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电影,轻功夫片。
用考古学家寻宝作为全片线索,再设置一个敌方作障碍推进叙事。
乍一看,有点像《夺宝奇兵》。
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是在印度大战土狼,二就是迪拜飞车一场戏,豪车超跑外加狮子,令人荷尔蒙飙升。
唐季礼和成龙早年的合作,如《警察故事3》《红番区》《霹雳火》等,都是很有想法、有开拓、有创新的功夫喜剧电影。
2000年后《神话》在大陆上映,影响很大,也很有话题度,主题曲红遍大江南北,但是影片本身我觉得质量并不高,故事还没有《古今大战秦俑情》好看。
2012年的《十二生肖》和2017年的《功夫瑜伽》,两人再度携手,观感是一部不如一部。
这类型电影除了奇观化外,基本看过即忘。
《功夫瑜伽》是一部独特的电影,它融合了多种元素,包括动作、喜剧和冒险,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首先,这部电影的打斗场面非常精彩。
成龙作为电影的主演,他的动作戏自然是最大的看点之一。
他在片中展示了出色的身手和灵活的武术技巧,让观众们眼前一亮。
同时,电影中的打斗场面也设计得非常巧妙,既有紧张刺激的动作戏,也有轻松幽默的喜剧元素,让观众在享受视觉快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娱乐氛围。
其次,电影的剧情也颇具看点。
它讲述了一群人为了寻找宝藏而展开的冒险之旅,剧情紧凑且充满悬念,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一直保持高度的紧张感和期待感。
同时,电影中的角色形象也塑造得非常鲜明,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行为逻辑,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最后,电影的视觉效果和音效也非常出色。
它采用了精美的画面和震撼的音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电影的情境中,享受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总的来说,《功夫瑜伽》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
它以精彩的打斗场面、紧凑的剧情和出色的视觉效果,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同时,电影中也蕴含了一些深刻的主题和思考,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能获得一些启示和感悟。
看《功夫瑜伽》之前,我刚好在家里看了2009年拍摄纪录片《海豚湾》,结尾世界知名海豚训练师里克·奥巴瑞抱着拍摄的日本太地町大规模屠杀海豚的记录片闯入iwc会议,向鲸鱼保护协会的代表们展示日本政府的恶行。
在片中,里克·奥巴瑞说,在我20多岁的时候,我应该尽己之力为海豚的保护做些什么,可那个时候,我却每年买一辆保时捷。
他们保护海豚之路道阻且长,有两名致力于此项事业的人被日本当地捕杀海豚的居民残忍杀害。
那个时候我忽然想起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
有些人,为了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不遗余力。
刚好在影院看完《功夫瑜伽》,觉得表现形式不同,精神却是相通的。
成龙早前刚刚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是首位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华人,也是第四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中国电影走进好莱坞,成龙做了非常卓越的贡献,从2008年与美国导演合作完成《功夫之王》,到推广中国文化的《邻家特工》,再到这部在迪拜、冰岛、印度均有拍摄的《功夫瑜伽》,成龙发挥自己“功夫”主题电影的优势,将这一中国独特的文化,向全世界推广出去。
这是一部精良的大制作电影,3d制作的打斗、飙车场景非常紧凑刺激,在印度拍摄的场景颇具异域风情,进入古墓中又有好莱坞的藤蔓缠绕的古堡风格,在冰岛拍摄的场景美轮美奂,潜入水中的戏份配着轻灵的钢琴乐曲,是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盛宴,而迪拜,多少人理想中此生一定要去一次的中东贸易之都,各种俯拍场景看的眼花缭乱,对于一个上班族,尚且没有达到环游世界的财务和时间自由,看到电影中那个精彩绝伦的世界,是另一种直击心灵的振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又是一部极高颜值的电影,回想之前看过的电影,想不起来有哪一部会像这部一样,印度美女美起来连女生都要惊叹,印度风情的服装、舞蹈,张艺兴和李治廷的出现想必迷倒了一堆迷妹吧,全程的打斗、瑜伽、中国功夫,又让这几位高颜值演员多了几分灵动。
电影的线索是争夺古墓中的金银珠宝,印象很深刻的是,在他们最终达到墓中,看到多于现今世界上储量的黄金,还有古印度人留下来的“医药”、“历史”的文书,头号反派人物兰德尔为了抢占宝藏,试图除掉教授及他的伙伴们,在争夺战开始之前,兰德尔扔掉那些文书,教授劝他:财富属于全人类,不可能永远属于某一人,你不能独占;那些文书是造福人类的流传下来的智慧,你不能毁掉它们。
我一直觉得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试图给人们带去更好的生活而不断努力的人,具有极其难能可贵的精神,这个时代充斥着唯利是图的人,他们为了财富、一己私利,不惜坑蒙拐骗,损害他人的利益。
像《海豚湾》中那些过量捕杀海豚的渔民,放任此种行为的日本政府,《功夫瑜伽》中企图独占宝藏的兰德尔,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为了短期利益而置合作伙伴于水深火热中的情况比比皆是,去抗衡这种浮躁,亦是道阻且长。
成龙的意图是明显的,他是电影界的领跑者,他具备传播正向价值观的天然号召力,在原始的财富甚至权力积累完成之后,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电影人,不难看出,他一直试图去做些什么,能够对于现今社会的价值观有正向的引导。
我想,这不仅仅是公众人物的责任,这种社会责任感,也应该在普通人中建立起来,若此刻的我们还尚弱小,那就从心存善意做起吧。
今天在电影院看着成龙不再年轻的面孔,和他身后的小鲜肉和整容脸们,又想起前些天看的伏妖篇,心中萌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些老导演和老演员们觉得自己功成名就,年纪也大了,就开始前仆后继地玩电影,自己玩也就算了,还带着大批的青年演员一起,即使如此,多少年积累下的口碑也足够他们赚个盆满钵满,即使遭人非议,也可以凭借庞大的粉丝基础不费吹灰之力地压制这些批评。
但是,然后呢?
一旦这些老人们他们离开,青年演员们会不会继续认为拍电影不过如此,会不会认为只要长得还看得过去,嬉笑怒骂一番就可以博得观众的青睐?
而新生导演们,看到凝结着自己心血的作品还不如大导演们用钱和明星堆砌起来的垃圾,又会不会心灰意冷?
中国第五代导演已经在离开中国电影舞台,第六代导演在投资审查市场的夹缝中挣扎生存;鲜肉演员凭借人气得到观众,而实力演员鲜少得人称赞,十年之后,中国电影还会剩下些什么?
在中国的任何行业里,我们都在讲传承,可偏偏在电影这个行业,我们却对传承避而不谈。
我们谈用什么样的流量明星可以让票房大卖,我们谈让女演员露出身体的哪个部分更博人眼球,我们谈如何使中国电影的票房增速更快;但我们不谈什么是好演员,我们不谈什么是好剧本,我们不谈什么是好电影,我们不谈中国电影的未来在哪里。
就凭这些已经彻底放弃底线的第五代导演吗?
大厦将倾,岌岌可危,诸君需醒。
Where's the future of Chinese moive.For now,I don't see one.
烂片。
我已经不敢奢求那个尖峰时刻的成龙,也不敢奢求港剧巅峰的成龙。
这部作品不仅远逊于成龙曾经类似题材的《神话》,更是可与《九层妖塔》媲美的垃圾之作。
分分钟出戏的小鲜肉们,吃着老本的成龙大哥,生硬得像我便秘而出的硬翔一般硬的情节推进,尴尬得我明明应该笑出来的地方却挤不出笑容的笑点,赶着盗墓题材趁机捞金的粗制滥造之作,真是只能说躲得过春晚却躲不过贺岁档。
或许张艺兴智斗土狼救同伴开始所说的那段话最能概括本片“那些母土狼最喜欢小鲜肉,我这里有小鲜肉”。
诸位共勉。
我想我看到了部假的成龙电影!!
龙叔老了是事实,也是不能改变的,尽管动作设计依旧很“成龙”但是相较曾经变得简化了,变慢了,做所有的动作都能看出对手在“等”龙叔,所以视觉上真的就成了“动作设计”了,结局糊里糊涂的来了部真的“印度歌舞电影”或者叫“春晚”结局,总感觉有些烂尾!
最最不能接受的是电影结束居然没有成龙招牌的“NG”镜头[衰][衰]算了,过年呢,星爷票钱还够了,韩寒的装逼文艺范也忍受了,成龙贺岁片情怀也释放了!
挺好!
就这样吧,明天初六,最后一天假期!
晚安~~
《功夫瑜伽》的制作理念和10多年前的奇幻爱情电影《神话》很相似,两部电影都是唐季礼编导,成龙主演。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两部影片之间的联系,《功夫瑜伽》在各个方面都致敬了《神话》: 两部电影都是古代与现代的结合,成龙饰演的角色都是考古学家Jack;两部电影涉及历史的部分都不完全是虚构,《神话》古代故事部分的主角是秦朝大将蒙毅,史上确有其人,《功夫瑜伽》古代故事部分的主角是唐朝御史王玄策,史上也确有其人,甚至影片中提到的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事情也是史实。
两部电影都以西安兵马俑和印度作为拍摄地;宝石在两部电影的剧情发展中都至关重要;两部电影中都体现了成龙所倡导的公益理念,他曾说,把文物还给国家的戏对他来说最重要,他希望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做公益。
《功夫瑜伽》对《神话》最直接的致敬是成龙饰演的考古学家的办公室,当考古学家在办公室第一次会见来访的印度女博士时,女博士正盯着墙上一幅古装年轻女性的画像看得出神。
眼尖的观众一定会发现,这幅画像正是《神话》考古学家收藏的古代玉漱公主的画像。
除此以外,《功夫瑜伽》带给观众的是全新的感受,这次的故事不再是爱情悲剧,而是动作喜剧;和铁打的成龙大哥配戏的是人气小生李治廷、张艺兴,担纲女主角的是印度气质美女迪莎•帕塔尼;剧组请来了香港首屈一指的飞车指导罗礼贤,用70多辆布加迪、法拉利、宾利、兰博基尼和麦拉伦等豪车,在迪拜街头上演了一场惊险的追车大戏。
《功夫瑜伽》已经是唐季礼和成龙的第7次合作了。
唐季礼上世纪70年代末以刘家良的徒弟身份入行,做了多年的武替和武指。
1992年他得到机会执导成龙的品牌系列电影《警察故事》第3集,揭开了二人接下来25年携手合作的序幕。
当时的唐季礼是新导演,成龙已经是名震海内外的影星了,因此唐季礼对成龙的感情非常深厚,可以说是成龙让唐季礼在导演职位上站稳脚跟;同时,《警察故事》第3集让成龙第一次拿到了台湾电影金马奖的影帝,他也视唐季礼为一颗福星,一位可靠的合作伙伴。
表面上看《功夫瑜伽》是一部贺岁动作喜剧,只要看上去精彩好笑就可以了,事实上本片也的确做到了精彩好笑,影厅里的观众从头到尾保持情绪激昂。
但是这里面隐藏了一个很深的点,这个点又是编导刻意埋进去的,它代表着成龙、唐季礼对他们这几十年从影生涯的思考,特别是60岁的成龙对自己电影人生的态度。
这个点就是:永远不要低估一位迟暮的英雄。
不要误会,我所说的“迟暮”并不是说成龙演不了英雄了。
相反,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演英雄演到退休。
的确,他已经60岁了,再怎么锻炼身体,他的打斗动作也不可能像当年的《警察故事》那样灵活了。
然而作为当年的七小福之一、成家班的老大,成龙仍然是华语影坛最货真价实的武打明星之一,借助各种拍摄剪辑技巧,他仍然可以在大银幕上百战百胜,百打百赢。
然而这并不是观众内心深处最想看的。
不仅是因为观众看成龙打赢敌人几十年,觉得他再怎么赢都缺乏新意了,想看精彩的打斗场面的话,年轻小伙子的青春活力似乎更加适合;还因为观众对60多岁的成龙的预期渐渐地变了,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力挽狂澜,不管什么危险都向前冲的成龙了。
很多人可能不相信这个结论,他们会问:难道观众不喜欢看“老当益壮”么?
成龙这样一个武打明星界的传奇,让他一直在银幕上把各路对手打得满地找牙,难道不会让观众一直崇拜下去么?
事实可能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87岁高龄的美国著名演员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年轻时以演出不可一世、屡战屡胜的牛仔著称。
然而他最近3部亲自出演的角色分别是没能带领徒弟打胜仗的拳击教练,被邻居孤立、结局凄惨的韩战退伍老兵,和孩子关系不好的年迈体弱的棒球队球探。
并且这3个表面上命运落魄、精神强硬不倒的角色都受到观众的强烈好评。
《功夫瑜伽》里,你看到的成龙仍然在一直战斗着,不一样的是,他在这个过程中不停地被年轻的对手打得踉跄,动作不再像刚和唐季礼合作时那么激情饱满,但他咬着牙坚持下去了,与其说是靠功夫,不如说是靠意念战胜对手,战胜自己。
60岁的成龙当然可以继续用功夫打赢对手,自己毫发无伤,观众对他产生的感情是“崇拜”,在观众心中成龙会成为遥不可及的“神”;而《功夫瑜伽》中的成龙老骥伏枥,对手可以一时将他打倒,但不能战胜他的坚强意志,观众对他产生的感情是“认同”,这样的成龙在观众心中是活生生的“人”。
他是一位不能被低估的迟暮的英雄。
看到一位叱咤影坛几十年的性格明星,在大银幕上继续着自己传奇的电影生涯时,全世界的观众想要看到的都是“人”而不是“神”。
“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阿斯米塔这句台词,揭示出了《功夫瑜伽》的现实文化意义。
中印合拍片《功夫瑜伽》,在2014年首届“丝绸之路电影节”上签约,2018年第四届“丝绸之路电影节”成龙获最受关注男演员,同年影片获第17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提名。
《功夫瑜伽》在2017年春节档上映,以17.53亿票房名列国产片年度第三,排在《战狼2》《羞羞的铁拳》之后。
但是《功夫瑜伽》在印度的表现从票房到口碑都远远不及中国。
《功夫瑜伽》对“一带一路”电影合拍之路的探索值得我们深思。
一、中国功夫PK印度瑜伽 中外合拍片,首选的是两国最具特色、最具电影感、最具跨文化传播力的文化符号。
中国功夫与印度瑜伽,自然是当之无愧的首选。
问题是,二者的碰撞与融合,如何在电影中产生化学反应?
成龙的功夫喜剧,既惊险刺激,又诙谐幽默,风靡了四十年。
国际巨星成龙,无疑是海内外市场最大的卖点。
影片拍摄了四场让人血脉贲张又喜感十足的打斗戏,充分彰显了成龙功夫喜剧的独特魅力。
瑜伽,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
开片不久印度檀迦利公主Ashmita找到中国考古学教授Jack,就展示了瑜伽柔美的动作身姿。
在冰洞决斗戏中,Ashmita和Jack用瑜伽闭气九分钟的方法从水下潜泳到陆地,得以成功逃脱敌人的追捕。
瑜伽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与中国功夫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精神、儒家修身养性的追求有相通处。
功夫、瑜伽在影片各有用途,相得益彰,但影片主打成龙牌,主要以功夫喜剧吸引海内外观众,而将瑜伽以及悬空打坐、耍蛇术、变戏法等印度特色文化,作为异域风情的视听奇观,让观众大饱眼福。
二、中国观众PK印度观众 《功夫瑜伽》由中方主控主导,唐季礼执导,成龙、李治廷、张艺兴、迪莎·帕塔尼、母其弥雅等中印明星主演。
影片将诙谐打斗、跨国寻宝、公路探险的类型套路杂糅,做成了中国合家欢,让观众感到新奇有趣,刷新了中国“春节档”电影的新民俗气质。
但也有部分观众吐槽,迪拜街头赛车、冰岛雪山探险、印度探墓寻宝,各种戏码各国元素简单廉价地拼凑在一起,混乱无逻辑。
笑点生硬,毫无新意。
部分印度媒体和观众认为,影片中印度元素的简单添加并不是文化交融。
印度演员走过场、违和生硬地掺入特色场景、文化元素刻板充满了成见,引起的是愤慨而不是共鸣。
《功夫瑜伽》从中印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中挖掘二者融合的途径,但还是不小心踩到了合拍片的雷区,依然没有摆脱合拍片“难以两头讨好”的困境。
“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外合拍片提供了新路径和新契机。
如何找到异质文化的共同点,讲述双方能共情共鸣的故事,达成民心相通,《功夫瑜伽》提供了有益的示范。
中外合拍片要“合拍”,依然任重而道远。
《功夫瑜伽》视频评论
一个聚焦丝路电影的新公号,主打短视频影评。
完全搞不懂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这部戏好看?
很好笑?
我全场没有笑,甚至无聊到玩手机,看新闻都比电影精彩!
这部戏可以比美富春山居图,完全是豪华炫富版的盗墓笔记,各种不合情理的剧情,各种炫富,随随便便做个推理就能想出来的事情,何必要几百年后才找到一个叫兽来解开宝藏之谜?
那些五毛特技简直无法直视,廉价道具好比巧克力金币一大箱就说是可以比美世界黄金库存的宝藏?!
还道貌岸然地宣布:请尊重历史!
这些都是属于国家的!
国家的!
看来不宣誓爱国是过不了审核的,粗制滥造,东拼西凑终于完成108分钟的剧情,懊!
我错了,不是108分钟,我还忘记了剧尾还有8分钟的堪称看完尴尬癌发作的中印中央歌舞团合跳的印度广场舞,为烂戏做一个完美的句号,从头烂到尾了!
本人年进影院观影一年大概30场,加上电脑上观看一年40部以上,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能让我观影十年来忍不住写影评的估计只有功夫瑜伽和九层妖塔了。
先说演员,成龙早就有中国尼古拉斯凯奇烂片之王,不是说这个称号侮辱了他们,能得到这个称号必定在影视界有较长的表演时间,拍摄大量的电影,然而近几年来,急功近利,拍摄大量质量低下的电影,如《新警察故事》《尖峰时刻》等等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再说张艺兴,这里不说其他的,只能说他只适合演吃惊装傻卖萌的角色,特别是吃惊状迷倒万千少女。。。
其他演员不再讨论。。。
开局的“一带一路”的提出已经奠定了这部电影的逼格,外籍演员一处也将电影带入了CCTV6电影频道的节奏,影片抓住热门IP盗墓这一题材,然而强行教育成中印友好交往的影片,不得不令人佩服。
在迪拜的桥段更是看到了碟中谍的影子,然而也仅仅是影子,影片演技最精彩的可以说是这个桥段里的狮子,狮子和成龙在车里的惊吓程度和台词尴尬程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更离谱的是影片中更重奇怪的设定,如因为一句话教授能远去寻宝,因为最小的庙宇,所以宝藏肯定藏在里头(这样明显的设定谁来都看得出来用得着中国最厉害的考古学家?
),盗墓世家因为一句话而金盆洗手等等等无数令人想不通的槽点,当然最离谱的还是结局,你可以说成龙的电影都是阖家欢乐的大结局,但是这样接入结局的恐怕连九层妖塔等烂片都无法匹敌。
最后最后,这部电影的好评基本在18岁以下的观众和40岁以上的观众,前者缺乏主观判断意识,世界观价值观不完整,单单简单的套路就能带走他们的思路丧失思考能力,后者为成龙老影迷已经动作片老影迷,相信只要仔仔细细品味这部片子的人,都能给出0分的评价。
最后还逼着看了场广场舞好尴尬啊
还蛮喜欢那种用钱砸出来的电影的。
看后觉得特别适合老爸老妈,就推荐,结果老妈说她不喜欢看成龙电影,我想我这100分钟算是彻底浪费了
剧情弱智,情节捉急,槽点太多满满的bug,不知道从哪里吐槽起……春节好痛苦,硬生生要要从一众烂片中选坨shi吃了
过年带着爸妈一起去看的,他们看得开心,我就高兴。不过,凭良心说,感觉比之前的绝地逃亡那些要好看。
被结尾的尬舞笑死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随便闹闹,不忍心一星
成龙的电影永远一个模式一套动作一种套路,而且还死命的一年拍三部,真的看得有点想吐,成龙爷爷也不这么急着等钱花吧。
最后中印演员们齐舞简直欢乐。喜欢女助教的流苏上衣。李治廷也不错。家长比较容易接受,过年看的几部,麻麻貌似最喜欢这个。
给五星。对成龙大叔路转粉,虽然看他打戏已经从感叹到了心疼的阶段。剧情饱满,故事完整。最后唐导不忘印度电影传统,歌舞结尾。另外,真诚虔诚是对所有伪善和邪恶最好的反击。
成龙看一部少一部了
一带一路命题作文,台词都说了:“没想到你竟然有这么高的政治觉悟!”成龙电影终究还是动作和风光引人入胜,一到文戏就尴尬了。印度男女主角颜值爆表,李治廷还可以,一脸硅胶的女一号就比较违和了…演员语种多可以理解,但也不能大部分口型都对不上而且同样两个人中英文来回换吧。神话强行植入
20170328感觉被剪了很多。剧情还没神话好。
狮子演技担当。
基本上是成龙贺岁电影的标配,和《十二生肖》《神话》的模式一样都是跨国寻宝类。张国立和曾志伟的客串画风有点怪,李治廷的功夫不错,张艺兴居然自黑小鲜肉,故事上就是把《神话》的框架拿来换了演员和地点又来了一遍,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没有穿越。特效看起来还行,开头有一段类似爵迹的捕捉技术。
喜欢最后跳舞那段 很印度....让我想起了两年前在印度的日子
就是喜剧
成龙每年都拍这种片无不无聊
生日带着家里的一众小朋友去看,总比另两部国产好一些吧
不是不思进取,实在是无力进取吧,陈旧老套的花拳绣腿,自以为好笑其实只有尴尬的搞笑设计,无不让人心生厌恶。更可怕的是,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还会再拍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