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托洛茨基

The Trotsky,一个魁北克高中生的俄共幻想,就是爱革命(台),托洛斯基

主演:杰伊·巴鲁切尔,埃米丽·汉普希尔,莲妮·芭拉班,泰勒·巴吕谢尔,Dan Beirne,科鲁姆·费奥瑞,詹妮薇芙·布卓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09

《少年托洛茨基》剧照

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2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3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4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5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6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3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4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5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6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7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8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19少年托洛茨基 剧照 NO.20

《少年托洛茨基》剧情介绍

少年托洛茨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蒙特利尔私立高中读书的列昂•布隆斯泰恩认为自己是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转世重生,相信此生要和前世一样干一番革命事业。他眼下的问题是要找到列宁,以及一个能当自己妻子的年长女性。 列昂在父亲经营的工厂里组织罢工,结果被罚转入了公立学校。他在那里遇到了一个独裁校长。列昂不满学校的教育方式,他要在学校里掀起革命……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鲨鱼帝国我来自北京之扶兄弟一把舞力假期校园怪灵第二季烟囱里的麻雀脱衣舞娘日记人尽皆知罪生咒红孩儿姜子牙向阳素描OVA疯狂绑架波西·杰克逊第一季飞行少年暗线柳堡的女人们乐坛毒舌嗡嗡鸡第十二季追球寻狗启事奇葩男女喂我超越时间线第二季年轻气盛雨中的秋城曙光初现时的最后阴影鬼吹灯之龙岭迷窟浮生印WakeUp,Girls!暗芝居第十三季Idolls!

《少年托洛茨基》长篇影评

 1 ) 美国青年的左翼思潮

昨天正好在一五一十上面看到篇文章讲述在英国大学生中很多人向往和崇拜左翼思潮,他们对于俄共时期的苏联评价很高,认为那种极权条件下的国家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国家优势。

本片里面的那个小托洛斯基同学的革命从自己父亲的工厂发展到自己所上的那所公立学校。

他把他自己完全想象成托洛斯基再世,片中也提到了这个想法其实是佛教的理念,从侧面说明这家伙所谓的共产主义思想的不纯正。

其实这家伙真应该感谢他所在的国家和那个国家所实行的制度。

假如这家伙怀着这种思想并将其实行,但是他却是个C或者北XX国的人,估计早就被扔进古拉格,或者因此得个炸药奖了。

但是在西方世界,他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体现言论自由的一个小小例证而已。

学生敢于反抗老师,反抗制度,而不会因此而恐惧或者受到暴政的惩罚,这是他们社会的进步。

我们在倒退。

配合着革命歌曲等待大家抗议到来,然后大家走出教室的时候又换成了动感十足的流行乐曲,很有深意啊。

反抗暴政应该成为人的天性,而不应该让奴隶成为我们的名字。

因为米国的社会结构相对合理,所以不回出现革命的苗头,大家机会平等有可靠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什么要革命呢?

李光耀当年在新加坡就是用的这种策略,沿用英国法律制度保障社会机会平等,然后一心发展经济,真正建立民众的中产阶级,这样所谓的左派革命就成了个笑话。

最后他找到了他的列宁。

呵呵,假如有续集这厮是不是会这样评价列宁“目前列宁主义的大厦整个建筑在谎言和伪证之上,包含着自身腐败的有毒因素”,“列宁是俄国工人运动中一切落后现象的职业得利者”。

会不会死在克格勃的冰镐之下?

很不错的一部影片,肯定不是主流,但是看了不回后悔。

你是我的斯大林吗?

--很经典的一句话啊。

 2 ) 渺小的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者的价值观,在现实眼里总是荒诞和可笑,我只希望现实主义者们在看完之后,能够静下心来,闭上眼睛,问问自己:“如果我认为这个世界像狗屎一样,但我欣然接受,并生活其中,那么我是什么?

”,“如果我认为这个世界像狗屎一样,不但不打算改变,并认为那些试图改变的人是白痴,那么,我又是什么?

 3 ) 告诉你:什么才叫真正的励志和成功学

一路热泪盈眶地看完了这部电影。

我们是否曾经也想过要改变这个世界?

我们是否曾经也有过对这个世界的不满,觉得需要改变?

并且在这改变中,我们负有责任?

可是我们最终都变成了一个中年人,以拥有一间房子、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妻子(丈夫)、一个(几个)孩子为满足?

我们不知何时,开始觉得这个世界的庞大、自己的渺小?

觉得自己孤独,不被人理解?

在这个世界不能找到同志?

觉得自己所想的一切,在这个庞大的世界,都是不可能的?

我们何时变成了这样。

一个中年人,一个犬儒主义者。

我们除了嘲笑、旁观,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在热情者面前显示理性;我们在梦想者面前显示成熟。

我们内心空洞、虚弱、软弱。

世界并未变得更为庞大,只是我们已经变得渺小。

就像真正的预言书,不可能是那些通胜、风水,告诉你来年一年的运程,而是《一九八四》、《美丽新世界》、《我们》等,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会为了自己预测的准确而自喜,并作为卖点,而后者则自始至终是,悲观主义的。

于此,我们回到这部电影:什么是励志、成功学?

我们满天高谈励志,以及成功学。

书店、电视、电影里汗牛充栋。

不。

不可能是这些。

《托洛茨基》这部电影,才是真正的励志,真正的成功学。

真正的励志,真正的成功学,不可能是要叫你利用这个世界的规律和把自己变成一个机械人,以便使自己这个世界取得所谓的成功。

而是要叫你改变这个世界。

这就是《托洛茨基》与书店、电视、电影里的汗牛充栋的区别。

 4 ) 革命不是喊口号

这个电影代表了当前西方社会青年人和老顽童中涌动的思潮。

资本家剥削工人,在政府体系中人民又没有发言权。

多数人都是自得其乐,主动地把自己的权益交与强权和资本,反而把想要变革的人当成笑柄。

如何改变现状?

这个电影实际上是一本革命傻瓜读本。

笑料是形式,本质是告诉想玩儿革命的人如何做,让你轻松愉快地在后花园子里学会如何做原子弹。

资本家的代表就是里安他爸,政府的代表就是学校。

革命手册:1、照照镜子,你得具备革命者的气质,跟前人学习很重要,虽然一开始可能学不象。

但是,要有执著得近乎疯狂的性格。

2、你得能很快找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发现其核心所在。

3、革命不是那么容易的,光有少数的精英支持成功不了,必须要有民众的支持。

4、说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行。

面对经验丰富的政客,要学会目标明确地表达意愿。

向群众宣传需要另一套话语,书呆子干不了,但是别人能干。

没有针对性地和有效的宣传和交流,基本上就是白费劲。

5、不要以为自己是对的就必然能够赢得民心。

即使得了民心,民众往往也不知道怎么去支持,需要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怎么做。

7、火力要集中,要懂得利用宣传工具,懂得制造吸引眼球的事件。

8、用过于人身攻击的语言和下流的废话只可能让自己失去信誉。

9、要虚心接受老革命的教诲。

10、革命是多情的,别忽视女人的重要性。

最后,一次革命的成功不行,革命需要蔓延。

结尾其实就是毛大人的那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演得很不错。

傻小子一点不傻,但是可以感觉到,看完这个电影,多数人处于傻乐的状态。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先把下巴合上。

 5 ) 不去触动根本,西方社会随便你玩

一直很不喜欢挂着大名头而内容迥异的剧情片。

一个养尊处优、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资本家儿子,把着妹子,在学校里搞搞前卫的“红色”“左翼”小活动,跟资本家老爸玩玩赌气式的小罢工,这他喵的和托洛茨基有个毛关系?

主人公在生活中处处把自己的经历、年份硬是和托洛茨基联系在一起,这本身就是极不成熟的表现。

这每每让我想起学生时代碰到的把自己的经历和希特勒的生平联系在一起的少年。

革命又不是出风头,标新立异,或者搞一些象征性的符号和活动,加拿大的民主社会给了他们这样的宽松环境,如果放在中国,会如何?

有多少人还能坚持下来?

要知道,托洛茨基的一生几乎充斥在暴力和血腥镇压,残酷无情的党内斗争,远离故国的流放,这些不是一部借了他的名头的青春片能承载的。

一句话,这片和共产主义没啥关系。

 6 ) 送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礼物

我不知道这部片子想表达什么?

革命?

自由?

公正?

共产主义?

还是仅仅向伟大的托派致敬?

“不明真相的群众又一次被蛊惑了,又一次犯了群体无意识的桎梏,男主角托洛斯基是个大善人,事事为别人着想,别人都活在水深火热中,不管别人愿不愿意,极力鼓动别人去改变自己,改变制度。

幻想存在的都是不合理的,视原有的契约为不正当压迫。

”真正如此吗?

显然不是,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司法健全的社会,几乎每个美国公民都有维权意识,工人不会如电影里描述的那般被一个高中生提醒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美国有一个强大并且很给力的工会。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美国工会历史悠久,随着由弱势群体发展至现在具有相当的政治影响力的社会群体,作为三大主体之一的美国工会对美国现代产业关系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随着“国家劳工关系法”的出台,工会得到了美国法律上的认可,再也用不着为了得到资方在认可举行罢工、甚至与资方发生流血冲突,这为今后美国工会的大规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的各行业都成立工会,钢铁行业中几乎所用的钢铁公司都建立了自己工会。

“国家劳工关系法”规定了工会的职能,即通过劳资双方集体谈判达成的劳动协议决定工人的工资、福利,这极大地提高了工会的地位和作用。

置于公立学校的独裁校长,那些连大陆中学生都觉得恶心独裁制度很是无稽,电影并没指出,这些所谓的独裁制度是否早有成文契约(校规 校训 严明纪律),如果早有类似规定,学生若是触犯,就不能认为侵害他们的权益,不是吗?

基于美国这样一个司法健全且人人皆有很强维权意识的国度,真让人哑然会如电影中展现的那般不堪……这片显然是拍给中国大陆的广大莘莘学子,没日没夜领着微薄的薪水被剥削压榨的一线工人,被忽悠没了土地的农民且广大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看的。

这个礼物貌似很给力,我代表@%&* 谢谢导演……

 7 ) 革命,疯癫,舆论。《The Trotsky》余想

近日心烦,就找来《The Trotsky》(中译《少年托洛茨基》,又名《一个美国高中生的俄共幻想》,其实是加拿大高中生)看,因为看朱进佳说得比较轻松,好像可以当作一个轻喜剧的调味品。

先前还和一个朋友争辩,我当时没看过却坚持认为这是反-共的垃圾片,并引用烧肉的话说这是“一个美国商业变态拍的关于一个变态的电影”。

后看了朱兄的影评,心情舒缓了些,但仍觉得剧情很傻B。

在一个极度无聊的时刻我终于看了这电影,我才明白它不是一般傻B的轻喜剧,而是让我笑得差点断气的疯癫爆笑片。

这片子并没有特别的恶意,这是首要的。

它设定得特别荒诞,但又试图为那个被认为是托洛茨基转世的高中生争取群众支持和起码面子,尽管套路俗得不能再俗。

我始终在想加拿大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片子,源于加拿大的托派运动比较有影响力,我特别想起著名的加拿大托派理论家艾伦-伍德那句无奈的话:也许是我们太过温和,以至于不再被当做可怕的敌人。

还有译著丰厚的中国托派知识分子兆立同志,他勤奋耕耘的后半生也在加拿大度过(他是四卷本《第四国际文献》中文译者)。

托派或者说所谓的激进左翼,在加拿大似乎也就是知识分子学生运动或节日舞会一样的多元社运模式,除了让人费解的学术争论外,还能让人严肃起来吗?

革命要突破一切看似不变的秩序,总带有疯癫的性质,不解这风趣的人会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宏大变革,难免因心理不适而墨守成规。

革命的疯癫会挑战公众既定的价值观乃至审美观,在这个变态片子里我们看到类似的情节。

最搞笑的是那个变态少年戴着猪头套带领几个牛马头套同学“攻占”校长室和绑架校长(中间还带一段很嗨的法语动感歌曲),这模仿了奥威尔《动物庄园》里的革命,令我想起1968年巴黎的叛逆青年“攻占”大学。

另一段比较搞笑的是变态少年策划的假面舞会,各种反叛团体包括墨西哥萨帕塔游击队的服装都出来了,奇装异服,还有人扮演动物庄园里的角色……这个剧本的编写者肯定是得了萨帕塔游击队领导人的真传,领悟“符号革命”对关注政治的那些视听神经的震撼效力,以此来赚取票房收入。

对于片尾变态他爹送其子毛语录,对于片中变态建议将抗议学生引渡到乌戈-查韦斯治下的委内瑞拉,如果有人当真据理分析澄清,那就没看到影片不过是要博大众一乐。

(片中其他左翼符号:“肯·洛奇”,英国左翼导演;“特里·伊格尔顿”,英国左翼文艺理论家;墙上的格瓦拉画报和列宁画报;等等)其实这个片子不论是其内在的娱乐性,抗争所依赖的手段,还是这个片子要达到的商业效果,都彻底地依靠在商品社会的主流舆论上——你看,没有主流舆论的旁观,搞笑程度就没那么强(一群彻彻底底的傻B),没有领袖精英配合主流舆论的报道,这个变态的抗争也难以进行,最后说到底,没有这片子里如此多吸引(西方)主流舆论关注的符号元素、没有主流舆论的倾情参与,这片子也没那么多票房收入。

让我有点吃惊的是,这个搞笑至极的变态片子在中国却反倒有一些严肃热情的解读。

这些解读虽然很大程度是因为不了解影片中大量特定的政治符号和背景(很多人并不知道托派思潮在欧美知识文化界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有些方面已被主流文化收编),但我对产生这些解读的中国社会根源还是愿意严肃看待的。

在中国,舆论如果涉及(不管任何一种)社会抗争,还是被看做进步而不是像西方那样已经泛滥乏味,在我看来这不是因为舆论真的有什么抽象的良心,而是这其中折射了渐近绝境的民众的某种反抗欲望。

真正的革命固然具有疯癫和狂欢的特点,而且应该是历史上最盛大的疯癫和狂欢。

至少不亚于法国学者白吉尔描述的1925年上海:当群众激进化浪潮掀起时,工人8工游xing,大学生在街头临时搭台即兴表演政治剧,民众自由演讲,整座城市陷入浓厚的斗争民主氛围中,——革命的自由意志会为自己找到最动人的信号、动力和体态,那也将会是我们没有见过的盛大颠覆。

那怎能不疯狂呢?

然而真正的革命并不是那样哗众取宠——尤其是迎合主流舆论——而取得大众的,它只能靠深藏在这个世界喧嚣表层下的潜流,只能靠长期看似少数派、但唯一的独立自主的阶级利益取向,只能靠血汗、苦难和集体生与死中拼搏的阶级斗争,而不是茶余饭后笑笑肚皮、再让舆论不断放大笑果的小丑表演。

而这艰路险途靠的恰恰是:“需要无畏的决裂,需要最大限度地蔑视主流舆论,到最受压迫的底层去!

”(列夫·托洛茨基,在1937年西班牙内战时期的号召)附注1:片中不断出现主人公的那个梦,设计得很诡异,似乎意思是:革命有一个被麻木不仁地遗弃的早年。

这里可能包含了剧本设计者对革命的某种奇怪偏见。

其实,很多革命者的确是因为某种受害、残缺而倾心革命,这无可厚非。

革命是追求社会的解放,也是为了自身价值在社会实现中的完整实现和满足升华。

但也有很多革命者的早年并不算糟糕,是因为想要追求更好的理想实现投入革命。

列夫·托洛茨基恰好属于后者不属于前者。

附注2:在假面舞会门口校长与变态高中生争辩的最后,校长转身离开时,镜头给了个特写,画像上的列宁头颅正好与校长头颅线条重合(其实我一开始就注意到导演有意安排一个有点像列宁的人做校长)。

这里影射的是革命早期(1903年俄社民党二大后)托洛茨基曾借喻法国革命雅各宾派指责列宁是独裁者(罗伯斯庇尔)。

当然和整个片子的各种影射暗喻一样,这个影射是完全前后不一致、毫无逻辑可言的。

 8 ) 一个美国商业变态对俄国工人革命的亵渎

一个在国外看过这部电影的青年的评论:那个电影讲一个变态认为自己是托的再生,于是找寻亚历山大做老婆找列宁, 关于斗争的部分都是些美国高中生电影类型典型垃圾。

电影的隐含意味是: 工人都是被动的, 领导才能让工人们觉醒那个导演除了看到托洛茨基的《我的一生》, 其他什么都没看过, 就只是一个变态而已。

 9 ) 无聊或是无所谓?

了解托洛茨基生平以及政治斗争残酷的影迷,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会对于这种青少年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幻想感到可笑,幼稚,或是回想式的同情,悲哀.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你会开始赞赏这种年青人的理想与坚持,他那神似的衣着眼镜体态,他的演说才能,他的思想,还有他的真诚,脚踏实地向着理想的进发.当然还有他与女友(很特别的嗓音)的感情生活,老红色教授(有着曾经的抗争历史)对他的支持与启发的难能可贵.(另:老红色教授与学校老董事的最后对话是很有意义的一段,忙于各种基金会(当中包括福利事业)的老校董当然无视这种年轻人的狂热,但你不能否认他们的这种追求创新的精神.)影片同时也是一部了解国外人们生活家庭,社会,校园状况的影片.同时有着一种讽刺与幽默腔调.比如家庭中的哥哥一家,或是工厂中的工人,两位学校管理人的刻板神态,以及那个前男友的自怨自艾.(A bit embarrassed than you two.)当学生们都费心于个人小天地,让时尚个性侵占生活空间的时候,政治运动的开展,学生会的建立,对于整体利益的追求,将会是何等的"高大"与难能可贵.但是政治运动需要众多的工作,需要人们对于理念的理解与授受,还有对于活动参与的热情.当然,不可避免的会遭受相应的惩罚与打压.影片中段,几个政治团体(包括阿甘正传当中的黑豹党\草绿色军装\)依次出现,迈步向前的段落,有着一段非常精彩的摇滚配乐.另外是"社会公正"舞会的时候,各种的政治人物化装同样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10 ) 似五不毛

在当代,成为一场revolution成功的Leader需要什么基本条件?

《THE TROTSKY》给出了三点建议——一、内心强大且博闻强识。

影片末尾leon的老爸送了一本鲜红的《毛主席语录》给他作为和解礼物,我哑然一笑,一时不知导演的用意是讽刺还是欣赏。

开场就展示了自称为前俄罗斯革命领导者托洛茨基转世的高中生leon满满的书柜和细致的人生步奏:从革命开始,娶个年长妇女,被流放(无论是哪里),赶紧找到列宁 ,开办报刊,回到首都推翻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被下级背叛,再次流亡,被谋杀。

和他相仿的年纪,我们只想着怎样挤进理想的大学或者限于自我的窠臼里以45度角仰望天空。

我们可以不用像他一样执着于解放全人类,但最起码,我们也许可以思考一下怎样去做些改变 ,让自己和周围的人过得更好,小如节水栽树,大如维护正义保持良心。

其实,影片也提出了这个问题:Boredom or Apathy? 无聊还是无所谓?

无聊,说明还有救,还能够被唤醒;而无所谓,则危险多了,那说明你麻木了,不care了,管你社会如何黑暗不公,人性如何超越底线,自由如何被侵害践踏,动车真相如何被掩盖漠视,只要还没危害到我的利益,一切我都能忍受,一如现如今网络上多如牛毛的水军和五毛党。

影片中第一次组织学生罢课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他周围大多数的同学都是Apathy,走出教室只是出于兴奋随大流,到了操场上就三五成群的散开了,谈情的谈情,说爱的说爱,只剩leon一人在一边大跌眼镜。

经历过灰心丧气,leon在前辈弗兰克的指点帮助下再次大胆行动,他绑架了校长!

以此求得和学校董事会的管理层平等对话,要求建立一个student union,仅此而已。

忘不了校委会委员长不解的劝告“you are children,you do what we tell you to do 。

grow up!

”,心头一震,我们一直以来不都是如此吗。

勇敢的人那么少。

可是影片却借一记者之口,反驳了这位老太太——争取权利是成年人的事,leon此时做的不就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人该做的吗?

立马让我想起,以前柴静说过:权利是争取来的。

你不去争取,就没有权利可言。

二、发展几个志同道合的追随者。

当Tony说出 should school suck?

时,这个一开始看上去无甚特别的朋友(除却他是guy一枚),一跃成为leon团队的重要一员。

可以说,Tony的一番演讲是动员起同学们参与进来的关键,而群众基础也是最后revolution胜利的关键。

胖胖的Skip,一开始是同学和老师欺负的对象,也在leon的调教下逐渐成长,有了反抗的勇气。

三、生在一个宽容小康的家庭。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勉强,片中leon的家庭算不上和和美美,他同父异母的哥哥经常挑他的刺。

但父母对leon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过分的管束,相反一直提供着他折腾的经济基础。

这也是影片意图讽刺的地方吧。

影片另一条暗线,是leon和亚利桑的感情发展。

初遇时的讨厌与不理睬,在Trotsky侃侃而谈Karl Marx,特里伊格尔顿,辩证法,元叙事之后,变成刮目相看。

而后是顺理成章的醉后一响贪欢,接着分分合合,终于在酒吧里听完那首动人曲子后,幡然醒悟,I think I'm in love.不得不说的,还有影片的配乐,可以算做是贯穿此影片的灵魂了,堪称完美。

开场leon被警察抓走的慢镜头配上震撼的摇滚乐,揶揄意味不言而喻,由此奠定了影片的基调。

所以我不认为导演是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来拍这部电影的,而是一种调侃,然而其中不乏思考。

比如,怎样处理改革和我们亲人之间的关系?

特别当这些亲人的切身利益与改革密切相关时。

怎样把握改革的度?

什么地方才叫适可而止?

这就让人不禁联想起法国大革命后期的变味革命,怎样阻止热血的革命变成无谓的屠杀,民主之路不走向歧途。

如此种种。

当leon和伙伴们带着《动物庄园》里的角色头套行进在绑架校长的路上时,响起了节奏分明的rap——“they don't teach us ABC , all we got is life on the streets"。

电影中处处有亮点,弗兰克家里共产主义色彩的摆设(特别是惊鸿一瞥的《牧马人》海报);片中不无揶揄搞笑的弱势群体大迈步(囊括了爆炸头黑人,蓝色中山装中国学生,实枪核弹的越南武装分子),配上动感铿锵的摇滚乐,让我觉得这导演酷到爆;还有亚利桑德拉家里的蒙娜丽莎挂帘,出现两次的leon那个充满哥特风格的诡异梦魇;再加上,睿智宽厚的leon爸,体贴搞笑的老妈和那个忠心耿耿的傻妹妹,可以说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很丰满。

记得最后弗兰克挺leon时,说的一句话,what kind of people you think it takes to change the world?是那些做出改变的人。

《少年托洛茨基》短评

二货少年

4分钟前
  • Heidy
  • 还行

还是把托洛茨基转世拍的太直接了,戏眼在后现代对革命的消解,也是黑色幽默的来源。但没能真正从一个革命者的角度去思考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问题和革命叙事的嬗变。主要还是拍早了,没能观察到互联网时代和后金融危机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闷。

7分钟前
  • 更深的白色
  • 还行

无聊还是无所谓? 男主角演技很好,能在美国找出 一辆拉达。还真酷!!

10分钟前
  • Qoo|夜深动物
  • 推荐

最后一个礼物意义深刻啊!·· 这电影让我想起《浪潮》,同样是戏谑着所谓的意识形态。

15分钟前
  • 大士かっこいい
  • 推荐

后现代的人都是安于现状的没有革命精神的

16分钟前
  • 🐋
  • 还行

二逼。

19分钟前
  • 气急败坏女疯子
  • 较差

不是说电影不好 当然电影确实也不太好 尤其是男主 实在太恶心了 让我想到高中班上那些散发着体臭 思想天马行空的男生

20分钟前
  • 188****7312
  • 很差

哈哈 不如说是场冒险

24分钟前
  • 推荐

极其肤浅

27分钟前
  • 较差

美好的就像动物庄园的前半部分一样。送完红宝书难道就是后半部分。反正斯诺鲍已经走了

28分钟前
  • 大楼东
  • 推荐

Go on strike

31分钟前
  • 四等人175
  • 力荐

跟托洛茨基没毛关系 是跟他差了一个多世纪小粉丝的少年时期

32分钟前
  • oyster
  • 还行

加拿大;青春;政治;瘋狂但又可敬的傢伙,hat off to you

34分钟前
  • Ambrosio
  • 推荐

权利是争取来的。

39分钟前
  • 熙盈
  • 还行

很有激情,昂扬充满斗志,结尾令人惊奇

44分钟前
  • 燃烧的暹罗猫
  • 力荐

差不多是五星电影。

47分钟前
  • 阿礅
  • 推荐

一个加拿大共产党员的美丽春梦

50分钟前
  • Ti. Edwards
  • 力荐

无论多么荒谬的梦想去踏实实现的话都会叫人肃然起敬。

53分钟前
  • 沉默の玩
  • 还行

列宁个矮个子···

55分钟前
  • sc161
  • 推荐

意淫一时爽

57分钟前
  • 泰坦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