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is not something that exists in dress only.——Coco ChanelCoco Chanel,一个20世纪将自己名字和品牌、时尚、传奇、文化融为一体的女人,该有怎样的故事呢?
电影Coco avant Chanel传达了其中的只言片语。
当然,前提是你认可一部有残缺的传记电影。
Coco avant Chanel,有人翻译成时尚先锋香奈儿,有人翻译成时尚女王香奈儿,在我看来,皆不准确。
因为导演根本就没打算展现时尚女王如何打破传统构筑她的品牌王国,或是传奇女人终生未嫁的风流韵事。
事实上,全片还停留在那个称呼自己为Gabrielle的法国孤儿如何摆脱贫穷、卑微、平庸,经历爱情,成为Coco Chanel的阶段。
那是属于Coco Chanel成名之前的少女心路。
依靠着Coco Chanel的真实人生,影片拼接了她青春时期的往事。
一曲阴郁而缓慢的钢琴声敲打着小Coco 敏感的内心。
在通往奥巴赞修道院的路上,她隔着马车的围栏,依稀看见外面灰暗的世界。
母亲的离世,父亲的抛弃,童年留给Coco的是残酷,是疏离,是不安。
她总在等待着某天父亲的到来,等待着亲情的回归。
然而,直到她离开修道院,她也没能等到那样一个机会。
现实的残忍伤害着Coco的内心。
面对残破而卑微的童年,成年后的Coco Chanel总是试图遗忘、掩盖。
那是她不愿回忆的往事。
修道院的生活没有给予Coco太多的幸福,但却教会了她施展才华的技艺。
她学习了裁缝的手艺,一个改变命运、缔造传奇的工具。
离开修道院后的Coco,生活得很艰难。
白天当裁缝,晚上扮歌女,卑微地周旋在三教九流的男人之间。
久而久之,她的真名也渐渐被人遗忘,取而代之的是Coco这个名字。
但是,这些并不能使得她变得懦弱、拘谨、胆小。
相反,苦难的历程磨练了她的意志,催生了她的勇气,坚定了她摆脱贫穷和低下的信念。
在那些来去无踪的人们中,她遇到了生命中第一个贵人,也是第一个情人,Étienne Balsan。
据说Étienne Balsan本人只比Coco大五岁,是个年轻且富有的军官。
不过,或许是导演的刻意安排,电影中的Balsan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叔。
他酷爱骑马,热衷社交。
当Coco这样一个无地位、无身份、无财富的三无人员选择投奔他时,他接受了,视她为玩偶,领着她混迹于上流社会。
金屋藏娇的日子里,Balsan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个性十足、倔强自负的Coco,可惜,他只是爱她,却不是懂她。
他的爱只有占有,没有尊重;只有包容,没有理解。
所以他尽管是她生命中第一个情人,却不是她生命中最爱的情人。
她可以感激他,却无法爱上他。
而她,在他的小小城堡里,也早已厌倦了做一只囚鸟。
她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渴望自由,渴望飞翔。
任何一次经历都是有意义的,就看在什么时候派上用场。
终于,在Balsan的城堡里,她遇到了她的Mr. right,Balsan的生意伙伴——Boy Chapel。
现实中的Boy Chapel是什么样子,我很好奇,可惜找不到关于他的任何图片。
只知道这是一个英国的实业家兼马球运动员。
不过影片中Alessandro Nivola扮演的Boy Chapel却显得格外迷人。
优雅而淡定,成熟而温柔。
他算不得高大、英俊,却有一双洞察Coco心事的眼睛。
他就像是伯乐,在万花丛中相中了Coco这匹千里马。
当众人都在化装舞会上疯狂嬉戏时,他成为唯一一个留意过Coco的男子。
他打量着眼前这个与众不同的姑娘。
短发,黑帽,外套,马裤,一副十足的男人派头,像是暗夜里的精灵,灵动而诡异。
简洁、随意的服装,衬托出聪慧的头脑。
尽管自己被五光十色的艳丽女人包围,然而他却无比沮丧,与身上那套洒脱的海盗装扮十分不符。
他想离开,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爱上了一个无法征服的女人。
可惜,他错了。
他看她是深情款款,她看他是惺惺相惜。
她在见到他之后,已然把桀骜不驯的自己低到了尘埃里。
只是,独立的她,不容许自己过度释放内心的火热与激情。
那个派对的夜晚,他们终于缱绻在一起。
当众人还在黎明时分继续声色犬马时,她却像只小猫,温柔的依偎在他怀里,享受着清晨的宁静与清新。
接下来的两天是Coco永生难忘的两天。
她享受着专属于他们二人的爱情时光。
她乘着他的汽车,一路向海而行,穿着粗呢大衣,挽着他漫步海边,任凭海风吹乱头发。
她没有隐藏她对他的爱恋,儿时以来少有的笑容在此刻变得异常甜美。
她从心底里享受着Boy 给她的爱恋、尊重和理解。
她在他面前是独立的,而不是附庸;她在他面前是平等的,而不是奴隶。
他沉醉于她迷人的个性和优雅的才情。
四目交错的目光总是含情脉脉,温柔至深。
当Coco穿着自己设计的黑色露背礼服与Boy在舞池中央偏偏起舞时,她的优雅、自信、从容、淡定被周围身著繁服冗裙的女人们衬托的一览无余。
他带着她,去看大海,看渔夫们收网,她见到了她以前从未见过的景象。
徜徉在大雨滂沱的敞篷车内,一对璧人享受着爱的芬芳。
这是一次愉快的旅程,无论是对于她还是他。
纵然是分别时分,彼此也有着甜美的微笑。
可惜命运之神不甘愿让Coco就此过上为人妻、为人母的传统女性生活。
她注定是那个时代不一样的女子。
普罗大众不是她应该扮演的角色。
Boy结婚了,但新娘不是她。
她可以拥有他的爱情,占有他的心灵,享受他的身体,但是她不能成为她的妻子。
于是,她作出了人生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决定。
第一,她终身不嫁。
她从母亲为爱而婚的生活里看到了爱的凄凉和婚姻的背叛。
她意识到成为一个妻子无异于扼杀自己的聪明才智。
她宁愿选择周旋于无数优秀男人身边的生活,谁也不是谁的谁。
她是聪明的,也是绝世的。
Coco Chanel日后风花雪月的故事,正是缘于因为这次无疾而终的刻骨之爱。
而影响她一生的第二个决定便是只身前往巴黎,拿起手中的针线,创造专属于Coco Chanel的服装事业。
她怀揣着忐忑,在拒绝Balsan的求婚后,依靠Boy的资助,在巴黎开始了她时装王国的打造,一切从“头”开始。
没有了爱的羁绊,Coco Chanel在巴黎的事业蒸蒸日上。
她凭借着自己的美貌与智慧,在上流社会混迹得如鱼得水。
可惜她的爱人,那个引领她真正成为Coco Chanel的Boy Chapel,却在一次交通意外中撒手人寰。
他的离去,给了她沉重的打击。
因为身份的关系,她只能默默地在远方注视着车祸现场,含泪抽泣,目送爱人的永别。
影片的结尾,功成名就的Coco Chanel正在接受着来自模特和观众的掌声。
她的服装发布会又一次取得了成功,那些在时尚风尚史上荣耀过的古典且优雅的华服也被靓丽的模特们演绎出岁月的神韵。
只是,此时的Coco Chanel脑海里所浮现的却是曾经的岁月。
和Boy在舞池翩翩起舞;初登舞台的探头探脑;惨遭贵族奚落的局促不安……也许,她在遐想,假如人生不是那样一番经历,现在的她会在哪里?
有一个片段我特别喜欢。
那是Boy离开前,Coco 批着他的蓝色羊毛衫,一身睡衣,从楼上飞奔下来,坐上他的汽车妄图去车站送行。
要知道,作为一个女人,穿着自己爱人的衣服那是何等的温暖与安心。
正如Coco Chanel所言,“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尔,你也可以没有多少衣服供选择,但永远别忘记一件最重要的衣服,这件衣服叫自我。
卡伯让我明白我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照自己的意思经营事业,照自己的欲求选择爱人,这是卡伯给予我的最好的礼物。
” 从这一点上说,Coco Chanel是幸运的。
她没有婚姻,但却拥有过爱情。
在爱的陪伴下,她创造了属于她自己的时尚王国。
倘若当年她嫁给了Boy Chapel,也许世上会多一段美满的姻缘,但却注定会少一个不朽的传奇。
生命有尽头,但风格无限度。
今天补了一直以来都很想看的电影——「Coco avant Chanel」。
先说说对Chanel女士的个人情感。
从14岁起,我就对这个女人感到敬畏。
是的,敬畏。
每每读到她的故事,看到她讲过的话,心中总是感慨良多。
觉得这是一个只有女人才能懂的女人,男人永远懂不了。
不过这个下边再去讲。
其实对她更多的是感谢之心。
从14岁接触时尚起,到如今7年来,有若干设计师和品牌俘获我心:Marc Jacobs和他的LV,Valentino Garavani,Christopher Bailey和他的Burberry...太多太多。
但Chanel总莫名在我的心里保留着一个特别的位置。
无论一众奢侈品牌怎么斗艳,Chanel永远是最讲究最傲气最出色的那个:包包的防尘袋最精致,service最到位,不打折不促销...其设计本身更不用说,想来能抵抗Chanel斜纹软呢,蝴蝶结和山茶花诱惑的女人也不是真女人...我拎自己就在LV和Prada出街时以及拎2.55出街时心情和气场截然不同。
只有2.55在肩时我才会觉得今天有什么是不一样的,才会觉得是最自信最惬意最个性最真实的我自己。
男人们不会懂,但拥有Chanel的女人都懂。
讲回电影。
这电影大半都很平淡,不过是说Chanel傍上个有钱情人,又利用他傍上了另一个有钱情人的事。
但彼时,年轻的Coco小姐就有着出众的着装品味。
可以说,她走上时尚这条道路是天注定的。
Chanel终生未嫁,坚持让别人称呼她为"女士"而不是"夫人"这点,早在很多书籍和资料中读到过。
可实际听到她对此生挚爱Arthur Boy Capel的这段台词时,还是令人心碎,她说道:"我早就知道自己不会是任何人的妻子。
也不会是你的。
只是有时候我一时忘了。
"这个强大又柔软的女人啊。
后来,这个她"一生唯一爱上的男人"因车祸去世。
作为情妇的Chanel连葬礼都去不成,只得跪在车子的残骸前哭泣。
但擦干眼泪,她竟握起拳头说:"我发誓,要让全天下所有女人都为你穿上黑色!"这便是时装史上大名鼎鼎的LBD——小黑裙的诞生。
这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啊!狠狠地用尽一切去爱,又冷静地不让它将自己拖住,还进而把它化作了人生的力量。
怪不得Chanel说,自己的字典里没有"不成功"几个字。
也正如结局所示,她的一腔才情终得绽放结果。
可不知怎的,那最后一场戏,浮华怀绕下的悲凉感却让我差点落泪。
看这部电影时,我总想到香颂传奇Edith Piaf。
这两个女人的经历颇为相似:不仅都出身法国,都是才华横溢的女性,且Piaf的爱人——拳击手Marcel Cerdan也因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
不过从这以后,她们各自的展开就大不一样了:Chanel女士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时尚王国,并最终成为影响了20世纪历史的伟大女性;而深受打击的Piaf变得脆弱不堪,酒精和麻醉剂摧毁了她,直至生命的终结。
无疑Chanel是内心更强大的女性,但我却一直觉得她是更让人心疼的那个。
这个不允许自己软弱,不允许自己堕落,不允许自己成为男人附属品的女人。
如此这般对爱情缱绻却不迷失于男人,想来容易,做来却是极难的。
这样一个女人她说道:"我从不是女英雄。
但是我选择了我想成为的样子,而我现在正如自己所愿。
即使我不被爱、不讨人喜欢又能怎样。
"是啊,又能怎样,照样是芳华绝代,独一无二,流传百年的奇女子。
Chanel女士说过:"我既不聪明也不蠢笨,但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寻常的人物。
"她说得很对。
看電影的時候我忍不住一直想起王爾德的那句「我喜歡有過去的女人和有未來的男人。
」對於我這個中四時已覺得30歲的女人比18歲的更有魅力的女孩而言,我只能用"I couldn't agree more"來回應這句話。
如果她不是一個孤兒如果她不是窮得要白天做裁縫、晚上當歌女如果她沒有死皮賴臉地在Balsan家當一個連僕人也看不起的隱形女友她就沒有那種獨立自強的意志、絕佳的縫紉技術和遇到Boy的機會而她也不會成為CHANEL所以人們總是說:「沒有一種經驗是白費的」電影的衣服美、氣氛對但是就像Luc所說的,戲中大量使用特寫鏡頭去交代故事實在是對演員的一大考驗在特寫的放大下,Audrey Tautou在影片前段表演的僵硬變得相當明顯也進一步曝露出Audrey Tautou沒有辦法把歌女時期Coco的心理活動展現出來或許我們沒有足夠的金錢去負擔CHANEL昂貴的衣飾但是我總是相信比CHANEL的衣飾更有魅力的是品牌背後所提倡女性要追求的獨立、自信不再為社會枷鎖和男權主義束縛的主張而這,是當你退去一身華美衣裳後依舊存在的。
这片子哪里是讲什么时尚先锋香奈儿,和她如何成功,如何成为时尚的象征的过程基本上就没什么涉及,分明就是讲了一段香奈儿艳史,说得不好听点,一个被有钱老头包养的小女生,这女生还真贱,在老家卖唱时和老头吃了顿饭就上车了,老头玩完走人,这女生想去大城市发展,没地方住,就主动跑到老头来了个自动献身,还不为其它,有一日三餐和住的地方即可,住了几天,老头怕她缠着,赶她走,结果是赶都赶不走,白天老头请客,这女的不准露面,要躲在房里,晚上老头夸她表现好,奖励就是在床上玩了一次角色扮演,然后这女的突然在老头家见到个会谈钢琴的帅哥,那帅哥跟老头开口,直接把这女的带出去玩了几天,玩完居然又把她还回老头家,而这女的也就继续下去,后面的发展也挺烂的,不想继续说了。。。
这就是所谓的爱情?
如果不是奥黛丽·塔图,早就直接给一星了,有些不明白那些打高分的,大都不谈电影,只谈名牌,这样一部空洞乏味的影片,居然获得如此之多的高分,这才真是传奇。。。
Coco更像是一种廉价的消费品,虽说是在不入流的欢场售卖,也算是有了成为Chanel的底蕴。
越是出身卑贱的女子越是有着异乎常人的功利心,抓住可以攀附的途径往上爬,有意见的女人让除了钱之外一无所有的男人着迷。
皇室的惨剧总是终结在车祸,从boy到戴安娜王妃。
衬得起珍珠的女人,要有一定的年岁和阅历,求之不得,得了之后也要有担得起的那份气度。
婚外情比婚内情更吸引,得不到婚姻的女人学会在事业上加足马力,不要说上帝不公平,加加减减总有让你值得骄傲的把柄。
没有谁比较高尚,只是用一份情换来一个有历史的品牌,大家各取所需。
下午看了《时尚先锋香奈儿》。
香奈儿真是一个传奇,她的自立自爱自强,她的亲情爱情友情,她的第一位情人Balsan巴桑,她的挚爱Arthur Capel亚瑟•卡伯,她的信任与慈悲,她对事业的永不放弃,她放弃成为一个过舒服日子的情妇而成为一个自立的女人,她对时尚的独特的见解,这些构成了她的传奇。
在我不了解她的时候,只知道她的香水,包包和时装。
在我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才明白她的作品融有她的对她爱人的爱,她的时尚帝国的再次崛起也是因为她对爱人的挚爱。
一些经典台词摘录如下:1.选择做一个人而不是一件受人摆布的东西是一件幸福的事。
2.是失败而不是成功使我们变得坚强。
3.时尚存在于制造幻觉的艺术之中。
4.时尚即是毛毛虫,也是蝴蝶,我们要钻进一条裙子里展翅高飞。
5.失败固然痛苦,维持原状则更为悲哀。
6.自由永远不会过时。
7.没有风险的人生没有价值。
8.时尚就在我们的身边,她总是在随着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在变。
她就是我们自己。
9.女人不是为她的丈夫,而是为她们自己而穿衣打扮的。
她坐在康邦街31号的香奈儿王国总部,那条著名的镜梯上。
“黑得像马鬃”的头发,坚定的眼神,鲜艳的红唇,标志般的珍珠项链,还有那套全世界都会认得的香奈儿套装。
模特儿穿着她设计的衣服从楼梯走下来,别人为她鼓掌。
这时候她却想起那些可堪回首和不堪回首的往事。
然后她微笑。
影片《Coco avant Chanel》(直译:成为香奈儿之前的可可)由Anne Fontaine执导,Audrey Tautou主演,讲述著名设计师嘉柏丽尔•香奈儿成名前的故事及她的早期奋斗史。
但其实影片还是讲述香奈儿成名前的故事,她成名后的事反而略略带过,令笔者有些失望。
但事后想一想,这毕竟是“Coco avant Chanel”啊!
众所周知香奈儿是孤儿,只是她的往事大多都被她本人所美化。
于是影片的开头是一片蓝得由掺杂着灰色的天空,伴随着沉重的钢琴声,小嘉柏丽尔手拿一个洋娃娃,依然是那么倔强地看着天空——她和姐姐正被自己的父亲带去孤儿院。
后来,她对保罗•莫朗说道:“孤儿……从那时起,这个词便会使我怕得浑身冰冷。
”于是我们在影片里也看到“孤儿”这一身份如何令她怕得浑身冰冷:只能穿着破旧的衣服,而别的贵族小姐却能穿上赏心悦目、随自己喜好搭配的衣服;盼来盼去却盼不到她的父亲把她从这个冰冷的地方带走。
随后影片镜头一转,已是嘉柏丽尔长大成人后,在一个小酒馆卖唱的情景。
从她演出前躲在楼梯寂寞地抽烟的神情,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她是多么厌倦这种生活,她需要一种能让自己发光发热的生活,可现在的她做不到。
但不要紧,很快她就会在这个小酒馆遇上她生命中第一个“贵人”:艾蒂安•巴桑,一个年轻的军官。
之后嘉柏丽尔跟着巴桑来到他位于贡贝涅的城堡兼马场。
这是她生命中的第一个转折点。
她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留在这里。
尽管她出身寒微,但有什么要紧?
她已经半只脚踏进上流社会了。
那时候观看赛马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同时亦是女人展现她们的帽子、衣服的最佳场合。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一群穿得“就像棵圣诞树”(嘉柏丽尔后来说道)的女人当中,有一位带着简朴草帽,简单白衬衫游走在马场里。
别人对她投去异样的眼光,却也流露出爱慕的神色。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此时的嘉柏丽尔的装束已显示出后来的“Chanel-Look”了。
众多女士纷纷请她帮忙制作帽子。
但是这样还不够,这样还不能展现她完全的才华。
和巴桑一起他只会敷衍她,“工作”这个词语,在那时候是不属于女人的。
但她是那么需要工作,需要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出来,再呆在这里,她的灵气和倔强就会消失。
可是她遇见了亚瑟•卡佩尔,她的第二个“贵人”,也是她一身的挚爱。
她和卡佩尔都是孤儿出身,卡佩尔欣赏她,能看出她内在的才华,他们是那么合适。
最后她去了巴黎,一个能令她展示才华的地方。
卡佩尔的资金,令她在康邦街拥有了自己店铺。
积聚太久的力量,终于能够爆发出来。
她的衣服去掉了最繁琐的装饰,只保留纯净自然的颜色;她的帽子就如同她之前在贡贝涅所带的那样,简朴、轻便;她的衣服也看不到紧身胸衣,那些让女人不能呼吸的东西。
你可以看到她先解放了自己的身体,然后解放全巴黎女性的身体,最后是全世界的。
她让女人自在地呼吸,自在地行动,自在地思考——这都是香奈儿的风格。
如同她自己所说的:“流行稍纵即逝,唯有风格永存。
”我们有理由相信,香奈儿的风格将永远留存。
如同笔者之前所说,看了电影才发觉对于嘉柏丽尔成名后的故事确实是略略带过,而这些略略带过的情节中有一个最重要的,那就是卡佩尔的死。
笔者认为这是全剧唯一的,最悲伤的情节。
电影里嘉柏丽尔穿着黑色的衣服来到车祸现场,脸上是止不住的悲伤,眼泪夺眶而出。
也就是那时,她发誓“要让全世界的女人都穿上黑色”。
于是香奈儿经典之一的小黑裙诞生了,更被称为“时尚界的福特”——在那之前,没有女人会在公众场合穿上黑色,除非是出席丧礼。
到了影片的最后,就是香奈儿的时装秀,即本文开头描写的那个场景。
笔者非常喜欢这个场景,这让笔者想起《Coco avant Chanel》的英语版预告片。
英语版的预告片是侧重展现主角的成长,于是我们能看到预告片最后一组镜头里,首先是小嘉柏丽尔寂寞地站在孤儿院里守望,然后是她成名后,坐在镜梯上,在别人的掌声,她的脸上依然是倔强无比的神情。
她是奥弗涅唯一一座未熄灭的火山。
Audrey Taoutou的表演非常出色,她本身的外形已有几分像香奈儿女士,两人还同样是狮子座,同样的要强和倔强,当看到最后一个场景时,笔者还以为那是真正的香奈儿女士。
而且拍完这部影片之后,Audrey Tautou还接替Nicole Kidman,成为香奈儿No.5香水代言人!
看完影片,了解香奈儿女士的前半生故事,笔者认为香奈儿女士征服全世界的,除了她的服装,还有她的态度。
“香奈儿的态度”是一种独立的,要强的,永不服输的态度。
是她教会当时的女人要学会为自己穿衣,为自己打扮,为自己思考,而不是男人的附属品。
同时香奈儿女士也用她的经历教会我们,不管你的出身怎样,只要你抓住机遇,只要你努力工作,你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香奈儿女士是笔者的fashion icon。
她的服装,她的风格,她的态度无一不影响着笔者。
是香奈儿女士令笔者明白到成功确实需要辛勤的工作,她说:“若你生下即无羽翼,那就做每一件让它生长出来的事情。
”“天上不会掉馅饼,我需要亲自和面做出来给自己吃。
”这让笔者在充实却艰苦的高三学习生活中学会坚持,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
所以在看完这部电影后,自己感触良好,更加佩服香奈儿女士,佩服她的勇气,她的不屈。
最后,笔者想以一段香奈儿女士说过的话来结束全文:“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尔,你也可以没有多少衣服供选择,但永远别忘记一件最重要的衣服,这件衣服叫自我。
卡伯让我明白我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照自己的意思经营事业,照自己的欲求选择爱人,这是卡伯给予我的最好的礼物。
” -- Gabrielle Chanel (注:引文中的卡伯即是Boy Chapel)
电影重点捕捉的是年轻时期初露锋芒的香奈儿,她的野心,她的朗直,她的与众不同。
万花从中一抹单色静谧。
以为能看到一些服装时尚的线索,可是电影基本上是通过香奈儿情路的坎坷来叙说的,对于那些线索也只是零星地从她挑剔的口吻中琐碎展现。
作为传记式的电影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既不是很传记,亦不是纯爱情。
但相对来说,爱情的片段还是完整的,爱人一死,闪影一现,香奈儿就成就了。
这种衔接显得特别突兀。
我认为导演的手法是为了刻意突出香奈儿的倔强执拗、犀利敏锐性格魅力以及对事的坚定态度来展现她最终成功的这一结果。
关于一段爱情的结束,陷入戏剧性的真爱致死的围城。
越是深爱越容易失去,和现实置换,往往是真爱易死的怪圈。
从传记的角度去看,这种套路依然动人,因为给人带来的联想是戏剧和现实交叠的双重联想。
从一个不知道什么是爱情的人变成一个守望爱情的人,从一个穷人变成上层阶层时尚圈的引领者,从唱着COCO歌的小COCO到香奈儿,不管凡人或名人,都离不开一段沉淀至深的爱情,从这个角度来说,爱作为一个因素的确催化了一个女人的成熟。
就算它终有一天消逝,她也不会忘记曾经有一个人轻声告诉她不要忘记自己本来的名字。
正如你说的,“总有一天我会忘了你就像你会忘了我一样。
”“是失败而不是成功才会让我们变得坚强”“失败固然痛苦,维持现状则更为悲哀”“没有风险的人生还有什么价值?
”只有相似的灵魂才会被互相吸引。
因为共鸣,因为势均力敌,所以爱情是一场你争我夺的游戏,是你我欣赏倒影自怜的镜子,无须承诺,无须依靠。
我要在我能独立时才肯嫁给你。
可是却哪料到世事无情,好在烛光掠影中的回忆,如此的彩色,你的一颦一笑就如昨天我们一起翻过的书页。
不曾忘记的是在最窘迫时看到你欣喜的笑容,在缠绵后的那一声郑重其事的承诺。
在生活的历练中如此坚强独立的女人。
是有资格成就一生一世的事业,也唯有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爱恋和丰富的人生经历的女人,才可有才气创造出艺术的作品。
或许已不再是一件衣服,或一瓶香水,而是,对生活艰难中的温柔,对爱情细腻中的洒脱。
很少,看到她的眼泪,哪怕父亲另有家室,哪怕妹妹去世,哪怕挚爱在不幸中离去,她也是隐忍地闭上双眸,内心的一滩泪泉,冷暖自知。
很多巧妙的镜头拉伸和切换,最后在树枝上你曾赠与我的白色丝巾是我对你最后的牵挂,飘荡在风间,如此坚强优雅的女人。
生生不息的掌声是令观众都动容的长久,蹒跚的步伐坚定略带傲气。
那是我——CoCo avant Chanel的成就
其实,自已也是Chanel的迷恋狂。
用着她们家的粉饼和护肤品,却一点也不知道她的发家史。
很多人说电影过多的描写他和男人的纠葛,不好。
但我却觉得每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必定有个甘愿付出的男人,诚如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个甘愿牺牲的女人一样。
青春稍纵即逝,COCO在有限的时间里,像海棉一样不断吸收进取,这值得每一个年轻的女生学习。
其实通篇看下来,我不明白BOY最后为什么没有娶她。
显然BOY是爱她的,是因为COCO太好强?
太独立?
还是BOY自已的寂寞。
是不是每一个好强的女人,最后都是孤单的?
所以即使BOY愿意丢下一切来找寻她时,还是死在了半路上。
这样的结果,让人不愿意接受。
当BOY和她在餐厅里,COCO说:“你是要和她结婚了嘛?
”BOY点头。
COCO落泪了,我也落泪了。
这段让我想到一首小诗。
“夜晚会真的很黑吧,如果连星星也忘记了自已是有光的。
我会真的太渺小吧,如果连你也忘记了我们一起经历过的那些事情。
”
挺好的传记
不得不说这一版比前版刻画人物更人性化,但是整体感还是上部好,影片结束得太快,没说完的感觉,可以更好的~~
2009-04-29
coco:不喷香水的女人是没前途的
傻瓜的中性女人评头论足,哂笑别人而已,哪里有coco chanel的风采!!!
我觉得我看的是某个法版电视剧 像是这个和另一版的综合 但是更好
情妇发家史
Desplat, kill me...
喜歡這部多點
自身才華加上男人的豐厚財富,對法國的愛情觀徹底無語了。。。
最后 就是我忘了你 你也忘了我
我就不相信香奈儿在那啥啥死后没乱搞过
我该如何表达我对她的爱。我喜欢这一部,喜欢的是她经历的所有喜欢她这样的女人这样的感情。
气场全无,更不如上一部好。
对法国人的“情人”定义又有了新的认识
电影语言跟香奈儿一样简练 @2010-05-01 19:29:47
没有故事没有高潮
自己有才重要. 找个舍得为你倾家荡产的男人更重要.
你这么固执又冷静~
光是最后的那几个剪裁和展示就值这个星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