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根据须一瓜的原著小说《淡绿色的月光》改编,电影拍出来几乎跟小说一模一样,可谓是 高 度 还 原原著小说。
高度还原你懂吧,就是小说怎么写他就怎么拍!
都不用请编剧的!
(当然了还是有编剧的,编剧是小说作者本人)原著小说大部分笔触都着力于女主人公芥子的心理描写,改编成电影则用闪回这一镜头语言来表达芥子的心理活动,可闪回就闪回吧,这电影全篇闪回一个桥段!
于是一句经典影评就流传开了,那就是“剧情不够,闪回来凑!
”老衲今天就带大家看看怎么用一段闪回撑起整部电影的。
戏梗一:叙事闪回歹徒是凌晨5时离去的。
他们在佣人房找到了被毛巾堵嘴、捆绑得快死过去的保姆。
桥北说,他们大约是凌晨4时左右进来的。
开门进来,钟桥北说他是在卧室卫生间听到客厅好像有异常动静,于是,走到通道观察的时候就和两名劫匪相遇了。
月亮非常亮,西斜的月光洒过阳台,透过白纱窗帘,照在沙发上。
小白兔和大灰狼的黑影就突兀在沙发前。
然后他们扑了上来。
歹徒总共得到了5200元现金,其中5000元是银行卡上根据密码到柜员机上连夜提的款;4万元航空债券,再过两个月到期;两个戒子、一条白金项链;三把手机,其中桥北的是才买一个月的商务通手机,价值近5000元。
警察接到报警电话就来了。
先是两个,后来来了好几个,乱哄哄的。
芥子想想就想哭。
警察分别给桥北和芥子、保姆做了笔录,不同的警察,问的问题差不多,但是,他们还是一对一对地反复提问、记录。
警察似乎越来越怀疑保姆,有关她的问题,问得越来越细。
▲老衲有话说:小说中这一段写得十分简洁,从警察来家里到做完笔录只用了一段文字,警察、芥子、桥北、保姆这些人物也平平淡淡,甚至没有对白,可以看出作者并未想在这里作过多停留。
而作为一部主打心理的电影,导演本着加戏的原则,在这里用叙事闪回重复了一遍当晚发生的事。
叙事闪回就是用闪回的短暂形象,来回忆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其主要目的是形成回忆的画面,来交代事件叙事故事。
这段闪回距离抢劫事件在电影里的时间不足两分钟,也就是说抢劫事件一完,紧接着就闪回了,给老衲的感觉就变成了刚看完的东西,怎么又拿出来给我看一遍?
戏梗二:臆想闪回保姆怨气冲天地煮了两份面条。
她说她都快被坏人弄死了,到现在胳膊还在痛,那些警察案子又不会破案,一直问我们有什么用啊。
她把面条放在桌上,就翻起衬衫给芥子看她被捆得发青的绳痕。
芥子说,要不要涂什么药?
保姆哼了一声,说又没破。
那两个坏蛋如果抓住了,我要亲口咬死他!
芥子说,收拾好了,你早点睡吧。
昨天没睡好。
芥子临睡前又把门和窗看了一遍。
都是反锁反扣好的,如果没人配合,外面的人是进不来的。
可是,芥子在床上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爬起来,想象凌晨4时的情景。
她先到卧室的卫生间。
桥北站在卫生间听到了外面的异常动静,然后,他怎么走过2米多的通道呢?
客厅里站着两个陌生动物,其中一个还匆匆调整了一下面具。
桥北没有扑过去,如果扑过去会怎么样呢?
桥北反应过人、孔武有力。
可是,桥北没有扑过去,而是矮小的入侵者向高大的桥北扑来。
芥子开着灯,在沙发上久坐。
保姆出来了,揉着眼睛说,为什么不睡呀,睡吧,没事了,你到自己房间把门反锁好就行了。
要不要我陪你?
芥子忽然感到了真正的恐惧,谁是真正的敌人啊。
芥子站起来,说,我没事,我这就去睡,你也睡吧。
芥子连忙进了房间,把门反锁后又检查了两遍。
整个晚上睡不好。
▲老衲有话说:小说中这一段描写芥子对于抢劫事情的回忆也就一百二十字左右,其他则是描写芥子在房间和保姆的日常。
而这段回忆确切来说并不是当晚芥子亲眼看到的,在这里芥子站在通道,想象昨晚桥北站在这里看到的场景。
电影中对于这段想象的表现则用了臆想闪回,即是在看到或经历某一场景时,站在他人的角度,通过主观想象的,并非主人公亲自经历的事件闪现来表达人物内心。
我们可以看到芥子在这里想象这桥北昨晚遇到的场景,其实并非是她亲身经历的。
虽然说场景跟第一段的闪回有所区别,但却和第一段是同一事件,老衲看到这里感觉同一件事情又看了一遍……戏梗三:情感闪回现在回想起来,这保姆真是像同伙,是不提前做思想工作来着?
芥子进屋后,仔细检查门窗后,开始洗澡。
关掉客厅的灯回卧室的时候,她发现客厅月光明亮。
她站了一下,不由又站到了桥北听到动静后出来的位置,是啊,看客厅非常清楚,两个小个子歹徒目测是一目了然的。
桥北说什么,他说他幸好反应快,马上就说,要什么你们拿去,你们出来混也不容易,喜欢什么就拿吧。
是这样说吗?
是这样说的。
后来开灯才发现,他们有刀。
就是说,还没看见刀的时候,桥北就妥协了。
对吗。
小白兔更近地挨着芥子坐下。
芥子想站起来,被他一把拽下,几乎跌在小白兔子怀里。
再不老实,把你再绑到椅子上!
芥子感到面具后面的人脸不怀好意地笑了一下。
小白兔子重新把放在茶几上的刀拿在手上把玩。
别那样!
桥北说,大哥,不是要什么都让你拿了吗?
小白兔这回笑出了声。
真的吗?
他用刀尖把芥子脖子的爱结,小心翼翼地挑了出来,端详着,兔子的耳朵碰到了芥子的脸。
芥子努力往后,小白兔突然用力劲扯了红绳子一把,芥子栽向他,然后,他把爱结调个头,长带放脖颈后面,似乎换一个角度欣赏着,可突然从背后猛提起绳子。
芥子的脖子一下被卡得火辣辣,舌头被勒得伸了出来。
可是,小白兔马上把手松了。
芥子剧烈咳嗽,她闭上眼睛。
她觉得自己差点就死了。
芥子睁大眼睛看桥北,桥北也大睁着眼睛看她。
芥子大睁着眼睛,泪水就越过睫毛掉了下来。
芥子在月光明亮的客厅内走动,桥北的位置、她的位置、小白兔的位置,还有大灰狼的位置。
她一一都走到位,停留,昨天晚上的一切历历在目。
她到哄干的衣服里找到了爱结,看了很久,然后,她找出剪刀,在茶几上,把它一节一节地剪碎了。
▲老衲有话说:小说中这一段更多描写了抢劫当晚劫匪侵犯芥子的回忆,对于一个女性来说抢劫可以忍,但抢劫后又侵犯自己就真的很难忍了。
所以在这里芥子哭了,在回忆结束后芥子还通过剪碎爱结来宣泄情绪,整个段落是伴随情绪波动的。
电影为了把情绪波动表达出来则用了情感闪回,即是通过闪现的回忆画面来表达主人公的情绪起伏,闪回的作用力最后落到情感上面。
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中由于劫匪对芥子的侵犯,最后芥子忍无可忍拿起棒子去打劫匪,这就从侧面表达出芥子很愤怒的情感,虽然老衲通过电影的细枝末节解读出了导演的用意,但在看这一段的时候真的没有感同身受啊,老衲只是觉得怎么同样的事情又给我看了一遍啊?
从老衲几十年来的武功心得来说,小说的最高维是对话,电影的最高维是画面,从小说改编到电影需要把大部分对话升级成画面,这里做的工作是升维。
除了闪回之外,这部电影直接把小说里的对话改成电影里的对话,直接来了个降维打击!
如果说这部电影还有什么做的对的地方,那就是选了《淡绿色的月光》这部优秀的小说了。
这是我们谷臻故事工场戏梗栏目的第10期推文,我们用原著小说和电影镜头对比,来帮助大家解读好故事。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假装很痛苦,我们因为自私而表现出痛苦的样子,这样能让自己变得舒服一些。
自私者摆脱痛苦的方式是逃离,无私者则会选择放弃生命。
两个成功人士,看似光鲜的生活和爱情在一次蹩脚的入室抢劫的影响下渐渐分崩离析。
表面上,芥子一直无法释怀桥北的不勇敢,始终在刨根问题最终葬送了自己的婚姻。
甚至连谢高的英勇都可以归罪于她。
事实并非如此。
故事起始于芥子回家省亲。
在后面的对话中,可以得知小姨子桥南来很多次做头发都没碰到她,并且不知道芥子回家,说明芥子回家的时间并不短,而且芥子和桥北表面的恩爱并非一帆平静。
桥北忙于工作,不免疏于照顾芥子,芥子即使心存芥蒂,但是仍认为桥北对自己的爱,也就使芥子将自己小小的怀疑埋藏在心中,没有和任何人说,哪怕是自己的父母。
在抢劫中,芥子看到了桥北对她的爱是自私的,是有条件的,是无法经历考验的。
桥北让芥子替自己找银行卡,回答密码,承受抢劫者的猥亵。
这使她对自己的爱情绝望,对婚姻绝望。
于是她用冷暴力来对待桥北,新保姆成了她报复桥北的工具,无视保姆摔掉贵重的杯子,更无视保姆在更贵重的沙发上打上丑陋的补丁。
桥北对这样的冷暴力回应地也是得心应手,从彻夜不归,到将自己所有愤怒发泄到保姆身上,发泄到下属身上。
桥北是个成功者,芥子也是。
成功者更加看重自己的口碑,所以他俩始终没有撕破脸,即使芥子私自打掉了孩子,而且试图用谎言欺骗桥北而被当面拆穿时,桥北也只是对着下属大发雷霆而已。
婚姻,是桥北和芥子这样的成功者维持自身形象的沙漠。
即使他们知道那块石头下面是什么,他们也会不断地翻看那块石头,哪怕每次都会晕倒,但是这能让他们确认自己仍在沙漠中,自己仍维持着自己的形象。
谢高是个无私者。
火车上的妥协让他真正处于警察职责的荒漠中,那块名为责任的石头一次次地敲打着他的灵魂,他只好设法逃离这沙漠。
至少他认为自己应该逃离。
无私者的责任不会因自己所穿的衣服或是上班的时间而褪去,所以谢高一生都无法逃离自己灵魂的沙漠,唯一的方法就是死亡。
谢高从芥子身上看到了一种绝望,一种想要逃离却没有勇气离开的绝望,为此,无私者再次站出来,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信仰。
谢高的死亡是必然的,即使不是因公殉职这种生命上的死亡,也会是余生做一个小警察,一生萎靡下去这种精神上的死亡。
列车上众人的愤怒早已将他推向悬崖,他只是在悬崖边徘徊着,犹豫要不要迈出这一步。
无助的芥子给了谢高前所未有的勇气去面对自己的过去。
过去,他用自私的行为扭曲了自己无私的理想,如今,他用无私的行为来证明自己无私的理想。
芥子实际上给了谢高生命的意义。
谢高的一生早已在当年的列车上结束。
这个社会就是自私者消费无私者热情和生命的过程。
无私者用自己的牺牲来向自私者证明理想的存在。
自私者用自己的信条考验着无私者的信仰。
昨天点映去看了,见到三位主创。
首映礼,男主角没来...下文为苦思冥想后还是没琢磨明白的问题,迷妹勿喷。
1/导演夏钢,看过《大撒把》这部与我同岁的片子,同样是剧情简单的片子,比这部阔别影坛十年后回归的片子好太多。
那部把演员捧上影帝,这部把影帝拍成群演。
全片重要就是特写,大特写和闪回,看的我晕车。
为了之后的影迷交流会忍着看完。
节奏不稳,配乐不当,台词脑残,演员们都说导演温柔,但是却不细腻。
2/原作是《绿色的月亮》,作者是《太阳黑子》的作者,就是之后拍成《裂日灼心》那部。
小说应该不错,只能说还原度较差。
剧情我就不讲了,可以看@裸猿的影评,写的很好。
2/剧情疑(cao)问(dian):谢高设定为警察,开一个拉风的宝马摩托车,还一直给车标特写,赞助就不提,人设有点违背核心价值观呀。
芥子是个发廊老板,这发质和发型我也醉了,女主嘴巴够特点了,表现纠结怀疑不安等全部情绪,都用捂嘴揉嘴的动作,已经全部脸部大特写了,情绪非要一直揉搓脸才能表现出来?
桥南那场理发师弄造型的戏确实有90年代的群演感,能不能走点心啊喂。
说的几句词,几乎一模一样并且反复强调,见义勇为啊,男主强壮啊,正常人是不会一直这么说话吧?
桥北找了个韩国欧巴演,(我反正也不认识)导演一直在现场强调男主很strong,讲真,韩国小生能给人强壮的感觉?
妻子和妹妹看起来都比男主大,还不是一星半点。
孩子和舅舅玩的几段,我还以为是哥哥和弟弟。
加上口型配音以及一成不变的表情,看的我尴尬症都犯了。
结尾是女主说男主和小她十岁的姑娘结婚了,难道是为了呼应男主总出差加上使用小碎花手机壳的缘故?
特写饮料安眠药和鱼缸N次,结尾却嘛也没有,现场有提问,导演敷衍说了句,自然而然的拍摄,鱼缸灌满水和不灌水看世界的眼光不一样,晕。
看来我又想错了,毕竟您那鱼缸和杯子都是满的。
影片女主有英雄主义情节,所以要看《虎胆龙威》和漫威?
女主道德捆绑?
所以用红绳,手链和不断抚摸脖子上的绳?
然后就能解释女主一直衣着暴露是为了怕我们看不到她戴的项链?
最后女主做火车,穿的挺严实,摘掉项链是放下了?
可是貌似导演不想表达女主放下了?
新保姆一直摔碎杯子想表达啥?
沙发补坏了想表达啥?
男主一直拍的像个幕后黑手的feel?
原来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男配?
导演说想要表达的内涵很多,但是太多的蜜汁尴尬我实在是懒得细细品味呀。
可能就像导演所说,我们太年轻了?
目标观影人群为已婚已育才行4/整个影片为剧情+文艺+爱情片,主要表现女性内心想法和变化的戏一直要靠台词和场景、配饰来重复,实在不高级。
不知道是导演的不自信还是演员不自信.本来这种大女主的剧情片,演员有可能得奖的,这个.......影帝和影后的演技完全没体现,说是冲着导演来拍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后悔?
全场笑的次数有四五次吧,然后有人问为啥一个剧情片观众笑了好几次,导演回,那你们应该提高一下笑点.......有人问绿色的意义,女主回答 希望.......导演说,十年后中国影迷的审美有所提高,所以该出山了,确实审美和素养提高了,比您想象的可能更高一些吧。
一个改变了人生的夜晚,它的独特不在于这天晚上,夫妻俩在床上玩出了什么新花样,而是家里进了两个个子不高,有一个还是瘸子的抢劫犯。
那么,一个身体健康、热爱健身的丈夫,他束手就擒了,让太太去给劫犯拿钱,让太太说出银行卡密码,甚至看着太太被抢劫犯猥亵,他都不抵抗,保住了性命,但是直接让婚姻的列车,开向了未知的方向。
一个在床上爱好捆绑play有点s气质控制不住自己会弄疼太太的丈夫,被劫匪用一把小刀一吓唬就投降了,我应该感叹这个人是一个我不认识的韩国人演的,配音和口型对不上,特别违和,韩式演绎也让我特别不舒服。
如果是我喜欢的演员来演这样的男人,我该多堵心。
这个故事是一个无解的题,任何人都不知道遇到坏人应该奋起反抗还是乖乖保住性命。
怎么做都不对,余男崇拜超级英雄,可是生活中没有超级英雄,有的只是见义勇为会被砍二十多刀的小个子男孩。
王千源,一米八二,警察,他也给不出这种情况下正确的选择,他每种选择都试过,我觉得哪种都不对[泪]余男女神表现一如既往地细腻,这么需要内心推动的角色,她完成得极好,我都能看到她脑子里在怎么纠结,怎么挣扎。
最后她仿佛要妥协了,买了红绳,希望还能捆绑住爱。
还好,红绳只用这一次[摊手]。
最后王千源的那些话让这个故事圆满了又不圆满。
怅然若失。
两口子去看这个电影大约会吵起来?
我也不知道。
好片三个角色性格刻画的非常清楚桥北就是完全的利己主义者,包括事业和家庭的选择,生命和爱情的选择芥子本来就是一个很敏感的人,遭遇案发后,更明白了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伴侣,不断地印证案发过程,只不过是想给爱情继续的一个理由或是爱情结束的理由谢高是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人,因为对芥子的感情也好,友情也好,他充当了垃圾情绪的吸收者,芥子把一个道德绑架的框框塞进了谢高脑子里,让本来可能正确选择生命与责任的谢高,只有一种选择,也一定那样选择只有芥子心里知道,我们都不确定如果没有芥子的经历,谢高是怎样的选择
影片看完之后,感受颇深,国产电影能有这样细腻反应深层的社会心理现象的佳作,就像是一副画卷,慢慢展开,层层递进,很舒缓的节奏。
影片中的芥子,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一个在生活中无处不挣扎,不自我折磨的一个人。
理性能够接受并理解丈夫的行为是合理的,但是感性的认知让她内心始终无法平静,理性与感性的自我挣扎与折磨。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充满了理性与感性的自我碰撞,内心就像是失控的一个陀螺,不受控制的冲撞,越撞陀螺越锋利,越撞空间越小,越撞力量越大,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的同时,也走向了“自我成就”。
“毁灭”大概就是亲手结束了在外人看来美好的生活,“自我成就”是终于解脱了挣扎与折磨的苦海,利用一个感性的决定,解决了一个因感性而产生的问题。
人们经常讨论理性与感性,有人说,人生难得一世,不能总是压抑自己的天性,也有人说,理性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生活何必如此认真。
两者总是很难保持平衡。
而我发现,理性与感性的二选一,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最终的解决方式都是,理性的人,会用理性的决定,对抗因为他的理性而产生的矛盾,感性的人同样,还是会用感性的决定,去解决他因为感性而产生的思想矛盾。
两者本是对立面,怎么可能用理性的办法解决感性的问题,或者用感性的办法解决理性的问题。
就像影片中的芥子,因为她感性的认知,而产生的的思想碰撞,最终没能压控制理性的认知,选择结束了“美好的婚姻生活”。
芥子一直在纠结问题本身,而我不仅纠结问题本身,我也在寻找让我产生思想冲撞的原因,这种寻求大都是指向自身,消耗自身的,一不小心就会堕入无边的黑暗。
而今天写下影评前,我突然找到了一个能说服自己的发现,那些思想的碰撞和冲击,以及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纠结都是自我与潜意识自我的对抗,“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了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你对自己的认知,是一个你,还有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同事情,本能的做出一些反应的“你”,你对他人的认知,以及现实生活中他人遇到事情时做出本能反应的“他”,其实都是自我的投射,都是基于你对世界的认知。
可能过了今天,我也不再敢说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人,我可能随时更新一个新的我,我也不敢轻易定义他人是怎样的人,我看到的他,和他了解的他,以及我认为的他,哪一个是他,哪一个他在什么时候又会出现呢?
也许这样想,在和人交往接触时,心态会好一些吧。
只是对于生活中,时常会出现的自我思想碰撞我还不明白如何
这是一部很难被确定类型的影片。
电影的故事情节融入了犯罪,惊悚,悬疑,心理,情感,婚姻,道德,人性等方方面面。
既有对夫妻情感忠诚度的诘问和拷打,也有对人心道德情怀的剖白分析,是一部很有情感浓度和人性深度的影片。
影片的演员阵容也堪称高配。
当国际影后余男,际遇国际影帝王千源,两位实力大神相撞所迸发出来的演技火花,更为影片增色无数。
尤其是余男,发挥一如既往的稳定,绝对是那种靠全程在线的演技,就能把观众撩拨的不要不要的实力派。
芥子的人设相当出彩,这给余男的发挥留足了空间。
这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喜欢与丈夫玩捆绑游戏,时不时也会与丈夫呢喃一番,撒娇一阵,小女人的娇柔妩媚,都被余男捕捉的精准而到位。
芥子也是一位有独立思考,自我判断能力的时代女性。
尽管她看起来柔弱,甚至无助。
一起入室抢劫案所留下的蛛丝马迹,重重疑点,不得不让她重新考虑她与丈夫之间的关系。
而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劲儿,不仅加速了他们夫妻情感列车的失控,更因为道德的泥淖,将警察谢高也引入了自责,自省的深渊。
余男对芥子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与表达,都献上了教科书级别的表演。
高能的叙事结构,高潮的故事情节,高配的影帝影后,高标的演技实力,撩人于无声处!
https://gcd0318.wordpress.com/2017/10/01/%E8%BF%99%E5%A4%9C%E8%89%B2%E4%B8%8D%E5%A4%AA%E6%92%A9%E4%BA%BA/剧中的谢高讲了个故事:一个警察休假探亲,赶火车没有换掉制服,结果在火车上遇到一群劫匪,众寡悬殊之下,只能放弃抵抗,并且警告歹徒,抢劫可以,不要伤人。
歹徒劫了财物走了,被抢的乘客纷纷把自己的怨气撒在警察身上这个故事很真实,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警察根据力量对比,判断抵抗并不能改变局面,而那些被抢的乘客面对歹徒恐慌无措,对警察却爆发出了无穷的力量,勇内讧而怯公战,也很真实的反映出这个社会的常态——而这两者都集中体现在主角钟桥北的身上人们不敢抵抗歹徒,因为他们知道歹徒会伤害他们,而他们心里有底,这个警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这样,面对那些不会伤害我们的人,总是有足够的勇气去战斗,面对那些爱我们的人,总是不断的去伤害可是那个警察,当时有什么选择呢,力量毕竟悬殊,他一个人,赤手空拳,而歹徒是一伙,而且有武器,放弃抵抗也算是一个权衡之下不得已的选择当然了,有人会说,哪来那么多不得已,可以奋力一搏嘛,大不了一死——是的,如果这个警察和歹徒搏斗,必然是不死带伤,那些被抢的群众会一起搏斗吗?
反正我不信,就算有人见义勇为,最终的结果恐怕也要有人受伤甚至死亡那些说别人“大不了一死”的,一般自己都怕死,所以才热衷劝别人去,反正死方丈不死施主,慷他人之慨,何乐而不为。
人的本性就是宽于律己而严于待人,总会用自己做不到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自己不能谦虚谨慎,却要别人宽厚包容,自己不够奋发图强,却要别人慷慨大方,自己不是忠臣孝子,却要别人做圣贤——自己水平太差看不懂别人的代码,就要别人在代码里写注释少用奇技淫巧——好吧我又夹带私货了而更可怜的则是那些听几句吆喝就真的以此为追求的那些人,杀君马者道旁儿——只好奉送四个字:死了活该
(文/亦浓) 改编自须一瓜的《淡绿色的月亮》的电影 《夜色撩人》,夏刚导演、由余男与王千源主演。
性感女神余男将片中芥子纠结、迷惘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咬嘴唇、无奈的笑、涩然的笑,瞪着眼睛看着谢高的无助…… 王千源则将民警谢高看似漫不经心的外表隐藏的内心深处的难以自拔的痛苦刻画的淋漓尽致。
影后影帝的无缝配合相得益彰,将发人深思的剧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不易通过影片体现出来的心理描写,该影片则通过一些细节和演员身体语言的表演很完美的演绎呈现,算是很耐看的电影。
该片豆瓣评分才4.7分,我个人认为,它值得8分,见仁见智吧。
01.《夜色撩人》剧情简介: 凌晨三点发生的一场劫案彻底打翻了芥子看似幸福的生活。
吃了安眠药沉睡的芥子被劫匪用刀逼醒,捆绑着押到了客厅,在客厅里芥子看到了同样被绑起来的老公桥北。
桥北很平静地对两个劫匪说家里的钱都给他们,不会报警会配合他们,请他们不要伤害他跟芥子。
劫匪要钱,桥北让芥子“带他们去吧,芥子。
”劫匪要银行卡“告诉他们密码吧,芥子。
”芥子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桥北…… 天亮,绑匪走了,桥北报警。
不久案破,原来是家里保姆为内贼,劫匪是保姆的老公和弟弟。
案情了结,芥子心里的坎却过不去了。
她不停地想,案发时,老公桥北与平时判若两人,怎么也想不明白。
相比两个身材矮小的劫匪,其中一个还是瘸子,桥北身材高大,常年健身,为何不反抗却主动妥协?
事后桥北解释“他们有刀。
” 芥子找辖区民警谢高探问案情细节,似乎想从中探寻出劫案刚发生时桥北是如何做的。
一次次的追问案情细节,一次次的否定自己的猜测,芥子开始怀疑自己的爱情,怀疑桥北能够带给她的安全感。
她甚至将谢高代入其中,探问谢高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谢高说,若如此,他或许会反击,或许也会像桥北一样的选择,在警察的心目中,生命的安全是排在第一位的,那天的情况,如果桥北反抗,或许会搭上两条命。
即便听到谢高如此说,对桥北的质疑形成了芥子心底里的荒漠,芥子过不了心中的那道坎。
一次又一次地选择放过自己放过他,但又一次次推翻自己的想法,芥子一次次地去找谢高重复着同样的问题。
“你真是一个固执的女人”,谢高无奈,给芥子讲了一个聪明的猴子的故事。
沙漠里的特别聪明的一只猴子,某次在玩耍中掀开了一块石头,石头底下现身一条毒蛇,猴子吓晕了。
后来,猴子每次走到那里都要掀开那块石头,次次都被吓晕,但再一次走到那里还是要掀开看看,乐此不疲地偏执…… 谢高劝芥子逃离那个沙漠,不要再做那只猴子了。
在一天天的纠结中,芥子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抵触着这个孩子,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她吃过感冒药、安眠药,还做过胸透,虽然胸透似乎在怀孕之前…… 或许,芥子还没做好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准备吧,她在质疑自己的老公能够给予她的安全感,也在质疑自己对俩人之间这份爱的坚持。
她将所有的不能留下这个孩子的理由罗列给桥北的妹妹桥南听,桥南也同意她打掉孩子,虽然哥哥桥北是如此喜欢孩子,但总不能生下一个病孩子吧。
出差回来的桥北得知芥子流产心里很痛苦“你不想要我的孩子?
”、“那孩子不是我的?
”桥北流泪了,是啊早该知道,自劫案发生后,他们已不再如从前一般鱼水和谐了。
桥北依然如初的频繁出差,但即使不出差,桥北也是流连于健身房和电视里的球赛,夜色撩人的晚上琴瑟和鸣已不再有。
芥子依然不屈不挠地找谢高旁敲侧击地寻找跟劫案有关的话题。
“我从未见过比你还固执的女人”谢高很无奈。
芥子生日那天,桥北在外地出差,芥子又约谢高吃饭。
当芥子再一次纠结重复的问题,谢高讲起了他同学的故事,那么详细的细节,芥子也不得不怀疑,其实谢高说的是他自己。
曾经因为勇斗歹徒受伤被市民拥戴的警察回乡探亲火车上发生的一段故事。
那位同学也是一位警察,他乘坐火车回乡看父亲。
因为匆忙并未更换便衣。
然后,一大帮持枪械歹徒洗劫了他所在的车厢,作为警察首先是将群众的生命放于首位的,力量悬殊的那种情况,他劝歹徒“只拿钱别伤人。
” 歹徒确实“只拿钱不伤人”抢劫后逃离,失去财物的人却迁怒于这个唯一的警察,人们对警察的期望很高吧,人民警察不就是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吗?
哪怕就只有一个警察也应该拼到底。
人们不依不饶,将这个警察给揍了一顿,他被打的甚至站不起来下不了火车,但没人去帮他。
因为当天工作匆忙他穿着警服就上的火车,人们将他的警号曝光,他又一次出名了,不过这一次不是“见义勇为”,而是“是臭名昭著”…… 听了谢高讲的故事,芥子心有触动。
恰此时,桥北来电话了。
桥北健身房锻炼时看到日期记起今天是芥子生日,特地接她回家过生日。
面对桥北精心选的名贵的项链、一大捧玫瑰,芥子也竭力克制自己的内心,挽救他们的婚姻。
她专门去买了象征他们爱情的红绳。
然而,那晚依然撩人的夜色还是没能撩拨心弦,芥子的心泉干涸了…… “一年之后,桥北与小十岁的女孩结婚了。
” 芥子逃离了沙漠。
谢高死了。
“本来人家刑警队只是让他去给指指路,他却第一个冲上去……” 芥子说“是我害了他(谢高)”。
02. 为了问心无愧就该无谓地牺牲吗 那个警察其实就是谢高自己。
或许,谢高一直在试图忘记那件事,试图从心底里的沙漠挣扎出来,但却颓败于芥子的执拗。
芥子一次次地追问入室作案的劫匪作案时候的细节,她在拷问自己老公的同时,也在一次次无休止地提醒着谢高:对于被寄托着强烈的信任的人心里,一次失败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谢高试图劝服芥子的偏执“继续追究下去,你迟早会后悔的。
”救赎芥子的同时,也将救赎了谢高他自己吧。
“你肯定想他应该冲上去,宁愿看到一个烈士,也不愿看到你英雄梦的破灭。
” “他现在过得很不好,因为有很多人像你一样,永远都不会原谅他,他知道他辜负了很多人,伤害了很多人。
” “他不想看到石头底下是什么,可总有人叫他看。
所以他选择逃离沙漠,离开那块石头。
” “他想忘掉这一切,可是他忘不掉,总有人在天天提醒他。
所以他选择逃离沙漠。
” “那他真的问心无愧吗?
” “其实他跟你一样,永远都绕不开那块石头。
”
03.比夜色更阴暗的,是人性里潜藏的刻薄 芥子在慢慢试着放弃心底的执拗,逃离沙漠。
可是谢高终究没有逃离,他死了…… 平心静气地去分析,劫匪入室抢劫主要是为财,桥北为了自己和妻子芥子的命着想不轻举妄动,舍财保命。
火车抢劫,谢高评估自己一个警察难以控制十几个持枪劫匪,选择生命第一,让大家与他一起放弃抵抗也没错,毕竟生命高于一切。
但芥子不会放过桥北,她曾经有多爱桥北就有多失望,因为桥北的不作为令她丧失了安全感和对婚姻的信心。
火车上失去财物的人们也不会放过谢高,甚至被曝光警号后,得到新闻的键盘侠们也不会放过谢高。
在他们看来,遇到危险时,警察应该义不容辞迎难而上,哪怕力量悬殊,哪怕粉身碎骨……人民警察不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吗?
有什么好犹豫的?
入室抢劫的俩歹徒是姐夫和小舅子,姐夫见色起意,却碍于小舅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芥子事后越想越怕。
芥子对深爱的老公质疑情有可原,毕竟在芥子心目中,她所爱的人是自己的护花使者神一般的存在也说不定。
一朝偶像轰塌,心里的失望短时间内难以治愈。
就说说影片中谢高遭遇的火车劫匪案。
火车劫匪走后,人们把谢高揍得下不了车,这个群体的义愤填膺似乎用错了时间,有这劲头干嘛不朝劫匪使劲儿?
因为警察不会伤害他们,会因为内疚任凭他们打骂,因为劫匪有枪,他们面临的是生命安全受威胁。
但其实,谢高选择让大家不要轻举妄动就是为了所有在场的人的生命安全不是吗?
为何人们会迁怒于警察谢高,反而不迁怒于当时的劫匪呢?
其实说白了就是,劫匪出现时,在普通人眼里,警察就该冲在前方挡枪子儿,人民警察保护人民嘛!
谢高保护了大家的生命安全,他对劫匪说“只抢钱别伤人。
”劫匪说“好,听警察叔叔的,只抢钱不伤人。
”抢完钱就撤了。
这似乎看起来警察谢高很怂,但其实这是当时最聪明的做法了。
命比钱重要。
这个道理都懂。
谢高做到位了。
所有人的命都好好儿的呢!
那些在火车上被抢走了钱的不依不饶地揍谢高的人的心里,或许,他们认为,他们的钱财比一名警察的生命还重要。
劫匪撤了,他们群起而攻之,攻的不是劫匪,是刚刚维护了他们的一名警察,并叫嚣着抄下了他的警号网络曝光,毁其名誉。
然后,网喷子键盘侠们不分青红皂白的立于道德制高点口诛笔伐…… 只不过,一名警察保护了他们的命,但没护住他们的钱。
他们的钱没了,这警察居然不保护?
揍他!
然后,谢高们开始反思、质疑自己的做法,想通了就通达;想不通的,就以谢高们的主动献身舍命洗白自己……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会教育孩子“钱财身外物”“不要舍命不舍财”“破财消灾”…… 你的孩子命比金贵,但您的钱财就比警察的命贵吗?
但,警察也是别人家父母的孩子,当他们做得好的时候应该得到的是赞誉而不是苛责。
比明目张胆的抢劫更恐怖的,是人心底里潜藏的阴暗,是从自我出发点衍生的舍人为己的自私与刻薄。
比夜色更阴暗的,是人性里潜藏的刻薄。
片子感觉有点烂……但是有个故事挺有意思的。
谢高给芥子讲了个故事:有只猴子,一次路过一块石头,发现石头后边有条毒蛇,嘭的被吓晕了…然后每次他经过那里都会忍不住去翻那个石头…结果嘭嘭嘭嘭嘭……每次他都晕倒了…可是后来他还是忍不住去翻那块石头……你说这猴子有意思吗?
……标准答案是没有的。
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万一猴子是想把不停的去看,说不定哪次鼓起勇气把毒蛇打死了呢,好安安心心地路过呢……万一猴子是想确认这条路是不是安全,能不能继续走呢……哎,谁知道呢?
是吧?
你又不是猴子…同样,都是搬石头的猴子,芥子逃离了那条路,谢高却死了……所以,这根本就不是去不去看毒蛇的问题…而是命……
四星冲王千源,演技很棒啊
中国电影资料馆首映,看完像女主一样内心纠结。
人性的拷问
心疼王千源
疑人不嫁 嫁人不疑
哈哈要是最后捆绑play能缝合感情裂隙就好了
怎么就5.4分了?我看预告感觉还不错啊,豆瓣现在是怎么回事呢?先打四星,看完再打。
一般吧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比烂片好一点 但是也不出彩
女主的脸,配上那个韩国人的脸,谁能脑补出来SM的空镜头,太血腥了吧!我是因为有王千源才看的这部电影,他娘的,老子被骗了。
立意不错,反抗与保全的是非辩证,表演也不错,王千源神演技,男主角除外。然而就是拍得不好,夏钢的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纪,知道为什么他好久不执导电影了吧,整个片子质感跟电视剧一样,细节和配角方面都很糟。但这个故事我真的很喜欢。
芥子的心病
为了王千源余男进电影院,给一星都嫌多!
不安的感觉,女主非要去探究为何不安!在不断翻开的石头下面看到的总是疑神疑鬼的假象,最后的逃离成了解脱!但往往人生并不总是这般如意,有的逃离了,而有的缺变本加厉,愈陷愈深!
故事很有意思,结尾我很喜欢。但是桥北实在太别扭了。
我想小说可能更棒
韩国那个男演员太尴尬了,内核还行,外壳有点生硬,夏钢可能是生疏了
着眼于个人的故事还是挺喜欢的,瑕疵太多:丈夫存在感低,后半部故事几乎停滞,结尾用力过猛;中间剪入的沙漠蒙太奇实在太粗暴
王千源正常发挥但没有多给,余男反复甚至让观众烦躁的小猴子撑起全片。这部前半部分故弄玄虚,后半程明显节奏上来了舒服了很多,看完有思考——但我还是会翻石头的,没办法性格使然
抢劫让人深思
拍的个什么鬼。两个人交集点有点落差,好烦女主哦,要反抗你自己反抗啊,你是想让你老公死,继承他的蚂蚁花呗是么?对警察的社会期待也是有点疯狂,大多数警察都是普通人啊,特别是不在工作岗位上的时候,完全没有责任要对抗犯罪分子啊。以为每个警察都是飞虎队啊,道德绑架的脑残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