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这部剧,因为它真的没有打动我,我真的很不清楚豆瓣的评分为什么会飘得这么高?
真的有点不敢相信…如果我是一个母亲,我绝不会带我的孩子去看这部电影。
首先,奥吉作为主角,他给我的印象是我是最大的受害者,所以电影里的逻辑就是一旦你伤害我,你就是bad guy,我可以用各种理由批判你,因为你不顾良知嘲笑了一个面部缺陷的无辜孩子。
但这样的逻辑真有点细思极恐的味道在里面。
其次,奥吉非常容易发脾气,不仅有了全家的爱,甚至把父母对姐姐的爱都一同抢过来,但还是一种被人亏欠的感觉,很娇气。
這些性格真是不願意孩子去模仿的。
其实,我觉得这一部分是编剧的问题,他把电影的重心过多的放在奥吉身上,造成了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过于气势汹汹、胜利在望,弱化了情节带给人的冲击,如果闭着眼睛就可以想到结局,真是比较失败呢。
《奇迹男孩》里我觉的grandma对于维娅说的一句话真是太对,简直说出这部电影的bug了,真是有太多天使的保护他(奥吉)了,所以,维娅,我要守护你。
如果你是个有心人,你会发现朱丽叶罗伯茨饰演的妈妈对奥吉和维娅的态度真是天壤之别,虽然也是情理可原但我记得罗伯茨对她的女儿一个白眼把我吓得一身冷汗,简直是后妈直视感,这也未免太双标了吧。
但是如果导演在这边稍稍来一个神来之笔,或许人物的矛盾性和生动性会更加突出。
从电影里的场景布置里,我们可以看到奥吉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本生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玩着一些孩子例如杰克·威尔买不起的游戏,没上学之前接受了优质的家庭教育(电影里有个镜头扫过她妈妈给他出的数学题,好像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还带分数的那种,才刚上小学的孩子啊),上着一个很好的私立学校,可以参加夏令营,看着这些场景,我除了特权,阶级,真的想不出其他的词,但这些barriers、walls埋得很隐晦,合家欢怎么会去想这么多细思极恐的细节?
正太萝莉,温暖的人设,来一份popcorn,不用想太多,心满意足就够了。
可能是我过了看迪士尼动画的年纪 可怜兮兮地忘了做梦和保持天真的姿态,我的错。
既然叫《奇迹男孩》,大概是这样一个故事吧,一个小男孩如何在被命运抛弃之后如何一步一步赢得自己尊严的,但看完之后我不禁感叹,这部电影得改个名字叫《男孩身边的奇迹》。
奥吉就像是太阳系的中心,所有人都迁就他,对于奥吉的歇斯里地,理解成他面部缺陷带来的理所当然的暴躁,捉弄他的人要么和他和解要么就莫名奇妙地转学了。
其实,到最后《国土安全》熟悉的曼迪·帕廷金宣布年度最佳学生的时候,我还在想导演会不会在这里放个大招,把奖颁给所有关照和帮助奥吉的孩子们,结果就被硬生生地打脸了,我还是想多了,主角光环是谁想带就可以戴的吗?
【捂脸】这里免不了提一提和《奇迹男孩》同一档期的《神秘巨星》。
由于豆瓣评分和本人之前对于印度电影的偏见,我先看的《奇迹男孩》,后来才有机会看《神秘巨星》。
但是看后惊呼虽然同为鸡汤式电影,后者的电影成熟度明显吊打前者啊,都是炖鸡汤,《神秘巨星》就可以把一个泪点的梗埋得深藏不漏,然后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你炸到哭,所有的情节都是铺垫得很扎实得,所以感动观众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导演之前的作品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壁花少年》)我是非常喜欢的,感情处理得相当细腻,故事独特也很动人,虽然小说的格局不大但是真正了走心的,但是自从他导了《美女与野兽》之后,这种熟悉的走心在逐渐消失。
《奇迹男孩》想传递的正能量很多,母子之情,父女之情,朋友之情,闺蜜之情,师生之情,人狗之情,但又有哪条线做到了完全合格了?
感叹的是好莱坞现在连拍个简单的鸡汤片都这么随意马虎了,真怀念过去那个年代《忠犬八公》、《阿甘正传》那一批电影以及电影人的出彩和真诚。
所以,我不愿意给《奇迹男孩》打上高分,即使是知道了小演员雅各布为这部片付出很多演技满分,但难道看电影的本质不就是荧幕呈现给你的故事吗?
故事讲得好不好难道不是评判一个电影的关键吗?
本片催泪是显而易见的,一定不要化妆看,不然全花掉!
决不是因为惨,而是感动!
这是今年除了动画片外,最适合父母带孩子一起去看的真人电影!
没有之一!
此前关于霸凌的恐怖片#小丑回魂# 虽然也是孩子为主角反应了社会现实,但却不适合孩子看,因为太多脏话。
而本片则是绝对为孩子们量身订做的。
没有性、没有吸毒、没有醉酒、没有脏话、没有吸烟!
有的是学校教师、同学、家长最真实的日常和内心活动。
且包括了很多学校里孩子们会遇到的问题,失去朋友,被欺负,没人理,父母离婚,打架,参加课外小组,上课、考试、春游,万圣节,圣诞节,新年。。。
简直太全面!
太适合学校组织小学生一起观看[good]也推荐给所有作父母的朋友们电影里绝对不是只围绕这个脸部变形的小男孩,相反,他真的是只其中一个角色而已。
这也是我最爱本片的地方。
影片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他周围的人如何对待他,如何因为他而做出牺牲、改变,变成更好的人。
他的姐姐曾经嫉妒他抢走了父母的注意力;他的母亲因为他失去了工作和学位;他的同学因为他的长相而嘲笑、孤立他;但最终他们都在他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宽容和富有爱心。
小男孩本人也十分乐观,让所有接触的人不由自主喜欢上他。
朱莉娅罗伯茨和欧文威尔逊饰演的父母更是世界上最棒的父母!
他们很有耐心,又有幽默感,每次教育小孩张口都是颇有哲理的名言警句,令人有想记下来的冲动。
FYI 朱莉娅是好莱坞女星里的好母亲,她可没有为了演戏不生孩子,反而为了孩子息影了很长时间,而且挑角色,但凡少儿不宜的她都不演。
影片也不忘展示学校里其他学生遇到的问题,比如有的人还不如这位面部变形的小男孩生活幸福,生活中同样遇到很多挫折,都在经历着学校、社会带给他们的影响,都在学会成长。
没人喜欢上学,但影片却让观众觉得,学校其实是很有趣的地方,并且教会他们如何与其他人相处,要善待别人。
片中也提到一些不讲理的家长,反映出会去霸凌别人的孩子真的可能因为他们的家长本身就是这样的人。
本周末,如果你发现正义联盟没有票房很好,那么相信家长都带孩子去看这部了!
听说美国有些学校是包场组织家长与学生观看。
Be Kind 是本片的主题,希望每个看过的孩子都能深深地了解到。
不止是对那些残疾或有缺陷的人,而是对所有人。
有趣的是,本周上映的这两部电影片尾都有相似的独白[允悲]。
正联里,路易斯最后的一句独白是:Hope is everywhere , all you need to do is look...Wonder小男孩的最后一句独白是:Kindness is everywhere, all you need to do is look....So , I guess, we just have to look, look for the goodness. They are actually....everywhere..
从2018年开始,就不断有治愈励志暖心的鸡汤电影上映。
先是东施效颦的中国版《解忧杂货店》起了个头,然后口碑两极分化的《无问西东》补位,再来是容不下半点质疑的高评分《神秘巨星》汹涌来袭(大聪的后台留言已陷落)。
同期上映的,还有一部评分更高的《奇迹男孩》。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也很讨人同情。
一个天生面部畸形的小男孩,在经历了多次手术之后,依然没办法得到一张正常的脸,但在父母优质的教育条件下,以及小男孩自己高情商和乐观的心态下,他掀开了人生新的篇章,在影片最后,得到了圆满的结局。
剧情很套路很鸡汤,但很好喝。
鸡汤分很多种,有鸡精鸡汤,老母鸡鸡汤,浓缩兑水鸡汤,人参鸡汤等等,所以只要调配得好,大家对鸡汤是不会抗拒的。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喝苦瓜汤(揭露现实伤疤的电影),虽然大家都知道苦瓜汤对身体有益,聪耳明目,驱除邪热,但很多人就不喜欢那苦味。
大聪今天不想解析太多电影的剧情,只想和大家分享一段童年回忆,在看《奇迹男孩》的时候,大聪边看边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个邻居。
他不是面部畸形,而是白化病。
白化病的人一生下来因为缺少黑色素,皮肤、眉毛、头发等全身都是白色的。
而且会怕光,越晒太阳,病情会越严重,皮肤会发炎溃烂。
而白化病那种皮肤的白,不是美图秀秀的白,是苍白,惨白。
我和这位白化病邻居因为地段相同,所以读同一所小学,不过不在同一个班。
他没有像《奇迹男孩》那样能结识了好哥们威尔,也没有在影片最后收获一群小伙伴。
在学校中,这位白化患者邻居,从来都是独来独往,自己上学,自己中午吃饭,自己放学(90年代初很安全,我们还不需要父母接送),他不管什么时候,都是自己一人。
听说他成绩也一般,寡言少语,但他有很多当时让我们羡慕的“待遇”.比如班上换位置的时候,他可以先选择和谁是同桌,于是他选择了班上最后一排角落的位置自己坐。
比如他可以选择不用上户外体育课(因为白化患者尽量不要接触阳光),比如他从来不用做早操。
再来看看他的家庭,父母是普通职员,由于他的病,医院成了他们除了家以外去得最多的地方,他们的家大聪从来没进过,也从没见过任何一个人去他们家做客,包括他们的亲戚。
因为白化病的他,一家人一直大门紧闭着,保持着神秘。
有时候我们放学回家路上彼此遇见,也是互相打个招呼,然后依然是各走各地。
有一次,碰到一起上楼梯,我们住在6楼,上楼梯的时候,实在要硬聊打破僵局,大聪只能问他,你看《灌篮高手》吗?
有看昨天那集吗。
他说,看了,他很喜欢改过自新后的三井寿。
那是昨晚《灌篮高手》的内容,三井寿带着一群小混混大闹球场后,因为安西教练的出现,三井寿痛哭流涕,说出了:“教练,我想打篮球”。
没想到,这位寡言少语的邻居,也和我们同龄孩子一样,每晚追着《灌篮高手》,喜欢着和我们一样的卡通角色,就这样,大聪和他一直从一楼聊到了六楼。
最后大聪顺势问了一句,那你喜欢打篮球吗,他犹豫了几秒钟,说,我不能打篮球。
这时候大聪才发现说错话,但因为当时年少无知,不知道如何往下接话或道歉,这时他补充了一句,不过我也不喜欢打篮球。
很多年以后,大聪渐渐明白他为何喜欢那位自暴自弃,脱离球队和不良少年为伍,但之后认识自我改过自新的三井寿。
因为或许他心里曾经也对自己自暴自弃过,但最后以某种我们都不知道的心境,得到了和自己交流的方式。
此后大聪也会在上学或放学路上遇到他,和他一起同行聊聊天,虽然谈不上形影不离的“哥们”,但日后想想这位孤僻的少年,他其实一直有着比同龄人更高一段位的处事经验。
他的心中一直有着一扇虚掩的门,随时欢迎你进来,但他也不勉强你离开,他不愿像正常人敞开双手完全接纳社会,因为可能会遍体鳞伤。
他活在自己建造的星球,就像《奇迹男孩》有着《星球大战》各种各样的角色出现。
说不定,大聪那位邻居男孩,他的星球也住着《灌篮高手》的各种角色。
几年后,大聪搬家,就和他失去了联系,如今想起,只有依稀一些碎片化的记忆,幻真幻假,只记得当时学校的小孩说,白化病那个学生,不要和他双眼对视,不然会被传染。
当时大聪还愚蠢的信以为真,在印象中,还真没敢看过他的双眼,而且还对他作为邻居的事情一直保密,生怕会被朋友疏远。
现在想起来,真的是感慨万千,当看到《奇迹男孩》里,有一幕是威尔为了自己的自尊心和虚荣,无意中用言语伤害了奥吉,大聪不禁潸然泪下,这正是年少时期心态的写照。
但《奇迹男孩》就像一部当代童话,有真实的写照,但更多温存着美好。
而大聪曾经那位特殊的邻居,虽然谈不上这类人群的代表,也谈不上这个故事有多转折,但多少意味着这些特殊人的现实现状,真实而孤独的现状。
之后大聪到国外,发现生活中多了很多这类特殊人群,比如盲人,坐轮椅的残疾人人等等,当时就觉得很奇怪,难道是国外特殊人群比国内还要多吗,难道是国内的人群的健康指数比国外高吗。
后来才明白,其实不管国内国外,特殊人群的比例是一样的,只是国内的特殊人群,他们几乎从不出门。
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方便出门,很多电梯按钮,坐轮椅的人因为不够高根本无法按下。
很多厕所,残疾人无法使用。
很多阶梯,也没有残疾人通道。
路上很多盲人道路,只是摆设。
大聪在此不是要控诉什么,一来没那个能力,再者也无能无力。
大聪只是想陈述一个对于特殊人群不乐观的现状。
一部《奇迹男孩》,或是其他任何暖心电影的背后,我们抹着眼泪走出电影院后,是不是需要在心中,点亮一座小小的灯塔。
这座灯塔在当你看到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剔除自己异样的眼光,伸出你的双手,去拥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哪怕是碰到他们的时候,不要刻意打量或议论他们,就已经足够了。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这部电影我是一个人去看的。
整个巨幕影厅原本只有我一人,后来来了四个小盆友,打破了我的包场计划。
影片开始的20分钟里,我哭了两次。
第一次伴随着Auggie第一次入学,原本嬉笑热闹的校园因为他的出现突然安静,小朋友们都把目光停留在他身上,前一秒,后一秒,这个对比拍的很刺人心。
我跟着Auggie一起挣扎,想着如何是好。
突然他说“如果你不喜欢你在的地方,那么就幻想你想去的地方。
”于是他幻想着自己是凯旋而至的宇航员,每个孩子都喜气洋洋的想跟他high 5,那一瞬间,我被一种类似阿Q的漩涡吸进去,但是莫名的顺心。
第二次是当Auggie满身伤痕的从荆棘密布的学校回到家,不断的说“OK”“fine” 却在母亲的轻声询问里崩溃离开。
事实上,朱丽叶罗伯茨的眼角早已爬上岁月的痕迹,她来当这个饱受折磨却从不曾放弃的母亲显得尤为贴切。
Auggie失控嘶吼,诉说诸多不适,母亲含泪隐忍的温柔安抚,“心决定我们去哪里,脸标记我们去过的地方。
”那时候我的心中被委屈填满又被温情治愈。
前20分钟就在不停的哭哭笑笑中度过。
影片有很多金句,Auggie第一次见校长和小朋友代表的时候,“面对小孩要比面对大人更难一点。
因为孩子不会掩饰。
”入学的时候,爸爸那几句“男人们之间的对话” “第一,你可能会看上去很孤独,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还有前面提到的,妈妈那几句话。
影片讲杰克的视角时,杰克妈妈为了劝杰克跟Auggie做朋友,一脸抱歉和遗憾地说“他就是那个冰激凌店的孩子。
”杰克突然错愕。
“记得在冰激凌店 你弟弟那么善良还是被他吓哭了。
” 其实这里是编剧的一个情怀回忆吧,据说R.J. 帕拉西奥因为和孩子们在冰激凌店看到了一位面部残疾的小女孩,其中一个孩子被吓哭,心中觉得伤害了那个与众不同的小女孩,于是写了《wonder》。
嗯,一个温情善意的故事。
最后说说看这部片的动机吧。
之前看奇迹男孩的剧照 想到something just like this 的这个版本。
看完电影之后又找出这个视频。
嗯,一切都对了。
❤️Where'd you wanna goHow much you wanna riskI'm not looking for somebodyWith some superhuman giftsSome superheroSome fairytale blissJust something I can turn toSomebody I can kissI want something just like this贴一个🔗👇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4085977
① 这电影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国配,场里来了不少小孩,看得似懂非懂,家长也不好意思多解释。
如果我有孩子,比起动画,我更希望TA别错过这样的电影,用两个小时浸入纯粹的美好与真诚,胜过许许多多的言传身教。
② 长相与众不同的奥吉,映出和释放了身边人内心的友善、热情和勇敢,能结识他,是一种天赐的幸运,是生命宝贵的礼物,从银幕下更是如此,毕竟我们得承认,影院外的现实比这要残酷那么一点。
③ 章回体的叙事,细腻呈现了奥吉身边许多人的心灵视角,也让他们在奥吉影响下做出的改变,不沦为廉价的感动,具有真实可触的情感。
④ 富二代一家对校长表达“我们有必要照顾每个人的情绪吗?
”其实在成年人的许多环境,这话值得商榷,但在校园这样一个孩子们蹒跚着心灵的脚步,不断学着与整个世界相处的国度,让孤独的小天使感到如沐春风,理应是一件令人倍感幸福的事。
⑤ 每个人都体验过孤独和落寞,都有害怕被歧视和遗弃的恐惧,奥吉的遭遇只是放大了这一切,本质上他与我们没有不同。
所以面容正常的我们,可以切身分享他的情绪,感同身受他的每一次喜悦和沮丧,也可以从他的经历中,汲取面对生活的勇气。
⑥ 片方安排在这个《星战》刚上过的档期真是用心良苦啊,也是想让一大堆星战梗尽量通俗易懂吧。
作为星战迷我还挺受用的,楚巴卡的几次现身都蛮逗,皇帝竟然也被搞出幽默的一面。
⑦ 昨天看《神秘巨星》,今天看《奇迹男孩》,一周在影院里哭两次也是够够的了,而且都是结尾放大招时没忍住,灯亮的时候根本来不及掩饰啊啊啊。
⑧ 最后,不知你会不会有同感,但是:奥吉看久了其实挺帅的呀。
而且我想,所有像他一样拥有赤诚心灵的人,都会是如此吧。
小男孩心理的转变,找到了真的朋友,懂得了外貌不能决定一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什么在意你的外貌,只要你做的够好,即使往日敌人也会变成朋友。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兴趣的重要性,就像电影中的小男孩从小就对梦想当宇航员,所以他十分喜爱科学这门课,正是他对这门课的善长使得他在同学面前大放异彩,并且帮助了自己的好朋友。
再者就是父母伟大的爱,小男孩由于不幸小时候做了很多手术,面部丑陋。
但是并未减少父母对他的关爱,相反更加关爱,母亲自己在他上学前担任他的教师,幽默的父亲也一直逗小男孩开心。
最后谈一下姐姐对弟弟的疼爱,父母对弟弟的关爱远多于对姐姐,但是姐姐还是能够理解,默默承受,直到母亲发现。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
”这部电影就讲述了这样一个征服厄运、拥抱幸福的奇迹,奇迹的主人公,是一个年仅10岁的小男孩。
席勒说:“不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
”尊重是相互的,只有真心尊重他人,才能换回平等的尊重。
莎士比亚说:“爱,可以创造奇迹。
被摧毁的爱,一旦重新修建好,就比原来更宏伟,更美,更顽强。
”对待歧视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
父母的爱,会为孩子的心灵镀上金身。
你想要的奇迹,只有你自己能给。
正如电影所说,如果非要从正确和善良中做选择的话,请选择善良。
因为每个人都在与命运苦战,如果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请用心去看。
电影刚开始都已经哭湿半包纸巾,反而后面善良正直爱的工整煽情桥段毫无哭点,我都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被算作discrimination了,因为只有觉得他们是弱势群体才会被更深切的感动,潜意识里觉得我们不是equal,前面简直还没入学的时候就要哭崩,(什么鬼 太twisted了)anyway 当他第一次在学校交到朋友高兴的幻想自己穿着宇航服雀跃的画面印象太深刻了!
非常棒。
说点题外的,觉得Jacob就是传说中老天爷赏这碗饭吃的吧。
noah真是小天使
身为一个老豆瓣er的同时,我还是一个大学老师和儿科医生。
或许是这一点点职业强迫症,让我对《奇迹男孩》的豆瓣主页生出了一丢丢的小怨念。
“10 岁的奥吉天生脸部畸形,此前一直在家中和妈妈自学。
”观影之前,这句介绍让我颇为介意,看过电影并且做了简单检索之后,我想应该给它补充这样的半句介绍:10岁的Auggie患有先天性遗传病——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
这个疾病名称拗口又少见,于观瞻宣发无益,但认识是消除偏见的第一步,不是吗?
【忽然间的科普】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又叫做Franceschetti综合征、Franceschetti-Zwahlen- Klein综合征,下颌面骨发育不全症等,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大多数,少数病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新生儿中有着大约1/50 000的发病率。
学过生物学的人们都知道,所谓标准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携带基因即会发病的。
在电影中,Auggie一家——爸爸妈妈姐姐都有一张正常的脸。
Well,这就要说到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这种疾病的麻烦之处了,40%的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患者有家族史,而60%的患者表现为新生突变。
在有家族史的患者中,由于修饰基因或某种环境因子的作用,致病基因的表达会不太稳定,有时候高达80%~90%,而低者仅为10%~20%,所以在不完全外显率存在的情况下就会看到不规则显性遗传。
所以,简单说,Auggie的发病原因可能是来自于爸妈给他的染色体上一个之前完全没有表现出来的基因,或者是基因突变。
我们的小Auggie没有因为他的基因突变获得读心能力、控制钢铁的能力、变形能力或是长出钢爪的能力,他变“丑”了。
Mutant and proud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患者的面容又被称为“鱼面样面容”,患病的宝宝可能会出现颅面骨发育不全,双眼外眦下移、巨口、面部瘘管、外耳畸形等。
仅仅长相变丑是比较轻的患病状态,严重的小患者会出现气道阻塞——严重的无法呼吸;听力障碍——几乎所有的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耳聋;角膜损害——大家可以试试五分钟不眨眼,想想无法闭眼的痛苦;心理影响——特殊面容使得患病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出现心理问题。
图片来自wiki,原图引自一篇医学文章绝大多数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的患者需要手术,对他们的骨骼支架进行重建,对软组织进行修复。
【“与众不同”的背后】相信还有不少人记得起前些年红红火火的“冰桶挑战”,因为乐的看我们的男神女神们用一桶冰水让自己“湿身”的情景,许多人间接被动的了解了霍金背后的那种神秘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而实际上,尽管大多数人从未见过,这种疾病和许多其他的少见病,一直都就在我们身边。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暂停一秒想一想,我们身边的霍金和Auggie在哪里?
除非你是个医务人员或者是从事特殊人群照护的社工,在生活中遇到这类“与众不同”的人的几率微乎其微。
那么,让我们想第二个问题:大家在自己的生活中,见过多少独自出行的残疾人?
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我们身边的盲道?
有多少次,盲道是以完全错误的方式铺设的?
又有多少次它被各种机动车和树木阻断?
大家有试着注意过我们身边的建筑物吗?
有多少缺乏最基本的残疾人通道?
????
有豆友在《奇迹男孩》的短评里写,“在这样的家庭做条狗也好。
”我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都会为Auggie得到的爱和理解而感动落泪。
我们知道世界是复杂的,谁成长的路上没有遇到过一些嘲笑歧视鄙夷。
作为个长得不算丑的姑娘,我至今还记得小学四年级因为头皮上的疾病剃了个小平头,班里的男生下了课哄笑着过来揪我帽子的场景。
恶意或有意或无心,但到最后,总是某些善意的眼神和主动伸过来的双手让我们获得了继续走下去以及对这个不和善的世界微笑的勇气。
扮演Auggie的小童星 Jacob Tremblay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主持人问他,如果你是Auggie的朋友,你会怎么对待他?
Jacob说,我会像对待周围的所有人一样(like everyone else)。
不需要更多,也不要更少,和平常人一样,平等就好了。
照护一个少见病患者或者残疾人的责任的确沉重,我们可以将之交付给家人、政府、医务社工人员。
作为一个不相干的陌生人,我们没有生活在Auggie的家庭,或许也没有机会遇到Auggie,但是当下一次遇到一个因为严重烧伤而面相丑陋的人走上地铁,或者是一个行动迟缓的人登上公车,或者当一个长得“与众不同”的孩子走进我们孩子的幼儿园班级,我们不妨想一想Auggie,收回异样的目光和莫名的提防嫌弃,给予他跟所有人一样平等的尊重,平等的权利。
一枚小小的安利:中国罕见病
1 结构是几个人视点去展现一件事情,就像校长说的教育工作教会他的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所以奥吉的故事,由几个分散的视点去展现,更立体,也更细致。
但没有成年人,四个孩子都从这一个学年里学到了重要的课程,完成了美好的成长。
2 情节是反冲突的,这也是有人不喜欢会退场的原因,整个剧情自然到,威尔在万圣节说奥吉坏话和最后两人打架我都觉得有点设计感略重。
看惯了戏剧冲突,你会觉得怎么还不反转,还不转折。
但这就是生活,就是我们的每一天。
姐姐不会因为缺爱缺关注成为太妹混社会,奥吉也不会反人类,顶多有点迫害妄想,几次问summer是不是校长派来的。
3没看电影之前,看到评论说电影讲“校园霸凌”、讲“对异类的包容”,但在观看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故事在一点点不动声色地用爱意呵护每一个人。
狗狗的去世与主线无关,但令人柔软;孩子们打完一架,紧张过后作出大笑的补偿行为,最后奥吉把难言的感情寄托在望向水域,四个男孩子站成一排,望向水域。
所有复杂的情愫与感触就这样交付给自然,如释重负, 像我们每个人一样。
所以主题不断升华,故事里不仅仅是对弱势群体的爱与关心,而是对每一个犹如孤岛的你我都给予温暖,当最后一句“善良一点,因为每个人都在与人生苦战”的独白出来时,不禁眼眶温热。
4奥吉住院带的手环被父母收集起来粘在画框里,成为了这个家庭特有的艺术品。
这个道具意味着这一家之前经历的波折,姐姐也提到作业都是在医院写的。
一家人竭尽全力让奥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但面对心灵的成长,家人的力量是达不到的。
融入社会,正视自己的不同,调整心态去面对,是父母给奥吉的新课题。
也是父母在全力呵护之外应该对孩子尽到的责任。
5一直没有哭出来,但数次鼻头微酸,片子里没有煽情的处理,主创非常克制,老师的每月箴言都和善良有关。
在一个家庭观众为主的温情故事里不过度煽动观众的情绪在我看来是导演的大善。
要定期看看这样纤尘不染、能从头哭到尾的暖片,流流泪,换换芯儿,软化下内脏,享受下被加了美图滤镜的生活温柔以待的两个小时,值了。
满分美国式家庭片
大概是已为人父的缘故,与奥吉在学校的遭逢际遇相比,我更在意的是他的亲人们提供了一种充满善意、尊重与互谅的亲密关系范式。
是因为下班回家累然后心情不好?觉得这种是毫无价值的假感动
看过很多遍预告,担心会拍成纯励志煽情路线的那种俗套片。不过虽然片子整体风格与此类似,但难得可贵的是能够转换视角,关注姐姐、同学、闺蜜等配角的心理历程和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故事和角色。小男孩生长在衣食无忧、父母姐姐善良温柔、老师校长友善的环境和国家,才是真正的奇迹!三星半
这已经不是鸡汤了,这是糖罐子浸水了吧,而且政治正确的令人发指。但还是想大吼一声:星战,是多么伟大啊!major tom,是多么伟大啊!以及,每个人来到这世间,都是一次独一无二的奇迹!
看到一半的时候就觉得,能生在这样的家庭中,面貌的意外也许是他这一生中唯一的不幸。在再大的困难面前,爱与家庭可以抵挡一切。
象人一般沉重的人生竟然可以如此甜美浪漫,抱歉我不信!
校长在学习结束的典礼上致辞:「伟大并非在于力量强大,而是正确使用自己的力量。所有伟大的人无论男女,都是以其自身的魅力带给周围无穷的力量。」如果我们了解别人的想法,每个人都值得大家站起来为他鼓掌一次。善良一点,因为每个人都在与人生作战。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他人,你只需用心去看。
套路,且尬
能让观众在电影开篇不到10分钟就哭出来,就很已经厉害了...
电影里的世界太单纯美好,但是,有些人还是愿意去相信一次的,不然我们为什么要去看电影呢?
嗯,糖放多了…
7分。准确、规矩但甜腻,有太多正能量。亮点明确:一是小标题和结构,这个写法很值得国片借鉴;二是片中幻想与现实之间的交互关系。诺亚.尤佩的(心机)萌就好比「绣春刀II」里的雷佳音,全片最来戏的还得数这个男二号;跟他比起来特效化妆加持的男主角都得让他三分
比預告好看N倍!多重視角的敘事下,每個人都是主角,也都是配角。每件事都有兩種解釋,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掙扎。善以待人,雖是老生常談,卻依舊是人生在世得以讓彼此過得更好最簡單的方式。
无聊
靠着开头就有的强大内心一路到片尾,还有长辈朋友的守护,你真的太顺利了知道么,一部电影靠孩子早熟来博取喜爱度,而这早熟竟然还是给定的,人物成长呢?更别说拍摄得毫无章法,分分钟想退场。片中那句怎么说来着“你想出去走走么”“为什么”“电影什么时候都可以看”。
五星推荐。不是想象的励志片,而是一部关于所有人的成长电影,就像那句话说的,聪明是一种天赋,但是善良是一种选择。电影并没有过分渲染小男孩,而是多角度展示身边的人,最终构建了一个充满天使和爱的世界。推荐有孩子的家长看,要知道,如果你们家有熊孩子,不是因为生的不好,而是你们教的不好。
这铺天盖地的画外音啊,加再多星战梗儿也补不上分了……
off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