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欢迎理性交流;) 对于哥斯拉,我一直有点看法。
美国人和日本人究竟谁拍的好呢?
这个答案肯定是必然的——在哥斯拉身上,日本人精于文化内核,美国人精于外形包装,所以其实美国人总是拍的那么变味儿不是没有道理的。
其实不难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联系到哥斯拉出生的背景,也就能理解为什么美国人和日本人理解的哥斯拉有出入了 —————关于影片本身的浅评—————— 老虚。
看到这个名字跟哥斯拉联系在一起,我是很激动的。
虚渊玄担任脚本的独立动画作品一般来说质量是可观的。
比如前几年的《乐园追放》。
而且这个企划紧接着跟在痞子的《新哥斯拉》后面,几乎是全部G粉丝的一次狂欢。
抛弃故事设定的巨大世界观不谈,本身动画所展现质感是可圈可点的。
分镜也有偶尔的亮点,基本上满足一个灾难题材所展现的氛围。
给我印象深刻的尤其是主角在遭遇小哥斯拉以后驾驶出舱迂回打击的移镜头使用,富有机械感的飞行器尾部裹挟着紫色火焰,镜头在跟随主角在空中回旋以后,终于在镜头里露出了巨大的怪兽,魄力十足的气势,这是一个勇敢者对于哥斯拉的视角。
除此之外的还有很多,当然包括最后哥斯拉出场的所有。
相比较痞子的哥斯拉,其实这对于两部哥斯拉的刻画是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移动的缓慢和破坏力的巨大来形成形象的反差。
但是《新哥斯拉》里用哥斯拉的进化过程来逐步堆起观众的恐惧,而《怪兽行星》里的哥斯拉直接出场,相比较而言,略有点单薄。
毕竟一定程度上老虚G是一个新坑,有点铺垫总归是好的吧?
人物设定上,老虚仍然在玩那一套,把一个怀有简单而又坚定理想的角色扔入一个价值观混沌的世界,然后用数个悲剧完成角色幻灭(切丝常守朱小圆沙耶你们后面的先排一下队)。
这一套可能会让第一次接触老虚作品的人痛哭流涕(比如当年看FZ的我),但是看多了,确实会感觉他的剧作手法单一,就像一个会砍四板斧的程咬金,每一次都在最后一板把斧子砍断。
我很喜欢老虚,但是他这次没给我惊喜,不过好在没给我惊吓。
看在后面还有两部曲,觉得还是非常期待的。
尤其是那个机械哥斯拉,算是一点点惊喜吧。
当然我还是希望除了故事情节,老虚能把这个哥斯拉讲出点花来的,还是说没有恶趣味,老虚就瘫痪了?
对于G粉这其实是非常推荐的,但是慕名而来的一定会失望。
最后男主遇见的是.......阿提拉?
有大王在了,冷静!
哥斯拉不是坏文明!!!
回到美国人和日本人之间作品的区别上来。
所以说其实到底,就像你让一个被毒蛇咬的人和一个放毒蛇去咬人的人,拍一段毒蛇咬人的片段,拍出来的东西必然是不一样的。
放蛇的拍个兴奋劲,被咬的拍一个字———怕。
2018/1/21
小试牛刀——《哥斯拉:怪兽行星》
今天介绍日本动画电影《哥斯拉:怪兽行星》。
片名Godzilla: Planet of the Monsters / Godzilla: Monster Planet (2017),别名哥斯拉:怪兽星球 / GODZILLA 第一章。
《哥斯拉:怪兽行星》是哥斯拉动画三部曲第一部,由网飞出品。
该系列根据前传小说改编而来,讲述存在另一种平行宇宙内的哥斯拉。
和以往人类在地球上与哥斯拉殊死战斗不同,这个系列的人类直接飞上太空,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放飞自我,企图寻找一片适合居住的新星球。
宇宙那么大,找一个适合居住的星球哪会是一件容易事。
人类在宇宙中晃荡了二十多年,决定还是回地球吧,说不定哥斯拉已经不在了呢。
在这个版本中,1999年时地球出现各种怪兽,人类各国各自为战,战果还不错。
2030年,新怪兽哥斯拉出现,之前能够战胜小怪兽的人类发现,如今对哥斯拉没有任何有效攻击手段。
直到2044年,哥斯拉造成的死难者达到3亿以上。
2045年,人类远道而来的两种外星人联合,共同围剿哥斯拉。
外星人用自己的母舰自杀式攻击撞击哥斯拉,依旧没能消灭哥斯拉。
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人类和外星人开始联合逃离地球。
2048年,经过中央政府管理的人工智能筛选,一部分人类乘坐跨恒星移民飞船“阿拉特拉姆”号前往11.9光年之外的“鲸鱼座τ星e”。
在宇宙里高速晃了二十多年,“鲸鱼座τ星e”无法满足人类殖民居住需求,人类和外星人依旧没能找到合适的殖民地。
人类受不了了,强烈要求回到地球,并且有匿名学者发表论文表示研究出消灭哥斯拉的理论方法。
就这样一群人再次折返地球。
这一晃地球已经度过了两万年,地球的生态也朝着哥斯拉为终极生命的方向发展,这群人不得不面对哥斯拉,战斗不可避免。
哥斯拉本来就是日本社会应对核恐惧的特有产物,作为唯一遭受核弹攻击的国家,日本对核能的恐惧远超其他各国。
当这种恐惧感具象化后,哥斯拉应运而生。
后来随着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创作者们赋予哥斯拉更多的社会意义。
地球生态系统发生破坏时,也会导致更强大的哥斯拉出现,除了哥斯拉特有的攻击方式,哥斯拉所代表的核恐惧也呈现更多元化。
当哥斯拉成为地球生态圈进化的终极目标时,人类这才知道地球最终选择了哥斯拉,而不是人类。
赋予哥斯拉更多的社会意义,而不是将哥斯拉作为一只无坚不摧的恐怖巨兽,《哥斯拉:怪兽行星》显然更加与时俱进。
科技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类对核能掌握利用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如果现在还一味地强调对核能的恐惧,就会显得过于因循守旧。
相反现在环保成了人类新共识,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如何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才是现在的热门话题。
人类高速流浪了二十多年,地球自顾自地转了2万年。
这2万年哥斯拉也不是闲着没事做,而是不停地生长进化。
根据片中数据,哥斯拉经过2万年的生长,身高从50米长到300米以上,体重从1万吨增加到10万吨以上。
换成视觉语言就是皮更厚防御更强,吐唾沫更猛。
作为该系列第一部,《哥斯拉:怪兽行星》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提出消灭哥斯拉的理论方法。
前半段通过理论证明,哥斯拉并不是永远不会被消灭的终极存在,后半段用鲜血与炮火实操,让观众们感受一把哥斯拉被消灭的壮阔景象。
如果第一部里就消灭了哥斯拉,三部曲还怎么拍。
于是该系列第一部里安排人类和外星人小试牛刀,拿一只哥斯拉幼崽开刀,证明屠龙术在技术上可行,在实操也是有可能实现。
剩下就是大家看打得热闹了,同时埋下伏笔,两方外星人总不会无缘无故地跑来帮助人类,毕竟双方本来就没有超越宇宙鸿沟的阶级兄弟感情。
系列开篇,小试牛刀。
理论可行,实操待续。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前期剧情铺设太多,后期还稍微有些看头,虽然知道这是系列第一部,但觉得过了20000年的哥斯拉还是只会原子吐息,是不是有点太LOW 了。
人类拿着塑料玩具上去一顿突突突,哇!
死了一个小的,咦!
又出来一个大个的,这个比之前那个牛逼点,把人们打的落花流水。
但可是就不能让它亮亮绝活吗?
哪怕是一招,让观众觉得嗯,不白看,这可是曾经摧毁人类,占领地球20000年的哥斯拉。
不知道什么原因,最近好像很流行这种3D动画风格,比如《亚人》,《希德尼娅的骑士》,《Blame》等。
而且都和网飞有关。
感觉这种风格是一种廉价的3D,达不到《最终幻想》类CG动画的效果,但立体感上比2D好一些,比较适合科幻类动画。
看这类动画,我一直有个问题,就是脸盲,感觉所有人只要肤色一样,都长得一样,因此造成看着某人说话,然后琢磨不明白这到底是谁。
这部哥斯拉的第一部动画,感觉有点没把故事讲清楚。
速度很快的介绍了故事背景,但对于从来没接触过哥斯拉的人来说,完全是一头雾水,就感觉导演想说:“哥斯拉,你们都知道的哈,废话我就不多说了,你们就看看我们接下来怎么编好了。
“ 然后就跳到莫名其妙的主角身上了。
而且,据我所知,哥斯拉的魅力在于那个庞然大物,人啊,外星人啊之类都是陪衬。
但这个第一部,哥斯拉的身影少了点,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第一部的关系。
对于一个系列电影第一部,给太高的分或者太低的分都不合适。
我给一个可看的评价,期待后续发展吧。
哥斯拉,那个山一样的怪物又来了。
不是哥斯2:怪兽之王的真人电影。
这是一部由网飞投资,爱之战士虚渊玄编剧的3D动画剧场,更有花泽香菜、宫野真守等知名声优加盟。
制作标准来看,本片制作堪称精良。
虽然在最终决战上略有无力,但整体上画风宜人,逻辑颇能自洽,哥斯拉纹理惊人,剧情上虽有借鉴但也算创新之处,比许多无脑垃圾同类片强出许多。
但作为一部灾难片、怪兽片或科幻片,本片却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这并不是源于剧情的疏漏与谬误,而是观众感官上的迷惑,一言以蔽之就是:至少从视觉上,哥斯拉不那么可怕。
也不再那么爽了。
1. 哥斯拉与太空文明的不协调组合太空航行后重返地球是本片相对传统哥斯拉的创新之处所在,但却也带来了极大问题:从太空中的三维视角俯瞰而去,巨大如山哥斯拉变成了一个小点,似乎没那么可怕了。
恐怖片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主角团队的“无路可退”。
密室凶杀案发生时,众人必定会被困在被大雪封锁的荒郊野外,电话不通,无法与外界联系;遭遇恶鬼时最可怕的时刻,就是被关在不知名的凶宅中而找不到出口;同样异形、僵尸之类的怪物也要在封锁的宇宙船、研究所和地下巢穴中才吓人。
这些因素都是通过限制主角的活动场所,来制作难以逃脱威胁的恐惧感。
而怪兽片与以上方法不同,通常通过增加怪兽的破坏与行动范围增加威胁感,而非限制主角行动范围。
我们从城市一端逃到另一端要半天,但哥斯拉开口一个原子吐息整个城市就没了,这叫人怎么玩呢?
只要人类仍然在陆地上,哥斯拉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恐惧,让人即便身处旷野,和陷于封闭鬼屋一样无路可退。
但如果人类掌握了成熟星际航行技术,可以利用轨道单位和飞船,甚至能轻松星际穿越呢?
哥斯拉这个威胁就有点过时了。
哥斯拉不会飞,不会开发宇宙飞船,更要命的是,把它和广阔无垠的宇宙一比,这个威胁就瞬间丧失了感官上的冲击力,即使被从五十米加到三百米,乃至三千三万米。
真正吓人的是发现站着金茂大夏顶楼却依旧和哥斯拉平视时,那种无法保护自身的恐惧,而身处轨道飞船的人看来,哥斯拉是一头牛还是一座山,500吨还是5万吨,都只是一个单纯的数字罢了,反正肉眼望下去,都只是连一个像素都占不到的点状物。
所以,即使编剧靠摧毁登陆舰、中断通讯强行制造了地表的“密室”,在逻辑上并无缺陷,但这个场景也损失了大量心理层面的恐怖感。
哥斯拉威胁的是身处陆地、只能二维移动的物种,对宇宙文明而言,就算再强大一万倍,那种让人战栗的威胁感也不再了。
而另一个副作用则是没法让观众爽起来。
怪兽片的看点除了破坏城市(尤其是地标建筑),就是怪兽打架。
遗憾的是本片在剧情上铺垫过长,以上元素都不具备:远离高楼大厦的哥斯拉缺乏有力靶子,又没有敌方怪兽可对抗,只能炸山炸土,没有了其前辈可制造的爽快视效。
2. 科幻感造成的自由度增加与紧张感缺失看得出,本片似乎想把主角往一个反抗命运的激进主义人士上塑造,类似进击的巨人中的主角艾伦。
但这个塑造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紧张感不足,自由度过剩:巨人一剧中,巨人的恐怖不仅仅因为巨人的强大,更在于人类的弱小与别无选择。
被困在墙内,毫无其它出路,使用工业革命早期风格的武器,完全奈何不了无限再生的巨人。
但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巨人的威胁感消除殆尽,使全片进入了政治与剧情片基调。
本片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对居住在城市中的普通居民,哥斯拉是强大可怕的。
但对于有外星科技加持,已经进入宇宙航行阶段的星舰文明看来,害怕一头地球怪兽就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了。
就如同老虎很难在现代社会中成为怪兽片主角一样,因为人类的生产力发展已经很难将老虎视为威胁,哥斯拉最适合活跃的阶段是上世纪末,工业时代的末尾与信息时代大潮降临之初,因为它的个性要素巨大化、不可摧毁、原子弹般的破坏力,在能星际旅行的文明前其威胁感都大大下降了:人类活动范围都能以光年为单位,哥斯拉块头再大也大不过地球,而地球也只是无垠宇宙中的一颗小小尘埃而已;同样,怪兽破坏再大也可能比不过人类星际穿梭一次的能量,就算哥斯拉变异水平更高一筹,掌握了正反物质湮灭与量子冲击波,也只是个吃土的地球土著,不能去星爆其它星系的文明。
科幻,尤其是宇宙航行主题,可以拓展人的心胸与视野,但这种自由度对塑造哥斯拉这样的陆生怪物却有反效果。
为了同时满足星际航行+人类战斗力弱这两个设定,编剧煞费苦心地加入了外星人元素,以及能迁越回地球,却去不了其它星系的设定,试图制造一个幽闭而敌意的宇宙环境。
但光是宇宙航行可能性的存在,就已经让人感受到返回地球、决战哥斯拉的非必然性,从而削弱了剧情的紧张度。
3. 你死我活的粗暴博弈从开头起,主角就体现出了不干掉哥斯拉誓不为人的强烈斗志。
但从剧情上看,他这种动机似乎更多出于个人的仇恨,而缺乏必然性,也缺乏受到支持的理由。
在由发现哥斯拉,到决定破坏哥斯拉这情节上略显跳跃,转折不够自然。
遇到困难,人类一定要克服么?
当然不一定。
好比有山挡住去路,最好的方式是搬家,而非挖山。
除非是紧迫威胁要生存或确保利大于弊情况下,才需要全力抗争。
而如果这一过程与其它种群的利益产生冲突,就会进入博弈环节。
所作的选择可分为三种:一是将其视为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中双方利益完全冲突,如两人分一块饼,你得的饼子大了,我分到的就必然少了,所以最佳选择是我把你干掉,抢走你所有的饼。
男主采取的就是这种策略:不干死哥斯拉,抢回哥斯拉霸占的资源,人类就活不下去,而哥斯拉似乎也有相同的观点。
二是进行正和博弈,双方的利益存在一致的可能,如两个人分工合作,一个种庄稼一个磨面做饼,可能比两个人各自种庄稼各自磨面效率更高,生产的饼更大。
所以虽然分饼过程也重要,但是通过合作可以一起把饼得更大,为此不能轻易消灭对方,而要慎重权衡。
第三种情况则是回避博弈,选择其它生态位。
哥斯拉在地球强无敌,就不要和它竞争,好比现在创业公司不应该尝试制作超越windows的操作系统一样,这么做并非胆小,而是明智的决定。
在月球乃至环境相似的火星及其卫星建设基地就是此类选择。
而现在看来,三种策略中的每一种都仍然有开发空间。
人类可以尝试和哥斯拉“合作”,采样研究它的驱动源与技术内核,了解哥斯拉的行为动机与诉求,尽可能地减少受到的损害;也可以回避博弈,搞一些资源上天,在月球上兴建基地恢复人口。
而男主在人类文明只有四千人火种的情况下,要一下子派出七分之一的人口和哥斯拉对刚,后者刚在他们二十年前的科技背景下干掉了几十亿人。
这种少壮派激进风格怎么看来都不是最优的博弈策略,导致了较为转折的生硬。
4.不和谐之恐惧归根到底,这部作品的不和谐之处在哪里呢?
个人认为,就是星际旅行的科幻设定。
因为星际旅行让人远离地表,使哥斯拉威胁度降低,也减少了一般怪兽片应有的视觉爽度;因为星际旅行拓展了人类技术的可能性上限,使得剧情自由度增加,缺乏紧张性,同样,也让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不再成为人类唯一的可能,让主角的决策不够合情合理。
当然,也有可能这是本人身为科幻爱好者的个别反应:我很难接受拥有星际穿越技术的文明对付不了土著怪兽,无论编剧何等卖力地营造船上人类的绝望处境。
这或许是哥斯拉在求新与保持特色间面临的困境:新的宇宙舞台让哥斯拉袪魅,而旧有的城市破坏者、人类惩罚者、大自然母亲打手的老形象也在日益失去生存空间。
单从视角效果和感官冲击上,我还是认为:哥斯拉的强大要靠弱者衬托,破坏写字楼、烧死上班族的30米哥斯拉,真的比2万年后炸山炸土打飞机的300米哥斯拉来得吓人、来得爽。
但本作的哥斯拉真的一无是处么?
并非如此。
尽管不如一般怪兽“可怕”,虚渊玄的哥斯拉呈现了一种以往怪兽片难以承载的气质——笼罩全片的压抑与源自未知的恐惧,一如海报副标题所言“绝望之进化”。
某种程度上,本作的哥斯拉继承了洛夫克拉夫特式的怪奇风格:人类置身于一个敌意、冷酷而怪异的宇宙,某种不为人所知、亘古存在的古老文明正在觉醒,遵循着远超人类理解能力的宏大规则,而哥斯拉仅仅是这怪异而冷酷世界法则的冰山一角。
本作哥斯拉失去了怪兽片冲击性的视效剧情,但其亮点却是源自未知的、神秘主义式的恐惧与绝望之感。
这种绝望会在本系列的后两部继续发酵,但已在第一部中初现端倪。
但本片的铺垫过长,而爆点“真哥斯拉登场”过于常规缺乏新意,也是造成整体观感平淡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本片的哥斯拉还展现了异化与寄生的科幻要素:哥斯拉不仅霸占了地球,还会夺走人性,把人类同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但其实走到这一步,就上了异形、怪形的老路,有些失去哥斯拉自己的特色了。
或许在爆米花片中,砸大楼、烧城市、和其他怪兽打架,贡献雄奇壮丽视觉效果才是哥斯拉的长处,而本片在感官冲击上的缺失,恰恰是为制作深度与新意俱佳的新一代哥斯拉所付出的代价——优秀的科幻片未必是好看的怪兽片,迈出求新的脚步也意味着对旧形象的无情背叛。
本片在加入科幻新元素的同时也失去了传统怪兽片的优势,更无法满足纯大片观众的期许,单从商业的角度或许能算是得不偿失吧。
从《魔法少女小圆》开始,人们将虚渊玄奉上神坛,了解ACG文化的友人,对于“爱的战士”虚渊玄,可谓是又爱又恨。
虚渊玄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Bed ed,让无数观众都对他的担任编剧的作品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喜欢的角色不幸夭折。
而这次虚渊玄担任编剧的《哥斯拉 怪兽行星》,就是带有浓重虚渊玄个人色彩的动画作品。
现实、宏大、虚无感,是这部作品的犀利之处,同时也是虚渊玄式作品的一脉相承。
现实主义的笔调是虚渊玄的独特魅力 ,无论什么题材的作品,虚渊玄都力求带入感,现实主义就是让观众买账的很大部分的原因,他的剧本通常具有相当全面和宏大的世界观,而他又擅长将人物角色、故事情节与背景、世界观相结合,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在精彩的同时能够合理的设置角色命运。
在《哥斯拉 怪兽行星》中,虚渊玄使用的是末日设定,在开头首先用主角的个人视角进行叙事,直接叙述时代背景而将社会文明和人们的怠惰情绪侧面描述。
为接下来的很多本无法理解的情节作下铺垫。
用“虚构即是最大的真实”来概括它,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用“宏大”来概括虚渊玄的作品,十有八九都能相对应上。
在文字冒险游戏《fate/ stay the night》相关作品《fate/zero》中,虚渊玄的借助奈须蘑菇庞大的“型月世界”的设定,将圣杯战争这一故事主线扩张到了顶点。
在《哥斯拉 怪兽行星》中,虚渊玄的宏大不仅仅体现在单纯的世界观上,他对于恐怖气氛的塑造,对于“哥斯拉”这一经典形象的再创新,都有虚渊玄“大”的执迷。
对于“哥斯拉”的恐怖,比起院线大片,动画电影的形式本就有着天生不真实感,然而在《哥斯拉 怪兽行星》中,影片很聪明地没有直接展现出“哥斯拉”的恐怖与危险,只是用成人对于重返地球的忌讳,主人公回忆的小时候依稀轮廓,布置作战时的精打细算,这些繁琐的情节汇总,刻画出了“哥斯拉”式恐怖。
与电影版《哥斯拉》不同的是,虚渊玄没有沿袭之前版本的很多设定,既没有把“哥斯拉”当做“救世主”,也没有把它看作人类核污染的畸变物,而是将“哥斯拉”比拟为“人类文明的终结者”,是任何高等文明都无法越过的“骄傲者的行刑人”,这样的设定被广泛应用在灾难片中,而在动画届,却因为“动画片”的默认市场受众,而被视作“票房杀手”。
如TV动画《斩 赤红之瞳》,就因为剧情太过悲惨而差点夭折。
这却恰好是虚渊玄的作品特点——“虚无感”,在以往的作品中,虚渊玄都会给主人公设置一个远大而又有可能实现的目标或者夙愿。
而在剧情推进中,这份梦想又会遭到现实的无情践踏,使得最后总会出现“黑化”这一角色形象崩坏的过程,实质上,是在反思人们行为背后的价值,意义,最后得出的答案只有一片虚无,在影片中,体现在主人公质疑活着的意义,在主人公实现自己“击杀哥斯拉”的愿望,在实现之际,却又发现真正的“哥斯拉”他们更是无能为力的剧情末尾。
在影片的结尾,主人公保住了性命,在“哥斯拉”摧毁人类时立下“复仇”的誓言。
可以肯定的是“三部曲”的后几部,主角一定会再次崛起,为光复人类文明而继续抗争,根据第二部《哥斯拉 决战机动增殖都市》的宣传pv来看,机械哥斯拉——象征着人类最高成就的终极杀器,将会登场,但就像在《怪兽行星》中的末尾一样,在绝望被撕破它的外壳之内,必然存在着更深的绝望。
跟以往的《哥斯拉》电影剧情差不多,都是人类使用各种办法来消灭哥斯拉,都知道哥斯拉是人类破坏地球环境的产物。
然后呢男主角的戏份比较大一点,最后一击他还是选择站在人性这边,没有把哥斯拉消灭掉。
整体看看还可以,如果在动画里的造型,这只哥斯拉就做得有点丑了。
其他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一般般吧。
男主弱智并且中二,没有什么好说的。
然后跟着他那个群人也是集体失了智,故事裏面有三个类人种族,其中两个相对人类来说就是外星人,他们在宇宙裏面已经漂泊很多年了,肯定比人类的22年时间长,所以长期漂泊的技术他们是有的,为什么男主角去自杀,他们就要跟着去?
继续漂泊也不用死的啊。
比较正解的方法不就是先在火星或者月球建立立脚点慢慢派人去侦察吗?
你们喜欢看,那边也能够看著蓝色的地球啊。
他们船上只剩下4000人了(他们的船是不是三大类人族唯一一艘船不好说),然后还拿出600人出去拼命?
而且还没有查清楚情况哦。
说到底其实就是这个编剧对于人物情绪以及理智之间的平衡掌握有问题,他之前那部【魔法少女小圆】,到了后期一个一个人物像疯狗一样,不过那时候是一群未成年人疯在一起,感觉问题没有这么大,到了现在是几百人疯在一起帮一个弱智卖命,给谁看感觉弱智得太明显了哦。
之后弱智男主被救的地球原住民时候,格局上和翠星上的加尔冈缇亚重複了,都是同一个人的编剧才华耗尽,就这样了。
至于这作的科技树:参照另外一篇这部作品的另一影评,星际文明干不过陆地怪兽,呵呵。
其实我对日本的动画电影并没有动画连续剧那般喜欢。
但这部哥斯拉,当然本身就是带着哥斯拉光环的动画电影,在我看来,是值得一看的。
导演节奏把握得很好,并没有想某些小女生影评里所说,BB半天才办事的这种设定,起因讲述得很快,也很详细,然后马上就进入正题,接着就是正面交战,高潮来了,最后给出一个惊人的结果。
不管是节奏的把握,还是剧本的设定,我觉得都非常棒,如果有人非要扯上什么智商,我就想说了,你他妈找老子找一个哥斯拉让我来摸下?
科幻片还追求那么严谨,就不是科幻片了。
只要能把故事讲清楚,讲通,那就是合适的,我们看电影享受的也一个过程。
那么多超级英雄的电影,按豆瓣这帮装逼文艺犯来说,都是渣渣。
就这样
几年后看完了第二三部哎,一个看场面的怪兽片怎么就搞得这么意识流了啊。。。
第三部真的是。。
得亏之前还看好,我收回我说的话————————————————————————————————————一看幕后阵容就做好了准备一部散发着跟《新哥斯拉》和EVA系列熟悉的味道的片子了开场画质和表现手法满眼都能感受到经费在燃烧,灾难片开场合格,人类,哦不,人类和外星人都被赶出地球这种设定还真见得不多。。。
往后看剧情设定上有硬伤的地方还是蛮多的,比如最开始,既然资源那么紧张这关押犯人的牢房也,大了点儿吧?
后面的其他硬伤也层出不穷,多的。。
打字吐槽我都觉得嫌累。。。。
但是暂且,先把这些都看成坑吧,毕竟加入了外星人势力这个设定,而且这才是第一部。。。
所以姑且相信,这个哥斯拉故事应该没有那么简单。
不是一个人类被哥斯拉打得溜之大吉以后无脑满宇宙乱窜,最后脑门一拍决定跑回家,用升级了但是资源不足的科技打怪的故事。
比如Gay星人怎么看都超级心机boy,很有倾向地去引导二愣子男主照着神风特攻大决战式的决心打这场仗。
而那个明明很明智的司令官死得还是太不自然了,一提月球驻地的计划我简直想举双脚赞成,但是感觉这男主武士道劲儿钻脑仁儿了吧非要把家产全败光才舒服?
串串儿眉毛星人好像也有自己算盘,总感觉像在映射毛子,换句话说Gay星人好像也是有影射鹰爸爸的意思?
另,画质真心感人,怪兽党良心作,如果抛开剧情光看画面简直,爽歪歪。
以后给这一部加星还是减星就看续作能不能把坑填好了
我承认我只在锻炼的时候看了前四十分钟……staff阵仗还挺大的,这种2.5D的制作技术进步也挺大,至少制作看着还算舒服,但整体的世界观设定无法说服我,前面铺垫一堆背景只是为了说明男主和哥斯拉有仇,信息量特别少。这儿已经是影视作品大忌了。也没有什么吸引我继续看下去的点。
45/100。背景设定很有趣,故事展开马马虎虎。CG哥斯拉硬是渲染出石头质感,加上动作僵硬,实在不忍直视。
没什么意思啊
事实验证了静野孔文的毫无才华,就是这片的全部意义。
老虚有够腹黑的…… 都能亚空间航行了,居然还只有电磁轨道炮和燃料空气炸弹这些渣渣武力,不科学啊不科学。
最终登场部分的几个全身镜头真是好看
2017.12.29看过。
编剧虚渊玄一如既往喜欢把格局、场面写得很大。前半段交待世界观,渲染末世氛围,水准都是一流。后半段登陆地球后,为了动作场面节奏,故事讲得糙了,显得略俗套。最后反转更说明了这是个大型预告片的本质(第二部赶紧的啊……)
设定看似有点意思其实稀烂,啥啥讲不清楚,全是废戏...哥斯拉基本上啥也没干就是个标本。氛围又不行(哥斯拉并不让人恐惧),剧情又没意思(一些无法共情的战术计划自说自话自嗨)...
呵。
两星给3D渲染
看得出来老虚想用《普罗米修斯》的思路来讲一个哥斯拉故事,但是太过急躁了。留点时间展现2万年后地球环境的异化和奇怪的新生物来塑造氛围,效果就能好很多了。
消灭一个小哥斯拉,大的出来差点团灭人类
披着哥斯拉外皮的SF动画,像是希德尼娅的骑士回到地球战斗的故事。哥斯拉之所以令人恐惧,是其巨大的身躯穿行在现代都市里肆意破坏,而人类的武器对此束手无策。本作里所谓人类面对哥斯拉的绝望感,在两万年后荒凉原始的地球上反而没那么强烈。CG的表现很有魄力,但论心理刺激还是特摄片更胜一筹。
战斗场面还算ok,前戏铺垫的有点长,不过最后来了个反转挺震撼,期待续集
今天上映啊!没有在日本看的吗?
挺好看啊咋分不高;就在迷你哥斯拉被战胜的时候,真哥斯拉出现告诉你们你大哥永远是你大哥;两万年了进化出了新人类,很期待下一部
日本片有什么可看的。看看。美国人拍的哥期拉多好。
最後結局還是驚訝了一下。最根本的基調沒變,再繼續胡作非為的人類早晚是會被大自然教訓的。動畫版的 Godzilla 總有一種僵硬感,到底怎麼回事?
三部曲终了,终于上了神坛,只有敬佩,前两部的铺垫,只为了第三部的绽放!只为了看哥斯拉喷个原子吐息的特效?你错过了一次精神上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