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宜诺斯艾利斯好天气里的罪恶之美卡洛斯 拉蒙 拉蒙父亲 将他们自己称为 A Perfect Band 真是一群为浪漫主义买单的混球们电影里拍出来的阳光怎那么美 这次不是在倒霉路看见的金色斜阳并不会让我想起北京 而是干燥炎热的大西北 或许更多的像我没去过的南疆 衣物会很快被晒干 散着好闻的味道热气腾腾公路上飞驰的摩托车和金色卷发看起来十分相配 不是少年啦飞驰 是狂野 暴力 罪恶 还有爱 拉蒙家里破旧的床垫 从稀稀拉拉百叶窗缝隙里漏出来的光 不知道是月光还是路灯 温柔女声BGM让我忘记了逼仄陈旧的屋子 与其融为一体 丝毫不显突兀珠宝店抢劫在满是快要亲下去的情欲中显得大方磊落 卡洛斯和拉蒙拿着枪面向珠宝柜 一句“你看起来像玛丽莲梦露”暧昧又诱人 1秒忘记我在看犯罪片而转为期待一段呼之欲出的同性爱情 后来一跃而过黑暗无人的酒柜 拉蒙看见床上熟睡被卡洛斯射杀的酒保后转身离去 那一幕便是他们分离的开始拉蒙萌生了出名就可以不用偷盗的念头 去了电视台 卡洛斯转向他出现的频道 在主持人问完是否有心上人的时候 卡洛斯紧紧盯住试图在拉蒙双眼中找到肯定自己的意味 但很快听到了否定回答 短促 让人心碎 卡洛斯裸着上身坐在旅馆椅子上 边抽烟边笑着看舞台上扭动身体唱歌的拉蒙 想象自己出现在他身边一同跳舞 浓浓情意几乎穿透了电脑屏幕后期卡洛斯一人带着汽油独自开车处理遗留问题 我极想跳上车 和他一起撞向那颗荒野中的树 然后背对着火光漫天很酷的离开并不知道在长而无尽的隧道里他抚摸着拉蒙的嘴唇 是想亲吻还是最初就想一脚油门后同归于尽如此壮烈 我情愿他是想一记亲吻后带着拉蒙浪迹天涯 再无杀戮 却不幸遭遇车祸后天人永隔这类烂俗的剧情最后回到珠宝店 空空如也的保险箱 墙上炸开的血花 屋顶上的逃亡更像一场毫无胜算的游戏 结尾所有警察包围了独自跳舞的卡洛斯 和整支影片一样 拍的明艳动人 美的好像玛丽莲梦露
他不在乎钱财,不在乎被利用,只喜欢自由的享受生命。
他如此自由从第一眼看到拉蒙,陷入爱情,他就不再自由,各种小动作,小眼神的挑逗,希望能得到一些回应,拉蒙的一句话,“你像玛丽莲梦露” , 他在他面前,会不自主的把头发拢到耳后,希望他能看见自己最美的样子拉蒙到底爱他吗?
他是正常人,他想要钱,想要名利,想洗白,过人上人的生活,为此不介意让老男人口,酒吧里两人的对话, “傻子” “怎么了?” "他刚才问我名字,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 “哦,我想告诉你,但是你没在”“你真是猪队友”看到这里真是为卡洛斯哭到死,拉蒙完全不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
还有出狱后,好容易再见面的对话“这是我的妻子,前妻。
”拉蒙表面上看很在意他没去救他,实则“这是我的前妻”这种话随意的说出来,反而证明了他心里并不是很在意,最多也只是把他当做兄弟而已自己的爱人被抓,各种心急如焚,却又救不得,最后他出来了,卡洛斯心里有一千一万个相思想要诉说,只能淡淡的解释一句,“我去警察局门口,意识到这是个圈套”拉蒙是gay吗?
我觉得不是很重要,这种爱情跟性别什么,好像都没什么关系,这特么就是一个悲伤的他爱他,他不爱他的故事啊烧车,音乐声起,到隧道结束,一开始我很纠结,他是什么时候决定要毁灭自己爱人,烧车时?
旅馆里看似无比亲近,又像隔开了一万里的拥抱?
隧道里看着迷醉的他?
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屋里这段,想看清楚是谁先松开手,果然,是卡洛斯,第一张图,两人刚松开时,拉蒙的眼神里,还有迷醉和挑逗
第二张,眼神清醒了些,多了些不解,大概是,“你丫要走?
”这种心情
第三张,一脸懵逼,“你丫还真走了。。
”
所以,他果然,早就想好了,大概在音乐声起就已决定从很早在珠宝店,两人脸贴的那么近,拉蒙突然抽身离开,卡洛斯一次次的意识到,拉蒙跟他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两人看似走在一条路上,目的地却截然不同。
邦尼和克莱德是多么的幸运能够找到彼此,相比卡洛斯是多么的孤独既然如此,那就毁灭他吧。。
难道放他去过正常人的生活,丢下我一个人?
也许,没有心爱的人,就不会再孤独,也许这样就能回到最初的自由可惜,爱人可以毁灭,时光却不能倒流,心被禁锢,如何自由
《死亡天使》是一部由阿根廷和西班牙共同制作的同性传记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拥有天使面庞的17岁的主人公Carlitos在遇到Ramon之后两人开始踏上偷盗甚至杀戮的道路的故事。
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网友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死亡天使观后感影评精选2篇Carlitos,他有着美丽的脸庞、爱他家人,甚至还有个女朋友,看上去明明就是个普通的少年;他犯下多起谋杀盗窃,或无心或有意,仿佛破坏是出于天性。
他做事只是出于直觉,为了满足那种体验。
他最开始去偷枪,并不是想要谋杀,而是因为地下室的一次射击让他迷上了开枪的快感。
他看到了心仪的耳环,就马上戴好,仔细端详,看到保险箱,就立刻去说服同伴要打开;尽管他们当时是在偷窃,但他总是任由内心的冲动去主导。
他观察着旅店熟睡着的落魄老人,将偷来的胸针别了一个在他胸前,也许是作为礼物,就像是他把偷来的项链送给女友那样,他觉得那会让他们开心。
他偷任何东西都不是为了变卖拿钱。
任何物品对于他的价值,只是对他当时的心理冲动满足的程度而已。
他对内心那种渴望的放纵是他“犯罪”的根源。
在开过一次枪之后,他紧接着“用枪帮助一个人死去”,又将熟睡的人直接爆头,再后来开车谋杀了好友Ramon,最终用火焰将已经被他枪杀的miguel的脸烧焦。
而这已经在他最开始搭讪Ramon时,将火焰对准Ramon的后脑就已埋下伏笔。
在第一次与Ramon光顾珠宝店时,他被Ramon劝阻,没能打开那个巨大的保险箱;Ramon死后,他第二次前去,终于满足了他的冲动和好奇。
虽然里面什么都没有,但对他来说不重要,他想做的只是想打开它而已。
电影的最后,他想要见到他的妈妈,就打电话过去告知了自己位置,他不在乎可能会暴露的结果,他不去考虑结果,只要他可以听着广播起舞。
他也有爱,他会送女友礼物,会想要跟Ramon拥抱跳舞,想送给陌生人胸针。
但他其实什么都不在乎:任何规则、任何生死、任何后果他都不在乎,包括他自己。
所以他“欺骗”“盗窃”“谋杀”,因为他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满足内心那种纯粹的渴望。
“艺术家和逃犯才是在真正生活”他的同伴并不相信保险箱里面什么都没有,任何普通人大概都不会相信有人要费那么大力去打开一个空箱子,正如他们不相信Carlitos那样的人可以被称作“天使”。
死亡天使观后感影评精选2篇像我这样老实读书,努力工作,胆小懦弱的守法公民内心多半藏着一个法外之徒,以至于在银幕上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就兴奋不已,而这部电影则是一道不加掩饰的犯罪盛宴,气味浓烈,一场接着一场的犯罪,几乎没有任何铺垫,令我目不暇接,这真诚强烈的冲击力,我已经好久没有感受到了。
好久没有看过这么纯粹,漂亮,明艳动人,性感和童真的犯罪片了!
和很多深沉有内涵的犯罪片不同,影片甚至是稚嫩,拙劣的,但导演把一场犯罪拍成了一个童话,这种成片的质感和男主遵循原始的本能而非社会法律道德的内心相得益彰。
当男主的枪和钱被母亲放在之前弹奏的钢琴上,当男主在被警察团团围住的屋内翩翩起舞,正印证了男主之前说的:只有艺术家和法外之徒能享受到生活的意义。
他仿佛是一只小兽,几乎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困苦,社会的折磨,过于旺盛的生命力和嗜血的本能让他不顾一切,遵循自我地生活,也让他收获了美和快乐,实活实说,他的这种状态是让我很羡慕的,即使我连鸡都不敢打,别说杀了。
我是一个犯罪题材影视和书籍的爱好者,感觉现在的犯罪题材都走向了一种格式,要么是社会黑暗,政府阴谋接连不断,要么就是主人公受过重大创伤,童年黑暗,性格缺陷,这样展现犯罪故事和犯罪者,确实格局更大,更有深度,我也很喜欢不少这样的作品,但看了一些之后隐隐约约仿佛丢失了一些感觉。
以推理小说为例,有一些读者认为本格派只是卖弄诡计,没有深度,除了谋杀一无所有,社会派则揭露黑暗畸形的社会,展现人性,但是如果我们非要说犯罪题材只能符合“社会派”推理的套路,而否定本格,因为这类侦探小说只是为了炫耀犯罪而背后的动机不够深刻,那就像否定本片一样。
《死亡天使》只是想讲好一个犯罪故事,把犯罪的过程以一种非常精彩流畅的形式展现出来,而不去计较逻辑和因果,就像是讲一个童话,让观众跟随主人公去经历一场梦,一场美丽的冒险,仿佛是爱丽丝进入了Wonderland,对于男主角来说,在一场场犯罪中,他也进入了自己的Wonderland,我们会去追究童话的背后的动机或者逻辑吗?
犯罪片作为一种类型片走到今天,其实已经离它的本质越来越远了,而这次,年轻的导演为观众奉献了这样一部纯粹的电影,犯罪过程精彩紧凑还不乏有趣和性感。
片名已经向观众透露了这部片子不会批判罪犯,而是有美化倾向的,男主角不仅面容像天使,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纯真的,他的所作所为不掺杂一丝杂质,甚至不掺杂一丝人工和规训的味道,甚至动机似乎都与社会无关,他完全意识不到自己错了,而导演似乎也将男主置于了一个英雄的位置,他和虚伪的社会和它的规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至于我无法站在象征着正义的警察,以至于善良保守的父母一边,男主是那么明亮而富有生气,让周围的一切,包括观众,都暗淡了。
死亡天使观后感影评精选2篇然而像很多童话一样,其中的世界也并不是完全封闭在幻想之中的,现实也总会投下它的阴影。
比如在影片中,当男主角带上珠宝时,他的基友说他像玛丽莲梦露,然而男主却说他们像艾薇塔和贝隆,这明显暗示了南美洲军政府时期的社会黑暗与高压以及伴随着的动荡,更不要说警察的公然索贿,以及开头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虽没有深挖,却已经让观众对背景有所了解,然而这些现实因素却并不是用来解释男主的行为或者深挖他的性格的,而是衬托他行为的“可贵”的。
在那样一个人人自危的社会中,男主这样不小心翼翼地活着,反而大胆做自己的人,加之媒体的渲染,和大萧条时期的雌雄大盗邦妮和克莱德简直如出一辙(导演在写给院线的信中也也承认受到了同名经典电影的影响),不仅很难被谴责,反而很容易成为大众的偶像,像童话中的英雄一样,被代代口耳相传。
影片的场景和对白也是戏谑不羁却又十分精妙的。
这让影片在色彩斑斓,明亮快活的童话外衣之外多了黑色喜剧的味道。
比如男二的母亲在厨房试图勾引他,说你可真渴啊,年轻女孩没有经验,你想和我试试吗这样挑逗的话,男主说我喜欢你老公,她说那你去告诉他。
还有男主在男二的生殖器上堆满了珠宝,仿佛是爱你就给你最好的部位最好的。
还有男主被问起时说不是我杀了那个老人是他自己死的,我只是帮了他一把。
这些场景和对白和男主的气质高度一致,满不在乎却又幽默机灵,还有着俗艳的好品味。
影片色彩明艳大胆,节奏明快,对于犯罪的展现恰到好处,男主和基友的犯罪过程仿佛是童话中的冒险,两个人的感情也处理得恰到好处,那种情欲气息爆棚却又什么都没发生的气氛非常有诱惑力了,仿佛是一滴快要落下的水珠,晶莹剔透,你的心都被它吸引,它却在晃动,射出五彩的光,却终究没有破碎为一片扁平的水滴。
人间天使卡利托斯,刚出场时我不觉得他这张脸美,但看到最后在脏兮兮的空房子里起舞,他的脸庞和眼神是属灵的。
在珠宝店里佩戴上耳环,对镜端详,为自己的美丽而感到陶醉,“你看起来像玛丽莲·梦露”,这句话第二次响起,犹如幻觉又像是死去的情人从地狱发出的呢喃。
为什么杀了拉蒙?
在拉蒙表现出最接近接受他的爱,表达出对他的迷恋的时候。
拉蒙在车上的状态像是被迷昏了,或者嗑药,含着卡利托斯的手指。
卡利托斯眼里的温柔,和凌厉的杀意交织,从来没有出现过。
杀其他人时眼里没有任何情绪,既不悲伤也不欢喜,就像走进自己家那样闲庭漫步,拿走看中的财物,又像拿走财物那样自然地,拿走一条生命。
开篇就说清楚了卡利托斯以不为恶的心态行恶行的本质,他不认同现在的那套社会规则,一样东西既然放在那里,他能走进去拿到手里,为什么不是他的?
偷来的金项链送给女朋友,摩托车骑来兜风,借来喜欢的画作挂在床头。
他逃狱后来到空空如也的拉蒙家,安心地睡在拉蒙的床铺。
打电话给母亲时,穿着红色高领衫,靠在蓝色的墙上。
那幅画面像宗教画,天使降临人间,以纯洁面孔施以杀戮的血与火。
拉蒙一边对叫他基佬的人挥拳相向,一边又接受被舔屌换取上电视的机会,介绍自己时毫不掩饰出名的野心和欲望,被父母否定后失落生气。
他的脸,不像是一个年轻的学生,有种三十岁的年龄感,有时显得浮肿,大多数时间性感颓废,写满直白的欲望,简言之是张色气满满令人想艹的脸。
“与其说我们像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罗,我们更像是艾薇塔和贝隆。
”卡利托斯给出的暗示,拉蒙感受到了吸引,却又退后,假装什么都没有。
虽然他和卡利托斯是搭档,但他有畏惧,有谨慎,他的心还是俗人,沉浸在俗世的金钱地位中,他并不像卡利托斯那样享受犯罪,享受的只是犯罪的后果——钱,比辛苦工作赚得更多也更轻松的钱。
卡利托斯想要打开珠宝店里的保险箱,试图达成好奇心的探索之旅,被拉蒙粗暴地拒绝和截断。
最后他还是回到了那家变得空荡荡的珠宝店找那座保险箱,圆他未完的探险,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只有熔断的灰烬和嘲讽般的零碎木块。
逃出来坐在车上,听着手风琴,卡利托斯为什么会哭?
眼眶里滚动着一颗将落未落的眼泪,泪痕敲得人心碎。
©️首发公众号:雁行凛凛(ID:yanxinglinlin)未经申请禁止转载或任何形式的引用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这部《死亡天使》,虽说是犯罪影片,却毫无血腥杀戮之感。
有人说它美化犯罪,其实不如说这是一种黑色幽默。
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更引发深思。
卡利托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长着一副天使面孔,却干着魔鬼的勾当。
他说他生来是贼,并在犯罪中享受着,这无疑是反社会人格。
他那看似正派的家庭也没有给他正确的引导,父亲略知一二却不能令他悬崖勒马,母亲的溺爱反而担心自己的儿子遭遇不测,甚至到最后他们才知道卡利托斯犯下了多么荒唐的罪行。
他那张人畜无害的脸也许是他接连犯罪的绝佳通行证。
“世界属于亡命之徒和艺术家”,而他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他是天真的,麻木的,疯狂的,更让人捉摸不透。
影片中也留有了很多遐想空间,也许是无法领会真正“死亡天使”的内心想法吧。
韦恩 第一季 (2019)8.82019 / 美国 / 喜剧 动作 / 斯蒂夫·平克 泰莎·霍夫 迈克尔·帕特里克·詹恩 斯蒂芬妮·莱恩 伊恩·B·麦克唐纳 / 马克·麦克肯纳 席亚拉·博拉沃
去他*的世界 第一季 (2017)9.12017 / 英国 / 剧情 喜剧 爱情 犯罪 / 乔纳森·恩特威斯尔 露西·彻尼亚克 / 杰西卡·巴登 埃里克斯·劳瑟 死亡天使,仿佛不再是十恶不赦的连环杀手,而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叛逆男孩。
这让我想起《韦恩》和《去他妈的世界》,其中叛逆的犯罪也都自带萌点,他们放荡不羁,自由无畏,谱写着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篇章。
当然,这并不是要我们去理解犯罪,为其开脱,而是能抛去三观后实现对影片所展现的人性的拷问。
罪犯终究逃不过法律的制裁,影片最后也恰到好处地戛然而止,这是对观影者的一种最大善意吧。
可这也不是绝对的,元彬主演的《母亲》,影片最后真正罪犯并没有落入法网,虽然这与我的现有认知有出入,但这似乎并不妨碍它所表现的艺术张力。
母亲 (2009)8.32009 / 韩国 / 剧情 悬疑 惊悚 犯罪 / 奉俊昊 / 金惠子 元斌 马尔克斯在读完《变形记》后,发出“原来还可以怎么写”的感慨,脑洞大开,成就魔幻现实主义。
确实,看一部影片,阅读一本书,我的认知也会得到刷新,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洗礼中,找到新思维,与固有定式相互碰撞,摩擦出新的火花。
Carlitos,他有着美丽的脸庞、爱他家人,甚至还有个女朋友,看上去明明就是个普通的少年;他犯下多起谋杀盗窃,或无心或有意,仿佛破坏是出于天性。
他做事只是出于直觉,为了满足那种体验。
他最开始去偷枪,并不是想要谋杀,而是因为地下室的一次射击让他迷上了开枪的快感。
他看到了心仪的耳环,就马上戴好,仔细端详,看到保险箱,就立刻去说服同伴要打开;尽管他们当时是在偷窃,但他总是任由内心的冲动去主导。
他观察着旅店熟睡着的落魄老人,将偷来的胸针别了一个在他胸前,也许是作为礼物,就像是他把偷来的项链送给女友那样,他觉得那会让他们开心。
他偷任何东西都不是为了变卖拿钱。
任何物品对于他的价值,只是对他当时的心理冲动 满足的程度而已。
他对内心那种渴望的放纵是他“犯罪”的根源。
在开过一次枪之后,他紧接着“用枪帮助一个人死去”,又将熟睡的人直接爆头,再后来开车谋杀了好友Ramon,最终用火焰将已经被他枪杀的miguel的脸烧焦。
而这已经在他最开始搭讪Ramon时,将火焰对准Ramon的后脑就已埋下伏笔。
在第一次与Ramon光顾珠宝店时,他被Ramon劝阻,没能打开那个巨大的保险箱;Ramon死后,他第二次前去,终于满足了他的冲动和好奇。
虽然里面什么都没有,但对他来说不重要,他想做的只是想打开它而已。
电影的最后,他想要见到他的妈妈,就打电话过去告知了自己位置,他不在乎可能会暴露的结果,他不去考虑结果,只要他可以听着广播起舞。
他也有爱,他会送女友礼物,会想要跟Ramon拥抱跳舞,想送给陌生人胸针。
但他其实什么都不在乎:任何规则、任何生死、任何后果他都不在乎,包括他自己。
所以他“欺骗”“盗窃”“谋杀”,因为他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满足内心那种纯粹的渴望。
“艺术家和逃犯才是在真正生活” 他的同伴并不相信保险箱里面什么都没有,任何普通人大概都不会相信有人要费那么大力去打开一个空箱子,正如他们不相信Carlitos那样的人可以被称作“天使”。
卡利托斯感受不到罪恶意味着什么,但却清楚明白自己对拉蒙的爱。
先说说男主角的反社会人格。
在影片的开始,卡利托斯翻进了豪宅偷窃,像主人一样轻松自在,自白中也讲到他的犯罪行为浑然天成,仿佛是自己的本性。
这是反社会人格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犯罪者违法目的明显,反社会人格多受情感冲动支配,犯罪动机较模糊”。
卡利托斯只是为了犯罪而犯罪,大部分战利品赠送给了他人,出手大方,无法赠送的便遗弃。
这个人物很让人联想到《美国犯罪故事2》中的安德鲁·库纳南,同样是反社会人格,两人的共同点也很多:拥有姣好的面貌、聪明、充满魅力、谈吐得当、能融入任何场合、常出手大方,赠送给他人贵重的礼物。
同样,他们也谎话连篇,被拆穿时仍能面不改色,面对自己的罪行毫无羞愧之情。
反社会人格维基百科
主角的假名查理.布朗,《史努比》中的老好人,本片最大的讽刺电影中对卡利托斯这种反社会人格描写的部分有很多,比如卡利托斯将自己偷的摩托车开回家,会很自然地对母亲辩解说是借来的,更甚于将自己的手枪指向母亲的头顶,只为让她相信这不是真枪。
在卡利托斯杀害了第一个人-豪宅内的老头后,并能安然入睡,头上还悬挂着老头死前盯着的一幅画。
在被拉蒙父亲问起杀人的事实时,他回答道“其实是他自己死的”。
很明显,卡利托斯看似孩子般纯洁的天使面庞下其实是一颗空洞且毫无怜悯之情的心。
男主角卡利托斯和男二号拉蒙的情感故事可以说是一场血腥的求爱之旅与大型运醋车翻车事故现场。
在技校的门口,卡利托斯一眼便看中了浑身散发着男性荷尔蒙气息的拉蒙,卡利托斯用香烟挑逗,引起对方的注意,并将自己的战利品之一打火机送给了他。
后来他们开始了“雌”雄大盗犯罪生涯。
南美雌雄大盗,卡利托斯太美了卡利托斯将偷来的珠宝放在了拉蒙的阴部,表达了对拉蒙男人气概的崇拜,并因为拉蒙在酒吧挨打,将酒吧侍者从睡梦中击毙,开始像拉蒙展示他爱的献祭。
卡利托斯在拉蒙上电视的时候,看着拉蒙在电视上冒傻气,评价拉蒙是个傻子,但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感情。
但是,男二号拉蒙并不为之所动,他坚信自己给有钱人服务也只是为了钱,和自己性取向无关(可能是深柜?
)。
拉蒙给有钱人服务了后,向卡利托斯展示自己顺来的东西以作自欺欺人的目的。
拉蒙从酒吧醉醺醺的回来,与卡利托斯上演了一场情欲大戏,却让卡利托斯发现自己永远无法拥有拉蒙的心。
卡利托斯与拉蒙的最后一段旅程,拉蒙坐在副驾上,卡利托斯触碰着近在咫尺却永远不可得的拉蒙,内心的爱被欲望、嫉妒、愤怒点燃,随即生出绝念,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爱人。
后来卡利托斯破开了空无一物的保险柜,对着镜子喃喃自语拉蒙曾经对他的夸赞“太像玛丽莲梦露了”,恍然失落,发觉失去了拉蒙后犯罪的意义也不复存在。
最后讲讲男主角的家庭。
卡利托斯的反社会性格可能是天生的,但他堕落至此终究还是父母的过错。
卡利托斯的父母虽然正直,却从来不对他多加管束。
他的父亲永远是义正言辞地礼教,卡利托斯做了错事后他父亲甚至想要帮他掩埋罪行。
卡利托斯的母亲对他更是溺爱,她斥责拉蒙父母带坏自己孩子,在儿子不告而别很久后回来,也是一副人没事就好的样子。
片中关于家庭的此类细节描写还有很多。
可想而知,卡利托斯内心的罪恶在父母溺爱的浇灌下茁壮成长,最终成为一个冷漠无情的杀人狂。
在影片末尾,卡利托斯越狱后回到了拉蒙的房间,在拉蒙床上去感受他曾经的存在。
也许卡利托斯从未对杀死拉蒙感到愧疚,只是他并没有停止对拉蒙的爱。
在收音机的音乐下,他又跳起了舞,完成了自己生命最后血腥又美丽的绽放。
影片中的几段舞蹈都太好看了,准备剪辑到一起虽然整部电影没有露骨的镜头,稍许遗憾,感情线却着实让我惊叹,很多场面点到为止,却又张力十足。
另外,电影中的色彩鲜艳,基调轻松,充满了南美风情,两位男主的颜值和颜值同时在线,动作场面也很利落,着实让人过了把瘾。
最后的福利: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肯定对里面的几段舞很感兴趣,我把它们剪辑到了一起。
B站链接点我观看youtube链接点我观看
为了一瓶牛奶杀人,因为曾经的一场争执杀人,各种黑色无厘头的杀人故事叠加在一起。
但这绝对不能称为犯罪片,动机、能力和机会言之不祥,大部分杀人情节都缺发动机。
犯罪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自我表达,一种随性而为。
一边看,一边不得不努力说服自己我是来看颜和肉的,不是来看犯罪的,不是来看青春反叛的,甚至不是来看基情的。
放下这些执念,你就可以尽情欣赏这股明媚、甘洌又放肆的南美清流了。
关于基情的部分,点不多,但足够亮瞎眼。
男一看到男二父亲缩动的睾丸,男一看到男二被富豪口爆的阴茎,男一把珠宝覆盖在男二的裆部,杀死男二前,男一触摸了男二柔软的嘴唇。
这些就像影片裂缝里射出来的激光,炫目而经典。
让这部非常不GAY片的片,染上了GAY的色调,
谈谈对卡利托斯故意纵车祸导致拉蒙死亡的理解。
整部电影卡利托斯与拉蒙的情感是在朦胧中发展的,如珠宝店用几对夫妇的名字暗欲彼此的情愫,但第三者的出现,也就是拉蒙说的那个基佬,其实拉蒙心里知道,他只是借用他人的性倾向来掩盖自己深柜的事实。
再者,拉蒙和一同出狱的同伙分别在酒馆与卡利托斯的对话彻底让卡利托斯的情感世界走向绝境,一个告诉他你已经成为我的"前妻",一个告诉他第三者会带他去巴黎,最终卡利托斯故意纵车祸导致拉蒙死亡。
拉蒙的死亡,无疑对卡利托斯生活信念造成深刻的影响,卡利托斯虽在医院再逃一劫,但那唯一哭泣的一幕不难看出他看清了现实,回到拉蒙家,在舞蹈中迎接死亡的来临。
摘录
荒诞、孤独、黑色喜剧、浪漫主义、自由是我的概括.皮肤的亮橙色透露出阳光及温柔内裤的白色象征着纯洁
路面的深青色,朴实、柔和、阴险、沉静汽车的淡黄色,愉快、尊贵皮肤的黄橙色 ,温暖、热情这个片段呈现出了安静、温暖恰意却又有所隐晦的氛围感.
我还喜欢他拿火烧保险柜的画面大片的橙红色带来热烈、紧张、危险的视觉感受.墨镜的黑色象征的他人物的神秘.火焰与影子的蓝青色透露出他即便是在偷盗保险柜也保持着优雅.
最后毛衣的红色,赋予着生命与活力环境的淡青蓝色有着亲切、乐观、以及磊落的视觉感受,烘托着不论是颜色还是人物的主角上.
畫面、攝影、配樂都太太太棒了!選樂尤其深得我心,超喜歡!故事本身其實略顯普通,但無論是超可愛的男主角、或是整體調色、鏡頭選擇、剪輯、還有配樂,都讓這部電影變得更出色,不由得讓我想起火箭隊的台詞「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後來才知道本片是由阿莫多瓦擔任監製,有些地方的確看的出來,不過整體來說還是很有個人特色的,男主角那迷人的厚嘴唇真的太可愛了!
看到部分评论简直让人无语,犯罪的自由?我勒个擦,就因为其滥杀的残暴属性包裹在一副精致的皮囊之下,就顿时宽容起来?这标准简直让人恶心。从来不恶心男人gay里gay气,但是恶心一些颜控的双标婊
5.5/10 残酷青春...AGAIN
3;老婆很勾人,杀伐很利落,老公不太行,渣还不给亲;几场两人暧昧气氛的戏拍挺好,可能正是因为点到即止所以更勾人,加一星;就是觉得少了点脆弱感;
我来来回回检查了豆瓣影片页面三遍来确认这片没有被分到“同性”类别下面……松弛的道德观带来了稍显特别的幽默感,但和阿莫多瓦就别比了吧真不是一个级别的……
把一个17岁的大盗贼故事,拍成黑色、文艺的调调,松弛闲适,妩媚轻佻,喜欢西班牙语电影的这种味道,色彩,音乐,摄影,选角,都很唯美,阿莫多瓦监制,不负其名。演主角的这个小孩,长大之后,可能会是另一个盖尔·加西亚·贝纳尔吧!
纯粹就电影的叙事来说一般般。但主角是一个性征不明的人,也没和他搭档发生什么感情关系性关系,还和女人勾搭,并不应该归类于同志电影。身为手法高深的惯偷,片子看不出他有什么谋略或者聪明才智,一切都像小孩子过家家,杀人也没什么感觉。他和他同伴最后的暧昧有点跳跃,前脚才杀了人烧了车,下一个镜头就在房间里暧昧了,然后就开车主动出车祸。整部片子的主角性格透露着幼稚与麻木
癫狂诱惑到最后一秒 和男二那种充满张力的诱惑关系比不烈焰焚币逊色,阿根廷太诱人了
又是那种“另类解读犯罪心理学”套路,再加上这个摄影和卡司颜值,会让观众觉得无罪释放都没关系。
情感线有点断裂啊……
平庸到我一直在控制自己想快进的冲动
理解不了这种脑子有问题的人
在这行将就木又斑驳陆离的蛋里,总需要一些倔强的眼神,不屈的力量,去挑战精英的睥睨,去对抗群氓的乌合,“去他妈的世界”谁都会说,“干他妈的世界”才是勇者。即便披上死亡的羽翼,也是为了飞得再高一些,去撬动,敲碎那外壳,回到真正的天堂。
Jockey Club Auditorium, PolyU, The 43rd HKIFF. Surprise~ Colours in the Dark
烈焰,红唇。性,手枪。不光是神选角,从主题上也与拉扎罗形成了奇妙对立,不在法律道德框架下的单纯,由同一束花枝开出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two gays' fucked up life
花了一百二十钟,我看了个窝囊废。
他们俩!为什么!没有!大做爱!!为什么!!!
尽管有美化犯罪的意思,但仍然具备反思精神,只放在报纸上和体现阿根廷军事独裁的最后一段。愉悦在戏里,反思在戏外。
教我跳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