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这几天还在回味,非常动人,许恩怡的灵气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她和Ian也很搭,这部电影可以排在个人喜爱度的今年港片top3。
这是新人导演的首部剧情长篇,剧本也是自己写的,感觉更像是向自己偶像致敬的情书电影,围绕96年郑伊健《我的歌》展开创作的情感向小品,那是郑伊健最红(甚至压过四大天王)的时代,即便如今57岁了,也是最佳60岁世代的样子,不光是外表,还有气质… 郑伊健表演流畅自然,期待他能入围明年金像奖的最佳男主五强!
今年除了钟雪莹拿金马影后的《看我今天怎么说》还未正式上映,香港的小成本电影都还不错,3月的《填词L》,4月的《但愿人长久》,7月的《从今以后》,9月的《我谈的那场恋爱》,到11月不断刷新港史的大热门《破•地狱》,都在延续过去几年小成本电影的辉煌,港片所谓暗淡时刻只是整体拍片数量少了,但质量好了不少,尤其更关注写实题材和人的情感深度,观众对电影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些烂俗的批量生产的爆米花烂片自然就被淘汰了,拿不到投资。
反观,今年的超大制作《焚城》和《九龙城寨》则是非常失望,连最基本的剧情都讲不清楚,bug一堆,全靠成本昂贵的演员和特效画面硬撑,希望这类电影以后越来越少,省下的资金留给那些有好剧本的新人导演吧,香港还有大把需要机会的优秀新演员,总之对未来香港有更多的优秀本土电影,还是很有信心的。
《久别重逢》,很清新温暖的爱情文艺片,有些悲痛哀伤,也有点命中注定的玄幻。
许多空镜角度拍的很唯美,似乎冥冥之中总有个人在那里等着你,当你也在想念他的时候……电影节奏比较慢,男女主互相穿越来到过去或未来,只是为了见对方一面,然后结尾戛然而止,感觉剧情还没展开就结束了,不过这倒也是符合了玄幻的穿越风格,期待以后会不会有解说分析一下呢希望以后还能重映郑伊健的经典老电影,如果能在大荧幕看到年轻帅气的伊面该有多幸福啊
缺点可能是套路化了,一开始就重逢,一重逢就死人了,这个故事的展开真是没预料到,其实前一个小时感觉都还挺不错的,无论是摄影、构图、用光都挺不错的,特别适合大银幕观看。
这样的电影基本上就是一个日式纯爱故事的香港版,但后半段的穿越和奇幻元素插入以后就有些不太行了,主要是故事的逻辑出现问题了,有点莫名其妙的走向,最后的结局让人有点不懂,是另一个平行世界吗?
主创们是有能力将这样一个故事浓缩成一首散文诗的能力的,但做得不好。
某种程度上看,这部电影就是一首散文诗,自己与自己和解的散文。
淡淡的忧伤,遗憾的是戏里的重头戏的歌太简单了,缺少动人的旋律,直击心灵的韵味。
确实有点像《不能说的秘密》,但是这部电影整体质量还是不如歌手周杰伦完票性质的大银幕处女作的质量。
当然,硬说优点也是有的。
这样的节奏和情绪做得不错,剧情在前面淡淡地铺垫,铺到最后有几处感人的点的。
本以为是用《不能说的秘密》来演《初恋这件小事》的日式纯爱,结果是当代《胭脂扣》似的鬼片。
而且还挺细思极恐,女主从90年代末高中生穿越回来能参加自己40多的葬礼,还能坐飞机去日本往海里撒自己的骨灰。
而她这么一往情深(但又嫁做别人妇还育有一个女儿)费周折的穿越是为激发自己高中暗恋男友职业音乐人焕发创作第二春(这估计又踩了简中女权的雷点)。
而久别重逢是指中年郑伊健和高中时的自己。
剧本任性又悬浮,需要钢琴就在医院、居酒屋、空房就会有钢琴,二人没有约却可以默契的出现在同一间民宿,所谓达摩日出的挖坑不埋,而二人多年后在医院的重逢女主看到住院的男主不是问候身体而是一句有时间喝咖啡就暴走。
男主再看到和高中女主完全一样的女主女儿竟也心如止水,看来女主只是单恋。
片子和香港也没啥关系用南方任何海边小镇都可替代。
配乐主要是钢琴、吉他,也有大提琴、口琴、长笛、排箫。
但需要音乐在片中很吃重的起承转合作用却作品流于平庸,优美但无新意不动人,男主高中完成的上半段和后来中年最終完成的下半段不搭,完全是两首歌。
而在高中时歌手的配唱下又把郑伊健唱功不好的缺点放大了。
郑伊健这首《我的歌》在黄伟文的作品谱系里也是一般。
选角上郑伊健与演成年女主的演员目测得有二十年的年龄差真不像高三和高一的学长学妹。
不过本片和目前港片当下大讲人生困境、阶级矛盾与残酷社会的《白日之下》《年少日记》《正义回廊》《浊水漂流》《破地狱》《窄路微尘》……一系列香港新当代电影完全不同,去讲架空纯爱,却也自成一格,复古独行。
治愈系的小清新文艺片,故事讲述了青春时代的美好,也有中年后的遗憾,疗愈,和解更有时空穿越的玄幻意境!
画面唯美,配乐动听!
剧情围绕郑伊健《我的歌》展开,用时空穿插的叙事方式将故事娓娓道来,故事很简单,但演员将角色刻画的细腻深刻,真的很感动,很治愈!
这个电影的创作团队也真的很用心,每一帧画面都美出天际,音乐才子陈光荣亲自打造的配乐不仅好听,更贴合剧情,让整个电影得到升华!
郑伊健的表演脱掉了靓仔的标签,将一个失意落寞颓废的中年音乐人演绎的淋漓尽致,禁不住让人泪目!
许恩怡很漂亮很灵动,将剧中的灵魂人物青春活泼完美存现,陈卓贤的校园风也表演的很生动,总之这部剧的每一个环节都做的很好,是香港难得出现的一部佳作,好电影不容错过!
《久别 重逢》,一部一言难尽的电影。
所有的亮点,都留在了学生时代。
在那一段,尽管故事老套,少年版男女主演也称不上俊男靓女,但那种青春懵懂,看得人不由自主地嘴角上扬!
余下的糟点,都放到了现世中,比如,中年时代的男主与女主,外形上很违和,看起来并不似同学(离场后搜索得知:男演员,出生于1967年;女演员,出生于1994年,隔代了!
);再比如,比起拍青年人逐梦,中年人的逐梦更难拍,也更容易不讨喜,前有沈腾《飞驰人生2》,后有贾玲的高票房电影《热辣滚烫》,颓废的环节,每每看得人想逃,但喜剧明星掺杂笑料在其中,观众也能坐得住,而此片的男主,就年龄而言,与沈、贾二位相比,几乎已经不能称之为中年了,难道香港找不出40多岁的真中年么?
然后,里面的英文歌不错(属于可以加歌单的那种),自创的粤语歌可以听,收尾的粤语歌并不悦耳。
另外,电影演员,形象真的很重要,毕竟大银幕上,什么都看得很明显。
年纪大一点也不是很要紧,有绅士风度的老头,身材面容保养到位的中年男士,来就来这种吧🙏
今天上映的香港电影《久别·重逢》的第一个镜头,竟然是郑伊健右眼的超级大特写。
这含金量,懂的都懂。
导演梁礼彦巧妙地使用了一人分饰二角,通过双线叙事串联起少年与中年两段人生,在现实主义的底色里融入了奇幻体感,让“久别”与“重逢”都不再局限于物理时空,而是升华为与过去和解、为未来赋能。
影片细腻的笔触与治愈的底色,在白色情人节为观众献上一份关于爱、成长、救赎的深情答卷。
郑伊健时隔七年回归大银幕,其间甚至连内地的综艺和晚会都没怎么上过。
这七年,把喜欢他的影迷和歌迷等得好苦。
褪去“古惑仔”的外壳,以颓废音乐人苏升华的形象展现中年人的脆弱与坚韧,郑伊健克制的演技将迷茫与觉醒的层次感刻画得入木三分。
00后许恩怡是最为灵动的香港新生代演员之一。
她的这份灵动,成为了影片中时代变换中的不变初心,是最好的“药引子”。
日本四国与香港长洲的唯美取景,搭配陈光荣操刀的动人旋律,将观众带入一场视听交织的治愈之旅。
金像奖的七项提名,进一步印证了本片的艺术价值。
赶了一场在大陆的首映,差点包场(后面来只来了个阿姨应该是来看郑伊健🤣)是一部细节大于整体的良作。
一直秉承文艺片只看感觉不看逻辑的原则,在这部里面也碰到了很多触动的情节
去年圣诞去香港时其实铺天盖地的宣传哦-首先是少年主角的成长地设置在长洲,无论哪里的青春片,都偏好将故事背景定在大众嫌少听闻的海岛、村庄,仿佛在那里,主角之间的情谊会变得更加纯粹。
虽然男女主认识的契机在于文萱是转校生的老套设定,但在这个故事里没有爱和转校生打包出现的刻板故事元素,没有霸凌没有早恋羞辱没有恶俗中学男生玩笑。
升华和文萱走到一起的原因很单纯:知音“点解你成日揾我听哩d歌,不揾其他人?
你冇朋友噶?
”“佢哋都唔倾哩d啫…”很有意思的一点在,文萱说出自己能听出乐曲的季节后,升华弹奏了一段钢琴让她猜,主角还没给出答案之前,我也能猜到是秋天。
其实在这里讲万里挑一的灵魂共鸣就俗套了,我们的感知到的音乐意向是可以被训练的,听的歌越多就会发现世界各地的作曲家都倾向于用这样的乐段来渲染秋天,就像听大调会觉得雄壮,听小调会觉得阴森。
这两个能成为知音的小伙伴,大概是因为一个小渔岛能痴迷听唱片的人本来就会很少。
-其实没料想过这部会在内陆上映,所以当内陆观众接收到长洲也属于香港一部分这样的概念时多少会有些割裂,一面是传统符号里的奢华大都市,一面是相当原始纯净的小渔村。
片中升华在去九龙参加歌手面试时,因为迟到被评委拒之门外,但即使在2025年也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船才能到九龙呢。
小地方的人想要抓住一次实现梦想的机会,真艰难。
(btw不得不说近年来香港的独立作品越来越爱聚焦于非主流地区的故事,上次看也是野人老师才知道香港有个地方叫坪澳湾🤣)-人的性格底色真的会伴随自己一生呢,少年升华在比赛时就同评委讲坚持要唱原创不会cover,人到中年都快揭不开锅了依然不愿为市场妥协写那些行货hit歌。
-然后真的要夸一下画面,长洲和日本都拍得太美了。
郑伊健在日本爬坡那一段简直就是陈卓贤在[正式开始]里的MV画面重现-最后最好笑的一点是看到演员表才发现Phoebus有出演(你演了谁我请问),是现在唯一愿意找苏升华作曲的歌手(可恶的啊在暗讽什么作曲家过气了就只能给我们viu家这种糊逼写歌)片中最打动人的台词便是那段喜欢与爱的定义区分,少年文萱未送出去的“我喜欢你”在真实的故事线里只停留在了喜欢,中学就分开的他们只留下了最好的样子在双方的脑海中。
文萱穿越过后见到中年苏升华如此颓废不堪,却还依旧愿意费尽心思鼓舞他,到这一刻,喜欢才变成了真正的爱吧。
这片子看的人非常抑郁。
全片一直在奇幻设定商业爱情片,和文艺逼格爱情哲理片中摇摆。
前1小时属于后者,后1小时逐渐走向前者。
这种摇摆造成了文艺小清新不成,商业爱情片不就的两头不沾。
节奏缓慢,尤其在前1小时1个人到中年怀才不遇事业失败的loser各种失眠嗑药抑郁一直丧,真的有观众要看这种东西吗?
现实里已经很loser很丧了,没必要来电影院再看一遍这种失败的人生吧。
主线剧情很弱,极其简单。
除了两位主角的2次穿越互相拯救就基本没有真正的故事,更多的是情感漫溢和生活琐事。
这样的讲故事方法决定了,人物远重于故事。
但很不幸,人物很糟糕。
郑伊健的人设充满抑郁颓丧,写不出歌喝酒嗑药,面对少年时代的女友无礼甚至无视,一把年纪靠十几岁小女孩引导教育人生选择,活生生一个中年巨婴,魅力全无。
女主则努力走向精灵跳脱方向,但演员演技支持不住,努力演但硬凹不成,难以取信。
在核心设定上,没有好好锤炼穿越逻辑。
穿越本身设定已经不够新鲜,但玩出新意就是主创的本领。
但很可惜,这次还是很失望。
另外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如女孩在男孩离开前就说过看过了男孩的未来,但那会还没穿,她是怎么未卜先知的?类似问题很多,基本浪费了设定。
郑伊健太多年没有成功作品上映,主流受众早已更新换代。
而由于年龄问题老态毕现,看完只在感叹岁月就如杀猪刀,帅如伊健终也免不了面对这一天。
女主貌似资源咖,各种一番二番担当,让彭昱畅、郑伊健这样的咖来配戏,但真的就是普普通通一个小姑娘,颜值在这个圈里普普通通,表演在这个圈里普普通通,这样能行吗?
浪费时间。
不知为何,得知《久别重逢》在内地上映的消息,忽然很想、很想、很想去影院观看,即使发现它的排片少得可怜,即使知道大概率自己将包场观影。
于是,翻遍全城影院排片,在工作日的中午,穿越半座城市,一个人静静坐在荧幕前,做一场关于青春年少和找回自我的梦。
电影意料之中的安静文艺。
胡子斑白、头发乱糟糟的苏升华一脸疲态,抑郁、酗酒、灵感枯竭、事业停滞,这个微胖的中年人连背影都写满了落寞。
偏在自杀未遂抢救回来的医院偶遇年少时来不及展开恋情的白月光。
那一刻,苏升华只想找条地缝钻起来吧。
中年的不堪,浑浑噩噩,行尸走肉,“不如死了算了”苏升华说。
年少的记忆穿插而来,长洲,小街,沙滩,大海,穿着白色校服的吉他少年。
现实有多惨淡,回忆就有多明媚。
那一刻,我突然入了戏,匆匆收起啃完的汉堡包装纸,眼角有一点湿。
是的,这是我唯一能找到的空隙,只要带上汉堡,同时解决午餐,便可暂时忘记家庭,忘记工作,而不必愧疚。
中年社畜的字典里分秒都是精打细算。
我喜欢苏升华在偶遇夏文萱后,再见即是葬礼的安排,喜欢少年苏升华和少年夏文萱煲电话粥到天亮,喜欢大叔苏升华和少年夏文萱坐在日本电车上静默望着窗外,喜欢少年夏文萱在病房遇见中年夏文萱泪流满面。
我不去思考穿越时空依靠一条项链以及冥想的合理性,在看电影的一个多小时里,我安心地让情绪跟着电影流动,时而为青春美好而雀跃,时而为中年沉重而心有戚戚。
大概只有人到中年,感受才份外深厚。
我想这部电影是所有中年人写给自己的一首散文诗,是年过半百的郑伊健、陈光荣的,是中年导演梁礼彦的,也是中年社畜你我的。
电影结束,赶回去上班的路上,耳机里播着三首歌,《久别重逢》《我的歌》《细路歌Ⅱ》。
前者是电影量身打造的主题曲自然贴肉,后两首则完全“再听已是曲中人”,听着听着眼泪又止不住流下来,幸好戴着口罩,幸好上班尚有段路,幸好,人生尚有半程。
又名《就算得了癌症还是要穿越时空给那个把你忘到九霄云外去的初恋提供情绪价值》误入男频小说…看完只想说许恩怡真好看…人设是真烂 编剧导演执行出品醒一醒好吗现在已经2025年了
2.5星
日式纯爱(看了导演履历就懂了)片各种片段合集,情书+不能说的秘密,女主很亮眼,因为和音乐相关,对我来说是加分项,在这类电影里不算出众,只能说2025能看到这样的电影会勾起我的情怀。
陈卓贤演的像拍mv,女主的灵动撑起了整部电影
港版《不能说的秘密》+《想见你》+《情书》PS:前半段很好,后面太拖沓,明明很多地方可以完美收尾,偏偏一拖再拖。
我晤在你身邊,你都係最叻d
原本五星,我看得超投入,哭得无法自拔,直到夏文萱的那一句“你要记住,即便我不在你身边,你依然是最棒的”,我像熟睡中被针扎了一样惊醒:原来她的存在是为他服务的。被食物链接、被歌曲链接,很难让人不想到《初恋》,甚至我每每听见diamonds on the sea都不受控地落泪,也与初恋有关,也英身着新的蓝毛衣,轻盈一转,镜头转向少年,也是这样曼妙轻盈又引人遐想的乐调。但我更喜欢初恋,因为也英的视角也是完整的,她也有属于自己的欢愉与忧愁。片中少年组第一次出现时的那条岔道,和past lives里的那条街巷一样,但苏升华回来了,不同的是诺拉离开后再也没有回来。乡愁是男人的奥德赛,逃离是女人一生的史诗。一星,就扣在这里,我不想再看纯粹男性叙事,我希望同时看见夏文萱。
我觉得一定是导演看日剧和动漫看多了
三星全给女学生演员。男的,别太自恋了。
故事稀巴烂,可别侮辱纯爱了。
許恩怡真的亮得太誇張,年底三部港片,最後我覺得這部最好看。
影片融合了许多元素,最终就牺牲了剧情的流畅性,电影语言没有什么亮点,有点四不像
比预料之中好看很多,几个地方莫名戳我泪点。永远会喜欢阳光明媚青春的女孩,也很喜欢过去和现在的互动。曾经清晰的会变模糊,人有点迷失的时候,能否找回当年的自己呢。身边有支持的人固然很重要,就像故事是女孩拯救般突然降临到40多岁的男人身边,但最主要的课题还是和自己对话,路终究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很巧遇到了谢票场,许恩怡的脸真的好小啊,可可爱爱。原来直到拍摄那天,妆造时,他们都还不知到底能不能看到日出。所以又写了阴天的版本。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女主的表演挺灵动的 郑伊健很帅55 剧情的话感觉前半段有点平 后半段还是挺有意思的 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女主说“喜欢,是因为他好,才喜欢他;爱一个人,是当他不好的时候,也陪在他身边,让他变回好" 这段台词挺戳我的🥹片中出现的bgm也挺好听的 总体来说我觉得值得一看啦
久别重逢,
谁能拒绝这奇幻爱情片,真的哭死了
全部给伊面,女生部分逻辑线让人无语。
希望不要有遗憾!
一星給四万十市!一星給ian的笑容蘇昇華年青/中年氣質對不上,就算是多頹廢也不應該掩蓋了那份才氣+歌喉😹雖然說有second chance很好但這鬼故事也讓我想回到打開這部電影之前😬
真的快看哭了!节奏特别好的一个电影!真的让你感受到了青春的朦胧和中年沧桑的碰撞。感觉是对青春自己的怀念和对中年自己的救赎。希望我40岁的时候,还是那个倔强向往美好努力青春的我。很喜欢这种青春朦胧的感觉!中年男女主和青年男女主都演得非常好!歌曲也很有青春的味道!啊啊啊啊果然长大了就会多愁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