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谋
The Mastermind,艺盗低飞(港),盗艺有道(台)
导演:凯莉·莱卡特
主演:乔什·奥康纳,阿拉娜·哈伊姆,盖比·霍夫曼,约翰·马加罗,比尔·坎普,霍普·戴维斯,莱齐·费利兹,马修·马希尔,科尔·杜曼,玛戈特·安德森-宋,伊莱·盖布,胡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5
简介:在天眼尚未密布,监场保安仍会打瞌睡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名画大盗就是会光天化日,大剌剌走进美术馆,直接把猎物从墙上取下放入布袋运走。看似儿戏的一切,背后主谋还要是住在市郊、人畜无害的住家男人。凯莉·莱卡特完全弃用好莱坞盗宝片叙事公式,改以其擅长的左翼简约主义镜头,捕捉触犯艺术罪行者的日常生活、双面人的言行处境,以及..详细 >
#SummerIFF 开场第一个镜头是把审视艺术作品的主客体对调了,但这真的值金棕榈吗?前半部分用一个冷笑话可以概括:最懂艺术作品价值的是谁——小偷,后面的公路逃亡虽然确实闷,但也是把对艺术、艺术分子的讽刺推广了,还是许鞍华说的对,这一代电影人最不关心的就是叙事,但问题是没有叙事后你的电影我们到底还能看什么
在平遥看的第二部
PYIFF第三部。这是一部需要结合历史事件和社会思潮来理解的电影。由于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因此在中途一度迷失在主人公的行为逻辑里,也无法共情,而结尾又草草收场,除了荒诞并未感受到其他。艺术电影固然不提倡太直白,但需要背景解释才能理解的电影,也不能算是真正的艺术。
男演员那种颓废带点文艺的气质似乎很受导演青睐,又是盗墓又是盗艺
衬衫毛衣domesticated小狗带俩娃🥹我的心都化了,i wanna have what they have. 想不出这么慈爱温柔的父亲怎么扮演一个像saul goodman 的连接黑白两道的con man (well not con enough 😅)可爱又幽默,仿佛可以闻到街上的雨味和新洗的衬衫味他真的full of love “have a little faith in me. A little faith goes a long way” 被老婆打出血也只是默默帮她装行李导演:“🇺🇸 is in ditch today” (背景的越战theme)Xsl那个背景里的猪,穿越first cow
就,挺无聊的。只有最后五分钟有点意思,感觉是为了那碟醋包的饺子。
2025.08.16. 圆方戏院,香港夏日电影节,个人第三场。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一句话总结本片就是:美国左翼知识分子文青女导演的1970年“伪艺术盗窃”片。片名“主谋”或“犯罪大师”(误导观众)实为反讽:本片男主是一位没犯罪头脑还成天想着靠偷盗实现财富自由、已婚有娃还整天伸手问妈妈要钱的无业青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在彼时无监控无防盗措施+保安只会上班打瞌睡的家乡二流美术馆的盗窃行动,结果很快自己和同伙就要么被抓、要么被黑吃黑、要么被迫流亡。第二幕更是直接变成一部“公路片”,莱卡特甚至给自己御用男星约翰·马加罗安排了一个特别没意义的角色和几场大可不必的戏。非常短的“命运弄人”第三幕还是有趣的,在此不剧透。只能说恭喜男主乔什·奥康纳履历上再添一部戛纳主竞赛作品,看他的演出是看本片的最大意义。
单薄
PYIFF2025-13奔忙 奔忙 不停奔忙
spoiler alert: 美國電影跟中國電影一樣警察必須贏是吧?。。😓我literally期待看到多倫多來著LMAO。jazz配樂又難聽又突兀又不合適,減分。劇本也是支離破碎。真受不了美國電影,這麼多抓馬。唯一喜歡的scene是fred的女友趕他走那段。 #nziff
除了结尾其余的部分真的很催眠
无人在意稀松平常的盗窃甚至有点浪漫?或者是生活的某种处方。清淡的荒谬始终都在,而一再逃亡的路上游戏似的偷盗都仍无人“看见”,直到结尾迫于生存升级为抢劫成功时,却被游行队伍的警察乌龙抓捕,而当主谋被带走,捡起帽子随手玩弄的警察,更像是主谋的“同谋”。结尾在这样轻松的结果,一边想拍手叫一个天道好轮回,又一边失去了对生命重量的感知,到底什么是轻松什么是沉重?又如此稀松平常地消失了。
结尾镜头赞赞赞 且出乎我意料 #biff30
#PYIFF 9th独特且连贯的风格,但真的太无聊太平庸了,平庸平庸平庸
莱卡特是独一无二的小品大师
又是一部配乐好过电影本身的。淡淡的无语和幽默,和乔鼠本人的气质一脉相承 LFF25@RFH
直到最后几分钟,我才确认她依然是我爱的导演。全程爵士乐配乐,让前半段偷画变得像黑色喜剧,让后半段漫长公路片式的躲藏变得意味深长。结局依然是会心一笑的巧妙,让人瞬间串联起前面那些政治背景音和荒诞现实,给人一种毫不费力的精准讽刺感。
PYIFF 挺考里斯马基的
从《开展在即》到《主谋》,莱卡特恐怕是当代影坛少数能以爵士的松弛和即兴精神驾驭影像的作者。但从《第一头牛》开始,她也被桎梏在某种历史真实人物的单义语境里,瓦解历史的叙事性,着力于对微观过去日常的建立,她是否真的抵达?还是说,历史的日常反而仰赖于一种更加剧烈的细节虚构,比如本片的最后一场戏?在这点上,一种真正即兴的表演空间,还有待于打开。 @Cannes2025_Bazin
事实证明用打造生活流的笔法操作类型元素不一定是个好主意。整部片子兀兀秃秃,隐忍和荒诞都没拍出来。由于前边铺垫得太不充分,类似警察与赞美诗式的结尾也就力道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