工作,这就足够合格了。
如果你想找一部不需要太多负担、时间也不会太长、爽完了事的动作片,那么本片就很合适。
突出动作编排炫酷,返璞归真足够合格。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感觉电影中有句话说的特别好,捕老虎的人都不捕虎崽,因为虎崽是母虎的全部,哪怕用尽一生母虎都会记得,居中的二凤当时为了她的女儿放弃了本来的生活来到乡下,后来她的女儿被人贩子抓走二凤开始了寻找女儿,她为了寻找女儿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在乎,因为她心里有一种信念,为母则刚,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伟大的。
猎奇心促使,先睹为快,看了越南武打片《二凤》。
其实,故事线简单到爆,救助被拐女儿,极言母爱之伟大,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短短几天,危险重重,性命忧危,还好以完胜满足了善良人的愿望。
武打之惊险刺激,令人刮目(这里针对越南影片而言)。
演员本身会武功 ,演绎起来驾轻就熟,又有很好的颜值,值得期待!
希望票房大卖!
今年的国庆档竞争异常激烈,主旋律大片云集,让观众热血沸腾,意犹未尽。
然而,在国庆档前夕,还是有几部进口片上映的,但是大多都是悄悄扑街的态势,很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宣告下架,今天要讲的就是一部越南动作片《二凤》。
不是“乡村爱情”光听这个名字,可能大家会认为这是一部中国的“乡村爱情片”,其实不然,这部电影是一部越南的动作片,在中国香港的译名叫做“怒拳妈妈”,在中国台湾翻译为“怒火”,这两种翻译更贴近电影的主题一些。
电影聚焦着一位拥有黑道背景的母亲海芙蓉,在女儿被绑架之后,她搏命救女,重挥火拳的故事。
她颠覆了传统的女性形象,素衣加身,扎着辫子戴着斗笠,很有复仇女神的风范。
很多的男性观众都感叹海芙蓉的打戏完全不输于硬汉的决斗,无数观众被这位坚强而勇武的母亲而折服。
素有“越南章子怡””之称的演员吴青芸作为一番主演,诠释了“孤胆母亲”母爱的伟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电影在2019年2月份在越南地区上映之后,直接突破了票房的影史票房最高纪录,这也是这部电影能够引入到北美的直接原因。
大家可能会觉得东西方文化差异,北美观众不认可,其实不然,这部电影在北美的烂番茄网站上拿下了新鲜度94%的好成绩,之后又被Netflix买下了国际版权,也是北美上映的第一部越南电影。
94%是什么概念呢?
举个例子吧,《复联4》的烂番茄新鲜度为94%。
所以,北美观众对这部电影还是非常认可的,然而,因为发行的问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上映,这部电影在北美票房成绩并不理想。
中国港式的打戏“也许我是来错地方了,但你也绑错了孩子。
”有中国观众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评价它是“简洁而刺激的武侠动作片”。
剧中二凤在菜市场的那一场打斗戏,和中国香港“古惑仔”们的打斗场景颇为相似。
包括剧中在日常生活中,将“胡志明市”称为“西贡”都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另一个地方——西贡区,中国香港!
这部电影作为一部亚洲的女性主义题材,在表现形式上比较大胆,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黑帮猖行、拐卖儿童、器官买卖等揭露越南地区黑暗面的画面,也都有所呈现。
比如剧中的台词:“永远不要惹一头,正在看护幼崽的母老虎”!
作为越南影史本土票房的冠军,电影使用暴力美学的镜头表现和快节奏的剪辑模式,让这部女性动作片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说到这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熟悉的港式动作电影,比如《杀破狼》系列和《古惑仔》系列,在样现实阴暗的社会背后,“救赎”以及因果报应的主题却贯穿始终。
在20年前,中国和越南一起合拍了一部电影,名为《红海盗》,而《二凤》剧中的动作,斗殴,死亡镜头和流行的消费卖点,都和《红海盗》如出一辙,可见,也是对《红海盗》的致敬。
《二凤》在中国市场的“遇冷”说到越南电影,老一辈的中国人观众其实还是很有感触的。
早在1959年,越南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同一条河》就在我国上映过。
在上世纪70年代,关于进口电影,中国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越南的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
”在当时,越南长期处于抗美战争的状态中,他们的文艺作品能够反映的也全都是社会中的战争题材,以飞机大炮作为蓝本,来表现越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
比如在中国上映的《阿福》、《森林之火》,以及《回故乡之路》等电影都是反映越南人抗美援朝的题材,其中,1961年的《中线炮火》还获得过莫斯科电影节奖。
这么多年以来,吴青芸一直都想将越南地区的电影带入到海外市场,虽然《二凤》的成绩不理想,但是也算是海外初试。
北美观众对于这部电影,大多数都是保有着猎奇的心理,出于对越南地区文艺作品的好奇,所以给出了相对较高的评分。
而对于我国人来说,越南是我们的邻国,不少的中国人出国旅游都会去越南,所以对于这个邻国的文化和市场还是相对熟悉的,不会像北美人看电影只看东方动作戏,我国人对于电影的制作要求和审美标准必然会提升。
其次,《二凤》这部电影的剧情较为老套,动作场面也不如中国动作片精湛好看,再加上前期没有相应的宣传,所以,在国内静悄悄地扑街。
上映首日,仅仅争取到了2.5%的排片和21万的票房,上映10天,就被影院匆匆“抛弃”。
另外,说到题材,越南电影表现平淡无奇,既没有泰国电影的小清新时尚感,也没有印度电影的现实深度揭露,所以,《二凤》在中国市场的遇冷是意料之中的!
也有观众看了之后,呼吁加强排片,电影才能被更多人关注。
然而,想要在中国打开一片市场,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动作戏份看的很爽
想看二凤与约翰维克联动
极少看越南片,这部直接看嗨,母亲救女公路片,层层闯关,又如女版《疾速追杀》和《飓风营救》,电影节奏紧凑,开场马上进入正题,母亲一路拼杀到底,拳拳到肉,非常生猛,片子质地像上个世纪的老港片,夹杂粗粝感的怀旧风,并且深入精髓,动作场面的运镜尤为出色,一镜到底或者旋转视角的运用出神入化,基本没有慢动作,干净凌厉的动作戏让人意犹未尽,这类女性打斗尤其具有独特的美感,在夜色下在霓虹中,母亲与团伙抗争的画面感天动地,虽然文戏是鸡勒,但粗犷中还有质感已属难得,Netflix选片还是有眼光的。★★★☆
2019-068
东南亚二流仿制功夫片。
网飞制作了许多电影,这个是越南的,可以说是越南女版的飓风营救了,不过剧情的某些部分还是有点拖沓。话说网飞的网剧可以它的电影牛多了!
第一次看越南片,打得不错,拳拳到肉。ps:)感觉女反派长得像吴京。
毫不含糊的拳拳到肉的女性动作戏是亮点,深得港片精髓,最原味的打斗场面、越南的城乡反而有种更亲近熟悉的感觉。
越南能拍出这种片子已经可以了,打发时间看看
。。。这么能打的娘啊,娃啊,你还要啥自行车。。。
和花臂老大打架那段爽。女主的衣服很方便打架的感觉
网大咯
- -。有几个镜头还是挺惊艳的
越南版飓风营救,可惜温情不够。
真没想到越南都能拍摄出这种兼具好莱坞叙事和印尼式动作奇观的电影,演员表演和画面质感更是远超同类型B级剥削片,火车打戏燃爆!
一部动作片,净成为我了解越南的窗口。
越南制作这个类型的经验比较少,慢慢加油吧!
泰国、印尼都在动作片有所建树了,越南来一发如何?却只是抄老港片而已,故事是抠脚抠出来的,动作戏也乏善可陈。不过,当B级片看,还是有点爽劲的,疲惫时看一下当放松了。
给个四星,比起港片来说还有港片的味道;再看了一次,西贡第一场打斗的确到位啊
拳拳到肉,紧张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