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中央六看了《少年阿虎》,失望至极,空洞的剧情,空洞的表演,典型的续貂之作,感觉应该叫《少年阿猫》更合适一些。
于是去下载了六年前的《阿虎》来看,当时就很喜欢,现在依然如此,看到结局处,眼睛一个劲发热。
香港电影真的沦落了,2000年,《阿虎》诞生的时候,就有人说香港电影死了,现在看来,那时的港片还有些血性残存,如今的香港电影才叫拉倒——除了杜琪峰,或者还有周星驰,我甚至不知道还能期待谁的作品。
因为热爱港片,不知被多少人鄙视过。
重看《阿虎》之后,心情激荡,我觉得即便少有人理解,我对港片的感情依然存在。
是啊,或许港片的爱恨情仇流于表面,或许很多细节不够精致,或许题材单一,或许娱乐至上缺乏内涵,可它能打动我,能让我为之放肆地大笑,狠狠地感动,能让我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还能想着它,还能有找来重看的冲动,这就足够了。
因为热爱,所以痛心。
2000年的《阿虎》,2003年的《少年阿虎》,只差3年啊,同样的导演,拍出的电影却何止差了3个档次!
刘德华饰演的阿虎,用生命为代价,换回了自己亲手抛弃的尊严。
不知香港电影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搏回昔日的辉煌?
关于《阿虎》的记忆碎片:1,一直不喜欢刘德华,从《阿虎》开始,觉得他像个演员了。
2,常盘贵子真的很漂亮,有种让你心情明朗的单纯的力量。
3,饰演PIM的泰国演员好美,样子清纯,却有着最性感的嘴唇,这种纯真与诱惑的结合,真让男人着迷。
还是学生时代看的。
觉得自己消沉的时候就把片子里阿虎的最后一战反复看,去感受那种坚持。
不一定是很好的片子,但是实是振奋人心的力量。
第一次写影评,各种不到之处,亲各位多多见谅.影片开始,华仔从监狱里出来,身边跟着应该是狱警的两个人,话说年轻时的华仔(那时候应该算是壮年)简直帅极,我是个男人都觉的被帅到了,留着很有型的小胡子(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中一直带着),身材特别棒。
接着开始回忆:阿虎,一个香港的拳手,到泰国打拳,年轻时的样子和出狱后的样子完全不一样,所以说 华仔还是很有演技的.他很自信!
还记得阿虎和一个黑人拳手打,被击倒在地后的阿虎愤怒的站起来,一套组合拳,将黑人KO,此时的阿虎无疑是最有型的,他年轻,他自信,他觉得每场比赛都是由他掌控,一副年轻人心高气傲的样子,这时候他很自然的会吸引女孩子,他可是英雄啊(突然想到为什么柯景腾要办比赛还要让沈佳宜来看,他希望吸引她的注意,让她喜欢上自己.好吧 跑题了),泰国女记者ping与他相恋了,ping是个孤儿,但是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这个身世而郁郁寡欢,相反她也很自信,她喜欢拍照,喜欢记者这个工作,无疑她也是个优秀的女性.一切本该是很美好的样子.可是接下来的一场比赛改变了他们的命运,阿虎与泰国拳手察猜对决,阿虎本来是可以赢的,但是他犯了很多年轻人都犯的错误,急功近利,打假拳,收取酬劳,他的教练得知后愤而离去.ping知道后也很不理解,她觉的他们不适合再在一起了,虽然,她还是很喜欢阿虎,但是,她终究离开了.阿虎这时候很害怕,他怕失去ping,他不管比赛,直接去追ping.无奈,人走茶凉,这个时候,察猜又来挑衅他,我不得不说,这哥们确实是找死.赢了比赛后,说阿虎打假拳,要再来一场.也许他是个真正的拳手吧,阿虎被激怒了,将察猜打死之后便入了监狱...故事到这告一段落,个人感觉,年轻时的阿虎确实冲ji动,很多事情缺乏考虑,但是我想问下,如果阿虎没打过察猜,或者杯察猜打死,他也会入狱么?
出狱后的阿虎,已经与年轻时候的高傲完全不一样了,沉稳内敛,他去找他心爱的ping,不得不说,阿虎是个很专情的汉子,虽然不知道,在入狱之后ping是否去看望他,但是从ping把他当做孩子的父亲来说,ping也是一直爱着阿虎的.不幸的是,那个阳光开朗的ping因为事故去世了.阿虎很失落,但是这个时候他又知道了另一个消息,他有个十四岁的女儿.叫宝儿,他对自己父亲这个身份感觉不知所措,毕竟他从来不知道自己有孩子,又怎么会适应已为人父了呢?
故事接着往下走.阿虎开始去找因为母亲去世而送到孤儿院的女儿宝儿,这个时候又遇到了孤儿院的管理者,或者说只是个大姐姐修女,修女长得有点像年轻时的张柏芝,很靓丽.她已经是社会上可以生存的女性了,会抽烟,会应付一些来捐钱的社会人事.对于来找女儿的阿虎,她表示欢迎,好吧,也许是颜值是个好东西,但是我更愿意相信她是被阿虎愿意承认自己是宝儿的爸爸而感动才渐渐喜欢上这个‘’老男人‘’的,接下来,阿虎就正式去找女儿了,尽管在找寻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些事故,但终于父女两人初次见面了.好吧,这个时候又得夸下华仔的演技了.他完美的表现了自己对于父亲的这个身份生疏的表达,不论是神情还是肢体动作,他第一句话说“你不应该到这种地方来,这个时候你应该在学校里读书”,好吧,想想这句话不是那么合适,对于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已经在社会上经历过一些的女孩来说,她很现实“还有呢,你不是带我回香港的么?
”,显然,这个时候的宝儿对自己的父亲并不认同,她只是认为他可以帮助自己离开现在这个她厌恶的圈子,到更好的环境去生活.此时的阿虎并没有说什么.他选择了沉默,他毕竟不是当初那个风光的拳手孟虎了,他没有能力可以给女儿更好的生活,他觉的很愧疚.面对这个叫做父亲的沉默,女儿嗤之以鼻,认为这个人可能不会帮助自己,然后便走了.阿虎并没有去追,他或许也没理由去追..第一次的接触,父女俩个显然并不太认同对方.不过接下来的事情让两人的关系有了转机,有一帮泰国高利贷打手来找宝儿要账,宝儿的男朋友也在(汗,十四岁就谈男朋友),阿虎这个时候很成功的展示了自己做完一个父亲可以干什么,三下五除二,小混混们被打趴了.女儿也第一次称呼他为爸爸.父女关系破冰后,接下来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朝好的方向去发展了,父女两个人做了火车去旅行,期间女儿睡着的样子着实可爱,演员选的真好,华仔很合时宜的给女儿披上了外套,当女儿想靠的时候递给女儿了自己的肩膀,女儿很幸福的吧咂着嘴,毕竟是血缘关系.这段情节我一直记得很清楚.接着,父女俩去了ping的墓前,合了一张全家福,ping在天上此时应该是笑着的吧...再说修女与阿虎继续在孤儿院生活着简单而又快乐的日子,期间两人的关系也日益增进,有一场追车的戏我记忆犹新,车坏了,修女在车里边,阿虎在后边推车,车启动时,修女说‘你想出了,追上了就是了(追上来我们就在一起吧)’,阿虎踌躇了一下,终于再次踏上了追爱的道路,这里插一嘴,遇上你你知道吗这首插曲特别棒,配上这段情景简直令人感动.两人幸福的拥抱在一起...有人说,一部经典的作品总要有一些遗憾,是的故事发展到这里,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其实这部片子的高潮我认为在最后.阿虎去参加女儿男朋友的拳击比赛,阿虎教了男孩拳击,阿虎的教练当的还不错,男孩打的很好,这个时候翻旧账的来了...察猜的教练,看到了阿虎,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他马上指证阿虎说他是杀人犯,阿虎并没有辩解,此时作为观众的我很是着急,他完全可以说是察猜挑衅他的,他是属于过激杀人.谁让察猜那么菜的...但是这也并不能否定他是一个杀人犯的身份,女儿错愕的看着这个对她呵护有加的父亲,竟然是杀人犯,一时接受不了,主要是接受不了其他人对自己的异样眼光.阿虎感到很难受,他确实是个有过错的人,但是他已经受到法律的惩罚了,还要怎样...阿虎最终决定,要和当今泰国拳王6条金腰带持有者塔旺比赛,塔旺看着他,一脸蛮横与漠视‘我有六条金腰带,你凭什么跟我打?’,'凭我打死了察猜!'阿虎说这句话时很霸气.很坚定.也很有底气,塔旺答应了与他决战...阿虎开始备战,修女说要给他再拍摄像,加上ping以前拍的 ,正好合成一整部纪录片.这时,之前因为打假拳而离去的教练再度回到了阿虎身旁,帮助阿虎训练,那一句‘你可以走,但是不可以躲’让我为之触动了好久.确实啊,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很多挫折与失意,我们只能去一一面对解决,而不能逃避.逃避只会让我们越来越失意,就此沉沦下去.训练时背景音乐还不错,挺激励人心的.阿虎练抗击打,练步伐,练爆发力,都让人热血沸腾...比赛正式开始了,这也是全片的高潮部分,第一回合,两人貌似不分胜负,阿虎依旧可以攻防得当,打法也比较聪明,第二回合开始,阿虎开始渐露疲态,最终被塔旺一个低鞭腿扫到在地,这个时候阿虎才真正的感觉到自己毕竟老了,他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可以掌控整个比赛的王者,他找不到以前的自信了,突然之间,我想到了那个之前ko黑人以后年轻的阿虎,霸气而又自信的眼神,与现状的对比.顿感酸楚.第二回合结束,阿虎很不服气,嘴里嘟囔着‘让我找着机会,找着机会一拳打死他!
’.阿虎在维护他作为拳手的最后一点傲气,第三回合开始后 阿虎已经明显处于下风,他的眼角被打破了,血流如注,修女在旁边看着自己心爱的男人被打成这样,但却强忍悲痛给了阿虎一个鼓励的微笑.第四回合 阿虎已经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了,甚至连手都 举不起来,塔旺看着这个被自己一次次打倒却又站了起来的男人说“你是一个真正的拳手”,女儿宝儿从观众席上跑下来到父亲面前,泪眼婆娑的问阿虎“爸爸,你还爱我吗?
”,阿虎笑着说“你是我女儿,我当然爱你.”但是当教练要扔白毛巾的时候,阿虎放开了女儿的手,执意要坚持到第五回合,也就是要挺到最后,尽管女儿声嘶力竭的喊叫着“爸,不要去”,但是阿虎为了心中的那一份信念,是为了完成自我救赎也好,为了化解自己打死人的罪过也罢.他终于坚持到了最后,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拳手的最好归宿,他倒在了塔旺的怀里,塔旺抱着阿虎挺到了最后。
我分明看到了塔旺眼里的不忍,那分明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神情,最终,阿虎还是倒下了。
故事也随着修女最后的一句话“阿虎虽然走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而结束.电影完结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部好电影,它叙述了一个,其中包括演员的选择,配乐的适宜以及整个故事的搭建都让人感觉回味无穷,可以毫不掩饰的说,我认为这部刘德华主演的第一百部电影完全可以当做华语电影史上的一部里程碑.
昨天去电影院看了《铁甲钢拳》,突然就想起这部电影,好多年前的了,依然很清晰的记得:为女儿而战,为自己而战的阿虎。
对拳击的了解最早始于一篇纪念拳王阿里的文章。
我对拳击这些暴力事件并不喜欢,但是又被拳王阿里的经历所吸引。
以至于后来的很长时间,似乎现在也是的,只要一听到拳击二字最先想到的就是拳王阿里。
嗯,决定找些关于阿里的书比如自传什么的来看一下。
后来大概还是前两年的时候又看了《洛奇》,史泰龙演的枪战什么的在我这里不吃香,倒是这部《洛奇》深得我心,还有一部《飞跃巅峰》也相当不错。
讲的是一位落魄的货车司机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掰手腕大赛,也和儿子建立的深厚的感情。
非常励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然后额滴男神演的片子《激战》上映,看得我热血沸腾啊。。。
膜拜张家辉!!!
回来跟同事推荐,同事又推荐给我《阿虎》,评价相当高,我就找来看看。
平心而论,片子还行,没他说的那么好,比额滴男神还差一段距离,但也不至于豆瓣的6.6分,这就有失偏颇了。
我个人觉得吧,应该在7.4分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为了把分拉上来一点,我就给了个五分。
好啦,废话说得太多,现在来说说片子。
坦白说刘帅锅对阿虎这个角色的揣摩和人物塑造还是比较到位的,和萍的感情戏,和女儿的父女情以及后来对修女萌发的爱意,都演绎得很自然。
只是同事极为推崇的最一段擂台戏,在他看来是点睛之笔,将全剧推向高潮。
我却认为是槽点所在,正因为这个结局,导致本片立马比《洛奇》和额男神滴《激战》低了一个档次。
当然我并不是说因为阿虎死了片子就烂了,阿虎赢了就是好片了,不是的。
事实上就这部片子而言,阿虎的死确实能让本片加分不少。
这世上本就没那么多奇迹。
四十多岁的人来和二十几岁的人打拳击,若真是努努力就能赢,那么那些老拳王早早退役做什么,他们傻呀,打拳击的人,谁是不努力的,谁不是拼了命的。
所以阿虎死了才让片子更深刻了。
只是真不应该是这么个死法。
看过《激战》的人肯定对贱辉与,,,额,那个叫什么来着,反正就是新科拳王,年轻气盛实力强劲,他们两个的对决印象深刻。
再看阿虎又是如何跟塔泰打的,这一比较差别就出来了。
贱辉反复试探对方出拳的套路,极力避免和对方硬碰硬,即使在场上一直被对方压制压制压制,搞得很狼狈,他也不急不躁,一边不停地闪躲防止被对手逼到死角,一边耐心的寻找机会,在最佳时机用巧劲给与对方致命一击,瞬间扭转了乾坤赢得了胜利。
额男神就是男神,不仅是那一身腱子肉亮瞎我眼,那脑子也好使得不得了。
(额才是真爱粉啦)再来看看阿虎是怎么打的。
毛毛躁躁,自始至终就晓得横冲直撞,全程没有一点儿技术含量,就像是出入拳坛的小菜鸟一样沉不住气。
和《激战》里的阿林有一拼,还记得贱辉是怎么评价阿林的吗。
唉,自己四十的人了,论体力体力不如人家,论个头个头比不上人家,连作为一名老拳手应有的丰富的作战经验也比不上对方,还认不清形势要去跟人死磕,这不是自个儿找死么。
我实在是难以理解,难道他真就是打定了主意去送死的吗。
这也不合逻辑。
当初他又不是真像别人说的那样是因为察猜赢了比赛妒忌他把他打死了,而是察猜挑衅在先,阿虎正处于辜负了萍的信任而产生的羞耻感中,一怒之下失控打死了察猜。
他本人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坐了十三年的牢,出狱后才发现萍已经死了,留下个女儿在孤儿院里。
论赎罪真的已经够了。
若是只是想打满全场,来向萍和女儿和世人证明自己,那就绝不应该是这么个打发。
最后那几分钟看得我真是受折磨。
死得毫无价值嘛,轻如鸿毛而且莫名其妙。
若是他用点脑筋讲点策略,和塔泰斗智斗勇,虽然在战术上完胜对手给对方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是终因年纪大体力不支而惜败于对手死在了擂台上。
如果是这样,那么整部片子在立意上就不是《洛奇》《激战》们可以比的了。
只能说可惜可惜ps:真爱粉诚意推荐《激战》!
吆喝吆喝真心八错
刘德华没有演技天赋,这似乎是多少年来众人公认的,即便在出演过《无间道》这部港片划时代作品后。
刘德华很敬业,很努力,这也是多少年来众人公认的,即便在演艺圈取得公认的地位后。
在《阿虎》身上,似乎浓缩了刘德华多年来的缺乏天赋,努力和执着,这是最让我感怀感动的地方。
很多时候,我们看电影,看书,看的其实是自己,对比虚拟作品中的角色们,自我反思,我是否如他努力,是否像他悲惨,是否如他幸运。
阿虎其实非常幸运,遇到两个好女人,都对他一见钟情,无私信任。
遇到阿萍时,他正青春年盛,遇到“修女”霗的时候,已经是一个13年后出狱的中年人,也因此,霗对他的信任更加难能可贵。
这当然是导演的安排,现实中这样的事大概是极微小概率事件,但并不是没有。
人很多时候是靠希望和热情活着,我们知道这种事终究不会落在自己头上,但只要知道世间有,那就能怀揣热情去期待,瞬间就觉得美好了。
能找到女儿Poly也很幸运,车站那一段,Poly明明只要大声叫,就能让阿虎听到,但她却止住了,女人嘛,都想看男人为自己着急,最好急的团团转,尤其对一个抛弃自己十三年的父亲,在正常不过了。
虽然我还没有自己的孩子,但看到Poly故意让阿虎寻找,看到在火车上阿虎让女儿靠在自己肩头,我能体会那种感觉。
从这两件事情来说,阿虎是个相当成功的男人,有爱过和正在爱着自己的女人,寻回失散多年的亲情。
至于最后执着的拳赛,就是见仁见智了,但我个人认为这个剧情是限制《阿虎》获得高评价的重要原因。
铺垫了那么多,失去了那么多,经历了那么多,老实说,作为观众,我们已经不想看什么精神,什么执着了,我们只想阿虎和Poly和霗平静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一起照看孤儿们,一起日升月落过着俗世生活。
非要安排这场拳赛,导演你没人性。
这电影就好像刘德华整个人。。。
好像刘德华整个人生的写照 刘德华的一百部电影可以看得出来刘德华非常重视,,,极度用心。。。。
极度努力 但是却不尽人意,,,美中不足 剧情没有连续性 看起来一般 直到结局太拉了 我不懂刘德华是有什么智障设定结局 为什么要输,,,,为什么要死 我相信所有人都是想 他赢得对吗,,,,主角光环对吗 毕竟他那么拼命的奔跑 拼命的训练 拼命的抗打 结果呢就是为了赴死为了自我感到感动 简直可笑 简直睿智 刘德华说这个电影是他几十年发火最大的一次 因为拍结局的哪几场戏 中国和泰国游很多分歧吵起来还打起来了 他发火并没有站在中国这边 他只是一个和事佬 我是他多年粉丝这些事说实话看不上他 刘德华最该拿影帝的电影是天若有情 那里面的演技我认为是天衣无缝是神的表演、天若有情刘德华没拿影帝 颁奖现场我看了刘德华失望但不落寞滴一百部电影 刘德华投入了很多心血 当提名影帝的时候华仔是开心溢于言表的当错失影帝华仔的失望也是溢于言表的这个电影没拿影帝我看到他脸上的落寞 脸上的伤感和疲惫
第一次完整的把《阿虎》看完,刘德华把一个处在多重矛盾中心,具有多重身份的人物表现得很完美。
作为Ploy的父亲“我是她妈妈的朋友”,这是阿虎在得知有一个女儿并去找寻时的第一次自我介绍,这时的阿虎对Ploy这个女儿还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他对于自己的身份也只是“她妈妈的朋友”,并没有转向一个父亲的角色。
刚从监狱出来的阿虎对于这个女儿是陌生的,这么多年也没有在Ploy身边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这些令他没有勇气说出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身份,只能通过Pim与Ploy建立起联系。
“像我,我是他爸爸”,看到Ploy的照片他才漠然地说出自己是Ploy的爸爸,得知出生纸上写了Ploy的爸爸是自己的时候才露出微笑,这个时候阿虎的心中才建立起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模糊概念。
第一次亲眼见到Ploy,阿虎神情呆滞,只是看着她,一句话也没说,也许是多年的离别让他还不能适应面前的女儿,也许是见到女儿想起了Pim,这个时候阿虎的想法也只有刘德华心中自己知道了。
“这个地方不适合你,你这个年龄应该在读书,为什么不跟修女回去”,“还有呢?
你不是带我回香港的吗”,阿虎与女儿的第一次对话。
在Ploy的心中,阿虎的到来给她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也就是家的感觉,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Ploy现在只是一个14岁的少女,正是应该享受家庭温暖的年纪,阿虎的到来给了她希望,一种家的归属感。
香港在Ploy的心中就是家的一个代名词,“带我回香港”就是“带我回家”,但是此时的阿虎还是不能进入一个父亲的角色,阿虎的态度令Ploy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路人,而阿虎是另外一个路人,任何人都可以对自己这么说。
就这样,Ploy以下从喜悦的顶点摔倒谷底,拥有一个家的梦破灭了,对阿虎这个父亲也失望透顶。
“你欠他钱啊”“叫他放了你”,“不用怕,你说啊”,当Ploy被讨债人挟持,阿虎才展现出一个父亲应该对女儿有的关心与爱护。
“不用怕,你说啊”,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不用担心,有我,你的父亲跟你顶着,“告诉他,我是你爸”,这个时候阿虎才真正担负起父亲的责任,给予Ploy家庭的温暖与关怀。
“他是我爸爸”,在阿虎适应父亲这一身份后,缺少家庭温暖的Ploy也终于接受这个“垂头丧气,像丧家犬一样”的父亲,当然,此时此刻,阿虎的形象在Ploy的心中也有所改观。
曼谷之行令阿虎与Ploy之间终于建立起父亲与女儿的联系。
在Pim的墓前,这一家三口才算第一次“团聚”,并拍下了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全家福”,此时Ploy露出微笑,或许这是Ploy第一次认识到自己有家,感受到家的归属感,明白自己不再是孤单一人。
在车站的一幕是最能体现阿虎作为一个父亲身份出现的地方。
阿虎在买票回来后发现Ploy不知所踪,刚开始眼中只是透着茫然,然后焦急地四处寻找,捂住嘴巴却忍不住掉下眼泪。
这时刘德华把刚刚体会到父亲的乐趣与责任,然而女儿却瞬间失踪的惊慌失措与失落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时候阿虎的眼中只透露出2个字,父亲。
最终,找不到女儿的阿虎笑了,他笑自己蠢,笑自己失败,笑自己多年来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却妄想得到女儿的原谅,这苦涩又无奈地笑中是含着泪的,一个父亲悔恨的泪水。
阿虎的这一系列表现被Ploy看在眼中,Ploy深深地被阿虎所打动,原来自己在阿虎心中的地位如此之高,相应的,阿虎作为父亲的形象也在Ploy的心中竖立起来。
“我叫你在那边等我,你去哪了?
我叫你在那边等我嘛”,这就好像小时候父母呵斥我们不在家到处乱跑一样,虽然是呵斥,但是却充斥着父母对子女的担心,希望子女能够时刻处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我叫你在那边等我”,阿虎重复了2次,潜台词就是不要乱跑,我害怕失去你。
而Ploy在阿虎的呵斥之下说出了“对不起”,我想在“对不起”之后,Ploy是省略了“爸爸”这个称谓,在回去的火车上面他们俩也终于紧紧地靠在一起。
那张“全家福”也终于放在了Ploy的成长或者说是家庭相册之中,Ploy也对阿虎表达了对年以来对家庭与父亲的渴望,第一次叫了阿虎“爸爸”。
影片的高潮也是《阿虎》这部影片矛盾冲突最集中的,阿虎承担了太多,只有在拳台上面他才能真正的实现自我的救赎,对Pim,对Ploy,对Mioko,对与泰拳相关的所有人,他必须在拳台上面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情,当比赛还剩下20秒,阿虎艰难地站起来,只听得见他沉重的呼吸声在倒数着生命最后也是最灿烂的时光,阿虎此时也终于实现了自我的救赎,在拳台上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PS: 1、你认真就赢了。
2、第一次写这,只写了阿虎作为父亲身份的这一部分,我觉得也是最感人的部分,刘德华诠释的最好的角色之一。
昨晚熬夜看完了《阿虎》,听闻是刘德华的第100部电影。
其实整部片子剧情什么的一般般,倒是感情线这方面拿捏地不错。
角色都很好看,无论是男还是女,特别是女生。
华仔当时应该也是第一次拍这种类型的片子,主要看中情感方面的表达,其实他的表演也很好了,当年还凭借这部片子提名了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可惜当年有伟仔的《花样年华》,还是更胜一筹啊。
纵观整部片子,我不是很懂的,最后为什么要让阿虎的角色死掉,这样的结局多少有点让人心酸,打斗场面倒没有觉得多触动我,就是阿虎倒下那一刻确实让人很难受,多希望他能够再次站起来,好好和女主、女儿生活下去啊。
或许,生活就是不圆满的吧。
随便说点算了,附上几张截图。
-2018.07.07
因为华仔的一首歌《当我遇上你》被感动后去看了这部影片《阿虎》,真是绝了,好看极了。
刘德华我不用多解释,还是一如既往的努力、认真、敬业,在影片里的人设也很不错。
为了挽回自己在女二心中的尊严,即使被打倒也会努力的战到最后。
日本女星常盘贵子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非常漂亮,演技也是很不错的。
在在影片里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很有看点的,肩膀上纹的那个彩色的蝴蝶让我印象深刻。
当阿虎在追常盘贵子车的时候,影片配上了《当我遇上你》,你知道,我的眼泪真的是夺眶而出,感动不已!
华仔在那个时间段应该是最高峰的,刚好是偶像+实力,又够帅又够好。常盘贵子真的很漂亮,都有点遗忘这个人了,冷不丁还以为是张柏芝呢。不过常盘贵子更像是张柏芝和陈慧琳的组合。至于影片本身,有些小感人,但是结局有些不清不楚。感觉一般
2014年12月20日看完。
以前看的
刘德华
看到豆瓣简介,才发现这部电影是2000年底上映的,那年刘德华才39岁,但我清晰的记得当年租赁的VCD封面上写着【刘德华第100部电影】,且不说这百部质量如何,单论39岁主演过100部电影这种事情,我想也就只能诞生在香港电影最黄金的那个年代了,现如今基本是不可能发生了!
剧情快要不记得了,但是是头一次看到如此落魄的华仔的电影。女主角是常盘贵子?!呃,当时根本不认识
虽然我很喜欢华仔,但是修女爱上他的原因实在过于莫名其妙了。但是父女戏,男人的成长,这些拍的很好。擂台打拳的镜头太晃,摄影不大行。结尾的方式很自我,赴死后给在意的人留下了什么呢?
导演不行,打戏全靠晃,剪辑乱七八糟的,浪费了故事和演员。电影里的常盘贵子真是小天使,男猪实在是幼稚,如果没有颜撑着就是个屌丝的故事。刘德华很看重这片子,可惜所托非人,李仁港真的不行。想念包子的泰拳舞。
刘德华想演的有心一点,可还是差那么一点点!
第1422-火车站那里应该有个情感爆点,可感受不到,结构也比较散
无感,本来想看看常盘贵子的颜的,全是拳击🥊😂而且剧情也em…
不是阿虎是小强。。。
因為當年是在電影院和前男友看的,看完後對方立即為我而戒掉了煙。我已經忘記了電影中的每一個情節,但我記住了這一份感情。盡管,此情不再。
其实做拳手最难的是每场比赛都问心无愧。赢也好输也罢,问心无愧。想清楚了再追上来,追上来了就不要后悔。他追着车狂奔,后来她停车了,他们两相距几米对望着。他们的关系也是这样的吧,美好热烈但是在阿虎心里并不是第一位的,包括他女儿一样,在最后一场比赛时,他望向她们的眼神近乎冷酷。也许是他知在没有他的那么十几年她们也能过得很好。他就像一阵台风,影响了所有人,然后消失无踪。还有20秒呀,最后阿虎重新赢得了拳坛的尊重,也找到了他的救赎。讲真,这样收着内敛还留着胡子的华哥真的真的太帅了呀!觉得电影画风有些熟,一看原来是李仁港+黎允文啊,哦。
···
刘德华的第100部。小时候零零碎碎看了很多遍,一直搞不清女主到底是张柏芝还是陈慧琳。想来目下几乎已经可以和香港烂片划等号的李大导演,(还有一位当然是陈嘉上同学了说你呢别跑,)当初也还是能拍出这部温情而热血的质朴作品,也不知道这十年是谁的过错。
刘德华像极了尼德普
touching…阿虎精神
刘德华的偶像是罗伯特德尼罗,同样是拳手,后者说宁愿输也不愿被击倒,而前者演绎的是即便知道最终的结果是输即便被击倒,也要去打,也要坚持到底,是他所说的问心无愧的责任。他说女儿是妻子留给他的最后一个对手,面对台上对手,他说“我是一个拳手,我知道在台上你可以走,但不可以躲。我叫阿虎。”
有點受不了的過火的劉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