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顿大轰炸
Dresden,德勒斯登大战:烽火儿女情,空袭德累斯顿,德累斯顿的悲剧
导演:罗兰德·苏索·里希特
主演:费莉西塔斯·沃尔,约翰·莱特,本杰明·萨德勒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06
简介:在二次世界大战的乱世中,安娜(费莉西塔斯·沃尔 Felicitas Woll 饰)和罗伯特(约翰·莱特 John Light 饰)在德累斯顿相遇,安娜是德国医院院长的得力助手,在家人和未婚夫的宠爱中成长,并怀有救助他人的善良之心。而罗伯特则是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机师,在一次任务失败后坠毁在德累斯顿。安娜救了他的生..详细 >
战争留给人们的是永远的创伤。
完全不行啊,德国自己拍二战片简直一团糊
有时候,喜欢一部作品是因为它与我心有戚戚焉。这部电影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通过一个德国战时医院,一家人的选择,一桩爱情故事,穿织在一起,在一个紧张的时间段里,浓缩地表现了二战结束前德国人各种复杂的心理层面,以及战争的残酷现实。
所以最后英国的炸弹一下,所有都死了?
這片床戲顯得好假仙——二戰後期的德勒斯登物質缺乏又殘破,兩人不飽不暖還有心情亂愛,嚇誰啊!逃跑都來不及了。不好好發展劇情,偏要跟《珍珠港》看齊,編劇是頭殼壞去了嗎?
狗血的情感戏一星...女主角的长相四星...最后的轰炸逃亡戏四星...平均下来三星...日本人的东京大空袭好向这片学学如何拍灾难场面了...同样是电视制作...德国人的严谨而强出的真不是一星半点啊...
本片很坦率地承认是德国人有错在先,没有像日本的《再见萤火虫》那样一味地强调日本人民才是战争的受害者。只是片中穿插的那条爱情戏俗不可耐,似乎在向好“菜”坞的肥皂剧看齐了……
我觉得这个电影可以10分,看了几遍,多年之后感人至深
女主的感情戏太夸张。。不可信。
无视故事情节,主要看这段历史如何搬上银幕,德累斯顿大轰炸,应该描写的更加宏大一些,更加客观一些,更加史实一些……
最大的问题是一个跟未婚夫还算恩爱的女主怎么就因为一次枪击跑去跟见了几次面的美国男主上床。
174分钟,和生肉对了一下应该是正片没有删减,只是剪掉了两个片尾黑白字幕。强迫症苦时长出入久矣。零几年的欧洲片子总是还有上世纪的感觉,不像好莱坞“现代”。下半部轰炸不拼场面特效,着重于人,还是有不同感受的。画面失真穿插黑白。虽然节奏有些拖沓,三个小时,但有些区别于大热二战片的风格,感觉欧洲很多拍二战身份禁忌恋的片都有点这个调子。德国拍二战,至少会真的在反战
编得不好,把一场大轰炸拍成了爱情片。
德累斯顿在二战中遭受到盟军毁灭性的轰炸,电影从德国的视角讲述了二战给人民带来的悲惨命运,虽然女主角对英国飞行员产生爱情铺垫不够,个别情节不合常理,但瑕不掩瑜,不失为一部好片
"奥古斯都大人"先入为主了,在这片里看他被一老美抢走未婚妻,心里不是滋味~~
在二战最著名的城市恐怖袭击的背景下,这样的爱情显得狗血而令人难以置信
女人爱上别人就是一瞬间。
看电影名,以为是一部描写轰炸的商业大片,其实是一部反战的电影,而且是由德国拍摄。一场战争,最后双方都是受害者,残酷,无人性,给世界带来苦难。回顾历史,只能看见自己的影子。谁为战争负责,实际上最后谁负责也没有用,怎么也无法挽回生命,挽回痛苦,挽回自由。影片对战争的反省,反映了德国人对二战的认识,但不堪回首的历史,也只能起到警示,那就是不要战争。但人类的残忍和愚蠢,往往记不得过去,还是会重复过去的残暴,还是会有新的战争,只是我们期望不要有,愿望是美好的,结果也许悲观。
因为我去过,所以感觉特别有回忆感
意外的好看 感情戏比较突兀 但对其他小人物的描写和刻画简单精准 后面轰炸部分镜头慌的我快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