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篇影评应该在三天前就完成,当时受叶某人极力推荐,我同他一起观看了这部青春校园片,本想藉此机会悼念一下刚刚结束的大学生活,没想到看罢我一肚子苦水,叶某人也一定要我就这部作品写篇影评看看,于是今日中午闲来无事,吐槽一番,是以为由。
由于距离观赏相隔已久,而这部片子又显然不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所以脑子里残存的镜头也不多了,只好随便说一说,希望不会对自己并不存在的影评生涯造成影响,倘若日后成为大家,希望大家翻看到这篇檄文不要惊讶,作者只是被刘浩存的颜值和叶某人的威胁骗来看的而已。
先说说导演的问题,刘雨霖,同我是老乡,同我的至亲室友王嘉诚更是老乡,我看简介中写是河南新乡延津人,但她是在哪长大的就不好说了。
这并非因为她的身世,而是我看她对高中的理解是十分城市化的,抑或是发展化的,当然我理解这种给人以甜蜜的电影自然不好真的复刻现实,纪录片与商业片我还是能分得清楚,所以这点自然不成问题。
但成问题的地方在于,电影中大量的镜头让我仿佛看到导演手中简陋的分镜手稿,剪辑生硬不自然,自然就需要垫上很多背景音乐来混淆观众的视听,以期实现蒙混过关,未曾想却完全暴露了导演对于镜头的把握完全缺少基本功的缺陷。
可以说刘导对于电影镜头的想象只存在于她个人的脑子之中,让我不禁怀疑她是从抖音短视频中学到的镜头调度。
以电影开场交代教室环境的长镜头为例,刘导设计了一长段依靠演员的动作来调度镜头的内容,但实在是尴尬地可以,演员的表演太过于收着,没有学生之观感,换句话说表演痕迹太严重,远远称不上表演,更不必说灵动,而灵动又实在是青春校园片最为打动人的元素之一。
倘若有人反驳说这是演员的问题而非导演的责任,那么我想说导演对于演员的开发与表演的把握则是起决定作用的,这里确实是导演全责。
书归正传,这段长镜头的问题还远远不止于此,我想导演是存在一些炫技的心理拍摄的这段长镜头,因为其交代的环境与人物根本对后续的剧情没有任何作用,既非故事发生的重要场景,又没有起到关键作用的配角,电影中唯二需要的两个演员都已经在电影的海报中了,缺了任何一个人都能把这个故事拍出来。
但既然说炫技,又实在炫得惨不忍睹,我对于长镜头自然不是大师,但我想任何一个看过这段镜头的人都能联想到自己学生时代创作的影片,其生涩地好似吃了二斤酸芒果的调度让人替导演捏了把汗——还好您不像小叶对芒果过敏哈。
whatever,这些暂且按下不表,你说导演没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吗?
有!
我认为导演实在是继承了中国部分三流导演的光荣遗产,继续发扬着创作“小品式mv电影”的传统,他们以唯美镜头填塞空洞桥段,以荒诞对白补充生活场景,活脱脱地把电影拍成了春晚上可以稳定120分钟播出的mv串烧郭冬临&贾冰,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们都大呼此乃福音!
因为从此再也不担心什么至暗五分钟啦!
放完这部电影咱们就一起包饺砸!
观众们都看不出哪有问题呢,纷纷夸赞好啊好啊,终于有了一个长的小品,不用看那些看不懂的戏剧歌舞啦。
行文至此,我想刘导肯定不服,叶某人也一定不服,难道你崔某人看的过程中没有一丝感动吗?
没有一刻心碎吗?
我无法义正言辞地说出没有二字,因为电影里的故事确实是是一个合格的抖音剪辑素材,刘浩存滴溜溜的大眼睛也可以说有那么些演技,只是停留在青春疼痛电影这个舒适圈里实在是可惜,但转念一想,她都愿意演出那些莫名其妙的烂梗了,自然也就对校园剧里惯有的毛病见怪不怪,一厢情愿罢了,不必操心。
至于男主角表演中的问题,我认为同群演中的问题是同本同源,只是稍显多了那么些训练痕迹,倒不至于那么生硬而已。
谈来谈去,剧本才是最大的问题,青春校园片千千万,落入俗套的占据一大半,我以为故事从来都不能成为问题,问题永远只是如何讲一个故事。
所以我不想批判说这是一个如何俗套的男女懵懂爱情故事,只是在剧本设计阶段就注定了这难以成为一部合格的作品,就像做面包和出来的非牛顿流体,稀稀拉拉,不成形状。
我想刘导此后再拍摄电影找剧本可以找自己的父亲刘震云过过关,想必也正是刘先生把刘导带入的电影行业,那我想刘先生更应当对其付起责任,不要再制作出此类彰显无才的作品,也祝愿刘导早日拍出刘先生有参演的《甲方乙方》般精良的作品。
太木了!
太土了!
故事,人物,情感,摄影,音乐全面倒退到青春片的十年前水平。
90后青春回忆录在滤镜MV加持的俗套桥段里重新组合了一回。
四火念念两个人物演出了超越年龄的霸道,油腻和老成,眼神不带电,台词傻乎乎(考不进同一所大学我们就不要见面了),与少男少女初恋时代本该拥有的青涩懵懂不对版。
刘浩存发挥平平,不过依托表演惯性还是吊打宋威龙。
没全面崩塌的一点就是幸好刹住了车没在伤痛文学里瞎矫情。
电影很甜,讲的就是青春故事中的那些事情,没有狗血的开头没没有狗血的结尾,从头到尾都是喜欢,都是青春中的那些美好的事,这才是我们喜欢的青春片哈哈哈哈,刘浩存太适合演青春小花了,笑起来太好看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好喜欢,两个人之间的CP感拉满男主对女主的喜欢嗯,也是有依据可循,最后故事结局非常圆满,没有狗血,没有青春疼痛,文学没有遗憾
很久不看国内青春爱情片,我竟然看了很感动。
这是一部很治愈的片子,不同于上次看的《你的婚礼》中,我至今还记得狗血的广告牌砸断了男主的腿的情节,它专注于青春中的每个细微感受,将故事缓缓道来,就像是每个人都能从中捕捉到的贴切于自己的青春气息。
开头看到男主喜欢天文,女主体育相当好,我从前会想,为什么电视上的人都是这样的人设,总是有突出的地方才会成为男主女,但现在我觉得这就是每个人的独特性,青春时期的人就应该有自己的爱好、固执、英气,这才是正常的人,而成为男女主是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主角。
看到这么青春有个性的男女主,我也开始反思起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自己的扭捏之处,是否需要做一些改进?
再是,看到中间去吃晚饭了,回来又刚好没事翻了翻自己的老物件:学生时代的小纸条,顿时觉得青春真好呀,都是很鲜活的个体,即使很稚嫩,但仍能回忆起当时与大家的故事,是那么开心、难过、感动、惊喜…以为看到男主角表白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没想到后面的内容更戳我。
原来许念念早在开学之前就喜欢男主了,因为男主不经意间帮他拿了够不到的面包🍞,这一幕真的好戳我呀!!!
有些喜欢就是在一瞬间,就是那么没有道理的,这才是喜欢呀!
而且,彩蛋里社交软件的更替也很戳我,无论外界怎么变化,他俩还是没有变化!
太好了呀!
真是难以置信,仿佛走了另一个极端似的,没有堕胎没有歇斯底里没有多人关系没有破碎家庭,但真的什么时候暂停都可以,因为剧情平淡到看了这一秒下一秒就会忘记。
剧情实在是平庸至极,只敷衍地讲了几个故事,男女主因为误会看不顺眼继而比赛,男主输了接受惩罚,女主帮助男主学习,两人约定一所大学,女主控分失败男主超常发挥两人因误会再次分离,女主发现情书找男主两人表白,中间穿插两人对天文的喜爱。
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每个环节都毫无逻辑可言,像是把能想到的故事都堆砌上去了就结束了,对前后感情发展一点帮助都没有。
换成另外的故事也是一样的效果,在我的视角就是他们突然就喜欢了突然就这样了突然就分了突然又和好了,神神叨叨的。
女主伤心让我幻视朱韵,然而在我看来并没有朱韵的故事那么有深度。
大学生活更是拍得乏善可陈。
滤镜是挺好看的。
刘浩存的演技在电影前半部分和《脱轨》里差别并不是很大,性格什么的都像一个人,演技最好的是在跟男主说“同情”的时候,又委屈又要强忍着说出气话,那段小表情特别好,还有就是最后偷看四火那几下,真的很有暧昧期的劲,其他部分就比较一般了,完全另一个江晓媛(除非你告诉我是因为江晓媛性格复杂)。
而且刘浩存的声音我还是有点接受不了,有时候笑起来的时候过于精明演单纯小白花……并不是很合适。。
反而像算计别人的反派。
宋威龙的演技还是十年如一日的差,台词更差,咬字不清依然是大问题。
爆发戏是根本没有接住,甚至不如《以家人之名》,皱着眉头变丑很多。
不过有时候演得比较自然,反而会比刘浩存的模式化演技好一点。
并且宋威龙的妆造实在显老。。
刘浩存穿着校服倒是很清纯,但是天台上怼脸拍那段口红居然是粉色的……非常不好看好吗!
另外,完全不懂男二女二存在的意义,还硬加了个感情戏,对男女主也没有什么助推作用,女二甚至都没啥和女主的友情线,最后的话显得和许念念很陌生似的。。
那么一开始安排她和女主关系好的作用是?
男主爸妈戏份倒是多,很温暖的家庭,有些地方很搞笑,女主妈妈就也是工具人一个。。
并且描述女主爸爸的故事意义又是在??
整场下来班主任的贡献倒是挺大的,毕竟振华老班主任了,站那就是和学生对着干,而且有很多金句,应该说电影里的台词都蛮贴合现实的,这点倒是不出戏。
这部电影要不是两个人颜值和滤镜撑着真的无聊透顶,就这么平淡如水地演完了。
最精彩的就是最后女主反转早就暗恋男主那段,把所有的回忆都过了一遍,真的有种青春的感觉。
还有最最后的彩蛋,真的蛮可爱ᥫ᭡总而言之不看的话想看,看了之后感觉浪费时间。。
还好是中午下饭电影没有去电影院看……
卜冠今
好看
居然是倪虹洁和高亚麟
弹幕好爱男
好可爱
?
这个剧情我喜欢 很大方 其实男主人设就是很真实的男同学
哇
笑死我了
窗外好美
笑死我了这段 好像看电影前就看过这段
这里拍得也不错 每个地方都想着女主
我不再是一颗寂寞的星星✨呜呜呜想到丁程鑫了
这里镜头好看
好无厘头
演得好
这里也自然
哇哦
说得好这段
哈哈哈哈哈
嗯还是挺配的
很推荐《念念相忘》我打五星。
我给这部打我看过青春片最高分。
哎,有时候还是不能太信豆瓣评分,看了6.6分,虽然两个男女主角都是我很喜欢的,还是没有去电影院看,虽然电视上看也行,但是电影以后还是应该尽可能都去电影院看,又不差那一张电影票。
想想青春片,之前我喜欢《致青春》被那个努力而自卑的男主角感动而共鸣,落泪。
喜欢看女追男桥段。
后面没有什么青春片让我记忆深刻,国内这几年票房上亿青春片那几部几乎都浅浅看过,没有什么共鸣。
台湾那几部也看过,主要不是学渣,很难共鸣,只是觉得白月光女学霸很美很纯。
但是,这部是所有青春片最有共鸣的,所有的桥段全部都有共鸣和类似的记忆,高中大学的记忆都唤醒了。
看青春片,除了《少年的你》《七月与而生》稍微看一些复杂而有戏剧冲突的关系。
那普通人,都是平平淡淡的美好啊。
豆瓣,都是看电影性,人物关系的戏剧冲突,人性复杂性,而被打高分。
但是,青春片能有一种淡淡的美好,就是很难表达的主题。
我给这部打我看过青春片最高分。
学霸的青春,就是好好读书啊,所有的青春记忆还难怎么样,就是那一点点破格的举动,就是电影中翘课去天台用望远镜去看月亮了啊……这就够了,不要狗血啊。
青春片不狗血,就是不为了戏剧冲突而冲突啊。
没有竭斯底里的吵架,也不需要那么多误会。
就是有共同兴趣爱好啊,可以聊天,就够了。
那种青春期的害羞,那种含蓄感表白,就足够让人怀念啊。
青春,不就是需要白月光,不就是需要怀念吗?
那么,还图什么?
不就是刘浩存和宋威龙的颜啊……新一代98后演员,这是我最喜欢的两个了,哎,真是不应该信豆瓣,导致我没有去电影院看,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审美判断。
刘浩存,就是我这里有免死金牌,太喜欢她了!
不管别人如何嘲笑她“怎么不算了”,就是非常喜欢她,我觉得就是有灵性,很打动人,从春晚第一次看她唱歌。
到《悬崖之上》到《送你一朵小红花》,我就觉得她是一股清流。
她就是高中青春片最让人怀念的学霸女主,高中时候的学霸女主,就是在我心中是这样的。
高中,就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岁月之一……永远感动于少年们的单纯真挚,梦想,那种害羞含蓄……我们失去的,就是我们永远怀念的……永远能保持一些少年的真挚单纯,世间就算经历多少恶心残酷,看看少年人的模样,我们就能找到一些能量。
再次表达对刘浩存同学和宋威龙同学的喜欢,你们少年的样子,是我喜欢的。
没有刻意营造的狗血剧情和疼痛,没有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
导演在能力范围内用一个个节制自然的片段串联出了一段清新愉悦的青春时代的喜欢。
对于一部青春爱情电影,台词贴合(有点那个年纪的“幼稚”),情节不虚浮,让人发笑,感到甜蜜。
青春不都是这样,有一点点幼稚的花哨,比一些莫名其妙的比赛,在某一个瞬间心动;会有误会,会大胆的偏爱,也在小心翼翼的喜欢…当暧昧开始冒泡,当我们也在会心一笑,在感到遗憾,心中的小鹿已不知何时被电影唤醒,拽回了回不去的青春记忆。
第千万遍地告诉我们,青春多美妙我们的电影需要大餐,也需要甜点,可有些人就是大餐也看不懂,甜点还嫌老套PS:刘浩存眼睛好亮,好会哭短时间内不要尝试太有深度和花瓶的角色啦,不适合你。
用灵动,有生命力,劲劲儿的角色再沉淀一下自己。
宋威龙…情节一激动,就感觉台词还是有点干,情绪给不到位,人很帅,不油腻,也看得出有努力,但再练练,加油。
趁着七夕去凑了波热闹(主要是也实在是没啥适合七夕看的电影了),但是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到拍摄手法,我都感觉确实是老套了些。
已经分不清到底是自己年纪大了还是真的老套,感觉跟小时候看的青春片套路简直一模一样,甚至于电影开头刚出来我就已经猜中了后面的情节以及故事的结尾了。
不过从整个画面来看还是充斥着青春的美好,如果只是站在一个纯爱青春片的角度,我感觉还算是可以的了。
两个主角也特别养眼,就是演技实在是有待提高。
电影整个故事下来主要是围绕着女主“念念”和男主“四火”青春懵懂的高三到考上大学的生活展开,电影的前三分之二主要是集中描写了他们懵懂的高三时期,包括但不限于四火捉弄念念、四火带念念翘了晚自习看星星、一起被关在杂物间里近距离的怦然心动、念念为四火辅导功课等等,电影的后三分之一来了一点转折,讲述四火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大学,但是念念却考试失手了,因此伤心失落等各种情绪涌来,跟四火也赌气了,因此也错过了四火的表白。
而在几年后读大学的时候才突然发现了四火的表白信然后终于在一起了。
特别纯爱的一部电影,这样的情节只能说更适合于20出头的小年轻,或者是想要怀念青春的一波“中年”人。
老套归老套,还好没有出现什么狗血情节例如车祸啊绝症啊这些,真的是谢天谢地了。
我想,人们爱看青春片,也许是会怀念那种懵懂岁月,跟念念不相忘的人一起上课,一起复习,一起打球,一起听歌,学生时代的那种羞涩、小心翼翼,一点不经意的触碰就内心小鹿乱撞...这不就是青春最美好的样子嘛。
电影的主题其实也很有意义,就是想要鼓励大家,如果有喜欢的人、有念念不忘的人,一定要勇敢表达爱。
宋威龙在大荧幕上简直是灾难,宛如一个智障,双眼无神,表演一点灵气都没有,人工Al感觉,感觉下一秒就要流口水,有些人老天是真的不赏饭,不适合走演艺这条路。
刘浩存跟他在一起,演技都能吊打他,看得我非常尴尬,一点都没把男高中的活力演出来,呆板生硬,双眼无神,台词也是配音,在电影院大银幕见过最差的演技,他的镜头每一秒都是灾难
4/10没有把剧情写崩,是导演的最大功力。
除此之外,影片浑身上下散发着两个字:平庸整部影片采用了一个极其老套的故事情节:男女主相遇,搞怪作弄,帮学习提升感情,感情持续发酵,高考失利感情结束,翻到情书重归于好。
省流就是:感情变好,变坏,又变好。
这种平庸又简单的V字形节奏就是它的全部。
导演并没有在这基础上往上叠,反而在这底层修修补补,导致忙来忙去,最后还是个赤裸的框架。
单薄的剧情并没有吸引来亮点子,全片的事件提纯来来去去也就是那几个,服务于这个框架,显得事件也变得无用。
但也很明显,没有足够的魄力与勇气去瞎玩保持了影片平庸的调性,有效的避免的狗血的剧情与神经病结尾,但平庸本身也是个问题,导演不过是无意中用一个小的问题避免了大的问题,相比于其他的国产爱情电影,《念念相忘》明显稳了很多,相比与《盛夏未来》,不管是剧情以及事件仍逊色不少。
国内不应该以它为及格线,更不应该向它看齐,这只不过是烂片中那个挺胸盎然的一员而已。
取景母校,是这部电影对我最大的卖点,真正打动我的,是我回忆起的青春,它没有像电影里面那么热血,那么感动,它很真实,很平庸。
平庸是我们普通人的日常,它更能勾住我们,但电影不要平庸,戏剧不要平庸,它要的是精彩,足够的精彩以缓解我们的普通,很显然的是,《念》没有做到。
什么时候中国青春片的剧本能有花样来了,它才能真正摘掉烂片的帽子。
是一部比较下头的科幻片呀😅
是喜欢的故事,是回忆里柔软的部分。
槽点和亮点共存的电影,本来已经巨烂的剧情在最后结尾部分直线拉升到及格
一个体育强者搬不动桌子,是故意的吧?刘浩存说台词的语气,和在电影中的形象或者他本身,就很容易被带入茶里茶气的感觉,哪怕她不是有意的。哈哈,高中毕业就表白,因为高考成绩没去同一个大学,但想不起去同一个城市,哎,说多少都抵不过男女都很好看所以才来感觉,普通人只有羡慕的份儿啊。这种只有甜没啥别的内容的中学生恋爱,我真不是目标观众啊。
必须嗑一个,冲男女主这势均力敌的演技……
全校第一高考考了607算是教育事故吧?
如果只有前80分钟,我还会称它为一包甜而无趣的白糖水,但是最后20分钟真的是对我智商的一种侮辱!随随便便考了646分,清北不想去想去中山被父母骂,另一个考上中山的哭倒在床上...emm...真的是没有把全国认真高考的莘莘学子放在眼里
“再普通的青春,也会有念念不忘的回忆。”每个人的学生时代大概都会有个许念念或是杨燚,特别是杨燚,调皮捣蛋的运动型“阳光开朗大男孩”,从来都是班上女孩偷偷关注的焦点,青春期里的少男少女,从互相看不惯到每天上学时最想见到的人就是对方,各种百转千回的小心思被展现得很到位,让我梦回自己的高中时代。《念念相忘》算是情人节档期里的刚需片类型了,再成熟坚强的人,也被允许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化身纯爱战士,去沉浸在一个微酸回甘的爱情故事中,被轻易带回那段笨拙却又纯澈的初恋时光。影片风格整体轻松明快,不刻意狗血和虐心,可以放心观影。张靓颖的主题曲《念念不忘》和影片主题完美契合,“我们曾一起吹着,一整个夏天的微风,我们曾一起捱过,一整个冬天的冰冻。遥遥长路,若是为你,都愿意。”
纯爱战士的福利,真的很喜欢这种小清新的剧情,整体的氛围轻松开心,充满青春的活力和爱情的甜蜜,男女主双向暗恋双向奔赴的爱情我超级感动,非常美好。
是青涩单纯的纯爱恋爱歌,也是甜甜蜜蜜的校园絮语。飒爽元气的许念念,有了年年不能忘的杨四火,所以普普通通的青春里便有了热情的颜色。这个七夕,我们也想敢爱。
我的青春是见到你才开始的......
还好最后没有真的相忘!有个人能一直以来爱你护你真是太让人羡慕啦,看完好想谈恋爱——
刘浩存仍然活跃在大荧幕上,有的女孩呢?
许念念体校出身,擅长各种球类活动,唯独没练过跳高。因为够不到货架上的面包,喜欢上能递给她面包的高个男。因为够不到黑板上的笔袋,讨厌上那个害她弄碎玉坠的讨厌鬼。她能治愈病房里脚踝的疼痛,他能缩短校园里转学的时光。如果戴上耳机就能起飞,可以乘火箭去太空看看,喜欢是来自宇宙的哪颗恒星。
“念念”这个名字念起来,舌苔与上颚纠缠在一起才能发出来的音,真的好喜欢。许念念与杨燚,以及他们身边的配角都饱含着青春的活力和勇气,给观众带来了一股年轻的力量的同时,又会令人回忆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青涩纯爱。纯爱战士应声倒地。
作为青春片,没那么差。但真的不喜欢刘浩存,演什么都一个样,完全撑不起体育生的立体度。宋威龙挂篮筐是替身,就很尬。那个年代,女孩就是很容易喜欢上高个子男生,说不定就是他帮你拿了下放在高处的东西。欢喜冤家也是世间定律,闹得越凶越容易喜欢上对方,我读研究生时的恋爱,就是这样,他很高,长得也很像宋威龙,我第一眼见到就有好感,之后接触过程中其实一直在吵,做小组作业什么的,但明显感觉他对我有关注,后来他说,当时还和他朋友吐槽我,说我作业要求高,他老和我吵,他朋友还说你们最后不会在一起吧。结果真的在一起了,有时候男生会幼稚,他会通过负面的事来引起你的注意和情绪波动,从而让你关注到他。看前半部分挺无聊的,但最后五分钟有加分。很后悔高中没有谈一场单纯的恋爱,不过,年少时的悸动总是不要去触碰,才显得美好。
念念与其说怀念的是青春,不如说更多的是青春里那些让自己念念不忘的人,不论是四火还是幽默的老师还是那些朝夕相处的同学,很高兴,又见面了。
好久没看过国产青春爱情片了,怎么现在的影片还是以前九十年代的套路。还有影片里的班主任,长得太像我之前的那个辅导员了,看他说话就好像我辅导员训我一样。
不出意外的青春电影,吐槽的点当然很多,但没有车祸和堕胎已经算好了。宋威龙在刘浩存的衬托下不适合大荧幕。
不撒狗血不代表要拍成白开水啊,连糖水儿都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