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恐怖片,很多情节都被隐藏,电影只会给你起个头,剩下的就靠你胡思乱想了,你想的越多你就越害怕。
作为心理片,很多东西都可以根据经验和推理思索出来,每一步行动都有它实施的原因,比较喜欢这个感觉。
美版也比韩版看着舒服点,每一个人都真情流露,而作为Anna做事情也是经过分析,有一定的原则,让人感觉这个世界还美好一点吧。
在Anna的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是在Anna的操控下进行的,一切都是以Anna愿望的满足为原则。
不管Anna怎么骗自己,心中的自责和悔恨困扰着她,在梦中就会以一些害怕的东西出现,作为对自己的惩罚,以使自己心里好受。
在Anna试图说服Alex的过程中其实是Anna一直在说服自己,而一些Anna想做但不愿意做的事情Alex这个好姐姐就会代替。
Anna一直在寻找着继母的罪证,而三个小孩的不断出现是Anna为了表现自己的思考是有根据的,受到了神的指引,并且有一定得推理过程。
我想作为个人潜意识里还是有很多自私和恶毒的想法的,这本身并不是罪责,需要我们理性和道德去克制,去分辨。
另外对于旁人的行为和话语,我们主观去分析的时候,完全有可能产生与对方截然不同的想法,因为我们的思考会带有感情和自己的需要,这也是很多误会和矛盾产生的根由。
不错的创意不错的结尾,虽然看的时候就觉得事情应该不是如此简单,但是种种猜测之后,终究还是没能猜到结尾。
不得不承认,人的大脑实在是太强大了。
假如说你的大脑告诉你这是真的,那么你也许永远也不可能不知道那是假的。
你现在的生活是真的吗?
也许仅仅是你的大脑告诉你这是真的。
精神分裂,怎么说好呢?
难道仅仅是大脑自身不能有效的达到信息沟通所造成的双重人格吗?
还是仅仅是大脑自己混乱的信息所产生的一些幻觉?
无以名状,遇到这种事真是不能很好的理解啊。
这并不是一个恐怖片或者说是鬼片.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一部精神分裂症的蛮典型的电影.但是有一些镜头还是蛮吓人,如果你的音响效果还可以的话.呵呵
2星,逻辑硬伤比较多,但是虚构电影就不吐槽了,这里只说是一下安全意识。
明明屋里有灯,却还还要用蜡烛, 就算是为了路上照明,没有手电筒,没有手机,只能用蜡烛,但进屋后也应该把蜡烛熄灭,因为要灌的是汽油,不是白开水。
天干物燥,防火,防盗,防小三。
多学习一些知识,建立起防患意识,再去想烧别人,否则只能害人不成先害己。
哈哈哈。
女主角是以前《美少女特工队》的女主角(大概),以前演一个有妄想的精神病患者……现在更严重了,她!
精分啊同志们!
精分啊!!
(太惨)好不容易从医院出来,发现家里多了个后妈,老爸还不怎么想听自己的话,只好和姐姐一起咯,结果还弄死了也许会变成男票的朋友男(好冤,谁让你和一个精分交朋友)。
然后精分女主就开始和姐姐一起商量如何把后妈赶出家里,一来二去结果姐姐把她捅了,女主跑出家门,被老爸的唤醒术唤醒发现原来并没有什么姐姐,都是她的幻想脑补,姐姐和老妈都被她害死在了小木屋,后妈也是她杀的。
当然被送回了精神病院,也没负法律责任,然而就结局来看,估计女主是装病杀人。
(演技真好)就题材来说,还是不错的,一开始真没看出来女主是精分。
所有的谜底都留在最后来揭晓,只好看到最后。
后妈姐姐都挺美的,女主真太平公主……场景就设定于女主家里(看起来挺有钱的,独门别墅、湖畔小屋……)。
这世界,什么都还好,精分就很严重了……
或许这样的电影看多了,《不请自来》没有跟我带来更多的惊喜,当第一次看到片中出现AELX的时候,我就知道由Emily Browning 扮演的这个孩子肯定已经精神分裂了。
不记得在那部影片里认识了Emily Browning,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姑娘长得越来越漂亮了,演技也有了提升。
小雀斑女总给我一种邻家女孩的亲切。
看了豆瓣上的介绍才知道这部影片是翻拍韩国的恐怖片《蔷花,红莲》,好在《蔷花,红莲》没有在我记忆力留下什么印象。
不过还要说一句美国版的恐怖片基本上还是老套路,看这部影片如同看美国翻拍的《午夜凶铃》,影片中女主角死去的妈妈总跟贞子一样时不时的披头散发出现在女孩的床头和身边,这样的出现无法再带给我这样的观众那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了,好像这种感觉在《山村老尸》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亏我每次看恐怖片都把自己独自关在办公室里,仍无法烘托出恐怖气氛。
I do exactly what u said.I finished what I started.Anna最后满意的笑了。
有人内心强大的 让别人死去,却活的看起来像生活中的弱者,一无所有。
把一切罪过 嫁祸给从哪偷来的一个理论 一个名字 一个借口,若无其事的享受被害,做自己的侦探,再出色的报复并不成立的罪行。
想到了 坏坏的歇斯底里的小给予。
不过感情过期了,就流了俗。
今天有测心电图,周围是活蹦乱跳的混血小孩,我四处张望,感受着自己的心跳。
瞅着自己的曲线,平稳的像不敢过界的胆小鬼。
赵可说,这是心如止水。
我想可能是内心还不够强大,生活渐渐就甘于平淡了。
心跳不再起伏,说了的话不想继续,提起的兴趣 就没了下文.Anna最依赖的Alex,最终也只是个幻影。
习惯了怎样的生活,一个人的离开,也轻易改变不了 两个人的习惯。
可是 现实因为太过残酷,已经被习惯掩盖。
如果是你亲手毁掉最亲的人,又怎会心如止水的面对真相。
于是便开始了。
matt,summer 然后她结束了开始的一切。
可怜的作家爸爸,被毁掉了全部的生活。
因为有了一个疯掉的女儿。
剧情我觉得还可以啊,我没看过原版我承认。
不够惊悚不够恐怖。
完全是用结局取胜的。
当然其他的部分也没有让我看的昏昏欲睡,竟然还精神着写个短评。
书归正传。
看了几个短评没有看到我想知道的东西。
我是细节控。
第一个不明白我不明白为什么最后她(女主人公)会觉得父亲的未婚妻是mildred kemp。
我回去又看了一下前面的对话和后面的对话。
前面一段mildred kemp说,【我会孤单,他们治不好我的,我的心事向谁诉说。
】应该就是mildred kemp在精神病院里以母亲的角度对anna诉说了一些事情的表现?
anna最后离开病房时,回头看mildred kemp的时候也是充满了怜悯。
可能她心里本是善良。
最后才希望父亲能够娶她。
而不是偷情对象。
或者也可能是个报复,希望父亲和自己一样是个神经病?
哈哈。
后面是【welcome home】其实也是表达了他俩的交流不只是一点点哟。
第二个不明白结局的时候,anna被带到警车,后头看二层的父亲,那表情为什么有些蔑视?
父亲其实挺惨的,母亲是先病倒的。
我不是赞同,只是觉得让一个男人压抑性事件困难的事情。
所以可以理解吧。
thx
看了开头几分钟我就意识到是韩国那部《蔷花与红莲》的翻版,仍然决定继续开完它。
区别:母亲与妹妹的死因韩版:妹妹被困倒地衣柜,继母本想施救,但正巧姐姐一句恶言相向,继母气氛之下决定沉默来报复姐姐,结果妹妹死了。
美版:姐姐盛汽油要烧死爸爸和情妇,但屋里的汽油未关严实,留了出来,妹妹又不小心打翻了姐姐留在屋里的蜡烛,直接导致屋里的母亲和妹妹被烧死,姐姐目睹了一切。
共同点:姐姐精神分裂出了一个妹妹。
在片中我格外注意了,父亲、继母、matt等人均与妹妹没有对话等任何交流,是幻想出来的人最好的证明。
总体觉得电影的海报与内容本身不是很相符,容易让人误以为是灵异片或外星人入侵之类的主题。
寫在前面2013年的對此電影的評論,現在再來看,當時自己年輕氣盛,現在在來看總覺得自己這麼說很不合適,不過我還是保留之前寫的內容,我現在想重新寫下自己對此片的想法。
-2013年的評論请不要把这部电影和蔷薇红莲作对比最开始我看的是这部“不请自来”其它的不说了 结局就是她的姐姐早已死去 继母是安娜杀死的蔷薇红莲这一部电影 也是如此 不过导演把不请自来的结局提前了 等到看到真相的时候 影片还有几十分钟 我想对蔷薇红莲的导演说句导演 既然你已经把真相告诉了大家 那么之后的几十分钟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就从这一点上 蔷薇红莲就没有不请自来这影片剪辑的出色而且 大家为什么要那这两部影片作比较 我想不出原因 一个是韩国片 一个是美国片 要说剧情的话 虽然差不多 但是韩版的影片真的有些拖沓而美版的影片则干净利落的结束 也许是导演风格决定的 但是我真的不喜欢那种拖沓的影片-2020年的評論這部電影分類為恐怖片,其實劇情不算恐怖,對恐怖的鏡頭也僅僅是快速帶過,劇情大家都知道了,自從她從精神病院出來後,她的sister從來都沒出現過,她和sister一切對話,都只是她的想象!
難道你們沒注意到她的sister從來都沒有和她的父母鄰居對過一次話?
影片整體色調就像回復我的豆油說的那樣,類似飽和度偏低,(莫蘭迪色系?
)或者類似小清新色系。
而且女主楚楚可憐的大眼睛,讓觀影者更增添了對她的憐愛,所以,怎麼可能把懷疑的目光轉到她的身上?
雖然說這類精神病題材的影片不算多,但也不少,而從這個角度切入(1.一件意外所造成的傷害,對自己,對他人都是如此!
2.謀殺還是陰謀之類,觀眾會緊跟著隨著劇情,3.點題,影片結尾相互呼應,4.影片中扮演母親的某些行為,在普通人看來很正常,在精神病患者看來,就像是一種陰謀或威脅,這也是此片最大的看點 5.戲劇張力,沒錯這也是我喜歡的幾個原因!
),並且還能拍攝出來的,真的不多。
其實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你們看看演員劇中的服裝,這在當年可是很fashion的!
試著學學劇中人物的穿衣搭配,對提高品位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感想安娜可憐,精神分裂,被害妄想症,可以說是一個可憐的孩紙。
可是繼母更可憐,她最後一場戲的一段獨白徹底打動了我(一開始沒在意,可是如果你二刷本片,你一定會注意的)!
"安娜,我自己從來沒有過孩子,我生不了,我告訴過你嗎?
我曾無數次幻想過,如果有一個女兒會是怎麼樣"停頓了片刻,"但是現在,你讓我的幻想破滅了",這也許是對一個母親來說,最殘忍的一刻。
美国也有跟风潮啊,人格分裂这个素材似乎是很能让观众感到充满神秘和每逢结尾才揭晓的难以置信,所以似乎很容易讨好观众。但是就目前我的观影感受,拍摄手法趋于雷同。
烂片
看了结尾以后加成4星
比起原版,这就是垃圾
看的时候就想女主早点死好了
烂尾
Why did I watch it
不说比较。但也不错
一部很奇葩的心理惊悚电影,和国产烂片的剧本没有什么太大差异,但是电影的细节做得比国产恐怖好很多。简单来说,就是精神分裂症一直都活在在幻想中,在两个"我"里不停徘徊,最后告诉我们女主有分裂症。国产悬疑恐怖的套路,故事本身确实很无聊,换个题材或许会好很多的。
+
比不得蔷薇红莲
不请自来 The Uninvited (2009).
搞了半天不是鬼片。。。
翻拍的还不错
太容易猜到结局。。。不过也是好几十年的老片了。
早期的幻想朋友系的,这种系列真的不能看多......美版的比韩版的好看
没看懂。。。
虽然比原作更容易理解,但糟蹋了原作。韩国版的太赞了。。。大爱韩国版的,我跟着嚎啕大哭过,并非吓的,而是感动的。。。
泛滥的伎俩毫无新意,要不是为了看长大了的包子脸Emily Browning,绝不留脸面。
改编后比韩版的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