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尔诺贝利,我个人本身是感情很复杂的,毕竟这是人类悲痛的历史,说不清是单一的同情还是伤心,所以一开始真的以为是纪录片之类的,没想到是惊悚片,那就看吧。
看了后才觉得片子其实还不错。
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很美好的,无论是踏实的弟弟即将来临的求婚还是不正经的哥哥决定新一手的艳遇,一切的美好都将为下面的恐怖做铺垫。
然后开始恐怖之旅了,放到水里的变异鱼了,那我猜后面一定会有水里的情节,果然镜头的铺垫和情节的设置还是交相呼应的,后面水里的情节处理的也就那样了,一对情侣落水了,男的必然伤着了,女的害怕的失控。。。
放到那个导游神秘呼呼的严肃着,就说明恐怖的事情不止一米米,碰上了算你倒霉,没碰上就拉倒,玩的就是心跳。。。。
果然他们肯定走不了了,要在这里体验一把动物世界了。。。
无论动物世界里的鱼,狗还是熊都上了,还是没能达到让人惊悚的灵界点,于是华丽丽的僵尸就出现了,没有看过预告的和情节简介的,绝对很恐怖呀,这个世界还是人吓人最吓死人,但是这些都没有惊悚到我!!!!!!
最后的最后,姐才出了一身冷汗“还有人知道你们在这吗?
”“没有”。。。。。
好了,病也不用治,身体也不用检查了,浪费国家资源,直接关小黑屋自生自灭吧。。。。
“丧失人性”才是最恐怖的。。。
推荐的原因:新题材呀,好资源得多鼓励么,而且恐怖是有层次的,不错不错。
有点纪录片风格,没有血浆,基本没有异形,有也是迷迷糊糊的。
紧张处没有恐怖片的那种气氛音乐,全程几乎没有配乐。
最喜欢导演对夜的感觉,我比较喜欢。
几乎把恐怖片看出来美感,很真实,很适合我的口味。
对影片中的好多场景居然心生莫名的亲切感。
情节太简单了,再有点故事性和内涵就更好了。
最后结局不太用心,有点搞笑。
看完告诫自己,出去旅游,尤其是探险性质的,要注意很多,要有计划性,导游要专业,不能无视警告……总之,尽量别去就对了。
我是一个非常不喜爱看恐怖篇的人,本着对于切尔诺贝利的感兴趣,所以选择了这部电影,从开始看到结束,丝毫没有一点生机。
拍摄水平很不好,纯粹为了吓人而设计的。
绝对是最最没意思的电影。
今天看了Chernobyl diary,除了对二十多年前的那场灾难感到难受外,对片中男女主角受到了辐射后的变化也感觉到很好奇,1.很好奇如果人在真实情况下受到了辐射会怎样,人在受到辐射的过程中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在片中看到男主拿着测量辐射量的小仪器,这种仪器是什么,辐射量达到多少值才会对人体有害?
3.辐射会导致生物变异吗?
于是上网搜罗各种资料。
先看看Chernobyl当时的情况。
Chernobyl位于乌克兰的pripyat,于Chernobyl city 西北18千米,乌克兰首都Kiev以北110千米,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边界16千米,Chernobyl的寓意为chernobog,在斯拉夫神话中代表黑暗、死亡、疾病的黑之神的居所(这个名字取得,很难让人不联想到不好的寓意)。
Chernobyl是前苏联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看来世事无绝对,怕的就是那一个“最”字给人们带来的幻觉,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特别是对于这种有枪杀伤力的物质来说,疏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不管这一疏忽是小还是大。
核电站由4个反应堆组成,每个能产生1千兆瓦特的电能,相当于3200兆瓦特的热功率,核事故发生时4个反应堆共提供了乌克兰10%的电力。
事故的起因:在影片中听到“极限游”的俄罗斯大汉uri(uri当过兵,让我想起魁梧的普京)说这场核事故是因为失败的系统测试引起的。
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来看,关于1991年发布的事故原因是说,由于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的设计缺陷,尤其是控制棒的设计。
另一个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是职员没有收到反应堆问题报告的事实。
根据一名职员(Anatoli•Dyatlov)所述,设计者知道反应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危险,但是隐瞒了这一事实。
具体的事故起因的描述是这样的:1986年4月25日,4号反应器预定关闭以作定期维修。
并决定利用这个场合,测试反应堆的涡轮发电机的能力,在电力损失情形下发充足的电供给反应堆的安全系统动力(特别是水泵)。
像切尔诺贝利,反应堆有一对柴油发电器可利用作为待命,但并不能瞬间地起动—反应堆将因此被使用转动涡轮,到时涡轮会从反应堆分离和在自己的惯性之下力量转动,而测试的目标是确定当发电器起动时,涡轮是否在减少阶段能充足地供给泵浦动力。
测试早先在其它单位执行成功(所有安全供应起动)而结果是失败的(那是涡轮产生了不足的力量在减少阶段供给泵浦动力),但另外的改进提示了对其它测试的需要。
事故所造成的灾难:1986年4月26日1点24分,前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Chernobyl核能发电厂4号反应堆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大约有1650平方千米的土地被辐射。
后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了大量高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辐射面覆盖了大面积区域。
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量是广岛原子弹的400倍以上(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事故导致30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的长期影响而致命或患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
根据网上的资料来看,这场辐射外泄的辐射尘涵盖面积之广,前苏联的西部地区、东欧地区、北欧的斯坎迪纳维亚半岛都受到了波及。
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到的污染最严重。
由于风向的关系,据估计,有60%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
这一事故引起了大众对前苏联核电厂安全性的关注,事故也间接导致了前苏联的瓦解。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被定义为最严重的7级。
当年4月26日,位于今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
事故共造成31名消防人员死亡,数千人受到强核辐射,数万人撤离。
保守估计苏联共花费了180亿美元,以及50万军民处理此事件,但是现在看来事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无法估量!
死亡区的后续报道:事故发生后,为防止核电站内核原料和放射性物质再次泄漏,政府对发生爆炸的4号机组用钢筋混凝土掩体进行了封闭(俗称“石棺”),并于2000年12月彻底关闭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事故发生20年后,生态学家们惊奇地发现“石棺”周围的“死亡区”竟成了动植物的“天堂”。
这里生存着270多种鸟类,繁茂的植被为野猪、鹿等动物提供了栖身之所。
[1] 每年都有一些难舍故土的人自愿回到隔离区生活。
隔离区内现有500—800名居民,绝大多数是退休者。
老人们居住的房子通了电,有的还安了电话,他们在隔离区里种菜、饲养家禽、捕鱼打猎,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介绍完了Chernobyl的基本情况,现在想要来看看怎样解答自己的那几个问题:1.很好奇如果人在真实情况下受到了辐射会怎样,人在受到辐射的过程中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人在受到了辐射之后身体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在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在受到了一定量的强辐射之后,暴露在外的皮肤出现了灼伤,呼吸不畅,有呕吐,失明等现象。
相信这也是导演、编剧等查找了很多资料之后的结果。
但是很难确定影片中的效果是否就是真实的核辐射的之后人体的反应,是夸大了还是低估了,这都无从查证,为了了解更多的知识,还是自己动动手查找一下相关的资料才好。
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来看,当暴露在核辐射的环境之下,几小时内会感到恶心,随后会有腹泻、头痛或发烧等症状,在最初的这种症状过去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个短暂的无症状期,但数周之后会出现新的、更严重的症状。
在更高的辐射量下,这些症状会更快出现,也更明显。
核辐射会对人体内脏造成广泛致命的伤害,一般的健康的成年人无法承受4戈雷的辐射剂量(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辐射的有害性一般与剂量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受到辐射后的急性初期症状就是恶心、呕吐、发热和腹泻,如果受到的辐射比较严重,也就是剂量比较大,发展到了极期会有感染、出血和胃肠症状,最严重的是脑部出现症状,神经系统受到影响。
这里我们就要涉及到一个安全的剂量范围:辐射的量(单位:微西弗)100000微西弗/年:紧急作业场合所允许的上限50000微西弗/年:辐射业务工作者及消防、警察所允许的上限10000微西弗/年:巴西、巴厘岛一年间在土地上所受到的辐射6900微西弗/回:胸部X射线断层透视、CT检查世界平均而言,一个人在一年间承受的自然辐射:从宇宙来的0.39微西弗,从食物中的受到0.29微西弗,从大地中受到0.48微西弗,呼吸空气中受到1.26微西弗。
1000微西弗/年:一般公众一年的辐射限量(除去医学治疗)2400微西弗/年-400微西弗/年:在日本不同地区一年所受到的辐射量差(县平均最大量)600微西弗/次:胃部X射线检查200微西弗/次:飞机往返东京和纽约一次50微西弗/次:胸部X射线检查50微西弗/年:原子能发电站(轻水反应堆)周遍的辐射目标量(实际远低于这个目标值)10微西弗/年:原子能发电站不工作状态下的辐射水平据数据显示,人们每年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25毫西弗。
戴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一年有0.5~1毫西弗一次X光检查有0.1毫西弗。
当辐射剂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医学上观察不到其对人体的确定性效应,即明显的组织损伤;当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时,在没有医学监护的情况下,有50%的死亡率,而当剂量超过6000毫西弗时,则可能会致命。
以下内容摘自中山网: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
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
其国际标准单位是希沃特,记作Sv。
定义是每公斤(千克、kg)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J),为1希沃特。
希沃特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希沃特(mSv),1mSv=0.001Sv。
此外还有微希沃特(μSv),1μSv=0.001mSv。
对一般人来说,每年的正常因环境本底辐射(主要是空气中的氡)摄取量是每年1~2毫希沃特。
凡是每年辐射物质摄取量超过6毫希沃特,应被列为放射性物质工作人员。
他们的工作环境应受到定期的监测,而人员本身需要接受定期的医疗检查。
2.辐射会导致生物变异吗?
在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之后,日本核安全官员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海水样本的核辐射水平是迄今为止检测发现的最高水平。
据有关报告显示,针对福岛核电站这一事故来说,海水中的辐射能够以一系列方式威胁海洋动物的生存,放射性物质可直接导致海洋动物死亡,后代发生基因变异或者污染它们的食物链。
根据片中的情节来看,湖中的鱼应该是在遭受核辐射之后发生了基因的一些变异,但是是否通过核辐射之后的变异会造成动物变得十分可怕凶残的结果,不知道有没有相关的研究显示。
如果查到相关资料,将继续在后续的文章中呈现。
参考网站:百度百科中国知网中山网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的心情十分不愉快,但后来我明白了,烂片自身是没有错的,但是对这一部烂片发火,就是你的不对的了,这是自找没趣。
一部优秀的电影,或者说是合格的电影,它自身所具备的要素应该是完整故事内容的剧情,演员生动细致的表演,导演对于戏剧冲突的营造和立体丰富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最后,有一个主题或者是深层次的意义所在,当然,也可能是博观众一笑而已。
而一部烂片,它之所以烂,就在于,它能从剧情演员主题各个方面统统击垮观众对于一部电影的基本认识,≪切尔诺贝利日记≫,可以说是成功的为观众讲述了一部烂片应有的元素。
狗血而无聊的剧情,这是最让人无法忍受的,通过预告片,可以知道这是一部略带科幻色彩的恐怖电影,片头很漫长,进入正题很慢,如果说是为了铺垫,那没有任何关系,可是纯粹无聊的观光,带领观众看城市风光片?
我记得这貌似是恐怖片吧,好吧,其实看到最后,或许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告诉自己,看这片子,就当皮亚季诺(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地点)的风景片吧。
科幻恐怖片,游走在灵异与科学基础之上,这使得科幻恐怖片的恐怖元素更具有真实性,也就是更恐怖,影片中,制作组明显缺乏诚意,随便找几只土狗来,就想忽悠观众这时有过辐射的生化犬,拜托至少也画画妆,再者,要么是掀开一层布,演员自己吓唬自己,又或者是天花板上掉下一层土,让后演员又灰溜溜地尖叫起来。
观看这片子,多半是由于音量分贝的的突然猛增,而导致耳膜突然剧烈震动以至身体感到不适,简而言之就是,丫的一下子把音量加大,把哥吓醒了!
而全片,唯一让我感到害怕的是一群人背后突然出现的小女孩,然而,在那一瞬间,导演,编剧,制片人似乎都意识到这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小女孩出现的太不科学了,于是乎,便再也没有出现了,取而代之的使一群只会抱着演员的带着三流化妆面具的群众演员。
看这片子我笑不出来,因为我觉得自己完全被耍了,自己是怎么坚持看到最后的,我似乎已经记不起来了,不过我真心怀疑这只是一群电影爱好者自己拍得自娱自乐的片子,而非专业团队所制作。
另外,如果要扣题,那么日记两个字可以完全去掉,或者改名无聊的一天。
最后谈谈这个片子的主题和结尾,导演似乎想要传达一种观念就是人对于未知的好奇是带有恐惧的,而这种对未知的恐惧会比恐惧的事物本身更为恐惧,但是在最后为了剧情的需要,又不得不加入了政治阴谋的色彩在里面与普通人挣扎的无力,所以,到最后,也就导致了最大的致命的问题所在,就是这个片子还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就是主题矛盾不够突出,观众不知道这群忍究竟想要干什么,一会儿要找路离开,一会儿要探索黑暗,被吓着了,又要找路离开,$%£#•!
最后,影片的最后,无力吐槽,随便找了三个人,戴个口罩,欧了,把房门一关,完了。
什么东西!
又是一部纪录片式的恐怖片,自从那部DV模式的怪物片红了之后,恐怖片的导演们就开始迷恋于拿着DV四处乱拍的青年,整体中规中矩,欢乐的时光,一时冒险的决定,最终全灭。
手法太传统了,以至于我甚至找不到亮点,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切尔诺贝利事故,周围城镇瞬间辐射,居民被隔离试验,偶尔来的冒险者被无良的导游忽悠,最终为好奇心付出了代价。
唯一让人疑惑的是最后那些实验室医生为什么就不能养着最后一个活下来的女人,至少可以看到受辐射后的反应,这是很好的教材才对,或者直接杀了她,毕竟都是人类,为什么没有一点同类的怜悯,居然把她送到一群丧尸里面,估计最后就被吃了。
那些是病人吗?
这些受辐射的居民是怎么活下来的,不停地被喂这种活人大餐?
同样是肉,为什么不能喂点别的?
如果往深处想似乎又有些合乎逻辑,那个送去为丧尸的是美国人,不管这些丧尸是不是还能化为人类的范畴,但至少曾经是俄罗斯的本土居民,也许是我想多了,但总觉得还是带一点政治的味道。
整部片子看下来,其实还是感到了一点点恐惧,不是对丧尸或者影片本身。
是对自己不熟悉的生物的恐惧,国与国之间的敌对延展到对他国国民生命的随便的恐惧,以及谁也不知道政府到底有没有掩藏事实,秘密实验是否真的存在的恐惧。
其实哪里有什么丧尸,那些本来就曾经是人,罔顾人命造成核事故的也是人,为了一己私利带游客涉险的还是人,把人类做食物喂给实验生物的,同样是人,人有的时候比什么都善良但更多的时候比什么都可怕。
最后总结,切尔诺贝利就如同当初的广岛和长崎,是人类对核的滥用造成的毁灭性的灾难,如果这部片子没有任何血腥,而是只拍一座如同蜡像馆一般的空城,也许给人的心理震慑会更大,当然那样就不是商业恐怖片而是纪录片了,嘿嘿:)
这电影早前看过一遍,就当普通恐怖片看,当时就觉得在恐怖片里都算过关的,好几个场景其实挺吓人,现在回头看,是在对日本福岛的危机有进一步认识和思考的情况下,所以对这部片子的态度会更加认真一点,有几个地方印象深刻的,写出来表达一下。
第一就是,一群发达国家的少男少女,游世界不过瘾,想要去看看禁区,这也可以理解,不过既然是禁区,总得做点功课,多点准备再去,看他们临行前大包小包的样子,到了紧要关头,从导游到游客,没地图、没药、没应急物品、甚至面对未知危险连根棍棒都不要!
导游尤里干了五年,干了五年的人遇点事连个主意都拿不出,还第一个丧命。
第二、感觉这帮人智商堪忧啊!
第一次冲突导游失踪,弟弟的腿弄得那样触目惊心,那个明显不是什么善茬弄的啊,结果一群人也不坐下来捋一捋头绪,就这样没头苍蝇一样找失踪的人,人分散力量分散不说,最后你找我我找你谁都没跑!
大晚上任灯点得通明,不耗电吗?
不怕到时候车修好了发不起来?
不怕一举一动被那些生物死死盯着?
至少不要敌在明我在暗这样彻彻底底地将自己暴露无遗啊!
弟弟已经透露过“他们很多”了⋯⋯⋯要说吓唬野兽,最后不也电池耗光灭了⋯⋯出去找人找零件,面临危险,就帽子男拿了个工具防身,另外的人赤手空拳轻装上阵⋯⋯遇到野狗群,正常人不是好歹拎个棍子在手,壮胆也能自卫,这些人,哇塞!
就是过家家也不带这样!
弟弟还行,可惜腿废了之后脑也废了,就是临死掏戒指给电影渲染了悲剧气氛。
那个哥哥,不分场合大呼小叫,话最多没一句说到点子上。
金发妹被吓傻了,被拽出来结果又给拖回去,毫无存在感。
短发女开篇笑得最夸张最刺耳,后面男朋友被拖走嚎得那样,接着又被从梯子上拽下去,前后一对比堪叹乐极生悲啊!
帽子男算有勇有谋又仗义,脑力和体力一直在线,最后为了别人而牺牲!
然后黑发女阿曼达也是一干人中的女杰,后面成了那样活是活不成了,还不如那蠢哥哥被一枪干掉来得痛快呢!
第三、电影留的白还是不错的,那个小女孩的背影,衣着如常,不知道是变异人的后代还是什么?
地下黑暗空间里有人居住的痕迹,但又不理解什么样的人会居住于此,那些变种生物还保留一些人类的习性,他们究竟属于什么范畴?
和军队发生冲突后还是存活这么多,繁殖能力应该不弱吧?
想想其实挺可怕!
军队会成规模地进入说明这个地区并不太平,为什么尤里可以做上五年的专线旅游?
尤里在楼里抹去了的痕迹,他一定清楚些什么,但是当游客说要走,他回绝说夜里不安全,听到声响后他拿着枪就出去了,还说应该庆幸他有枪,这说明这里不比路上安全⋯⋯结局很叫人意外,其实观众也心知肚明幸存的女孩也不会有什么好消息,但是在确认没有人知道她来过核电站后,女孩被投进牢笼,被那群可怕生物分食。
看来不管是不是受害者,只要被严重辐射过,就只能站在人类的对立面了。
本来是看了推荐才看的电影,看过之后却大失所望,与以前看过的同类伪纪录片相比,此片无技能无逻辑,片中角色竟然没有任何准备便去危险领地去旅游,而且没有任何生存常识,有生存能力的全被一群猪队友带累早死,本来来看影评是为了知道片中很多逻辑不通的点,看来也是没人能看懂小女孩人影到底是什么,并且还是电影宣传海报,之前看过很多优秀伪纪录片还很懒的没有写过影评,但是这部电影实在让我忍不住吐槽,基本每个人的行为都不能理解,边看边骂。
电影开头以为是有同行伙伴进行拍摄,看来一方面是节省经费一方面是非要做出伪纪录片风格,但是让人很没有代入感,总之个人不认可,只有场地能看出用心,不能说小经费の电影能拍出这种效果就不错了,「女巫布莱尔」.「解除好友」.「REC」.「鬼影实录」等等无一不是小成本电影,只能说一部挺好的题材被编剧导演拍烂了。
看完了' 蛇头也蛇尾的'根本没有交待核电站爆炸的历史' 也没有预告片里的历史回顾'最后连那些来弄他们的人也没交待清楚是鬼'还是变异后了的人'或是其他变种' 女主角相机里显示的有张模糊图像'类似鬼影也没交待这个地方是闹鬼啊'还是人在装的,还有水里到底是有啥东西也不知道'整个片子精华全部在预告里!
最后全军覆没!
既然以交待是空城'但那里面的人到底是啥?
最后主角们死都不清楚' 一个个也不知道是被咬死'还是轧死' 总之被抓了后'死的不明不白'反正就死了'还有'尽管逃出来的主角'还是没能逃脱死'又给放进了囚牢'估计也得折磨死'结局不理想'
还是个题材不错的电影,在这个散发着诡异气氛的真实存在的地方大做文章,,是很不错的选择,影片的后半段比较精彩,有点像寂静岭那种鬼蜮的一个城镇充斥着被辐射的僵尸,最后没有逃出,还都被辐射死了,这是个打发时间不错的电影
还可以吧,有点雪山惊魂的感觉
3分钟看完的电影,自大与好奇心而已。
为啥每次在伦敦晚上花9镑看的电影都那么屎…这部就算喝醉了也是难以置信的难看,全都感觉这电影只有15分钟长…不过,都想去旅游了 这其实是观光片吗= =
挺好一部电影,不足以得到表扬,但也绝不是“烂”和“垃圾”,有些人可真是,自古装逼出豆瓣。
个人觉得很不错,很多年前看过,现在有来重温,各种恐怖元素拉满,而且还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打底,真心不错,结尾的处理也相当到位,很不错
无知,愚蠢,可怜,笨蛋,瞎搞,无语 ……
架构很好 剧情在扯淡
六个年轻人通过非法导游来到切尔诺贝利死城参观,遭遇不明侵害……吓死我了!值得一看。
没什么意思的电影,俄罗斯版的《行尸走肉》
就是讲了一帮人没事儿吃饱了撑的找死。
很不错!!
不给力啊
那个保罗完全就是个辅助,一个一个把人头送给怪物,战斗力和分析力连阿曼达都不如,还一直要带队,不知道赶紧走就知道瞎转悠,就他好奇心最重,最拖后腿。不过电影整体还是蛮好看的,很具真实感的一次探险。
开头有一点恐怖游戏探索阶段的感觉,后面氛围还可以,但在同类型里算普通(保守)主要是切尔诺贝利诶!真实事件本身的信息量、历史足够立体饱满的话,那么做出来的作品绝对要比它更放肆,更邪魅狂狷,更超出想象才会收获想要的效果......也很难。思考了一下,Scp基金会、丧尸伪纪录片、鬼魂巢穴之类的元素都太多了,看个一半老观众都能摸索出个大概轮廓,本身是有上限的,这就必然会让制作组的奔头只停留在娱乐和商业。所以讲灾难、政治、人性与大爱的那部剧才会那么难得与不易,那么让人毕生难忘吧。(再期待一下导演新作《魔坑》)
以后不敢去切尔诺贝利了,5555!这部低成本片子评分明显过低,气氛营造得挺棒!那个小孩儿形状的背影相当吓人好不好?!就是变异人弱了点。
这类电影都很考验导演故弄玄虚的功力 忽略前十二分钟 本篇刚刚及格 【片尾曲很不错】
烂到我完全站到变种生物那边,赶紧把这批扑街撕个粉碎吧!
那么无聊 连我都看不下去了
再悬疑紧凑一点就好了..
力挺本片,很过瘾的电影,和记录片结合在一起看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