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杨家将

忠烈杨家将,一门忠烈杨家将,杨家将,Saving General Yang

主演:郑少秋,徐帆,郑伊健,于波,周渝民,李晨,林峯,吴尊,付辛博,邵兵,梁家仁,安以轩,李倩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粤语年份:2013

《忠烈杨家将》剧照

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1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2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3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4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5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6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13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14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15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16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17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18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19忠烈杨家将 剧照 NO.20

《忠烈杨家将》剧情介绍

忠烈杨家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北宋年间,辽国兵马在耶律原(邵兵 饰)的率领下大举入侵中原,当今圣上着杨业(郑少秋 饰)和潘仁美(梁家仁 饰)两位重臣出兵抗辽。谁知潘仁美公报私仇,于金沙滩一役临阵撤兵,致令杨业陷入重围,困于两狼山城。杨家有子七人,依次为:延平(郑伊健 饰)、延定(于波 饰)、延光(周渝民 饰)、延辉(李晨 饰)、延德(林峰 饰)、延昭(吴尊 饰)和延嗣(付辛博 饰)。虽然前路凶多吉少,但为了营救父亲杨家七人依旧冒险出征。然而此一战凶险非常,一方面耶律原势要报当年杀父之仇,屠尽杨家父子;另一方面潘仁美作壁上观,意欲置杨家于死地而后快。 苍凉两狼山,一曲忠义悲歌流传千古……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猎魂四大神兽外传愤怒的小鸟2抱紧我香港人在北京南家三姐妹再来一碗衰仔斗邪神一件小事五枚金戒指罪夜无间污秽之神黑水岭推理要在晚餐后支离破碎管你来自哪颗星天主之岛幸福的女人人皮客栈3闪电十一人猎户座的刻印罪魁祸首谁是凶手青涩岁月的夏季超感神探第二季编织记忆第三季父辈的旗帜善良背后忠犬帕尔玛查理·巴特利哑巴新娘蹩脚魔术师:糟糕的圣诞节

《忠烈杨家将》长篇影评

 1 ) 杨家将,我心中永远的英雄

光是冲着杨家将的故事,我也要看《忠烈杨家将》,虽然因为早已知道了结局而一直不忍心看,不过我还是想看看,这个我尊敬的英雄故事被翻拍的怎么样了。

从小就没什么英雄情结,如果一定要有,那就一定是杨家将了!

小时候看《杨门虎将》印象特别深刻,最后杨家将的壮烈牺牲我哭了好久,当我知道要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又把杨家将的故事找来看,然后又被虐了。

幸好,这不是真的历史,否则真的太悲壮了。

《忠烈杨家将》还是拍得挺还原的,我个人感觉还不错,而且还抛弃了各电视剧花大篇章来描绘的七子的爱情。

战争场面挺血腥挺不错的,演员阵容就不用说了。

接下来细说一下各个角色。

杨令公,郑少秋饰。

杨业作为杨家将的领头羊,忠肝义胆,老当益壮,虽然我一直对他不是死于战场而是撞死在李陵碑前而不满意,不过电影还是挺还原的。

杨延平,郑伊健饰。

这是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角色,很有大哥的样子,长兄为父,说的没错。

“假如兄弟中注定死一个,我选择自己。

”杨延定,于波饰。

二郎有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味道,不过也确实是很勇猛的,大郎二郎惺惺相惜,我就不说什么了。

杨延安,周渝民饰。

三郎在原作里是个可怜的角色,“马踏如泥”。

一直担心会有这么悲壮的剧情出现,好在三郎被改写成了一个神箭手,死法也温柔了些,周渝民演得确实很帅呢杨延辉,李晨饰。

想说内些关于槟榔的情节是怎么的呢!

好吧和五郎一起说。

杨延德,林峯饰。

七子里最精通医术的一个,医者其实也是一个需要很大勇气的职业,当他看到并肩作战的兄弟,父亲一个个伤痕累累,自己看着比他们更痛,战场上血流成河,自己的双手触碰一滴滴鲜血,一道道伤口,多么痛苦!

四郎五郎其实也没死,一个被俘当了驸马,一个出家当了和尚,当然也不能因此就说他们不是英雄了,杨家将各个都是好样的。

杨延昭,吴尊饰。

这是我最不满意的角色!

除了最后亲手杀死耶律原,我觉得他甚至可以说一无是处,靠靠靠,六郎不是这样的><杨延嗣,付辛博饰。

七郎一直是我最心疼也最喜欢的,而且付辛博是我曾经的偶像。

我强烈要求《忠烈杨家将》给七郎一个交代!

这是怎么的呢,七郎不应该是第一个死的吧,而且最后除了片尾字幕,甚至都没有细细交代,七郎都没怎么参与战斗,去你妹的,七郎是年幼冲动,但还是很能打的好吗,七郎是死得最惨的,万箭穿心,是我最不忍看的最大原因,这部电影轻轻带过我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不过付辛博戏份真的太少好吗,我不满意。

再说说两个奸角。

潘仁美和秦桧一样是彻头彻尾的大贱人!

就算七郎没有打死潘豹,以他的人品估计也不会出兵救杨业,七郎死时他的眼泪我没有读懂,是因为想起儿子而是觉得对不起毕竟是同盟的杨家?

耶律原说白了也不算是奸角,打仗嘛,总有一死,都是为各自国家而战,不能因为他杀了杨家人就说他是坏人,其实耶律原还是很值得敬佩的。

好了,综上这样那样的优点缺点,四星!

其实我有为了杨家将的故事打高啦,但这样的电影还是值得鼓励的。

我史上最长的影评先给我心中永远的英雄——杨家将。

 2 ) 热血不死,忠烈满怀

对这部片子真的抱有很大的期望,虽然看过之后觉得小小的失望。

这个影评呢,就从杨七郎谈起。

影片的一开始,看见六郎和七郎受家法被打的画面,之前听付辛博自己说这是真打!!!!

之后我就震惊啦,看到那个鞭子打在他身上,疼在我心里啊!

之后就是看到七郎为什么挨打,首先是因为小七身上的那一股倔脾气,在就是说他为了六哥,和潘豹对打,之后潘一个不小心自己摔在啦擂台上,看到这里真的觉得小七真的很冤枉啊!

为什么啊,后来皇上下令说去让令公去当先锋,之后别围困,杨家七子去营救爸爸,小七因为看到爸爸被毒箭射伤,五郎为父刮骨疗伤,小七看到这一幕是在于心不忍,就去想潘仁美谈判,潘仁美误以为是辽兵,小七也是冲动,之后就拿子母枪射了出去,之后就被万箭穿心一剑穿喉啊,看到这一幕真的很心疼啊,之后还有一场还魂戏,那句爹,直接截中我泪点啊啊,有木有啊。

故事的结尾,娘只有一句话真的截中泪点啊,我们,回家!

有木有真的很感人,很悲壮的故事,但是我觉得前面应该加一点铺垫啊!

总体感觉真的不错!

热血不死!

忠烈满怀!

 3 ) 见色起意不是罪过,每个人都帅得惊心动魄。

不是专业影评,先聊一聊剧中男色们。

上映的第一天,就心急火燎地去购票。

目的很俗气,看的不是电影,而是周渝民。

小学六年级时,《流星花园》在安徽影视频道播出,正是冲刺升学阶段,家中一台熊猫牌电视机是严令禁看的。

不过是吃晚饭时无意中多瞅了一眼,就再也没放下过周渝民的俊颜。

长的好看本身就是一种天赋。

更是一种得天独厚的资源。

我们多少人对他们一见钟情,开始其实都不过是见色起意。

周渝民不是科班出生,但成名太早,又是风靡亚洲。

一旦沾上偶像的头衔,演技就逃不出被人质疑。

但是,周渝民其实是差了一个契机而已。

那会当他《痞子英雄》和金钟奖视帝失之交臂时,实在很遗憾。

这些年过去,尽管仔仔的演技还是会有被挑剔的地方,但是他一直是肯用心的人。

我一直希望出现这么个角色,令他摆脱亚洲偶像的身份。

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一个转机。

他们都说,周渝民是台湾梁朝伟。

当年伟仔也在香港TVB多年,后来遇上了王家卫,人生就成了另一番光景。

仔仔其实也是具备这样的潜力的,当然,我不想他做梁朝伟第二。

因为他本身已是独一无二的周渝民。

只是如今的娱乐圈,太多渣人不厌的导演,毁人不倦的编剧。

不求能一举翻身,但求仔仔慎选剧本。

在这浮夸的年代实打实地慢慢来。

《忠烈杨家将》是周渝民第一次出演古装武打剧。

蓄了两撇胡渣子,多了一些成熟味。

但扮相却也意外得十分儒雅。

不少人评论说,可以去演诸葛亮。

嗯,那么不妨去演周瑜吧,还是本家呢,而且这个角色的心理戏该会更令人揣摩。

不说《忠烈杨家将》这部电影怎样,对古装武打剧了解甚少。

但很感谢于仁泰导演给了仔仔这样一个角色。

在那么多出挑的人里也挡不住他的锋芒。

在两狼谷,他一刀扎进辽人的胸膛时,那凶狠利索的模样,顿时电影院里“好帅”声四起。

而芦苇荡射箭的戏更是令人惊心动魄了。

昨晚在一部小说中看来的一句话,金刚怒目,菩萨低眉,都是他。

在这用来形容周渝民,也是再好不过了。

想起大二的时候很喜欢看仔仔的访谈节目。

面对他实在教人色心大起。

跟主持人交谈的时候完全可用八个字来形容,君子如竹,倚风自笑。

而一言不发的时候,就是另外八个字了,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这部电影给了五颗星,完全是偏爱的成分,也是因为周渝民值得肯定。

当时,在剧照评论里还戏言,因为周渝民,想把满天星星都摘下来给豆瓣。

多少人批评这部电影,有的井井有条,有理有据。

也有的只是吐槽,发泄而已。

这是一个充斥舆论的时代,矛盾突起,两方各执己见。

而意志不坚定的人,很多时候,会被恶评给吓退。

其实,值不值得,每个人心里都该有属于自己衡量的标准。

人生活着已经很艰难,如果还要被他人所左右,这真叫人辛酸。

票价团购或学生票也就二十多块,首映时和宿舍姑娘坐在电影院里,看到心仪许久的人,他的演出比自己想象中还惊色。

傍晚跟舍友在家小餐馆点了一荤一素一汤。

相机里还收获了张在电影院跟仔仔剧照的合影。

这一天功德圆满。

另外,说一说其他男色们,当然,每一个都帅得惊心动魄。

郑少秋和郑伊健,双郑,很久没看他们的古装戏了,感觉一别经年,廉颇老矣,却仍然值得顾惜。

于波,最喜欢他仍是连城壁。

李晨,不由自主就会想起《北京青年》,让我有点出戏。

林峰,仍是挥之不去的风流倜傥,但这部电影中神情中规中矩。

果然,男人不痞,女人不喜。

吴尊,模样太干净,由他演老六很适合。

当他坚持要带父回家,那坚毅的小眼神,虽然决定很愚蠢,都不忍心教人责怪。

还有一大卖点是裸戏。

付辛博,对他的了解就限于加油好男儿和一首《光荣》。

因为没戴眼镜坐在七排看电影,付辛博的样子一直看的很模糊,直到老七死时魂归梦里,嗯,那个镜头很令人心生戚戚。

最后,总结下电影的看点,就像开头所说,我看的不是电影,而是某某某。

而且就冲着老中青三代帅哥,没有替身演员的卖力演出,花上二十多块钱去一趟电影院看,怎么说也都是值得的。

================分割线==============当看完豆瓣上的吐槽评论之后,我嘞个去,觉得自己有必要热血青年一把,为《忠烈杨家将》义愤填膺一下了。

在这个骚乱的年代,口无摭拦地吐槽已被标榜成一种个性。

如果这也称得上是影评,我也来一发所谓的“吐槽”吧,实在已是不吐不快了!!!

豆瓣这块文艺又闷骚的平台,电影栏目一直处在水深火热的互掐中。

像我这种既不是看过成千上万电影的专业户,也不是豆瓣资深文艺小青年,不能像他们对电影已有了中肯的审美能力。

于我这种普通看电影的业余人员而言,豆瓣其实就是一个风向标。

每次都看了豆瓣的评分后,再去买票上电影院。

但这场《忠烈杨家将》,自己是买了首映。

电影三颗星绝对是值得的!

虽然情节有点硬伤,但劳资又不是文艺片,这是古装战争剧啊!

首先战争场面恢弘霸气,教人感受到一种悲壮。

比起《泰囧》那种卖低笑点,《忠烈杨家将》实在更触动人心,那是一种震撼。

好吧,也许当下社会那种忠孝仁义的意识越来越淡薄,所以,又比起《北京遇上西雅图》这种小三话题,感情戏更能众人引起共鸣??!!

再者,虽然每个演员都帅得无与伦比,但也不能因此就忽视他们实打实地用心演出呀!!!

就像郑少秋六十多岁了都是亲自上阵,但一招一式绝不含糊!!

郑伊健的动作戏也很值得一看。

而电影里马背上的戏,武打戏都那么漂亮,帅得惨绝人寰,完全称得上是大场面。

尤其是在电影院的屏幕上看时,放大了效果也都看不出粗糙,反而更壮观。

好吧,或许,《忠烈杨家将》就该拍成,君主昏庸,你就该没有任何忠心可言,该变节就变节,聪明点做人,不然会被骂愚忠的。

然后亲爹被困就该见死不救。

兄弟之间你死我活,应该各不相干,能逃一命是一命。

这样才招人待见吗?

嗳,只能说,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还是我们早已没了赤子之心,比起宁愿相信小三上位的爱情,也不相信什么狗屁的忠义仁孝之情。

另外说一说《忠烈杨家将》情节,虽然是硬伤,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它其实又那么顺理成章。

郑少秋撞死李陵碑,不过是不想拖累自己的儿子们。

这有错吗?!!

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七郎年纪最小,性格莽撞又率真,因为自责和内疚,他去找潘仁美,却被乱箭射死。

但这就是七郎!

哪个人年少的时候没有一股无所畏惧,天不怕地不怕的叛逆劲!!!!!

六郎吴尊坚持带父回家,这有错麽?!!

换做是我们自己,哪个忍心教血肉至亲的人埋尸荒野。

这不过是一个儿子在尽自己最后的孝道。

况且当时六个儿子都在,身怀武艺,难不成一具尸体都带不回去?

大郎郑伊健只身赴死,拦截住敌人,给弟弟们回家留了不少时间,二郎于波去了又回,大概是经历了心理挣扎,就算死,也不能丢下大郎一人孤军奋战。

杨家将个个好儿郎,如果真做了那种,要兄弟命换自己命的人,估计大家又要吐槽了。

四郎和五郎之死,因为追兵太多。

但林峰和李晨两人并肩作战的场面,兄友弟恭,各种教人热泪盈眶。

有木有!

三郎之死,太突然,但周渝民奉献了一场最精彩的射箭戏!!!

很多人吐槽说,电影没什么台词,情节过于简单。

只能无力地说,在闷骚的豆瓣上,果然还是文艺片比较吃香。

通常来豆瓣写影评的,都想从电影中找出一两句能颤抖人类灵魂的台词,山路十八弯的情节来深究一下,再写个意味深长的长篇大论。

这就是豆瓣呀。

可惜我就是一枚俗人,刚在整理这段影评时,仍是有被《忠烈杨家将》感动到。

看到很多给一颗星的,还有吐槽恶评的,以及竟然还有被吓退说不去看的?

嗳,只能说,坚持去电影院看自己想看的电影,让豆瓣上的水军们去说吧。

 4 ) 只道皇帝腹黑,原来最腹黑的是导演

《忠烈杨家将》。

剧情简单到整个故事在开场三十分钟就演完了。

杨家将的故事如果不是讲杨家军怎么与辽人杀个你死我活又有什么好看?

古时候说书人最爱讲、老百姓最爱听的还不就是电影中那后90分钟的战场戏码?

如今这个年代,热血真男儿太少,多少年前香港武侠电影盛行,那是人们都还讲求忠孝礼义的年代,就连《古惑仔》也大秀兄弟义气。

而去年最火的港片《寒战》,男人们都开始玩高智商高科技了,重义气重感情的李文彬最后也只有退隐江湖的命。

话说回来,虽然电影里的文戏不多,但看得出导演、编剧在内容上的精炼。

一开场就摆出了潘杨两家不共戴天的家仇。

而皇帝面对这左膀右臂两家人的矛盾,碍于手心手背都是肉,迟迟不肯表态。

恰好辽兵犯境,倒是给了皇帝一个台阶下。

原本顺势打发了杨业领兵出征,若凯旋而归则将功补过,潘仁美对救国救民于危难的杨家也不好再加责难,若兵败而归则刚好治杨业一个领兵不力之罪,也算平息了国丈与宠妃的愤恨。

没想到潘仁美也主动请缨,皇帝自然不好在这个时候驳了国丈的面子。

也罢,你们两家的恩怨就让你们自己到战场上去解决吧,生死定夺在天意,与我皇帝无关。

于是,皇帝将主帅印交付了潘仁美。

他又怎会不知潘仁美会假公济私伺机害死杨家军?

只不过朝廷损一员大将又何妨?

何况杨业已是不惑之年,廉颇老矣。

更甚者杨家军在民间威望日益高涨,功高岂能盖主?

杨业此役未出战,已注定一场悲剧。

之后,皇帝恩准杨家七子赴两狼山救回老夫,也不过是笼络人心的手段而已。

正如苏武大人梦中所言“哪个帝王会派兵营救败军之将?

”皇帝之所以有如此举动,不过是念及杨家会对他任潘仁美为主帅心怀不满,借这个机会给一个天大的恩赐于杨家,从此杨家感恩戴德继续忠君报国。

于是,皇帝的腹黑就在这些碎片式的片段中塑造成功。

尽管剧情乍一看简单到不行,就连我自己看到三十分钟的时候也在心里嘀咕:这剧情就算完结了?

但杨家将的故事,本来就是家喻户晓,就算没猜对开头,也猜得到结局。

所以,导演也不卖关子,痛痛快快地把结局抛给了观众。

当你知道一个人必死无疑的时候,你就会在心里进一步放大这个人物身上的悲剧色彩。

更悲催的是,你知道他一定会死,你却只能无力地看着这一切进行。

只知道皇帝腹黑,原来最腹黑的是导演。

 5 ) 落叶归根日、逝者心安时—影评忠烈杨家将

中国古往今来便是礼仪之邦。

中国人讲究追根溯源,“忠孝礼义”更是千百年来不变的美德佳话。

4月4日为清明节,是祭祀祖先,怀念逝者的日子。

中国人对“家”的观念尤其看重。

所以无论生者还是逝人对于回家的渴望有违强烈。

因为家人永远是心底最深的眷念。

得意时喜与家人分享快乐、难过时愿与家人分担忧愁。

从古至今,从生至死中国人对于“家”和“家人”的观念之深均是他族不可及的。

《忠烈杨家将》从影片一开始便在强调杨家一门的和乐祥融之景。

七郎为六哥出头打擂台失手杀死潘仁美之子潘豹,为什么?

因为“家人”。

二郎为马不忘告诫爱驹保护弟弟,为什么?

因为“家人”。

杨业重罚两子,出征前却忍不住问道爱子伤势,为什么?

因为“家人”。

大郎明知此行凶多吉少仍执意带弟弟们奔赴两狼山,为什么?

因为“家人”。

因为爹在那!

因为娘希望看到一家团圆无事。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杨业自尽于苏武庙前杨家六郎也要拼死带回父亲的尸体。

这就是为什么耶律原杀了杨家五郎后要收集起他们的兵器。

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杨六郎的怒火,让他停下带杨老令公回家的脚步,好达成自己杀尽杨家七子的愿望。

只不过耶律原作为辽人他忽略了中国人对于“家”和“家人”的观念。

就像杨六郎说的“我背上的承诺比你的更多”。

看看最后那场打斗。

虽然杨家兄弟不在,但每一副兵器都在打斗中起到了作用。

等于是杨业+杨家六子(七郎被潘仁美乱箭射死在寰州城外)对耶律原一人。

我想这也是导演想要表达的观念。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你永远都是“家人”内心的牵挂。

家人与你同在。

  导演对于动作和战争场面的把控还是值得称道的。

杨家七子第一场遭遇战,“火龙飞天”充满新意。

马踏血河,二郎从尸山血海中扛起杨家军旗。

五郎替杨业刮骨疗毒以及众郎苏武庙前烫铁烙伤都无不充斥着浓浓的男性荷尔蒙。

  印象比较深的场景还有四郎和五郎土城前的壮烈和凌然。

很喜欢那一段对白。

“你不是说吃槟榔不好吗?

”“我需要亢奋”。

好一对大敌当前还欣然赴死的杨四郎、杨五郎。

  说说我比较喜欢的几个角色吧。

  杨大郎,郑伊健的表现中规中矩吧。

身为大哥,无论是铜锣湾的陈浩南还是金沙滩前的杨大郎。

都体现出了大哥的气势。

阵前掌掴杨六郎没看住弟弟那场戏,一气呵成。

看吴尊的表情应该也是被大哥的气势震慑到了。

山谷前一夫当关,做好了第一个牺牲的准备。

因为他是大哥!

他答应了娘,要弟弟们和爹平安回家。

在被耶律原单枪挑起的时候,他流下了眼泪。

并不是因为怕死。

是他从耶律原的话中读出了自己的牺牲也许都换不来弟弟们平安回家。

他心碎了。

  耶律原,对于耶律原身世的介绍能更好的帮助观众理解为什么身为辽国元帅居然在阵前在国家利益面前为了一己私怨而枉送了大好战局。

要知道当时杨业已重伤。

凭潘仁美的那点本事自然是不足以抵挡耶律原的。

其实在耶律原这里,也能体现出“家人”的观念。

他对杨大郎说“你爹杀我爹于阵前,我不怪他,但我不能放过你们。

因为我要你娘感受下我娘当年的痛苦,我要你娘更痛苦”。

可以想象耶律原从小就活在痛苦和怨恨中。

他看着自己的娘终日以泪洗面。

他唯一活下去的理由兴许就只是为了今天。

所以当他有这个机会可以斩杀杨业和其七子的时候他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什么大局为重。

什么对错成败在为父报仇面前都根本不值一提。

我想这是耶律原对于“家人”错误的理解。

  潘仁美,潘仁美射杀杨七郎于寰州城外。

有那么一瞬间我是同情他的。

因为当杨七郎说道“我杀了你儿子,我愿一命抵一命”时,潘仁美眼神中闪烁的泪光。

可见作为一个父亲他对儿子的疼爱。

所以当时如果是作为一个父亲角度来说,我真的没那么恨他。

  最后,我要说说杨三郎—周渝民。

这是全片中时刻在闪光的角色。

周渝民对于他的第一部古装片奉献了极为精湛的演技。

曾担心其年龄和性格会驾驭不了这个哥哥的角色。

事实上我的担心多余了!

出征前,杨三郎怀抱爱子的样子有那么一刻让我恍惚他好像真的已为人父了!

虽然只是一个镜头,但不得不说这个镜头下是仔仔沉淀多年的演技。

因为你终于发现原来花泽类抱着自己孩子的画面也是不违和的。

  出征首战,杨三郎“火龙飞天”几乎零伤亡即攻克了防线。

虽然耶律原事后说明此战只为试探。

但他派遣手下大将萧风狙击杨三郎足以证明他对这位杨家神箭手的忌讳。

  两狼山围剿。

大郎拍了拍三郎的肩膀。

三郎便心领神会。

此时便能看出,杨三郎在杨家军的地位。

是一个可以一箭定乾坤的主。

护父突围杨三郎瞻前顾后却忙而不乱,一众辽军见三郎一搭弓便吓的趴在地上盾牌护身。

可见辽军对于杨三郎的忌惮。

  苏武庙前,他独自倒在树下。

大郎递过烧红的兵器。

侧影下他只是接过烫在伤口上,便再无多话。

杨业自尽于李陵碑前,第一个发现的人是杨三郎!

为什么?

因为他是最机警的。

哥哥和弟弟们可以休息。

他不可以。

因为狼性使然!

  金黄色的稻穗田、凌烈烈的杨三郎。

从眼神到动作,周渝民形神兼备的演绎出杨家最不多话却又最心细凌厉的一子。

一场稻田弓箭对决堪称全片最大亮点!

因为就武器来说,弓箭的观赏性无疑也是最高的。

三郎最后拔箭飚肉近距离射杀萧风的镜头绝对燃烧了所有的男性荷尔蒙。

  《忠烈杨家将》做为一部商业电影,总体是合格的。

剧情虽经不起推敲但说实话这样一部题材。

确实不是卖弄剧情。

它的场面、动作和一众型男的演出已经是值回票价了。

可能它不是一部完全遵循原著的电影,但它的所有改动在我看来大部分也是合乎情理的,如有人质疑杨家将居然不用枪。

我想是为了视觉需要,都用枪也真的不好看。

如果没有这部电影也许我只知道杨六郎、杨五郎、穆桂英、杨宗保。

但这部电影下来我记住了所有郎。

更记住了杨三郎。

金黄色的稻穗田、凌烈烈的杨三郎。

  

 6 ) 七郎身死心却不死,为父报仇孝字当头。【热血不死,挺七郎】

4.4 一直盼望的日子,从拍摄到上映关注度一直颇高。

走进影院观看【忠烈杨家将】绝对是正确的选择。

七郎与六郎赤裸上身双膝跪地受罚的画面拉开了电影的序幕,七郎直率却冲动,英勇却稚嫩,个性七子中最为鲜明。

由于擂台比武的失手,同六郎一起受罚,被父问及伤势时,"五哥的药很好用"一句话,显示出七郎稚气未脱。

父亲出征打仗,却遭敌人埋伏,生死攸关之时,一起营救家父。

七子迎日出征场景十分振奋人心。

(天真希望七子与父一同归家)然而见到父亲却是性命难保,救父心切,理性思考全然不顾。

七郎的内心戏很重。

在墙角左右为难,眉头紧锁。

看父亲伤势如此严重,需刮骨排毒,他的疼痛也是深入骨髓,这一切的都是自己的过错连累的父亲,他的自责让他失去了理智。

此时决心下,寻求救兵,向潘仁美求救。

不顾六郎阻拦,鲁莽的性格让他踏上一条不归之路,但这条路也是他自己选择的,后果他自己也很清楚。

城门外同国不给开城门,七郎一指指向潘仁美:“你儿是我杀,我愿一命换一命。

”此行已报必死之心。

此时的他孝字当头,为父而死他心甘,为父而死他是孝子。

七郎虽然没有战死在杀敌的战场上,却也死的光荣。

乱箭穿心时的场面至今还心有余悸。

七郎的死,鲁莽行事只是小因,孝子之心才是大因。

身死心不死,化为鬼魂仍惦念父亲。

最后的一声:爹。

叫的心之动容,让人为这个小小少年叹息。

七郎虽然戏份并不是很多,打斗的戏份也不多,演技当然不用说,期待更好的表演更多的电影但是这部剧并不完全是一部动作武打片,感情戏也是很大的一部分。

七郎的内心戏也是感情的一种表达,让人印象深刻。

忠,有杨业对国家的忠。

孝,有七子对父亲的孝,【忠、孝、仁、义。

忠烈杨家将】影评神马的根本不知道神马东西,就是个人看了电影的一些乱七八糟的小感想。

 7 ) 此片离烂片还有点距离

本想打3星的,但看到这么多人还没看就随便给1星,那我只好随意给个5星了。

看之前没多大期待,我就是冲着某人去看的,让人超出预期的是上座率居然很不错,几乎9乘吧。

说实话因为之前看过很多剧透的点评,导致对情节了解太多,所以全片下来没有感动到流泪那么夸张,不过音效起了很大作用,电影除开始那段交代事情原委有点慢,开战后节奏很紧凑,后面打戏撑满全场,配上音效还是有点震慑力的,出影院后心跳都还没平静过来,导演的确没有刻意煽情,直接用镜头语言表达情感,但感觉有点过于节制了,几乎是给观众零喘息时间,发生事情后还没回想过来马上就进入下一场厮杀,这种节奏的确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战场上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没人会给你时间感伤追忆,但对我这种反应迟钝的人,在接二连三的死亡后一层压一层的感情没有很好的宣泄出口,到后面积压起来的情绪直接导致沉重多过于感动。

关于此片的评定,是的,不用说此片拥有多个烂片的明显符号:偶像演员扎堆、所谓古装大片(估计现在不少人一听到古装二字就直接归类烂片了)、杨门女将在前(虽然这两片子半毛钱关系也没有)……这种片子还没上映就被多少人认定了烂片一部,所以从不对他的口碑报多大希望,但不管怎样希望看过后再来论断,在我对烂片的认识里,它离烂片的行列至少还有那么一点距离:1、至少故事交代完整清楚,构架清晰通畅,无雷点、节奏紧凑无尿点2、耳熟能详的故事,却还是有几个情节出乎意料,让人感动的地方不期而遇,真的是打到心里,有感动3、人物性格刻画明显,让人印象深刻(我看过好几部杨家将的电视剧,但没有一部是把7个儿子都塑造出来的,大多是4567为主,但这个才100多分钟的电影却把7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都交代得很清楚,并让人记住每一个人,这点不容易)4、偶像们全是在战场上灰头土脸的厮杀,没有故意耍帅摆酷,几乎群戏,里面只有杨家将没有偶像明星,看完后感觉就是看了一部电影,而不是花痴了一帮明星。

以上几点虽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优点,但我认为这是这部片子保留住的最基本的底线,我要求不高,所以在我的理解范围内它不算是烂片,当然它有很多瑕疵,比如故事太过熟悉让人第一印象就是缺乏看点、影片宣扬的“忠孝仁义”把“孝”体现的过多而淡化了“忠”;音效很棒,但也是把双刃剑,感觉盖过了剧情的感染力;总之杨家将这种早已耳熟能详的故事创作空间实在有限,加上市场对古装片的排斥逆反心理,被人不看好也情有可原,但不被看好是一马事、影片本身好不好又是一马事,至少这部片子还算是认真制作,有热血有感动,我给3星以上!

这片子从开拍到上映关注了两年,一开始多少会有点粉丝心理,会纠结别人的评价,但看完后就坦然了,优也罢劣也罢,那是别人的感受,它在我心里已经有自己的分数,我关注的那个人进步很大这就很好,这类片子在现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很难取悦观众这是事实,在还没上映就被大片舆论导向烂片的情况下,除非此片是真的有什么惊人之处而后期反转,可惜它不是,它只是正常的讲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而大部分观众已经对这类故事不买账了……只希望古装片早日赢回观众信任吧

 8 ) 忠烈杨家将影评——无题。

说实话,我向来都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可是看完之后,我很庆幸我没有错过它,强大的演员阵容,气势磅礴的战斗场面等等等等每一点都做到了99分!

(不要问我为什么不是100分,因为还有1分要留点余地给时装版的XDDD)尽管导演没有用什么大悬念来吸引人,也没有特地去渲染或凸显什么,甚至连每个人的死都是那么的迅速,这种设置稍有不慎就会变成一部无聊的烂电影,可于导就是这么有本事让电影一气呵成毫无拖沓又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

真心赞先说七郎,很小声地说一句如果没有付辛博的话我根本不会去关注这部电影,然后请容许我仰天大笑三声真心觉得包子演技比以前好了很多!

咳咳回归正题!

很多人都说是七郎是罪魁祸首,而且他的死是最没价值的,我却觉得未必如此。

潘仁美恶行昭彰,杨令公忠心耿耿,同朝为官本就是对头,若得机会,潘仁美怎会不杀杨令公?

只是恰好,七郎害死了他的儿子,让他更加坚定了要除杨家的信念。

而七郎,家中幼子,父母的疼爱少不了,六个哥哥的爱护更是把他宠上了天,性子骄纵些本就正常,再加上年纪尚小,难免会冲动些,谁年轻的时候没有活过一些无法无天的日子?

可是危难的时候,正是这个“不争气”的七郎,为救爹和兄弟,不惜下跪求潘仁美,并非他认可了别人扣在他头上的谋杀的罪名,而是他觉得,宁可自己背下罪名去死,也不能让爹和兄弟们出事。

“你儿是我杀,只要你出兵救我爹,我愿一命抵一命!

”“我今天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最终,万箭穿心的结局成全了他的孝心。

一个人,小小年纪就能有这样的魄力与担当一切的勇气,若非缺少了岁月的打磨,他朝必成大器!

再者,我想说的是三郎。

从电影一开场,我的视线基本是停在七郎身上的,可是渐渐地,我开始用心去了解每个人,关心的是整体而非七郎一人,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三郎,或者说,是周渝民。

对他的印象,始终停留在花泽类那种温柔型上,可是这一次看到他的表演,完完全全让我改观了。

三郎凌厉的眼神,甚至是气场,百发百中的箭,真的是perfect!

同时,我很欣赏三郎的性格,典型的少说话多做事,开场1个小时一句话都没有的他,却始终默默地关心着大家,兄弟腹背受敌的时候他总是能一箭射倒兄弟背后的敌人。

并且,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会如七郎一般意气用事,大郎要求独自留下,二郎坚持要留下陪大哥的同时把弟弟们托付给了他,他眼中是那么明显的不甘不愿甚至想一起留下,可他知道,他必须走,因为他是三哥,大哥二哥不在的时候,他必须担负起全部的责任,所以毅然带着弟弟们离去。

他又怎会不知留下几乎是死路一条?

可是他更不愿辜负,带着爹和兄弟们回去,是对大哥二哥最好的回报。

最后,好不容易报了杀父之仇,一转身却死在耶律原手上,出人意料之余,心痛更甚。

最后,我想说的是两大反派——潘仁美和耶律原。

潘仁美是坏,可万箭射死七郎之后流的泪并不假,他爱自己的儿子,就如令公爱七子一样,电影的主题是孝,是子对父的爱,而在潘仁美身上,体现的父对子的爱,在这方面,他也只是一个痛失爱子令人同情的父亲。

而耶律原,他知道战场上刀枪无眼生死有命,他不怪父亲技不如人战死沙场甚至尸骨都找不到,他遗憾的只是母亲的含恨而终,出发点亦是“孝”,只是表现得过于极端罢了,若非立场不同,或许,他能与杨家成为好朋友。

对于这部电影,我还想说:导演太狠了!

各种催人泪下啊!

好不容易平复了心情,又是一波引人飙泪的场景!

片中洒热血,观众飙热泪,这就是共鸣吧!

希望每个看完这部电影的人,都能更好地理解“孝”,以及“爱”。

P.S.关于其他人,虽然还有很多想记下来的,不过还是暂且不写了总之都非常赞就对了!

而且剧透太多也不好嘛!

好吧我承认其实是因为我智商太拙计了(看标题就知道。。

),作文是硬伤,这篇影评写了删删了改改了写憋了我一晚上了,可还是想写些什么来抒发一下。

再P.S.第一次写影评,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无视。

 9 ) 打打阵容牌还算凑合

看《忠烈杨家将》之前总是担心会和惨不忍睹的《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一样,看完长舒一口气,还好还好。

看过《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还会不能容忍这片子?

不科学啊!

想想任贤齐版的杨宗保,卖力有余,英武不足。

再想想张柏芝版的穆桂英,也不知道生了娃的柏芝是不是只剩下当妈这一个功能了,演戏完全不在状态,看到她的部分总是很出戏。

演员让人失望也就算了,好端端的古装战争片,硬是没什么画面能让人记得住的,我现在回想起来,也只有张柏芝声嘶力竭的哭戏。

所以,有了这样的砖,《忠烈杨家将》实在能算得上玉了。

首先,杨家七子个个养眼,nice。

配角都请了郑少秋、徐帆这样的角儿,阵容上无懈可击。

再说场面,一般这种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片,都标榜史诗般的场面,要壮烈要恢弘。

这部电影在国产影片中,真的不算差,算个中上,特技也不算特别粗糙。

当然一定要和《魔戒》比,我也真的没办法。

看长长的主演名单,就明白,七子是这部电影的卖点。

有的电影,比如最近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阵容除了刘嘉玲之外几乎不堪入目,但徐克有徐克的本事,他光打导演牌就可以了;有的电影,比如被称为电影工业新里程碑的《环太平洋》,哪怕演员一个都不认识,打效果牌也一样狂卷全球票房;还有的电影,比如《Stay》,你不认识演员,不认识导演,不知道这部电影的一切参数,但你忘不掉,只因为一个神编剧。

而像《忠烈杨家将》这样看名字就知道大致剧情,导演不出众,编剧不神奇的电影,打打阵容牌是很好的选择。

最后的效果也证实,果然没错。

回过头去想一想,如果不是这些人,哪来去瞄一眼的兴趣,如果不是这些人,所有的角色是不是都很无趣?

在说七子之前先说杨业,就是七子的老子。

(七子七子地说,竟然有点穿越到全真教的感觉...)杨业是郑少秋演的,一出场真没认出来,可能因为光顾着看吴尊的胸肌了。

我记忆中,郑少秋的古装扮相全部都归结在了楚留香身上。

郑少秋身上的风流倜傥是骨子里的,哪怕他演个乾隆也是眼角眉梢尽是风情。

忍不住说一句,看了许多此片的评论,光凭文字便能分辨出是90后,溢美也好,吐槽也罢,对香帅都是略过不说,我怀疑有些根本不认得他是谁,只顾着看那些小白脸。

迷恋帅哥古装扮相,竟不知郑少秋,悲哉。

所以那些肚子里没有沉淀,看片量没有积累,甚至没有常识的信手评论真是看不下去。

说回郑少秋,一眼直觉相像,完全没认出来,直至换了戎装才看出那是英武的秋官。

演技自是无可挑剔,年过花甲还能挑下这样一个角色,实在不易。

细细回忆秋官的年纪才觉得可怕,幼时记忆里的翩翩公子居然已经过了花甲。

真是不许美人迟暮。

接下来按顺序来聊聊七子,事先说明,我不是其中任何一个人的脑残粉,也没有特别讨厌谁,只是客观就这部电影来说。

大郎,郑伊健。

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情与义有担当的猛男角色首选就是郑伊健。

是因为陈浩南?

还是因为聂风?

反正伊面的大部分角色都是这个套路,无甚出彩也无甚出错。

只是年过不惑的伊面在一群新生代演员里,实在没有当初《古惑仔》时的意气风发了。

想想当年的陈浩南,何其得意,双琪夺伊面又是多么久远的花边新闻了,如今换了吴尊来炒八卦。

二郎,于波。

于波混迹娱乐圈多年,只是混了个脸熟。

当年《水月洞天》的兄弟张晋娶了蔡少芬之后,反而有如日中天之势。

饶是我这个对人脸和人名几乎过目不忘的人,也会不小心把他和刘畊宏搞错,看片的时候还在想,怎么刘畊宏小了一圈。

不算很有存在感的一个演员,但是其中几场大戏很是热血。

三郎,周渝民。

就算这是一部很快让人忘记没什么用的小破电影,但是对于仔仔来说,几乎可以算是翻身之作。

仔仔并不是主角,戏份也不多,但是弓箭手的设置在冷兵器前提下总是讨人喜欢的,很多瞬间都有精灵王子附身的错觉。

我一直算不上喜欢仔仔,当年的F4,真的就是《流星花园》,一闪而过。

言承旭在林志玲绯闻后已是强弩之末;朱孝天在失败的肥胖版楚留香后踪迹难寻;只有吴建豪还有点存在感;相对来说,周渝民算是比较努力的,这几年的活跃度keep得还不错,所交出来的答卷也不算太差,只是在选择剧本上还需要团队把关。

这部电影三郎的选角和造型对仔仔来说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胡子造型平添了很多沧桑感,台词不多的设置和角色的冷静很契合。

不需要卖脸,也不用说太多无用的台词,全靠眼神和动作绝对是一个转型期演员急需的角色。

最后一场弓箭手对决的戏,满镜头的金黄稻谷和三郎中箭从血肉中拔出反射死对手的一瞬,无不抓人眼球,很是精彩。

一直无感的周渝民,在这个角色上我给他百分百的肯定。

四郎,李晨。

说实话,回忆四郎是谁的时候,翻了演职表,可见这个角色没有多大的存在感。

可能李晨长得太现代了,也可能造型师不待见他,反正他的古装扮相实在不好看。

看到李晨的脸有穿越的感觉,一不小心就出戏想到《北京爱情故事》。

五郎,林峯。

以林峯的皮相来说,香港同生代演员里,他实在能算得上努力的。

无论他有怎样的家世背景,整容与否,努力是大家都看得到的。

但是林峯的角色设置实在让我觉得电影主线就是一个RPG游戏。

战士、骑士、弓箭手加医师,这整个就是一个刷副本的配置啊。

但是林峯动作戏在战场上血溅战袍、面目狰狞的样子,还是让我记住了。

这正是一个未曾真正拍过大荧幕古装动作戏的年轻演员努力的证据。

这样需要张力需要情绪的镜头,一条过估计是很难的,但是多来几遍情绪往往会不够饱满,最后能够呈现出这个效果,已是让人意外,那是外表文弱的林峯。

六郎,吴尊。

目测本片吴尊是主角,可是演技实在单薄,要不是一众哥哥们和老爹演技够扎实,恐怕这片子没法看。

最近吴尊有妻有女的新闻炒得满城风雨,这个重磅炸弹没有在电影上映时拿出来炒作,我觉得他在这个节操碎满地的娱乐时代好歹还是有点道德的艺人。

吴尊刚出道时,我觉得他帅翻了,是真的好看,在我心里地位大有赶超吴彦祖的态势。

但是彼时自己心态已老,飞轮海演的那些弱智台剧看不下去,所以吴尊在我心里也只是淡淡的一个好看男子。

往这部片子里一站,镜头一排扫过去,吴尊却湮没了。

没有郑伊健的沉稳,没有于波的霸气,没有仔仔的内敛,也没有林峯的贵气,真奇怪,只是很普通的好看。

相比之下,同样偶像出身的仔仔实在比他有味道许多,或许娱乐圈打滚数十年,光环背后所经历的心酸无人能懂,于是淬成了这样一个内敛温润的仔仔。

吴尊到底资历尚欠,空有皮相,气质尤差了口气。

七郎,付辛博。

酱油郎付辛博,一出场也是个裸戏,但是好死不死和吴尊搭戏,人家在文莱是健身房小开,这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嘛。

然后就是一路横冲直撞,最后乱箭射死。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好男儿出身的付辛博,当年也是一个顶着美少年光环的选秀偶像。

当年那一届好男儿,我还记得,我17岁,去东方卫视的录制现场看过,已经是7年前的事了。

见过付辛博真人,所以知道他是真的长得好看。

可是如今电影这么一看,差点都没认出他来,如果他还在长,那么只能说长残了,哪里还有当年令一众少女倾倒的颜?

城楼与潘仁美对峙的那场戏情绪看似饱满,却有点过,一眼便看出演技的青涩。

虽是一部动作戏,他却是动作最少的角色。

对七子的看法就是这样,私以为还算中肯。

至少然我最眼前一亮觉得可圈可点的,还是仔仔。

对于编剧,无力吐槽。

历史控只想科普一下他们的死法:大郎绝对不是这么死的,而是在著名的双龙会时,代替赵匡义死的。

(电影篇幅有限,不拍双龙会一节可以理解。

)二郎是被围剿时举着千斤顶让弟弟们突围无还手之力被一箭射死的。

三郎不是单挑的时候被对方发大招一枪穿心而死,而是金沙滩一役马踏如泥而死。

(估计编剧和导演都不忍心让仔仔死得这么惨。

)四郎死里逃生最后与铁镜公主结为夫妇的故事家喻户晓,五郎也是看破红尘皈依佛门,所以这里安排他们俩跳水还是比较合乎逻辑的。

七郎的死与事实最贴合,确实是因为他打死了潘豹潘仁美公报私仇,乱箭穿心而死。

所有想说的都说完了,对于这电影要谈点观后是很难的。

毕竟这个道德沦丧的年代,想要大家都扯起忠孝仁义的大纛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满口仁义道德未必是君子,字字机关算尽也未必是小人。

豆瓣越来越低龄化,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轻的孩子口没遮拦,批评忠孝仁义的大旗实在老套。

打完上面这一句话,我自己哑然失笑,什么时候开始我也这么因循守旧,想要固执地告诉他们这是没有错的。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些忠孝仁义,谁都有权利遵循,也谁都有权利破除,那只是一种道德,并不是法律准则。

背负,未必有人赞你;抛弃,却必然人人唾弃。

中国实在是一个儒家文化荼毒太深的地方,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闭上嘴。

众口铄金落井下石的本事,国人几乎生来就会。

所以,17、8岁年轻年轻气盛的孩子呵,反对旧道德旧传统没有错,这是一种年轻才拥有的勇气和凌厉,我羡慕和赞赏你们。

但是同时,不要带了冲动的戾气,我虚长几岁,实在很吃过一些亏,那些环境所造成的没有办法撼动的东西,只有接受,口水仗是没有意义的。

 10 ) “忠烈”概念的艰难转换:评《忠烈杨家将》

传统的“杨家将”存在于君子小人忠奸二元论的语境中,在这种语境中,有忠君爱国的君子,也有奸佞误国的小人,皇帝往往容易被小人蒙蔽,于是,忠良含冤,但是,忠良往往深得人心,而且皇帝也有明白的时候,于是,最后小人伏法,忠良沉冤得雪,大家皆大欢喜。

作为忠良的代表,杨家诸子的死主要是因为保护皇帝,也就是说,传统杨家将“忠”的对象是皇帝,因为“忠”,所以“烈”,杨家一门忠烈就是一门“忠君”。

  皇帝、君子、小人的三方互动说白了就是一场在道德的幌子下以利益为核心的政治角力,如果皇帝强势,皇帝就是这场角力的主导者,反之,君子小人是主导者。

所以,君子小人忠奸二元论是将政治简单化,但是,就是因为简单,老百姓才喜闻乐见,容易接受。

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获得的是道德的教化,也有人得到的是生存的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在专制社会,皇帝不可能推翻,所以,皇帝一定英明,或者说,一定存在英明的皇帝。

于是,不管有怎样的认识,一般来说,大家都不愿意揭穿君子小人忠奸二元论的实质。

因为那样的话意味着否定皇帝,否定皇帝在专制社会意味着失去一切。

电影中在潘豹死后皇帝以潘仁美为统帅,杨业为先锋,摆明了是要让杨业死,杨家几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是没有一个人说出口,就是这个道理。

  物换星移,时代不一样了。

哪个二百五还会相信作为专制社会遮羞布的“忠君”概念,变通的办法之一是将“忠”的对象由皇帝转换成国家,问题在于因为专制,国家就是皇帝的,忠于国家和忠于皇帝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而且杨家将身在体制内,强调杨家将忠于国家就更加没有什么新意。

  导演用的是另一种变通办法:以“孝”代“忠”。

电影中杨家诸子的死是因为救护父亲而不是保护皇帝,这是“忠烈”概念的艰难转换。

  现在的问题是:照理说杨家诸子从两狼山救出身为先锋的杨业就算不与潘仁美会师,也不应该离开战场,直接回家。

一心要杨业死的皇帝怎么会同意佘赛花的要求。

  故弄玄虚的鬼谷先生传达的其实是皇帝抑制杨家将的意图,难以违抗皇帝的佘赛花进宫面圣讨论的不是要不要抑制而是抑制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而杨延昭能够生还说到底主要是因为沾了柴郡主的光。

《忠烈杨家将》短评

为救一个搭上一堆,看得人生气,傻逼杨家将还差不多。还有,李晨是丑死的。

7分钟前
  • sylvia lee
  • 很差

郑伊健好帅,好帅

9分钟前
  • 母鸡
  • 还行

多好看的呀 伊面很帅啊 五郎也还可以啊 关键是仔仔啊〜 帅得没救了啊!死得也最让我心痛啊!不过他的台词的确真心少啊 总共就两处 不超过100字吧 太惜字如金嘞!

14分钟前
  • tuirt
  • 推荐

这片的续集就是杨门女将吧?

16分钟前
  • 胖得来要戏
  • 较差

我一直不大明白,使大刀的楊業是怎麼教出七個使槍的兒子的。。。

21分钟前
  • 叁份西洋菜
  • 较差

感觉那张纸条才是罪魁祸首导致七子一个一个送死,槟榔出现两次有植入嫌疑啊。周渝民帅的加一星。

26分钟前
  • 咕叽咕叽
  • 还行

想去看帅锅却看着帅锅一个个屎去…悲桑…比man比酷比演技中,台湾男人完败…吴尊除了一身肌肉神马都木有…林峰李晨惊艳否?

29分钟前
  • 龙小姐
  • 还行

剧情无力吐槽,我这三星完全给的周渝民,古装造型和性格太有型了!

32分钟前
  • 安小洁
  • 还行

还能更好一点

35分钟前
  • iamdn15
  • 推荐

明明想拍出悲壯來,偏偏和好友在電影院裡頭越笑越歡。。。話說仔仔演技越來越好,口條越來越好,怎麼鏡頭越來越少,台詞越來越少?這不是浪費嘛?浪費是犯罪好嘛!

38分钟前
  • 盲的鱼
  • 还行

这电影真不值得去电影院看啊~~~看完一声感慨,果然和张柏芝的军令如山是绝配啊!!!仔仔很出位~~~郑少秋要是早自杀还让人去救他干什么,这个逻辑真的,都是去送死的,无比的幼稚的剧情,有人说是七个葫芦娃改姓杨不救爷爷救老爸了,我觉得说的很对,赞一个!说饱眼福也没饱在哪,浩南哥还是能打呀!

43分钟前
  • 三毛
  • 较差

偶像剧,本来不太喜欢的,不过里面帅哥美女都有,觉得也没那么差了。

46分钟前
  • 还行

场面做的不错。马上戏,就该这么拍,这么演。有些小情节是亮点。反正,没让我失望。

47分钟前
  • lilian0427
  • 还行

仔仔和少爷是来打酱油的?那我还看个屁啊

52分钟前
  • ღ 狐不悔,
  • 较差

三星半。

53分钟前
  • Avie
  • 推荐

记得小时候看过全本杨家将的小说,可惜故事记不清了,只是不记得有这么惨烈。影院版的音效很加分,为了突出画面,于是把故事精简的不能再精简。剧情本身远没有众帅哥和萌吐槽带给我的乐趣多。某鱼都快把五郎玩儿坏了~

57分钟前
  • fish
  • 推荐

七子的梗不错(学到了一些历史知识),帅哥云集,徐帆的感情戏有点过,宽屏影院看什么电影好看。

1小时前
  • 抗战30年
  • 推荐

仔仔古装扮相很适合很适合~

1小时前
  • Aubrey
  • 还行

就是一个惨

1小时前
  • 牧野
  • 较差

四星都给仔仔

1小时前
  • 春暖发开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