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加夸夸群了没有?
与其在虚假社交中索取情感认同,不如,花点时间看看这部炫目可爱的短片——《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进了泳池》
导演 / 编剧: 长久允主演: 汤川雏 / 松山莉奈 / 菊地玲那 / 西本马铃 /类型: 剧情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上映日期: 2017-01-27(圣丹斯电影节)片长: 28分钟你可以从这部短片中接触到很多情绪,那种青春肆无忌惮的感染力、那种堆积如山的百无聊赖、那种存在主义的虚无、那种恍然大悟的突然成长...每一种感受都适合“待夸”的你,生活/青春或许没劲,但不妨碍电影有趣呀!
“青春”这个话题太过老生常谈,怎么拍才能不落俗套?
看这位导演鬼马的习性就知道,作品完全是他个人形象的映照。
无厘头、灵动、叛逆、新颖...
导演长久允与其说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4名少女把400条金鱼放入中学泳池,倒不如说是导演善于发掘故事叙述的视角,以四名在峡山这个小镇生活了15年的少女“美丽”的犯罪经过作为整支影片的高概念,延伸出有关家庭、爱情、友情、成长等种种的细枝末节。
长久允在导演短片之前是拍摄广告出身,这也赋予了他作品独特的影像魅力——在较短的体量内最大程度的传递信息,并呈现出一定的节奏。
影片被分为九个章节,每个章节都讨论不同的议题,“渴望见到大海/出走的念想”、“对平静生活的厌倦/乱世情结”、“无疾而终的恋爱/青春符号化的硬设定”、“毫无起色的未来预见/对生活的妥协”、“原生家庭的病态”...
所有的这些都为少女们偷走夏日祭的金鱼做好了情绪铺垫,“拯救金鱼”(少女对“犯罪”自有一套说辞)被放在最后一个章节,即是点题,也是回归秩序前宣泄的表征。
她们/我们都需要为这份跃跃欲试的躁动留下绚烂的印记。
但我们没有看到400条金鱼在水中畅游的美丽画面,因为“金鱼”是一个符号,一个向所谓“青春无畏”告别的节点。
影片以轻快的方式去中和了青春的残酷感——MTV式的闪回、手持摄影带来的逼仄感、升格降格停格、眼花缭乱的形式主义让影片毫无逻辑,但又无比正确的诠释了抽象的“青春”意味。
这种拼贴颇具后现代的意味,你可以认为是一种创作的折衷主义,但这不正契合了当下的超流行风格?
影片含有许多超现实的元素,少女在商场“预见”了未来的自己,在天花板上看到死去的灵魂(让人想到了《猜火车1》的名场面);
这种日式超平面的无厘头结合影片中少女“自反性”陈述带来的间离效应,带来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原本迷幻的梦境被煞有其事的解读,消解了影片“深度”,带来了置身事外的思考。
再疯狂的青春历程,在过来人/局外人眼中看来不就是如此的“平铺直叙”?
这比矫揉造作地奇观化展示要高明得多。
导演的野心不仅在于展示自己极具辨识度的美学风格,而且在浅尝辄止的交代中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洞察,那个永不踏出自己房门的哥哥,很难不让人想到日本“蚁居”的一代;
小镇看似对自由有所束缚,但对媒介的自觉永远不会在年轻人中缺席——明晃晃的苹果手机;你很难不去联想,少女的“犯罪”是否跟原生家庭的放养有关。
看完你或许会惊叹于影片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被这种稍纵即逝的视觉快感俘掠。
当你回归现实,你会发现生活还是要凭借自己的努力继续,这部影片并不打算指明出路。
但你不妨试着看看四下目所能及的美丽夕阳,和亲密无间的伙伴去ktv怒吼一通,然后直面成长。
最后,让我们一起期待导演的新片,这回有足足120分钟! 据说在圣丹斯和柏林电影节场场爆满!
坐等吹爆!
《我们都是小僵尸》 导演似乎很喜欢“僵尸”这个词哦公众号:导演帮(daoyanbangwx)
看多了质量参差不齐的大学生作业短片和自制微电影之后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看完过了很久也缓不过来,像情绪从现实生活过渡到了影片上又过渡回来了。
无聊透顶的生活,逃不出去,好像会一直这样直到死去,但其实也知道会有那个尽头,并且等到了那个尽头,越过那个时间点,你就再也听不见那些声音了,比如夏天的蝉 像耳鸣的底噪 比如sonic mosquito repellent。
粉色玩具手枪射击出假子弹,保龄球滚得头晕,ktv里大声唱着“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海 我想测试你对我的爱”,一遍遍喊“born to be zombies”。
大家都活得像个僵尸,好无聊,真无聊。
四百条金鱼被放进了泳池。
女孩子们说很美,但整部短片看完也没有这个镜头。
你看,我们总想要个结局,但结局就是什么也没改变,结局是我们做的一点意义也没有。
就像女孩趴在鱼缸前说,如果让她来对这个电影起个名字的话,她会说:“你是逃不出这里的 夏”
黑夜,学校泳池,湿身,少女……短片开头是一个名叫茜子的少女,刚跟另外三个好友把四百条金鱼放进了泳池。
黑夜,学校泳池,湿身,少女……短片开头是一个名叫茜子的少女,刚跟另外三个好友把四百条金鱼放进了黑夜,学校泳池,湿身,少女……短片开头是一个名叫茜子的少女,刚跟另外三个好友把四百条金鱼放进了泳池摆少女》般轻松阳光的日系青春片,也不像如《贱女孩》般开放激情的美国校园剧,当然也不像如《匆匆那年》般爱恨交织的国产片。
它并不是讲述成长,更像是青春记忆里零散的片段,与朋友在包房里放声k歌,在海边骑车,拍大头照,去游戏厅,暗恋老师……在我的青春期里,我曾无数次说过“好无聊”这句话。
或许青春就是荷尔蒙的代名词,我们都想“作”一番,茜子和她的朋友也一样。
在这个叫狭山的小城里,没有她们想要的东西,她们日复一日地过着口中“born to be zombies”的生活,甚至希望地震、战争来打破一潭死水似的生活。
她们渴望外面的世界,不一定更好,但一定不一样。
短片主要从茜子的视角出发展现她眼里的世界。
在她眼中,有沉迷偶像团体的父亲,有爱好直播的哥哥,有出轨的母亲,有不断发emoji的朋友,有不知怎么就喜欢上的老师……就这样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直到隐约看到自己和朋友的“未来”,茜子无比期待“有奇迹降临,成为打开生活地牢的钥匙”。
只是,生活继续平庸。
在夕阳下跳舞的少女,用力寻找生活的答案,懵懂美好,也有各自的烦恼。
因为“有些心情会在长大后消失,就像你长大后会渐渐听不到超音波驱蚊器一样”,所以我们都想留住青春,绽放得像手里灿烂的烟花,只可惜烟花易冷,青春易逝,就连多看一眼都是奢侈。
在最后一章中,与其说“拯救金鱼”不如说“拯救自己”。
夏祭后即将要被处理的金鱼就像是成年前的这些少女们,她们想要看金鱼在更大的天地里自由畅游,算是对平淡压抑的生活的反抗,结果最讽刺的是,她们什么也没看到。
或许青春就是,当你满怀希望想看泳池里美丽的金鱼,最后只有一片漆黑,而我们就是这样在一次次失望中长成了“坚强”的大人。
或者青春没有那么多励志情节,我们都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我们都没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我们都不是风靡学校的校花校草,我们只是那个会和父母闹别扭的孩子,那个会和朋友打闹的傻瓜,那个会把暗恋埋在心里的胆小鬼,没有那么多自由、叛逆,可这就是我们的青春,我们活着的记忆。
结尾对应开头,四个女生在k房唱起了“此时此刻,我还活着……”。
放生金鱼并没有为她们的生活带来改变,金鱼逃出了小鱼缸,而她们没有。
你以为青春是一场狂欢,其实只是不甘寂寞的自嗨。
无所谓意义,无所谓结局,青春只是胡思乱想加上躁动的心。
所有片段在微博上。
有微剧透。
【片段1】“第33届圣丹斯电影节短篇获奖作品,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4名少女把400条金鱼放入某中学泳池,电影围绕着少女们犯罪前后的日常生活展开。
” 30分钟的短片(准确也不准确地说是28分钟左右),由好几个短小的片段组成(准确地说我并没有去数和详细记录)。
带着日式惯常的抑郁和厌世感,却并不感到过分得晦暗,有着一层奇妙的治愈力。
少女们就那样无伤大雅地反叛着,她们人生中最刺激、最难忘、最大胆的事,莫过于把400条庙会上即将被处理掉的、无人会感伤的金鱼放进了深夜学校的泳池里。
在平淡的小镇上,她们成为了轰动一时的头条和自封的英雄。
用那样的方式去感受和祭奠自己的存在、彼此之间姑且称之为友谊的感情、还有大把转眼即逝的青春,也不失为一种自我解放和治愈的方式。
夏日里偶尔的疯狂,就像夏末绚烂的火花一般,短逝得都看不清具体的图案和纹路,只记得那一瞬心头簇放的炸响和模糊的色彩,意外清晰得妖娆。
明明是那样苟且得没有一点人生波澜和热情的如同丧尸般的枯燥绝颓生活,为什么还能一脸青春、洋溢笑意、绽放着毫不介意的满脸痘痘和胶原蛋白、对着镜头自拍欢畅?
“积极得可怕!
” 多么准确而又微妙的形容,心炫颤动了一下。
有一个画面,体现了平和的残酷和讽刺的矛盾。
少女们沿着蜿蜒的山路走下山坡的时候,夏日独有的呱噪的蝉鸣显出乡间的静谧,少女们有气无力地感叹:“这里就不会发生战争什么的吗?
父母就不会突然去世的吗?
这个小镇就不会突然地爆 炸吗?
” 但是少女四人却没有一个走在大马路上,没有一个不顾惜生命地增大意外发生的机率。
这就是青春无力而又让人冷笑的矛盾和平、奢侈而又触目的残酷。
而片段2里这段虚拟空间内沉默交流的“友情”片段却又是如此真实得心寒,那些笑脸灿烂诡异得可怖悚然。
【片段3】真实和虚假本就栖息在同一付身体里内,被同一个母亲“痛苦”孕育长大,只不过一个拥有“宽容”的父亲所以成就了真实,另一个具有“颜面”的父亲促成了虚假。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嘶喊着坦露着真实的自己,无人搭理。
所以,只能虚假地交叠着面具,却不意外地成为了宠儿。
然后在压抑得快要自 爆的那刻,喊出内心真实的残酷,末了,巧笑一声,开玩笑的啦!
搪塞而过。。。
在黑夜里的奔跑,是这部短片中唯一激昂雄壮的战斗序曲,唯一让人心跳加快热血涌出一小波的片段,与白日里焉掉的自己和故作的青春不同。
夜晚的少女们,真实、冲动、有着呼之欲出的生气和灵动,放佛她们在那一瞬首次找到了生存在这个小镇上十五年以来的全部意义,狂喜得好似得到神谕一般。
夜里,她们的眼珠仿若簇生着鬼火般,澄亮得不忍直视,与白日里死鱼眼般充满着对这个世界敌对的怨恨完全不同,好似得到了脱胎的重生。
所以那一段背景音乐用了最激吵的摇滚。
摇滚不愧是最直白的发泄式音乐,把体内所有郁结的毒素全部端了出来。
承受的了的,对音乐一脸变态的激爽。
承受不了的,认为进耳的不过是一堆垃圾不如的废物。
“我们总是要一个结局。
结局又很黑暗。
结局是我们没看到金鱼。
结局是明天这将成为案件。
结局是被抓住被骂被停课了。
结局是海的表现很完美,马上从深夜档节目消失了。
结局是我妈出轨了,但没离婚也没吵架就那样维持着。
结局是我没向老师表白。
结局是夏天结束了。
结局是考试马马虎虎。
结局是我进了一所普通学校。
结局是我们逃不出这个小镇吧。
结局是什么也没改变。
结局是我们做的一点意义也没有。
结局是 ... ” 那些走调的、残破的、永远成为不了偶像级的歌声,混杂着泪水,和不知道怎么就混在一起的同样孤独的灵魂们,扯破喉咙也没人会拍手鼓掌的那些高歌,伴随着内心所有的苦涩疼痛最终麻木地凝成了一坨结实的黑色厚痂,嵌在了心底,抹除不净,再如何抠挖只会使那个深洞更加触目惊人、血肉模糊得不忍直视。
只在每年夏末的时候,脚底会抵不住热气地滚脓刺痛着那个依旧弱小的、没有任何结局的自己。
好像就这样,那年夏天的疯狂会继续持续下去,永不完结。
关于青春的记忆碎片 ——浅析《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中的镜头 关于“青春”这个词的定义可能有很多很多,也许像是《阳光姐妹淘》里的无悔,或像是《垫底辣妹》里的励志,甚至是像《匆匆那年》里的追寻,在各类影视剧里给观众塑造了太多太多的青春,以至于让观众觉得对于青春的印象应该是丰富而不凡,其实回过头来想,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又有多少不凡的时刻呢,也许我们的青春更像是《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里呈现的那样,毫无理由的无聊和放肆。
短片用丰富的镜头语言向观众展现了四个女孩“迷茫的青春”,通过她们何尝没有看到曾经自己呢。
利用框架镜头展现不同人物的共同之处。
短片中运用了“圆形”和“方形”两种框架性的镜头来加以呈现,共同点是在框架形成后都是用推镜头来带出人物,但不同的地方在于两者的不同人物命运,用“圆形”的垃圾桶洞口带入了主人公小茜,并用“地牢,混蛋”两个词加以扶之,在这个镜头里让观众看到了井底之蛙的感慨,也许她们真的现在峡谷里的金鱼始终看不见大海,而“圆形”有,用一种永无止境,看不见尽头的轮回,正好契合了女孩们漫无目的,碎片化的青春往事。
而“方形”镜头用在了全篇不曾谋面的海酱身上,在外人眼里她是个成功的少女偶像,现在的她方方正正被演艺公司规划的明明白白,虽然在最后的方形镜头中,观众只看见了她的嘴,但可以从她的台词中看到她的痛苦和她极力想要的突破,正如“我只有十五岁,但要唱《十七岁》这首歌”那样般的无奈。
两个女孩的青春不同,但又相同,不同在于命运,相同在于她们都不知道活着的含义,而这一切,影片只用了两种镜头就早已诠释的淋漓尽致了。
用特殊的主观镜头记录每一段特殊的青春时刻。
每个人的青春不一定不凡,但一定特殊,影片也利用一些特殊的主观镜头,向观众呈现了女孩们特殊的青春。
影片中的青春用“自由”一词来形容再好不过了,而其中对于手机的主观翻转镜头运用可说是恰到好处,当女孩们在天台上把手机抛向天空,这不仅是她们无聊的玩法,其实更是有种想飞又被地心引力束缚住的表达,也许只能在空中漫无目的的停留一秒,但心中那份青春的不羁却从未改变,相比之下“保龄球”的主观镜头也是如此,一种混乱感从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这何尝不是像是女孩们无厘头的青春呢,一直在运动,但始终紧贴地面。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用的非常奇妙,那就是在给金鱼投食的一个镜头,在鱼缸底部垂直向上看着鱼食一颗一颗的掉落,顿时一种束手无策的无力感充斥着画面,影片中的女孩们也像是鱼缸中渴望大海的金鱼,但始终只能在鱼缸里张望着这个单一的世界,影片不用过多的语言,只用镜头就将影片思想娓娓道来。
用平视的主观镜头让观看者变成参与者,并从中审视自己的青春。
影片中的平视镜头也是影片的特色之一,与众不同的是在此基础上加以了手持拍摄的手法呈现,从而让影片的真实感得到了更好的展现。
影片中对手机吐痰时的不屑,集体竖中指时的团结,对自我影像的想象,和观众对话的平等,甚至是电脑前主播谈论的性,都是利用平视的主观视角来呈现的,通过这个也进一步的阐述了在青春这条路上所遇到的事情以及影片看似松散的主题,这也让观众更好的融入影片看到人物的世界,听见内心的声音,引发自身的共鸣。
也许励志的青春真的没有那么多,其实更多时候像是影片中的一句台词 “背叛也好,被背叛也好,我认为都无所谓,直到死去” 那样的空虚、迷茫与落寞吧。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这个夏天就要结束了,伴随着好像永远没有尽头的暑假作业,还有西瓜和夜宵味道的空气,夏天最终好像都会变成了老人手中的一壶绿茶,或是孩子眼中融化的雪糕……但我想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夏天。
即便以同一种时间周期计算,处在不同年龄的人们看待夏天的感觉也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次我就踩着夏天的尾巴,给大家讲述一个15岁少女眼中的夏天,或者说,是一个15岁少女眼中的世界——《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初看这部电影的名字和类型,我本以为这是一部记录少年犯罪心理的短片。
不过看完之后,短片悬疑的部分并不多,但它却给了我另一重意义上的惊喜。
因为片名太长,之后我就简称它为《金鱼》吧。
《金鱼》的故事不复杂,它讲述了日本崎玉县一座叫峡山的小城里,有四个少女正百无聊赖过着她们的夏日生活。
短片大部分篇幅,都在以女主角小茜的感官和内心独白带动着叙事。
作为生活在小城市的女孩子,小茜有固定的朋友,三点一线的校园时光,以及寥寥无几的娱乐活动。
如此无趣的生活,让小茜整个人总是死气沉沉毫无波澜的丧气样。
少年人眼中,罪不可恕的是无聊。
所以在小茜和朋友们眼里,一成不变的生活让她们宛如活死人,大好青春都喂了狗。
而在她们的周围,已经度过青春期的那些大人们,庸庸碌碌,已经是真·活死人。
还有一个即使妈妈出轨,也能天天对着电视傻乐的爸爸。
这两位重要家庭成员不但甘于平凡,甚至肆无忌惮的浪费着生命。
如果用打游戏比喻,这种生活就好比非自愿开启了无尽模式。
而没完没了,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命运,往往是孩子们最害怕的。
小茜只有15岁,按她对生活的认知,就是初中毕业考一个普通的高中,高中毕业上一所普通的大学,再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嫁一个普通的人。
“普通”就是小城市的常态。
直到有一天,小茜在和朋友们逛街的时候,遇上了四个中年妇女。
她们看起来有些怪异,路过她们时,小茜回过头望了一眼,这四个女人居然摆了个夸张的造型,她们嘴上还念念有词:认命吧,长成平庸的大人也会过得十分幸福。
唉,脑子里天马行空的少女,哪里能接受这样的命运呢?
于是大概秉承着“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的信条,几个少女在夏日祭结束后,偷了四百条祭典中的金鱼放入了学校的泳池中。
这大概是她们15年的短暂人生里,做过的最刺激的事了。
金鱼渴望跳出鱼缸,去更广阔的天地里遨游,所以少女们把金鱼放到了泳池里,就如同把自己投射在金鱼们身上一样,赋予了金鱼跳脱命运的意义。
当警察问起少女们为什么偷金鱼的时候,小茜告诉警察:“因为金鱼在泳池中游动的样子很美。
”金鱼事件只是一个夏天的小插曲,不过当少女们长大后,金鱼事件对她们来说就会变成可以不断提起的猎奇回忆。
“我初中可是偷了四百条金鱼半夜放到学校泳池里呢,没想到还惊动了警察,回忆起来当时可能脑子进水了。
”
她们说起的时候会有点得意,又会觉得那时的青春因为四百条金鱼,总算有了别样的色彩。
到这里,《金鱼》的故事就差不多说完了,是不是觉得很简单?
但其实这部短片的背后,有着日本一代人的困惑。
短片中的小茜,算是日本平成时代的孩子。
她代表了大部分平成时代年轻人的状态。
平成时代也被称为“宽松世代”,是日本生存环境和政策都大幅度改变后的社会效应。
大批年轻人无所事事,整个日本的拼搏精神都在退化,而“丧”文化也由此兴起。
聊到宽松世代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提一下2016年的一部日剧《宽松世代又如何》了。
它不同于《金鱼》,视角从校园跳到了社会,讲述了一批和小茜同时代成长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会经历的种种遭遇。
本剧讲述了上班族坂间正和、小学教师山路一封和高考复读生道上万里部,三个生于宽松世代的年轻人,在宽松世代的洗礼后,努力融入社会生活的故事。
这一代的年轻人好像格外单纯,在相对优渥的物质条件下,大家都少了来自生活的压迫感。
不管是在事业上的奋斗,对未来的憧憬,还是对爱情的态度,总是松松垮垮的。
不过这种松松垮垮,在经历了残酷现实的打压后,要么年轻人从此成为了废柴,要么他们就会反弹逆袭,爆出来的力量反而更坚韧。
如果说,在《金鱼》中我们会看到的少女们,在校园里充满了对未来无趣人生的恐慌。
那么《宽松世代》就道出了带着这种恐慌的青年们,在步入社会后如何成为他们曾鄙夷的“无趣的大人”。
它为我们展现了小茜们没有看到的大人的另一面。
他们依旧在挣扎,但现实不会再给他们偷金鱼的机会,所以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努力活着。
《金鱼》中的少女们,可能觉得当学生的日子无聊得不可思议。
但当他们长大后再回看过去,原来最有意思的时候,其实就是那些无所事事的少年时代。
虽然大多数人都已经不再是和小茜一样的少女,还是希望在这个夏天即将结束的时刻,大家都不要停下脚步。
如果你已经没有了偷金鱼的青春,还是那句俗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希望你依然能做一条渴望更大世界的金鱼。
至于现在确实还在上学的小伙伴们,我就最后送给你们一句话:暑假作业做了吗?
今天片片就讲到这里,大家拜了个拜。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小片片说大片(xppsdp)
讲述了四个平凡的少女想要打破生活的平静、重复和无聊将用于夏祭的金鱼放进游泳池的故事。
处于青春期的四个少女的生活平静并且往复,没有大惊也没有大喜,似乎她们的一生从出发开始就已经被注定了,因此她们感到极度的无聊,甚至希望爸妈会出点事情…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们把市场上买的用于夏祭的金鱼放进了泳池。
可能她们觉得金鱼和命运和她们一样吧,从出生就被注定,因此她们想帮助金鱼改变它们的命运因为她们的命运似乎已经无法更改。
但结局并没有很大的波澜,金鱼第二天就被发现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和无聊。
看这部短片其实有一种很强的深有体会的感觉,讨厌反复平静的生活,这样会让我感觉很无聊和很丧,大概这部剧表达了我内心很多时候的感觉吧,我和她们一样。
电影说青春是这样,长大了就不会,其实感觉不是,只要还被被生活磨的没有棱角,大概无论多大,都会有这种感觉吧。
如果不把一部短片分成太多的片段感觉可能会更好~三四段足矣~ *“这里就不会发生战争什么的吗?
父母就不会突然去世的吗?
这个小镇就不会突然地爆炸吗?
” *“我们总是要一个结局。
结局又很黑暗。
结局是我们没看到金鱼。
结局是明天这将成为案件。
结局是被抓住被骂被停课了。
结局是海的表现很完美,马上从深夜档节目消失了。
结局是我妈出轨了,但没离婚也没吵架就那样维持着。
结局是我没向老师表白。
结局是夏天结束了。
结局是考试马马虎虎。
结局是我进了一所普通学校。
结局是我们逃不出这个小镇吧。
结局是什么也没改变。
结局是我们做的一点意义也没有。
结局是 ... ”
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 (2017)8.32017 / 日本 / 剧情 短片 / 长久允 / 汤川雏 松山莉奈
我记得那天下午最后一节是体育课所以放学很早,春末夏初。
我和同学说笑打闹走在天桥上,外套系在腰上,吃着棒棒冰。
望着桥下来往的车辆我就想,我一定不能做个平凡渺小的人。
于是13岁我就到外地求学,直到今天在北漂。
家里的朋友都过着24岁这个年或许该有的生活,安逸的呆在那个小城市。
可我一直坚信自己的选择。
有人说人一辈子就像走一个圆,或许有一天我会选择回到最初的地方,但那必须是我看便了外面的风景后。
年轻时,该活的落魄点,不是吗
忽然想起《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玛蒂尔达问里昂,人生会一直如此艰难吗?
还是只有童年如此,里昂回答她说,一直如此!
同理,我想借着商场那四个未来的少女的口,对四个正处在15岁的夏天的少女,以及对15岁即将考高中的我自己说一声,姑娘们,你们现在感觉很无聊吗?
没关系,以后会更无聊的!
但是,我是汉纸,不是菇凉!
片中的四个十五岁少女们,一起K歌,一起拍大头贴,一起走火车道,一起放金鱼……似乎日子会一辈子这样过下去,无聊,麻木!
他们身边的人,也都很无聊,爸爸整天就只会看午夜节目傻笑,哥哥就只会讲一些无聊的段子直播,抽奖抽中玩具枪的人很傻逼,老师也很无语被妹纸甩了……每个人都很无聊。
是啊,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很无聊!
那些看上去很热爱生活的人,也不过是在假装!
假装很喜欢去看演唱会,假装很喜欢敲字,假装很喜欢旅游……其实谁他妈爱看演唱会啊,不过是无聊!
谁他妈喜欢敲字啊,不过是无聊!
谁他妈爱旅行啊,不过还是无聊!
无聊到爆炸了好吗,所以只能找点事做。
人生本来就很无聊,而且还会一直这么无聊下去,无聊一辈子,无聊将你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塞的满满的!
你以为那些伟人、明人、明星们就无聊?
NO!
想想季羡林老先生的日记;想想今天很多人转的那些名人黑历史,想想和你们一样都在玩王者荣耀的明星们……不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们也很无聊!
姑娘们,你们以为现在很无聊?
想过得更有意思一点?
想离开这个万年不变的小镇?
其实你们真的想多了!
未来的日子,你走出村子到了镇上上中学,又走出镇子到市里上高中,再走出市到外省上大学,再到不同的城市工作,或者出国工作……你以为就很有意思吗?
NO!
NO!
NO!
哪里都很无聊,哪里都很没意思!
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而真正可能会让你们觉得有意思的啊,正是你们的现在,你们觉得无聊去唱K,你们心血来潮去放金鱼,你们偶尔使坏拿水枪射那个送你们水枪的男孩……这些才是有意思的!
工作啊,梦想啊,都很无聊!
不过是为了糊口而已!
你们以为长大了,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广阔的天地,就会觉得有趣?
其实只不过是更宽广浩瀚的无聊!
你们放了金鱼,谁能放得了你们呢?
我们都是被生活困住的金鱼,渴望等着谁能搭救自己,从这个死水一样无聊的世界里解脱,可是没有人会搭救你,你只能自救,但是自己也救不了自己!
你以为讲笑话就很有意思?
你以为我整天敲字就很有意思?
那些看上去有意思的事情,其实也根本没任何意思,天下所有人所有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很无聊!
你们15岁的夏天,感觉自己像是僵尸一样活着,一成不变。
我25岁+的夏天,感觉自己像是千年老尸,已经无聊到爆炸了!
不过没关系,不管是你们还是我,以后只会比现在更无聊,你觉得现在无聊到受不了,但是你会发现,你还是能受得了的,因为以后只会越来越无聊。
至于现在,跟以后比起来,还算是挺有趣的,所以啊,好好享受现在吧!
生活很无聊,不过导演拍摄的,倒是挺有意思的!
不管是剧本结构,还是画面呈现,都写着大大的两个字:青春!
欢迎关注纯原创公众号:鱼纹
看完这部微电影之后感触真的很大……虽然我的环境与处境相较于片中四位少女都要好很多,但我觉得无论环境如何,那种“逃不出去”“无聊”“被困住”的感觉我是十分有共鸣……当时看完之后我写了一些随想:
唉。
其实很多青少年都是这样的红色金鱼吧。
看完之后,我也把自己的微信名称改成了红色金鱼……一边在嘲讽自己就是红色金鱼,一边又不甘成为红色金鱼。
那时候心情也很丧,感到很痛苦,觉得这部微电影完全符合自己的心境……现在也是这么觉得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能不觉得自己是红色金鱼了呢
切片还是碎片?
喜欢。把小镇少女的百无聊赖拍得既绚烂又放肆,一个接一个的梗诉尽了青春的面貌,少女突然转头看见未来的自己,也许生命终将遁入平庸,但在年轻的时候干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才不枉此生。期待导演拍长片,想象力一定要保持。
最后,还是发生了。最后,一片深黑色。最后,我们看不见漂亮的金鱼了。最后,我们被发现了。最后,我们被停学了。最后,麻井的个唱很成功,但是很快她就从晚间电视上消失了。最后,妈妈继续她的婚外情,也没有离婚。最后,我也没告诉我的老师我爱他。最后,夏天结束了。最后,我们会参加考试。最后,我们会升如毫无意义的高中。最后,我们四个都不会离开这镇子。最后,什么都不会变。最后,我们所做的都毫无意义。但是。
青春嘛,怎么玩都行!
我真的是已经过了形式大于一切的年纪了……
无看
非常酷非常喜欢,中二病的虚无主义,然而也只有那个年纪可以把堆积如山的百无聊赖用这样一种毫无意义的浪漫方式爆发出来。主演们的厌世脸我给130个赞
應該是要拍成feature的節奏吧 請一定要拍成長片!哪怕概念和玩法都不新鮮 日式少女+青春的主題永遠看不膩 永遠會被感動
本是池中物
金鱼、烟花、少女、夏天、早恋,乱七八糟的青春胡思乱想,简直太可爱!关于未来那段脑洞,笑到停不下来hhhh
好喜欢。运动会和你的人生,对我来说都不重要。
能把丧做成主旋律的也就只有贵国了。
不是很喜欢日本这种怪癖的感觉,但又喜欢他们的细腻。透过青春来讲述人生真相已经近乎青春片的最高境界了,而且里面那些主角的想法和十几岁的我也很接近,但这片很多时候都是在炫技。
松居大悟应该来看看这部片取取经
想起某个着急出图的男团...图确实好看
令人觉得可爱的矫情。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x411p7Ai?from=search&seid=12519311055665322791
聒噪
我幻想中的夏天,很美,很充实。而结局是,我的夏天都在幻想。风格强烈,很Japan。
Japan的流行东西 主要告诉我们,普通人也是可以搞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