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對這劇不太感興趣,因為前有8.30檔的宮心計,後面接著又播這種官鬥劇,已經真的有點疲勞了,所以也沒多大慾望追這劇,不過tvb每次的選角都出其不意,陳展鵬飾演和珅試問誰想得到?
所以好奇就看了前兩集,劇情集數也是按照和珅生前最後28天來拍,這樣劇情就顯得非常緊湊,陳展鵬把和珅這一角色的兇狠毒辣演的淋漓盡致,希望這劇到最後結尾別翻車。
每次看tvb這種劇的時候都要感嘆一下:這tmd才叫演戲啊!!
天命今天更新第五集,但因为优酷没有如常播出(原因应该和当初深宫计一样,没过审),所以一直都是隔天自己找资源看的。
今天看到一篇报道,虽然标题写的是一个剧评的标题,但内容,说实话,我觉得这个人就算看了剧,也没仔细看历史,许多剧情与历史上面的分析错漏百出。
为此,我想写写我看了四集以后自己眼中的这部剧。
自认为自己算是一个港剧迷,也知道tvb这些年在台词被吐槽以后,服化道也被吐槽,继而拍出来的五彩斑斓的色调也令人诟病,但这不代表所有的监制审美和拍摄手法一样。
天命这部剧首先从拍摄手法上,就已经比内地要好很多,实时的手法,二十八天等于二十八集,一天一集,说实话,最起码在内容上,就算拖沓,也比内地这几年动辄五六十集要好的多,更何况看了四集,每集张弛有度,内容充足,节奏明快,人物,男女都不拖沓,而且那些回忆,只是辅助剧情推进,每一次的回忆都不是以前回忆过得内容,这就比用回忆凑集数的剧集好很多了。
再说和历史的穿插,虽然许多人都觉得tvb的古装剧历史背景只是一个故事发展的时间点,不用拿他们拍的古装剧的历史当真。
但天命里我看到了他们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艺术加工。
当然我现在发现的bug就是阿桂的自杀,历史上他是嘉庆二年病死,剧集里面活到了嘉庆三年的年三十。
其他的诸如阿桂杀和珅不成,反而想烧死乾隆,以及嘉庆因为做了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为了得到实权惩治和珅而给乾隆下毒,还有乾隆洞悉嘉庆一切,并且成全嘉庆,孝和睿皇后发现嘉庆一切,并且以死明志,被嘉庆阻止并且抱怨,这些剧情看似荒诞,但在剧情上面又何尝是说不过去的?
帝王心术无人懂,真正的历史谁知道?
弑父弑君的事情比比皆是,放在剧情里面,推进故事,彰显故事张力,也没有说不过去,也符合人物心理。
估计也是因为嘉庆毒害乾隆这个剧情,所以没过审,所以优酷放了鸽子吧,个人感觉应该是。
还有在历史人物上,像和珅的妻妾,冯氏,长氏(剧中长媚),吴怜卿,豆蔻在历史上皆有其人,还有千叟宴,李侍尧案,嘉庆身边的小德子,这也都有,并非虚构。
再说服化道上面,虽然都是之前许多剧集用过的,但色调的辅助上并没有那么突兀,那么不能接受,而且色调也尚算正常可接受的,除了无时无刻不在飞的假雪容易让人出戏,这次色调服化道也算用心了。
说句题外话,就拿最近腾讯播的深宫计来说,它的监制梅小青,从09年的宫心计开始,到后来的公主嫁到,以至于到后来梅小青离巢和华策合拍的卫子夫,再到现在的深宫计,她貌似很喜欢金光夺目,五颜六色,金句护航的操作,虽然内地许多观众听起来都觉得怪怪的,但用粤语,会觉得正常许多。
再就是演员的选择上,我觉得很符合,当然我也是从小看铁齿铜牙纪晓岚看过来的,但历史上和珅的确文武全才,而且嘉庆虽然憎恨和珅入骨,但再后来也有史料说过嘉庆是认同和珅的功劳的,只是恨他的他贪心弄权。
演技上,自然不必多说,tvb一向是演技说话,就算被人吐槽这个人不行,那个人不行,但对比内地鲜肉小花当道的确不错了。
最后说一句很重要的话,不管这个故事是好是坏,剧情到最后烂不烂尾,俗不俗套,就冲着tvb几十年如一日的一直自创剧本,这剧我就给他五颗星,比起内地这几年来动辄翻拍,或者改小说泛滥成灾,我觉得他们自己编写的故事再差,也比内地编剧只懂伸手二次创作甚至胡编乱造的好。
天命已经看过半数,经典之评论无法用语言形容,整个剧集处处藏有悬念,电视剧命题也很有看点,按照我们的价值观,不管是和珅还是嘉庆帝所用的手段都是无法认同的,但最终还是天子获胜,在封建时代的帝国,天命真的是难以翘动,和珅或许最后会伏法,但嘉庆或许也不会让我们有丝毫的钦佩,当然这是杜撰出来的,我只是就剧集说事。
还有10集还没完,我只希望千万不要骨头蛇尾,像之前的剧一样。
美剧的经典在于故事的情节,结局不会取悦大众的价值观,而是顺应作者,导演的内心创作,港剧近些年有点迎合大众的趣味,剧情的情节畏手畏脚,不敢过界,这是不妙的,不要让自己深陷困局,要大胆的走出来。
港剧,你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往,你应该坚持自己的的理念,何必在意对岸的话语权重,金钱或许可以让你快活一时,但金钱只会有枯竭的时刻,若一旦走入歧途,在想回归正途,则孜然无望。
继续,追剧,期待精彩结局?
一切皆为天命。
既然那个时代,皇族自称受命于天,那象征忠正的一方,必然是嘉庆。
因为有史实让剧本接地气,其实一开始就知道和珅最终会走向灭亡。
在他生命倒数的28天里,看着他“每天都死一点”,感觉他走完了看似负隅顽抗却又难以歼灭的强大一生。
和珅从来不需要被洗白看到有观众说编剧为和珅洗白,以及化身为人人都爱的杰克苏男一,我觉得略有偏颇。
和珅的狠和绝,在剧中处处显现。
除了自己动手以及联合胞弟党同伐异,安排他人做事也是手段干脆。
例如长媚受命营救豆蔻,只能任由德公公诛杀常冬的胞妹作为交换条件换取豆蔻一命;刘全受命寻找出逃的绵宁,抓获守口如瓶没有利用价值的幼童那图直接斩杀······他也不是完完全全的恶人。
虽然贪赃枉法、嚣张跋扈、心狠手辣,但是他智勇双全、滴水不漏、计算周密、善于洞悉和笼络人心,绝对称得上一位高能的政治家。
同时,他又是个感情饱满的人,有他珍重的人和事。
敬乾隆、惜和琳、怜长媚、爱豆蔻、疼福恩、以丰绅殷德为傲。
集善恶于一身的人设是为了让角色更丰满和立体,如果这也算洗白,那也许无情无义不忠不孝才算不洗白了······能在乾隆身边这么多年备受重用,甚至让乾隆对他的贪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珅靠的绝对不仅仅是鞋油。
感谢剧组和陈展鹏带给我们一个正经的权臣,而不再是已经被封为经典的《铁齿》里的插科打诨的小胖活宝。
这个和珅,眼神里多了一份英气和凛然,少了一份油腻和玩味。
这部戏让我觉得很精彩的地方是嘉庆与和珅两大对立面的人设安排得很好。
不会反感和厌烦任何一方,代入时代背景,各有各的不得为而为之。
嘉庆不能说有错,和珅的反击某种程度也是出于自卫。
几番博弈以后,和珅最终落败,虽称不上虽败犹荣,但也极了其不屈不挠的强悍气魄。
关于几个不得不提的女眷长媚和皇贵妃在剧中本是挚友,命运也很相似。
二人都为自己人生中的全部,就是一个自己觉得值得的男人各种谋算、隐忍和奋不顾身。
皇贵妃算是幸运的,她在嘉庆心中的地位是最崇高的,也赢得了爱情和无上的信赖。
而长媚屈居二夫人的位置,一直为和珅做对内的管家和对外的谋士,心力交瘁,还要不断容忍丈夫的心往外偏移,她依然在最终不惜牺牲性命服毒获取嘉庆信任,以暗暗操持助力和珅扭转局势。
但和珅对她更多的是敬重和感激,挚爱却是那个“被偏爱有恃无恐”的豆蔻。
看到最后,和珅在长媚逝去之后才愧疚自责,我的脑海里也想起长媚委屈绝望、痛彻心扉的眼泪。
感谢编剧,安排剧末皇贵妃为和珅送别的一幕,让人动容。
二人竟然在此境况中故友重聚,就此一别阴阳相隔。
和珅在皇贵妃的回忆重述中更明白了自己对长媚的亏欠,叩问良心追悔当初应该更珍视和深爱。
全剧最让人无语的应该是豆蔻,她很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长媚对比之下应该被气到吐血了。
再说这位新晋视后,似乎无法驾驭这样的一个角色,完全演绎不出一个貌美、聪颖且八面玲珑的江湖儿女那种潇洒和脱俗。
就连戏份极少的蝶衣都懂得带出一点风尘却不艳俗的江湖情长。
感觉谭俊彦怎么总是这么一个表情啊?
这难道是他红不起来的原因吗?
这部戏很多地方也不符合历史,八王爷永璇,那可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子啊,活了87岁,就这么被冤枉,死了?
他的亲弟弟,十一王爷,也是活到72岁,年老多病去世的,也这么早就去卖咸鸭蛋了,还有其他的,就不说了,自己去看吧,但也总比之前的“宫心计2”要好太多了,没有文绉绉的台词,拖拉的剧情。
另外,真觉得豆蔻这个人物有点多余
嘉庆沿着石阶往上走,戛然而止的铁锤声安顿了他的最后一丝疑惑。
和珅应该是死掉了吧。
嘉庆在前几集几乎所有的镜头都在期待这样的一件事。
很多时候,你已经分不清他对和珅的恨之入骨究竟是出于对大好河山天然的责任感,亦或只是私人情绪上的“不如人”。
他每次邂逅和珅,无论明嘲暗讽都会口嗨一波,扳倒和珅,已经变成了他挂在嘴边的鸿鹄之志。
看上去,他言情上每个细微的流露都是因为和珅。
当然现实最后没有满足他,石阶还没走到头,大门也还没等他伸手,谜底就自动打开了。
官服穿戴整齐的和中堂从门内直挺挺的走出来,他刚刚赢得一场巨大的赌注。
嘉庆在那一瞬间是崩坏的,他没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他清楚知道自己的皇阿玛已经到了迎接“天命”的时刻,太上皇在那种弥留之际,应该懂得自己已经难以撼动这时代的一草一木。
嘉庆的一顿操作,为的不是除去和珅这个眼中钉,这似乎对他而言已经不再是难事。
他更多只想看父亲对自己的态度。
心腹当前,父亲可不可以为黎民百姓、为皇室命脉忍痛让路呢?
嘉庆很在乎这个答案。
同样在乎这个答案的还有乾隆,他对于和珅的一切都心知肚明。
饿殍遍野的村落、怨声载道的人民,乾隆作为一代明君自然不会对这一切视若无睹,可他用一生都没有下定决心对和珅下手。
这一次,生命已如风中残烛。
乾隆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做这个决定的勇气,杀和珅,可以给嘉庆治国开一个好头,也可以给天下人派一颗定心丸。
他亲眼看着和珅被抬入棺材,铁钉一点点将空间缝合。
那一瞬间应该是解脱的吧。
如果不是拾起那枚古币,如果不是汹涌的回忆浪潮吞没了他早已饱经风霜的铁石心肠,那一次,或许乾隆可以真正可以摆脱和珅这个人。
可惜这世界没如果,放和珅,是乾隆的“天命”所归。
算命先生在他执政顶峰之年曾算出过和珅“留不得”,可惜那时候乾隆自己都没法直面这个答案,和珅是那个时期最了解他的人,爱人的离开、私自出宫的解脱,和珅面面俱到的运营着他人生的所有脱轨。
当n年后的夕阳无限好,乾隆再问起算命先生这个答案,谜底已经变成了“杀不得”,和珅已经在乾隆的人生占了太重要的比重了,就像肉身的另一部分,即使人之将死,乾隆依然无法痛下杀手,他想和珅安享晚年,就像希望自己的回忆可以安详的消失在记忆里。
所以他不得不放和珅,并用自己的最后的生命保全和珅。
嘉庆对此自然无法接受,他在殿外发疯似的挥剑乱舞,那一瞬间,他的父亲又一次放弃了他。
我是可以理解嘉庆这种孤独的。
就像他说的,在太上皇发现他下毒谋害之际,做的不是痛斥他的狼子野心,而是欣慰的说他终于有一统江山的魄力了,在乾隆的心中,嘉庆是个被放弃的孩子,他全然不在乎他人性的丧失,只要他有能力有野心延续皇室,乾隆就满足了。
他似乎从未把嘉庆当家人看待,更多时候和珅更像他的家人。
正如病痛残生的乾隆偷走出宫只是去和珅府邸闲话家常。
在嘉庆心理,他就是被选拔出来继承国业的,乾隆不在乎他的孤独,也不关心他的负担,甚至也不试图去让嘉庆了解自己,因为已经有了个和珅,一个无比了解自己的和珅。
所以嘉庆要出手杀害误食酥油茶的太监,他对自己的爱妻说“心寒”,眼里是止不住的痛苦与绝望。
“满天雪将花葬,内心的雪,降落遍地白茫茫。
”嘉庆的“天命”,是他之后一整个荒芜又寒冷的人生。
一国之君,是无法逃避的宿命和无人解读的冷清。
逃过一劫的和珅能不能理解这种冷清呢?
或许仅从剧情而言我们很难得出结论,只是联系着和珅那时那刻的人生,答案似乎显而易见。
和珅的“天命”是他摇摇欲坠的人生。
在乾隆命数已尽的现实里,和珅知道自己只能夹缝中求存。
他的一生都在“平衡”里度过,服侍乾隆、官商勾结,甚至漂洋过海的异域人士,和珅有应付所有人的准备,他也深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道理。
对于嘉庆,和珅一定也是尝试过努力,只是嘉庆那“心寒”的病态杀死了他的尝试,他的存在代表着乾隆对于嘉庆一整个人生的否定,不杀和珅,嘉庆无法新生。
所以和珅找来八王爷打“平衡”,这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不过八王爷目前的刻画真的难堪重任,他对于和珅的认知以及对于皇位的过度饥渴决定他不是那个“天选之子”,和珅深知这个道理,却也无可奈何。
和珅的前路是孤独的,正如他有一整个庞大家族,可是走近他内心的反而是豆蔻。
他的贤妻爱子都是他人生的旁观者,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旁观的视野。
可是视野的不同并没有带来理解,妻子知道和珅关于平衡内外的艰辛,儿子则认为他是一代贪官,祸国殃民。
这些都不是完整的和珅,完整的和珅只存在于自己的视线里。
他在豆蔻面前是放松的,在贤妻面前是有担当的,在儿子面前则是人面兽心的。
不管哪种,和珅从来都没有期待一百分的理解。
“天命”当前,和珅在乎的,只是自己爱的人与爱自己的人都能够活下去而已。
《天命》是和珅生命最后28天的故事。
这次爆炸庄用电影式结构包装出了一套难得一见“有内容”的古装剧,确实令人惊艳。
开篇“解惑设疑”的双重设计确实很有深度,而片尾的“历史讲解”则是《冲上云霄》时代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板块,很庆幸他们还记得可以在剧里的置入这样有价值的东西。
目前总共28集还没有出完,而我才看了四集。
虽然结局一早命定是充满悲剧色彩,但我依然相信,接下来和珅生命的每一天,都一定会绽放出一整个世纪般的耀眼火花,因为人永远是最有色彩的存在,而《天命》把历史重新聚焦与人,自然会在这个层面上有所斩获。
当然,目前这套剧还是有些硬伤,比如嘉庆已经接近脸谱化的“奸角”刻画,不说篡改历史,起码人物立体上就差了些(或许更演技有关吧)。
然后还有就是结构上标新立异带来的轻微凌乱感,这个确实无法避免,一天拍成一集还要兼顾结构上的严谨实在强人所难。
最后,还是要聊聊《深宫计》。
似乎喜欢看《天命》顺道怼两句《深宫计》已经成了追捧此剧的“政治正确”,抛出说深宫剧情欠奉这些合理言论,那些“弱智才看”,“低龄师奶才看的进去”的言论恕我真的无法接受。
每个人看剧的角度都不同,有的人喜欢剧情,他看《天命》会大快朵颐,有的人喜欢追演员,那么大卡司的《深宫计》也是一种选择(像我这种马国明脑残粉看任三叔发糖别提多爽了)。
事实上,天命目前为止在香港的收视惨不忍睹(一周22,一周20),如果说世界杯效应太恐怖,那么深宫计当前年冠的成绩是可以痛快打脸的(平均28.5,这还是大陆先播有盗版源的合拍剧,我还没说啥30亿点击率),某程度来说,这种热度差也算是逞口舌之快的孽力回魂了吧。
好了,我不是来落井下石的,比剧情我们《深宫计》输的起。
但是那些张嘴“弱智”,闭嘴“脑残”的真·脑残·窝里斗·菜鸡互啄·粉们。
事已至此,请你好好放低。
神棍脸,怎么看都像无料扮四条
kk这台剧演的太棒了,男演员就嘉庆麻麻地,其余都可以吹一波
这部剧刚出的时候,我看了一集,当时已经深深入迷。
和珅终于不是那个身材油腻的大叔,而是一个真正有能力,有颜值,意气风发的男人。
不得不说,陈展鹏演得是真的好,一直他拿捏这种亦正亦邪的角色都特别好。
不管是《巨轮》,还是这次的《天命》。
那种傲视群雄的霸气,实在是厉害。
相比,隔壁嘉庆就。。。。
演技就emmmmm,反正我是不懂怎么当上男主的,难道因为形象还行?
人设也emmmm。
丰绅殷德是他的妹夫,结果设局让妹夫送死,这妹妹恐怕是前世得罪了嘉庆。。。。
丰绅殷德,不得不说何广沛还是可以的,并不是那么维和,就是天真了一些。
他想做一个好臣子,却出生于和珅家中,因此屡次被嘉庆当作棋子用。
正如他所说,如果可以选,他不会当和珅的儿子。
可如果他不是和珅的儿子,或者,他就有可能成为自己最讨厌的人了?
未完待续
“天命”,TVB在暑期档难得一见的、品质上乘的、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悬疑、惊悚、争斗、史诗作品。
不知道是因为主演“和珅”的视帝陈展鹏演技万分出众,还是因为剧中主演“嘉庆帝”的谭俊彦演技实在有待加强,整天一副怒火中烧的“暴君脸”,顶唔顺啦。
以至于现在广大豆友们甚至分不清楚两者之间究竟谁忠谁奸?
TVB制作的“天命”是戏说历史?
是改编历史?
还原历史?
“篡改”历史?
个人认为TVB版的“嘉庆”斗“和珅”没有给“和珅”这个到目前为止,有历史记录的“中国第一贪”戴上赞扬、歌颂、美化的高帽子,而是戏说和改编的成份多。
之所以造成极度错觉或许有以下几个原因。
(备注:历史上的“和珅”下文会称为“真和珅”、“天命”中的“和珅”下文中会称为“假和珅”、历史上的“嘉庆”下文称为“真嘉庆”、“天命”中的“嘉庆”下文称为“假嘉庆”)。
一、“假和珅”和“真和珅”的外貌体征、性格特点虽有不同,但本质一样,用一个四字成语形容“贪得无厌”。
“真和珅”肤白、俊朗、潇洒、不凡、能言、会道、拍马、奉承、结党、营私、有勇、有谋、扮猪吃老虎”、“乾隆皇帝”御前“宠臣”、贪字依旧是根本。
陈展鹏饰演的天命中的“和珅”外表形象和“真和珅”就十分的不符合。
他肤黑、凹扣眼、英俊潇洒谈不上、能言会道“不沾边”、溜须拍马固然有、结党营私少不了、有勇有谋是一半、中庸之道不会用、唇枪舌剑比比是、公然挑衅“掌权者”、贪字实在不好缺。
二、“假和珅”和“真和珅”相比多了一份真挚的儿女情长、兄友弟恭、重情重义,找了一份阴险狡猾、妻妾成群、风流成性、油腻不堪的感觉。
陈展鹏饰演的天命中的“和珅”虽说是“乾隆皇帝”的宠臣,但也没感觉有多么的口甜舌滑、“露骨拍马”。
他对“二夫人”、“豆蔻”、“皇贵妃”绝对的重情重义,从来没有看过改编剧中的哪个“和珅”是女人们争着、抢着要的“好夫君”。
编剧的障眼法施展的实在是高哈。
他对二弟“和琳”的兄弟亲情绝非门面功夫,而是真心真义的对待弟弟。
营救弟弟时的不顾一切、尽心尽力;为了给弟弟报仇血恨,居然密谋行刺“嘉庆帝”。
为了信守承诺,居然先让“嘉庆帝”三招,给压迫的太厉害了,才愤起反抗。
这样人品上乘的“假和珅”不给一些容易感情用事的豆友们不圈粉才怪。
广大豆友们有没有思考过,“一个触犯国家法律和经济利益的贪污腐化的犯罪份子,不代表他就是个人品渣到令人发指、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不代表他不重视亲情;不代表他没有把友情放在眼里;不代表他不配拥有刻骨铭心的多段爱情故事;不代表他只是个靠嘴吃饭的庸臣,不代表他必须是一个贼头贼脑的奸臣大贪官。
” 他只是一个人,“嘉庆帝”眼中钉、心头刺,腐败份子。
“嘉庆帝”公然弹劾、暗中用计想让他“下台”的时候,他总不能一声不吭,或者主动要求凌迟处死?
毕竟他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堂堂“满清皇朝”的中堂大人哈。
他不觉得贪污腐败有啥问题,他不觉得自己祸国殃民,他在杀那些阻碍他前程或者“嘉庆帝”一帮的份子时,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和仁慈。
刚开始的狠是为了兄弟两个人的自保,后来的狠是因为他尝到了权利带来的甜头,有甜的吃,谁还会想吃苦的、酸的、辣的东西?
所以终结目标就是如蜥蜴一样的不停往上爬的同时不停的变色。
高处不胜寒,不停的变色也是权宜之计,所以才会留下那么多的罪状。
陈展鹏饰演的和珅”只不过是一个带点正常人形象的“和珅”而已。
个人始终没觉得剧集中有“美化”他的意思存在。
三、“假嘉庆”的“阴沉黑脸”演技致使广大豆友们强烈的认为此厮的所作所为和历史上某些有名的暴君帝皇有异曲同工之妙。
谭俊彦虽然是HK著名演员狄龙的长子,标准星二代。
高大靓仔的基因或多或少有遗传到,可惜演技和我们视帝陈展鹏一比就显得格外的不讨喜甚至有点让人生厌。
他在内地的演艺界混了多年,混不出个名堂,才靠着父亲之力空降到TVB做主角的。
他在天命中饰演的“嘉庆帝”从EP01到EP18,黑脸到底、阴沉不定、狐疑猜忌、嫉妒心重、杀兄弑父、为国为命、剿灭奸臣、巩固权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至少到EP18,他还是没有揣摩到应该如何饰演一个其实历史上并没有那么神憎鬼厌的“嘉庆帝”。
演技太浮于表面,没有一丝一毫身为帝皇应有的城府,而且明显用力过猛,整套剧集演下来的话不得心脏病或者狂躁症才怪。
“你是如此的难以忘记~超浮夸演技”,“浮浮沉沉的在观众心里。
” 所以广大豆友们才会认为,剧集中的“嘉庆帝”=“暴君皇帝”。
“天命”是一部可看性和背后寓意都很不错的电视剧。
即使是“男人帮的金枝欲孽”那也要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
@“和中堂”,“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人定胜天”不是不可能实现,而是必须要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才能实现。
千夫所指的巨贪“和珅”注定不可能依靠人定胜来拓展新世界。
@“嘉庆帝”,天命如此,必须留下;因果循环,生生不息;杀兄弑父,恶障孽报。
“男人帮的金枝欲孽”中有一个人物不得不提,估计此厮是最后决定双雄对决、成败得失的关键人物—陈山聪饰演的福长安。
此人不仅是“乾隆爷”的私生子,而且还有一种特别烂的性格,那就是墙头草两边倒的既得利益者。
他不停的在“嘉庆”和“和珅”之间制造磨心、祸端。
而且当年还给“嘉庆帝”戴了一顶绿色大帽子,现在又想两蚌相争渔人得利,他的狼子野心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猜测他最后的结局只有以下两条:1、投靠“嘉庆帝”和“和珅”死磕到底。
等待“嘉庆帝”搬到“和珅”后一并将其处决。
这种三心二意的人留不得。
2、不停的在“嘉庆帝”和“和珅”之间挑拨离间,等待双方都败下阵来,然后把之前剿灭白莲教时的2万兵力用上,公然搞革命,捣毁皇权。
以他的情商和智商,搞点小聪明可以,但承担不了大事的。
其实怡亲王让他助守甘肃,是他的父亲“乾隆帝”对他最妥当的安排了。
他早已给兄长的被害、权利的游戏蒙蔽了双眼,结局可想而知啦。
陈山聪演技不错,不愧是TVB的最佳男配角。
他把福长安的阴险、狡诈、表里不一、卖主求荣、没有主心骨等性格特征演绎的入木三分,可圈可点。
红花还需绿叶配的“男人帮的金枝欲孽”,个人感觉女演员方面演技比较出色的应该是饰演“和珅”“二夫人”的姚子羚。
她把“二夫人”的淡定、从容、理性、“阴险”、“狡诈”、“护夫心切”、“连理枝”、“共同进退”、智勇双全、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演绎的非常精彩,令人拍手叫绝。
只要不烂尾,按照现在的节奏走下去,我一定给5🌟好评。
先不用说符不符合历史,真的超级喜欢这部电视剧,每个演员都是那么的熟悉,演技又好,尤其看和珅与嘉庆的对战很过瘾,和珅总是那么一脸奸诈淡定,嘉庆一生气像大狼狗要咬人,特别狠的感觉,很有意思。
里面的人除了丰绅殷德和那彦成两个只知道尽忠不考虑家人的stupid boys以外都挺聪明,有道道。
我本是冲着宫斗看的,但是却被这些男角色吸引,感觉那些王爷和十公主挺可怜的,和珅的女人都是人才,下场悲凉。
我有时感觉和珅最大的失败就是有丰绅殷德这样的儿子,太缺心眼了,就是帮皇帝干他老子,皇帝不完全信他,皇帝还一直拿他当枪使,搜八王爷火药时甚至不考虑他的性命和自己妹妹的幸福,丰绅殷德被夹在中间间接害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典型大傻子!
他也不想逛没他老子行不行。
看完这个剧再结合历史我感觉和珅虽然贪,但是他真的是个人才,能够解决问题,是能臣,杀早了。
和珅死了以后那些朝臣只会相互推脱,办不了事,和珅的家产早晚都是朝廷的,乾隆心里特别有数,可是嘉庆太着急了。
《天命》今年目前最精彩的剧集,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和珅和嘉庆帝之间的对峙,以和珅死之前二十八天,每天一集,总共二十八集讲两人之间的博弈,每集都节奏明快,信息容量巨大,作为陈展鹏离开tvb最后一部剧,这部作品无论从剧本还是演员来讲都是可圈可点,完整度非常好,陈展鹏的表现虽然有很多以前剧集的影子,但还是较成功演好了一个死前二十八天的和珅,据报道虽然王刚的和珅最得民心,但那个是戏说并不真实,反倒是天命里的和珅,心思缜密,奸诈老练,很大程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和珅,谭俊彦演的嘉庆帝不甘心被傀儡,同样不择手段,心狠手辣,谭俊彦的演法有点过,但还是可圈可点,三大女主,李施嬅演善良的皇后,端庄识大体,演的不错,姚子羚演和珅的夫人,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和珅,同样心思缜密,奸诈老练,姚子羚演的非常精彩,唐诗咏演和珅的老相好,没有存在感,演技又差,完全不值一提。
《天命》的完成度很高,绝对值得一看,但基调跟《金枝欲孽》一样特别的荒凉悲壮。
该剧弱化了和珅的“贪”,加重了嘉庆帝对和珅的咄咄相逼,无意中让观众对和珅多了很多同情分。
不错呀
垃圾
第一集就看不下去了,48岁的和珅一点皱纹没有,阿桂居然是当着和珅的面自杀的,他明明是病死病死病死的啊!还是8月病病死的,不是飘雪的时候,人工造雪假的一逼就算了,公然篡改历史,也是醉了。
和珅可以作为陈生的里程碑的角色,风流潇洒,聪明狡诈,谭俊彦的嘉庆明显用力过度,啲戏可以收少少,未来可期。剧情问题,TVB始终都是有头威,冇尾阵。姚子羚和李施嬅都有精彩演出,可惜一直都是上不去。
tvb现在流行鬼片风格,后期和剧本都很多bug…尤其那个后期特效大概新学会的背景下雪技术,几乎八成室外镜头都盖着密密麻麻的白点子
看不下去啊
男人的宫斗戏,人物塑造、主题、戏剧张力及制作都比较出色,清朝由盛转衰的群像也能营造出来,但是作为一位剪辑师来说,我想说过多意义不大的闪回,闪什么闪,导演你到底能不能好好讲故事啊。早就听过清朝的这段历史,贪污腐败积重难返,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警惕7
看不下去,抱歉
哈哈哈哈哈哈,当个笑话看挺不错的
看了几集看不下去了,这里打分的肯定很多托。谭俊彦的演技都不如路边随便抓来的,表情南辕北辙
老乾隆演得好啊!!
垃圾剧情,前面还好看,后面简直是狗血剧,嘉庆演技真差,只会瞪眼,两星给陈展鹏,tvb真的是江郎才尽
希望小谭磨练演技吧,不然带爹被喷我怪心疼的😂。陈展鹏的扮相好几个镜头都好像刘永啊~当然还是刘永帅多了~乍一看是个权谋宫斗剧,仔细一看,还是家长里短剧,非常服tvb了。另外,杜燕歌原来粤语这么差的😂在hk呆这么久居然还是大陆乡音也是厉害😂看很多人说洗白和珅给和珅翻案什么的,其实,能叫乾隆独宠和珅这么多年,和珅必有其超凡过人之处,这样拍才是合理的,不能因为和珅不是个清官就否定他的一切。
6集弃。
三集弃,看的我昏昏欲睡
煎鹏演绎了不一样的和珅,奈何对手演技太弱,拖了后腿……
从和珅的视角讲故事挺好的,但第一次看了一集半,第二次勉强看完第三集,弃剧。嘉庆的庙号是仁宗,即便作为帝王不会仁慈到哪里去,但也不会像这部剧里描写的那么阴鸷,封建皇权交替时最怕什么?逼宫,一个皇帝即便已经临终都怕太子逼宫,何况乾隆只是让位,这一天天的手下的儿皇帝各位忠臣以除奸的名义各种害他,这么大年纪的人了…网上看了后面的分集剧情,只看标题也觉得太扯了。
看了两集,还是觉得太太太慢了
陈展鹏还是有演技的
看到第五集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