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探第三季

True Detective Season 3,无间警探(台),刑警双雄(港)

主演:马赫沙拉·阿里,卡门·艾乔戈,斯蒂芬·多尔夫,斯科特·麦克纳里,麦米·古默,莎拉·加顿,艾米丽·尼尔森,黛博拉·艾里德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真探第三季》剧照

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1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2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3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4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5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6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13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14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15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16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17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18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19真探第三季 剧照 NO.20

《真探第三季》剧情介绍

真探第三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HBO诗选剧《真探 True Detective》第二季评价下挫后,事隔两年才获批准拍第三季,第三季由Nic Pizzolatto执笔﹑Jeremy Saulnier﹑Daniel Sackheim及Nic Pizzolatto负责执导,现定于美国时间19年1月13日首播。 《真探》第三季讲述在Ozarks一个神秘﹑跨越数十年的犯罪故事,该季剧情会分成3个时间线。Mahershala Ali(凭《月光男孩 Moonlight》赢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饰演主角Wayne Hays,阿肯色州西北区的州警探。 其余主演包括Carmen Ejogo﹑Stephen Dorff﹑Ray Fisher﹑Michael Greyeyes﹑Jon Tenney﹑Deborah Ayorinde﹑Rhys Wakefield﹑Sarah Gadon﹑Emily Nels...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邪恶季节跟红顶白大三元请神灯1诊疗中第一季八犬传:东方八犬异闻第二季爱入歧途第一季狄仁杰之蚩尤血藤极品老妈第三季祈祷亚当心之所爱浴血无名川天使面庞陌路兄弟拉斯维加斯第一季“爸”气外露莱奥诺拉的告别铁三角孤独的美食家第七季卓越航管消失的夜晚福星高照朱小八鬼磨坊美丽长情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四季无间道3:终极无间绽放卡兰达尔之夜战斧骨诞生

《真探第三季》长篇影评

 1 ) 一个有关Recon的故事

多年以后,Wayne坐在Amelia的桌前,想起了Steven McQueen去世的那一天。

如同那些炎热的日子,他孤身穿行在越南的丛林,充满了荆棘,湿热,浑浊,如同他混乱不堪的记忆。

他想找寻的,无非是对爱人的回忆,和对老友的歉意。

只是这一切,都恰好跟一个延续了三代的案子掺杂在了一起。

所以顺带着,他想起了有关那个案子的一切所以本质上,我觉得这部剧不应该叫做true detective,应该叫做true love。

在丛林里,Wayne靠着对猎物的追寻走了出来,在现实生活里,Wayne只能靠着对Amelia的回忆。

而Roland,只能抱着不会抛弃他的狗苟活一生。

当然,狗可能才是Roland最好的归宿了。

对于Roland的分析,“为什么他们25年来总是困在原地?

“,这篇影评是我见过分析得最到位的了,Roland的深柜,Wayne的恐同。

但本质上,我还是认为这整个故事是一个寻找失去的爱的故事。

事实上这个故事的结局,也的确是能想到的最美好的结局了。

当然,抛开所有表面的故事,也许Amelia的故事,才是整部剧的精华所在。

毕竟从表面来看,这个案件真的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

只是意外的,太多故事牵扯其中,让人觉得它并不简单。

另外一点,站在Elizabeth的角度,这也的确是一个找回失去了的爱的故事。

 2 ) 时过境迁,“神剧”如何续写传奇?(足本)

工作稿件 足本精校版 挂挡内容 上周一,第91届奥斯卡颁奖中《绿皮书》荣膺最佳影片殊荣,本片主演马赫沙拉·阿里 (Mahershala Ali)也获得了最佳男配角奖,这是他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在2016年公映的《月光男孩》中,他因饰演毒贩Juan的出色表现,首次夺得了该奖项。

从201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史蒂夫·麦奎执导的《为奴十二年》开始,非裔电影人斩获奥斯卡奖也逐渐趋于常态,这也反映出短短五年中,美国社会语境的剧烈变化。

最佳编剧奖斯派克·李(《黑色党徒》)与最佳男配角奖马赫沙拉·阿里(《绿皮书》) 复古警匪剧 “三维度”平行 剧集结构和案件类型都回到了首季的风格,“双雄真探”变成了马赫沙拉·阿里和白人演员斯蒂芬·多尔夫。

调整了首季度的“双白”配置,而“黑白警探”是美国上世纪末警匪影视类作品的标配。

叙事结构也恢复为首季度的倒叙体,只不过把第一季双男主的分别倒叙换成了阿里饰演的韦恩警探单人的倒叙回溯。

故事的起点发生在美国上世纪的1980年,这对“黑白真探”接手了一桩南部社区的儿童兄妹失踪案。

这件看似平常的案件,把他们俩及亲人、朋友带入了长达35年的噩梦。

主角韦恩的三个时代造型及四位主要人物 全剧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三个时间维度的平行叙事结构。

全剧涵盖了三个时空维度,上世纪1980年、1990年以及2015年。

以韦恩警探三个时空维度的回忆为主线,通过各种镜头意象的穿插转换,勾连起美国三十多年来的社会剧变。

除两位“黑白真探”外,饰演韦恩妻子的女主演卡门·艾乔戈,失踪儿童的父亲汤姆,也都是故事的主要人物,四位主演的人物塑造,都以不同时代的造型特色加以区分,让观众能在镜头不断转场中更易辨识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

韦恩从越战远距离侦察兵退伍,担任了阿肯色州警探。

他的白人搭档罗兰同为越战退伍老兵,罗兰总是称韦恩“老普”,军中绰号是对韦恩杰出刑侦能力的致意,也是二人“生死战友”的某种见证。

越战出身的“黑白真探”,让整个剧集的历史维度向前推进到美国上世纪“狂热”的六七十年代。

“黑白真探”饱受争议的“神剧” 漫长等待的续订 2015年《真探》首季播出后,收视口碑俱佳,国内观众更是封为“神剧”。

但在美国本土也不乏异见之声,尤其对剧中女性人物的刻板塑造批评尤甚。

为了吸引观众,形成话题,有线电视网的首播剧集中,裸露画面,暴力血腥的尺度都会开放很多。

《真探》第一季中女性谋杀案、异教仪式,以及大量女性裸露镜头等大尺度内容,在播出后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次年第二季必然受到前作的批评影响,编剧调整了叙事策略,把核心人物分摊成“三男三女”的六位人物,且主演均为英美系的一流演员。

结果六个人物的故事相互缠绕、分切、转换分解了核心故事的推进力。

所以很多观众抓不到故事的主旨,更无法投入剧情,自然就导致了播出后收视口碑严重滑坡。

而编剧皮佐拉托在剧中的核心表达:地方政府基建开发的涉黑交易,矿业开采对土地恶化、环境污染等现实批判,在六个人物的纷杂缠绕中让观众愈加的摸不清。

首季《真探》片头MV就预示了剧集将要呈现的大尺度因第二季收视口碑的下滑,直到2017年8月底,HBO才正式续订《真探》第三季,并透露整体风格回归到第一季,当时媒体纷纷推测《真探》第三季会在2018年初开播。

2018年2月,剧中主演角色,韦恩的成年儿子弗雷迪的饰演者才确认公布,从HBO确认续订到成年费雷迪演员的公布,又拖延了足有半年。

《正义联盟》饰演钢骨的雷·费舍尔扮演韦恩警探的成年儿子而这半年中,好莱坞“metoo”运动甚嚣尘上,如果第三季完全延续首季的风格特色来制作,肯定会遭受舆论界严厉的抨击甚至抵制。

相信在这半年中,故事应有不小的调整。

而第三季7个月的拍摄周期,都是在2018年内完成的。

炸裂《真探》半程爆点 《真探》系列每季为8集,单集时长60分钟。

第一,二季都在第四集结尾设置了全剧故事的“爆点”。

尤其是第一季第四集结尾的6分钟长镜头,播出后被誉为可以“载入美国电视剧史”的经典时刻!

而且全程以柯达提供的胶片拍摄,让影像质感提升到了电影级别。

从第四集结尾6分钟的长镜头看,马修饰演的州警探拉斯特卧底潜入飞车党构成贩毒组织“钢铁十字军”,听名字就知道是“白人至上”倾向的组织。

线索是搭档马蒂去脱衣舞酒吧探查得知,拉斯特以卧底身份潜入贩毒组织,据点都以地下色情场所为掩护,本集中女性裸露镜头不胜枚举。

上图为《真探》6分钟长镜头实拍路线图而为人称道的6分钟长镜头的起因,是准备去黑人社区与黑人毒贩火拼抢夺毒品。

首领拉拢拉斯特入伙,就是让这位失踪两年的“兄弟”纳投名状赢得贩毒组织信任。

从这集中就明显能看出,《真探》的故事、人物乃至最后的6分钟长镜头的情节设计,全是利用根植于美国南方的族裔偏见和地域文化传统,“冒犯”各种不同立场的群体,才让全剧得到了“载入美国电视剧史”的赞誉,也收获了后半程收视的高峰。

第二季《真探》的爆点还是第四集结尾,警队在街区行动中遭遇墨西哥裔毒贩的武装突袭,一场废旧街区的大混战由此展开。

在这个故事爆点中,六位主要人物有五位都出现了。

混乱不堪街区枪战就像是全剧的缩影,纷杂的人物和多线缠绕的故事,让这个“神剧”的爆点变成了败点,也就导致了播出后长达一年多的摇摆期。

第二季《真探》的“爆点混战”平行时空 深埋“爆点”在《真探》的第三季中,并没延续前两季第四集结尾的“爆点”设计,而是通过转换不同时空维度的叙事特点,把“爆点”深埋到了第五集开头。

连接四、五两集的关键工具——就是越南战场上造成敌方大量伤残的M18A1“阔剑”反步兵雷。

M18A1“阔剑”反步兵雷这场“爆点屠杀”的最大受害者——印第安原住民后裔伍达德。

在失踪案的调查中,就接受过韦恩警探的问询,并得知伍达德越战狙击手的出身,这与韦恩远距离侦察兵的出身有着高度相似性,二人还兼有“猎人”的特殊技能,对话中就蕴含着某种共识。

在“爆点屠杀”的最后,伍达德赴死前对韦恩“中士”的军阶称谓,让两人相似的特质更加突出。

从调查兄妹失踪案开始,到韦恩找到了颈椎骨折致死的白人男孩,不安、偏见和敌意就开始盘旋在美国南部几州交界的Ozarks上空,直至在第四、五集中郁结爆发。

北美荒蛮年代的族裔仇恨,才是这场“爆点屠杀”的真正凶手。

直到故事最后独眼黑人忠仆曝露的真相:为了给女主人秘密收养女孩(妹),掩盖了白人男孩的意外坠亡,用错误的补救方式诱发了之后更多的悲剧,最终毁掉了整个社区,也给韦恩警探带来了长达35年的“失忆”梦魇。

时过境迁 绝妙应对 目前,第三季《真探》在收视、口碑的成绩都不错。

相信很快会有续作开发的消息浮出水面,不会重蹈第二季的覆辙。

男主演阿里在剧中突出的表演,没准会在8月的艾美奖中有所斩获。

加上他刚刚收获的第二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他很可能成为2019年度电影、电视演员奖的“双料冠军”。

剧集制作人兼编剧皮佐拉托在剧中设计的矛盾、冲突和文化“误解”,像剧中"半程爆点”的地雷陷阱一样:把自己的作者表达,深埋在这些经历35年语境变化的人物肌理中,并没让观众在跟进剧情时轻易察觉到,而最终真相揭露时,自然把观者引入了更深层的文化思考。

《真探》系列剧集制作人兼编剧 尼克·皮佐拉托(Nic Pizzolatto)如此精妙的叙事结构,将独特的个人表达埋于深层,是皮佐拉托对美国剧烈变化的社会语境,和畏首畏尾、噤若寒蝉的影视创作环境最有力、最精妙的回击!

--Thank You--

 3 ) 故事的名字叫时间

时间带走一切,只留下真相。

这一季的案子本身很简单,但是编剧编出的故事和表现手法跟万花筒一样,让人眼花缭乱。

它是采用三段视角交替插叙式手法,黑人警探(男主)的青年、中年、老年,将这个案子在时光中拖长,看它带给人们,包括男主、男二这对真探搭档的人生影响。

培根有句名言:“真相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

”然而,我在真探系列里面总是看见权威把真相囚禁在漫长的时间里,等真相大白时,其实真相已经变了模样,给相关人士带来的都是满目疮痍的心理创伤。

那个印第安裔的越南老兵真的是惨。

一开始儿童失踪案时,谁也没想到会因为人的恶意反弹而毁灭一个区。

众人的孽力回馈到自己,恶意反弹到自身。

男主和女主相遇时,女主读的诗歌很美,而且充满了寓意:“故事的名字叫时间,但你千万不可说出时间的名字。

”男主演员的演技好赞,完美驾驭了青年,中年,老年三个状态,青年时清瘦单薄,中年时身板壮硕,老年时老态龙钟,但眼神犀利。

这部剧的意象很多,因为男主老年时有阿兹海默症,很多画面似真似幻,不明觉厉。

其实,男主老年时能破案,几个关键点都在他老婆写的书里,是书给了他曾经忽略了的关键提示。

男主青年、中年时心心念念破案寻真,然而因为有阅读障碍症(我看他看各种书面报告看得挺顺畅,并不像有阅读障碍,估计是打从心底排斥,不愿读老婆写的书吧😂),从没有看老婆的书。

等他得老年痴呆症的时候,为了回忆人生,想起来看书了,就破案了。

这个细节,就挺有趣。

现在很多的真实悬案,说不定真相就在传记访谈的字里行间。

这部剧的真相没有那么华丽、离奇、狗血、血腥,就是一件很简单的意外事件。

回过头一想,母亲其实是知情的,却又不说,就细思恐极。

真探系列属于诗选剧,比如《九号秘事》《黑镜》《爱,死亡,和机器人》都属于诗选剧。

看到第三部,我明白了真探系列是挑观众的。

适合看真探的是影视剧发烧友,阅片量超大,并且见识宽广,有独立思考力的观众。

一旦阅片量超大了,欣赏力的阈值就提高了,标签化的俗套模式,既有的思维定势能套上去的剧本,和完全标准化的观剧体验,就无法再满足他们了。

他们需要的就是真探这种高阈值的体验。

阈值低的人看这个,要么看不懂,要么看得累,要么看得无趣。

但是只要欣赏力正常,品位正常的人,都能看出这个系列质量很高,属于即使看不明白,但也能看出它很厉害的作品。

😂三部真探看下来,我虽然看得明白,但是总觉得它没戳中我。

所以,我打算等观影量到5000的时候,再来看一遍,那时候可能就会有不同的体验了。

 4 ) 论如何抄袭自己还抄不对

真探第一季仍然不可超越——神剧就是神剧,连作者本人都达不到曾经的高度。

黄衣王可能直接对编剧尼克.皮佐拉托的大脑动了手脚,才启发他写出第一季这样叙事、节奏、人物、氛围渲染各方面都完美的杰作;如今神力不再,皮佐拉托就是抄袭自己都能抄错。

叙事从时间线的使用上来看,第一季用双线叙事,一条线说旧案,一条线展现新进展,叙事干脆利索又能调动观众兴趣,同时展现了两个主人公马蒂和拉斯特年轻时代和失意现状的对比,让观众始终好奇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这个地步的;而第三季...我实在不清楚有什么必要把八十年代案件发生和九十年重开调查处理成平行结构——直接按时间顺序讲故事妨碍你装逼了吗,尼克?

这种历时短暂的平行时间线并没有打造出吊人胃口的悬念,断裂的讲述反而让观众心烦;如果说是为了角色塑造,除了从单身狗变成了有家室的男人,两个年代的男一号韦恩.海斯也没有展现什么了不起的成长,值得为了家庭琐事多写出一条时间线吗?

角色与演绎在相同的篇幅内,第一季给我们展现了两个抓人的主角:看似世故、会“做人”的又有点儿老男孩儿特质的马蒂,实际上“一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以及心思游离在世俗价值观之外的拉斯特,德州牛仔的身体装着尼采的脑子,永远服从本性,凭借猎犬一般的本能追逐猎物;这两个人的碰撞互相成就了其角色,他们互相为对方添加了血肉。

第二季编剧展现了什么叫贪多嚼不烂,下饺子一般设置了灾难性数量的角色,没有几个人让人愿意产生共情,引得恶评如潮。

于是第三季,编剧怂了,连双男主都不敢写了,一切角色都围绕着韦恩.海斯转,而韦恩...呃...韦恩是个老实人、好人,LRRP老兵、出色的猎手、尽职的警察...但我想不出这哥们儿有啥出彩之处,有啥能打破脸谱式警探角色的特点。

他更多的是像个故障不断的人肉摄像机一样,给观众提供进入案件的视角,至于他本人...你想想,他有什么打动人心的个性或是弱点吗?

老年痴呆症?

说到角色就得说演技。

马修的演技足以封神,把拉斯特这种神神叨叨的、离我们日常经验有点儿远的角色演得如此鲜活。

别的不说,他颇让我佩服之处,就是能让大段神经病一样的叔本华式哲学独白,令人信服地从一个长得像南方红脖老农一样的角色嘴里说出来。

编剧尼克从此落下了病根儿,他开始不分场合、不分角色地写这样不知所云的长篇对话——马修靠着神演技和“神经病”,可以应付得了,换了别人真没这本事。

比如第二季里的黑老大,有数次与他老婆躺床上啥也不干、就在那儿嘚吧人生,我想他黑帮生涯中有不少对手大概是被他烦死的吧?

而第三季里,韦恩警探花了一大堆时间和他老婆喋喋不休地谈情、拌嘴、谈情、接着拌嘴,我的天哪,你他妈是在拍文艺爱情片吗?

老实说,这些演员,甚至包括第二季里那一大锅饺子,演技都算合格,所以角色没法儿让人共情的原因,一大半要算到编剧头上。

总的来说,尽管编剧没给韦恩写出多大发挥空间,演员阿里算是完成了任务,尤其是老年的衰弱与失忆演得惟妙惟肖,令人心碎。

而演他搭档罗兰.韦斯特的斯蒂芬会时不时地略微让人出戏,比如有个镜头,当罗兰说到他和韦恩逐渐疏远的时候,表情有点儿过火,可以说是挤眉弄眼了。

顺便骂一句化妆,罗兰的老年妆也太僵硬了,眉宇间像夹了一坨核桃似的。

节奏这大概是最考验忍耐性的一季了:节奏太他妈拖沓。

我并不抱怨案件进展缓慢,第一季也够缓慢的,但第一季把大量时间用于铺陈克苏鲁式的诡异氛围,以及围绕案件细碎的线索;但第三季的缓慢,一是由于编剧故弄玄虚地设置了三条线,导致叙事破碎,二是因为编剧匀了大量时间给韦恩谈恋爱,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谈”恋爱。

很奇怪,第一季里马蒂的家庭生活也占了相当篇幅,但也没有第三季这样如此让我厌烦。

我承认这里大概有我的个人偏见,不过我猜测,马蒂的家庭生活线占时虽多,发生的drama也够多:出轨、挽回、处理女儿、再次出轨、玛姬出轨拉斯特、彻底玩儿完。

而韦恩...这两口子除了写书吵架谈恋爱,关系没什么变化。

案情大家都知道什么叫“机械降神”:案子查不下去了,步美随便干了一件闲事儿、华生随口评了一句闲话,于是“夸擦”一道闪电,神探们强行解围。

这一季案件,尼克的手段则是“机械弄鬼”:案子快要查下去了,立刻蹦出一个替死鬼,生怕主角一不小心就结了案。

第一回印第安人之死还算个中场小高潮,可第二次又硬点一个替死鬼,让案子不了了之,这就让人感到气闷了——同样的把戏,你不能对着同一季观众耍两次啊!

老实说,这案子连第二季都不如。

案情本身简单到捉襟见肘,显得编剧黔驴技穷:他没法儿编出一个有点儿深度的案件,没法靠案情本身撑起一季,只能用意外给侦探们下绊子,以此凑够篇幅。

老天,我简直想给第二季加分了。

环境还有一点值得讨论,三季真探,除了角色之外,都有一个隐藏的故事讲述者:环境。

尤其是第一季中路易斯安那州的蛮荒、郁热的荒野,那种潮湿沉闷的空气,让你明白这些南方哥特式的案件绝不会发生在别处;第二季改在浮躁的加州,燥热、非人性化、肮脏的工业区,让你几乎可以嗅到机油味儿。

我对第三季的背景环境尚无特殊感受,需要重看几遍才能琢磨出风味儿。

 5 ) 岁月把我们变成了什么

感觉这一季更侧重在人的改变,和岁月的变迁,并不那么侧重在破案。

看的时候,会不时感受到肤色对Wayne的影响,他的观点不被重视,甚至全心帮助的人都内心鄙视他,他进到黑人社区去抓人,就被视作自己族群的叛徒。

这一切都会影响他对自我的认知吧,从而影响他人生的走向。

那个黑人社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果生长在那样的背景下,人又如何轻易的谈超越环境呢。

看到Amelia在教会的救助站 握住一个女孩的手,看似很随意的一搭,却饱含深情。

其实可能每个人的人生都有那种渴望别人伸出手的时刻吧。

Wayne在年老之前,一辈子都没看完过老婆写的书,有些时候沟通真的比想象的要难很多。

两个人刚在一起的时候可能有千百种想要宠爱对方的想法,但生活会一点点磨掉这些,后来连好好聊天都成了奢侈。

不过他选择不在杂志上斥责Amelia,以丢掉工作为代价,还是很男人的!

不过这样能得以抱得美人归,其实还是得远远大于失的呀!

里面有两句话写的很好,抄了一下。

A lot of times we hurt ourselves, it’s beacuse we think we deserve to be hurt. a lost child is a void that echos backwards and forwards in time. 一个丢失的孩子,是在时光中回荡的虚无。

这句写的太好了吧!

感觉是要起立为之鼓掌的好。

 6 ) 回归冲到9.3,HBO的独门神剧终于等来第三季!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酸梅电影”,未经允许不得转发。

罪案剧—— 作为美剧中的一大题材,吸纳众多剧迷。

虽然同为罪案题材…但不同的美剧也有着大相径庭的风格:[犯罪心理]、[犯罪现场]以单元剧形式呈犯罪案例…[汉尼拔]、[绝命毒师]是剧情为人物塑造服务,用故事表现人物性格,探案者和犯罪者都让人回味无穷…还有[制造杀人犯]这样纪录、纪实风格的作品。

犯罪心理、汉尼拔、制造杀人犯除了以上三种风格,大概还有一种。

而这种风格要么被人奉为神作,要么被人诟病装逼…最近正有一部如此风格的罪案剧强势回归 ——真探第三季True Detective Season3

2019年1月13日HBO的[真探]第三季回归!

刚刚凭借[绿皮书]获得金球奖的马赫莎拉·阿里饰演了一位有着越战经历的阿肯色警探 ——韦恩·海斯

剧中他经历了“真·一波三折”的谜案:1980年,韦恩和搭档兰接手珀塞尔兄妹失踪案。

一对年幼的兄妹神秘失踪…哥哥的尸体被找到,而被绑架的妹妹去向始终成谜!

剧中出现的稻草娃娃让人联想到[真探]第一季里的恶魔巢式邪教符号,让案情走向更加扑朔迷离…

时间一晃…1990年,韦恩因珀塞尔兄妹失踪案被当局调查。

有线索显示十年前失踪的妹妹没有死,而当年被判刑的凶手也试图翻案,韦恩陷入又一场风波…

再次见面韦恩已是一位老者…2015年,韦恩接受了名为“真实犯罪”的节目采访!

而此时年迈的韦恩记忆力大不如前。

1980年的探案和1990年的翻案,既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也是一段越来越远的人生历程。

[真探]第三季巧妙的把“一桩谜案”和“一世人生”结合!

对于案件来说,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对于人生而言,韦恩面对回忆是否能无怨无悔呢?

距离2015年播出的第二季,几经转折的[真探]第三季几乎是经历了近4年的“雪藏”后重见天日…雪藏?

和一般美剧不同,2014年[真探]刚面世就成为爆款。

由[星际穿越]、[达拉斯卖家俱乐部]的马修·麦康纳和[天生杀人狂]的伍迪·哈里森搭档出演了这部HBO的罪案剧…

豆瓣电影至今还维持着7万人评出的9.2分!

IMDB里42万人评出9.0分!

口碑这么牛逼的剧为什么还要被“雪藏”呢?

在2015年[真探]推出第二季时…案情和卡司没能延续第一季的品质,而少了多线叙事的迷离气质,连科林·法瑞尔也没能维持口碑。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神剧再跌也能8.0)

不分东方西方,剧迷们都明确表态:和第一季相比,水准差太远!

对于[真探]剧本主创尼克·皮佐拉托来说,编写[真探]消耗的时间或许和写一部纪实传记文学作品相差无几:

[真探]系列的灵魂主创尼克·皮佐拉托在他的原作剧本里…角色不止拥有“姓名”、“样貌”、“个性”这样的描述。

尼克甚至连角色何时出生,家庭状况,成长路径等整个人生经历都写的事无巨细。

这也是为什么[真探]的人物够真实,连龙套都精彩!

有人形容[真探]是美剧中“严肃文学”式的作品!

所以为了磨出好作品等个几年完全可以理解,也正是有了从2015年-2018年的长时间打磨…才让第三季又找回了[真探]的质感 ——比如警探韦恩遭遇了“时间和记忆”的迷局。

从2014年的[真探]第一季起…HBO的作品似乎就和“多线叙事”杠上了,[利器]、[西部世界]、[大小谎言]等爆款都是多时间线叙事。

在[真探]第一季中是过去和当下两个时空。

而[真探]第三季则把案件拆解出了三个时空:1980年兄妹失踪,1990年凶手翻供,2015年接受采访,时间默默的流逝,可真相还没水落石出。

就像你努力拉近焦距,但真相却不断远离镜头 ——看似越来越近,实际上却越来越偏离!

人人都明白“翻旧帐”是非常让人苦恼的,旧账既不会解决当下的问题,也理不清过去的事情…

另一方面,和“自然时间”相对的就是主观时间 ——即人的记忆!

第三季的片头最后有这样一个画面:韦恩的身影和日落叠印,徐徐落下的太阳正好处在韦恩身影的大脑位置,而这样的比喻再明确不过了…太阳-自然时间,人脑-主观记忆

随着日落西山,作为案情第一视角的韦恩 ——记忆力越来越差!

当2015年面对采访时,韦恩已经开始丧失记忆,甚至每天用都要用录音来提醒自己如何准备…

面对镜头时他说:“曾以为我的人生节点是越南战争”“但实际上,我的节点是珀塞尔案”

[公民凯恩]里的麦格芬“玫瑰花蕾”让凯恩夜不能寐,甚至死不瞑目,对于[真探]里的韦恩而言…他的毕生也因这起连环谜案而困在在记忆里!

想到这,不得不佩服编剧够毒:设了个迷局,玩家是韦恩,连观众也被没收上帝视角…

而这个迷局当然要靠“细腻的描写”落地成型!

其实影像也是一种文本。

如果说文学能让你想象时空和人物,那么好的影像就能把时空和人物画皮又画骨的从视觉渗入你的意识…80年代的阿肯色州小镇 ——从破败的游乐园,到废弃的旧厂房。

以及农业为主的阿肯色,秋冬寒夜里裹挟着雾气的田野,单看这些画面就让人不寒而栗…

对美国人来说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剧中一段新闻发布会用几笔就精妙的白描了时代 ——因为这起失踪案,居民们都惶惶不安…

流浪汉、瘾君子、同性恋(Queer)提问的人用的是Queer而不是Gay来形容同性恋,这一个更具歧视和敌视的称呼…

接着一个女人说 —— “连阿肯色都有海洛因了”其实阿肯色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地区。

而80年代初美国从南至北毒品泛滥日渐成灾,还记得[毒枭]中里根总统夫妻俩的禁毒讲话么?

正巧就是这个时代前后…

美剧[毒枭]中插入的里根总统禁毒讲话最后一个男人站起来问:“总是翻大家垃圾的人怎么办?

翻垃圾的其实是一位印第安裔的越战老兵。

美国在70年代越战失败后…老兵被国民仇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也让他们成了危险人物,老兵犯罪率居高不下。

你以为这些都是废话?

每一处都是为案情留下的细节线索!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国处于文化潮流转折点,边缘群体的出现影响了今后几十年的思潮。

变换的时代,捏泥巴般肆意改写了一代人的生存状态…凶手或许就是一个被时代扭曲的人!

从镜头下艺术的画面到剧本中精到的描写…HBO的[真探]系列几乎用不着什么血腥猎奇,就能让观众沉浸式的感受到时代和地缘背景。

而主角韦恩这个角色也十分微妙:非裔美国人,越战老兵,警察系统里的边缘人。

不像三流剧作里毫无铺垫的人物动机,前文描述的时代感其实也都写实的反映在韦恩身上…在探案过程中,韦恩始终都像一头孤狼摸索。

一方面黑人身份无法被白人警官认可,另一方面越战侦察兵的经历也让他变得偏执、自我、独来独往…

但是…一个女人的出现 ——珀塞尔兄妹的老师艾米莉亚又让他展示出另一面。

韦恩来到学校调查,看到艾米莉亚带着学生们读诗。

那一瞬间如果用文字形容简直就是 ——一个男人年老时回忆初遇真爱的时刻!

“那天走进学校,我们的警徽把学生吓坏了,她却泰然自若…”“就那样站在教室里为学生们朗读诗歌”“给我讲个故事吧,一个遥不可及、星光灿烂的故事…她读到”“她就那么淡淡读着”“丝毫没察觉两个粗鲁的警察站在教室门口、荷枪实弹!

”“可看到她的第一眼,我就无力的缴械投降了。

”——乳酸君我自己YY的独白

你就说编剧是不是很苏,很上道!

艾米莉亚不仅是案件调查的线索,后来还嫁给了韦恩…并把这起谜案写成了一本纪实小说。

所以在韦恩关于“珀塞尔兄妹失踪案”的记忆里…不仅有对犯罪者的惊恐愤恨,也有一见钟情的高光时刻,这让韦恩在冷峻之后又变得温热!

时空、情节、角色、意味被揉合在一起…这才是经得住细细品味的好剧。

有人说“真探回到了巅峰”,也有人说“第三季简直就是重复第一季的套路”,尽管众口难调…但[真探]第三季依旧回归就冲到了豆瓣9.3分!

如果你觉得还不够神,那乳酸君我再自己加个戏…短短8集中,很有可能有一集是戏中戏 ——2015年时间线里的[真实犯罪]节目直接在剧中播出,那种后人评判的口吻绝对又是另一种视角!

总之…[真探]给人留下的感觉就像是裹着一团云雾的沙盘。

你能感受云雾下的肌理线条,却无法名状它的细枝末节,只能留一声余味悠长之叹…这种感觉或许就是 —— 传奇吧!

(发送真探有熟肉)

 7 ) 探到了海枯石烂

探案,探了个寂寞,这原来只是个意外,或者不该是命案。

这次的真探从年代上走到了极致,横跨了三十多年,双男主都垂垂老矣还在探案,甚至有一个都老年痴呆了。

只因富翁之女想把妹妹带走弥补自己的丧女之痛,哥哥想救妹妹意外身亡,女儿被带走并吃了秘药,对自己身份认知都出现了错乱,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妹妹给死去的哥哥还做了个带宗教仪式感的手势。

到警察这里,这个手势、遗失的玩具娃娃都可能与某些邪教仪式有关,也可能与恋童癖有关。

特别是看了第一季,很容易往邪教想,尤其是还把第一季的故事当做背景呈现出来了。

女孩的妈妈应该一开始就知道如此,所以会伤心,是为意外身亡的儿子担心,也暗示她做了字母拼凑的纸条寄到家里,应该是想给娃他爸一点希望。

所以,到最后最可怜无助的反倒是这个父亲,儿子死了,女儿生死未卜,快接近真相的时候被杀手还做成了自杀的假象,活着的时候也被老婆各种diss。

连露西的表弟都晓得实情,虽然作死想要高价把情报卖给警察最后被灭口,至少精神上没有被摧残。

这个父亲的演技特别好,那种绝望、生无可恋演绎很到位。

结尾呢?

朱莉到底是死了还是跟童年玩伴组建了一个美好的家庭,是残酷的结局还是美好的反转,美好的反转的话就带出来一个灵异探案(老婆灵魂告诉他的)或者老年痴呆精神错乱看见老婆给他说的。

其实不重要,残酷的结局无非是更偏向现实主义,美好反转是给大家更多的希望, 剧中也没有明确确认那个带女孩的妈妈就是当年的朱莉。

剧中印象最深的其实是那个印第安人,偏见真的是一堵又厚又高的墙,剧中只有几出戏,就勾勒出一个被偏见逼上了绝路的印第安老兵,死后还被缺席审判安上了罪名,但死前的绝望反扑也让持有偏见的人一同陪葬了,只可惜了几个无辜的警察。

反映那个年代的还有黑人的被歧视现象(虽然有时候是男主过于敏感),擅用私刑等等。

第一集的场景展现特别有感觉,跟《怪奇物语》类似,那种80年代的感觉。

节奏上感觉比第一季来的更紧凑点。

慢悠悠抽丝剥茧的风格我认,这种沉闷缓慢的叙事我也能接受,但第一季两个男主之间的对话太多难以理解的东西,这一季要略好点。

只能说略好点是因为两个男主之间没有晦涩的对话,又多了很多黑人男主夫妻之间的事,从相识到结婚到生活感情琐事,稍微多了点。

但最后几集还是让人恨不得一口气看完,这还是有点东西的。

 8 ) 细说真探S03E01:看不见的满月

给我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时间”时隔3年半,曾经的罪案神剧《真探》第三季野心勃勃,再次回归。

已经放映两集,开头上佳(不是尚佳),是近期值得订阅的悬疑剧集。

此后三周之内,与大家细细分享这部细节丰满、叙事卓越的剧集,也期待这部剧的第三季能够赢回荣誉。

1、几个镜头高角度缓缓移过故事所在地的上空,有一种笼罩之感。

公园中的瞭望塔是案件中的关键地点。

背景音效加重了环境的荒凉之感。

低角度近距离镜头中一个背着书包的学生脚踩自行车开过,本剧案件中的关键信息“孩子”、“自行车”出现。

镜头切换到室内,一个白发老头正在着装,自行车轮盘上链条飞转之声始终不息,如在耳侧,反映出男人被往事勾连的心理。

因为这个案件就是他经手的,三十多年,悬在心头,落不下地。

2、老者视线偏向屏幕之外,时间线切换到1990年5月12日,也就是案发后十年,当时,男主角韦恩正在接受FBI的取证调查。

他是阿肯色州的警察,种族黑人。

两个白人探员一个态度倨傲,一个假套近乎。

两边最初的对白就有关“记忆”。

韦恩对自己的记忆满怀信心,对方却说了一句绕口令“如果你忘记了,那你也不会知道你忘记了”,对韦恩的记忆能力表示质疑。

韦恩知道他们想推翻案件的判决结果,他也知道对方心里藏着九九,他表露出明显的不满,但是对方不肯明言重启调查的原因。

对方忽然来了一句“你记忆力不大好吧”。

三种可能:(一)对方想以此为借口,推翻韦恩之前的调查结论;(二)韦恩记忆力真有问题;(三)以上两种原因兼而有之。

如果韦恩的记忆力真有问题,年纪轻轻,为什么?

结合后面的线索,他越战当过两年兵,因此可能是战争创伤所致。

3、时间线回到老年之时,也就是2015年5月20日,韦恩握着一个录音设备,里面传来另外一个自己的声音,提醒他今天的待办事项。

可见他的记忆力已经很差,不得不通过录音提醒自己。

从录音内容和墙上日历的标记可知,韦恩如今已经很是健忘痴呆,录音中的声音提醒他今天要接受电视台采访。

他接受采访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要试探电视台有关该案的线索,看来他如今退休后,已经无法获得该案的有用信息。

也可见这个案子折磨了他半辈子,在垂暮之年他还是没有放弃追寻真相。

4、时间线切回90年,取证对谈,韦恩反讽了一句对方的失职,说了一句自己的妻子正在写案件相关的书,然后不情愿地接受盘问。

他开始回忆十年前那起案件的起因经过。

5、那是1980年11月7日,星期五,韦恩对这个日子记得清清楚楚,因为那天是史蒂夫·麦奎因去世的日子。

麦奎因是美国六、七十年代的硬派打星,饰演孤胆英雄、彪悍警察。

韦恩应该很崇拜这个演员才会以他的逝辰作为记事线索。

编剧也有意用这个当时的硬汉演员衬托韦恩的警探身份和孤胆硬气。

6、画面交给了案发当天的被害人一家,进行直接叙事。

珀塞尔家的两个孩子——威廉和朱莉向父亲汤姆告假去运动场见朋友。

妹妹问了一声,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从这个发问判断,他们应该不是去找妈妈的。

汤姆喝了一口啤酒,回头望向兄妹俩骑车离开的路,这是个主观镜头,画面虚而入实,街道已空无人影,暗示父亲“已经”失去两个孩子。

低角度近距离镜头给到骑车的哥哥,黑鞋、白袜、蓝牛仔、红书包,与本剧开头骑车那个孩子一模一样的穿着,街道背景也一样,是同一个孩子威廉。

可见开头那个镜头是一个闪回。

从两个孩子的神情、动作来看,妹妹天真活泼,哥哥沉郁无衷,仿佛若有心事。

路上碰到的第一个目击者是一个黄头发的邻家少年,也是他们的同学。

7、时间线切到90年,韦恩交代兄妹离家的时间为下午四点,有多名证人可以证明。

8、时间线切回80年,一组并列镜头,交代韦恩所说的目击证人。

一伙开着紫色甲壳虫逛荡的青少年阿飞正要去某地做点某事。

兄妹俩遇见的第二个目击者是一个胖胖的妇女——邻居玛格丽特。

慢镜头,风起,呼啸不宁之中隐藏着不祥的预兆。

公园中的关键坐标——瞭望塔边,几个少年在燃放鞭炮。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废物回收的印第安人伍达德从乡镇小路上经过,他是第三个目击者。

车中的三个阿飞停在路旁,如鹰视狐兔,盯着路过的兄妹俩,他们是第四拨目击者。

同样的慢镜头和隐藏着危险气息的音效再次响起。

风声隐隐,始终不息。

9、时间线切至90年,两个探员询问韦恩案发当晚的行为。

10、就着话口顺势回切80年案发当晚,韦恩正和白人搭档罗兰警枪打耗子,酒精穿肚肠,百无聊赖地熬着夜班。

看样子又是一个浑浑噩噩、滥竽充数的夜晚。

罗兰忽然回头说,“史蒂夫·奎因今天死了”。

韦恩愣了好一会儿。

这一笔回应韦恩90年的取证问答。

奎因的死像是体表的一针,虽然并无大的刺激,却还是让无所成事的韦恩产生了“我该做点什么”的闪念。

韦恩多半是个怀才不遇、虚掷光阴的人才。

一只小狐狸闯到枪口之下,歪着头呆呆地看着枪口,茫然不知所措,眼神可怜兮兮。

命悬一线之际,韦恩活了它的生命。

至少此时此刻,他已经“做了点什么”。

他想不到的是,马上他就要真正地“做点什么”,这点“什么”还将波及余生。

11、父亲汤姆在车子身上忙活到路灯昏黄,才意识到早就过了和两个孩子约定回家的时间。

打电话到孩子同学家,才知他们没有上同学家玩。

威廉说谎了。

汤姆只好开着嘎吱响的破车在街道搜寻,街上黑魆魆一片,没有活物行动。

汤姆从车中投出的主观视线之中,一无所获,他内心的焦急反映在掀帽子这个动作上。

12、与阴暗压抑的街景作为反差的是,此时公园的瞭望塔边正是青少年安放剩余荷尔蒙的欢乐场,烟火焰焰,音乐嗷嗷,男女喧闹。

镜头移过晦暗的前景时,两辆单车静静地停放在这里,款式小巧,且分男女,是兄妹俩的单车。

一个阿飞弗莱迪在威廉的单车上摆弄了几下,将车扔在一边。

这伙阿飞就是白天开汽车出来的那三个。

13、场景再回到街道上搜寻的汤姆这边,一声强调式的音效,迷雾之中,收集废品的印第安人伍达德从道路另外一侧迎面而过。

14、两个州警搭档正在路上浪游,闲聊的内容意在塑造本剧主角韦恩的性格。

他不杀狐狸,只猎野猪,他的理由是“野猪肉能吃”。

用一颗子弹对付野猪的事则是在渲染他的硬汉个性,如他所说“我喜欢公平竞争”,“不猎杀静止的,也不用诱饵”。

“猎鹿”的典故出自伟大的反战电影《猎鹿人》,电影以越战为大背景,两次猎鹿之事作为首尾呼应。

影片反映的是战争对身体和灵魂的双重摧毁。

剧中韦恩的身份也是越战老兵。

接到警报,无聊时光中的闲散心情被打破,虽然兴致不高,但是两人还是以职业本能奔赴现场。

女记者的一句话仿佛惊到了三十五年前走到报案地点的韦恩,他猛然回头望向画面之外的观众,作为切换时间线的标志,也仿佛在暗示观众,这些都是韦恩的回忆。

只是回忆。

15、时间线回到案发三十五年后的2015年,退休的老警官韦恩正在接受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开拍前的场记板上写着“《真凶》第三季”,有点与本剧内外呼应的意思。

从叙事上看,之前所展现的80年的情景都是90年的韦恩所回忆的。

此时,2015年的韦恩才正式开始回忆。

为了有可能便于后文的叙述,且将80年代的韦恩称为青年韦恩,90年代的韦恩称为中年韦恩,15年左右的韦恩称为老年韦恩。

是为标记。

老年韦恩目光游移,似在暗示他记忆的不确定,他打开回忆的第一句话是“那晚正是满月”。

这句话之后,他就不停地停顿在“然后(And)”、“然后(And)”,好一会才说出“史蒂夫·麦奎因那天死了”。

可见老年韦恩的记忆力很成问题了。

16、根据老年韦恩提到的“满月”,镜头顺势切回80年的那个晚上,第一个镜头就是天上好大一轮圆月。

可是这里就有疑点了。

(一)1980年的11月7日是农历九月三十,下一天就是朔日,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是几乎看不见的,怎么可能有满月?

(二)中年韦恩的回忆画面中,他和搭档罗兰在垃圾场打老鼠时,夜色笼罩,并不像有月亮的样子。

而且两个孩子的父亲汤姆在街上搜寻时,街上也是一片昏暗,完全没有显示出月亮该有的照明效果。

(三)即便是根据老年韦恩的回忆,那晚虽然天空高挂着月亮,外景中也没有被月亮照耀的感觉。

这月亮,仿佛是不发光的。

若非案发日期这种很难出错的线索发生差错,那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韦恩的记忆力大成问题。

17、再次切换到90年代的时间线,中年韦恩在回忆案发的时间点时又被探员质疑。

韦恩不耐烦地关了录音设备,问探员“你们知道什么我不知道的吗?

”探员答“我们不知道你知道什么,所以我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话说得很绕,像数学题一样。

翻译成人话,探员的意思是,只有搞清楚你知道哪些事,我们才知道还有哪些事你不知道。

可是这个案子已经过去十年,韦恩也递交过笔录,按理说探员是不可能不清楚韦恩所知的内容,但是他们还频频反问、质问他,可见他们应该是怀疑韦恩的笔录和回忆是有问题的。

18、老年韦恩的回忆解释了为什么会有90年的那场录音取证。

因为当时珀赛尔家想推翻案件的判决,因此参与办理此案的韦恩被叫过去录证词。

而且之后,他又重新参与了该案的审理。

老年韦恩还提及,妻子的那本书就是调查重启时的90年代写的。

老年韦恩说“要是你能采访她就好了”,说明妻子可能去世了。

采访中,韦恩左手边的桌上有一张照片,虽然有意被虚化,但是那应该就是妻子的照片。

老年韦恩提及他计算物理时间的方法。

以前他的判断标准是“越战”前后,后来他的判断标准成为了“珀赛尔案”前后。

可见这起案件左右了他的人生。

采访中,老年韦恩向观众透露了妻子更多的信息,她是个作家,是个老师,是个调查者。

最后一个身份,可见妻子参与了案件的调查。

回忆妻子时,时态是过去式,说明妻子确实去世了。

老年韦恩说“几年前,我们定了计划,我退休后……”可见妻子就是在这几年中去世的。

19、不得不佩服这个剧本,三条时间线来回切换时,还能使对白中的要素成为镜头切换的引子和叙事线索。

比如这次,老年韦恩谈了妻子之后,时间线便自然地切回到80年的案发当晚,青年韦恩问汤姆“你的妻子呢?

今晚她会回来吗?

”汤姆对自己的妻子露西做了简要介绍。

一个服务员,早出晚归,甚至不回,夫妻不和。

他十分肯定地说孩子不会在妻子那儿,侧面流露出的信息是,妻子对孩子并不上心。

韦恩一番调令,干脆利索,将手底下的警察都分派出去。

他低头看了一下表,晚上9:50。

汤姆情绪不稳定,韦恩用坚定有力的语气和话语让汤姆平息了下来。

从行为中见硬派风采。

汤姆带着韦恩和罗兰进了房间寻找线索。

室内的拍摄全都采取环境中自有的光源,台灯、吊灯之类,高度不高,亮度不强,制造出隐隐绰绰的视觉效果,使画面风格依旧统一于整体的悬疑风格。

运用了大量缓慢游移的主观镜头,代表剧中人物的视线和视野。

酝酿悬疑气氛的音效旋律简单,缓慢递进,不事顿挫。

入屋后,沙发周围乱糟糟的,放着被子和衣物。

汤姆介绍了儿子威廉和女儿朱莉的房间,但是并没有介绍妻子的房间。

罗兰指着一间房间问“这是你妻子的房间吗?

”,汤姆反问“我的妻子?

”再次表现两人关系的疏离。

韦恩和罗兰首先进入朱莉的房间。

房间四处都堆着可爱的玩偶,书桌上有个穿白色连体裙的女娃娃,墙上贴着用作业纸画的图画。

韦恩拿起画架上的一张图画,画的是一家四口在花架下,四周都是茵茵绿草。

两人这时想的都是,汤姆的妻子露西带走了孩子。

20、两分钟后露西的突然回来打破了这个猜测。

两人陷入争吵,汤姆粗俗地指责露西在外找野男人(out looking for dick)。

露西前后两次强调自己有权过自己的生活(be entitled to a life)韦恩用沉稳镇定的声音止住两人的争吵,有条不紊地向露西询问线索。

接着以蒙太奇手法,将韦恩和罗兰一内一外各司其职的行为表现出来。

韦恩走进了小男孩威廉的房间,如同熟手,从床褥下摸出了《花花公子》。

一众警察开始搜索,全景镜头中夜雾缭绕,让人感觉案发的小镇是一个被包围的封闭而神秘的空间。

韦恩看到威廉的书桌上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官方童子军生存手册》,一本我琢磨着翻译成《冷林》。

所谓“童子军手册”并不是培训童兵的作战手册。

美国童子军又称美国童子营,是一种民间组织,旨在帮助青少年强健体魄,教授野外生存技巧,让孩子们远离危险,成为一个男子汉和好公民。

中华民国整个历史都曾有童子军组织,是国际童子军运动的一部分,中国童子军曾在抗日战争中留下矫健的身影。

国际童子军运动可追溯到1908年牛津大学的罗伯特·贝登堡教授出版一本名为《少年警探》的手册,以此为指导思想,第一支童子军建立起来。

贝登堡的出发点在于担忧英国青年道德堕落、体格衰弱,使英国重蹈罗马帝国亡国的覆辙。

此后童子军组织为世界各国效仿,目前全世界约有两亿五千万童子军。

扯远了,收回来。

威廉桌上的这本野外生存手册,和另外一本有关森林的书,很有可能是一个暗示性的线索。

也许威廉有一个去森林冒险的计划,恰巧小镇周围森林覆盖很广。

打开衣柜,韦恩发现地下的泥灰,继而发现了墙上的小孔。

汤姆否认杂志归属自己,并说这些都是旧杂志了。

韦恩没有告诉汤姆异常的墙洞。

韦恩调开汤姆之后,让罗兰看了墙洞,穿孔望去,就是朱莉的房间,正好看见桌上的漂亮娃娃。

之后韦恩和罗根开始问询附近的邻居,信息如下:(一)威廉和朱莉骑车去的方向是魔鬼穴公园(阿肯色州真实地名);(二)有开着紫色甲壳虫的阿飞经过,车主是其中一个阿飞弗莱迪·伯恩斯;(三)青少年经常聚集在魔鬼穴公园的瞭望塔边玩;(四)印第安拾荒者伍达德曾经过附近。

邻居们都不喜欢伍达德,也看不起他,连他的名字都记不起来。

目前为止,只出现两个有色人种,印第安人伍达德和黑人韦恩,其他人都是白人。

夫妻两人提供了一些信息。

两人已经不同床睡半年之久,汤姆睡在沙发上,这与客厅沙发上的陈设是一致的。

另一条更有用的信息是,露西的堂弟丹半年前在这里住过,住在威廉的房间。

很自然地,让人怀疑丹在墙上钻了孔偷窥朱莉。

青年韦恩在外彻夜搜索时,老年韦恩的画外音响起。

忽然切了一个满月的特写,可是切回全景中时还是感觉不到一丝月光。

韦恩低头在水洼边发现了一对小脚印。

水洼中倒映的一半月影令他皱起了眉头,月影忽然开始闪烁,“咔”一声,灭了。

原来那是路灯。

这说明,至少老年韦恩的回忆是可能有问题的。

韦恩望向镜外,说了一句“我应该暂停”,虽然话从青年韦恩口中说出,但是暗示的应该是老年韦恩的心理。

21、于是切到15年的时间线。

老年韦恩询问是否需要暂停。

记者旁边的记录员将打光的大灯“咔”一声打开。

推论:之前那声“咔”是因为大灯出了问题,灭了,老年韦恩的意识受到影响,所以回忆中,出现了水洼中路灯熄灭的镜头。

而且大灯的形状和光泽与回忆中的那轮满月极像,估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老年韦恩采访一开始就提起满月,而且将月光和路灯混淆在了一起。

80年案发那晚,很可能是没有月亮的。

老年韦恩的记忆力显然严重受损。

22、时间线切回80年,事发次日,警方在外拉网式搜索,夫妻俩在家里看新闻报道。

此外,胖邻居玛格丽特陪在露西身边。

韦恩和罗兰来到了失踪姐妹就读的学校。

女老师艾米莉亚正用慵懒性感的声音为学生们朗读一首诗歌。

剧中引用的是其第二段,用以呼应本剧的哲学主题。

现全诗录入如下。

给我讲个故事(罗伯特·潘·沃伦)很久以前,在肯塔基我,一个男孩站在一条泥泞路边,在薄暮中听到硕大的野鹅鸣向北方。

看不到它们,没有月亮星子稀少。

只听到它们。

不知道什么事情发生在我的心中。

是在接骨木开花前的季节它们必定是向北而去。

声音正在向北传去。

给我讲一个故事在这个癫狂的世纪和时刻给我讲一个故事。

就讲一个星汉灿烂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就叫“时间”,但你不用说出它的名字。

给我讲一个满怀喜悦的故事。

本诗作者沃伦是美国上个世纪的大诗人,三获普利策诗歌奖或小说奖,由他的小说《国王的人马》翻拍的同名电影被评为好莱坞1950年的最佳影片。

沃伦的诗歌受到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的时间观影响。

奥古斯丁认为一切时间都是现在。

时间分为三种: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未来的现在。

奥古斯丁的时间观具有革新意义,从外在转向内在,从物质转向意识。

可以试着结合本剧分析,韦恩的回忆就是“过去的现在”。

也就是说,过去的事实其实并不存在,一切皆由当下之念所决定。

当镜头从艾米莉亚身上收回,我们发现方才其实是一个主观镜头,韦恩一直紧紧凝视着女教师,聆听她的朗读,心理产生很强的触动。

他仅仅是为美色所惑吗?

两人再一次相遇时,韦恩还特意向艾米莉亚提起了这首诗歌。

估计在之后的剧集中,编剧还会进一步利用这首诗来破题。

韦恩和罗兰唤出甲壳虫车主弗莱迪进行口头取证。

弗莱迪承认,他们去公园瞭望塔玩的途中遇见了失踪兄妹。

他还说当天他们只遇见过他们一次,并且他说兄妹俩没有去公园。

可是他们望向兄妹俩的狩猎式的目光,以及出现在塔边的兄妹俩的自行车该如何解释呢?

弗莱迪还在公园骑了威廉的小单车。

之后,他们对另一个与弗莱迪同行的平头少年进行了取证。

罗兰忽然指着平头少年T恤衫上的恶魔图案说“这是什么玩意?

少年告诉他这是一个乐队,叫黑色安息日。

这是70年代知名度很高的一个乐队,音乐风格比较暗黑,歌词中有撒旦崇拜的内容。

但说到底其实都是商业手段,欺骗青少年的一种文化消费。

罗兰的表情表示他显然没听过这个乐队的名字,韦恩一脸严肃地告诉他黑色安息日是一种黑弥撒(邪教仪式)。

他是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引入邪恶宗教仪式这种元素,不论是不是编剧的障眼法,都是不能忽略的线索。

韦恩从平头少年这里得到了与弗莱迪不同的说辞,他说失踪的兄妹俩在公园玩过,但他否认兄妹俩在塔边——也就是在他们旁边玩过。

看来,兄妹俩是在公园玩过,而且很可能在塔边玩过。

但是弗莱迪和平头少年应该是对他们做了什么不敢启齿的行为,所以对部分事实选择了隐瞒。

他们的神情都是很紧张的。

他们的证词表达出来的意识是:他们既不想撒谎,以免招致本不该有的嫌疑;同时他们又想试图隐瞒些什么,以撇清与案件的干系。

可是两人显然没有事先对好剧本,导致说辞不一。

第三个问询有点不同之处,罗兰没有参加,韦恩和女教师艾米莉亚单对单对谈,估计是罗兰有意给了搭档一次“泡妞”的机会吧。

两人之间的磁场十分强烈,成为了朋友。

韦恩和艾米莉亚都是有色人种,同为黑人,因此韦恩含蓄地问了一个有关当地种族氛围的问题。

从艾米莉亚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种族之间的隔阂与分离,她明显感到不适。

这个小镇显然是个白人社区,有色人种在这里如同处在孤岛。

印第安人拾荒者在这住了这么久邻居竟然还不说不出他的名字,而且案发后家长下意识地就将矛头指向了他。

(对平头少年和女教师的取证场景中,都出现了时钟。

时钟给人一种没有走动的感觉,可能两个时钟都没有秒针。

不知是否是线索,权置于此。

)23、对少年和老师进行取证之后,接着就该对事发那天也路过的拾荒者伍达德取证了。

去的路上切入了老年韦恩的回忆性旁白,有这么一句“总之,你们知道他的遭遇。

”这说明伍达德的人生可能也被这件事给改变了。

说不定,他当时成了该案的背锅侠。

90年代案件重启也许就与此有关。

伍达德的院子前后堆满了回收的废品,家中同样简陋而凌乱。

韦恩看见了两张照片。

一张是家庭照片,上面是一个女人搂着两个孩子。

另一张照片是部队合照,伍达德身穿军服。

他和韦恩一样,是越战老兵。

罗兰看过后面这张照片后,发表了一通言论。

他那番话总结起来就是这个意思:打过仗的人多半精神有问题,无法生活自理,无法适应社会,结果就是犯罪杀人。

然后他就武断地说“全境通缉这小子”。

韦恩的表情很痛苦,看着伍达德的军装照,他似乎与之取得了一种同理心。

他对罗兰的话感到痛苦和愤懑,对着镜头外的我们说:“我要走了,我不想待在这儿。

”同种族问题一样,本剧也将退役军人的问题一点一点融在了里面。

24、时间线回到15年,回忆至此的老年韦恩也情绪激动,举止失态,他中断了采访。

编剧巧妙地将“伍达德身上发生了什么”这个悬疑留在了后面。

老年韦恩把自己关进房间,他揭开遮布,露出下面的一个黑色物件(不认识这是什么东西),嘴角带着温馨的笑,说明这个物件勾起了他美好的回忆。

但当他望向书架上那本妻子写的书时,刹那间变得哀伤起来。

背景音效竟然响起雷声。

25、时间线切回80年,警察和志愿者正在恶魔穴公园遍野搜查,韦恩却秉持独行侠的风格,离群独往,自有其一套搜索方式。

罗兰点出韦恩越战时所在的兵种是“远程侦察兵”,拥有极强的生存和搜索能力。

果然,韦恩发现了自行车车辙,循迹而往,他被引领到塔边。

登塔一看,塔顶满是酒瓶和烟蒂。

他又循着草丛中一条清晰的小道,发现了一辆被毁坏的单车。

韦恩的呼吸沉重起来,心理起了反应。

接着树桩旁的结草娃娃就出现了。

接着山洞口的结草娃娃就出现了。

这些娃娃一身白素,手捧白花,没有五官。

韦恩的呼吸越来越急促。

他发现了山洞中平和静躺的小男孩威廉的尸体,双手置于胸前,十指交叉,如在祈祷。

山洞中的韦恩惊慌失措,全没了平日的稳重,几乎是爬出去的。

而此时课堂之中,艾米莉亚又在念沃伦的诗,剧中只拎出了其中一句:“爱是何物?

它的名字之一就是知识。

”同样是哲学价值的植入。

26、从艾米莉亚手中的沃伦诗集切换到老年韦恩手中的书籍。

作者艾米莉亚·海斯,与韦恩同姓,说明艾米莉亚就是作者,而且著书时已经是韦恩的妻子了。

书名“生命·死亡·满月”,副标题“一起凶杀案,一次儿童诱拐,及一个社区的摧毁”。

(这个翻译是我斟酌剧情与文本自己译的,这也是我写影视文章的习惯。

27、时间线切回80年的凶案现场。

韦恩显现出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坐在一旁吸烟,罗兰和其他警员正考察现场和收集证物。

韦恩和罗兰的对话中增添新的信息。

铁轨尽头又发现了一个结草娃娃,这些娃娃如同路标,故意引人过来;尸体头上有伤。

韦恩突然说了一句“‘挖’”了好一会儿通道你知道吗?

差点进不来。

”之所以将“挖(dig)”这个单词打上引号,是因为韦恩是在比喻,他言有所指。

越战之中越南军队为躲避美军的轰炸,学习中国军队的战法,躲进地道之中,美军在地道战中吃了大苦头。

身高看上去超过190公分的韦恩显然也是经历过地道战的士兵,山洞会让他响起可怖的战争经历,这应该就是他在山洞中出现恐慌情绪的原因。

28、时间线切到90年。

从探员口中得知,十年前他们抓错了人。

韦恩采取不合作态度,终于从对方那儿得到一点信息,他们发现朱莉没有死。

两个月前,她的完整指纹出现在俄克拉荷马州的一起盗窃案现场。

这一笔如同天外飞仙,令人不明所以,却惊叹神奇。

29、时间线切回80年,韦恩恶狠狠地扔掉烟头,撂下一句“我们一定要找到她”,独自钻进黑夜之中,令人对这位警探油然生敬。

Just Dropped In - Mickey Newbury预测一下,该剧最大的或说最终的主题,是一个人用后半生与自己的前半生和解的过程。

最后,是一个有关看剧的私念。

看剧的时候千万不要只是试图找到凶手,这显然是一部超出侦探悬疑类型的剧作。

好的作品都是超出类型的,类型之于佳作只是一层拿来主义的外壳,好用就行。

既然已经走进建筑之内了,那就欣赏它的肌理与血脉吧。

细说真探S03E02:走不出的旧梦

微信:段雪生。

微博:段雪生。

《细说真探》《细说麦瑟尔夫人》《细说天才女友》《细说威尔森夫人》《细说兔子共和国》

 9 ) 爱之后的爱

想到一首很喜欢的诗歌 Love After Love The time will come when, with elation you will greet yourself arriving at your own door, in your own mirror and each will smile at the other's welcome, and say, sit here. Eat. You will love again the stranger who was your self. Give wine. Give bread. Give back your heart to itself, to the stranger who has loved you all your life, whom you ignored for another, who knows you by heart. Take down the love letters from the bookshelf, the photographs, the desperate notes, peel your own image from the mirror. Sit. Feast on your life. 这一刻终将到来,当你充满喜悦地在自己的门前,在自己的镜子里欢迎自己并为此与自己相视而笑, 说,坐下来。

吃吧。

你会重新爱上这个陌生人——你自己。

来点酒。

来点面包。

把你的心交给它自己,交给那个曾用一生爱过你的 陌生人,你曾为了另一个人而忽视过的那个人,了解你内心的人。

从书架上取下那些情书,那些照片,那些绝望的笔记,从镜子里剥下自己的影子。

坐下来。

享受你的生命。

ps: 愿你我都能成为真探。

 10 ) 【季终更新】真探宇宙到底想讲述一个怎样的世界?解剖《真探》(第一集至第七集分集影评《帧探》在后方)

遗憾在聊正片之前先说说遗憾,和必要的吐槽吧。

本季无论是在气氛营造,还是摄影化妆演技上,几乎都无可挑剔,前几集悬疑的慢慢展开也让人觉得第一季又回来了,Nic明显是一个不想重复自己的人,这季的立意是想用第一季的壳讲述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可惜在剧力上还是存在问题。

本季的剧情是基本上是由悬疑推动,而这样做的坏处就是将人物让位于剧情,导致第三季的人物自身的故事占得篇幅缩小,难免让人觉得这季的人物没有那么soild。

第一季真正的精彩之处,其实是主角那些与主线可能并不相关的闲篇,这些细节故事中所塑造出的有血有肉的Rust和marty还有Maggie才是人物与剧情完美结合的神迹,不过既然是神迹,可能确实也没法再现吧。

其另外一个带来巨大问题就是很多坑没有填,或者说填的不好,Roland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Hays与儿子女儿成长中遇到过什么问题,Ame和Hays的老年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等等,这些对季终集情感爆发会有很深影响的问题都没有谈到,或者说谈的不够,也就导致观众与Hays和Roland的共情关系没法很深刻的建立起来。

季终集的解释性过强了,因为害怕观众看不懂,Nic在最后安排了太多的解释内容,这样回味就少了很多,我能想到的更好的方法是,讲到Julie死了就很好了,用意外让Hays撞见Julie但是没有任何提示这就是Julie,最后让她没有死的事实默默藏在IMDB的演职人员表中就好,细心的观众自然回去补完整个故事的。

不过他与Julie这场戏也确实是比较关键的一场,它也让失忆症这个主角真正显现其威力,与第一集中沃伦的诗形成了完美呼应。

True detective在最初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我就想要让以阅读文章能够将读者重新带入到剧集中的方式,让文章与观剧体验融合,所以前七集采用了帧探的形式,仔细去分析研究每一种真相可能的走向。

但是第八集随着悬疑的解开,它并不再是一个以悬疑为导向的故事,所以,本集没有帧探,只有一篇这个关于记忆关于爱关于“人”的故事的观后感。

这篇观后感充满了私货与偏见,也只是提供给观众们的一种角度。

无论你喜欢还是讨厌这种角度,我还是希望你能看完这篇长文再下判断。

要理解第三季Nic试图在Hays身上表达的终极问题,让我们先回到2012年路易斯安那州那个烦闷的夏天,去看看Rust成“神”的道路。

真探至始至终都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犯罪剧集,可能你会说,我就从来没在现实中见过像Rust这样满嘴虚无的人,但是请记住,在真探这个充满了对现实之隐喻的宇宙中,Rust本身,也是隐喻的一部分。

第一季充斥着的神秘主义与宗教氛围,鹿角、神秘的标记、裸露的尸体、黄袍王、把信仰当做生意的传教士与背后谋划一切的Tuttle家族,都是存在于现实主义中那层若有若无的缥缈雾气,为整部剧集增添了一丝血腥的味道,同时,它们也像现实中的邪教一样,是那个使无数人陷入疯狂的终极原因;

但这并不是第一季真探背后的终极隐喻,Nic本身应该是一个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H.P Lovecraft笔下克鲁苏的那种cosmic horror也并不是他想表达的真意,那么Rust身上的虚无,与他最后成“神”的道路,到底讲述着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光明正在胜利”究竟意味着什么?

Rust的虚无,来自于一场子亡妻离的车祸。

在这场带走Rust所珍视的一切的悲剧发生之后,Rust如果不与黑暗为伍,等着他的只有自杀这条死路,因为他已经明白,这个世界除了荒谬与虚无,一无所有。

而这种冰冷的领悟,其实一直静静流淌在所有参加过世界大战的西方人的血液当中。

The great War and modern Memory我每逢听到神圣、光荣、牺牲等字眼和徒劳这一说法,总觉得局促不安。

这些字眼我们早已听过,有时还是站在雨中听,站在听觉达不到的地方听,只听到一些大声喊出来的字眼;况且,我们也读过这些字眼,从人们贴在层层旧公告上的新公告上读到过。

但是到了现在,我观察了好久,可没看到什么神圣的事,而那些所谓光荣的事,并没有什么光荣,而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掩埋掉罢了。

有许多字眼我现在再也听不进去,到末了,只有地名还保持着尊严。

还有某些数字和某些日期也是如此,只有这一些和地名你讲起来才有意义。

抽象的名词,像光荣、荣誉、勇敢或神圣,倘若跟具体的名称——例如村庄的名称、路的号数、河名、部队的番号和重大日期等等——放在一起,就简直令人厌恶。

《永别了,武器》海明威走过了漫长又黑暗的中世纪,西方文明自文艺复兴开始,理性至上伴随着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理论生根,使西方首先从古典走向现代,物质与精神的飞速进步似乎开始让人觉得这个世界上也许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难倒人类,似乎当我们的生产力大于全人类的物欲的那一天起,人类就可以永远摆脱它的动物属性:一个只存在真善美的理想世界似乎就在眼前,“现代性”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

直到1914年7月28日,打死皇储斐迪南大公的那声枪响,西方人从那时起才发现,原来“现代性”除了用来创造文明以外,还可以用来毁灭它。

二战时被美国轰炸后的日本这两场波及了数亿平民,共有1亿6500万以上的军人参战,7000-9000万军人与平民死于其中的惨痛悲剧,世界大战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远远超出了我们所处的这个和平时代对苦难的任何想象。

世间如同一座巨大的坟炉,那些飘散在废墟中的橙色火灰,曾是人们生于此居于此的故乡,是人们挚爱的血亲骨肉。

西方对于“理性”与“现代性”的美好愿景,就像Rust意外失去的女儿,归于一片虚无。

Blossom in the Void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萨特(1905-1980)Rust在剧中告诉过我们,哲学上说,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而同时,他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他身上的悲观和虚无从何而来我们已然了解,但是为何一个满嘴尼采的悲观加现实主义者,能够最后在剧中能变成如耶稣一般具有神圣光辉的角色?

在战争还未爆发但是已经隐约露出些许不安分端倪的19世纪末,欧陆哲学史上迎来了一个重要转折,奥地利哲学家胡塞尔发现了一条新的哲学道路:现象学,它意味着暂时将对“客观真理”的探索封存起来,指明了当代哲学能够真正得到发展的方向:建立在“人”(本体)对“现象”(客体)的感知理解上,存在主义也由此诞生,说到底,存在主义,其实是一种“人本”主义。

承认世界的荒谬与虚无,则是这种“人本”主义的根基。

无论是出生在美利坚最好的医院,还是出生在里约的平民窟中,任何一个婴儿都没有选择的权利,我们是被抛进这个世界中的。

“存在先于本质”,被生下来的本体本身不过是一张白纸,道德和灵魂都是我们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

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却有选择的自由。

荒谬意味着世界本身并不具备一个通用的意义,也没有是非与公平,任何时候任何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看到这,你是不是会说,似乎存在主义就是悲观主义的一种?

错了,存在主义的这种悲观,实际上是一种清醒,只有认识到世界的残酷,才能通过赋予意义真正改变这种残酷。

20世纪初,两起世界大战爆发又落幕,满目疮痍,随着理性主义的崩塌,悲观情绪笼罩在整个世界的上方。

失去女儿的Rust也一样,他和这个世界都急需一剂良药,有什么能够抚慰他们的伤痛,让切实面对过虚无的人们重新找回生的意义?

行动。

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

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

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你可以说每个存在主义者都曾经是悲观主义者,但存在主义非但不是悲观主义的一种,反而是对抗虚无与荒谬的一剂良药。

熟知虚无,才能对抗虚无,Rust就像每个带着战争伤痕继续生活下去的士兵一样,接近黑暗为的是与黑暗战斗,他的终极隐喻是:象征着哪怕认识到世界只是一片荒谬与虚无,但是我们仍能够用行动来改变所处世界的虚无本身,在虚无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也是他对Marty坦露心声的一句台词“The world needs bad men,we keep other bad men from the door.”中所反映的他存在的全部意义。

Rust并没有变成真正的救世主,因为Tuttle家族并没有被一网打尽。

他身上的神圣光辉其实是只属于他一个人的救赎。

整个世界也在战后慢慢抚平了伤痛,走了出来,人类终将以和平与发展为自己赋予意义。

在遭遇虚无之后,通过行动,在这个甚至带有恶意的世界中完成了自己从悲观主义到存在主义的升华,这也是剧中结尾处Rust一个作为前悲观主义者,却认为光明正在胜利的原因。

存在主义就是那朵从废墟中开出的花。

Time is a flat Circle为什么在说Hays之前,一定要提到第一季,一定要提到Rust?

因为第三季本身也是真探宇宙一部分,如果说真探第一季讲述了一个黑暗占据着大部分天空,但是化身为“神”的Rust仍觉得光明正在取胜的世界的话,那么第三季就是真探宇宙这枚硬币的另一面,一个充满误解与爱,谎言与现实,遗忘与回忆,但是阴谋论仅仅是理论的世界。

所以说如果《True Detective》有一个统领全局的主旨的话,我可以说就是作为人类,我们仅仅就是我们在生存和死亡之间的故事——所以当自己给自己讲故事时,请一定小心。

---Nic Pizzolatto 第一季后访谈在第八集播出后,知晓真相的人们极度失望,像是被Nic戏耍了一半,感觉自己前七集的认真探索与追寻不过是一场空。

但是请你认真体察这种自然的情感与反应,体察这种徒劳,是不是像极了我们人生的某一面,像不像那个记忆中那个你苦苦追寻但是还是离你而去的女孩,像不像那份你辛苦熬夜准备了一个月却在初试就被刷下去的好工作?

我们总是会觉得这个世界应该向着我们想象的那样去发展,人类的悲欢也总是与这种想象有关,Nic则用这季补完了真探宇宙的另一面,有时候当我们去寻找黑暗的时候,最后顿悟黑暗并不存在,整个真探宇宙也从此变得更加有血有肉。

在另外一个层面上,第三季同样也是第一季的精神续作,正如Rust带着伤痛但终获救赎一样,time is a flat circle,也许一切都会像Hays最初走进那片未知的丛林一样,我们迷惘的不断从头来过,但同时也必然会像Hays在酒吧里对Ame直抒胸臆,牵起她的手,走向光明。

就像这个世界一样,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每次分与合都有属于自己的意义。

滑坡谬误“但是你的所有推理都只是猜测,而这些猜测会导致你的偏见,它会混淆你看到的东西,偏见会阻碍你看到真相。

” ---Hays告诉Elisa

这才是本季的真正题眼,Elisa一直代表着苛求真相的观众,她在互联网上找到的消息源与邪教理论,不正是我们在豆瓣上,在Reddit上的讨论吗,我们紧紧的抓住每一个细节,推敲反复,但是却得出了一个与真相完全相反的答案。

Hays这句话,正是说给每个正在探案的观众听的。

本季的真探是所有观众,前七集其实都是我们试图从Hays的回忆迷宫中去构建一个我们认为真实的故事,对于反转的失落,对于阴谋论落空的失落恰恰就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有时候并不会按照它之前所展示的那样运转,而我们在Hays身上看到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对于一些事情的误读不仅会让我们忘记我们最初的目的,也会深深伤害我们所爱之人。

对于Hays来说,失忆强迫他放下了在侦探上的执念,而也正是这份放下,他才能与好友和解,与家人团聚。

Now am foundInside the episode中Nic说,本集剧名指的是那首著名的基督福音,amazing grace(奇异恩典)中的那段歌词: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天赐恩典,如此甘甜,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我等罪人,竟蒙赦免。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昔我迷失,今归正途,Was blind, but now I see.曾经盲目,重又得见。

歌曲链接:https://music.163.com/song?id=18403460&userid=44273387Hays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Harris可能会说他心思缜密,但是固执疯狂;Hoyt可能会说他像一条有弱点的猎狗;被审问的少年可能会说他老练毒辣,毁了自己一生;Elisa可能会说他装疯卖傻;Roland可能会说他正直坚定,是个可靠的伙伴;但是真正理解Hays身上最本质问题的,只有两位角色。

一个是印第安拾荒匠Woodard,他看清了Hays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他从不愿回忆过去,20多年都没有看自己的挚爱Amelia写的书,在90年探案来遮蔽家庭矛盾,其实他一直在用逃避消极的态度在面对他真正的问题。

他是那个没有问过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没有把自己的本真存在投入到这个世界中的人。

他身上的侦探精神,仅仅是他越战经历中生发出的本能。

最后Woodard也利用了Hays的这种本能,完成了自己的复仇与毁灭。

第二个同样明白这件事的,当然是与他朝夕共处的Amelia。

在老年Hays回忆的过程中,包括出现的幻觉里,他们的矛盾就像一条隐形的线,随时随地都会爆发,Amelia对他的指责一直折磨着Hays的内心。

Hays不仅迷失在自己的记忆迷宫中,也迷失在了与Ame的矛盾中。

但是Ame同样也知道,这样的Hays背后其实拥有一个良善的灵魂,就像他去越南,真正的原因是殉职后能让他的妈妈得到1万美元。

那又是在什么时刻,Hays才真正找到了自我,真正找到他想要的东西,将自己本真的存在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这个世界上?

Ame看出Hays又想用逃避的方法演了一出戏来拒绝她却被她发现的时候,他拷问了Hays的内心真实,Hays也在这里完成了从总是凭着本能行事到行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转变。

两人牵着手走向光明的这场戏,是不是像极了Rust用侵染黑暗的方法对抗黑暗,最后成为光明的结局?

同样是一场存在主义在场的好戏。

在2015年回忆起当年此情此景的Hays也终于找到了归宿,好友Roland在身边,女儿回家,儿孙满堂,而他的这些儿孙们,身上也必然会发生这样充满误解与伤害,但也同样充满爱与行动的故事。

Time is a flat circle。

Story of deep DelightHays在去Julie家时突然的失忆,是这个虚无宇宙中最好的诗意。

Tell me a story.In this century, and moment, of mania,Tell me a story.Make it a story of great distances, and starlight.The name of the story will be Time,But you must not pronounce its nameTell me a story of deep delight.这个故事的名为时间但是你切莫声张它的名字现在,请告诉我一个埋藏着深深喜悦的故事

Hays的失忆,就像那个切莫声张的“它”,虽然Hays也许不会得到一个真实的故事了,但是Julie与Mike那个埋藏着深深喜悦的故事,我们看到了。

片尾曲:https://music.163.com/song?id=1313308824&userid=44273387saint james infirmary blues 是一首美国民谣改编的作品,可惜我自觉没有在不破坏它诗意的情况下翻译它的能力。

I went downTo saint james infirmaryAnd i saw my baby thereStretched out on a long white table yeahSo sweet So calm So fairLet her go, let her goGod bless her, yeahWherever she may beShe can search this wide world over yeahBut she's never ever gonna find anothersharp dressin' piano playin' man like meWell folksThis is the end of my storyAnd if anyone should ever ask youJust go on ahead and tell themThat i had the saint jame's infirmary blues灵感来源参考:Nic关于的重要访谈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6588531/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6585199/ttps://ew.com/tv/2019/01/09/true-detective-nic-pizzolatto-interview-season-3/《非理性的人》威廉·巴雷特我们下场真探见

序2014年,《真探》第一季在HBO横空出世。

阴郁冷峻的氛围,绵里藏针的台词,曲折繁复的案情,双雄矛盾又相惜的性格与他们那些难以言说的过去,种种这些,加上麦康纳与哈里森精彩的演绎,还有S1E04里那个神迹一般的6分钟长镜头(据说光演员排练走位就用了一个月),开播之后立刻收割了一大波粉丝,截止目前,真探系列以9.0分的高分在IMDB上排在Tv show总榜单的第20名,除了其中近10部纪录片以外,排在它前面只剩一串赫赫有名的犯罪史诗:《绝命毒师》、《火线》、《黑道家族》。

就像好的超级英雄漫画与电影讲的永远不会只是“好人”与“坏人”的简单二元对立一样(是的,漫威,我就是在说你),犯罪类型电影和剧真正的主题也不会只是一个简单的“好人”如何抓到“坏人”或者“坏人”如何逃脱法网的悬疑故事。

在第一季中,两位真探在世界观与价值观上那些无法抹平的鸿沟,他们那些血沫飞溅的历史,到最后他们发现内核殊途同归又惺惺相惜的关系,Rust那些也许永远无法忘记但终会得到救赎的过去,Marty和妻子那纠结反复的关系,种种如此,都是《真探》试图去探索的一大主题。

人被丢进世界之中,第一课便是与世界相遇,在世界偶尔亮出的冷血与荒谬中,矛盾与冲突是人的宿命,人类的苦难虽然并不相通,但是看到剧中人如何对待世界露出的獠牙,又如何背负着苦难兀自前行之时,我们仿佛也像他们一样活了一次,而他们身上展露的黑暗抑或光明,也能成为所有观众成长中的反思或养料。

Time takes everything but the truth本季中,第一集的各种剧情桥段仿佛完全遵从了第一季的设定,不仅大的悬疑框架延续了之前的追述路线,双雄的设定和他们处事方式中的矛盾也没有变,除此以外,其推动剧情方式:90年代案件调查的重启甚至也和第一季中Rust遭受的方式相同,还有关键物证“草人”甚至也与第一季的“皇冠”代表的“祭祀”能扯上关系。

作为一部犯罪悬疑剧,可以说,第三季的悬疑的“壳”几乎就是第一季在另一个地方的翻版。

这些种种相似都不免让人害怕主创Nic是在用老瓶装新酒,不过从第一二集扎实的剧情和走向来看,虽然设定相似,但是这个故事依然非常值得期待。

本季的时间线有三条,1980年案发,1990年案件调查重新开启,2015年案件有媒体想把此案拍成纪录片/纪实剧。

第一季的海报语Touch darkness and darkness touches you back(触碰黑暗,黑暗也会将你指染)出自尼采的名句:“If you gaze long into an abyss, the abyss will gaze back into you”(当你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也必报之回望)。

可以说这句海报语精准的表达了第一季的气质*,而本季的海报语是Time takes everything but the truth(时间带不走的,只有真相),由此可以读出,本季的重点主题将会是:时间,记忆与真相。

*第一季的海报语Touch darkness and darkness touches you back(触碰黑暗,黑暗也会将你指染)出自尼采的名句:“If you gaze long into an abyss, the abyss will gaze back into you”(当你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也必报之回望)。

可以说这句海报语精准的表达了第一季的气质(该段落引用了<真探>第一季剧集中,豆瓣热评第一 @rakumm 《真探》——临渊者与荷光者 中的论点及论据 后经过我自己的消化和翻译形成此段落 在写作时未提及 向读者和豆友致歉 以后一定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而从目前的三集来看,本季中最切合这句话的,也是最意义重大的设定是,主角Hays从剧中某个时间节点开始(或者甚至从一开始就有轻微的记忆丧失),患有某种程度的失忆症,因为这是一个关于追述和回忆的故事,不可靠的记忆极有可能带来记忆与现实的背离。

因为这个设定,除了2015年的所有剧情是确定发生的以外,其他两条时间线或多或少都有着Hays本人的回忆穿插其中(甚至全是回忆),无法确定其真实性,或者无法得知他的记忆是否有被遗忘而不全的部分,这将导致剧情悬疑色彩更加浓厚以及对应的解释性也更加丰富,同时也会让最终的真相(the truth)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不过根据编剧在twitter的解释:所有剧情,除了幻觉以外皆为现实发生。

如果是这样的设定,就排除了Hays回忆不可靠的部分,但是如何安排Hays那些没有回忆起的部分该放在哪个时间节点告诉观众就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说,就像《记忆碎片》的层层反转一样,第三季的真探也应该是一个主角一步步回忆起自己更多所作所为,从而改变了自己立场和行动的故事。

第三季观剧之前你会想要知道的事如果找不到观看渠道可以使用的一个渠道:手机:人人视频App、电脑端:zimuzu.io(注册后可搜索出资源 或者装客户端)不带任何推荐广告含义,只是楼主自己常年使用的一个能找到资源的地方。

主创Nic重要访谈Q&A:https://ew.com/tv/2019/01/09/true-detective-nic-pizzolatto-interview-season-3/主角Mahershala Ali本来是作为配角进组,第一版的编剧里,主角是一个白人。

出于对职业追求的考虑,Mahershala Ali在进组后跟Nic建议由自己担任主角,Nic最后同意(除了Ali本身的实力,个人估计Nic也看到了以黑人为主角后剧情所处时代而带来的冲突感,剧中人物之间与当时种族之间的张力会共同作用,使得剧情更加复杂艰深,Nic肯定觉得更有挑战也更有意思)本系列Creator同时也是执行制片和主要编剧的Nic Pizzolatto(感觉应该是Vince Gilligan之于绝命毒师的关系)将在第三季承担基本上所有的编剧工作,只有第四集与第六集是与David Milch和 Graham Gordy联合编剧。

本季第一二集导演Jeremy Saulnier本来预定担任一二三集导演,结果由于档期原因(官方消息,小道消息说因为在Arkansas拍摄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和Nic与Jeremy剧情上有分歧,所以被替换),后面的集数都改由Daniel Sackheim(此导演之前当过兵)与Nic合作或分别完成。

本季大部分场景在Arkansas拍摄,Mahershala Ali说:[the landscape] is such a character in the story. It would have been such a shame if we had shot it any other place.“所有的地貌风光在故事里都像扮演了一个角色一样,要是在其他地方拍摄的话,那就太可惜了(幸好我们在这里拍了)。

“第一季差点在Arkansas拍摄,而最后选择了在Louisiana拍的原因是因为在那里拍摄交的税会比较低。

Nic作为学生在Arkansas呆了四年,就读的正是女主以前读的University of Arkansas(UoA),当他在创作本季的时候,心里想的就是这个地方。

第一季里的双男主麦康纳与哈里森以及第一季导演凯瑞永福都在此季担任执行制片。

本季单集名字导演编剧时间信息:

主角Mahershala Ali因在《月光男孩》饰演Juan获得第89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所有资料来自维基百科与imdb

     你好,我是剧透的分割线片头曲 DeathLetter 歌曲链接https://music.163.com/song?id=5224222&userid=44273387歌词: I got a letter this mornin, how do you reckon it read? 早上我收到了一封信,你知道写什么吗?

It said, "Hurry, hurry, yeah, your love is dead."上面写道:“糟了,糟了,是的,你的爱已消逝I got a letter this mornin, how do you reckon it read?早上我收到了一封信,你知道写什么吗?

You know, it said, "Hurry, hurry, how come the gal you love is dead?"你懂的,写道:“糟了,糟了,你怎么让你爱的女孩走了?

”So, I grabbed up my suitcase, and took off down the road.所以,我拿起我的行李箱,赶了过去When I got there she was layin on a coolin board.当我到那的时候,她躺在冰冷的棺木里I grabbed up my suitcase, and I said and I took off down the road.我拿起我的行李箱,我说我在来的路上I said, but when I got there she was already layin on a coolin board.我说,当我到的时候她已经躺在冰冷的棺木里了Well, I walked up right close, looked down in her face.嗯,我走近,看着躺在里面她的脸Said, the good ole gal got to lay here til the Judgment Day.说道,我心爱的女孩,将一直沉睡到世界末日的那一天I walked up right close, and I said I looked down in her face.我走近,看着躺在里面她的脸I said the good ole gal, she got to lay here til the Judgment Day.我心爱的女孩,将一直沉睡到世界末日的那一天Looked like there was 10,000 people standin round the buryin ground.似乎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参加葬礼I didn't know I loved her til they laid her down.如果不是她躺在这里,我都不知道我那么爱她Looked like 10,000 were standin round the buryin ground.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参加葬礼You know I didn't know I loved her til they damn laid her down.你明白吗,直到她不在了,我才知道我有多爱她Lord, have mercy on my wicked soul.上帝,宽恕我的灵魂吧I wouldn't mistreat you baby, for my weight in gold.对你的付出,我没有后悔I said, Lord, have mercy on my wicked soul.我说,宽恕我的灵魂吧You know I wouldn't mistreat nobody, baby, not for my weight in gold.你知道,我没有亏欠,宝贝,与我的付出无关Well, I folded up my arms and I slowly walked away.嗯,我双手交叉的慢慢走开I said, "Farewell honey, I'll see you on Judgment Day."我说道,“永别了,亲爱的,最后宣告里见。

”Ah, yeah, oh, yes, I slowly walked away.啊,是啊,我慢慢的走了分集剧评从第六集开始倒着更新,即顺序为6、5、1、2、3、4,没看过之前分析的读者请先往下拉,1-4集的分析是正序。

我是分集剧评的分割线S3E07the Final Country(终国)

本集剧名the final country来自一本同名犯罪小说,这本小说封面也让我想起真探第一季片头中的一个瞬间,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作者James Crumley是二战后最好的美国犯罪小说作家之一,Nic早期的小说中明显有受他影响的部分。

在inside the episode里Nic提到,本集名the final country(终国)是对2015年的Hays一步步屈服于自己的失忆状态后,最终来到一个能够揭示所有谜团之地的隐喻。

作为观众,就本集的观感来说,仍然是被重重迷雾笼罩住的一集。

究其原因,它虽然没有提供非常多新的线索,但是在本集当中,很多老线索的线头也似乎剪不断理还乱,它们似乎统统指向着一个如第一季一般有许多财权指染的巨大娈童阴谋,却又没有像第一季中的录影带那样一个实质性的证据。

而当你去仔细思考剧中的一些细节,比如2015年的Hays找到Roland并告诉他Hoyt在这件事中有自己的理由,而且Hoyt似乎也有一些事情被蒙在鼓里,还有本集中老女仆讲述Hoyt女儿身上发生的悲剧,独眼黑人在读书签售会上公然指责Amelia利用悲剧牟利,以及Hays在上集对女记者Elisa说过的话:“但是你的所有推理都只是猜测,而这些猜测会导致你的偏见,它会混淆你看到的东西,偏见会阻碍你看到真相。

”等等,似乎它们又把真相推向到另一个极端。

是否对于观众来说,Hays对Elisa说的这条法则也同样适用?

Nic是否在用一些未能最终定论的证据混淆着观众的视听,从而在最后一集铺垫一个合情合理的终极反转?

即所有阴谋论都只是理论,就像Hays和Roland只是有了一些关键性但并不是决定性的证据就对Harris进行私刑,最后错手杀掉Harris一样,这场跨越了整整35年,影响了数个家庭的悲剧,其发生的最终理由是否也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呢?

整集给出的线索与证据将真相一分为二,两种可能性都无法完全证实或推翻,这种模棱两可的感觉也正是Nic想带给我们的,我们对季终第八集的渴望,也就像Hays对真相的渴望一样,希望Nic能好好的填掉留下的大坑,时间带不走的真相究竟几何,下一集我们见分晓。

女儿Becca终于现身,这也是本季第一次出现除了80-90-15三条主线外的时间线。

Hays送Becca上大学,美国正常上大学的年龄大约在18至19岁左右,在90年的时候,小女孩大概有5岁的样子,由此可以推断这条新时间线的大概时期为2003年左右。

父女之间的对话感觉上是很正常的一个父亲送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却又舍不得孩子离开自己的温馨对话。

也就是说,在父女关系交恶,或者女儿出事以前,她们也有关系很融洽的时刻。

但是对话中似乎也仍然藏着一些东西,除了比较阴郁的配乐外,女儿说她不想上学,Hays也不想她去,他们的表情中也似乎藏着开学之外的焦虑,这时候不改缺席的Amelia是不是他们焦虑的源头呢?

Amelia是否在这一幕前出了事已经离开了他们?

闪回到90年,Tom被发现死在了原案发现场附近,表面上这是一起自杀,旁边留下了一封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打字机遗书。

在时间链接上,观众自然会联想到这是上一集Tom去Hoyt家中,背后Harris逐渐靠近的结局,但是Harris到底对Tom做了什么,其实目前并不可知。

Amelia在签售会后马上将自己被独眼黑人攻击的事情分享给Hays。

这里插一个小题外话,亨利正在玩的应该是任天堂(Nintendo)的游戏机FC(family computer),即是我们80、90后小时候熟知的国产红白机小霸王学习机的原正版产品。

本来在电子游戏行业中,美国公司雅达利(ATARI)一直是垄断者,其在77年上市的ATARI CVS在5年内销售了约1500万台。

但是由于82年圣诞节的雅达利大崩溃事件:因为雅达利的产品策略是“以数量压倒质量”,使得大量同质化的纯圈钱游戏被玩家诟病,在81,82年中美国本土有近万部游戏作品上市,最后因为买下了斯皮尔伯格的著名电影《ET》版权,却又为了赶在圣诞节前上市,在6周内就赶工完成的IP游戏《ET》的质量问题,被玩家抵制,有整整250万份游戏因为卖不出去被埋在了新墨西哥州内一个垃圾镇上,由此带来的巨额亏损使雅达利公司从此一蹶不振,这件事也同时导致了美国游戏市场的崩溃,接近三年的冰川期使得原本32亿美元的游戏市场规模缩水至1985年的1亿美元左右。

而刚好躲过大崩溃的任天堂在83年7月发行了自己的游戏主机FC,85年在北美发售,其在游戏上用心的制作水准慢慢重新俘获了大批北美粉丝,重整了行业,也建立起了自己的王朝。

截止90年,FC在美国家庭的占有率高达30%,FC也成为现代游戏产业的奠基者,确立了很多现代电子游戏的制作标准。

而在目前次时代的游戏大环境下,游戏主机的争夺重点大多都放在视觉与硬件的更新换代上,只有老任还在坚持初心,以游戏性取胜。

其接连发售的Wii U和Switch在硬件与视觉效果上都完全无法与同期索尼的PS系列和微软的XBOX系列匹敌,但是也依然以其独特的制作理念与游戏体验,分别以千万级的全球销量占据着游戏主机的一席之地,而在掌机界无可匹敌的事实,使得老任坐拥着整个游戏主机市场的半壁江山,同时,由于其独特的制作理念与各种良心作品的出炉上新,良好的玩家口碑也让老任一直被认为是良心厂商的代表。

扯远了再扯回来,在签售会上遇到的那个独眼黑人,Amelia认为他就是那个在80年给了Julie草人的人。

她也认为这个黑人就是绑架Julie并且还再找她的人。

但是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逻辑问题,假设独眼黑人是绑架和加害者,他为什么要自己跳出来,到侦查此案的警察妻子的签售会上跳出来指责Amelia是在利用悲剧为自己谋利,如果他是一个加害者,那么他并没有这样的立场去做这样的事情。

所以这里的伏笔就有可能是为了季终集的反转所做的一个铺垫,即黑人可能是一个好人,他可能当时所做的事情,不管是摆好Will的尸体,带走Julie,从他的视角看都是好事。

之后Hays告诉妻子,Tom自杀的事。

2015年,采访仍在继续,Elisa问Hays当时是否有怀疑过Tom并不是自杀,也提出了自己独立法医的意见,即他是先被攻击过,然后才死亡的。

警方也乘机再次结案,这次他们把锅甩给了Tom。

Hays这里又开始演戏。

回到90年Tom死亡现场,Roland有明显的负罪感,认为他们的逼问是Tom自杀的原因,而因为跟Tom不一般的关系,这也可能是导致Roland离开警局最后像2015年那样去生活的原因之一。

这里仍有奇怪的地方,Hays提出了遗书中的疑点,一个将死之人,还是没什么文化的Tom,怎么会选择用打字的方式来留下自己最后的话,而Roland居然没有接他的话,而是转移话题,试图想要顺着Tom的死去结案。

这里想顺便说一下上一集的一个细节,Hays邀请Roland到他家中,然后非常突兀的问Roland是否看到一辆黑色轿车在家外盯梢。

当然最明显的理论是Hays验证平时看到的轿车是否是他的幻觉,但是还有一个可能的理论是,Hays其实是在试探Roland,试探他是否可以相信Roland,这时他其实也知道外面是没有车的,但是Roland是知道Hays有失忆症的这个情况的,无论是80年,还是90年,一些Roland的行动和他的升迁都也许会让Hays觉得这个人有可能是阴谋论中的一环,而Hays正是在测试Roland是真实的想帮助他探案,还是他是否会利用自己的失忆症。

Roland接下来的一番话的言下之意则是,我这次把你调来办案其实并不是真正为了要找到女孩,要得到真相,拯救你的事业才是第一原因,而现在你倒好,要结案了你却还想拂上级的意思继续探案?

两人在这里也产生了嫌隙。

后面一场戏应该是80年,Lucy已经离开,Tom也想离开小镇,而Roland怕他出事,给了自己的电话给他,这里笔者觉得他们之间的羁绊可能比想象更深,但是他们俩之间到底还有什么故事,我们也无从得知。

Reddit上有觉得他俩搞基的理论。

90年,Ame去了Margaret家中调查,这个时常出现在Lucy身边的女人本来是笔者阴谋论中一环的怀疑对象,但是这场戏又像是洗清了她的嫌疑,除了她房间中的手工这点有点可疑,存在着就是她做的草人贼喊捉贼的可能性,但是除此以外,她的口供和最后对照片的提供都更像是一个好的行为。

两个幽灵,一黑一白,Ame一下就想起了Hays去调查过的那个农民的话,他曾经在家附近看见过一对黑人男子和白人女子,而且还开着棕色豪车。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Hays在80年还是配合Ame写书的,调查中的发现告诉了她。

这里的这句话也不像是一个坏角色能说的出的台词。

而她不愿意搬去镇上的原因,就是认为还是有人需要来记着这个小镇所发生的事情。

这句台词使她成为一个真相的守护者式的角色。

2015年,采访继续,Ame在90年自己开展调查就是想继续围绕这个案件写作,但是并没有最后成书,原因应该就是后面情节中提到的他与Ame都不再碰此案的协议。

Elisa问Hays有在90年跟Ame交流案情吗,被Hays蒙混了过去,而我们知道,Ame一直也对此案是阴谋论的态度。

还反向想套出Elisa所了解的线索。

90年,Dan也失踪了。

Roland和Hays的线索基本全部被掐断。

2015年,90年Kindt结案,Tom成了官定凶手,同时,推翻了之前Woodard有罪的审判结果。

这件事除了警察局会开心,还有谁会开心?

当然会有代理了Woodard子嗣的Alan(Hays与Roland的前上级)。

80年,云雨事后的Ame家,Hays在洗碗,而Ame发现她的笔记本有水渍,而Hays还假装不知道Ame在写一些关于案件的东西。

Ame提到的《冷血》(in cold blood),是美国当代文学经典,亦是极重要的分水岭,入选二十世纪最伟大文学之林。

本书由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于1966年出版的非虚构小说,本书详述了1959年一起凶杀案。

位于堪萨斯州霍尔库姆的农人赫伯特·克拉特一家惨遭灭门。

卡波特获悉此事后,与好友作家哈波·李决定一同前往当地进行调查。

他们访问了当地居民与该案的调查人员,摘记了上千页的纪录。

凶手狄克与贝利在犯案后不久被逮捕,卡波特随后以六年光阴著成此书。

《冷血》被公认是非虚构小说鼻祖及新新闻主义先驱,同时也成了卡波特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冷血》不但被改编为电影《冷血杀手》(In Cold Blood (film))和迷你电视剧《冷血谋杀》(In Cold Blood (miniseries)),就连杜鲁门·卡波特为了写作《冷血》而调查故事真相的曲折离奇过程,也被好莱坞拍摄成传记电影《卡波特》和《声名狼藉》。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而且她还在她教的高年级学生班上读过了。

她从一开始就是想朝着纪实文学的路子去调查和探寻真相。

因为有阅读能力障碍的Hays则根本理解不了她。

这里听说了Ame想写关于Purcell案的文章后,Hays的情绪其实是变的有些焦躁了,甚至加快了洗碗的手速,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出于真心,他还是在鼓励Ame去写。

但是我们观众知道,在之后时光中,他们对此的分歧将越来越大。

Elisa的一个线人提到了独眼黑人,说他在Tom死后还依然在寻找Julie,线人告诉她黑人称自己为Watts。

而Elisa的理论是,他是一个皮条客。

而这里的重要信息和彩蛋也与第一季连上,这个信息有是支撑阴谋论的重要证据,第一季的剧情出现,说明第一三季同处一个宇宙内,在这个宇宙内,路易安娜州确实存在着一个庞大且极具钱权实力的恋童癖组织,所以这个组织也极有可能扩散到了阿肯色。

这里翻译有问题,应为,那个男人(Hays)从来就没展露过丝毫的犹豫,不是吗?

Henry将父亲现在的失忆症告诉了Roland。

Elisa将自己的理论和盘托出,她认为此案的牵连就和第一季中的路易斯安那州的案子一样,独眼黑人为钱权高层拉着恋童癖的皮条,而Lucy、Tom甚至Dan都牵扯其中,所以他们最后都被灭口。

值得提到的是这里Elisa说到的内布拉斯加州的案子,因为内布拉斯加州指代的案子极有可能是一桩现实的丑闻,Franklin county scandal,富兰克林县儿童卖淫丑闻,在这桩1988年发生的丑闻中,原告的指控是一个涉及到美国高层政治家参与儿童卖淫的阴谋论,并且该阴谋论传言同时涉及了献祭仪式、魔鬼崇拜、食人、贩毒,而经过1990年的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个丑闻完全没有任何真实成分,是一个精心编造的骗局,此案被归为假案,原告被判作伪证。

该丑闻维基百科页面: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anklin_child_prostitution_ring_allegations而在Elisa的理解中(或者说Nic的理解中),这些案件都是像是第一季中因为被高层动了手脚所以最后没法真正水落石出。

Elisa紧接着就问道难道Hays没有觉得在这个案子中,警方高层也是有这种强行结案的倾向吗。

而Hays的回答又在混。

90年,Lucy房间的通话记录被找到,Hays终于有了新线索,他找到了Harris与此案有关的关键证据。

与此同时,Hays还是并没有像他说的那样,回早点回家陪家人,他还是追寻了自己探案的本能,连Ame的电话也没接,而这时的Ame也在进行着自己的调查。

Ame也调查到,Dan和独眼黑人碰过头。

这里的一场戏也拍的让人冷汗直冒,因为Hays不接电话也没回家,Ame带着孩子进行调查,就像90年Hays在超市里以为Becca丢了的情景一模一样,Ame也以为两个孩子不见了。

其实也就是说,他们在调查这件案子的时候,也隐隐发觉,这个案件就像一个深渊,而对深渊的探索,殊不知深渊也是会反噬你的,他们那种超出理性范围的害怕,就是对大阴谋论的一种本能反应。

不过还好,孩子只是睡着了,这里也更正前面一个有误的地方,Henry玩的是任天堂在89年上市的Game Boy,这款掌机在全球范围内共售出了1亿1千8百万台,也是我小时候美好的回忆之一。

Hays将Harris的重要证据带给了Roland,可Roland似乎并不是特别惊讶,也不想将这个线索继续探索下去。

Hays想要像80年那样,在谷仓审问Harris,Roland表示不要,可以看到大白天的Roland就开始喝酒,之前的一个场景Hays也说过Roland是不是喝了酒,也许有很大借酒消愁的成分。

看到劝不动,Hays终于抬出了Roland的弱点。

Roland也默认答应了Hays的行动。

接着是一场信息量很大的戏,但是这些信息其实我们可以从之前的一些剧情中得出,老女佣给Hays和Roland讲述了Hoyt家中的一些秘密和悲剧,首先要提到的就是Hoyt的女儿Isabel,77年由于一场车祸,她失去了她的丈夫和女儿,从此她也出现一些精神问题,甚至尝试过自杀,而在此之后,一位叫做June(六月)的独眼黑人开始专门照顾她的吃穿住行,除了他以外,其他仆人都没有进入Isabel住的地方的权利。

而在81年的时候,Hoyt开始限制佣人们的活动区域,她觉得Isabel的精神情况开始变得更糟糕。

从这一段对话中,其实我们已经可以大概勾勒出Hoyt家发生的事情了,万圣节穿的像鬼魂给Julie他们草人的就是Isabel和照顾他的独眼黑人,这个人同时也是去Ame签售会上捣乱的人以及Elisa口中的Watts,而早几集中教堂牧师说Julie曾经提到过的姑姑(aunt)就是Isabel,Lucy和Dan则可能是将Julie卖给了Hoyt家,Hoyt为了治疗女儿的心病买下了Julie,Isabel和独眼黑人最后带走了Julie,并把她关在了Hoyt家中的粉色房间里,为了让Julie待的更久,可能对Julie使用了精神药物或者毒品给她洗脑。

最后可能负责园景的Mike发现了Julie,所以在他的帮助下逃脱。

同时这里值得提到的一个可能的理论是,Julie是Hoyt的私生女,之前有人告诉了Tom,Lucy睡了她老板,而这也就是为什么Julie会在逃出后称自己是粉色公主的原因,她也是Hoyt家的继承人之一。

Hoyt买下她也是一箭双雕。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点,黑人叫做June(6月),而Julie在逃脱后呆的地方叫自己July(7月),这难道是巧合?

Hays把老女佣的女儿或孙女认成了Becca,这也呼应了本集第一幕Hays送她上学。

90年,Hays和Roland开始了行动,而Harris似乎意识到了自己活不过今晚。

审讯还是像之前一样,Hays负责文,Roland负责武,Harris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交代任何事情,但是他明显知道很多事情。

他说自己也有孩子,绝对不会伤害孩子,他肯定是知道粉色房间中发生的事情的,这里如果是大阴谋论的说法,那么他在说谎,但是Harris在这里的表演确实不像在说谎。

而在Hays和Roland说出他们觉得的大阴谋论的推理(Hoyt和其他权力人士娈童)后,Harris也真的像是在听笑话一样。

不过最后Harris确实撒了谎,想要利用解手铐的机会去拔Hays的枪,最后被Roland和Hays一人一枪打死。

Hays那枪应该是致命的。

Roland也很后悔,觉得是Hays利用了他,Harris的死肯定跟他最后老年生活成那样有最大的关系。

时间来到2015年,Roland得知,Harris最早在高速巡逻队,而他巡逻的地方正好是Isabel出车祸的地方。

之前提到不碰此案的约定。

Hays对Roland讲述了Ame曾经对他说的一些话,而只有观众们才知道,这些话是他脑中的幻象告诉他的,现在的他已经分不清现实与幻觉了,他的失忆症来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阶段。

说完走到床边的Hays又看到了那辆黑色轿车,他设了一个局,最终让Roland搞到了车牌的照片,到底是谁在监视他呢?

然而一回头,临渊般的一幕出现了,真的令人毛骨悚然,Nic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失忆症患者支离破碎的头脑之中。

在这个支离破碎的记忆迷宫中,Hays看到了90年的自己。

看到自己的丈夫在后院光着身子烧东西,恐怕是一个妻子能想到的最恐怖的事情之一了。

Hays并不能告诉她真相。

第二天早上,Ame想了解Hays了解的一切。

Hoyt终于出场,第二天就知道了Harris昨晚发生的事情,他是有怎样的神通?

短短的一个电话就钳制住了Hays,他肯定也知道Hays这里只有上车这一个选择。

孩子老婆成为了Hays最软的弱点。

上车。

我们下个回忆见我是剧集的分割线S3E06Hunters in the dark(黑暗中的狩猎者)本集由Daniel Sackheim拍摄,同时也是第三集和未来两集的导演,个人认为他不如第一二集导演Saulnier和Nic,第三集和本集的节奏都不是特别好,本集中前面部分比较沉闷,靠着最后引出Hoyt这条有大组织阴谋论的暗线扳回一城,目前在imdb上评分9.2分。

Inside episode中Nic对本集的剧名解释为:Hunters指向在黑暗中竭力追寻真相的真探们。

这黑暗像是有生命似的,它不断侵蚀着真探们的发现,星星点点的线索不但没有使真相更加明朗,反而使它更加扑朔迷离。

真相与真探之间像隔着一堵无形的墙,疑惑与猜疑才是本集的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Hays与Roland以外,Amelia以及得知Dan的下落之后的Tom也都是在用自己的方法探寻真相的猎手们,因为她们的努力,观众们才有了主视角(Hays和Roland)之外对真相管中窥豹的可能。

而Hunters的另一个反身性指代则指向了所有观众,所有电脑、手机面前的我们,不也正是那个在黑暗中试图理清真相的猎手吗?

而恰恰因为拥有了高一维视角,观众们才得以看到剧中人物的那些意气用事的瞬间,看到他们的愤怒与偏见,以及他们的后悔与悲伤,从而最终理解为什么所有悲剧都无法避免,以及它们得以萌发的冰冷土壤。

枪战之后,Ameila去警局找Hays,却被Hays拖回家云雨了一场,这里是他们第一次上床,所以Hays才出此言,翻译有误,应为:真是刺激的一天,那场枪战居然才是今天第二刺激的事。

真会撩啊,Hays。

之后Amelia表示她本来还想再等等(再跟Hays上床),但是Hays把这句话理解为是她怕Hays觉得她太easy(容易上手),他说他不会这样想。

(这里明显Hays疑心病很重,而且有点欲盖弥彰,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Hays确实会这样想(90年对Amelia去找警察问录像的事耿耿于怀))

Amelia事后诉衷肠,想要知道Hays更多的过往,却被Hays一句话给推掉,他说自己在战时学到的这句箴言,到底是他真实的领悟还是他因为自己记忆有问题的托词呢?

对于Hays的记忆是从哪里开始出现问题的,剧中给出的线索一直是比较暧昧的。

笔者个人有一个理论,会不会是因为年轻时Hays在越战里有着很多不好的战争回忆(杀人等),导致他不愿意去回忆过往,而这又进一步导致他的记忆功能减退,最后老了终于被回忆和记忆所抛弃。

正常人可能都理解不了,Hays在这里的回答是,我猜可能是因为运气好。

这里更像是对记忆有问题的托词。

整场戏延续了上一集Hays在警局对Amelia的疑心(不告诉她枪战发生了什么,让她去看新闻),没有透露任何自己的过往给Amelia,说明他在一开始对Amelia就是有戒心的。

Hays望向镜中的转场,时间来到90年,Kindt在让Tom听完女儿Julie打来的电话后,本来想让自己的人接手此案。

但是由于Roland对Tom有着超出友谊的感情,没有成功,于是只有让Hays和Roland把嫌疑人锁定在Tom身上,让他们去搜集可以指证Tom的证据。

接下来开始了对Tom的重新审问,这场戏Tom的表演非常精彩,教科书般的诠释了一个父亲被怀疑跟自己女儿事件有关的从不解到愤怒再到崩溃的全过程。

本集中终于又提到了peep hole的线索。

长官意志又开始,警察局内部一定是大阴谋论的一环。

又是神来之笔,镜中的2015年Hays将渐渐从回忆中脱出。

这里Hays似乎记忆又出问题了,女记者有点不耐烦的开始翻自己的笔记本,告诉Hays之后的事,并且指向警察局内部是否有在针对Tom的情况,Hays开始回忆90年去Julie打电话的地方取指纹的情形。

Hays不想让栽赃算到Tom头上,因为根据刚才的审讯,他也确定不了Tom到底有几分牵扯。

90年事件重开,Amelia要开始写自己的新书,也明确告诉Hays会开始自己调查,Hays明显对此不满。

对Amelia的怀疑加剧。

Amelia也开始责难Hays,她已经发现Hays在用案子逃避家庭。

两人矛盾加剧。

Hays在前雇主那得到Tom有可能是同性恋的线索。

Kindt搞到了搜索令,Hays和Roland来到Tom家搜寻证据,这里的一句箴言令人玩味:“宁静祷言:上帝啊,赐予我平静吧,去接受那些我无法改变的事情;赐予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事情,再赐予我智慧吧,让我知道它们两者的区别。

”这里明显的指向了Tom是同性恋的事实,在长远的基督教历史里中,同性恋几乎一直都是违背圣经教义的重罪,直到20世纪开始,少部分教会才开始出现针对同性恋的是否可以为教会所容纳的讨论。

而这里的发现又为警察局对于Tom的栽赃埋下伏笔,同性恋在那个时代污名化非常重。

这里的教会纸条也基本坐实了Tom是同性恋的事实,纸条翻译:“同性恋可以被治愈!

弥补和行为治疗辅导课程”

之后车上Hays和Roland开始讨论他们的发现,Roland坚定认为不是Tom干的,而Hays表示不管如何,一定这次一定要探案到底,而根据剧情我们知道,他们没有探到底,Hays最后离开了,离开的原因是Amelia,所以我的推断是,90年的重新探案很有可能直接导致了Amelia的死亡。

时间线跳到80年,是Kindt将Will书包和Julie衣服的证据给的Hays。

Hays这里也明显发现了Kindt的意图,他应该一直认为警局有牵连。

2015年,Hays又对女记者撒了谎,他没有告诉记者真实想法,而我们也从Hays的托词中可以看出在90年案件重新开启后,警方并没有推翻之前的推论,还是将锅甩在印第安身上,而由此我们也能知道90年的Tom不是失踪就死了。

90年,发现书包和毛衣的警官,表示可能看过也可能没看到Roland,记忆并不深。

Harris终于出现,而他现在在Hoyt food里面担任保卫科长(大雾)。

所以故事背后的暗线终于露出了一角,对话中我们明显知道Harris是帮助了Hoyt才得到此位,帮助当然就是栽赃给印第安,而Hoyt到底想通过栽赃掩饰什么呢?

根据上集的剧情,Hoyt找到了Hays,并且让Hays相信了Hoyt是跟本案没有实在联系,那Hoyt当时跟Hays是怎么说的呢,笔者猜测,根据之前剧情,Hoyt绑架Julie的原因跟他孙女的去世有关,再想深一层,也许他女儿可能才是真正绑架Julie的人?

(这里的猜测跟后面剧情有关)

之前的剧情说Hoyt去打猎了,而Harris办公室里出现的照片,明显白胡子老人就是Hoyt。

Harris说他肯定看到,跟刚才发现书包的警察证词相悖,明显又是在帮助Hoyt,Hays这里肯定也发现了。

2015年,记者问到Harris的情况,Hays装作不知道的样子,然后记者引出了围绕着这个案件里不同时期的所有死者来质问Hays,会不会Harris也有一天像Dan一样被发现在矿场。

这里也可以知道Tom的确死了。

翻译有误,应为:枪战死在Woodard家里的所有人。

Hays义正言辞的甩锅,表示别来怀疑我。

然后以不适为理由遁掉了。

90年Amelia来到上集提到的女性收容所,开始了自己的调查。

注意这个打扫的人,很奇怪,而且他待会还会出现。

Amelia找到一个跟Julie一起待过的女孩Shelly,但是好像没有什么额外信息。

奇怪的是这里的镜头,这个女孩看了一下窗外,然后又一次给了这个清洁工一个镜头。

车上是写着Ardoin园林公司。

在IMDB演职人员表中找到了这个,这个人叫Mike Ardoin。

让我们再看第一集的演职人员表。

是的!

他就是第一集里的Mike,那个似乎对Julie有好感的小男孩!

第一集向Julie挥手的Mike

第二集向Hays和Roland讲万圣节时候的事情,可以看出,他跟Julie关系很好。

这个伏笔就埋的特别可怕了,为什么长大后的Mike会出现在这里,他跟Julie还有联系吗?

也同时出现了一个推理的可能,这个女孩为什么要看Mike,她是不是才是Julie?

那个在商店里留下指纹的人和那通电话是不是都是伪装的Julie,而这个伪装是她和Mike指使的,不让警方真正找到自己的同时为了要让此案重审,从而牵扯出以前绑架过她的人?

查了Imdb的演职人员表,这个推理可能不对,但是演职员表里也有很奇怪的东西。

Imdb里标明的Julie长大后的扮演者不是她,但是第三季最后一集第八集中,这个演员以Shelly的身份出演,同时也有Mike长大后的扮演者出现,但是没有Julie长大后的扮演者出现!

此推理是名利场一篇文章https://www.vanityfair.com/hollywood/2019/02/ardoin-true-detective-season-3-who-is-gardener-killer-pink-room-hoyt中的推论,其中还包括一个终极发现。

第八集季终集剧透预警!

是的,Lucy Ardoin,Lucy以Julie的母亲命名,极有可能是Julie与Mike的孩子,Mike小时候就对Julie有好感,后来因为一些机缘(比如Ardoin园景公司负责了Hoyt家中的园景维护)救下了Julie,两人也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而最后她的话也明显是以前在她身上发生过什么事情才能说出来的。

Dan也适时出现,而这时他想要7000块(目测是毒资),然后将会告诉Hays和Roland一个会影响他们调查方向的事实。

同时也印证了作者上集的猜测,Lucy跟案件有关,而这些有关者杀害了Lucy,但是现在看来,这些线索来的太简单,很像是Nic的烟雾弹,有种观众恍然大悟,但其实Nic背后另有安排的感觉。

Dan也知道Tom是同性恋,目测是Lucy告诉他的。

Tom被释放后去找Roland,结果听到了关于Dan的一些信息,他也想知道Dan知道什么。

回到2015年,这里作者在第三集的判断也是对的,果然是儿子与女记者有染,被敏感的Hays发现了。

儿子对记者有目的性的接近其实也是有戒心的,Hays肯定想起了他与Amelia的那些争吵。

儿子说他和妻子的关系和以前不一样了,老Hays发出感叹。

这里Hays应该是在向儿子诉说导致他和Amelia分开的那件事的心路历程,而儿子马上不耐烦的说其他的想扯开话题让Hays离开了。

这里儿子想知道Hays的计划。

Hays表示,当他自己没有儿女的时候,他其实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是有了儿女以后,就变得有了弱点,知道害怕了。

这里其实分析一下可知Hays的心路历程,90年他本身是想要一直探案到底,但是与Amelia产生分歧,这时可能Amelia出事死掉(经楼中朋友@Paul的提醒,2015年Hays家中有一张疑似老年Ame(起码不是90年)的照片(见下图)出现,所以90年Ame应该没死,身上发生的事肯定更加复杂),而那些案件相关者威胁过Hays说如果继续探案可能会牵扯到Hays的儿女,所以Hays怂了退出案件,而2015年,儿子长大,女儿可能也出事,或者有矛盾不在身边,没有其他什么事情可以威胁他了,所以才在2015年又试图站出来重新当一把真探。

Hays明显是从自己以前的选择里学到了教训,90年也许正是Hays没有告诉Amelia一些他知道的事情,害死了Amelia。

说罢又陷入到以前美好的记忆中。

80年,Amelia试图在宣布印第安是凶手的听证会后保护Lucy,当然也可能是想借机跟Lucy搞好关系,知道更多案件内情。

Lucy不领情,一骑绝尘,这里追来了的胖女人也是一个重要疑点,她就是那个第一集里看到两个孩子骑车的人之一,而在案件发生后,她一直待在Lucy身边,似乎是要看住她,这里笔者怀疑,她是Hoyt的人。

第一集里向will和Julie挥手

第二集在Will葬礼上陪着Lucy

第三集在Lucy家里也有她

时间又来到90年,小镇因为案件而分崩离析,Hays认为是背后的势力谋害了它。

这两句话又道出了主旨:悲剧的发生,其实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干系。

Tom找到了Dan,这里翻译也有问题,应为你过去常来“溜冰”(吸毒)的地方。

这里他还在用口交洞讽刺Tom的同性恋身份。

逼问出了Dan的信息:Hoyt的名字。

Tom有没有杀掉他呢?

满月像是假的一样,90年,Hays重探Purcell家。

终于发现了Peep hole的真相,原来,它是用来传纸条的。

纸条上的话原来是哥哥在安慰妹妹,而安慰的原因则多半是Tom和Lucy的争吵。

2015年,如上集的判断,老Roland果然开始帮助Hays,而Hays给出了一些线索。

期待2015年两位真探的表现。

Hays的失忆症又犯了,他似乎想不起Roland为什么会在这。

Roland也同样疑惑Hays到底怎么了。

这里有个桥段很可疑,就是Hays让Roland去看看他平时看到的那辆盯梢的黑色轿车在不在,Roland表示没有看到。

时间又来到90年,Amelia在她新书发布会上,明显这里没有Hays的参与。

而这里Amelia这一段如诗一般可以触及所有失去过孩子的家长们内心的独白很遗憾,翻译仍然有问题,应为:你失去的孩子就像一个虚空一般他将永远在你脑海的过去和未来中回响着。

他不仅仅会环绕在那些你们曾经一同待过,但再也不会同处一室的房间中甚至会环绕在那些你们永远不会一起进入的房间中。

这种缺失是更深层次的,它是一种你知道的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它是在每一个余生你将走进的房间里,你清楚明白的知道他们应该在那里,但是他们永远也不会在那里的事实,你对他们的记忆就变成了这种缺失的图腾。

它会永远的提醒你,你失去过的孩子,这是一个你永远也没办法结束的故事。

听完这段话,是不是让人联想起刚才的一个猜测?

绑架Julie的会不会就是失去了自己孩子的Hoyt的女儿?

这里一个从未出现过的独眼黑人突然开始搅局。

Hays他们当年去的黑人家是左眼白内障。

他的中伤肯定也戳中了Amelia的痛点。

Amelia突然想起的这个证据。

草娃娃的线索正指向着独眼黑人。

他不可能是凶手,凶手没道理自己跳出来。

但是他一定与Will的死有关,因为季终集他还会出现。

本集最精彩刺激的一段,喝醉的Tom悄悄来到Hoyt家中。

Harris就好像知道他会来在等他似的。

有闯入者还在悠闲的抽烟,那他一定知道这个闯入者不会活着出去。

穿过一个铁门。

对,这就是Julie口中的粉色房间,在这个房间里,到底发生过什么呢?

Tom肯定看到了墙上挂的照片,而从他的表情来看,一定是让他特别不解特别难受的一幅照片。

Harris会下手吗?

从本集给出的线索来看,观众们能够大致还原出一些真相了,比如阴谋论中Hoyt和警察局都是幕后主使之一,Harris胖女人都是Hoyt的棋子。

但是Julie的下落仍不明朗,与Mike在90年的关系也无法判断,跟第一季非常不同的一点是,第一季的犯罪一直比较明朗,Rust和Marty一直是在找最终坏人的路上,但是本季到了倒数第三集,对案件本身的疑点仍然重重,那么最后两集的重点一定是在Hays对真相的还原,以及他的记忆对整个案件的影响,还有他的家庭关系上,目前我们获得的碎片还没有办法拼成一张完整的图像。

角色的拉丁/德语名名利场的那篇文章还提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Meta元素,在本季真探里,很多人的姓名都以拉丁语或者德语命名,而这些名字的源语义似乎非常有意义,比如Amelia的姓Reardon意思是:皇家诗人,或者讲故事的人,Purcell的意思是: 养猪的人,Hoyt的意思是:住在高处或者山上的人,Ardoin的意思是:住宅或者家。

Kindt意思是儿童,而Blevins(经常与Kindt一起出现的市长)的意思则是大灰狼。

这样的命名给了整部剧铺上了一层格林童话一般的白纱,让这部剧的寓言味更加浓厚了。

S3E05If You Have Ghosts (如果有鬼魂)本集由Nic导演,名字出自迷幻摇滚歌手Roky Erickson的同名歌曲:http://music.163.com/song?id=1901878&userid=44273387Inside episode里面Nic的解释为,剧名如同第四集一样,指向Hays的记忆问题,拥有不确定的记忆,因为无法连贯,好像同时生活在三个不同的时间流里,三个时间流的记忆有时会造成混乱,就好像自己过去的或者未来的Ghosts跟自己同处同一个时空中一样(Hays在自己家中看到了90年代的自己,而90年代的自己看到门被推开)。

眉眼之间很清楚可以看到,90年代Hays发现的就是Julie。

Roland对Purcell爸爸的保护似乎有点令人疑惑的太过。

从前情中我们知道,他与Tom走的很近,甚至可以说以一己之力把Tom从自杀或者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他这时多半已经参加了Roland所在的浸信会。

88年,Lucy因为嗑药过量在旅馆里一个人死去,看上去是自杀的样子,但是就年份来说,已经离案发的80年过去了8年,要自杀也太晚了,所以不能排除是杀人灭口,因为前面有推测,Lucy也参与了本案,她知道一些内情(在本集中得知字母信很有可能也是Lucy寄的)

Lucy的弟弟Dan在85-86年因假支票被抓进去,87年在拉斯维加斯露过面(极有可能和Lucy碰过面)后就失踪了。

从前面剧情我们得知他在90年露面后失踪,后来发现尸体被埋在密苏里州的采石场里,90年露面应该会有一场戏,他的死肯定与案情有关,而与两位主角有没有关系,我们拭目以待。

挺重要的一个信息,在警察上门之前,已经有人去过了,而且没有相关记录,说明警察内部与案情相关方有勾结,并且把Julie露面的消息通报给了他们。

(个人认为很有可能是检察长Kendt)

比起Roland想要保护Tom,Hays更想知道真相,所以悄悄拿了照片给Tom,被Roland恼怒的叫进了房间,官大一级压死人,Hays显然对Roland的命令很不满。

望向Woodard家照片,90年的Hays陷入回忆。

枪战应该分为三帮人,穿西装的警察,想围剿Woodard的Rednecks还有屋里的Woodard,Woodard私藏的战争用地雷让局面陷入混乱,不明白情况的警察与红脖子也互相杀了起来。

而Woodard故意留了Hays的命,因为Woodard在审讯室一场戏后实际上与Hays在精神上有一定链接。

Woodard也留了Roland的命。

在审讯室里的问话,Woodard知道他们都是越战战友,同时对自己也都没有偏见。

本来Woodard设计了一个完美的自卫方案,但是警察的到场让他的计划落空。

为了引得另外两方混战,不得不杀了警察的他明白自己的下场一定是监狱,而监狱对待印第安这样的边缘群体一定是没有好日子的,还不如现在死了一了百了。

Hays也突然明白了,Woodard想让自己杀了他。

而Woodard的话似乎在讽刺着Hays,以及他们在审讯室的谈话。

最后,Woodard还是想办法让Hays动了手。

Hays在这个死局别无选择,只能开枪,Woodard的枪伤大约在左眼眉骨上下。

这个画面眼熟吗,第四集中Hays产幻的画面,最左边很像Woodard的人的伤口正是在左眼眉骨上面!

所以基本可以确定,Hays产幻的场面中出现的人都是他曾经杀掉的人。

时间来到90年,Tom应该是应Kindt的邀请,来发表一个声明,而这里值得玩味的一个可能性是,Kindt指使Roland接近Tom,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对定案的看法,因为他是兄妹俩的父亲,如果在世的亲人接受了一种定案,其他人(包括媒体)也更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而80年Hays与Roland的直接上司Alan居然在新闻发布会上来突然搅局?

他带着Woodard的子女表示当年Woodard是因为村民们的威胁才做出此种行为,而他也与兄妹俩的死亡与失踪毫无关系。

Alan明显是冲着Kindt来的。

个人分析,有两种可能,第一,他在80年被Kindt整过(后面剧情可知),现在想要报复,第二,他背后一定有更大的角色指使,而不是真正出于正义的理由。

Hays也看出来了,而Alan这时已经离开了之前的工作,是一个律师了。

80年案后,Roland升职,而Hays和Alan应该都被Kindt给整下去了。

这里翻译有误,他对Alan说,杀掉印第安其实是无奈之举,被印第安给安排了,这里翻译应为“好像我需要更多这样的回忆(杀人)一样”,潜台词是他在越南没少杀人。

而这里Alan非常大声的说出这句话,像是故意要让Woodard的子女和媒体听到一样。

90年,Hays和Roland来到当时霸凌Will的Freddy家,重新询问当时的情况,而这里Freddy给出的新证词似乎让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如果他的证词属实,哥哥Will死和妹妹的失踪甚至有可能是两个不同的案件,很有可能涉及到两方的犯人。

对他来说,那次审讯也是一次“霸凌”,Freddy也一直背负着那次审讯在生活着,很明显他过得也不怎么样,但是起码没有在牢里。

一个流浪者来提供关于Julie的信息,从他的话里面我们可以得知,Julie应该也一直在街头讨生活,她一个人参加了这个青年流浪小团体,并且没有呆多久就离开了。

而疯疯癫癫的状态让人联想到第一季的邪教组织。

第一季中被献祭的小女孩笔者推测,Julie有可能在小时候被绑架后逃脱,但是已经因为虐待,有一定的精神问题。

而这里的信息表明,Julie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哥哥死了。

Hays问他Julie是否像在躲着谁,流浪者的回答其实是相对肯定的。

时间转到2015年,Hays在向记者叙述90年的侦查情况,而记者提到了一个调查员,在90年失踪。

Hays似乎记不起这个人,而这里他极有可能在说谎。

(后面剧情中2015年的Hays与Roland相遇,Hays告诉Roland他有些事情没有给记者说)

再放两张第四集死人幻觉的截图。

幻觉里出现的这个穿西装的人,很有可能就是Harris,而这里Hays撒谎的原因也很明显,他当年因为某些原因杀掉了Harris。

第一季中Rust去Marty家里带的花90年,Roland邀请Hays夫妇到家里吃饭,女友Lori就是Roland当年在教会搭讪的那个。

带花这点跟第一季里一模一样。

他们在一起7年还未结婚,而且是敏感话题,有点可疑。

Hays非常看不惯Amelia想要了解案情的心思。

这里翻译也有问题,应该是松林街的那个“女性收容所”。

目测之后Amelia会去调查。

这场戏中Hays与Amelia的矛盾已经很大,在对案情了解上的分歧让他们感情出现裂痕,Hays这时已经觉得Amelia的动机不纯,想利用这个惨案作为自己作者身份的垫脚石,而Amelia觉得自己很无辜。

2015年的Hays说他第一次开始看妻子的书(更有可能是他看过但是忘记自己看了),发现了一个细节,字母信上的说法与Amelia在Lucy那里打听到的说法一致( children should laugh),他懊悔不已,如果自己当年打开心扉与妻子共享案情,是不是能够让案件多明白几分,而他们之间的关系会不会也就此不同。

如果信是Lucy寄的,那说明Lucy参与了此案,由上面流浪汉的证词可知,Will的死与Julie的失踪可能是两件事,Lucy参与了女儿的绑架,而理由是,Julie不是Tom亲生的,Julie实际上是Lucy和她老板Hoyt鬼混的产物。

Hoyt与Lucy合谋将Julie绑架,却没预料到Will遇害(或意外死亡),字母信落到了警方的手上。

Hays又看到了疑似监视他的黑色轿车。

从Roland家回来,两人又开始争锋相对,亲密关系里面的猜忌暴露无遗。

Amelia觉得Hays想要控制自己,而Hays觉得Amelia在利用案情给自己谋利。

而在观众的眼里,他们的行为其实都可以理解,但是围城中的两人却无法理解彼此。

针锋相对的两个人完全被自己的情绪给掌控,忘记了爱的真意。

孩子救场,避免了一场争吵的升级,但是观众知道,这场风暴早晚还是会来。

本集神来之笔出现,2015年的Hays回忆到此的时候,就好像也同时活在90年,搞不清楚自己身在何处。

2015年的Hays看到了90年的自己。

而90年的现实中似乎有人推门而入,这里明显可以看到Hays已经分不清记忆与现实了。

镜头一转,90年的Hays又在窗子的反光中看到了80年刚经过大枪战的自己,这个操作实在太神了,赞美Nic,Hays已经丢失在自己的记忆迷宫里。

在80年,Hays已经对Amelia有了信任问题,感觉有一种出于本能的不信任,或者说没有安全感。

90年,案件重开,Hays发现重要证据被人动了手脚。

也同时发现,Will的书包衣服都是被放置在案发现场的,而发现证据的调查警官之一就有记者提到的失踪的Harris。

(极有可能被Hays发现并处以私刑了,而且没问出来什么,Harris本身也应该只是一颗棋子)

Hays恍然大悟当年因为大枪战的余震尚在,加之犯人已死,自己也没有很清楚明白的对这些证据进行深入调查,Kindt也乘机结案。

Alan的人也没有看到这些证据。

而Roland现在已经明显屁股决定脑袋的站在了捧他上位的Kindt一方。

2015年的Roland第一次出现,似乎过着一种非常老派的生活,还在听广播,养了很多狗,而对狗的态度可以看出,他身上仍保有怜悯弱小的正义感。

2015年的Hays很奇怪,为什么Roland会选择住在这样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90年发生的事情肯定对Roland影响非常大,而这里用的词语people's person,第一季的Marty也这样形容过自己。

第三季与第一季的对应关系非常强,Rust的那句:Time is a flat circle,无时无刻不体现在第三季里。

Marty与Roland都是升职后,自己辞职或被搞下去,Rust与Hays都想找到最终的真相。

贴笑话一则:

90年Hays与Roland有过矛盾。

这里Hays的调侃和Roland的回答其实能够读出非常多信息,Roland明显变了,他知道名利都是当权力走狗得的甜头而已,权力一旦利用完你,你也就被扔进垃圾桶,而笔者觉得可能正是Roland身上的正义感让他没办法与权力同流合污,所以流落至此。

这里Roland的表情很复杂,这里的狗是不是值得就是Hays这条敏锐的“猎狗”呢

Hays记忆错乱,觉得Roland结过婚,而Roland提到已经24年没和Hays说过话。

也就是90年结案后,他们就再也没有交往。

时间闪回到90年,Julie给警方打了电话,里面有非常多的信息。

第一,Julie不承认Tom是自己的父亲,并且好像很怕他来找她似的。

julie说警察不可信

这里信息量超大,“他”,“我们”,“他们”到底分别指代了谁?

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我们能够推断出什么?

笔者有两种推测,第一种,她被绑架者洗脑,认为Tom确实骗了她。

第二种,她假装被洗脑的样子,实际上是在提醒Tom不要再来找她了,因为找她必然会碰到一些他惹不起的人,其实是在警告Tom。

因为之前流浪者的证词,Julie后来都是一个人在流浪,她已经从被绑架(邪教)的地方逃离出来,所以笔者这里更倾向于第二种推测。

这里Roland基本指明了,他们在90年曾经杀过人。

Hays和Roland对这两个悬案要负多大责任呢?

Hays明显是对记者隐瞒了什么,笔者觉得是在不认识Harris这里撒了谎。

Hays看过Amelia的书后得出结论。

字母信是Lucy写的。

到底是舅舅还是Harris?

这里终于和Hoyt这条线连上了。

Hays这里说Hoyt曾经在那件事发生第二天来找过他,而且Hoyt说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从这里我们能够大概推测,那件事首先不是80年,也不是2015年,所以一定是90年案件重启后的事,同样也不是指发现Julie指纹或者Tom发出声明,因为那时候Hays和Roland还没做什么,所以那件事极有可能是指Hays和Roland做的见不得光的事。

而Hays没有给Roland说的原因是,笔者推测,他认为,Hoyt找他时也坦白了,与绑架的关系以及他与Julie和Lucy真正的关系,杀害Will的凶手则另有其人。

所以他在当年放过了Hoyt,也没有告诉Roland。

Hoyt可能是参与案件的一方。

并且在几年前就死了。

Roland这里指的应该是90年,在他或者他们杀掉Harris或者Dan之后(多半是错手),估计没办法在继续调查。

Roland其实也深深被此案影响着度过了一生。

一场超神的老戏骨对戏,这里笔者已经三刷,Roland在诉完长达35年的苦之后,得到的是一个怅然的回答,在面对一堆与自己有关的怒气的时候,记忆的不在场让这个怒气无处存放,而Roland此刻也理解了一个失忆症患者的无能,在Hays道歉之后,放下了自己深藏25年的怒气。

Roland知道为什么Hays来找他,但是过往也告诉他,这个案件有一些他们根本无能为力的存在阻隔着他们。

90年,Hays辞职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Amelia。

他们是否都在案中牵扯太深。

翻译有误,Hays想在自己完全失忆以前了结此案。

Roland虽然没有明面上说要帮助Hays,但是两个老人的联手已经板上钉钉。

本集给出了众多线索,加上开头看似简单粗暴却真实震撼的枪战,神一般2015-90-80年的三条时间线的幻觉模糊桥段,以及结尾一场精彩到令人感慨的老戏骨飙戏。

它们都让Hays、Amelia、Roland这三个角色的性格,处事,以及他们长达35年的爱恨纠葛在本季中得到极大深化,观众也得以深入故事与人物当中去咀嚼他们复杂的过往,从而更加有代入感的开启2015年两位老侦探的“真探”行动,一切都让人想起第一季中Rust与Marty最终联手的重头戏,这也是为什么这集在IMDB上创下了本季新高的9.1分的原因吧。

本集片尾曲: DesperadosUnderTheEaves(屋檐下的亡命之人)---Warren Zevonhttp://music.163.com/song?id=19778440&userid=44273387我们下个回忆见S3E01 the Great War and Modern Memory(“伟大的战役”与战后记忆)

镜头扫过80年代的Ozarks,一个平静的小镇上,小男孩正骑着他的自行车,车上的一张彩纸被后轮扫的沙沙作响。

(时间线80)

镜头一切,来到了2015年,此时已经退休的侦探Hays换上了一身衣服,镜头扫过桌上的四个物件:录音笔,笔记本(资料夹),他的手表和钱夹。

(时间线15)

突然一段不属于这个时空的台词突兀的进入,而他好像回忆起了什么

本季重要的打破时间线,以及分离回忆/现实的手段第一次出现,即主角Hays开始望向镜头。

Hays开始回忆起1990年,案件重启之时,调查组找他取证时候的一段对话。

(时间线90)

Hays与时任警探的这段对话剑指了记忆与时间的主题,非常耐人寻味,Hays表达了对自己记忆的自信,而警探寥寥两句,就包含了一个非常形而上的问题,被我们所遗忘的东西,我们怎么会知道它被遗忘了呢?

而这时警探的一句台词也似乎暴露了Hays的一个秘密,他也许在1990年(甚至80年的时候)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记忆问题。

镜头又切回2015年,Hays打开了那个录音笔,里面播放的是他前一天给今天的自己准备的录音,录音中的话也说明了,他甚至连自己记忆有问题这个问题都记不住(对刚才一幕警官的那个形而上的问题的印证)。

他昨天的录音提醒着自己,参与采访的目的,是要试探他们到底知道多少。

Hays在听录音时,露出的困惑的表情,由于记忆的问题,前一天和后一天的同一个人竟然可以有如此的疏离感,甚至像是两个人,前一天的Hays向后一天的Hays发出指令,而后一天的Hays只是照着“他”的命令在行动。

还记得本集的名字吗?

the Great War and Modern Memory,我认为,这里的Modern Memory有一部分指的就是他的录音笔,科技的发展,让记忆可以实体化,并将之存储在客体之内,哪怕主体遗忘了这段记忆,但是录音仍在,这会不会就是时间带不走的那个“真相”(the truth)?

而录音的最后提到了床头柜,而床头柜里藏着一把手枪。

一切的暗示,都指向Hays知道媒体不知道的一些的事实,而这些事实,也许会导致Hays使用这把枪(可能是除掉知道真相的人?

也有可能是自杀?

)短短两分钟的剧情,编剧和导演已经带领我们四次穿梭于三条不同的时间线,而且交代了非常多关于Hays的信息,这段必须在二刷的时候看才能看的出来它的厉害之处。

这里非常重要,后面线索中会说明镜头一切,又来到了90年,90年的Hays开始向时任侦探叙述着80年案发当时的情况。

一对兄妹向父亲要求去运动场玩(playground),因为他们的朋友会戴上他新养的狗。

请注意这张截图,这是90年Hays在向时任侦探叙述时的截图,相比于第一次小男孩骑车的截图,这里的画面明显多了一层蓝色的滤镜。

兄妹在骑车路上,镜头分别扫过了一些邻里乡民,以及后来有嫌疑的几组人,包括印第安人和中二少年三人组,他们似乎是发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计划,很奇怪的在中途岔路故意停车,并看着兄妹离开。

撒谎时眼睛往右上角看然后场景又回到了90年的问询,Hays这里在撒谎,说自己当时正在办公。

引自美剧lie to me:“一个准确的测试是直接盯着某人眼睛的转动,人的眼球转动表明他们的大脑在工作。

大部分人,当大脑正在“建筑”一个声音或图像时(换句话说,如果他们在撒谎),他们眼球的运动方向是右上方。

如果人们在试图记起确实发生的事情,他们会向左上方看。

这种“眼动”是一种反射动作,除非受过严格训练,否则是假装不来的。

实际上在打老鼠。

这个场景特别棒,也很讽刺了,海滩放松自我的标配:躺椅啤酒却用在了垃圾堆旁,人类文明的副产品,浪费的本体---我们所铸成的垃圾的海洋。

这里的狐狸不免让人想起《三块广告牌》里的那头鹿在Roland说觉得嫖是一种比结婚更诚实的关系,Hays交代完自己是一个从来没有嫖过的浪漫主义者,以及自己因为某些原因(很有可能是某些自身缺陷,比如记忆有问题)【E02线索更新 在与Amelia在酒吧聊天的时候 他曾提到自己从战场上归来后时不时会有被自己领带给勒死的想法】不愿意结婚后让女人和小孩跟着自己受罪以后,垃圾场突然出现了一只狐狸,他的搭档Roland拔枪想打死它,而Hays阻止了他。

镜头切到

Tom Purcell打电话到Ronnie家,确认孩子是否来过他家,得到了否定的答复。

我们可以从对话中得知,Ronnie没有说过要带狗到游乐场(playground)去,而Purcell兄妹也没有提前说过要去找他。

Purcell兄妹为什么要撒谎?

他们明显是另有一个不可告人的去处,他们要去哪里?

镜头切到游乐场,中二少年三人组之一正在骑Purcell哥哥的车(已验证,因为车后也有彩纸)。

这一段对话充分的体现了Hays的性格与行事原则,虽然他是一个猎人,但是从不以杀戮取乐。

杀老鼠是因为老鼠曾经两次将人类灭绝,杀野猪是因为可以食用,他甚至在面对鹿这种相对弱小的猎物的时候,他也尽可能的以公平的方式,只用冷兵器弓,同时不打静止的鹿,也不放诱饵。

他在面对猎物和敌人的时候,绝不是不择手段的,而是遵从着自己的一套程序正义。

Hays在到达现场后第二次看向镜头,现实/回忆切换,时间线回到2015年,原来上一段是Hays在采访前自己的一段回忆,而记者在设定好灯光后提示Hays的话语打断了Hays的回忆。

非常有意思的设定,剧中剧叫“true criminal”真凶,与“true detective”真探相呼应,并且也是第三季第一集。

我认为,纪录片本身也是Modern Memory的一种,由于影像材料的现代性,当我们去探寻历史的时候,纪录片的形式已经某种程度的代替了以往的文本形式,同时它们也变成了历史与真相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一个有趣的点也就在这里出现了,当纪录片中的拍摄主体有记忆上的问题,他的叙述不一定可靠之时,纪录片到底能够传达多少真相呢,除开失忆症不谈,人的记忆也许本身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也许历史存于世的形式以及所谓的“真相”其实无论如何总是带着些许主观性?

1月28日更新,这里及上面关于Morden Memory的部分都是作者误读,致歉,更新一个冷知识点:《the Great War and Modern Memory》剧集名字的由来是Paul Fussel在1975年写的一本同名书籍,原著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些重要战役以及一战对下一代人在思想、社会、时代精神等等方面的重大影响,Modern Memory代指战后一代人的记忆以及战争带来的影响。

本剧中的the Great War仍指越南战争。

根据Nic在inside eposide里面的介绍,本集剧名正是用双关的方式来表达Purcell一案以及其对Hays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本集标题里的“the Great War”指的应该就是越战,Hays的自白里也提到,他曾经认为时间分为越战前和越战后。

可以看出参与越战对Hays的影响非常大,越战本身也是美国反战思潮的核心起源,不管是老兵还是文艺青年,都在这场战争和后来的思潮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有的患上PTSD,在酒吧里杀了人,有的变成嬉皮士,人生从此除了Peace and love再无其他。

越战及后来的思潮应该会对后续剧情有更大影响。

但实际上,更大的改变了他的生活的是Purcell案的前后。

妻子关于Purcell案的书被认为是纪实文学经典之作,这里又交代了一个利益相关,也给出了一个可能性,妻子的第一手资料肯定是从Hays手上得到,但是Hays记忆有问题,有没有一个可能,其实妻子的写作与现实相差非常大,此次拍摄就是为了揭露这一点,所以为了维护妻子的声誉,Hays可能才会用到上文提到的那把枪呢?

再大胆一点的猜想,此案是否涉及到他妻子?

甚至涉及到Hays自己?

(因为他可能会遗忘自己的参与)

在搜查Purcell家时,这里给的镜头非常奇怪,书名应该明显是要给观众看到的。

这里藏着一个彩蛋,下面那本the forests of Leng是剧中杜撰的书,而Leng是HP Lovecraft小说中一个虚构的平原,就像第一季里的Yellow King一样,这里算是Nic作为HP Lovecraft粉丝的一个小致敬吧。

非常重要的一个线索,Hays在哥哥房间里发现了一个peep hole,偷窥洞。

在另外一个地方问询时的意外得知,一个邻居说自己听到年轻人在游乐场(playground)做了些什么,但是没有挑明。

(猜测:祭祀相关?

拾荒印第安人的线索也在这里找到。

第三次看向镜头,原来是在回忆的时候,突然采访的现场灯光出现问题,回忆被生硬的扯断,并切换至2015年的现实。

继续回忆,Hays来到了Purcell兄妹所在学校,找到了哥哥的英文老师,Amelia。

我也想知道,求解Amelia正在上一堂诗歌赏析课,其中提到的诗歌是诗人、作家Robert Penn Warren的一首关于“时间”的诗歌,Robert Penn Warren(1905-1989)是唯一一个同时在诗歌和小说领域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家。

课上读到的诗句是: Tell me a story.In this century, and moment, of mania,Tell me a story.Make it a story of great distances, and starlight.The name of the story will be Time,But you must not pronounce its nameTell me a story of deep delight.告诉我一个故事在这个狂热的世纪之中,在这个疯狂的时刻告诉我一个故事将它编成星河耿耿、银汗迢迢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为时间但是你切勿说出它的名字告诉我一个埋藏着深深喜悦的故事

男女主第一次同框,对套路比较熟悉的观众这时应该发现了,她就是未来Hays的妻子。

中二少年三人组之一,他支支吾吾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应该是三人组里最好攻破的一环,后续中二少年的秘密行动这个悬念我感觉大概率会由他来交代。

没对好口供,之前的长发中二少年才说没见着兄妹在公园里玩,你这就交了老底了。

Amelia讲述Purcell哥哥的一些特点,聪明敏感,安静内向。

Amelia也听到了一些关于中二少年组的风言风语。

中二期啦,都可以理解。

攻破三人组就靠这句话了。

后来Hays和Roland根据线索找到了印第安拾荒匠的家,发现他也是越战老兵(veteran)。

Roland讲自己当年的战友,进监狱的进监狱,流浪的流浪,怎一个惨字了得。

Hays表示自己的战友中也有很多如此下场的。

回忆到这Hays突然感觉不适,看向镜头的同时,又把时间线拉回了2015年。

赶走了记者,Hays来到了一个房间,哽咽着拿起了一本书,又陷入回忆中。

后来Hays自己孤身一人开始了自己的调查(猎人追踪猎物),在战争中熟练的各种追踪技巧派上了用场,最终找到了案发现场之一。

与第一季“皇冠”遥相呼应的“草人”

Purcell哥哥的尸体被摆成了一个类似祈祷的姿态。

回忆被拉回到2015年,官方宣布Hays的老婆就是Amelia,聪明的观众们你们早就猜到了吧,而他拿起的书名如图,“与因此毁掉的社区”令人瞩目,事情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呢?

回忆又切到90年,案件重开审理,理由很显然,十年前的凶手另有其人,也就是说,当年Hays最后的调查有问题(是不是Hays故意的,他其实知道他抓错了人?

本集最大反转,妹妹在10年后被发现还活着,看到这的时候真是一阵鸡皮,把悬疑拉到了最高点,只能感叹Nic编剧的强大,希望能好好的圆这个坑。

第一集片尾曲 Just Dropped In 歌曲链接:https://music.163.com/song?id=3063668&userid=44273387 歌词:Woke up this mornin' ,the sundown shinin' inI found my broken mind in a brown paper bag withinTripped on a cloud,i fell a eight miles highTore my mind upon a jagged skyJust dropped in to see what condition my condition was inAh ahPushed my soul in a deep dark hole,followed it inMet myself crawlin' out as I was a crawlin' inI woke up so tight I said,"I never will unwind."Saw too much I broke my mind.I just dropped in to see what condition,my condition was in.Oh, Lord, Lord,What condition my condition was in.Ah, ah, ah-haSomebody painted "April Fool,"in big black letters on a Dead End signI had my foot in the gas,as I left the road and blew out my mindEight miles outta Memphis,Lord, i got no spareEight miles straight up,downtown somewhereI just dropped in tosee what condition,my condition was inOh, Lord, Lord, Lawd,What condition my condition was inWoohAhWooh大意:关于一颗破碎的心如何放逐了自己的悲歌。

放一张可疑的片头截图,明显是一个人脑的CT图,图中的小球部分在后几帧仿佛爆炸了,它是不是管记忆的海马区?

查了维基百科也没看太懂,期待相关领域大佬的解答。

最后放几张片头随手截的美如画的桌面图。

一直以来《真探》的摄影都太牛逼,根本不需要我吹,拿图说话。

                 你好,我是剧集的分割线S3E02 Kiss Tomorrow Goodbye (向明日道别)对于患有失忆症的人,是否存在“明天”?

如果一个人没有记忆,他就没有昨天,也没有明天,因为记忆无法连贯,他被永恒的困在了“当下”。

在Inside eposide里面,主创Nic告诉我们,“Kiss tomorrow goodbye”是对记忆支离破碎这么一种状态的富有诗意的双关。

相比于80年和90年的那个如猎狗一般坚决又机敏的Hays,2015年的他,记忆变得模糊,仿佛一个梦者却同时在做着三个不同的梦(三条时间线),随时都处在摇摇欲坠的不确定地狱里。

虽然发现了哥哥的遗体,对妹妹的搜救仍在继续,验尸结果是钝器伤致脖子扭断,而后被摆进山洞。

目前的线索有三条,一条最直接的线索是“草人”,不过在各个地方的询问中暂时无果。

第二条线索是印第安拾荒匠,Hays审讯后知道了他的身世,72年从越南回国,做过木匠,由于工程烂尾的导火索,使他整个生活出现问题,4年前,妻子带着女儿离家出走,再也没有消息,除此以外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奇怪的事。

翻译问题很大这里由拍档Roland之口得知,Roland以机械兵的身份参战,而Hays则是是个LRRP(Long-range reconnaissance patrol 远距离侦查兵 该兵种常常活动在敌军领地的深处 刺探敌情),他在越南被人们称为是“Purple Haze”“紫雾”(Hays、Haze同音),个人觉得这个绰号是在说Hays对敌人来说有一种谜一般的危险性。

Purple Haze最早的出处应该是史上最伟大的吉他手之一Jimi Hendrix的同名歌,歌曲链接:https://music.163.com/song?id=20363317&userid=44273387,歌词仿佛是一段致幻经历(飞大了),同时也有一种大麻的名字叫做“Purple Haze”,不过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Jimi这首歌。

取自Leafy上的一段描述What is Purple Haze?Popularized by Jimi Hendrix’s 1967 classic, Purple Haze delivers a dreamy burst of euphoria that brings veteran consumers back to their psychedelic heyday. 很厉害的巧合是,Purple Haze这种大麻带来的体验被形容成是如梦境般的感官狂喜,仿佛带着毒虫们又回到了当年的迷幻嗨日。

Hays与印第安的一段对话,这是一段信息量非常庞大的对话,因为两个人共有着许多身份,第一,他们都是越战老兵,第二,他们都是少数群体(黑人、印第安人),第三,他们在回国后都试图重新融入社会,这几个共同点让他们能够更好的了解彼此,这段对话的核心也是两个少数边缘群体(黑人、印第安人)在战后如何自处,他们的困惑与对策。

在越战的语境里,其实少数群体的这层身份会在某种程度上给模糊掉,大家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和听上级命令行动的战友,大家都只有一个目标,活下来。

而当印第安回到美国之时,其实就是他少数群体(注定被排挤)身份重新复苏的一天,印第安在试图重新融入现代社会这个体系之时失败了。

上班打卡其实是个隐喻,在曾经也很擅长听从命令的印第安看来,这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服从命令,而自由的价值要远高于命令与被排挤,印第安理解不了,刚从死亡线上回来的Hays是如何又选择继续这种生活的。

Hays的答案是,他根本没有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在战场上,就做一把枪,在社会里,就做一颗螺丝钉。

这时印第安突然提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妻子孩子离开自己)就像一个会不断伤害自己的牢笼,你走不了,但是也忘不掉,Hays的表情在这里变得极为困惑,然后时间一转来到2015年,似乎印第安的这番话让回忆中的Hays意识到了什么。

个人分析,这段话其实就是通过印第安之口来告诉观众,2015年Hays的处境也同样是像是一个走不了,但是也忘不掉的牢笼。

回忆又拉回,听证会上,居民对印第安的排挤说来就来。

再次闪回到2015年,儿子质问Hays为什么还要这样做,Hays表示自己有时候想象不出妻子的模样了,这有助于他回忆,所以其实Purcell案对2015年的Hays来说,就正好是一个其实他想要逃离,但却无法真正走出的牢笼,因为他的家里人的愿望包括她妻子的遗愿应该都是他能从案子中走出来,更多的与剩下的家里人好好生活,但是因为他的失忆症,他又必须在这个案子中不断回忆他的妻子,让他的妻子不要遗失在回忆的沙漠中。

与女儿的关系也是伏笔之一,Hays可能因为案件在某一期发生的某件事情,与她的女儿有了间隙。

他们最后一次相见应该是在妈妈的葬礼上。

这里儿子觉得妈妈应该会想让Hays放下这件事,好好地享受与家人的生活,然后Hays说了这段话,明显可以推导出,他与妻子在案情上有着不同的意见与理论。

时间回到80年,第一次见到兄妹俩的舅舅,只问了他关于《花花公子》杂志的事,和他与兄妹的关系,而没有提到那个偷窥洞,似乎Hays在此可能还不确定洞是不是他钻的,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直接询问一定会得到否认的答案,条件还不够成熟,所以暂时没有使用这条线索。

询问Tom的父母,他们认为Lucy一直在耍Tom,而Julie很有可能是一个绿帽产物,她的生父可能另有其人。

(所以会不会生父绑架Julie?

EP4后更新:因为Tom发现Lucy)

时间又闪回到2015年,记者告诉Hays现在网络上有非常多关于Purcell案的理论,其中一个就是被恋童癖绑架,并且提到了关于里根、布什的丑闻(同性恋卖淫 关于权力滥用),理论中提到“草人”实际上是恋童癖群体的象征。

记者这段话给了我们非常多的信息,第一,Hays在90年案件重启一定有自己的作用,并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记者会这么问,极有可能当时的实际情况就是他的线索和理论都因为是他是黑人的关系不被采纳,再深入一点分析,她妻子的成书是在90年,而之前记者也说过,她的书被当做是犯罪纪实经典,也就是说,极有可能Amelia在90年完成的那本书中形成的理论,才是当时广为接受的理论。

我觉得Nic你肯定也对这个很感兴趣。

后面讲到Amelia对“草人”这条线索的贡献,通过对学生的询问,从妹妹的同学Mike那里得知,兄妹俩在万圣节那天第一次得到了“草人”,并且他注意到当时有两个身披白色床单扮鬼的大人跟妹妹交谈过。

(感谢影评下面Zero君的提醒)身披白色床单,而且又是在种族间矛盾非常激化的语境下,都让人不得不往3K党联想,不过这个理论有一个不太说的通的地方,3K党如果参与了此次事件,为什么他们的目标是白人小孩?

笔者能够想出的一个推测是,3K党自编自演,并将此次事件嫁祸给黑人,挑起更高的种族间矛盾,从而完成他们激进的政治意图,当然一二集完全没有其他证据支持这个理论,所以这个推测大概率不成立。

这个推测还也许可以和Hays的女儿这条暗线给连上,因为从Hays和他儿子的对话中明显能看出,Hays和他女儿因为某件事情产生了严重隔阂,要不就是他女儿已经出事了死了,但是他不记得。

328个身披床单的鬼

3K党成立于1865年,进过三次演化,如今仍然存在(公开宣称支持川普),在西方的政治谱系里,它属于一个极右的激进团体,“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印象中,左派支持平等、反对阶级统治;而右派认为社会分层有其自然性和不可避免性。

”引自维基百科,而极左和极右一般代表他们会使用极端的方式,比如暴力,来完成他们的政治意图。

3K党自成立以来,其核心意识形态是白人至上,其他种族都是劣等种族,它所持理念包括:白人至上、白人民族主义,反移民,反LGBT,反伊斯兰以及新纳粹(后面三种是46年第三次演化后形成),以其手段残忍(迫害或者私刑)而闻名。

维基条目: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K%E5%85%9A

Mike给Hays画了他们当时treat or trick的路线图。

在第二天早上与调查绑架案的Feds(联邦警探FBI)开通气会的时候,Hays和Roland告诉了他们万圣节就得到“草人”这个事,但是先不要给媒体,而是等条件成熟再说,现在应该开始全面监视路线图里面的邻里情况。

这个提议得到了时任阿肯瑟警察总署头头Kindt的激烈劝阻,之前的剧情里提到,90年的时候,Kindt已经升为州检察长了,可以看出Kindt是一个非常想往上爬的人,而这时他劝阻的理由,就是因为监视和搜查会让选民们在下届选举中不投他的票,这会破坏他的仕途。

Roland从自己线人那里搞到一条线索,有一个娈童犯来到了小镇上。

fringe一词应该指她没有完全加入黑豹党,不过可能有参与一些活动而Hays这边来到了Amelia常去的酒吧,两个开始了一段“深入”了解。

这段剧情里面我们可以得知,她在大三的时候退学,虽然没有参与越战,但是也在国内参加了一些相关的活动或者群体,并且出了一点事故(个人猜测是某个关于黑豹党的暴力事件)

黑豹党成立于1966年,于82年解散,是一个在西方政治谱系里属于极为激进的左派团体,团体只接受黑人入党,它随着65年美国反战思潮而生,而反战思潮的产生则是因为美国人民对越战这场战争的过程与原因产生了怀疑,理念有反法西斯、反帝国主义、反种族歧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革命,除了这些与美国资本主义思想上的完全对立的理念,黑豹党也以它的暴力性而著名,他们认为暴力在革命中是合理的。

很能说明Hays的性格了。

失读症(英语:Dyslexia、reading disorder、alexia),或称读写障碍、难语症、诵读障碍、阅读障碍,是描述在智力无缺损的状况下,对于阅读和书写文字具有困难的症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其他的症状包括难以拼出单字,难以快速朗读字词、无法专注阅读、难以连续书写、无法言说脑中的字汇,或是无法理解阅读的内容。

这些症状最先往往在学校时发现。

这些读写上的困难,并不是患者自己可以控制的,读写障碍患者对于学习的渴望,通常与常人并无二致。

一般认为,读写困难可能肇因于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

有些则看似与家族病史相关。

罹患注意力失调症的患者,通常也较容易发生读写障碍,且也常同时出现算术障碍。

如果成人开始出现相关症状,也许是脑部创伤、中风或失智症所导致。

相关的病理机制与大脑处理语言的过程有关。

诊断过程包括了检测患者的记忆、拼字能力、视力和阅读技巧等。

诊断的过程中需先排除因为未受阅读教育或阅读教育品质不良所导致的阅读困难,或是患者可能具有的视听障碍。

引自维基百科自小就有某种程度的失读症,会不会使他的记忆和他的记忆方式与一般人完全不同?

温情的秘密分享时刻,Hays有明显的战后创伤,偶尔会有自杀的想法,而Amelia也有放纵伪装的癖好。

Hays酗酒的情况是否会变重?

来自Hays的灵魂拷问酒馆的电视开始放映Kindt的媒体发言,结果他已经将“草人”的事公之于众,Hays很气愤,质问Roland。

Roland表示我他妈怎么知道他会说,我白人不背这个锅。

而整个小镇也因为这个事情变得气氛非常紧张,孩子们已经不敢坐校车上学了。

这时两个人都一肚子气,但是又不能对彼此释放,于是刚才Roland得到的那条线索就成为了受气筒。

动用私刑在那个时候应该是家常便饭,但是Hays全程都没有动手,而是很遵循着自己的程序正义,问他问题,只是最后在发现这个受气包有不在场证明的时候撩了几句狠话,让他不敢把这件事说出去。

时间回到2015年,记者询问中提到了关键信息,90年案件重启的时候,Julie和他的父亲Tom发生了什么,之后Hays就离开警察局,不再管这个案子。

后来记者又问Hays,除了90年官方给出的调查以外,他对此案是否还有其他意见,他满足于官方给出的结果了吗?

而提问的方式似乎指出,在90年的时候,Hays的上级似乎出于什么理由压迫了Hays去讲出自己的线索和理论。

时间线跳跃至90年,Amelia的样书刚做好,而Hays似乎开始有酗酒的问题,因为这里的剧情其实是Hays在思索找他取证时得到的那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妹妹还活着,而Amelia误以为是Hays又醉酒了。

时间线又来到案发的80年,Purcell一家收到的一封匿名信让本集的悬疑来到了最高点。

这封信提到了Children“孩子们”,有三种可能,第一,如果这是凶手所为,说明这可能是一起连环绑架案;第二,有可能是凶手故意误导警察;第三这不是凶手所为,那这个人又为何要寄这封信给Purcell和警方?

Hays从回忆中醒来,2015年,他在儿子家中吃饭。

关键信息,他从来没有读完过妻子的书,这里也有可能跟上面提到过的,他有从小就有的失读症有关,他没法阅读。

这里一个值得玩味的情节出现,Hays让儿子把女儿叫回来,儿子看了妻子一眼(这一眼透露的信息很多,第一,他们之前就听到这句话,有可能听过很多次,第二,上次听到这句话后发生的事情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他们互看先达成默契,这次要一起演戏),然后说了女儿现在的近况,考虑到这一眼的默契,很有可能这是编造出来安慰Hays的说辞。

(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其实非常普遍,在对待老年痴呆患者的时候,患者的亲属编造一些事情来回答他们反复询问的问题或者对话是很正常的)

但是谎言里面个人觉得这一句像是事实,即她女儿从来就没有喜欢过这个小镇(跟3K党有关?

或者跟这个案子导致小镇更加种族对立有关?

),因为他儿子说这句的语气跟前面有所不同。

接下来的一幕,Hays的孙子向孙女丢东西,虽然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但是有一个很奇怪的细节,小女孩的态度,就算不反丢过去,这时起码也应该是不太高兴的,但是她对此竟然是没有什么反应,而且从来没有发出过声音(可能是聋哑人?

后来Hays立马忘记了刚才的对话(失忆症非常严重了),又要求儿子让女儿回来,儿子脸上挂不住了,拿着酒走开,也许是这种对他来说无意义的对话重复太多次(可能因为Hays女儿已经去世了),他感到厌烦。

镜头一转,Hays似乎像梦游一样不知道怎么就回到了当年案发的Shoepick街。

失踪兄妹的家已经变成了一篇废墟。

完整预告片地址:https://mobile.rr.tv/mission/#/share/video?id=1750948信息量巨大:

Amelia告诉Hays自己有一段糟糕的过去,这也就解释了第二集里,Amelia曾经很紧张的问Hays是否在警察系统里已经查过她,得到否定的答案以后立马放松了下来。

理论:妻子可能是参与了事件的间接证据,因为她认为小女孩需要帮助(被绑架前就需要,还是绑架后需要?

)80年代警方得出的结论是女孩已死。

出现了几个一二集里未出现的黑人角色,大都紧张或者是被逮捕的状态,种族主义看来是主线没跑了。

除了警察还有团体想要得到关于Purcell案的信息,80年代就能给出10000刀的奖励,明显不是一个什么小团体。

一群车在追赶印第安收荒匠,他可能就是80年那个定罪定错的替死鬼,80年Hays审问他的时候其实已经觉得他与案件无关,但是可能并没有办法抵抗上级的决定。

还有一种可能,预告片里不是警车在追他,所以可能是群众开始动用私刑抓人,或者想要把他驱逐出社区。

One-eyed:应该就是下面图里那个独眼黑人。

Notes in Room:下图中房间里文字的线索?

Secret Friend:兄妹俩有预谋撒谎出去的线索,应该就是去找这个秘密朋友,注意这里是单数。

Home:不懂,求讨论。

New Aunt:除了舅舅以外,兄妹俩还有一个新的阿姨?

拍档在2015年出现!

并且剑指他做过什么,多半是影响案情的事情。

前面便利贴上的独眼黑人。

    你好,我是剧集的分割线S3E03The Big Never

Roland第一次在90年的调查重开中出现,与Hays第一次在90年出现的方式一样,也是在两个调查组人员的询问下出现,从对话中我们得知,在80年草草结案,案件仍有很多疑点,这次重开,就是为了让案件得到一个完整的解释。

与Hays的紧张对抗不同,升了官的Roland在面对调查组的人的时候完全从容不迫,已经有了一丝“官样”。

Roland开始叙述80年的调查,信封是手写的,这里翻译有误,brainiac的原意是指绝顶聪明的人,在这里我个人认为是说,因为信封是手写的,所以寄信这件事和信的内容可能本身不是一个带有线索或者炫耀性质的行为,凶手也不是一个缜密犯罪的实施者。

(有很多连环杀人犯有给警察留线索,甚至故意挑衅警察的习惯 最有名的莫过于十二宫杀手 Zodic Killer)

完整版预告片里的悬赏令出现了,带出了一个组织名称:欧扎克儿童救助会

眼睛看向右边,与第一集里的Hays撒谎如出一辙,他们并没有在办公,也不是电话接晚了

这里调查组提到了一个疑点,为什么在报告里面,明明离的很近,为什么他们反而是最晚到达现场的(Purcell家),Roland也像Hays一样,开始打马虎眼(上图二),并且用一种蛮奇怪的语气让他们去问Hays。

在回顾这段的时候我找了第一集来看,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见下图)。

第一集截图

第一集截图什么原因让Hays改口,去到Purcell家从10分钟改到了15分钟?

第一集截图

第一集截图到达Purcell家后,Roland给了Hays一个口香糖,自己也吃了一个,这里导演给了口香糖一个特写,算是比较奇怪的镜头,大胆猜测一下,不一定对:Roland和Hays很有可能去抽大麻了,或者刚抽过大麻,嚼口香糖除味。

(长期使用大麻可致记忆力下降)但是这也只是一个单独的证据,剧中暂时没有给出可以佐证的其他证据,这个推理暂时搁置。

下一幕来到了2015年,在Purcell经历过一次突然失忆后(自己开车来到了Purcell家前,却记不起自己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来),父子两人跟医生的对话。

儿子跟Hays玩了一个“抓到你了”的游戏(以肯定的口气询问一个父亲记不得的事情,父亲装作还记得),应该是想试图告诉父亲,这可能不仅是记忆的问题,父亲的精神可能也出现问题。

得到了父亲的激烈反抗,他认为自己只是记忆有问题,甚至说出要自杀的话。

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线索出现了,案子到2015年其实都没有完全解开,所以90年也并未有一个官方定论,而Amelia的书,也只是一个推理,一种理论,这就推翻了之前很多一二集里面的推理,有些路开始走不通了。

比如Hays做这一切,是想要维护Amelia的理论。

在说前一句话的时候,明显感受到Hays是占上风的,也就是在医生没有宣布他得的病的名字的时候,他确认觉得自己在精神上没有问题,但是在医生说出下面这句话的时候,他就慌神了,并以死相逼,但是最后医生并没有告诉他(和观众)病的名称。

(这里有一个可能相关的知识点,早期有一种理论,说很多精神类疾病,比如抑郁症,是被“发明”出来的,因为某些精神疾病本身可能并没有器质性(现代医学能够检测出)的病变,是一种很主观的疾病,在有了对这些疾病的定义后,发明出具体词汇后,这些疾病的病例才开始多了起来,在这些词汇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它们都没有被当做是一种疾病。

画面切到90年,Hays夫妇得知妹妹还没活着以后,一起来到采集到妹妹指纹的商店面前蹲点,试图发现些什么Hays说他虽然想知道真相,但是也很反感案子像这样插入他们的生活,他还提到80年的时候,他们也曾经对这个案子感到厌倦。

Amelia主动要求去接触当事警察,获取关于妹妹信息的进一步消息,说的时候明显感受的到她自己很兴奋的在构想种种去得到更多信息的细节。

而Hays从一开始就表示不看好,这应该就是他们意见不合的导火索。

谈话之后,两人暂时放下了案子,去Motel干了个爽。

80年,作为侦探的Hays觉得他们一定仍有一些线索未发现,特别是提到了兄妹俩在去玩这件事情上撒了谎,于是把调查重点放在了与孩子相关的证据身上,重新过一遍。

闪回到90年,经过这段Roland的回忆,他认为Hays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也有洞察力的好侦探,但是经过80年的事情后,组织明显有对Hays不公,后面会提到Hays在80年被掉离原来岗位,给了一个不太重要闲职。

虽然根据之后的情节,80年案发过后,Hays和Roland就没有任何联系了(Roland可能知道Hays做过的不能让上面知道的一些事情),但是他还是曾经两次想让Hays重新走上侦探这条路的正轨(苟富贵勿相忘),不过都被上面给阻止了,还不准他再提,种族主义还是案件中Hays与上面产生了一些矛盾?

时间来到80年,在进行完对同学的询问后,Hays发现兄妹俩在关于出去玩的事上撒了谎,于是和Roland一起再次来到Purcell家想找到一些漏掉的线索。

这里Purcell妈的状态非常令人奇怪,询问全程都像是飞大了,或者喝多了,当自己的儿子死亡,女儿又生死未卜的时候,这一对父母的行动也令人称奇,难道他们也是共谋的一环?

Roland在哥哥房间发现了疑似地图的线索。

Hays在妹妹房间的袋子里发现一堆芭比娃娃。

还有一叠对话般的纸条,后面会提到,这里就不展开了。

袋子上印的Hoyt foods公司。

回忆过后,这里提到的发起悬赏的组织Ozarks Children’s outreach正是Hoyt Foods的创始人建立的一个基金会。

调查组又问道他与Hays的关系,80年结案后,Roland完全就没见过Hays了,这里他的回答是Not at all,really,人人影视的字幕翻译有误。

时间又来到90年,Hays带着两个孩子来到超市购物,这场戏Hays全程都是高度紧张的状态。

也许是因为他知道妻子这时候正在“用自己的手段”到发现Purcell妹妹指纹的警局去摸底。

女儿跑丢以后,Hays亮出警徽,差点公器私用,明显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到底80年发生了什么,会让他变的如此不淡定,甚至好像他觉得自己也会经历女儿儿子无缘无故丢失一样。

直接在女儿面前爆的粗口,把女儿吓哭了,这会不会是上一集结尾儿子口中女儿“从来就没有喜欢过这里”的导火索,Hays因为案子的关系,把自己孩子也看的很紧,控制欲爆表,最后造成了紧张的父女关系。

另一边,凸着个点就跑去找警察,老师,你这个角色扮演有点厉害了呀,暂时没有套出来什么有用的信息。

老警察油腻的邀约,Amelia露出了一丝“就知道你会上钩”的微笑。

请记住这个左边嘴角轻轻扬起的微笑,后面还会提到。

时间回到80年,Hays和Roland来到了Hoyt foods公司,打听关于高额悬赏以及Purcell妈妈在这里工作的事情,这里给了背后一张照片实焦,根据后面剧情,照片中应该是Hoyt的女儿和孙女,正是孙女的去世,导致Hoyt建立了Ozarks children’s outreach。

那他孙女是因为什么去世的呢?

而且这里提到了一个信息,Hays和Roland一直以为悬赏是没有跟警察通过气的行为,但实际上董事会跟县地方检察院是商量过这个事的,上面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告知Hays和Roland。

这里Hays和Roland开始整理在Purcell家发现的新线索,妹妹房间里发现的画非常可疑,妹妹一定是去过这个地方,才会画出这么具象的画,而这个像城堡一样的地方到底是哪里呢。

而Roland在哥哥的房间里发现了一张疑似记录“游戏”规则的纸,这里的标题Thundarr the Barbarian是ABC电视台在80年开播的一个动画片。

而下面记录着一些关于游戏的词汇,比如“力量值、敏捷度、耐力值、智慧”。

他说到“关于这些游戏的信息,找不到他的骰子”,而且看起来这是一个多人游戏,那么是谁在和哥哥玩这个游戏呢?

Hays在妹妹房间里找到的线索就更加令人耐人寻味了,这是六张纸条,似乎是一段不完整的对话,Hays按照不同笔记和不同大小写将之分为了上下两排,上面一排是纯大写,分别写着:DON’T LISTEN、IT’S OKAY、BE ALRIGHT,下面是一排小写,分别写着:I’m always here、I’ll always keep you safe、have a good night,可能性一,这是两个人的对话,其中有一个是妹妹,可能性二,这是两个人分别给妹妹说的话,那么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会给妹妹传这种纸条,就很值得玩味了。

纸条是在Purcell家里发现的,也就是说,假设父母没有参与的情况下,这里的纸条是妹妹带回家的,妹妹似乎参加了什么活动,这个活动可能涉及到“蒙上眼”(DON’T LISTEN),“危险”,以及“过夜”。

在联系寄往Purcell家里的匿名信,说孩子们很安全,难道这里绑架了妹妹的人和安慰她的人是同一个人?

80年,警察对公园开始了封闭搜查,Hays与Amelia利用调查之便开始了互相人口普查,我们得知Hays在越战时曾经追踪过人,而Amelia则在国内参加了抵制越战的行动,这里的翻译有问题,“draft”不应翻译为草案,而是“征兵”,所以这里的翻译应当是“有意思的是,当征兵一停止,对越战的抗议也停止了”(言外之意你们不就是怕上战场吗)。

Hays你还是太年轻了,有你这么聊天的吗。

查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越战的征兵居然是用乐透彩票的方式。

多少人的人生从此被一张彩票所改变,令人唏嘘。

Hays在把天聊死以后开启了之前课上读到的诗的话题,他们对诗里为什么不能提到“时间”有着不同的理解,Amelia认为:我们人类,与时间是密不可分的,时间就是我们的一部分,但是当你说出时间这个词的时候,你就将时间客体化了,同时将自己与时间分割了开来,她觉得作者想表达,人类无法与时间分离。

(令人醍醐灌顶,这个观点应该也是整个第三季的一个题眼)

而Hays把“时间”理解成了上帝,就像希伯来人不能口称上帝的名字一样,我们人类也不能口称“时间”。

这个对话熟悉吗,对,就是上面老警察的油腻邀约,让我们再看Amelia的反应。

看到她扯起的左边嘴角了吗,然后她马上把笑咽了下去。

(像不像那个就知道你会上钩的笑容)

细思极恐,如果真是如笔者推测,在Amelia选择接近Hays之时,就像要怀着打听出老警察手里的资料才与他吃饭一样,她的动机并不纯粹,那么她那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笔者觉得她很有可能一开始是带着想写书的目的去接近了Hays,想要更多的了解案情。

时间转到90年,Hays经历过了白天差点丢掉女儿的事件后,在家里等待妻子回来,而妻子却带着酒气回来,这里Hays的态度与Amelia的得意就很值得玩味了。

Hays目光如炬,像是审问一样,而Amelia在诉说自己怎么得到信息的时候有一种洋洋得意的感觉,Hays明显很痛恨这种感觉,他很讨厌Amelia的这种手段,猜忌让他打燃了火,而Amelia也不会无缘无故受这个气。

这里翻译也有一点问题,不是垃圾工作,而是这份工作把Hays当做垃圾。

(种族歧视)

两个人的间隙由此开始。

80年,公园里,Hays找到了前文Roland发现的关于“游戏”的线索中提到的骰子。

一起的还有一些玩具和游戏机,玩具人似乎是独眼。

也发现了哥哥死亡的地点,这条重要的线索似乎说明着,哥哥的死亡其实是一场意外,而绑架可能才是真正目的。

在多解读一点,不管是对弟弟尸体的态度,还是寄的信里说的话,我们可以看出,凶手并没有觉得自己在犯罪,而是在帮助“孩子们”。

而离这里不远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一个以前遗漏未调查的房子。

放刚才妹妹的画做比较,不觉得这个柜子和窗户的关系也太像了吗,很有可能,妹妹来过他家。

Hays和Roland知道这个房子是被遗漏的,故意在问他有没有人之前来问过他相关的事情,这里他的反应非常像是在说谎,因为他的描述非常模糊,连一点具象的东西都没有,整个描述是一个非常空洞的形象。

这里提到了一个关键信息,棕色豪车,黑人男子和白人女人,这个redneck在叙述的时候,似乎暗含一种种族歧视的态度。

Hays在这里已经非常怀疑他,所以要求搜查他家,但是遭到了拒绝。

画面转到2015年,原来刚才都是Hays的回忆,记者在这里提了一个问题,当时的搜查是否尽责,是否覆盖了所有区域。

而与刚才的回忆不同,Hays撒了谎,他完全没有提及刚才的回忆。

记者提到,有居民表示自己从未被询问过。

记者的话唤起了Hays其他的记忆,他记得自己发现了车轮的踪迹,而除了看到棕色豪华轿车的居民,还有居民表示看到了一个独眼黑人在里小孩子玩耍区域很近的魔鬼穴晃悠,但是没有警探问过他。

那么为什么Hays要撒谎呢,为什么不说出他曾经怀疑过某个redneck,我认为,有一种可能是,他已经将这个心理认定的凶手给处理掉了,然后他的记忆本身就有问题,所以所有关于这个凶手的线索其实都是自己想象的,包括他的房间和妹妹的画很像,包括redneck对警探来没来过的表达,就像他儿子设下的套一样,他根本没法分清,到底他的记忆是客观的,还是他只是在根据自己的判断构建回忆。

根据redneck的供词Hays在他屋外通往小树林的地方搜集到的证据合集。

(剧中暂时对这些物件没有展开)

画面突然转到印第安人这里,他被镇上的人处以私刑,并且警告他再也不准再这里出现,但是印第安这里明显不是害怕,而是想要复仇的神情。

画面切到90年的Roland,他开着豪车跑到了Purcell家,这里有几个信息,第一,露西在两年前在拉斯维加斯去世了,第二,Purcell戒了5年酒(说是Roland在五年前救了他),同时他也皈依上帝了。

这一段台词从90年穿越到了2015年的Hays家中,似乎是在说给Hays听,整个Purcell案,就正是Hays一生的偏执。

经过一天记者的询问,Hays开始了晚上的记录,似乎是对今天回忆和获得的信息的梳理记录,几个镜头扫过物证与档案,Purcell案早已融入了Hays的生活中。

这里也呼应了第一集中,录音笔里今天的自己给明天的自己录提示内容,也暗示着这时的Hays每一天都会忘记昨天的一些事情。

桌上的枪已经第二次出现了,到底会怎么用呢?

喃喃自语的Hay,他老婆的书里提到了他们发现的游戏,并且让镇上的人都觉得玩这个游戏的小孩子会被伤害,可能正是他老婆的书,使得小镇开始分裂。

本集最耐人寻味的情节出现,本来就是幻觉的Amelia在告诉Hays,现在过去未来,都是一种幻觉。

这里Amelia所说的一切,都跟本季主题密切相关,我觉它们都指向,Amelia的死,与Hays有关。

所以Hays潜意识中觉得对不起Amelia的念头,开始审判他。

并且还有一个信息,我认为这不是Hays第一次看到Amelia的幻影。

Hays这里明显意识到自己的记忆问题,我认为他说的失去,是指“回忆”,Amelia全程则都是一种戏谑的态度。

这里又有一句很奇怪的话,Hays说他失去了女儿(想起了自己女儿已经死亡?

),Amelia却说,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这里我觉得有两种解读,第一种:Hays以为自己女儿还没死(所以让他儿子喊她回来),第二种,Hays以为自己女儿死了,Amelia却在提醒他,你是不是把案子和自己的现实给搞混了。

其实Hays的家庭,和Purcell一家,蛮像的。

树林应该就是指的兄妹玩耍的地方,Hays在树林里到底留下了什么?

第四集观后增加:树林还有可能指越南的树林,战争时期,一直有什么事情困扰着Hays,他曾抛下过自己的战友?

(可以解释他为什么对她的女儿走丢这件事这么敏感,为了弥补以前犯下的过错)

镜头转到90年,调查重开,Hays被Roland提上去重新调查此案。

80年,愤怒的印第安人从家里拿出一袋东西(疑似很多枪支)

Hays和Roland到Purcell,展示了树林里发现的证物:玩具。

Purcell父母都表示自己没给孩子买过。

发现证物上不止一个陌生指纹。

受洗那天拍的照片,跟哥哥死去后被摆成的姿势一模一样。

跟他们玩的人是否能和宗教扯上相关?

酒吧里的Fuck communism引人注目,这应该是80年后,Hays第一次与Roland重见,相互洗刷了一下以后(Hays说你丫升上去不就是靠的这身白皮吗,Roland则用,我可不是像某人哪样大嘴巴来回击,Hays一定在80年说了什么触犯上面的话),这次重见,又开启了他们在Purcell案的第二段人生。

 你好,我是剧集的分割线第三集片尾曲: She Even Woke Me Up To Say Goodbye歌曲链接:https://music.163.com/song?id=27864296&userid=44273387歌手Jerry Lee Lewis,算是第一个开始用黑人音乐的(蓝调&福音)打开市场的白人。

歌词:Morning's come and, Lord, my mind is aching, yes it isSunshine standing quietly at my doorJust like the dawn, my heart is silently breakingWith my tears it goes tumbling to the floorOnce again the whole town will be talking, yes they willLord, I've seen the pity that's in their eyesThey could never understandIt's her sorrow, it's not a manAnd no matter what they say, we know she triedBaby's packed her soft things and she's left me, she's left me, she's left meAnd I know she didn't mean to make me cryIt's not her heart, Lord, it's her mindShe didn't mean to be unkindWhy she even woke me up to say goodbyeIt's not her heart, Lord, it's her mindShe didn't mean to be unkindWhy she even woke me up to say goodbyeGoodbye baby大意:讲述了一个女人离开一个男人的故事,在天亮时分,女人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离开男人,男人在歌中唱到,为什么你离开我时,还要喊醒我。

这里的歌词与Amelia的幻觉一起解读有种奇异的呼应感,也需要等真相浮出水面我们才能得知真意。

S3E04the Hour and the Day(那日那时)

本集剧名the hour and the day出自法国电影Le Jour et l'heure,导演René Clément,1963年上映,故事背景是1944年,二战末期,讲述了一个法国女人试图在德国人的监视下拯救一个英国飞行员和一个美国飞行员的故事。

豆瓣条目:虎口亡魂根据inside episode,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cMy2tkDn0Nic向我们解释了本集名字的所指,第一,是下面会提到的那句马太福音。

第二,它指代了Hays的心理状态,Hays由于失忆症,就像一个做梦者正在同时做着三个梦一样(本集末他在家里喃喃自语产生越共在周围的幻觉),丢失了对时间线的把握,只能像一个游魂一样,游荡在模糊的记忆虚空,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时。

同时还提到了一个细节,90年案件重启,Hays重新找回了他的本能,又开始了更加适合他的侦探生活,而在现实中,他实际对于家庭生活是相对无能和没有想法的,所以Hays在通宵看监控录像的时候,Nic说他内心其实可能不想回家,宁愿工作。

“意欲自救之人,必将死去,而为吾丧命者,终将自救。

”马太福音16:25牧师的念白将我们带回到1980年,Hays和Roland来到教堂,向牧师询问关于Will那张受洗后拍摄的照片。

在基督教义中,上帝三位一体,而作为“人”的耶稣则是“道”成肉身的第二位,而在我的理解里,马太福音中的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说:一心只想要拯救自己的人,终将因未得“道”而灭亡,而那些为了我死去的人(殉道者),方能得到永生。

这里有一个关于主创Nic的小背景,我推测,Nic本人是泛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这点不管是从第一季中他借Rust之口说的关于讽刺基督教的话,还是从他是HP Lovecraft的粉丝这点都能看出(第一季中的Yellow King,第三季第一集也有一个关于HP Lovecraft的彩蛋)。

HP Lovecraft是cosmic horror(宇宙恐怖)的开创者,他小说的主题多在讨论:人类有限的的心智无法理解生命的本质,而宇宙对于人类来说是残酷陌生的。

Lovecraft通过一系列围绕着非人诸神主题展开的关联松散的小说开发出了克苏鲁神话体系。

(引自维基百科)泛神论与不可知论者的科学精神与反思性都比较强,大都相信客观证据与自己的大脑多过“信仰之跃”,所以他们大抵都对坚定的有神论者或者教徒嗤之以鼻,从这个角度看,剧中所有涉及到宗教与基督的情节,观众尽可以用讽刺的意义去解读。

信徒清一色全是孩子,而且都是看上去就老实巴交的孩子。

宗教本身就是权力的一种形式,哪怕宗教本身出发点是好的,教义也都是良善之语,它也没有办法辨认权力的使用者,如果权力在一个道貌岸然的变态手上,自然会有类似大量娈童这种事情发生。

而这里的教会是天主教,天主教的政治主张是政教合一,所以在形式上,他们有很多像政治机构一样的机关,关系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类似,而管理也是至上而下。

在20世纪和21世纪,涉及天主教神父、修女和信徒的儿童性虐待案件以及随后的掩盖事件导致了大量的指控、调查、审判与定罪。

遭受性虐待的受害者包括男孩和女孩,最小的受害者年仅3岁,而大部分的受害者年龄介于11岁到14岁之间。

从1980年代开始,这些指控开始受到新闻界零星、孤立的报道。

其中许多案件涉及的是针对十几年前性虐待的指控;例如在性虐待行为发生多年之后,长大成人的成年人或大龄青年经常会提出这样的起诉。

还有一些案件涉及天主教会的高层人员,他们被指控掩盖了有关性虐待罪行的投诉或控诉,并将性虐待的神父转移到其他教区使其可以继续从事性虐待行为。

(引自维基百科)从历史的背景来看,宗教里的权力滥用这条线路也极有可能成为主线之一。

照片都是牧师拍的,闭眼这个细节后面会不会有反转呢。

预告片里提到的“姑妈”来了,而我们知道,Purcell妹妹是没有姑妈的,姑妈到底指代的是谁?

抑或是牧师的假证词?

关于干草娃娃的线索也找到了。

但是恰恰也就是这些线索来的太过于简单直接,不免让人产生怀疑。

而且牧师本人在这里给人感觉也不是一个特别正面的角色。

前两集笔者提过一个嫁祸的理论,在这里好像又得到了一点印证,但是不像以前推断的,是3K党的行为,而是小镇上很多方势力联合起来做的一个局,这个局的目的多半与种族主义与宗教中的权力滥用有关,而甚至Purcell夫妇都有可能有参与。

这里牧师是说“相信“上帝”会帮助我们”,而Roland给了他一记白眼,也是Nic想给的吧。

Roland是浸信会教徒,所以自然对牧师这个职业就没有好感。

与天主教不同,浸信会没有金字塔式的治理模式。

各个地方教会自治,彼此互不管理、控制,没有母会和子会,借此防止了一坏俱坏、全盘堕落的局面。

各个地方教会决定自己的信仰,所以整体来看浸信会是比较多样化的。

有的属于基要派,不接受女牧师、女人讲道、新潮的敬拜方式和新的赞美音乐,拒绝灵恩派和说方言。

有的浸信会属于福音派。

有的浸信会偏向灵恩派。

浸信会反对政治化的教会。

所谓政治化的教会,是指采取某种方式将众多教会联合起来,形成控制和被控制的上下附属关系,建立一个庞大的组织,好似一个庞大的政治机构,如天主教、长老会、路德宗、圣公会,等等。

浸信会认为这种政治化的教会经常容易妥协教义,以换取整个组织的利益。

浸信会认为新约中的诸教会就是彼此独立的,但从一世纪左右,教会开始政治化,逐渐堕落,最后形成教会与国家联姻的堕落的天主教。

(引自维基百科)浸信会也是现在美国基督教派里最大的派别,从他们的主张里可以看出,地方教会自治的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弱权力的滥用,也因为这个原因,浸信会是相对开放与包容的教会,他们对于圣经的解读(即“道”的解读)也是最多元的。

Hays在越战中也有一个战友是浸信会的,在讲到这段的时候,明显Hays开始了回忆,眼神直直的,这个战友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只是简单的被越共给打死了吗?

他的死是否和Hays有关呢?

从回忆中醒来的Hays,神情有一种很奇怪的慌张。

接着探索草人这个线索,做草人的奶奶表示有一个瞎眼(白内障)的黑人在她这里买了10个草人。

Negro这个词,原意就是非裔美国人,它可以是不带有种族歧视的中性词也可以是带有种族歧视的贬义词,具体看语境,而只有在用Nigger这个词的时候,才一定是带有种族歧视的贬义词。

这里在奶奶说完Negro以后,Hays明显面露不悦。

这个证词也是,与牧师所说的"姑妈”就联系上了,但是这些线索来得太过于直接简单。

奶奶也是天主教徒,所以和牧师串通的可能性很大。

时间来到90年,案件重开,Hays终于回到了他擅长的位置上。

他与Amelia的关系因为之前Amelia去警局的刺探而出现了裂痕。

妻子这里的抱怨由来已久,从第二集,在于印第安人的对话中我们就知道,Hays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他习惯于听从命令。

Hays的话戳中了Amelia的痛处,Amelia这时的书才刚刚写成,还未出版。

互相伤害环节。

敲黑板,学到了吗观众们,夫妻吵架吵不赢怎么办?

卖惨,或者卖萌。

这时的Hays还活在战场上,也许他一直都没有从越战中走出来,而到后来,这件事又影响到Purcell案,所以2015年的Hays也无法从Purcell案里走出来。

敲黑板,学到了吗观众们,夫妻吵架怎么办?

一炮泯恩仇。

80年,在去找独眼黑人的路上,剧集名“the Hour and the Day”出现,马太福音这句应该指的是,审判日(Judgment Day),在这一天,世界将要结束,所以死者将会从坟墓中复活,所有人被召集在上帝的审判台前,按各人生前所行的受审判。

这句的警世意义指,因为不知道审判日什么时候来,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记得,按照圣经的“道”去活着。

而在这里出现这句话,除了指出本集暗含的警世意义,我认为很有可能,是Nic给出的一个终极线索,这个线索在预告片里也出现过,这个线索就是这个下图这个黑人。

这个黑人出现在上图之前,如果他就是绑架凶手,Nic玩的这一手就很贼了,因为当我们看到这个黑人的时候,肯定并不知道他就是凶手,完美的呼应了马太福音“For you do not know the day nor the hour”的这一句双关。

就以第一季凶手的尿性,这个推理还是有一定可能的。

独眼黑人叫Whitehead(白脑袋?

),在黑人社区的风评很好。

一看就是一个正面人物,但是很有可能被后来当做替罪羊或者在警察追捕等情况下意外死亡。

这里提到了鸡肉厂屠宰生产线,那不就是Purcell妈妈在Hoyt foods干的事吗,难道还有另一个独眼黑人?

道出了80年黑人的现实处境。

单从现在的剧情来看,Roland是一个三观比较正的角色,身上完全没有种族歧视的影子。

而这集的牧师与奶奶这两个角色,明显身上有一丝种族歧视的影子。

时间来到2015年,原来Hays的儿子也是警察,Hays来到警局,想要翻查Purcell之前的探案笔记,也想知道Roland现在在哪。

而在向儿子解释他为什么要做这些的时候,他似乎在撒谎,他并不只想要保持头脑清醒,唤醒回忆,同时他还想知道更多关于Purcell案的事情,而他似乎还知道一些其他人不知道的事情,他想知道哪些人知道这些事情。

这句一定是真实感想,妻子死后,案子更加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90年,Roland跟克林顿的合影。

克林顿时任阿肯色州州长(对,案发地),并且马上将在93年当上美国总统。

克林顿的政治生涯初期走的是偏向自由派的路线(更加包容多元,鼓励商业的同时也为人民谋福利)。

90年升上州检察长的Kindt想要让80年的替死鬼继续做鬼。

(估计已经死亡)Hays表面答应,而实际上想要探寻真相。

Roland的回答明显有点疑虑,现在他已经不是从前的小侦探了,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可能只有做,但是没让Hays感觉出来。

80年,Hays与Roland继续探索教堂这条线。

Roland看上了一个妹子。

Hays在忏悔这件事上与牧师针锋相对,明显也是对牧师有一定疑虑。

Roland你这个浸信会教徒也不是啥好东西啊,敲黑板,如何撩妹?

秀秀权力(大警徽),聊聊妹子爱听的。

像之前分析的一样,Amelia在80年约会的时候提到了案情,很明显对Hays的接近,不只是感情,也有想要了解案情的部分。

Hays询问了一下Amelia在来到阿肯色之前在洛杉矶的情况,Amelia开始表露一些心迹,明显她不是一个传统的古板守旧的语文老师形象。

Amelia恰到好处的沉默,不主动开启话题,Hays果然上钩,自己开始聊案情了。

而对话里面,虽然Amelia可能知道的并不多,但是明显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推理与理论。

餐厅里除了他们,全是白人,服务员给了菜转身就走,Hays表示心里很不舒服,黑人就不能来吃饭嘛!

Hays向Amelia讲自己的身世,他的母亲是个农妇,而父亲则重来没有在他生命中出现过,这里的推断是他的父亲生下他就跑路了,而不是因为什么死去,因为否则的话母亲会给他讲的。

这里Amelia突然就警觉了,而且巧妙的绕过了这个话题。

Amelia作为一个外来者,身上又背负着关于父母的不能让人知道的信息,非常神秘。

而Hays身上也有秘密,他不愿意提起以前的女人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一个心理缺陷,我的理解是,他不喝酒就无法跟人共情(或者不举?

)。

关键信息:Purcell爸爸Tom知道他老婆Lucy和她的老板有染,而她的老板是谁?

大概率是指Hoyt Foods里的人,极有可能就是Howt本人,如果再沿着这条思路分析,Tom的父母说Purcell妹妹的生父另有其人,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是Howt,本来Howt的孙女也去世了,为了与自己的亲生女儿在一起,还未出现的Howt策划了一场大戏,只是途中哥哥遇到意外,大戏变成了凶案。

后来Roland带他回了家,这是Purcell的转折,否则他也极有可能想Purcell妈妈一样,落得毒品或者酒精过量而死的结局,从与Roland的对话中我们也发现,Purcell爸爸还是有良知的。

时间线来到90年,Roland与Hays重开此案,Hays有一个理论,他觉得很有可能如果大众知道了Purcell妹妹没死,那么其中会有人想要她死,免得跳出来说出当年的真相,这个推理本身已经很阴谋论了。

2015年,Hays来到记者家中,想要知道记者手上还有什么未公开的证据。

这里又是一个细节,桌上放着两杯酒,但是当Hays试探性的问记者的时候,她说她一个人在家,倾向性的解读是她在撒谎,另一个人可能是和案件有关的人或者是她的线人,还有一种可能,是Hays的儿子Henry,在第三集的采访中,Henry喊记者是直呼其名,说明他们本来就认识,而记者为了拍片而接近Henry,不正是又和Amelia最初接近Hays一样吗。

这句大概率说明90年的时候并没有找到Purcell妹妹。

Hays认为他的调查仍然有漏过的地方,这里我的推论有三种,一种是他记不起以前发现过、但未被使用的某些证据,需要找回i1记忆,第二种是他确实调查里有漏过的证据,他想知道别人的调查,第三种是他在撒谎,在试探记者。

记者也确实给出了一个大料,Purcell舅舅似乎是被杀害后抛尸到了密苏里州的一个采石场。

这里舅舅有监狱的牙科记录,说明他也因为什么事情被抓进去过,是否因为跟案件相关的事情?

这里也给出了一个极有可能的主线推论,在90年,Hays确认舅舅就是凶手,但是苦于没有实际物证,加上上面要求按80年凶手结案的压力,没办法以警察的身份去审讯追捕舅舅,所以动用了私刑,可能在私刑时错手杀掉了舅舅(大概率不是故意的),然后抛尸。

还有一种可能,舅舅知道什么,而在90年的时候,由于案件重开,有人怕他说出真相,所以毁尸灭迹。

转到80年,Kindt想借此案上位。

他也确实成功了,说明80年结案的方向与主导都是他操纵的。

Amelia去了Purcell家,拿兄妹的东西过去的同时,一定也想打听案情,Purcell妈妈明显人更加憔悴,这段时间肯定没少喝酒嗑药,在这场戏中,她流露出来的感情,和她差一点想要和Amelia坦白的事情,包括当Amelia建议她可以信任Hays,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向Hays诉说的时候她突然的愤怒,似乎都指向一个推论:她也是案件的参与者之一。

本集最精彩的一场戏,Hays有些失控又试图找回控制的喃喃自语,越战回忆的鬼影重重。

本来个人猜测是说Hays这时候记忆已经有一些错乱,越战时候的恐怖回忆又涌上心头,描写Hays内心的慌乱,但是这无法解释那个穿西装,且没有出现过的角色。

在油管上看到有分析说,这里出现的幻觉有可能都是他曾经杀过的人。

他们还发现了背景里左边有一个很像印第安的人。

80年审讯中二少年们的戏,这条线应该就此结束了,他们对Purcell哥哥只是对nerd的常规bullying。

90年,Hays在监控录像里发现了Purcell妹妹。

印第安在被教训后还继续在一个Redneck家门口与孩子攀谈,我认为这是有预谋的行为,设下了一个生死大套,Redneck果然上钩,印第安人与排外Redneck的大战开始,小镇的疯狂应该也即将被点燃。

Amelia出的书里的副标题,“与因此毁掉的社区”马上要拉开序幕。

第五集分析在最上面

《真探第三季》短评

故弄玄虚的臭傻逼,爱谁谁吧!

7分钟前
  • 不喜欢水果蛋糕
  • 较差

……..甚至没有多高开就一直在越来越低走(为什么最后知道了真相还不给被冤枉的人翻案啊 死了就没关系了吗 冤死的人不配得到一个清白吗 🙉 还有为什么最后一刻的回答是想要娶老婆啊 我真的很震惊 这是什么爱情肥皂剧)(豆瓣这个八点几分是认真的吗)

12分钟前
  • 白momo
  • 很差

设计上回归第一季的模式,两个警探搭档,1980、1990、2015三条时间线交错推进,从一个小镇的兄妹失踪案开始的解谜与自我确认之路。相比错综复杂、误导重重的追踪过程而言,最终的谜底如此清晰简单,这点也和第一季类似。前期有条不紊、抽丝剥茧的过程很精彩,沿一条L型主干道呈线性伸展的美国典型小镇和周围黑压压随风耸动的茂密丛林营造出天然的荒凉与孤寂,恰如黑人警探的心境,那么遥远而发散。后期剧情加速后舍弃了一些严谨,比如当Julies打电话控诉Tom时就没有怀疑过被胁迫或其他原因说这段话的可能性,当Tom被发现“自杀”在高塔上时也没有通过监控和寻访复盘其行踪(应该能追到那栋房子的)。相比探案,警探和老师两人因个性和理想,时而克制时而放肆、双向奔赴又针尖麦芒的相爱、相处模式也很有趣(甚至有点《麦琪的礼物》)。

14分钟前
  • 亲爱的猥琐猪
  • 推荐

节奏如便秘。2倍速都味同嚼蜡,不断的倒叙和乱切故弄玄虚,也没让原本单薄的故事更丰满。人物刻画刻板而教条,核心是啥也说不明白。和真探第一季对比,云泥之别。

17分钟前
  • 闸蟹大拿
  • 很差

怎么哪个片子里都有这个什么沙拉。。。

21分钟前
  • 魏晓波
  • 推荐

7/10.

22分钟前
  • 生活在别处
  • 还行

第三季质感相当高级,悬疑探案成分较前两季减少,演技没的说,从青壮年到老态龙钟,眼神,动作,神态,语气,细致到呼吸节奏,无不佩服,看真探不是烧脑型探案,而是以探案框架品味生活,享受。

25分钟前
  • DioretsaZ
  • 推荐

3.5 明明很好的故事線卻被刻意壓著 壓廢掉了

30分钟前
  • Nin
  • 还行

剪得稀碎。还是第一季最牛逼,两个时间线合成一个时间线。这三个时间线太碎了。这种剧就是玩了一个怎么剪辑呈现。单说故事剧情的话,个人觉得第二季最牛逼。表现方式,哲学意味,妹子颜值,臀控来说,第一季最优秀。这一季完全没有任何劲爆的镜头。

32分钟前
  • 心如止水
  • 还行

目前五星预定,希望不要高开低走。

35分钟前
  • 悟饭婆婆
  • 力荐

结局毁所有。7集的铺垫最后这么个结局,不能更坑爹,一波强行解释逻辑根本不通!

38分钟前
  • Amarantine
  • 较差

还没谜湖之巅有意思

40分钟前
  • Konec
  • 较差

质量勉勉强强,就是剧情太弱了,三线叙事比第一季多一线?毫无意义

45分钟前
  • roadhog
  • 较差

人的老去衰弱真让人感叹痛心,中规中矩,以为有反转可惜没有。。。

46分钟前
  • 还行

最后一季终于揭示了真探们masturbation的本质

51分钟前
  • BE-48-60
  • 较差

三条时间线沉稳叙事,摆脱了第二季开头就迫不及待想渲染“Dark Style”的手忙脚乱。色调冷峻 配乐应景。主角演技经得起考验,毕竟是金球奖+奥斯卡奖在身。男配Stephen Dorff当年可是泰坦尼克号“Jack”一角的候选人哦,相当帅气。(晚上十点多还能让我不睡觉等着字幕出来的美剧除了《真探》还真没别的了)

55分钟前
  • BlackSheep
  • 力荐

好难看

59分钟前
  • 🥥
  • 较差

10-hour couple therapy. 强行用记忆混沌造就的非线性叙事来打乱一个普通案件,一到关键节点就跳,强行拖悬念。我不知道该夸它特别琐碎true to life呢(明明都灵异探案了),还是嫌弃它走捷径还要装真诚。这种玩法是一种模式性的玩法不知你们是否感觉到。S2好歹有种尝试新东西,这季我只能说拍得讨巧——如果你想夸,能按照导演编剧设想的角度夸个5000字,什么人生悲剧啦这才是真实警探的人生包括老年痴呆啦角色写得有瑕疵很真实两人演技好啦,最后着眼爱情和exit更是妙啦,心理疗愈主题棒棒的啦……但是我不想夸。一开始的悬念和心悸强行被磨没了,看到最后我发现这剧的受众群不是我。行吧关爱老人吧。

1小时前
  • Alan Sleep
  • 还行

对不起 我修养不够 看了4集 弃 我是那么喜欢阿里 还是忍不下去了 这类一个小孩失踪 慢的不能再慢的节奏 如此似曾相识 英剧的broadchurch 美剧科幻strang things 一样的配方 一样的味道 对我而言都是食之无味

1小时前
  • 疯疯爱
  • 还行

????为什么大部分时间在谈恋爱??失望! (

1小时前
  • 红色的蓝色的必须选择一个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