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字,简直肺气炸!
丹尼尔是个身材矫健的007,不是那个疯人院出来的作家维尔,薇兹饰演他的妻子莉比,还有一双可爱女儿的矫情做作,我只给半颗星!
再来谈该导演的镜头手法,应该说,剧本非常糟糕,故事整体的叙述风格,画面显得平静而没有波澜,娜奥尔作为女邻居,那点温情刻画的不到位,甚至我只看到嘲笑和冷漠。
雇凶要杀死他老婆的丈夫,最后显得不合逻辑、突兀,没看到矛盾点激发,对手层面的人性挖掘不够彻底,失败!
一颗星给丹尼尔,作为演技的赞赏和肯定,半颗星给我的一点点眼泪,他成功的把属于悬疑、惊悚、犯罪的恐怖片,拍成了家庭温馨的亲情故事。
还有,白瞎了007的身手,都不知道演的什么鬼玩意?
一群SB演员围着他转,就像疯人院的科学怪人,再怎么煽情飙泪、跌宕起伏,还是逃不过作为神经病的嫌疑!
本来想给三颗星,但是看完《梦宅》,我就心里犯膈应,这片已经没法吐槽了,两颗星有点多,只想给1星半,打3.2分。
From Sandy最近特别担心自己的欣赏品味下降许多,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的几部电影都无一例外的被我划在了“烂片”的范畴里。
其实,我不止一次地说过,一部电影作品的完成饱含了众多幕前幕后创作人员的心血,所以不管他最终定位怎样,都不应该肆意地“言辞侮辱”。
所以,这次我还是调整了下情绪。
首先,我选择了邻国日本的一部《铁拳》:铁拳:血之复仇TEKKEN:Blood Vengeance(2011)选择这部电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儿时对于街机游戏的记忆。
其实,在多年前迷恋这款游戏时便意淫过这些光鲜的人物设置背后应该会有一个非常牛逼的剧情才够意思,于是,带着这种高期望值却快进着观看完这部电影后,一种想要“骂娘”的冲动油然而生。
不仅没有剧情,人物的角色设置也是非常草率而没有例外,突兀的打斗情节还不如直接在街机上看游戏画面来的自然。
而最最最希望看到的CG技术也令我大跌眼镜,以为这是国内哪家动漫制作公司的手笔,不想这还真是那曾经出过《最终幻想》系列,号称漫画业全球领航的日本国的产品,而我宁愿相信这一切也许只是2011年那场大地震的余震所带来的灾难而已。
其次,观看了《时间规划局》:时间规划局In Time(2011)其实早就期待该片了,不仅仅因为它有坏坏的帅的贾斯汀,还有它那巨强大的剧本大背景设置,再加上导演的良好口碑,我的期望值又无形中提高了许多。
结果影片一无是处、漏洞百出,除了一帮25岁的俊男靓女的穿梭,却不见气势磅礴的时代背景,影片大部分时间都只是一小波时间守卫者和这两名几乎毁掉整个世界格局的男女主角间的警察抓小偷游戏。
很不严谨的剧本创作态度很大程度上让我怀疑这部商业作品本身的定位就只是骗钱工具而已。
“时间”的扩大化概念确实具有很大的魅力,同样这样的世界观如果经过慎重的编剧过过脑子,应该会产生不错的电影作品而且也许会是一个系列作品,可惜了,一道很好的食材,却给炖出来一锅大杂烩。
最后看了《梦宅诡影》:梦宅诡影Dream House(2011)这是唯一一部还能勉强接受的作品,可能这与我先以为是一部恐怖片的观影初衷有关。
《dream hourse》你就给直译成“梦宅”好了,非得加上“诡影”,弄得我一开始就以为是一部恐怖片。
不过类似韩国反转剧的剧情设置虽然能引入入胜,但老套的剧情设置却是该片的命门,前半段是罗伯特德尼罗的《捉迷藏》,后半段其实才是本片真正的剧情重点,只可惜前半段那样疑神疑鬼拖沓的叙述直接把游离出该片的主题之外,也许导演害怕单薄的剧情,但如此浓墨重彩的前奏帮倒忙了。
不过一众大牌主演的演技却成了该片的最大亮点,温情情节感人至深,男女主的对手戏也能刻骨铭心。
所以,总体看来该片实在难以归纳在惊悚片范畴。
不知是演员的功力极佳,还是我因寂寞而极易感情泛滥,总之,看这部影片时,代入感极强。
本是冲着猎奇去看的,可还没看到一半就被这爱意浓浓的温馨四口之家感动得一塌糊涂,自然就很期待后面的剧情,such a nice family究竟会喝什么样的恐怖、鬼怪之事扯上关系。
心里也禁不住暗暗地肯定,一定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安然无恙的,因为这个家里,丈夫勇敢、有责任心且深爱家人,妻子温柔、美丽、富有同情心,而两个孩子更是天真无邪纯洁如天使,他们看上去是那么温柔、那么快乐、那么善良,更重要的是,他们彼此深爱,这么nice的一群人、一个家应该生活在温暖、安全的世界,与任何黑暗、邪恶绝缘的。
看着这么一家人我就是觉得欢喜得很,心里温暖的很。
所以,但中途剧情大反转时,顾不得考虑何不合理、俗不俗套,首当其冲的是揪心、是悲催、是泪奔,紧接着以控诉之势从心里冲出好一连串why?why?why!!!然后紧追剧情、一探究竟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这部电影的评论大有冰火两重天之势,但,纵然有近一半的人对这部电影嗤之以鼻、恶评相加,可我就是这样近乎完美地被这部电影吸引并逐渐套牢。
若评论起电影,我基本上是个外行,略有一丁点大众化的鉴赏眼力罢了,关于技巧、关于手法、关于创新与否等专业范畴、理论范畴及一切其它稍微深入,层次内的,一概评论不出个一二三来。
所以,我只能说,这部电影,对我来说,以情胜人、引人入胜。
男主角辞职,快回家给老婆打电话时听见有凶手对老婆孩子行凶,于是冲进去,扭打中被老婆拿枪误打中,随后老婆孩子被害。
男主角没死,但进了精神病院男主角出来后,邻居家老公很紧张,因为他就是杀他老婆孩子的凶手(雇了个杀手)。
但男主角老婆孩子的灵魂为了不让他知道残酷的事实,每天在他身边幻化成家里还其乐融融的样子(从男主角辞职回家也就是他们被害的那一刻开始),这实情只有邻居家女主人知道,但她没有向男主角道出实情。
家里发生的有人在附近等惊悚情节其实就是邻居家男主人在窥视和准备对男主角下手。
男主角自己摸索线索发现老婆孩子早已不在,家里其实是个破房子后,邻居家男主人和杀手冲进来想要把男主角也杀死,这是他老婆的灵魂帮了他,男主角与老婆孩子的灵魂告别,因为房子烧了他们也只能永远消失了这是我看出的情节,如有不对,请指正
2012年,水军刚刚在豆瓣开始泛滥,我写了这篇《梦宅诡影》的评论,针对该片里的大量水军口诛笔伐。
我承认我当时写得有失偏颇,我不该把水军和电影的评论混为一谈,可是我当时年轻气盛,受不了委屈就和人对骂,难免收到了很多人的抨击,那是我写影评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看看下面的评论大家就明白了)这篇评论发表后还时不时被人回复,期间还有人私信骂我SB之类,我都照单全收了。
如今2018年了,我临时起意,想挖个坟来看看当年的有趣的讨论,却好像发现了多一点点的真相。
为了揪出水军,我承认我可能会不小心点错名,可真伪明眼人总能辨出。
我先梳理了一下我这篇评论里的回复,发现有些账号十分可疑:它们都在2012年初注册(这部电影国内公映期间),标注过0部或者1部电影,有些甚至连本部电影都没有看过,依然来这里和我讨(chao)论(jia),例如:https://www.douban.com/people/58538012/
白号,只看了一部智取威虎山,这部《梦宅》都懒得标了,装都不装一下了https://www.douban.com/people/58646840/
白号,只标注了一部《梦宅》五星,再也没有更新过https://www.douban.com/people/58703251/
白号,只标注过这部《梦宅》五星,说是一部“可以和《灵异第六感》媲美的电影https://www.douban.com/people/63354841/
账号一片空白而且有些很可怕的事情我也解释不了:https://www.douban.com/people/heisixiang/statuses
这是2012年这个人对我的评论的留言,进他页面不像水军,可是...我在他的个人页面的广播上看到,ta给这部电影在2018年1月13日给这部电影又打了分,说是要拉分。
(那就是删除了电影曾经的打分,然后重新打了一次)呃,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真爱?
或许是我见识太浅我感谢豆瓣新的编辑功能,这让我可以截图为证,放到评论里来,那么我们再来看我2012年当时的评论原文:-时间轴分割线---时光机回到2012不久之前看了这部电影,失望之下给了两星,下手颇重,但心中觉得电影三星撑死了。
过了几天,发现条目被五星影评湮没,以为自己看错了,定睛一看,还真全是五星的影评。
这些评论极尽讴歌赞美之能事,溢美之词粉饰太平,言辞切切,句句泣血,将这样一部电影捧上了天。
再次质疑了自己的眼睛,去翻了下专业评论网站的打分:烂番茄百分之7的好评度,IMDB5.6的低分,Metacritic也不过35/100分的超低评分。
而豆瓣这个条目的首页,居然几乎只有5星的评论。
看到这里,您是不是觉得有点儿悬疑气氛了呢?
接下去我手贱了,不小心点开了发评人的页面,惊讶的发现,发评人都是这两天新注册的,顶影评的人也有不少是这两天注册的,看过的电影也就只有这么一部《梦宅》,莫非?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水军?
我不是想说打四星五星的人不对,毕竟每个人的审美不同,打星是自己的事。
我看不惯的只是写这些评的幕后的人,可能只是同一个人而已。
这么一个操刀手,一人分饰N角,不仅写出各种评论,更是自说自话,自顶自文。
我们看看这个页面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818565/reviews?score=5我不说这个页面里的16篇打5星的影评有几篇真假,请大家逐一点进去看,有多少白号,有多少个号是只看过这一部电影,却发了一篇影评的,我不相信大家都会如此激动在看完电影之后跑到网上来注册豆瓣发布评论。
这个叫Joanna的账号注册时间2012年1月2日,仅看过《梦宅》一部电影,却写了两篇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都打了五星,上了页面首页:http://www.douban.com/people/57463171/这位比上面那位早一天注册,也只看过这部电影,也发了一个好评:http://www.douban.com/people/57448191/第一篇五星的评论里,有N位枪手,大家可以点点看: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38073/这篇里回复的也大部分是枪手: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42085/该评论里的回复:poorboss,Emma,上海爱国青年,Fred,crn,刺刀,xiaoxin1211,铭逝,这么多位同学,都是刚刚注册的,而且只看过《梦宅》这么一部电影。
我有一种可怕的预感,这些空白马甲,都是一个人。
就是这么一个人妄图左右舆论,让梦宅摇身一变,变成一部完美大片。
有人会问,那ta做这个干什么?
或许是为了蛊惑观众去影院,垂涎中影给ta的一条五毛吧。
豆瓣虽然并非专业评论网站,可是也有不少豆友借鉴豆瓣的影评选择观影。
《梦宅》现在虽然豆瓣评分不高,但是一整个页面的五星影评,真是如同重重迷雾,引人入瘴。
而更讽刺的是,《梦宅》的豆瓣评分呈上升趋势,是否与水军影评有关呢?
我们不得而知了。
我不怕大家砸没用,却只怕这些空白马甲黑心水军越来越有恃无恐,愚人为乐,影响了大家本应该自由的判断。
最后给大家一个tip,如果大家看到评论里有这样的字眼:我明明觉得电影很棒!
心中有千言万语想来说!
我排除万难爬到网上,不辞辛苦注册一个账号,专门来表达我心中的赞美之情!
blah... blah...那么恭喜你!
你极有可能有幸看到了五毛党华美的文风!
好,我当时写的的确不是很好,后面还说了一通电影本身哪些地方不好,这样就把我打击水军和评论电影的言论混淆了,大家点没用抨击我都是对的。
如今这篇影评我重新编辑,并不想再次“以正视听”,只是来轻松回顾这个事件,大家自己去评判,而且我本想另起一文重新来写,但是考虑到本文已经有一定的关注度,何不在原文上编辑,索性大家都能讨论。
在fake news汗牛充栋的今天,要辨别真伪,还是得看读者自己的眼力。
发表长篇影评的,当时有不少白号(大概有10个),都打了5星,还都占据了第一页,后来豆瓣给折叠了,这些白号也就一一删掉了五星评论,比如这个叫Joanna的账号:https://www.douban.com/people/57463171/
ta给《梦宅》写了两篇影评,都打的5星,后来因为豆瓣折叠,这两篇评ta都删掉了。
现在留下来的还有这篇:
还有一些账号不是水军,但有可能是小号或者营销团队,发出来的清一色的“要拉高电影评分”的影评:
手法和语气惊人类似,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巧合。
我们再回到豆瓣上现在被顶到最前面的那篇影评,账号狸花猫写的看完电影,再看这么多差评,真心想说:请认真看电影!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242085/我最初的评论里认为该影评的留言区里里有不少水军。
现在我再来重新梳理一下这个说法是否真实。
这是最先留言的两个账号:
点进他们的账号一看:https://www.douban.com/people/57489304/
空白,只有《梦宅》https://www.douban.com/people/57508000/
完全空白这种完全不知道留言是什么个鬼意思的:
再点进去看看https://www.douban.com/people/58580530/
依然只有《梦宅》这种好像在讨论剧情的,
再点进去看看:https://www.douban.com/people/58646595/
还是只有《梦宅》还有很多白号,比如https://www.douban.com/people/49951410/https://www.douban.com/people/58865305/https://www.douban.com/people/69120809/https://www.douban.com/people/70413559/https://www.douban.com/people/122520114/https://www.douban.com/people/132858098/https://www.douban.com/people/58646840/我统计了一下,截止2018年1月16日,狸花猫的这篇影评里,93个留言账号,居然有11个是白号,大部分声称是临时注册来赞楼主的,有些则是特地跑来留言的。
好巧哦。
我说的这些白号,还不包括像上面列举的那种12年看过,18年重新删掉再评分的“真爱”,以及那些发影评的格式很类似的“满分”“五星”等影评人士。
有人要说我有被害妄想症了,可是我在12年收到过不少奇怪的豆邮,各种人身攻击。
最可怕的有一次,我所有的影评被集体点了5个没用。
那些我为冷门的老片写的影评,都没有人浏览的影评,齐刷刷被点上5个没用。
所以水军也可能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营销团队。
惊人的相似点都在于,那些给《梦宅》打5星的人,有不少也给《十三钗》打了五星,《梦宅》和《十三钗》都是中影发行的,这些人的页面上,往往又给《龙门飞甲》打了低分,为了贬低对手。
可笑的是,这些人在做完这些事情后,为了毁尸灭迹,又把曾经给这些电影打过的分给删了。
留下的只是空白或者空无一物的账号页面。
我以前一直相信豆瓣是公平公正的,水军左右不了什么大局,可是当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豆瓣水军有多严重了。
我没有想到有人为了拿到2018第五届豆瓣阅读的征文比赛大奖,花钱去雇水军团队,这真是骇人听闻:是谁在抹黑豆瓣阅读征文大赛http//www.douban.com/note/652788554/我们不谈电影或者小说本身是好是坏,但是我要强烈谴责这种团队操作,用水军和营销团队来刷分的行为。
仅仅因为《梦宅》被国内引进,为了票房,某些人某些团体不惜注册假号,编造各种数据和故事,来完成这个刷分,刷口碑的行为。
豆瓣的评分机制虽然有了权重,却无法抵挡声势浩大的水军。
蝗虫咬一口事小,然而数量一多,树林顷刻变荒漠。
别人说认真你就输了,我感觉我还非要较这个劲了。
我只是一个人,我没法对抗所谓的千军万马,更无法抵抗有金钱作为强大驱动力驱使的团队效应。
然而这不可怕,可怕的是黑颠倒成白,我们在假消息里坐井观天,被人利用,这才是媒体和评论,乃至一切良善的寒冬。
分割线-2018年12月20日更新。
今天有个叫Fred的账号在这篇评论留言喷我
大哥,这不喷还没事,一喷就暴露了哦,完全把您这名大水军,且一直在追着我不放的故事都说圆了。
这是标注的电影:
呵呵,2012年2月注册,时间和上面分析的水军继续吻合。
看夸电影的预期,一样仍然是“好电影”,连比《盗梦空间》有过之而无不及都来了,好感人哦。
然而这智商更感人。
2012年到2018年豆瓣空无一物,只在2018重新上来标注几部电影。
更可怕的是,时隔6年,跑到《梦宅》这部电影的评论区翻出我这篇排名比较后的影评来留言怼我,用脚都想得出来这是什么鬼。
不怕你坚持不懈,就怕你前后矛盾,自己扇自己的耳光。
这么多年持续不懈地注册小马甲来黑我,辛苦了呢。
男主彼得辞职回到了家里陪妻女,但不知道她们其实早已死去。
枪杀他们的是住他们对面的杰克和他同伙。
这电影开头到中间部分就是一步步让观众认为彼得就是杀掉妻女的凶手。
到最后才交代凶手另有其人。
当时彼得跟杀手缠斗时候莉比开枪误伤了彼得。
后来彼得被人们认定为凶手。
他自己也有了幻想的一个身份“威廉”。
还好电影最后杰克跟他一起的一个被对方开枪打死一个被烧死。
彼得跟金发女逃出来火场后又回到了火场跟两个女儿和莉比依依不舍的道别。
结局也算圆满。
不知道这是从去年以来看过第几个这种“惊悚”片了。
可以原本是冲着几个主演去看的,看了才发现惊悚只是外壳,最后那部分亲情与爱情才是导演想表达的吧。
总之还是有些失望……
整个片子从头到尾都有些怪异,但是影片前段刻画的家庭温情与后段包袱抖落后男主的落寞的确形成强烈反差,在我看来,这部片子,绝对不是《第六感》意义上的悬疑片,说白了,更像是现代版《人鬼情未了》。
爱情在帮助男主找回自己,发现真凶。
家庭的温暖---虽然已经因为一次阴谋的错杀而失去最终还是成为男主人的救赎
午夜场的电影院 坐在最后一排 前面空无一人做好了被恐怖镜头吓到尖叫的准备 最后电影结束我哭的稀里哗啦的好片子打动观众的内心,这真是一部不错的片子无需华丽的语言讲述,我想说的这是部难得的好片子。
以下内容转自个人早年其他网站日记,写于2012年1月8日,目前自己一个人过的最后一个生日。
1. 引言:美嘉会员可以在生日当天看一场免费非3D电影。
本文主要介绍作者2012年1月8日在美嘉免费观看电影Dream House的一些记录和心得。
2.观察部分2.1 观察仪器道具:持本人身份证,美嘉会员卡样本:数字电影,一般宽屏2.2 观察步骤2.2.1 准备工作吃饱喝足后,到会员区,出示证件。
选电影。
可选电影:十三钗(昨天刚看过),亲蜜敌人(老徐无爱),那些年(太清新,且电脑内已有片源),杀手欧阳盆栽(说出去怕被怀疑是nc),深度谜案(太晚),Dream House(一样晚),龙门飞甲3D(看过且不可选)略;考虑到大影院要看有气氛的,最终很213的选了惊悚味道十足的Dream House。
在离开场还有90min的情况,找地方坐着继续逆转裁判,顺便买了杯冰爽茶。
2.2.2 观察过程开场,看,看完,走人。
3.观察结果及讨论3.1 影片测评开头惊悚,后期感人路线。
大体感觉就是爱丽丝疯狂回归+美丽心灵。
不过既不像前者一样恶心猎奇也不如后者一样题材相对时代新颖。
剧情中规中矩的作品,伏笔打得不错,节奏掌握得当,恰好在剧情发展到1/2时预感结局,3/4的时候肯定结局。
更重要的是一点也不吓人,且还具备恐怖片必备的美女,可惜西洋妹子不是偶滴菜,且戏份略少。
小成本制作,唯一两处特效制作很赞,可以收片花。
3.2 观影气氛总结糟透了。。。
一个人去看惊悚片的苦逼们都懂的,来看片的都是一对一对的,开场没多久,周围就已经吧唧吧唧啃成一片了。
不过,效果也很好,作者此时仿佛置身另一个次元,可以更好的为影片剧情所吸引。
可惜三次元从来不缺少猎奇,左边一对就是默默的互啃,在此表示感谢,这才是专业的,一点不影响他人。
右边的就很业余,首先男方不知道被哪个地方吓到了,把爆米花撒了一地,然后不敢看的蜷缩在女方这边,女方很man,是个暴脾气,先娇嗔索要爆米花,然后推搡表示要看看电影,席间大吼:“别捅咕我。
好好看电影。
”估计是俺们东北大老娘们,就是87!
最后,大吼没看懂,让男方解释,男方可能比较害怕,没看完,再次被女方当众奚落:“还高智商呢!
”不过,按照我的理解,这应该是另一种相对比较高级的play。
喜欢xx位的情侣们,可供参考。
4. 总结及展望总体来说,这次观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经历,既没有花电影票钱,也没有花电影票钱,更重要的是没有花电影票钱。
(你到底有多苦逼啊!
)不过,由于作者操之过急,早早将两部大片看过,且对于电影院气氛与电影类型的匹配有着极其偏执的追求,所以在选片方面还值得商榷,明年再次实践该计划的话,希望是圣斗士星矢之黄金十二宫的3D重制剧场版(快去灭了广电啦,阿不找个妹纸啦!
)5.致谢发来短信慰问的各位亲6. 参考文献略
把剧情浓缩一下,去掉那些七七八八的无关镜头,增加一点刑侦鉴证内容,就是一集完整的CSI。 顺便,此片想说明,脑部损伤是通过自我幻想自行修复的
给四个星因为男主角太帅了
怪不得天朝会引进,原来又是一个神经病的故事
剧情真难懂啊。
第六感和小岛惊魂的后续故事。
刚开始看以为是《咒怨》,看到一半发现是《禁闭岛》,看完才明白是《人鬼情未了》。
看了5分钟我很得意的说这么烂的编剧~过了20分钟后我后悔了~
温情加分,其实不算是恐怖片。
这个和小岛惊魂比起来实在差太多了,虽然云集了不少大牌,但是剧本太弱了,梦境和现实的穿插做的很生硬。
两个最喜欢的女人。
我就说我不想看惊悚片的。
就这么部片子,竟然还有口水战,挺有意思。至于片子本身,我是被感动得。半路包袱就抖落了也好,说情节老套也好,在这个正能量匮乏的时节,我是很好地得到补充了。
很严肃很悬疑的讲述了一个笨贼摸错门的故事……囧……
这个世界上精神病太多 以至于你分不清到底是自己有病还是大家有病
一点不恐怖,一点不惊悚。只是影片里的每个人都很激动。
我个人觉得前面没意思,但是看到后面我觉得特越来越好看。
不得不承认这部不恐怖不惊悚甚至不怎么悬疑 一开始boss就被我猜到了…… 但冲着最后的感动骗取了我数载难逢的几滴眼泪…… 怎能不算它牛掰……
好像字幕太烂了
不是主角精分到底的路线。剧情还是偏弱。纯粹看各位大牌的演技了。
剧情太简单,悬疑解开得太早,坏蛋坏得太脸谱化,各种铺叙和疑问解开得太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