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影评属:莫伟豪+beibei同海女噶人设,男女主和施莱斯是在演圣母玛利亚吧😊都21世纪了,这个定位不是儿童剧,是降魔录!!!!!!!!
允许心善,但不是圣母!
男主可以不是完美,但也不能是蒙炳,相对来讲,莫伟豪beibei的人设更加立体,多样!
施莱斯简直就是扶弟魔!
如果真有第三季,希望男主更能成熟一点,毕竟第一季死了这么多人,第二季的做事思维起码要有变化吧!
如果第三季没有变化,请第二季就完结吧,实在是无法忍受男主圣母+头脑简单!
可以喜,但还是不要强喜了吧
终于把降魔的2看完了,昨晚看到两点多。
差不多是第一部的原班人马,故事延续得很好,比第一部少了点恐怖,多了点温情。
市井屌丝小马和腹黑毒舌的豪仔,简直是最佳cp,男女情感戏都变得索然无味。
关于灵界和鬼怪故事的搭建,很吸引我,但我鬼神片看得少,也不了解其他鬼片的架构。
大致写几个对我有启发的点。
一、只要你的心念够强,宇宙都会来成全你。
极度唯心的一句话,每次小马遇到大boss打不过,他就会想起这句话集中心念。
世界唯心造,境自随心转。
把心神回归到本身,暂且放下外界干扰,忘掉肉身体验,就能达到一种忘我境界。
二、鬼魂在人间逗留,是为了在人间放下执念,好好道别,再去达目的地。
人间停留太久执迷不悟,就会残留在人间,成为怨灵,陷在无休止的痛苦状态。
这是很多鬼片的灵感来源,韩国鬼片更是将这种怨灵复仇发挥得带点教育意义。
而降魔的走温情风,想想跟寻梦环游记差不多,让人放下对鬼魂与死亡的恐惧。
虽然说的是死人的故事,但对生者也何尝不是一种慰籍。
在剧中,死亡触手可及,逝去的人离去并不远,学会放手,自能释怀。
三、人死不可复生,死了就是死了,回不了头。
道理大家都懂,但只有经历生离死别才能感悟至深。
生与死就是一道坎。
但很多人就算懂,也并没树立对死亡的敬畏感。
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身边的人,没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来,所以每一天,每一次的相处,都要好好对待。
不要把话留到最后一面,不要把话留到坟墓前。
一般照大家的认知,鬼片会让人怕鬼,怕黑。
害怕报复,害怕失去。
人们的损失厌恶总是比得到的更强烈。
轮回,投胎,怪力乱神,一二三世说,一边忌讳,一边好奇,神秘的东方对死亡总有各种说法。
报应,业障,叫人行善。
投胎,转世给人希望。
留垂青史,叫人上进自省。
用观念去约束人性和欲望,社会才能有序向前推进。
对于国家和社会,是约束。
对于个人来说,是自我感化。
世界是一片空白,是人心,文明将它填满。
死亡的幻想像一副填满颜料的抽象画,无法看清全貌,没人能看清。
香港是个高度现代化的城市,中西融汇。
但拍出的剧集仍保持住最核心的广府文化,烟火气,贴地,不过于流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降魔的刚出来的时候,我就被这种灵异的电视剧吸引了,内地根本没有这种类型的电视剧,降魔的2.0是我看过最好看的续集,内地大部分都是剧情跟不上,演员换了一大半,反而降魔的第一部留下许多伏笔,第二部填满了之前所有坑又带来了新的剧情为第三部做好了铺垫,整部剧看的紧张又缓慢,就只有一点特效不值钱但相对于内地好的很多,希望第三部能弥补。
我会一直支持这部剧。
😜
对《降魔的2.0》的信心首先是来自对监制和编剧的信心!
监制 方骏钊 最擅长此类题材的表述,化恐怖为温情,讲灵异为世情,别具特色的镜头语言和场景环境的渲染,使其作品极具风格,让人一眼难忘,《一屋老友记》、《金霄大厦》都是他的代表作。
编剧 罗佩清 《降魔的》和《金霄大厦》都是口碑之作,能写出“好人的沉默才是罪大恶极”名言的编剧,在嬉笑怒骂中传递正能量。
这位编剧很大胆,有她把关剧集往往出人意料、峰回路转。
正是她的加盟,才让很多tvb的观众对使徒3的剧本充满信心。
当方骏钊遇到了罗佩清,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17年的《降魔的》和18年的《金霄大厦》都向观众交出了高分试卷。
相信这次的《降魔的2.0》同样不会让观众失望。
前作《降魔的》用了20.5集来讲述小马成为降魔人,2.0立刻直入主题开始降魔在监制和编剧的访谈中,小马会遇到大量的妖魔鬼怪,然而这些妖魔鬼怪却比不上人心的可怕。
加上两位幕后关注现实,勇于表达的特点,估计少不了像金霄大厦美魔女、鸦无那种经典场口。
相信《降魔的2.0》会比前作更适合全球观众,特别是大陆观众的胃口。
另一方面,这不是仓促而成的续作,而是一开始就做好了三部曲的打算,人员配备和情节设置都不是另起炉灶,完整性得到了很大的保障。
2.0第一集和前作的无缝对接,完美展示了幕前幕后团队的诚意用心。
其次,对《降魔的2.0》的信心来自对演员的信心。
马国明自然不必说,人气加持是一方面,我觉得演技才是他立足tvb的根本。
虽然今年才拿到视帝,还是不得不老生常谈的说他早该拿了,去看看他的铁马寻桥、on call36小时,或者演反派的飞虎、真相、女拳、紫禁等,他真是少有兼具人气和实力的tvb演员。
黄智雯,视后早晚是她的囊中物。
还有胡鸿钧等一批新人,在监制和编剧的调教下,发挥真是很出色就不用说谢雪心、蒋志光这些老戏骨了。
降魔的系列的一大优点,就是好的剧本外加给好演员充分的发挥机会,不会像内地某些作品明明流量明星的演技尬德不行,还要给无比多无比重要的剧情,老戏骨反而缺少发挥的空间,看的人太痛苦了。
对剧本的重视和对演员的尊重,让她们带领观众进入剧集世界,自然而然地发挥剧情巨大的张力和感染力,这就是降魔的系列成功的法宝最后,对这部续集的信心除了上述幕前幕后团队的“人和”之外,很大程度来自天时和地利所谓“天时”,降魔的系列遇到了tvb的转型期,年近花甲的tvb不再是当年华人视界叱诧风云的霸主,而是在欧美日韩以及大陆剧的夹击之下艰难求生。
这类型的剧种,是tvb自我创新,自我求存突围新尝试,在大陆尚属罕见。
非常容易迎合大陆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胃口。
正是tvb急于突围,给了这部实验性剧集诞生的时间和空间。
降魔的1、2仅隔3年,首部引发的口碑效应尚未完全褪去,为续集提供了很好的加成,2.0的首集我看到的得分是8.8,很大程度得益于前作的口碑。
“地利”则是降魔的系列独特的贴地气视角呈现浓郁的香港地域特色,是其他欧美日韩或大陆大成本剧集难以替代的。
它让我们了解了底层而又真实的香港。
……先心疼小马n分钟,虽然天赋异禀,但是小人物要承担大责任,远比想象中辛苦!
一边要降魔,一边要谋生,往往为了降魔搞得自己被罚款,入不敷出,不说有没有魔的诅咒,这种贴钱费血随时牺牲的义务工作,难怪不敢找女朋友!
没钱没高科技,石敢当走后,连导师都没有,完全没有章法的自学成才,难怪经常被妖魔鬼怪折腾,硬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对抗超自然的妖魔鬼怪,以及险恶人心,他真的很不容易话说马国明真没有男神包袱
看完22集我就覺得行家們的存在真的是很微妙。
【順便我猜小馬應該不是天宇轉世吧】但小馬現在的處境和當初的天宇一樣:陷入了凡人的慾望。
1.0裡的行家們,讓我們感受到很多溫情,因為他們一起吃飯,一起聊天,一起拼搏一起奮鬥,有危險互相幫助,他們就是一家人。
他們每個人有不同的性格與家庭,些粉,龍貓都是鮮活的角色,所以在龍貓出意外,些粉開始改變性格的時候我們會哭會難受,因為我們喜歡這些角色。
2.0裡的行家們,還是一家人,一起訴苦一起開工,一起賺錢一起生活。
我們還是能感受到溫情,但還是有一些東西變了:慾望。
龍貓變成了龍貓嫂,一個人撐起一個家,那其他年紀更大的行家們更不用說,他們都想要一個更加安定的生活。
但小馬忘記了這一點,還是覺得的士隊會和以前一樣,大家過著可以飽腹的生活,一起吐槽今天遇到的奇客。
平淡而真實。
小馬是最渴望回到過去的人,但他再也回不去;行家們是最應該歸於平淡的人,但他們不甘如此半世。
於是他們開始吵架,開始責怪小馬,開始綁架小馬,小馬的內疚是沒有及時阻止意外與不幸,但行家們為了自己內心的好過,把小馬打成一切不幸的源頭,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安心去賺這一份錢。
這不就是天宇與漁村嗎?
前幾集以為天宇是死於天命,海魔是恨不甘心,但隨著小馬與行家們的破裂,當時被漁民所隱藏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慾望,同樣是慾望。
凡人在困難時會指責有能力的人不伸出援手,在貧窮時會殺死阻擋自己的絆腳石。
多麼濃烈的人情味,有溫情,有親情,有同甘共苦,有患難與共;多少惡心的人情味,有責怪,有懷疑,有貪得無厭,有慾壑難填。
七百年了,凡人未變絲毫。
可能這就是降魔人不能去到大部分人所在目的地的原因吧:他們在不斷逆轉凡人自己製造出來的果【人類於魔的共存共生】殺死許多滅不盡的魔給自己种下殺孽的因,拯救很多不一定該活的人。
【天宇用生命保護的是一群會在背後捅他一刀的愚民】
为什么爱看降魔的系列?
因为搞笑?
因为催泪?
还是因为通过它可以看到人间生活的百态,以异世界的角度。
如果人死如灯灭,那死亡将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如果死后还有另一个世界,灵魂只是告别这个肉体,开始下一段旅程,死亡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可怕?宇宙那么大,未知的世界那么多?
宇宙中、地球上是不是只存在人类这种智慧生物?
如果人类还有其他的小伙伴,那该是如何共处?
降魔的 的第一季写于编剧罗佩清父母去世不久,满载对父母的思念,编剧写下了降魔的的故事,带着对小人物的悲悯和对社会责任的思索,讲一些哲学命题进行了通俗化的表达。
在第一季中,出现了马斯洛心理需求、出现了马克思,还出现了“好人的沉默才是罪大恶极”这样的名句!
反观这段时间的香港黑暴,那些沉默的香港人,就是这一暴行最大的帮凶,真佩服编剧的预言能力!
不同于大陆猎奇为主的鬼吹灯系列,旨在展示奇形怪异的鬼怪世界。
降魔的系列的主题很明确,写鬼事是为了反映人情,这种现代都市寓言的模式,在两部作品之间的《金霄大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例如,美魔女的镜子,像不像我们手机里自动美颜 的各种app。
金丁里各种为了吊金龟而轻易与人上床的各类女子,太过早慧明白了阶级不是靠努力就能突破而选择不长大永远在现实世界消失的小男孩……我们看着这样的片子,灵异的背后是对现实的思考!
——这才是我爱上降魔的系列的原因在第一季中,石敢当与鼠尾草魔,分别代表了人性的善与恶,她们都是从人性中汲取能量,反过来影响人类行为,这些拟人化的石精灵和花恶魔,实际上正是人性善恶两级的体现。
如果说第一季,精灵与恶魔是黑白分明,而第二季,黑与白之间似乎没有那么泾渭分明,魔化的小豪有着独特的恻隐之心;正义担当的小马有可能入魔道在传统故事里加害人类的鬼怪,在降魔的的宇宙中,很可能才是被人类加害的受害者。
例如,那个被同学欺凌溺水而死的软弱中学生;还有那个死于父母家暴的可怜小女孩(抱歉剧透了)人类的暴行制造了恶灵、恶魔,小马是否就能简单粗暴地消灭这些恶灵与恶魔?
人心之恶存在,各类邪魔妖道永存!
那降魔还有什么意义?
当然2.0的故事才刚拉开序幕,还有很多的鬼事与人情未开展,期待后续的故事
在续集“狗尾续貂”几乎已经成为定论的今天,《降魔的2.0》评分难得不降反升,更突破了8分大关,足见质量过硬。
TVB钉子户马国明对于马季这种市井英雄的拿捏还是得心应手的,油滑而不油腻,好色而不猥琐,既平凡又伟大,既现实也温暖;第一部正义的化身石敢当以腹黑毒舌男莫伟豪的形象回归,令人耳目一新;圣母庄芷若依旧无趣,第三部似乎要魔化,提前恭喜了。
全剧最亮眼的角色要算疯批美人Thalassa,名不见经传的谭凯琪成功hold住了美魔女的万种风情和霸总气场(做了背调居然是小室哲哉的弟子,19岁就发行了个人专辑,港圈好多宝藏小透明)。
众多绿叶里,贝贝娜的母亲贝太成功地勾起了我的一波回忆杀。
演员温裕红在古早刑侦剧《鉴证实录》饰演的双性人于美倩是我港剧变态人物启蒙之一,没想到二十四年光阴荏苒,升格为老戏骨的温裕红演技精湛风韵犹存,将一个痛失爱女的贵妇形象塑造得毫无斧凿之痕。
当然,本剧的槽点也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比如我盛赞过的编剧罗佩清,虽强于刻画小人物,仍是杰克苏+玛丽苏重症患者,剧中是个女人就爱男主“的士佬”马季,连大boss海魔也跟他有宿命纠葛,哭着喊着等了七百年要决一死战,最后却莫名其妙不战而降,临了还献出水下香吻输送毕生灵力,再效仿小美人鱼化成泡沫幻灭;是个男人就爱女主庄医生,连视苍生如无物的精灵风狮爷也甘愿为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欢迎收看《海的女儿之香江分女》
这美如童话的画面是最后的正邪大决战你敢信?
又比如第一季马季就在纠结要不要降魔,结果第二季洋洋洒洒25集下来还在不断地自我否定和怀疑,降魔功力也未见提升,最后的决战全靠编剧大开金手指的福至心灵,也难怪优等生莫伟豪常常恨铁不成钢。
在此喊话罗编,若此系列有3.0篇,能不能让马季老老实实去和各路妖魔鬼怪掰头?
不要再借降魔之名公费撩妹OK?
看个《降魔的2.0》,看一集哭一次,哭得稀里哗啦,不能自已:①新闻业的女强人,车祸之后,立刻就去找节目嘉宾,结果发现对方被对手抢走了,想找他们理论,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因为车祸过世了,而自己一直处处针对的对手,原来很久以前就对自己情根深种,而正是他在自己死后耿耿于怀,伤痛难抑。
而在死后才知晓这份珍贵心意的女强人,才意识到原来自己错过了那么多。
②宠物店莫名地出现怪事,原来是一只流浪狗的游魂作祟。
女主芷若发现它不肯离开人间是因为惦记着一位老人,老人身残体弱,一人一狗每天在街头相伴,直到狗狗被车撞死……在芷若的帮助下,狗狗的灵魂来到了那条街道,而老人真的在那里等候它,原来老人也时日无多,他也看见了狗狗的灵魂,两个老朋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可以永远守候对方,不再孤单。
③啤啤是千金小姐,违背了父母想让她当律师的愿望,进入新闻业,追逐自己的梦想。
一次意外,她在男主马季的的士上丧生。
她在人间游荡了很久,一直以为父母忙于赚钱,不在意自己的离去。
在她决定彻底离开人间之前,和父母告别的时候,才知道原来父母一直没有走出心爱女儿离世的伤痛,父亲每日自欺欺人,让自己沉浸在女儿尚未离世的幻想中,甚至接受朋友给女儿介绍相亲对象;而母亲则每天郁郁寡欢,怨恨造成女儿意外的的士司机马季。
他们对女儿啤啤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她能觅得良人,结婚成家。
在风狮爷的帮助下,她和汶莱王子举行了“梦中的婚礼”——在她父母梦里造了一个婚礼,在婚礼上,她告诉父母,自己结婚了,有人照顾了,希望他们不要再牵挂她……梦醒的父母感知到女儿在另一个世界已经过上安稳生活,终于开始释怀,重新开始生活。
【降魔的2.0】这是我最期待的剧了,特意赶在播之前把降魔的1.0又看了一遍,还是觉得很好看,马国明很适合演这种小人物,他说这是他拍戏服装最舒服的一次。
和第一部不同的是,第二部加入了很多人物,看着是丰富了很多,但是篇幅有限很难展开,有时都看不到黄智雯是女主角,可以好几集不露面,甚至21集马国明只是出来了几分钟,结尾留了那么多的伏笔是还要继续拍续集,但是编剧要维持水准就要多动脑子了。
比如《生活大爆炸》,就那几个屋,就3+4个年轻人,那就是好看,而这一部虽然加入了很多新角色,没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甚至有点乱。
我老公说看了24集没有结尾的电视剧,看了一集降魔的3.0的前情提要。
降魔的1.0经常出现的镜头就是几位的士佬坐在的士之家吃饭吹水,每一个人的形象都很鲜明,龙猫、些粉、师太都各有特点,但是这一次加入了新的的士佬我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浪费了。
其实正如我截图的那位网友所说,很多人包括我爱看TVB的剧,就是它不会通篇都是以爱情为主,什么虐恋甜爱、霸道总裁,爱情只是人类情感中的一种,这一部围绕在啤啤、芷若、阿花的情节太多,搞的降魔被弱化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是第一部和第二部传达的中心思想我还是接受的,第一部讲善良的人的沉默是助长恶魔的根源,第二部讲的更多,也是励志元素很多,降魔是天命也是诅咒,但都是一条孤独的路。
上一部不舍石敢当,这一部挥泪送豪仔,既然是我最喜欢的电视剧之一和最喜欢的男演员没有之一,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我也会继续期待下一部。
#我的第138个剧评
降魔的2.0中的第八集真的太绝了。
这两天刚有空开始看电视剧,终于可以把我积攒许久的降魔的2.0给看了。
我刚看了个开头就觉得很惊喜。
我看过很多2.0的剧做不好故事性的衔接、场景的装饰效果以及人物的变动性格塑造,这样不但无法延续1.0的口碑,反而会影响1.0的观感。
但是降魔的2.0完全不一样,就像是导演为了吊胃口,把大结局延迟了三年播放给你看。
其实在第二季刚开始播的时候,我最期待的部分就是石敢当。
我设想过很多种他再次出现的场景。
但是当小马一次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呼喊“石敢当!
石敢当!
石敢当!
”,回应他的只有空旷的街道,我就想着,啊,可能这一季豪仔的作用替代了石敢当,石敢当就没有必要出现了。
虽然豪仔和石敢当的演员是同一个,但是石敢当的穿着风格是偏白色系,而豪仔则是暗色系。
不同穿衣的风格就代表了两个人完全不一样的人物色彩,注定了这两个人是不同的。
当小马和碑碑在学校里找怀着愧疚想要自杀的朋友时,我很希望石敢当在一起寻找;当小马和芷若大夫一起送走巧儿的时候,我很希望石敢当可以出现;当小马坐在电视面前看直播拉车发现风狮爷在捣鬼的时候,我很希望小马是和石敢当一起发现的。
终于,我在第八集等到了石敢当。
和他刚到初到人世一样,浑身的泥巴,他把小马推出死亡的谎言泥潭正如他当初引领小马走上降魔的道路。
说实话,我看到石敢当穿着白衣、说着“本尊”的时候,我真的很想哭。
又是一个十字路口,石敢当笑着问小马“降魔系咩啊?
”,小马微微一笑。
以后真的没有石敢当了。
第二部太中二了,后面几集像在看我和僵尸一样;小马渣男实锤,可怜我芷若;最惊喜的角色是风师爷,C君演的很好。不想约第三部了,但看来还是要来…
好久没见到一部港剧烂尾可以烂得这么莫名其妙这么理直气壮,服了服了要不是有粤语+靓女的buff加成,这部剧是会被螺旋开骂的🙄
坐等第三部。希望小豪的演员再次出场
这制作特效和降魔姿势 我实在不行
看完3.0预告片了。
第一集也太欢乐了吧哈哈哈哈哈哈
片头里胡鸿钧声音一出,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镜头一开始无缝衔接上一部,小马站在十字路口大喊三声“石敢当”真的好一波催泪回忆杀,可惜的是,再也不会有那个斯斯文文的石精灵出现在小马身后了😭
小马废了一季,最后两集突然开挂,还挖了几个大坑等待3.0来填,最后的大战真是有点水,不过动作及5毛不够的特效从来都不是本剧的优点,重点还是那烟火气、生死观与宿命论,“你已经没有时间了”“原来我已经错过了所有的机会”“再会了,无缘人”“做人太清楚,太痛苦了”,降魔是宿命,注定一辈子孤独,而留到最后的一个也是最痛苦的,减轻痛苦的途径就是放下执念和学会告别。目的地再见。8.5
目前看了几集,感觉水准还是不错的,希望下面的剧情不要崩就行,马国明还是演这类的戏最好看了
囧 這是號稱TVB最高學歷編劇鬥出來的劇本?彌玩啦!!ps. C君真係好笑到~
强行3.0要不得 节奏稀烂 三星为我明和啤啤以及出现了三集的展明bb
前十集勉强可以吧,后面怎么感觉划水好几集……要不是最近没啥可追真的弃剧了,贝贝本来挺好的这几集莫名加戏……女主存在感好弱,敢相信吗,男女主回忆的竟然还是第一部的鬼域……
不是很理解这个评分,感觉故事很乱,什么都想讲,什么都没有讲好。最不能接受的逻辑是,明明是人自己和魔做交易,结果享受了好处之后就翻脸不认人,想赖账,还一副自己有道理的样子。
2不如1 三倍速在播放了还是嫌冗长 劳斯莱斯两个人真的神烦 大部分case都没意思 也就ivy和她的“竞争对手”的戏有点感人
小马最后还是爱上啤啤,好感动好不容易😭
参与豆瓣评分的人和我看的是同一部《降魔的》吗?
第一部被石敢当劝退,觉得开局太过中二,结果刷到第二部莱斯真的好棒,果断真相,刷了一次她和豪仔剪辑,然后再去追全剧,觉得哪里都厌女,大陆是,香港也是,“港女”居然也是骂人的话,有种在分裂边缘不断蹦跶的感觉,一边是觉得他和莱斯的感情线很带感,一边忘记不了他说“港女”时候的轻蔑,分不清哪面才是他,有种他要烂掉的幻觉,任何美好的爱情幻觉在男性露出对女性标签化的轻蔑和傲慢的表情以后都会消失,明明莫伟豪去世的时候才几岁,他怎么可以露出阅尽千帆沉迷在纸醉金迷后迷失自我的自以为看透一切的中年大叔的愚蠢?如果这是编剧代入我无话可说,整个剧除了铁文以外,都隐约透露着被男性凝视的不适感。
前二十集很好,后五集有点拖沓了。很久没看港剧,终于又见识到TVB编剧的厉害,剧本就像一个慢慢展开的机关,前面的扣啊锁啊线啊后面都会在最巧妙的地方解开或者汇合,到快结尾了才明白原来是悬疑剧的套路:每个出现的人都有用,要么触发关键剧情要么本身就是关键。还有就是配角们演得真好啊,想到他们大概率后继无人了觉得好可惜。还有和上一季一样的感受就是TVB好穷啊😭四年没啥信儿,这个系列是不是没了啊?还想见见Melphi(乱拼的)的……
哈哈哈,这种带有玄幻色彩的港剧。
看过但是竟然已经不记得讲啥了 也还行吧 都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