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没看过原著,总体而言,电视剧值得一看。
冲着糖糖来看的,能评的也只是剧情。
开篇是多年后的两人,事业有成,再次相遇,以一种工作方式谈论彼此。
毕竟是第一幕,服装……真丑……丑。
差一点就叉掉了。
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孩,不同的恋爱观。
热情似火的她,对爱不顾一切,逐渐在受伤中丧失爱的能力,却在这时遇到对的人,可幸重拾勇敢接受了爱。
按部就班,安于稳定的她,在矛盾中寻求爱的希望,终于在要捉住爱的时候失去,也反得另一种呵护。
敏感多疑的她,冲动的行为让我一度觉得可恨,却也慢慢理解了爱情中的矛盾。
我好像明白了面包树上的女人的含义,面包跟爱情总有一个先行。
故事的最后,追求面包的人收获了爱情,追求爱情的人也收获了面包。
越到最后,越显剧情拖沓,还是值得一看。
这部剧从第一集到最后集用心全看完,诠释了三段不同人生感情,最喜欢孙维栋和沈光惠这段感情,爱上孙维栋这个角色,太爱这个角色,为什么张小娴要把他这个角色写死,整剧太多泪点,感悟了很多,一如既往喜欢张小娴。
看完以后,希望自己也可以遇到像孙维栋这样的男人。
整剧最不好的就是孙维栋介绍车子那几个镜头,最后却死在这辆车里,广告插播的有点失败。
张小娴的知名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后来改编成电视剧《长在面包树上的女人》,讲述了三个女孩,她们在爱情路上的故事。
最为典型的是剧中光惠爱情之路,在爱情和面包之间,最终选择了爱情。
光惠从小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名牌大学后找到白领的工作。
父母对她的期望很高,希望能找到条件优质的老公。
在一次偶然机会,她认识了一无所有的足疗师傅安小禄,无依无靠,只是有一颗很上进的心。
光惠的同事给他介绍留学归来医生孙伟栋,在内心的挣扎中,光惠跟孙伟栋也开始了交往。
在结婚的前夕,光惠为了爱情逃婚去找安小禄。
被父母知道她跟安小禄的事情后,妈妈不惜用所有的方法,阻拦了这段爱情。
光惠最终选择了孙伟栋。
安小禄为了爱情改变自己,开始重新寻找工作,写歌词。
他成功了。
光惠和孙伟栋却在回家的路上出了车祸,孙伟栋走了,留下了失忆的光惠。
安小禄义无反顾回到光惠的身边。
最终他们在一起。
我们所向往的爱情,跟我们得到的,往往是两回事。
当初光惠能坚持选择安小禄,也不会发生后来的悲剧。
爱情和面包,有点像选择题,可能每个人都遭遇过。
有人会靠自己的努力拥有面包后,再去选择爱情,有些人会不顾一切的选择爱情。
伤害了身边的亲人。
父母的初衷是希望你能找到好人嫁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只是希望在他们有生之年看着你过得精彩,过得幸福,他们也就满足了,并不是奢望将来大富大贵,然后给他们带来财富,我相信天底下没有多少个父母是这样认为的。
不要说父母俗气,因为他们是生活大半辈子的人,知道柴米盐油的珍贵。
我们现在年轻,只知道爱情的唯美,不知道爱情还要面包来维持的。
没有面包的爱情是寒酸的,没有爱情的面包是索然无味的。
琐碎的生活也是爱情的一种。
只能说在爱情和面包的选择问题上,没有一个特定的答案,虽然每个人都会说希望都有,但每个事情都不会完美呈现在你面前,总有各种缺陷出现,退而求其次每个人都要学会在不完美中寻求那个自认为完美的地方,那样就够了。
高中时候开始在闺蜜的引荐下看张小娴,那时候对于一个看惯了顾城,海子,这种朦胧文学的小女孩来说,爱情故事完全是一片新的天地,那么清晰,有情节有故事,不再是诗歌散文虚妄的意识态。
借着一二本同一时期出版社的不同主题,长长的小本儿,承载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那是繁忙备考的周末去图书馆的乐事之一。
我记得第一本看的是《荷包里的单人床》,而后的很多年都会选个日子重看一遍,到了大学,发现年轻时候的没见过世面却是很可爱,以至于到了后期就成就了一种仪式感。
大学的图书馆里,把自己从史铁生的《务虚笔记》里抽出来,重温一遍这个曾经占据少女内心的故事。
我从来都不爱张爱玲,以至于影视故事看过不少,但书,记得读过的只有《红玫瑰与白玫瑰》,只记住那句经典的: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的故事都那么意味深长,看的多了觉得沉重。
但张小娴不一样,现代感十足,女主大多是港女形象,可以不漂亮,但必须不是傻白甜,可以不是千金小姐,但几乎个个独立进步,是我理想中女性的模样。
说到张小娴,除了一直拿来当做青春纪念的《荷包里的单人床》,最让我心动的就是面包树系列。
随着林方文的消失出现,爱情走走停停。
少女心中本能的那种对虐爱的偏爱执,在心底一次次宽宥林方文这样的恋人。
这种感情就像是母亲的一部分,有包括,耐心和等待,又有恋人的诉求。
程韵不是一个母亲,显然她在爱情中也是个安全感缺乏的人,事实上,哪个女的能受得了林这样的漂泊。
世上的男人千万种模样,才子类的男人才是最可怕的,因为看多了文学作品你会发现,最不靠谱的男人恰恰是才子光辉下男人的贪婪,懦弱,和多愁善感。
这样的男人神秘又可怕,除非你自己也活成他的样子,否则两个人在一起,总是在失望和妥协中反复纠缠,这样的爱情惊心动魄,但却一点都不美好。
但也有惊喜,孙维栋,他和沈光蕙的爱情才是大多数人所向往的样子,但可能正是因为太美好,所以这样的完美先生会是车祸意外的结局。
很多人都可惜吧,谁要一个逆袭的凤凰男,而舍弃一个真贵族。
看了一集长在面包树上的女人,女主有这样一句内心独白,“被金钱收买了爱情的女人,你快醒醒吧!
”接下来便是这样一个场景,女主哥哥将一把钞票甩到情人脸上(虽然我觉得他作为一个出轨者,其实并没有这么做的资格)。
在我眼里,这几乎就是女主甩到哥哥情人脸上的。
我把这看成一种优越感。
一种我视爱情高于金钱,而你并不是的优越感。
我却突然对这弥漫的优越感感到有点不舒服,反而那小三看起来更直率些。
还有一点,这一甩好像并不因为她是小三,而是因为她爱钱胜于爱情,在一段出轨的关系中这一点显得尤为可笑。
若再细究些,那情人也并不是为了自己骄奢淫逸,而是为了家人(虽然方法失当)。
难道选择爱情就比因为亲情而选择金钱高贵些吗!
话说回来,允许你在爱情里不择手段,就不允许我算计爱情吗!
忍不住想说一句,去他妈的爱情。
这部剧是2012年拍的,拍完卖不出去压箱底,到唐嫣火了的2015年才播出。
其实不稀奇,好多剧也是这样,豆瓣主页的上映时间年年都会往后推。
但是这部卡上了电视剧风格一道小小的分水岭,2015年播的《金玉良缘》已经用上了饱和度特高的滤镜,从那以后我越来越看不清主角们的脸了。
我看看《面包树》是在剧拍完快十年以后,所以当我再看到唐嫣穿着长长的上衣和紧身牛仔裤,化着特别“碧欧泉”“欧诗漫”风格的水灵灵妆容的时候,这部剧几乎成了千禧梦核的入口:那些演员们也都才三十上下,和记忆里爸爸妈妈的年龄差不多,唐嫣那个时候用斜刘海修饰额头,但是头发特服帖,有时候还梳像中学生一样的马尾,和现在的审美区别很大。
片头片尾海报这些地方已显得非常过时的设计,很奇妙地创造了一种旧旧的质感,尤其是女主角那大段大段梦呓一样的心理活动,让我好像正处在2012年的一场发呆中……节奏很烂,三个典型样本的设计很烂,第一次我给他打了两颗星…后来我想起世纪初的时候总想起这部剧,看这部剧的时候总想起那个年代。
看完了电视剧版的《面包树上的女人》,果然是张小娴的风格,写别离往往就要是阴阳两隔。
比如沈光蕙和孙维栋。
孙的出场让我一度以为是路人,毕竟那时沈光蕙和安小禄超越世俗地爱着。
留心这个角色,是他从沈家回来时的直接,“先帮你家建厕所还是澡堂呢”。
发展到最后,他成了我最心疼的人。
安小禄与沈光蕙之间,不得不说的是红玫瑰。
爱得火热,燃烧到对方,疼痛着。
他们俩,是彼此的心头朱砂痣,分开后膈应在心里,一个写下《昨天》,一个听着《昨天》。
沈光蕙也就一直沉浸在昨天的玫瑰海洋里,挣扎着。
直到一场病,撕开了沈光蕙封闭的玫瑰世界。
孙维栋终于走了进去,像一个楞头小子笨拙却可爱地爱着。
自此点点滴滴,都是蜜糖。
约会时送她菊花,因为觉得她和菊花很像。
想到《二十四诗品》里说,“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一如他们的爱情,把牵手吃饭,柴米油盐都过成了爱你的方式。
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让孙维栋死去,但想到她在《我这辈子有过你》里对唐文森的安排,又不觉得诧异。
因为婚外情不符合伦理,所以不能相守,必须离开。
同样,不能提倡为物质舍弃自己的真心,所以沈光蕙要和安小禄在一起。
孙维栋就这么无辜死去。
故作伤感,偏爱用死亡来解决难以调和的矛盾,自以为是的不落俗套,过于曲折。
我再也不想读张小娴的书了。
我要去读张爱玲,认真地读。
在婚姻与爱情方面,还是喜欢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道德。
张小娴应该也是和我一样焦虑型依赖的人,所以那么迷恋她的文字,迷恋她的很多故事,我是难得耐心下来看小说的人,她却总是能把我吸引进她虚构的世界,为什么?
疏离型男生和焦虑型女生一般不会有很好的结局,就像原著写的那样,他们各自适合呆在安全型的人身边,比如杜卫平,比如屋久岛的女生.一个不能确定对方是否爱自己,一个害怕自己爱对方的两个人会有什么好结局?
不过我喜欢看到他们在故事里是美好的结局……
看第一集开始,就觉得这个剧真心很矫情,真心一点都不喜欢程韵和林方文,一个对自己,对自己爱的人毫无信心,不懂得勇敢去争取所爱,只会逃避放手,自怨自艾,一个不断玩失踪,不能给人安全感,不会挽留自己所爱。
支持我看这部剧下去的,真心只有孙维栋,和迪之,可是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孙维栋写死,光惠还要失忆,失忆就算了,为撒还要和安小路在一起,我相信光惠的心中只有孙维栋,为什么非要把安小路和光惠硬安在一起。
为什么最后程韵还是和林方文在一起,我觉得作者只是为了爱情而爱情。
这样的结局让人看起来生硬无比。
虽然我很喜欢迪之的勇敢,佩服她的勇气和对爱的信仰,但是现实中,一个未婚生育,还有过陪酒小姐的女人,还能收获一份那么完美的幸福吗?
我想作者只是想给大家一个美好的愿望吧。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只是一部让人怀念和憧憬爱情的片子吧,现实中大部分的幸福都是从孙维栋和光惠那样以结婚为目的,以条件为前提的搭伙过日开始的吧。
当初看的时候断断续续,现在突然好想再看一遍,我把短视频看完,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恐怕只有张小娴的故事里才有这长达十年之久的爱情马拉松!
今天我看了剧评,简介,突然想找原著出来看看,再把面包系列也都找来看看。
电视剧里的结局还是挺圆满的,不知道小说里的结局会不会这么圆满。
其实也希望有第二部电视。
因为黄宗泽啊。
不好看
第一集就好难看下去 唐嫣的演技、粗糙的制作、糟糕的选角、剧情和人物设定 离原著十万八千里……面包树系列飘零、悲伤 是林方文挥之不去的影子 是徐起飞温暖厚实的手掌 竟然拍成了这个样子……黄宗泽哪里演得出林方文忧郁不定、才气自溢
这个还不错!我还挺喜欢黄宗泽的!
印象里这剧埋了很多年
剧情还可以,配乐不错。
天哪,绝了。我还很喜欢看的当时
剧情太慢,追了几集,看不下去。没有吸引力。
有些歌不错
觉得挺好看的,虽然我弃了剧,但是整个也算是近几年偶像剧里我不觉得恶心的了。
高中时代看过的唯一一部小说,两星给Bosco
原本以为男女主角经历那么多了最后肯定会在一起的,没想到…不过还好,毕竟男主是真的渣。
当年就看不下去😓
几年前的片子了,其实还行,黄宗泽好帅
看到我妈在家里看跟着看了几集,简直无力吐槽
爱情片里的不多见 ,只是感觉哪里有点差劲。
为孙医生来看的,可惜结局太惨了
过了看张小娴饶雪漫的年龄
小说还可以一点 电视剧 好夸张
台词简直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