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中的马
季风中的马,Season of the Horse
导演:宁才
主演:宁才,娜仁花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Mongolian年份:2005
简介:你不想去的地方, 马不可能把你驮去, 但你想去的地方, 就必须得马驮。所以, 在今天看来, 马已经不是蒙古人的理想, 而是实现理想的工具。”这是影片中的一句台词, 也是蒙古人在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 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影片把人文关怀的镜头, 对准了沙漠化越来越严重的草原上一个视草原为生命的普通牧民“乌日..详细 >
静默与妥协 被震撼了。
4.5。十年前在“蒙古青年论坛”有人推荐,不想现在才看。草场承包、禁牧、气候变迁和市场化是背景,民族国家的力量一直在场,最后落于放生仪式作为文化象征的悲歌。然而不懂蒙古史和生态人类学,仅以现代化的思路来理解,是相当片面的。在此推荐郑少雄老师的一篇文章,“草原社区的空间过程和地方再造——基于‘地方—空间紧张’的分析进路”。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讲述了传统蒙古牧民在面对草原沙漠化,甚至城市化,近代文明的冲击下的痛苦抉择。这让我产生动摇,现代化、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的标识。但如果这牺牲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情感,历代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这种代价真的值得吗?中国近代化的文人是否也面对这样的痛苦抉择
存在
深刻
四星半
一定要找到蒙语版的再看一遍
『人怎么能见马就骑呢』
脱下祖先的战袍,穿上城里人的衣裳。不想去的城市,留不下的故乡……
现代化的民族凝视
马不是蒙古人的理想,蒙古人曾骑着马实现过理想。时间不会停留在某个最辉煌的时刻,而是带着骄傲和不驯的灵魂,饱含苦难与希望,在理想与实现下一个理想之间无声地流淌。
你不想去的地方,马能把你驮去吗?你想去的地方,一定要骑马才能去吗?
季风中的马,也就是时代背景下的草原人民。观影过程中一度愤怒到哭了。乌日根和英吉德玛,就是我认知中典型的草原上的父亲与母亲,人物塑造很棒。
乌日根穿着破盔甲 骑着白马 垂头丧气的回来 有点魔幻~
资料馆2012.6.19.7pm “我们曾经骑着马实现理想,但马只是马,并不是我们蒙古人的最终梦想”,过去时代的生活和情感无可奈何的沦陷和消逝,此中没有对错,却依然是悲歌。在自身框架内完美。自编自导自演的宁才当天也在。
酸奶稀得像米酒……真想尝尝。
現實衝突在戲劇語境下被放大。女主演得好。老人說的話很有道理。
时代在前进,人们的生活在前进中提升。
多麼好的民族題材電影,看完後令人爲民族文化在中國的處境感到憂傷,這個不管是少數民族還是漢族,都是一樣令人哀傷的處境。
讲述的就是一个蒙古放牧家庭在自然环境和经济压力的双重逼迫下 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草原进城谋生的故事 当然 经济压力一定程度上源于自然环境的恶劣 与大多数草原电影及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类似 节奏较为缓慢 主题以小见大 画面风格简洁 以自然风光为主等等 精神 理想还有现实的纠结 宁才塑造了最后的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