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伍迪艾伦的电影不感冒,太多个人输出,自己老要出镜,老给自己安排美眉,巴拉巴拉的很无聊。
这部影片前半段还行,就在我认为这些年误会这个小老头的时候,无聊上演了。
几个人在小老头的带领下,租房卖曲奇饼干打掩护,挖地道,抢银行,结果地道劈叉了,挖到了女装店,曲奇饼干却火了,小老头的老婆成了曲奇一姐。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几个曾经的穷光蛋一夜暴富,成了有钱人。
一姐要提升自己,注重精神食粮,跻身上流。
漂亮哥上线,带她进军时尚、艺术、品鉴美酒、辗转博物馆和美术馆,听的都是现场演奏的高雅音乐。
而小老头一心只想回归老本行,偷鸡摸狗,去加利福尼亚晒太阳。
没人守财,很快公司就被内部人士弄到破产。
漂亮哥决绝离去,两夫妻重归于好。
竹蓝打水一场空,只能说,不管有没有钱,两夫妻经受住了考验。
昨晚看了个伍迪艾伦的片子——《业余小偷》。
其实看这个片子才花了我半个多小时的时间——这已经是第三次看它了,前两次也都各看了近半个小时,拼在一块才把他看完,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发现自己实在不是个写故事,作编剧的材料啊。
第一次看的时候从头看起,伍迪艾伦是个不务正业的老混混雷,有个爱他但是也抱怨生活艰难的老婆法兰奇,还有几个一起打牌喝酒的朋友。
雷非常自信自己的智慧,因此总是琢磨着做一桩大买卖,最后看重了银行旁边的一家代租店铺,他打算把这个店铺租下来,然后挖地道到银行去。
店铺租下来,上面为了掩护由法兰奇开了个点心店,而雷则和他的一票朋友则在下面挖洞,当然不出所料的挖的一塌糊涂。
而法兰奇的点心却大受欢迎,纽约人就像天津人一样,为了吃的可以排起长长的长队。
第一次看到这里结束,我对影片结局的预测是最后雷和他的伙伴们经过种种艰辛后仍然失败,而法兰奇的点心店则不断发展,最后雷和法兰奇有了钱,老公主和老王子过着幸福的生活……结果情节发展的比我想像的要快的多,第二次看了还没五分钟呢,影片就已经到了一年后,法兰奇的点心店吹气般的膨胀成了一个集团,雷和他的那一票朋友都成了有钱人,住在大房子里。
雷的生活依旧,和老朋友们在酒馆里打牌,只不过穿着西装,赌注也上升到了几百美元。
而法兰奇则不满于这种生活,希望能在精神上得到提升,能够进入上层社会,在一次举办宴会被人批评没品位了之后(宴会上艾伦穿着锆蓝色的西装,鹅黄色的长裤,甚是可爱),法兰奇找到了一位艺术家,求他作自己的家庭教师,训练有关“优雅生活”的种种。
这艺术家是休·格兰特扮演的。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眼睛都快直了,怎么休·格兰特还混到这里来了,我对休·格兰特有些很离奇的记忆,我惟一看过他的一部片子大概还是三年前的一部不知道什么名字的伟大片子了,那里面一开始就是两个贵族小姐在一间屋子里闲坐聊天,休·格兰特为了天知道什么事闯了进来,然后不停的道歉,一边道歉还一边神经质的眨巴着眼睛,不是常人的那种眨巴,而是那种好像有个蜜蜂飞到他眼睛里的那种一直眨一直眨。
正在我看的很想扁他的时候,诡异的事情发生了,片子中的那两个小姐心照不宣的笑着对望了一下,竟然都觉得休·格兰特很性感。
而这时,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我旁边的女伴竟然也觉得休·格兰特很性感。
天哪,性感就是眨八字眼么?
我一瞬间就崩溃了。
不过这部片里多少改变了一些休·格兰特在我心目中的原有印象,他穿着得体的黑西服,一张脸相当的沉稳和蔼,一头浓密的乌发更是梳理的一丝不苟,油光可鉴的让我有些惭愧。
最重要的是,休·格兰特在这片里演一个坏人,他的计划就是骗到法兰奇和他结婚,然后骗取她的财产,知识分子最流氓啊。
而法兰奇也像所有女性一样,被格兰特的八字眼迷倒,越来越看不上家里那个庸俗的小老头了。
而雷也对这种富贵生活越来越不适应,他渴望去过过去那种自由贫穷的生活。
第二次就看到这里结束了,我对影片结局的预测调整为法兰奇和休·格兰特结婚,结果被休·格兰特把财产骗了个精光,于是她看清了“上流社会”的面目。
重又回到雷的身边,过起了平常日子。
结果情节的发展又一次比我想的要快,法兰奇还没和休·格兰特结婚呢,她的集团就因为会计们搞鬼而破产了。
休·格兰特随即离去,让法兰奇认识到了他的虚伪,而雷则和法兰奇的妹妹合谋,想去偷窃一家上流朋友的珠宝,但在紧张之下,他却搞错了,把带去掉包的仿制品当成真品又带了回来。
两人各自犯了一个错误,彼此抵消,重又依偎在一起。
但这一次,法兰奇拿出了一个昂贵的烟盒,这是她先前送给休·格兰特又从休·格兰特那里偷回来的,他们可以依靠这件珍宝去开始新的生活了。
也许是因为瘦小的人所需要的能量也少?
年老的伍迪艾伦看上去仍然是那么敏捷精神,看着他,会有一些对“老”的美好想像,觉得这是生命中智慧积累到能产生乐趣了的阶段。
艾伦从十五岁开始就给杂志写幽默专栏了,虽然插科打诨,但心态不是一般的好。
等到拍电影时他更是已经驾轻就熟,把自己的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熟读过很多书,按咱们的标准算是个“知识分子”,还是“艺术家”。
但他也从来没有忘记对这两类人进行嘲笑。
就像他也同样嘲笑雷那样的无赖们的愚蠢一样。
他通过嘲笑一切让这世界变得轻松,他又因为对爱情的信赖而让这部片子变的温暖。
爱情和金钱,像是一对强烈的对比色嵌在这幅色彩浓郁的讽刺画中。
而最终在法兰奇敲碎了雷带回来的玻璃项链时,我们看到对着一地的玻璃渣,雷的反应一脸沉痛,慢慢的坐了下去,说出口的却是“这是你弄乱的,我不打扫,你要打扫这里”。
哈,在法兰奇谅解的微笑里,金色落幕,而玫瑰色的爱情生起。
伍迪艾伦的《业余小偷》这部片子题目虽说有“小偷”,但我觉得内容并没有着重说小偷,而主人公也是从开头心术不正想抢银行的人摇身一变,成为了饼干连锁店的董事长,最后破产的结局使整部片子更加具备戏剧性。
虽然影片带着“穷人有穷命,穷人有穷福”的麻醉药力,但是也给生活中平平无奇的小人物带来了安慰。
片中男主的夸张和不灵光的智力,使得一个没有上进心且固执的小人物跃然纸上,而妻子在有钱了之后盲目追求艺术高雅,也是对现实中一些“富人”的讽刺。
最后的破产更是说明偶然的“一夜暴富”,不善于经营,也是一盘散沙。
也是告诫我们要脚踏实地的做事。
雷·温克勒(伍迪·艾伦饰)是一个有犯罪前科的洗碗工。
他的妻子,弗伦奇(特蕾西·厄尔曼饰)是个专给人修指甲的美容师,她处处留心,希望丈夫能安于过平静而安稳的生活。
当她意外地得知雷正在策计一个抢劫银行的计划时,她便极力阻止,拚命反对。
可雷决心已定,他准备找上三个愚蠢的同伴一同去实施他的计划,并且千方百计把妻子拉进来,要让她在甜饼店里打头阵。
很快,一个一夜暴富的银行抢劫行动便开始了!
不过似乎一切和他们的想象并不一样……
WOODY ALLEN 一个怪怪的老头,羸弱的身影,一副还蛮喜剧的长相,可是凹陷的眼睛里却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是导演,也是主演,在这部影片中,扮演的是一个自做聪明的小人物,对于小人物的喜剧刻画,与周星驰不一样,如果说,星驰是已夸张的肢体动作取胜,那么ALLEN就一定是靠的他幽默的语言,已经不能单纯说是幽默,应该是暴笑吧,至少对于我是如此,,比如ALLEN与前狱友争论自己点子王的绰号,比如和他一样傻傻的职员回答记者在色情杂志上登饼干广告的原由,比如只与别人讨论天气的小姨子,,我想,至少对于我来说,这是影片最出彩的,以至于少了这些台词,就会黯然失色,质量大打折扣.当然影片的故事情节,人物的塑造功力,都是不容小看的,为了抢劫银行而开的SUNSET COOKIES 银行没抢成,而阴差阳错的,饼干店大大赢利,走红美国.本来渴望有钱的ALLEN,真正成了富翁后,却没有以前那么开心,以前听过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还足够开心,那么他一定还不足够有钱,,真理啊,,可他不开心的原因只是因为老婆已经不满足于有钱,甚至极力摆脱自己的过去,摆脱自己暴发户的身份,而想要成为真正的上流人,什么电影,也是有反面角色的,于是这个时候,我们的"上流人"登场了,帅气的面庞,渊博的学识,优雅的举手投足,而目的确实骗走女主角的钱,当然,他成功的获得了我们女主角的芳心,甚至对ALLEN 的忠告置之不理,对ALLEN的情谊日渐淡化,这样的剧情设置不免老套,可是在ALLEN的影片中,这些都可以忽略,就好象,周星驰主演的<<九品芝麻官>>,全片如果抽离星爷的表演就只是一个不仅老套,而且老土的影片.ALLEN饰演的小老头,在这种情况下,他宁愿不要妻子的巨款,宁愿自己去偷名贵的项链,而事实上,他又只是把自己带去的玻璃项链换了回来,看他换项链的过程,无不是让我们忍俊不禁的,也让我们愈来喜欢这个小老头,傻傻的,苯苯的,自以为很聪明的,向往自由的,渴望真正的生活的,善良的,所以,可能我们都错了,其实他才是生活真正的王者.
没觉得这出闹剧是要讽刺什么、隐喻什么、或者反映什么,其实就是一个好玩的故事这么简单:笨贼也有春天,只不过是以歪打正着的方式;暴富就是缺品位,不管你能花多少银子买多少幅世界名画装点门面;还有什么?
真爱就是门当户对,大帅哥陪你即使不图钱也是为了钱;落魄时想着你的其实还是那个笨手笨脚啰里巴嗦的糟老头、而危难时聊以渡日的终归还是落魄时学的那点不光彩的手艺活…怎么自己也开始啰里巴嗦了,难道也是伍迪老爷子附体了…😊
“我是一个很有限的演员,通常我只能扮演两类角色,一类是下层的小偷骗子,我演起来很自然;还有就是知识分子,因为我看上去像知识分子。
” 如果你先看到三部曲,你会确信艾伦脑袋里会有这么一个业余小偷和很多荒诞的故事,但也许你看到《安妮霍尔》,你会忽然觉得这个智慧老头不止会游刃有余的处理着这个荒诞的世界,也会让它成为一部美好的电影。
就像艾伦说的一样:“头脑是我最钟爱的第二个器官。
”喜欢艾伦的人通常上是痴狂崇拜,“文艺青年”请拜托离开。
艾伦一直在用另一种离奇怪诞解构方式叙事般的描述这个世界,这是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结合。
好人晚上睡得比较香,不过在醒着的时候,坏人快乐得多。
就算有钱了,你又算个毛?
媚俗的世界里,是谁用甜饼堆砌了摩天大厦?
是跨国企业的财富大亨,还是个喜欢金钱又厌恶金钱的业余小偷?
影片中会给你艾伦想要结果答案。
最后破产的结局是无比美好的,各式各样的隐性蒙太奇手法的多层运用让艾伦的思想深刻的灌入观者脑中;世界本来就是个矛盾体,性与金钱,虚荣与快乐,包括伟大的爱情。
这世界上最动心的话不是我爱你,而是你的肿瘤是良性的。
笨贼想通过饼干店作掩护,挖地道抢银行,可惜他们的水平可远远不及越狱里面的scotfield,计划搁浅,然而生意却红红火火...美国纪录片节目60 minutes主持人之一Steve Kroft也到里头客串了一把。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笨贼们把水管挖爆的那一场,警察到饼干店买东西,听到了异常的动静,问老板娘怎么回事,而被水淋得个落汤鸡似的woody Allen恰好跑出来,怕计划暴露,便谎称自己是个"plumber"。
真是个可爱的小老头!
Woody Allen,再加上突然间有趣的讽刺与幽默,缓解了有时过于严肃的主题。
歡迎選修爆發戶的幸福哲學課,關於那些我們拚命追逐的理想人生,還好這一路上有個齷齪的你!
伍迪艾倫,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喜劇演員之一。
觀其作品總像在解一道精密的摺紙遊戲:紙張被巧妙折合起來,每個面上都寫滿了潦草的字,字裡行間藏著秘語,一摺又一摺,最後攤平,一幅平凡美麗的人生圖畫呈現眼前,然後你我噗呲莞爾。
不消多言,伍迪艾倫極擅佈置這類充滿世間溫情的悲喜劇。
影評膝關節曾在文中節錄一段伍迪的訪談,非常適合用來詮釋本片核心:「人們通常不喜歡他們所處的年代,總認為他們活在一個糟糕的時間點。
如果我搬到巴黎,會過得快樂一點嗎?
這是永遠的大哉問。
於是這些人試著到新地方生活,但真相是:就算這麼做,還是無法改變什麼,因為現實是最難妥協的一切。
我們人生的一大遺憾就是,我不是另外一個人。
」多麼直白的剖述現代人之糊塗。
形象塑造是一件理想的 S 號,說什麼也要把自個塞進去(無置可否多數時候我們都樂於這收小腹的過程)。
人們甚至以這些標籤做為準則,擁抱高尚圈子,剔除非我族類,也順帶剔除了一些重要東西。
伍迪艾倫透過鹹魚夫妻的荒誕生活,極盡諷刺社會的空虛惺態,在夢碎夢醒過後,緩聲揭示真正的無價之寶。
《貧賤夫妻百事吉》全劇來回曲折,首尾完滿呼應,是一齣能夠輕鬆上手,又攜帶哲理的脫線喜劇,編導之精妙甭說,觀影之愉悅在腦中暈染開來。
菲林筆記:www.feilingnote.com
反对短评里很多说后半部分整段垮掉拖全片后腿的。
并不是呀!
才子佳人的戏往往避开结婚后的柴米油盐与磕磕跘跘,职场打拼的戏往往在一番努力后成功站稳脚跟并升职加薪时戛然而止,但世事往往并不如此,暴富才是一段更复杂,矛盾更多,经历更丰富的新故事的起点。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电影里暴富的夫妻照样无法一起继续走下去,电影外新闻中中彩票一夜暴富的,不是一方裹挟钱款人间蒸发,就是扯破脸皮离婚离得很难看。
与其说有钱/没钱使人变心,不如说突然有钱/没钱使人际关系变得极为不稳定。
这种不稳定实际上由突然有钱/没钱后造成阶级改变所造成:可能是主动寻求阶级跃迁(比如女主有钱后就想融入上层艺术领域),可能是被动遭遇阶级跌落(家道中落/特殊时期被批斗/遇到下岗潮等等)而这种财富的突然变化导致的阶级改变,又往往使人不幸福,因为即使物质条件满足了阶级标准,精神层面也很难接近当前阶级的平均水平,我觉得这个才是影片真正想告诉我们的。
影片里女主对于“高档品味”的刻意追求无法换来他人认可的目光;家道中落的人想融入平民百姓的生活格外艰难。
为什么古代千千万万流芳百世的作品出自被贬黜的文人墨客之手,而非得中科举,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仕宦之人。
可能也与前者精神层面无法融入肉体所在的阶层,而产生巨大的不幸福感,进而化悲愤为力量有关。
HAPPYACCIDENT
倒是一贯的絮叨风格,仅此
久违的滑稽闹剧,类似于其最早期的傻瓜系列,开头布局沿袭诸多“笨贼一箩筐”套路,却浅尝陬止就掉头转向,但后面的故事穷变富来富转穷,包括讽刺上层品味的调调,都不能给人带来什么新鲜感,或许对伍迪艾伦的观众而言,要是相对于前作,它没表现出尽可能多的哲思和新意,那就是失败。
搞笑指数前五的伍迪艾伦
也想开那样的一家曲奇店,顺便还能卖软饮和我喜欢的书籍~呃......说白了我还是想开家书店啊
狗改不了吃屎
下流不上流,上流亦下流看看他们和自己,都那么可笑
剧情很简单,阴差阳错的喜剧。
老艾伦很是有趣。
很温暖的故事。一贯的艾伦风格,唠叨,爵士乐。20120820
感觉很不错,前面笑死我了。后面感觉在向深刻走,却不是那么简单了
暴发户这个译名很cool
最糟糕的伍迪艾伦电影之一,附带让人蛋疼的Hugh Grant....
挺烂的...
又一出玩笑人生
20250519二
不得不说,给这部片差评的童鞋,一定要是因为这条老蛔虫又触动了你们某条幻想敏感的神经
生活中小百姓的平乐...
除了段子,啥都没有
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