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橡树酒馆
The Old Oak,老橡树,让我们酒在一起(港)
导演:肯·洛奇
主演:戴夫·特纳,厄布拉·玛丽,克莱尔·罗德格森,特雷弗·福克斯,克里斯·麦克格莱德,科尔·泰特,乔丹·路易斯,克里斯茜·罗宾逊,克里斯·戈兹,简·帕特森,亚瑟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法国,比利时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年份:2023
简介:英格兰东北部煤矿工业区的小村庄里,汤米·乔·巴兰坦经营的老橡树酒馆是村里的最后一家酒馆。一天,一辆满载难民的大巴车驶入村庄,这些难民即将在村里安家。即便自己收入微薄,巴兰坦还是热心帮助难民女孩亚拉,两人之间发展出了坚固的友谊,村民也在两人的感召下逐渐放下成见,走向团结。详细 >
现在当我们看到“一部肯·洛奇电影”的时候,就知道会是一部带着悲悯之心的电影,他近来几部电影都给人这种无比温暖的感觉。我觉得,这部新片要比之前拿金棕榈大奖的那部更好,他不止是在讲故事,他是在呈现一个英国小镇的现状,面对当下欧洲难民的问题,从自己的历史中寻找解决问题之道,点到了难民问题的核心,还在情节上也回避了故事落入俗套的可能性。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台词,有不少金句让人想暂停电影把它们抄录下来。
#BC#是肯洛奇比较难让我产生共鸣的一部。《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有批判大企业对底层兼职快递员的剥削与压迫。《我是布莱克》有古板的官僚体制对于低收入人群的歧视与设限。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甚至遭受过的不公平。这些叙事是站在个体的角度去抨击大的社会运作机器对人基本需求的碾压。而本片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几位本地老居民,把他们描绘的凶神恶煞来衬托主角的善良,极其粗暴简单。底层人民为了自身利益互相伤害,而问题背后的原因没有得到讨论。就像其中一个酒吧熟客说的:“为什么这些人被分到这里,而不是去富人区?” 大段说教的台词也让人疲倦。唯一的亮点是对男主的角色塑造,鲜活又可爱。
肯爷爷社会理想的种子,看上去总是那么羸弱,却总有可以燎原。这个原野并非铺天盖地、势如破竹,而是一个街区、一群邻居、一个酒馆,就有打动人的永恒力量。恰好最近一次的欧旅,也在东北部杜伦纽卡斯尔,见证过这样的社群。
至少他拍的不坏
前面就算了,最后一段,简直。当理想化到这个程度,就是洗白了。如果偏见那么容易消除那现在大概不会再有战争了。
与其说是种族冲突,不如说是阶级矛盾——资本主义进程中被抛下的牺牲者们把愤怒对准处境更糟的难民,但事实并不是后者抢了他们的面包。能直白地在电影里展示这一点,是比其他聚焦难民危机的作品更进步的地方。
肯洛奇是有价值观的,按麦基的话来说,是一边倒的说教了,而雷诺阿根本不在二元价值观的范畴里,所以他肯定不会找那么表意的演员,也不会有这么“明显”的故事,然而人道主义的肯洛奇是十分令人敬佩的…虽不知英国环境,但在特朗普时代去思考底层白人与难民的可能出路,借助社区,甚至摄影观(选择希望),真是践行了老白左坚定的政治追求啊。似乎为了达到这个纯粹的政治理念,他可以放弃塑造每个个体的复杂性,扩大台词的理念性,譬如以小狗的逝去替代男主家庭事业败局(小狗是多么纯粹而情感效果惊人)。结局真好,中段上扬,接着反扑,解决的葬礼真是又有希望又不虚伪(虽然来得可能有点多,而私觉得后面的活动不必)。虽未看过他很多电影,但这里矿工失业(好像国企下岗潮)、青年问题、难民,都融在一起,这个小镇的足球和教堂,好像另一个英国啊…
最好的地方在于流畅 很顺的一溜就把电影看完了 也许有过于理想化的成分 但想想这个惨淡分裂的现实 偶尔有点这样美好的鸡汤也不是坏事 况且不是完全的鸡汤
展现方式过于无力。并没有足够的戏剧冲突。过于平铺直叙。纪录片也许是更好的呈现方式。
一部简单善良之作,善良的甚至有点童话,当然这种简单建立在导演功力之上,文本和生活细节称得上教科书级别,美好不等于虚假,更不是罪过,这杯白水我喝醉了。
剧本太偷懒了,人物之间的关系非常突兀啊,结尾简直是硬拗,但也或许是肯洛奇也意识到这个时代人与人的距离太远了,远到不开金手指,无法有个温情结局。
【5分】依旧是肯洛奇会关注的点,也很像他一贯的表达,这是这里突然变得有超出控制的滥情,温和和缓到掩耳盗铃的程度,比起《对不起》,肯洛奇像是熬鸡汤忘记关火,把锅都煮溢了,好喝程度还不如考里斯马基。
2023 金鸡影展 娴熟
respect!
第一次看肯洛奇。能想象他拍工人阶级的故事应该好看,前半部分各说各的怪话像在读人类学访谈,重新开始生活的救赎虽老套但是感人,后半部分的走向太过刻意,看到和解竟然是以把Yara的家变成哭墙达成,我真是吓得差点从座椅上蹦起来。导演,您理不理解有时候怜悯也可能是强者对弱者的特权?(题外话:mubi go真的好好用啊)
作为电影三星半,但是电影节看的最安静不受打扰的影片。值得一种关注吧。不要去踩踏和你同样受苦的人,沟通和理解给所有人以力量。
5.4 在这样一个题材下坚持任用非职业演员是它最有道德的地方,除此之外总是显得过分白人凝视下的温情,只有个别片段敢于触及难民纠纷的尖锐所在;结尾很难不让人翻白眼,how come?
很肯洛奇,颓丧的矿区和老炮,所有的抗争都告失败,柔软一直还在。结尾是无解时的一种无奈收束方式。
原来解决种族矛盾的核心,是一部进化到人民公社大锅饭。看来普天之下,饭是王道。不过,左派还是太天真了,遇到当下的社会问题反而失去了真正尖锐的反思。看得出来导演想做的事平行线,试图将矿工的奋斗融入到难民的故事里,但实际上却鸡同鸭讲。造成今日的难民问题是帝国殖民主义遗漏下来的祸害,遭殃的是百姓。如果不是因为英国糟糕的对外政策和帝国主义持续对中东人民的迫害,没人想流亡到异国他乡。但左派面对这种议题,只能无力叹息
越是善良的人越是倍受煎熬,就是因为有了希望才会有这么多痛苦。但是善意终将是会传染的,你心里相信什么,环境就会往什么方向发展。那些对善意嗤之以鼻的人,也是在给自己挖一道鸿沟。简单、温柔、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