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看的了,今天又看了一遍,满满的都是回忆啊。
记得初中第一次看到这个是先看到的漫画,而且居然是在快玩游戏盒上,这傻逼东西居然有漫画分区,感觉这个看起来挺有意思的就点进去看然后一发不可收拾,这玩意好像还每周更新我就想起来就追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不看了好像是因为游戏盒炸了还是单纯漫画不更新了。
再下一次就是发现这玩意有电影的时候了,还是初中,天呢当时才几几年,一五或者一六年,到现在已经将近十年了我操啊,时间过得死爹了一样快,初中那会就看了不止一遍,很喜欢这个设定,我初中也幻想过能变成狼这种中二东西,现在看就是觉得毛孩子萌。
哈哈我当时就是一个终极废物,记得那天我妈要起超级大早坐车去跟其他人一起作证那个p2p平台的人跑路,钱款不一定追的回来,我妈还跟我说她投了新闻网站。。
操,我为什么又想哭,感觉自己纯废物,又想死了。
总之她走了之后我就爬起来玩电脑因为那时候想玩一会特别困难,趁着我妈走了终于有机会玩一整天。。
然后就赶紧打开这个电影开始看了起来。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罗嗦这么多,我以前的生活好他妈孤独直到现在也是,而且我已经孤独到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脱离这种处境了,不过无所吊谓,能毕业能找个班上能挣钱就行了,我就这么点要求,我就这么废物,他妈的我想去死。
总之呢电影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哪怕过去了十年,我还真是一点没变啊还是那个长不大的初中小孩,我操。
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温馨,幸福,和淡淡的遗憾和悲伤。
他死了,死的太快,真的很希望花和他能一直幸福下去,可惜以后见面只能在梦里。。
啊啊啊啊其实不想多说剧情,没什么可说的,我就是喜欢,一个人养孩子真难,有幸福也有累的爆炸的时候,雪和雨小时候和长大之后简直是相反的样子,一个想当人一个想当狼,不过希望他们都走向了自己喜欢自己希望的路,这不就是一个妈妈最想看到的了吗。
这个故事并不是完美的,但我就是喜欢它,每一个角色的每个情绪都牵动着我的心,他们笑我也高兴,他们哭我也落泪。
真的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动画电影,太唯美,太令人心颤了。
又忍不住拿出我对这种影视作品走到结局之后能给出的最高赞誉和最深的爱:希望在我看不到你们的日子里,你们一切都好。
片子是很久之前看的了,当时好像是北京的一个电影节,当时还没有新冠,我们选了这部片坐在电影院里看。
过了这么久,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两点:画面很美,故事令我出离愤怒。
画面美就不说了,说一说我为什么愤怒。
第一,故事真正的起始点是狼妈的意外怀孕,而无论是影片的叙述还是人物(狼妈)自身,都对意外怀孕背后的性道德问题视而不见只字不提。
说白了,意外怀孕这件事本身就是狼爸的自私不负责任和不尊重她人意愿。
(高赞的短评说遇到狼人一定做好避孕,我想说避孕不是你自己想做就能做到的,反而尊重你的意志自己做好避孕应该是男方的责任)好像是加拿大(?
)新出台的法律说,如果x行为双方一方要求另一方戴t而另一方没有戴t判处qj。
从这个角度看狼爸多少也算是个qj犯了,除非妈妈当时也准备好了怀孕,但那样就不属于意外怀孕了。
第二,为什么会有人歌颂怀孕退学这种事情呢?
是m国共和党给钱了吗?
就算退学是妈妈独立的个人决定,她也至少要挣扎一下吧,为自己放弃了的大好前程懊悔惋惜一下吧,不然还像个正常人吗?
更何况(我似乎隐约记得)退学生娃似乎不是她的独立决定,而是和孩子爸爸的共同决定,或者说,是(不戴t的)狼爸的决定。
她如果是个现实中的鲜活的人,难道不会有一瞬间恨这个男人毁了自己可能的一生吗?
难道不会有一瞬间考虑要不要把孩子堕掉重回校园吗?
我可以接受她贤妻良母的设定,但哪怕能展现出一两幕的,她的犹疑和懊悔,她对男人的愤怒和对自己命运的哀叹,我都会觉得这个人物是立得住的。
第三,整个故事完全围绕着狼妈做母亲养育子女展开的,而对她自己有什么生活,孩子们离开家之后她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全都一笔带过,或者说,只字不提。
如果纸牌屋或者绝命毒师里有一条支线开局之后就不讲了,观众会寄刀片的。
但在这个片子里,孩子离开之后母亲自己的生活连一条支线都算不上。
狼妈虽然是这部片的“女主角”,但她唯一的身份和功能只有妻子和母亲。
当然可以说在这个故事里,突破重重困难把孩子们抚养长大是角色的主线任务,可连侦探片都要展现侦探工作之外的私人生活的好吧!
连警匪片里的警察都会有一团乱麻的家庭矛盾,酗酒的毛病,身上的旧伤和面对危险一瞬间的犹豫,因为这样才像个人啊!!!
怎么换成女主角,换成一位母亲,就不需要像人了呢!!!
最后,我想起最近看的书《阁楼上的疯女人》里面讲的,女性自古以来或是被高捧于社会文化之上,或是被贬低于社会文化之下,但始终不在社会文化之内。
换言之,女性或者被塑造成天使(如这部电影中的狼妈)或者被塑造成恶魔,但永远不会被看做人。
女主角过于轻易地顺从了(由他人设定的)自己的命运,这已经足够让我愤怒了。
而比这还令我难以忍受的,是这一切被呈现得如此美好和谐甚至感人,以至于让观者差点就相信了,如果不是真的相信了,一个好女人就应该退学生孩子,即便做单亲妈妈她也应该感到幸福。
比剥削压迫更残忍也更邪恶的,是一面啖尽人脂一面粉饰太平。
它让我想起了我在巴斯的服装博物馆里看到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束腰胸衣。
它紧得惊人,我看着它仿佛能感受到肋骨被挤压的疼痛。
导览上说它周长只有50余公分,我难以想象它曾给它百年前的主人带来过多少疼痛,厌食,呕吐和眩晕。
可它的做工精致漂亮,光滑的缎面上是精美的刺绣,穿着时外面还要包裹层层叠叠的华美珠缎和蕾丝花边,让人在美的渲染中可以对活生生的痛苦视若无睹。
它就像三寸长的花盆底绣鞋,就像将耳朵拉扯到变形的黄金耳环,就像泰国长颈村(令我触目惊心的)一圈圈的铜环。
它美得让我恶心。
它越美,就越让我感到恶心。
是多么根深蒂固的权力,才可以把刑具都制作得如此优雅,让一代代的女人心甘情愿的,过于轻易的顺从的,自己套了进去。
所以,从昏暗中醒过来的人,请别再让美模糊了善恶。
一切对女性所承受的苦难的美化,都是优雅的刑具。
不,我还可以格局更大一点。
一切对人所承受的苦难的美化,都是优雅的刑具。
狼之子雨与雪是一部典型的日本动漫电影,讲一位狼人的遗孀花如何在乡间扶养小孩,按照编剧细田守的说法“塑造了一位理想的母亲”。
在说我自己的意见之前,先说个粗俗的笑话,当我还是个熊孩子的时候,以为电影女明星是不上厕所的。
对,她们这么美丽,楚楚可怜,怎么可能拉出大便呢?
等我明白真相的时候,我已经成了一个庸脂俗粉,或者更糟。
我知道再美的女人,再帅的男人,都有自然需求,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有自我,有欲望,有自恋。
所以再看见花这个完美女人,完美母亲,心里总有一种怪怪的感受——她没有自己的欲望与情感吗?
她没有狼狈的,无能的,有泪有气的时候吗?
画面很美,民风很淳朴,两个孩子雨与雪很可爱,花与狼的爱情很童话,就当成一部宫崎峻式文艺童话电影看看,我还有什么不满?
我几乎可以想象出有人不屑地对我说,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2B,没有文艺情怀吧?
你不能残忍地夺走人们的梦想吧?
当然,我不能。
想想,大概是听到编剧细田守的(塑造出理想中的母亲)说法引起了一种内心的反感吧。
再看此片,怎么看怎么像吊丝蒲松龄的狐狸精意淫。
一个普通女大学生,带着两个小孩,在荒山野岭生活,即使多数人是善意的,也总会有不怀好意的人性骚扰吧。
或者她这么美丽优雅,总会有不少追求者吧。
没钱没关系,孩子又闹腾,在各种压力之下,怎么能成天笑容满面,淡定优雅的?
我们可以假定她是超常人类,承压能力大过强人,头脑特别冷静,媲美某些有反社会人格的犯罪分子,但如果是这样的女人,通常是既没什么多愁善感的唯美情怀的。
从电影中的一个片断,邻居责怪,花唯唯诺诺地道歉可知,花不是这样的女人。
花是一个日本吊丝的幻想——特别柔弱,女孩子气,不强势,不擅长捍卫自己的利益,然而又吃苦耐劳,会照顾孩子与家人。
这是个互相矛盾的幻想。
假如女人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照顾孩子与家人,就得厉害成熟,如果厉害成熟,就不会这么楚楚可怜。
我还能看到更多的矛盾分裂。
并不是因为是童话或者是架空幻想小说,作者就可以天马行空,胡乱设想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
恰恰相反,你创造的世界仍然复制了现实世界中的逻辑与冲突。
安详的人产生于宁静有保障的社会关系中,浮躁的人产生于危险动乱的社会关系中,二者不可能完全割裂。
从很多细节中可以看到,花的世界并不完美,至少现代化的东京大都市并不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地方,所以花离开都市,不仅是为了扶养孩子,还有一种对工业文明的不适应。
花具有典型的诗人性格,对于田园生活具有理想化的幻想。
遇到一些冲突,不擅长作出务实的应对,那么只有退让,回避,理想化,分裂,回到超唯美的田园生活中。
恶毒的我仍然有兴趣败坏编剧的胃口——现实的田园生活并不细腻唯美,仍然充满聒噪的冲突,蛮荒的行为。
人与人之间有温情脉脉的一面,亦有着现实俗气的一面,与工业化大城市的区别并不大。
所以无论编剧怎样回避,仍然硬着头皮带出了草太母亲,这个似乎与花完全不一样的女人形象。
这个女人着墨不多,只出现一个镜头,但我们可知她是一个用力捍卫自己利益的女人。
这个女人让编剧害怕,也让草太害怕。
所以当她再婚后,儿子草太说,她有了新宝宝就不会再要自己了——这未必是事实,更多的是草太心里的担忧。
这个强势女人只是代表另一种生活作风,界限明确,高效,自我,直话直说。
她就像一个噪音,破坏了编剧细田守编织的诗一般唯美,含蓄,互相依赖的生活。
细田守的精神世界由此分裂了, 分裂成一个理想化,没有自我感受的好妈妈花,一个自私自利,线条冷硬的坏妈妈草太母亲,无法整合。
最后我不满的一点是,两个孩子长大了,离开家庭,花又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乡村里,守着已死老公的相片。
编剧,你敢不敢成熟点,为这女人安排下一春?
如果我是一个正常的,有同理心的男人,我希望我死之后,自己的女人还能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而不仅是为家庭操劳,守着一份逝去的爱,守着一个贞洁牌坊。
我希望除我之外,还有其他男人爱上她,真心对她好,我希望她还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事业,更广阔的人生,能够无拘无束地笑,而不要像一朵白莲花。
我不想要这样纯洁的幻梦,我不要爱上一个无条件奉献自我的女神或者男神。
回到狼之子雨与雪上面,本片体现了日本人的唯美情怀与消极遁世想法。
日本人似乎无论怎样发展,骨子里有种不太理性的唯美作风。
在精神上,始终有种小孩子气, 希望对方看到自己的可爱,柔弱或热血逞强而宠溺自己,或者是即使别人不感冒,只要自我感觉良好就行。
从川端康成,到芥川龙之介,到太宰治,到村上春树,他们始终都盘旋在一种纤细伤感的气氛里,而不愿意面对现实问题:比如说,怎样让自己不被压抑,怎样解决复杂庸俗的现实问题,怎样从感性上升到概念,怎样摆脱自我感动,怎样完整成熟地看清事实真相。
我是不是太苛刻了,活着本来就是瞎折腾,瞎自恋嘛,不管怎样不成熟,只要尽力把画风做精美点,音乐弄精良点,情感更细腻点,认真的态度总是能感动一批人嘛魂淡。
首先,我不怎么说话,先原谅我的低俗。
我早在13年1月的时候看过了。
后来心血来潮百度了这片子。
居然发现豆掰给了8.5分》!?!??
我想都想不明白。
这片子基本是没都没讲好不好,这片子有一直在沉闷沉闷。
各种不说话,装毛哔啊。
就一点点脸部表情,就把你们打动了?
是不是这不片子动都不怎么动,反而你们就觉得一点点脸部表情就意味多多了??
你们让那些大片子情何以堪?
他们就缺少细节描写了?
不多说了,综上,要说我大老粗就大老粗吧,反正我天天在家,虽然跟爸妈天天吵架,但是他们叫我做什么我都会去做。
所以我觉得,喜欢这片子的人都是人云亦云,看到别人说好,就以为真的好,误以为有哔格,
我不禁想,这里的狼人映射着现实社会的哪一群人呢?
我的答案是不受待见的人,如残疾人,生得不怎么漂亮的人,等等。
他们就像片中狼人一样,对不被普罗大众接受的一面需要小心谨慎地隐藏。
那么从小孩子出生后继承父亲的狼人身份那一刻开始,他们不是继承了幸福,在编剧的设定,他们继承了残忍。
正如那些因为天生而不受待见的人他们无法决定自己能否成为狼人。
那后天呢?
接下来的生活他们应该怎么面对呢?
雨和雪两条截然相反道路,恰恰是导演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给出的两个答案。
雨,彻底成为了狼。
抛弃了含辛茹苦哺育他长大的母亲,美其名曰:选择了自己的道路。
是啊,既然世间无法接受“狼人”这种生物,我就逃避好了,我去愿意接受我的群体,人类世界的所有困难顷刻就消失不见了。
我呆在自己的圈子就可以了,我何必尝试去融入这个拒绝我的世界呢?
这叫逃避!
雪,彻底成为了人。
陪伴母亲左右,与父亲一样有了接纳自己秘密的伴侣。
很温馨对不对?
抛弃自己“狼”的一面,为自己曾经身为“狼”而搞到抱歉。
极力改变,像不像那些拼命去整容,拼命去装扮自己而忘记自己本来优点的人呢?
世间不喜欢我的“狼性”,那我就抛弃好了。
这样活得更好。
这叫失去自我!
请问这两个选择对任何一个人来讲会是一个合适的答案吗?
无论是雪还是雨,他们到最后都没有接纳自己生而为“狼人”的身份,是啊,动画里可以陈述得非常完满,雨重归大自然,雪完美融入普罗大众。
但现实呢?
不不不!
不可能的好吗?
斗争了近一个世纪的黑人运动不同意不断追求平权的女性不同意这部电影究竟在传递何种价值观?
而片中所塑造的母亲,是对天下所有母亲的侮辱!
她不能,这些问题她都不可能独自面对!
不会有如此善良的世外桃源,不会有处处帮忙的耐心邻里!
这部动画仿佛在营造一个虚假的美梦。
当然,这仅仅是一部动画。
而最后,我希望它也止步于动画。
毫无准备然后看完哭得稀里哗啦的准备去睡T _ T霓虹人的认真,使得完全虚构里呈现出要命的真实,真实来自于大学时的课桌,下班后小男朋友在对面咖啡馆等待,男女轻声温柔的对话,单亲妈妈辛苦的生活,山里历经四季静寂宽阔的老房子,年轻妈妈拼了命种出的红薯,和孩子们渐渐长大上学后选择起不同的人生,以及很多段的弦乐交替动人心魄,那一句“我还什么都没有为你做”,想起来这会又要飙泪了。。
有人会看到成长主题,母爱主题,我觉得也像优美地选取的人生片段,如果有经历过黑暗,对生活仍抱有美好梦想的人,格外会发现这些片段的亲切温暖之处等着收OST,绝赞啊。
(;_ ;)。
也到看完才意识到人设是贞本义行……
虽然感人,但是细想剧情,我真的有点难以接受。
花终其一生都是为了自己两个的孩子,可是孩子最终都离开了自己。
可以说花这一生都是雨和雪的,但是雨和雪的人生只有十二年是属于花的。
到了现在这种时代,还在歌颂这种母爱,是不是太过头了。
PS:并非说不爱自己的孩子。
看来我是真的变了,搁以前,我肯定感动地一塌糊涂。
没有权力说花的做法是错的,也没权力说雨的做法就是白眼狼,她们都只是选择了自己认为对的路。
我只是单纯地觉得这个世界赋予女性的责任太多,而女性能得到的却也有限。
电影介绍说是成长话题,那么我觉得这个标签不合适,我觉得只是单纯得长大了,而没有成长。
我想所有人看完之后都会觉得这是在讲一种“伟大”的母爱。
那你看到孩子的成长了么?
我没看到。
有人说,有啊,两个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自己要走的路。
我问,这就是成长了么?
我从不将这个当作成长,我所认为的成长是孩子终于能意识在自己父母的辛劳,能观察到父母的老去?
试问多少人最后都会在哀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那年我17岁,我的父亲走了。
就在父亲离开的前几天,我突然变得特别心神不宁,我好像感知到了什么,我突然特别想我父亲(我在学校)。
当时我告诉自己,从这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孝顺父亲,我一定不再冲他乱发脾气。
真的很讽刺,上苍就是开了这么一个玩笑,几天以后,我就被告知我父亲住院了,我再也没能听他说过一句话。
那年之后,我觉得我突然变了。
之后的每一年放假回家,我都会发现,我的长辈们又老了一些,但是他们的子女却仍然一点也不知道。
他们从没注意到他们的父母又多了几丝皱纹,鬓角也由黑变白了。
我每次都会觉得特别心痛。
有没有人想过,花在这之后还要做什么,还能做什么?
电影没有再放下去。
好吧,还有就是雨,为了保护大山而回到森林么?
额,算了......不想说了。
我都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了。
等我以后再回头写吧,可能现在的我还是不能很好得思考。
我还是多看书吧。
2018.03.01:删除了段落的起始空格,强迫症,不能忍啊。
这个月的22号晚上,我如愿以偿地在MCL德福影院看到了《狼之子雨与雪》在香港上映的优先场。
似乎优先场是唯一一场满人的场次,次日我再两度观看的时候,影院明显都是留有较多空位的状态。
我并不在意自己看了多少场同样的电影,因为我真心喜欢这部电影。
电影一开始,金色的花海中,主角阿花微笑着躺在花田之中,稍微侧头,看到了远处一只狼的身影正在渐渐走近。
看过漫画的我,自然觉得这一幕给予我第一次感动。
阿花和狼爸对话的戏份很少,在狼爸和阿花的日产琐碎小事,阿花怀孕以后,以及狼爸死去的桥段,都是采用了背景音乐的插入代替对白的手法,对白少之又少,可以忽略,却能打动震撼观众们。
关于狼爸的篇幅很少,基本是作为一个引子,甚至连因何原因死去都只是一笔带过。
由其是他死去的那一段,虽说连背景音乐也没有,只有嘈杂的雨声。
“一具狼的尸体躺在人工河道上。
从垃圾车下来的工作人员,把那只狼的尸体提起来,放到袋子里。
不顾带着两个孩子的女子,只是把这个装有尸体的袋子按照处理循序丢进了垃圾车中,并离开了现场。
” 虽然篇幅很少,但我们至少能从他生前的桥段知道,他是个好父亲,也是个好丈夫。
但是狼爸与阿花说过的话,成为了整个故事的主线——“孩子们会长成怎样的人呢?
” 阿花在剧中也是一个好母亲,生性乐观,专一,甚至看起来颇有些幼稚甚至是天然呆的感觉。
在冬夜静静守候在咖啡厅前,等到狼爸的到来,没有抱怨,只有点呆呆地微笑地对着狼爸说:“太好了,你来了。
” 在野外一阵风吹过,阿花眼前的男子变成了一只狼人。
阿花虽然惊讶,但是并没有被他吓到,那天晚上,狼爸问阿花:“你害怕吗?
”、“你在发抖呢”、“要不要不再见面了。
” 而阿花则是摇摇头轻轻地回答了一句:“不,因为那是你。
”肯定了自己是爱着狼爸的,不因为他是狼人而欺骗和拒绝自己爱他的感情,甘愿地被他推倒。
(这点无误) 在小雪误食除湿剂以后,为到底是送到医院还是兽医院而烦恼;为了不让外人发现两姐弟的身份,躲避着各种社会上的登记,最后被儿童咨询处斥责“不理会孩子的死活”和“你在虐待孩子”,而她只能委屈地哭着说出“请你回去”并关上大门,在一旁看着两个孩子睡得香甜,而自己只能忍耐着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压力。
两个孩子阿雪和阿雨都走上了自己的路,而真正踏上之前,都曾试过拒绝过自己的一半从小狼性占主体的小雪活泼好动,因此交到了很多朋友;在日常的生活的交往中才发觉自身和普通的小女孩不同,因此开始扼制自身的狼性;在误会之中,以狼人状态伤到草平以后,她终于拒绝了自身为狼的一半,欺骗自己。
而从小人性占主体的小雨内向而懦弱,各方面都比不上姐姐;从小时候就曾试过拒绝自己为狼的一面,后来因为阿花的开导才接受;到了学校因为其性格而交不到朋友,从而逐渐开始厌恶学校,萌发出了对自然的向往最终走向狼的道路。
我不禁思考,到底是社会改变了他们,还是自身性格改变了他们?
那场豪雨之中,阿雪坦诚接受自己为人亦为狼的身份和阿雨极度中二行为和最后在瀑布上的一声长嚎,给予了我最大的感动。
电影最后,阿雪上了初中,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中,自此少回到家中;阿雨继承了狐狸老师的工作,维护着山中的一切;而阿花独自坐在屋子里,满意地侧耳倾听着山中传来的一声声狼嚎。
我常常会想这一个情节,并且发出自己的疑问。
到底离家近的阿雨有没有时常回家看望一下独自一人生活的阿花呢?
阿雪也有没有时常联系一下阿花呢?
我想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但是对于阿花来说,她不在意。
因为阿花坚信着,无论哪条路,都是幸福的。
这是一个我看的非常有疏离感的电影。
感情无法投射,后半部虽然好了一些依旧如此。
无法投射是因为不认同,因为这是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
虽然说是有童话性质,总也得逻辑上说的通不能到处是漏洞吧。
莫名其妙的在人群人多看了他一眼爱上了狼爸,莫名其妙的见到狼爸真身没有一丝丝人类基本的恐怖反应(就算是真爱也得有第一恐惧反应吧),莫名其妙的不知原因狼爸死了,莫名其妙的妈妈竟无一个亲戚,莫名其妙的小儿子走了,周围的邻居看少了一个人难道不会问吗?
户藉难道没人管吗?
放在一个真实社会的氛围里这不能不去考虑不去自圆其说吧。
更莫名其妙的是这个电影的一个核心内容,我看不少评论还无人谈到涉及到一个关于孩子的天性教育问题。
妈妈本人本持着随孩子本性发展的方针,让孩子“自由”发展,想做人还是想做狼由你来选择。
可是人类的本能难道不是把狼拉回来做人吗。
这妈妈是圣母过了头了吧。
放在真实生活的映照里,我也不能认同“随孩子天性”的教育方针。
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所谓素质教育,快乐童年的实质是什么。
谁信谁傻瓜。
按照孩子的天性最好就不要管他们什么也不要学就让他一直玩儿下去。
即便孩子对某一艺术或其他领域感兴趣,如无最开始的外力约束,他们也不会深入学习的。
因为人的天性都是好逸务劳的,都是贪图享受的。
能随着孩子天性吗。
这个妈妈是一个超级圣母。
主要是对狼爸爱情这一事情的表现上。
除了莫名其妙没有任何深入铺垫的爱上了一个人,而且会在爱上一个人之后死心塌地忘我的付出。
忘我的忘的彻底。
为什么女权分子没有盯上呢。
我之前一直把此片的名字看成了狼孩子的雨和雪,我说怎么就读不通呢。
真是一部很温情的片子,比起狼人父亲给我的遗憾,坚忍顽强的母亲更让我感动。
所谓责任的代价是巨大的,勇敢勤劳与坚强奉献也是日本人所尊崇的两大美德,挑起家庭重担去克服众多困难,看到子女都选择了自己的人生路,如此的母亲形象让人欣慰却又让人心酸。
细田守的前两作已经让我爱不释手赞不绝口,这部看完更让我确信这个家伙真不得了!
设定的背景是富有想象的,而发生的平台又是贴近现实的,最后传递出来的情感是真挚动人的,背后思考的问题又是发人深思的。
堪称狼人版的龙猫!
画面音乐优秀得无需赘述,故事也平和温情,似一曲悠扬的山歌。
略微不解的是小雨成长的设定:执着地走向狼的一面似乎缺乏合理的逻辑转变,片中没有人和自然冲突的矛盾,也没有影响小雨转变的重大变故,为什么小雨不能像爸爸姐姐一样融入人类社会呢,变狼的自由也没有因此失去吧。
为什么没有狼了,因为母狼都变成女人了。
儿子就他妈的是个混蛋!角色塑造很不成功
XXX出品必属精品,细田守没理由不是这XXX。
无感
泪目TAT
我觉得完全可以改一个标题《白眼狼成长记》
细田守亲情路线的大成之作,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老少皆宜,完美的大众动画
打四星之下的人,脑子一定不正常
细田守是不会让人失望的,《穿越时空的少女》是探讨青春,《狼孩》里不止是奋不顾身的爱情,还有亲情,阿花被塑造成了最强悍温柔的母亲,十几年如一日的保持耐心和对生活的自信,真不是普通女子。但更喜欢城市段落里和狼爸爸恋爱的过程,短暂但美好,狼爸爸也很帅。狼心儿子回头的样子真像理查德帕克
+。也许和最近的心境有关,中间一度看哭。
花的脸型像被人左右各打了一拳 导演为男人们意淫出了一个坚强乐观温柔到已经不像人的女人 老爷爷和花夕阳下的面对面 有点恶心对不起
丈夫意外去世,独身母亲独自拉扯两个不能被社会接纳的孩子长得成人……这样的情节要是拍成国产连续剧该会多狗血多苦情啊!但在细田守手下就拍成了这样一部毫不致郁,完全治愈的好片子!
就是一部講述小孩如何從可愛到白眼狼過程的片子
又是靠原声和生活细节堆起来的,看着那原画风景就一直想着如果让男鹿和雄去画会是怎样。搞得老是出现宫老头和新海城的即视感。不过不论如何,日本在这种题材上真是无人能敌啊。
绝对是细田守最好的作品。最后那句话就算早已经知道花要说出来,也仍然忍不住泪奔。“可是,我还什么都没为你做。”这种心情,只有为人父母,才能理解吧。
“可是妈妈还什么都没有为你做过呀!”人兽什么的接受无能。
燃度不及夏日大作战,但是细腻程度超过以往。音乐很不错,动画角色参照了配音演员的外貌。宫崎葵和菅原文太的角色令人印象深刻。我认为细田守在精神上可以说是接过了宫崎骏先生的班了。所以不如把眼光放开一些,把宫崎吾郎先生抛弃了吧。(对我就是一生吾郎黑了)
。。。。。。
视觉上很唯美,但作为具有传统价值观的中国人,剧本总让人共情不起来,这一家子狼对于母亲的付出也太冷血了不是,白眼狼了属于。与东欧故事不要靠近吸血鬼相对应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11区女性不要靠近狼人,否则也会变得不幸。
简直是东亚女性受难史。丧偶育儿,独自拉扯两个狼孩子长大还得承受生活的重担……到头来梦中遇见死去的丈夫,还毫无怨言只怪自己做的不够好。母爱伟大的另一面,是男性的彻底失踪与无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