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影院看了好几部电影,最令我感到惊喜竟然是一个处女座导演的处女作。
没看电影之前,我并不知道卢正雨是谁,不过一开头就扑面而来的周星驰式无厘头搞笑,挺意外的。
毕竟,不烦感,不尴尬,挺像那么回事。
导演的脑洞略大,生活中应该是个日漫爱好者,很多场景充满了浓浓的动漫风。
几乎每个人物都像是漫画中走出来的,非常鲜明、神奇和颠覆过往印象中的形象。
最令我大跌眼镜的是几个“熟人”,春晚嘉宾蔡国庆、金马影帝范伟、国民女神陈冲和日本武士仓田保昭。
我特别想问问蔡国庆,是不是欠导演一个亿?!
不然怎么会接这么魔性的电影,而是无限自黑,随时开玩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的梗。
熟悉星爷电影的人,一定看过《食神》和《功夫》,和膳集团的蔡老板就是集合了两者反派特点的新BOSS,残忍无情,唯利是图,看不起任何小人物,并且视如蝼蚁,恨不能将他们的自尊践踏成泥。
蔡国庆演这种角色,简直是推翻他家喻户晓的“送福”娃身份,有点突破自我啊。
画风分裂,充满了诡异的笑点。
当然,作为一个老年艺术家,奉献最大是仓田保昭老爷子。
在我印象里他一直是那个《精武门》里武艺高强、不苟言笑的日本武士,但在《绝世高手》里,他和范伟一起被集体开涮。
他扮演一个有强迫症的快刀高手,跟黄龄、杨迪、柯达饰演的堕落街摊贩打赌时,把强迫症黑出了新高度!
那场戏是整场电影中笑点最密集、最流畅的一段,电影院里的人都笑翻了。
但是,并没有完!
跟范伟的那段毛裤戏,也超级精彩。
拿过影帝的范老师,贡献了一点都不油腻的隐士风。
面对东瀛“一秒男”的强势来袭,卖碟、卖惨、卖秘籍的范老师,拿着钩针轻松应战。
我都想象不出来,导演是怎么编出“毛线裤”这个神奇招式的!
脑洞大到上天,还捕捉到了星爷搞笑的精髓。
关于陈冲女神的出场后的表现,也超级颠覆和好玩。
老艺术家们,放下身份和节操,带着新人们把无厘头进行到底,承包了大量笑点。
电影总体风格上,有鲜明的港片印迹,剧情并不难猜,但细节处理上又充满了卢正雨式的转折,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作为普通观众来说,是一部看得见诚意和用心的合格喜剧。
最起码,卢正雨贡献了一部完全区别于当下内地导演所拍出的喜剧电影,它并非网络段子的集合,也不是多重巧合的卖弄,充满了说不清楚的认真。
所以,看完电影之后,我跑到网上搜了一下导演的资料,发现预告片和改档期的小片子也骨骼轻奇。
我也因此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小细节,拿来分享一下。
比如,预告片里,有很多镜头,在正片里是没有的。
说明改档后卢正雨重新剪辑了成片。
前面提到了仓田保昭和范伟的比试,范伟有一段穿日式和服,做艺妓打扮的镜头。
预告片里的画面更多,成片里反而剪掉了一些没用。
怎么说呢?
就是在电影行业出现了众多圈钱之作之后,还有人在认认真真打磨着自己的作品,因为个人不满意,就推迟上映时间,坚持进行修改和调整的导演已经不多了。
所以,当我对《绝世高手》了解越多,越能感受到卢正雨的执着和对电影及星爷的热爱。
或许这些老艺术家、老戏骨们,正是看到或感受到了导演的追求,所以,愿意用演技和形象反差提携和成全后辈。
这个世界永远不会被坏的风气改变,反而会因为好的风气变好,电影市场也一样,期待看到更多用心去拍电影的人。
为什么说《绝世高手》成不了爆款?
水哥认为:像这种无厘头恶搞的电影类型片,喜欢的人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人那是真不喜欢,两个极端。
所以,从类型上以及受众方面,就已经割裂了一半受众。
同时,喜欢的观众当中,有人会冲着星爷的所谓情怀,你模仿得像,有人夸,牛逼,你模仿得不像,有人会骂你傻逼。
再者,这种类型片,业内人士多半是不予好评的,高仿,再牛逼,也是赝品。
不过,对于一个新导演卢正雨而言,《绝世高手》的成色是不错的。
从美术、服化道等方方面面,你是可以看得出来,这是花了钱的。
你还可以看得出来,卢正雨无处不在地秀着自己的导演功底和编剧才华,生怕别人会质疑他的业务能力,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豪华专机里,装载的是各种琳琅满目的杂物。
就个人而言,这是一部让水哥笑得比较尴尬的电影,导演很努力,努力证明自己是星爷的粉丝,这是粉丝之于偶像的崇拜,但并不是水哥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想要的电影佳作,如果这部电影是刘镇伟执导,会被骂死,但因为是新导演,所以宽容度比较高,只是,火力太猛的结果是仿得太真就有点假了。
中肯地说,刘镇伟的梗都是千年老梗了,卢正雨确实有一些新梗,但因为表现太浮夸了,反而让人尬笑。
对于任何一部电影而言,每一个人的笑点都不一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都很正常,恶搞无厘头只是表现形式,核心的还是故事,星爷的电影也是一样,对于卢正雨而言,这部电影很卖力,一个段子接着一个段子,用力过猛的结果就是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电影最重要的故事阐述和情感表达。
这是这部电影的短板,再强悍的装裱都不能掩饰故事和主题表达的孱弱。
最关键的是,作为男一号的卢正雨在整部电影中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
或许,换个男一,会好很多。
所以,这部电影票房过亿已经很不错了,后市票房就没有多少期待了。
看看年初的那部中小成本喜剧《情圣》,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绝世高手》成不了爆款了。
作者:鸿水 (原文链接鸿水公众号:hongshui007)
打开豆瓣的时候惊呆了一下,以为我来错了地方。
今天看了绝世高手,那就简单的说说这部让人全程冷漠脸的电影。
本片导演和演员是同一人,相信看过电影的人都会觉得有点似曾相识。
听说是为了致敬周星驰,而导演本人也是周星驰粉丝。
然而,这部片子真的很浮夸,很让人绝望的浮夸。
1.演员尴尬,男主是个混混,女主是女张飞,当郭采洁操着一口弯弯普通话的时候,很出戏!!!
而男主那些所谓的骗女主的招数,真是弱智到了一种境界。
而蔡国庆饰演的蔡老板,最后在唱同一首歌????
老干妈的出场自带光圈???
汤姆,杰瑞???
完全黑人问号脸?
这就是无厘头?
这就是所谓的搞笑?
这就是中国喜剧的出路?
未来?
豆瓣竟然七分!!!
2.整部电影从群演到演员没一个演技在线的,全程都在浮夸浮夸再浮夸一点。
连影帝范伟,我都感觉到了满屏的尴尬。
更何况其他没什么演技的演员呢?
论一个导演和电影对演员影响的重要性。
3.美食雷人,连夸的所谓的美食????
说看着很好吃的人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还有你真的看到了有认真做美食吗?
难道不是一个个的在练气功么?
这部电影唯一能与它一战的,只有邓超的恶棍天使,甚至说恶棍天使都比绝世高手好一点。
电影里面穿插的亲情,还有男女主的爱情,只让人感受到了满屏的尴尬,所有的一切都有一种生硬而又强行搞笑,强行感人,强行夸张,强行让人接受的生硬感。
整部片子让人感受到了所有人的浮躁,喜剧不是摘抄,也不是浮夸,更不是尬笑点。
看了30分钟都没令我笑,号称是周星驰继承人,但段子实在太太太恶俗太不搞笑(比如看黄片后成堆成堆的卫生纸),人物疯癫却性格立不住,剧情太太太刻意(比如黄龄饰演的角色带男主角去看小曼妈妈的照片),情节太太太陈词滥调(能预感到,肯定是男主角良心发现,和小曼有了真感情)。
总之,不喜欢。
而且,我认为,好的喜剧,即使是无厘头喜剧,至少人物身上,能引发观众共鸣吧,周星驰的电影,《西游降魔篇》里的唐僧,人物身上最起码有着坚持自己的倔强,很能打动人。
《美人鱼》里的邓超饰演的角色刚开始一心为钱,但人物转变也不突兀,而且这种转变之前有铺垫,正如那首歌所唱的,无敌是多么寂寞,正因为抵达了高峰,更愿意去寻找平凡和本真,更愿意为心爱的美人鱼改变,很多人说这是成功了的周星驰的现在的内心写照,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当然,我们熟悉的周星驰的港式无厘头喜剧,《功夫》《百变星君》《食神》等古早配方,塑造的是一个loser慢慢变厉害的故事。
里面笑料很多,段子现在看都搞笑,最重要的是,这种转变是非常合乎逻辑的。
在这些作品中,相信周星驰会加入自己的一些个人经历和体会,融入到电影中,所以才会打动观众吧。
而卢正雨这部《绝世高手》,感觉就是,“照虎画猫”,用了星爷人物逆袭的情节套路,但感觉融入自己的东西少了一点。
其中最明显的体会是,三十分钟没一句你听了会很有感触的台词,真的挺让人失望的。
每一部作品,都是导演与观众的对话,希望卢正雨导演以后还是能够更加表现自己,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喜剧电影吧
我个人觉得【绝世高手】绝对不是在模仿周星驰,编导早就超越了这种中级趣味,而是要运用电影手段和电脑动画把春晚中所有的元素,蔡国庆范伟港台同胞国际友人体育健儿功夫杂耍航天英雄零点祝福,串联起彼此呼应的一个完整故事。
这在电影界是一个能让麦基中风,曾经的春晚导演尿失禁的终极课题。
但【绝世高手】做到了!相信本片的制作方绝不仅仅是要做一部成功的喜剧电影那么简单,而是想借此向中宣部和央视发出信号,有理由相信,民企承包今后50年的春晚制作,绝对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中国梦。
加油!
从春节档撤到暑期档的《绝世高手》,似乎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影片首映当天,《绝世高手》虽然首日排片占比接近16%,但无奈在小黄人的强势冲击下只取得2300万的票房,已然是个陪跑角色。
上映首日票房表现与预期差距较大按首日的表现,除非《绝世高手》能走出类似《摔跤吧!
爸爸》那样的逆天曲线,否则最终能取得2亿票房依然是万幸了。
想想2017年除了《情圣》外,国产电影也并没有几部像样的喜剧片出现,因此在看过预告片之后,对这部由“周星驰铁粉”卢正雨自导自演的《绝世高手》非常期待,甚至自我预测在暑期档的观影热潮下票房有望达到8亿。
然而,今天看完之后,只能说片子有太多周星驰电影的影子,反而失去了作者本身的想法,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一个周星驰粉丝的自嗨。
抛开影片在台词和人物表演上的无厘头尝试外,《绝世高手》模仿最多的,当属周星驰的《食神》和《功夫》,简单举几个例子:几场食材的比拼,不用说,简直就是《食神》的翻版;卢正雨和孔连顺这一对,分明就是《功夫》里的周星驰和林子聪;郭采洁饰演的小曼,跟莫文蔚和黄圣依的角色都很像,都对主角内心的回归起着重要作用;所谓的堕落街,分明就是庙街和猪笼城寨嘛,各色人等聚集,破落不堪,而周星驰和卢正雨也都是在这种不起眼的地方重新认识了自我;梅姐、永俊和建国哥三个,就像猪笼城寨里深藏不露的油炸贩、苦力强和裁缝;而仓田保昭饰演的新佑大师,就像天残和地缺,上门挑战,先胜三人,继而分别被更为厉害的黄杰瑞和包租公降伏;……以上种种,不一而足。
这些有意无意的模仿,似乎都显现着一个粉丝对偶像的致敬,但对观众而言,这并不是一部有带有卢正雨风格和标签的影片,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十几年周星驰玩剩下的。
从笑点来说,全场看下来,不止是我,全场也几乎很少有人笑。
我个人觉得影片最好笑的地方是开场蔡国庆出场时镜头一切换直接转成洗脑神曲“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可这已经在预告片里看过了啊!
女一号郭采洁虽然感觉颜值比之前的作品要提高不少,但全场下来只会睁大眼睛、一脸迷茫的表情还是让人十分尴尬。
小曼与小鱼虽然都有着相似的童年遭遇,但二者在一起缺乏足够多的情感刻画,难道仅仅是因为四大金刚在背后偷袭时小鱼救了小曼吗,这也太随便了吧,完全找不出小鱼当时的动机啊!
这跟当初周星驰在两部电影中分别和莫文蔚、黄圣依之间的情感线描写差了不少。
《功夫》中的星仔和芳儿
《食神》中的史蒂芬周和火鸡范伟饰演的黄杰瑞和陈冲饰演的汤姆柯露斯这一对也是莫名其妙,两人从闹矛盾到最后和好都很草率,仿佛是单纯为了剧情的推进而刻意打造出的一段情感波折。
蔡国庆在戏里可以说是“自毁形象”,出彩有余,惊喜不足,可能是眉宇间缺少了一点大老板所该有的阴鸷和张狂吧。
《绝世高手》中的蔡国庆《食神》里面可以看到史蒂芬周从落魄到东山再起再到最后大彻大悟的感悟,《功夫》里可以看到世间丑恶之下小人物逆袭最终涅槃重生的喜悦,而《绝世高手》只让人看到了一场尴尬的闹剧,只能让人更加想念和回味周星驰。
本文部分发表于《上海电视》7月某期,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 迄今为止,卢正雨是周星驰最强劲的高仿者,连长相都相似,卢导新片《绝世高手》是以《功夫》的框架讲《食神》的故事,从创作者的角度讲,不知这算是他的起点还是终点。
诚然,这位新导演、较新演员,尽管用力过猛,比如将笑点及各种梗编排得相当密集,比如以脱口秀般的节奏尽量抓紧观众的注意力,但他基本做到流畅、讲究地拍了一部有笑有泪的国产喜剧。
他在周星驰的螺丝壳里做道场,像翻不出如来神掌的孙猴子,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有什么呢?
大概是八零后的青春记忆,“四大天王”、《多啦A梦》、《七龙珠》、《戏说乾隆》、烧水神器热得快、晃动的寝室上铺、老干妈、甚至源自豆瓣的笑料《怎样鉴别黄色歌曲》等等。
笑则笑矣,模仿自周星驰模式、先抑后扬的真情故事也催泪动人,从正片到彩蛋非常统一的童话梦境气氛又足,但周星驰的魅力并不在于他创立了一些行之有效以至于连《功夫熊猫》系列都要套用的模式。
为什么他会写一个小人物摸爬滚打最终功成名就或者至少得到自身价值的肯定这种励志故事?
因为那就是他跑龙套多年终成气候的经历。
卢正雨的发展就相对顺畅,堕落街只是他大学生活里的餐饮调剂,猪笼城寨则可能是周星驰的童年。
周星驰也许真的读过《演员的自我修养》,但卢正雨只需要模仿他学成后的表演方式。
赢了世界输了爱人的局面,是周星驰的遗憾,他曾顶着满头灰发讲,“如果可以重来,我希望不要这么忙了。
”那些“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可是我没有珍惜”式的悲叹,是他永远无法挽回的个人爱情悲剧。
周星驰的漫画式夸张隐喻故事,在他的生活中都有一定痕迹,他的叙事模式是生命历程的翻版,他近年褒贬不一的新作,也是他进入老年后的心态展现。
《功夫》里化繁为简、充满韵味的审美风格,后生也很难习得。
他就像个被诅咒的小丑,将悲伤里开出的笑颜培育成种,人们只修得出花,修不出种。
但卢正雨是个年轻人,他尚处于周星驰年轻时的心态,依然在讽刺喜剧里对抗那些无法撼动的敌人。
选用唱“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同一首歌”的蔡国庆做反派尤其妙,他这形象既适合做有点娘娘腔的优雅恶魔,天然自带喜剧功效,又具有某种符号作用。
一个搞餐饮垄断的寡头,嗯。
--我的公众号:树屋钓月亮
写影评真的是件挺纠结的事情。
像我这样的非专业群众,不能洋洋洒洒理论知识,不会诙谐风趣还自带干货。
在豆瓣这种高手如云,专业资深与利益营销齐飞,会心文笔共粗鄙之言一色的地方。
早已习惯了“拿来主义”,一向都只是“多看,少回,不写”。
只是这样“拿”的久了,心中还是会有一些惭愧。
毕竟那些供我娱乐休闲欣赏学习的或网络或荧幕上的影视作品的背后,的确是很多人春风秋雨的辛苦和成败昭然的压力。
想要表示一下“资瓷”,除了买票,能做的也就只能是动动手写点什么帮助推广一下了。
所以,提前声明,纯粹个人想法,非专业不资深,说的不妥的地方,可笑可轻拍,谢谢。
————————————————————看“锦鲤”看的不早,是从三部曲的《绝世高手》开始的,当时觉得拍的挺好玩,但也没特别喜欢。
之后又找来了《四重奏》,看《四重奏》时才真正喜欢上卢正雨的表演风格。
再然后看三部曲的另外两部时,就是抱着看卢正雨“作品”的心态了。
至于他的相关信息,比如,他的大学生涯,他的电影梦想,2007年《鲁豫有约》和周星驰的那次“历史性见面”,也自然而然会去网上搜索查询。
这样下来,对卢正雨这个人也就从喜欢到有了一些了解,有了了解,自然也就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最早喜欢卢正雨,是因为他那种“夸张反差”的表演风格。
虽然在多看了一些他的视频之后,我感觉他的想法中和他的作品里肯定不是仅仅只有“夸张反差”的。
但至少到目前,这种风格仍然是卢正雨身上最鲜明的特点,因为最鲜明,所以成了烙印,也成了指摘他最多的地方,“他就是在模仿周星驰,他就是周星驰的影子”。
在我看来,像归像,也的确有在模仿,但说影子就过了。
曾经有一次和人闲聊周星驰的时候,一人说到:“周星驰的电影就是好笑啊,他总是在好像最要正经严肃的时候就最戏谑搞笑。
”我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是这样,比如《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四大才子河边吟诗,《国产凌凌漆》里的反派和凌凌漆的第一次见面,《大话西游》里的唐僧临刑前说死妖精等等。
这些场景,用现在的话说,都是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而且无论是“一本正经”还是“胡说八道”都是平时的放大版,造成了一种很大的“反差”。
我不敢说这种“夸张反差”就是“无厘头”的特色精髓,但我确实认为这是在周星驰的演绎或导演作品中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而且好像这种风格或方式也并不是从周星驰才开始的。
制造“反差”是喜剧中制造效果的传统手段之一,在各种喜剧形式中运用的人很多,只不过就像说兵法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样,能随机应变而至“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人很少。
我至今记得《第十放映室》的专题节目里说:“香港无厘头直到遇见了天才的周星驰,才算是找到了最合适的烹调人。
”卢正雨是做喜剧的,使用喜剧中经常使用且经周星驰之手已经非常成熟的“反差”手段来制造喜剧效果是比较正常的。
对于一个在电影梦的成长过程中就将周星驰视作精神导师,在现实生活中更得周星驰亲自教育培养的新手导演,在自己前期的作品中呈现出比较浓郁的偶像风格也是比较稳健的。
更何况,卢正雨的“反差”风格绝不仅仅是纯粹的复制模仿周星驰。
正如之前所说,对于同样的传统经典喜剧手段,不同的人会用出不同的效果,有人用的尴尬无比,有人用的浑然天成,更为关键的是,高水平的电影人往往会在这些传统喜剧手段中融合进属于自己的特色。
比如许冠文的电影也制造“反差”,但是是冷着面的“反差”,是斯斯文文、慢慢悠悠、傻傻乎乎的“反差”,而周星驰的“反差”,无论从语言、表情、音调、场景、道具上来看都要夸张许多。
卢正雨的“反差”师承周星驰,却又不尽似周星驰,卢正雨长着一张比周星驰苦大仇深的多的脸,他的“一本正经”和“胡说八道”更夸大,且对立的也更直观,身体动作,台词语调,画面剪辑上也有着“锦鲤”的独特感觉。
我想正是因为即有传承又有发展,所以才会看见很多网友说“卢正雨是学周星驰学的较有韵味的一个。
”之前有看见一些文章和评论中提到“卢式无厘头”这个词。
其想表达的是卢正雨对周星驰的传承发展不只是在“夸张反差”的喜剧手段上,更是在“无厘头”这种电影风格上。
作为电影文化语境中的“无厘头”,肯定不仅仅是指百度百科中所定义的一种没有中心、偏离常规、胡乱随性的语言风格,而应该是一个包容概念,是文化内涵,思想追求,艺术修养,历史背景,现实环境,故事方式,,台词语言,商业考量,工业水平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除了夸张搞笑外,周星驰将小人物追求的核心思想,香港的本土文化的展现等很多东西融合在一起,用了30年的时间,才有了“周星驰无厘头”的金子招牌。
而对于卢正雨电影,周氏电影因素存在多少,属于其自己独特的部分又存在多少,它们加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映,这最后的结果和“无厘头”电影是一脉相承还是另起一行?
我们在卢正雨以往的作品中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又或者即便我们看完了其正式做电影的处女作之后仍然云里雾里。
对于一个新手导演来说,一切都应该还是未知。
就拿这次的《绝世高手》来说,我总的感觉就是“用周星驰的瓶子装了卢正雨的酒,但不是最好的酒”。
所谓周星驰的瓶子,就是故事的框架结构。
卢正雨这次用了《功夫》人设,《食神》的桥段,期间还融合进了很多致敬偶像的镜头,像《破坏之王》里的世外高人,《唐伯虎点秋香》里的画桌对决。
但奇怪的是我并没有觉得我又看了一遍山寨的《功夫》《食神》或其他,相反,我感觉我看到了一个情节笑点都很饱满的新故事。
在每一个看似相似的地方,卢正雨都用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方式来填充。
比如堕落街虽然也有三高手,但杨迪、黄龄和柯达不但完全和城寨三高手气质内涵不同,而且还与自身的一贯特色结合的很好。
卢正雨饰演的卢小鱼也和高楼之上潇洒率性的史提芬周、马路街边苦善压抑的混混星仔相去甚远。
卢正雨这瓶新酒用了2年时间反复打磨,期间还邀请了赵英俊,开心麻花一块创作,为的就是故事和笑点即满且新,我觉得我看到了效果,因为几乎每个配角都很出彩,用一篇影评的话说,就是“倒是男女主角表现的很克制”。
至于有很多人说的这就是《功夫》+《食神》,我也没什么意见,毕竟导演自己都说了,他确实是用了电影中传统经典的三段式结构。
要说对影片还有什么不满,当然还是有的。
第一:故事似乎缺乏深层次的内核。
电影里对男女主角对妈妈的思念,男主角心中的小人物正义感,老少两对的爱情的描写都有“轻飘”的感觉,还不够“醇厚”。
虽然我一直在笑,也觉得故事很好玩,但看完电影没有对人物和思想性的东西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象。
要知道周星驰的电影中无论是混混星仔、尹天仇还是至尊宝作为小人物的奋斗都在情感上让我们有认同和感同的地方。
而卢导当年四重奏里的“锦鲤”也比影片里的卢小鱼更加亲切和轻松。
好的喜剧肯定不仅仅是喜剧,好的喜剧往往更加注重思想和情感的内核,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大话西游》和《喜剧之王》会百看不厌。
第二:表现方法还是有些癫狂过火。
可能是因为在取舍喜剧效果和艺术气息上无法很好的拿捏,太想保留“卢正雨风格”,太想用每一个背景和画面去传递信息。
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表现方式,只能从个人审美的角度来说,当年看《功夫》的时候,周星驰穿着宽大的白色衬衫和灰色西裤,侧身抱着干净淡然的黄圣依,《只要为你活一天》的萨克斯前奏骤然响起,旧香港,人世浮沉,男女相知,人间美好都在那一个瞬间里了。
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其实周星星的成长离我们还是有段距离,当然我们看见他的时候,我们看见的就是星爷。
而卢正雨离我们要更近些,2007年他还在以草根身份颤颤巍巍的朝圣偶像。
十年的时间,他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开启了电影的生涯。
我并不是很羡慕他接触到周星驰并能在他身边学习的好运气,因为我根本不会有这样的运气。
但我感谢他对电影梦想真正的坚持,有好几年的时间,卢正雨的贴吧和嘻哈四重奏的贴吧里都充斥着“锦鲤去哪了”“卢正雨最近都在干什么”的问题,当后来知道他跟着周星驰系统学习影视制作的时候,我的确很高兴卢正雨还是那个努力的“经理”。
用已经烂大街的话来说,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中国电影圈,能沉的下心,忍的了性是好事。
这种经典模板,年轻人是可以学习滴。
所以,有的时候喜欢一个演员或是导演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有才华而又肯勤用功,如此而已。
也希望卢正雨能一直如此下去,不要改变。
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说将来的中国影坛,一定会有这个导演的位置,我也明白,现在再来拍他的马屁已经错过了“相逢微时”的时机。
但是,咳,“你还说你不欣赏我!
”
这个电影没去电影院看,因为还是不太敢相信卢正雨的能力,怕他扑街。
现在在腾讯付费看了,超级后悔没去影院。
卢正雨出了名爱周星驰,影片也充满周星驰的影子:小人物、斧头帮、五颜六色的大排档、男女主角只停留在恋爱初级阶段、非常注重把极其简单的情节拍的丰富、快速剪辑,突然的大特写,各种神剪辑,同时能看到食神、功夫等周星驰的电影情节。
但可贵的是卢正雨比周星驰更向大陆文化走进了一步,影片具有大量的来自大陆人生活记忆的笑点。
这点我通过最近几年周星驰的电影的观后感,认为周在本土化方面没做到卢这个地步,他的中港合作片空留自己的方法,内容不丰富。
周星驰毕竟香港人,他想象的生活细节和梗有意无意都来自香港以及香港文化。
比如他的大内密探中解剖外星人的桥段就来自一次真实的香港电视节目今日看真D,连主持人都是同一个演员。
但这个梗绝不会出粤语地区,而爱学周的卢正雨,贯通各种周的方法,却把貌似香港街景的堕落街,装入许多如北京奥运会,好好学习,喜羊羊摇摇乐,和我小时候最怕的爆米花黑滚筒等细节。
那个用电脑CPU和热得快做的宿舍锅搞笑的同时也超级亲切。
让蔡回忆的三个片段都特大陆:跳绳、破宿舍打游戏。
还有小红花。
如果那三个彪悍阿姨用力过度的表演是周星驰经常用的搞笑手法,卢请了蔡国庆做大反派,太颠覆了,蔡国庆从头萌到尾,各种突破性的表演,之后那个貌似赵老师的主持人也特神,最要命的是四个山寨四大天王,出来一次就爆笑一次,而且一说话还特像,另外戏说乾隆主题曲也是温柔一挠,这其实是很多大陆人对港台文化的记忆,周星驰是想不到这些主意的,他不可能有八九十年代大陆对港台的视角啊。
电影里有一位日本演员的表演,超级萌爆笑,这让我想到周的无厘头这个特点,我不相信无厘头概念的形成能没有受日本漫画影响,只要看看1987年开始连载的日本漫画《乱马2/1》就能看到日后功夫里包租婆追周两个人飞跑的圈圈腿,以及一打人就人就飞向半空的那种style,最后周对蛤蟆功的最后一击和七龙珠里打斗情节也超相似,而且整个厨艺大会打擂台,和人吃了一口菜立刻充满幻觉的这种模式,我最早有印象是在日本动画中华小当家里出现过这种模式。
所以不要说卢学习周,周也有借鉴的对象。
更何况卢把食神中从天降临的神改成了超级女神老干妈,这点震好笑好么。
我认为周就把日本的无厘头往香港进了一步,而卢就把周的无厘头往大陆进了一步,这一步一步就是原创。
原创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巨大的创新,一定是每个人基于前人经验走出一小步,走的人多了,一个幸运儿跨出了那最质变的一步,他就脱胎换骨成了新的里程碑。
可大多数人还是存在巨大前人的影子,这是搞创意的规律。
如果说只要有前人影子就是抄袭,每走一步都必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其实最终大家都是寸步难行的。
所以期盼一个任何细节都从来没见过的全新横空巨作,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拿这个尺子衡量任何人类造物,那大家都是抄袭。
所以我不觉得这是模仿骗钱之作,他是一部把周星驰方法运用的特别成功,且处处有巧思细节丰富的电影。
(邓超的喜剧就属于所谓“原创”,好看么?
反正我不知道他那是什么路子)卢不仅学了周的方法,连认真拍电影抠细节的精神也学到,希望卢再接再厉,把他真的世界观爱情观拍出来,他和万万没想到的演员合作实在是喜大普奔,期待他们能一起再和周合作一次。
那景象一定很美!
加油吧,他还是个孩子!
冲着某某拉上7.6的评分去的,看到10分钟确信自己遭遇了又一部不能再烂的烂片。
如果导演非要告诉大家这是一部向星爷致敬的诚意之作,好吧,我代表周星驰的诚意观众回敬你,别糊弄我们了!
相信被忽悠进影院的大多数人智商都高过你,除了那几个可能中途就睡着甚至退场的水军大V,昧良心也是低智商的表现,别逼着我们下次非反着看你的影评,甭管你拿什么名号。
诚意这东西有就有,绝不会像片中男一号背上的血,说恣就能恣出来的。
之所以强忍着看完实在是想写一点负责的东西,批评也要真实和真诚。
其实我一点没兴趣评这部片子,但是对这种以向某某喜剧大咖致敬实则趁火打劫的东西,我们不能再一味宽容下去了,看起来宽容不可能带来国产电影的进步了,反而愈发让一些制片商和浑水摸鱼的从业者以为我们是可以一再欺辱的傻鱼。
卢先生千万别再说你向谁致敬了,你的确用了《功夫》里忍辱偷生最终成就绝世功夫赢得纯洁美人心的套路,也的确盗了《食神》味蕾在好吃到惊艳和难吃到恶心的翻转,可是你只偷到了人家的书皮,里面藏着真意思的瓤儿你视而不见。
不是抄一个堕落街,你就以为自己无厘头到家了,不要以为架起一口大锅耍几下大勺你能成就一个厨界绝世高手。
无论是中国功夫还是做菜,你都连皮下都没探及。
功夫和食神,只不过是你匡我们刷票房的噱头,nnd拿一盘日料店的刺身拼盘就糊弄我们快如闪电的日本厨神新佑卫门驾到,真有诚意先自己掏钱到京沪任何一家顶级怀石料理点几道,你才知道东瀛吃食的深度,对于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华料理也一样,拿个胖鱼头说事,显见你以为我们只进路边的川湘苍蝇馆子。
总之,你拍一部学《功夫》抄《食神》的院线电影,总得走访一下少林武当华山拜拜山头,也得跟川粤鲁淮扬各路厨界名家讨几个像样的菜名和花式,别以为影棚边上点几个炉灶,弄盘小龙虾接几段硬梗儿,就扯起嗓门卖弄厨界大神,愣充隐世高人。
靠,我只看到了绝世浮夸和浮躁。
我们的宽容,只敞开给哪怕对我们有一点点诚意的人和货。
周星驰的影子太浓重,但笑点密集,俗,但也有雅的成分
真的好难看。。。
蔡老师演的好卖力😂虽然是几无意义的cosplay式网大,本质没有比当年王家卫粉丝做出来的《江南皮革厂》或前两年的《万万没想到》高出多少。天下乌鸦一般抄。但这部励志的点在于,其比原版周星驰的最近三部电影都要好一些...粉丝超越偶像低谷期这件事还是蛮励志的。
学星爷学太像也不好,完全笑不起来
想想食神再想想功夫,会舍不得给高分
汤姆与杰瑞、杭天琪、老干妈 三大笑点!
和叫兽的那部《万万没想到》是一个毛病。先有的笑点,再有的剧情。人设随意到不可思议,剧情割裂。以及浓浓的《功夫》里的套路....
可能是周星驰粉丝里做到极致的一个了,用周星驰的表演方式和故事内核拍了个《食神》版的《功夫》,细究套路实在和二十年前区别不大,但创作力可以,至少在段子数量上狠狠下了力气。好话说完了。我尊敬卢小鱼作为同好的努力,但一个网络大电影闹剧,不是说把段子拼起来就能及格了。两星。
从人设到笑点,都在复刻星爷。还算是有诚意吧,但包袱太密集,故事不自然,为了“搞笑”大量堆砌不必要的剧情。
深入骨髓的周星驰。
另一种意义上的恶棍天使。
全程有笑点,后半部分更密集,前半部分有些尬。影片4星,有些剧情略生硬,1星给导演兼编剧兼男主角,看得出诚意,不忽悠观众。期待他下一部作品。
看到十分钟的时候 看不下去了。明白了让人笑不出来的笑点就是尬点
全程无笑点
极个别的段落有点意思
去了见面会,发现这片子还真信不错哎!笑点真的非常多。比大年初几那几部好太多了!!!推迟上映是个明知的选择。故事可能一般般,但是在这几年里算是难得的喜剧了
年轻人学点什么不好,周星驰那些搞笑方式早就过时了,何况是学了个皮毛的伪劣赝品。
一星全给郭采洁的颜值,感觉是看过的最难看的喜剧。
特别“波谱”的电影 卢正雨才是打破次元壁的马斯达… 有很多值得分析的地方 也完全不只承袭周星驰那么简单
非常周星驰,追星追到这个份上也是厉害,蔡国庆真是好好笑哈哈哈哈,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