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处是归途

来处是归途,Being Mortal,又一夏

主演:唐小然,张鸿敬,李坤棉,时晓飞,原文倩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山西话年份:2020

《来处是归途》剧照

《来处是归途》剧情介绍

来处是归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外地晋剧团工作的夏天一番周折后调回到本地工作,这样她便可以帮助母亲照顾已经患阿兹海默症十年的父亲,却没想到母亲竟因她的归来而感到焦虑。随着父亲病情的发展,原本以为自己会给父母带来温情的夏天才慢慢体会到生活的重量,却没想到命运的钟摆又向她袭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又酷又有点冒失的男孩子们逆转重生把爱带回家课间秘密合约男女恋爱播放列表第四季如花如荼站起来东北往事之江湖儿女末日杀神春光灿烂猪八戒小白的男神爹地姐妹3B的恋人致1999年的自己英雄:重生恋爱是科学闺蜜离婚指南第一季神奇的飞跃周百花深处逃离地球八人死亡我的百变皇后蜡笔小新:谜团!花之天下春日部学院影子超人哈拉德国往事开心的八月爱情与灵药绝命档案

《来处是归途》长篇影评

 1 ) 专访 | 刘泽:《来处是归途》是以家庭为样本的社会切片

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已于2020年10月10日-10月19日在平遥成功举办,其中入选“从山西出发”单元的影片《来处是归途》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并于10月19日获得【观影团之选·“从山西出发”·最受欢迎影片】荣誉,这部电影讲述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家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展示了每个普通人都可能会遇到的困境、落寞和苦恼。

该片导演刘泽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但这个山西故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使很多从全国各地赶来观看的观众都产生了共鸣,在平遥期间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刘泽导演,希望本次采访能帮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部电影。

以下为采访实录,记者:安托万安托万:您在这部电影中放置了多重主题,比如死亡、养老、家庭、爱情等,看得出您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那您加入这些表达的出发点是什么?

刘泽:原小说其实是以男主角秦牧为视角,由他去见证夏天家庭的变迁,这个家庭当中这些人都在做一件事,就是提前把寿衣准备好等待老夏的死去。

包括寿衣店王先生说的那段话也是小说本身就有的一段话:死亡也是一种解脱,是到下一个阶段去,要干干净净地去。

但是死亡真的是一种解脱吗?

我认为未必,也许死亡只是对死去的人是一种解脱,对活着的人也许是另一种灾难。

另外因为这是一个家庭题材,我觉得需要把家庭关系放进来,放进来以后我就不想把这个故事做单了,不想单纯去讲一个女儿照顾父亲的心路历程这样简单的故事,还是想让它厚重一些,有点社会性的东西,让每个人物都立体一些,多做一些社会切片,在家庭关系基础之上为了让人物更立体,才加入一些现在大家看起来有社会议题性的内容。

安托万:我记得在片中结尾的部分有一个废墟的场景,是一场夜戏,每个角色都是无实物表演,充满了荒诞感,这部电影整体上我觉得是现实主义基调,加入这样一个相对魔幻的场景是什么意图?

刘泽:在写剧本的时候我就在想,怎样能把人物内心的情绪和状态通过影像的方式呈现,于是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放一些非现实的东西进来,同时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在里面,废墟既是故乡的废墟也是内心的废墟。

从我的个人体验来说,我经常不在家乡,很早就出来到外地求学,然后在其他城市生活、安家,但从内心深处来说我觉得那并不是我的故土,我心中的家其实属于我曾经出生、长大的那个地方,但是现在可能有种孤魂野鬼的感觉,飘离四方没有归属感,当你回到故乡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地方其实已经回不去了,记忆里的那个故乡在自己内心深处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很多地方确实已经成为一片废墟。

然后我觉得在废墟上可以做一些文章,通过影像呈现一些我的表达。

但是置景的时候没有完全还原出我的想象,大概只还原了30%,原先我想的是有纵深感,以家庭为单位,每个家庭都有通过无实物表演呈现的生活状态,有做饭、打麻将、乘凉等等这样的情景,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回到故里。

安托万:这部电影的主线是女主角照顾她生病的父亲,但片中还有一处情节是关于主角的闺蜜向红,向红单位领导的母亲也生病了,然后向红正好借这个机会去献殷勤,这里就出现两条照顾病人的情节,我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对照,那您当初安排向红的这一处情节是有什么用意。

刘泽:夏天的戏和向红的戏当时在设定的时候就是让她们有一个反衬,夏天是家里有老人,她是真正在经历这件事,而向红不是,在原片删减的部分里,向红因为照顾这个生病的老人,也就是她领导的妈妈,她才真正体会到女主角夏天的困境,后来我把这条线整个弱化掉了,只保留了一些社会层面的信息,例如要不要生孩子、怎样巴结领导等。

安托万:我看到片中人物遭遇事件的情绪起伏是相对比较大的,但演员的表演很多时候比较收一些,并没有太外放,这是有意识的处理吗?

刘泽:是的,我不想做成一个催泪戏或大起大落的戏,包括在情节设定的时候我也尽量在冲突上少一些激烈的东西,而是往人物内心的矛盾纠结走,包括演员的情绪等各个方面,我尽量还是让他收着不要太外放,到某一个节点的时候该放再放出来,我觉得生活中也没有那么多大喜大悲,生活本身就是这样,还是要收一些。

安托万:这部电影从筹备到成片之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又是怎么解决的?

刘泽:最大的困难还是拍摄当中场地和各个细节比较难实现,这类家庭戏最好的方式其实是置景,因为棚拍的话许多空间可以更自由地操作,比如墙可以移动,让机位有更多的发挥余地,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预算去置景,只能在现有的空间里去选择,这样的空间很难从质感上、陈设上靠近我们原初的想象,没有各方面都特别合适的。

最后我们找的这个房子是在6楼,这就给我们造成一个困难:没办法从窗外进行打光,只能在室内做一些点光源的补充,这就从影像上面造成一个缺失,有时候光线没有太多层次,对影像损伤很大,所以现在看起来好像是追求纪录片式的自然光的状态。

安托万:您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有没有受过其他导演或作品的影响?

刘泽:有影响,我的美学最早是受侯孝贤、贾樟柯等导演的影响,后来又特别喜欢杨德昌的《一一》以及是枝裕和的一些片子,他们可以说从美学方面根深蒂固地影响了我。

到了写这部片子剧本的时候,我在写之前有意识地去放空自己,留出一个空白期,在一段时间内不看片子,以免受到干扰,但实际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发现还是很难逃脱他们的影响,会根深蒂固在你骨子里。

比如说是枝裕和的家庭戏我觉得做的是最好的,特别擅长从细节入手,那我拍这部电影时也会想着从生活的琐碎细节去靠拢一些,怎样将故事做的平静一些,但是这部片子拍完我发现并没有做到“平静”(笑),就像你们说的还是偏戏剧化、有一定波澜的。

安托万: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等待》改编的,小说里哪一点最打动您、使您产生改编的动机呢?

刘泽:就是对等待死亡的描述,其实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爱情、等待死亡、等待亲情、等待和解,还有人等待突围,比如秦牧就是在等待突围,所有人都想突围当下的困境,都是一个等待的状态。

我觉得改编未必要照搬小说,而是要把小说原有的底蕴保留,保留的前提下有一个升华,而不是完全从事件上照搬,这就需要做取舍——小说当中哪些要保留、哪些要去掉,然后把导演的体悟移植进去,导演有了自己的体悟他才能拍得真诚。

其实这部电影不光是改编自《等待》这一篇小说,还有李艳蓉老师另外一两篇小说的小部分内容被移植过来,比如夏天的闺蜜向红的那条线,其实是李艳蓉老师另一篇小说的故事线,我把它移植过来放到这部电影里面。

安托万:这部电影已经成功和平遥的观众见面了,目前有哪些是让您觉得不满意或感到遗憾的地方?

刘泽:遗憾的地方有很多,最明显的一场戏是公园那场戏,手风琴之前是一个现实的状态,手风琴之后是一个非现实的状态,但是我处理的不够极致,那场戏如果在烟雾升起时,父亲直接站起来以一个很健康的状态和女儿跳一段舞,这样的话非现实的感觉会比较明显。

但目前这个版本父亲站起来那一刻还是有点颤巍巍,这样会对观众造成误解,以为这里还是现实状态,而如果是现实状态的话父亲现在能站起来,后面怎么又病的那么严重,导致前后产生断裂和跳脱。

安托万:我在映后听您提到您爱人的姥姥也是患有阿尔兹海默症,那片中还有没有与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地方。

刘泽:确实你会看到有些生活细节是取自我的现实生活,比如说米粉肉这个情节就来自我奶奶,逢年过节去奶奶家的时候,七大姑八大姨都会聚到一起吃这个东西,所以我对这个场景的印象特别深刻。

另外比如说日记本的情节,夏天读的日记是真实存在的,是我姥爷现在正在写的一部回忆录,他认为这样做会使自己的脑袋清醒,不至于傻掉,他写了很多,我专门挑出一本,从里面择出两小段作为夏天的台词,夏天读的那两段都是真实的,包括她念的名字也是我姥姥的名字。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时间倒影

 2 )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看电影,解读真实人生

夏家的小女儿夏天,是这个家最鲜活的生命,虽然单身大龄,但无论是照顾家人,还是处理事情都是一个很有担当的人!

家人为她的终身大事操心,因为没有成家,所以是夏家老夫妻最大的牵挂。

夏妈妈一直把夏天当成小孩纸,觉得她虽然三十几岁的人了,在感情问题上还是不让人省心。

大家都觉得父母健在的时候,自己永远都可以像孩子,无忧无虑、肆无忌惮、撒娇任性,可是当父母永远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的世界可就瞬间塌方了!

真是有父母的地方才叫家啊……

 3 ) 对生命致敬~全方位展现人性的影视佳作!

过年期间最适合一家人重温的好电影无疑了!!!

深处挖掘对于生命的思考,里面融合了对生命意识和人道主义,总的来看确实高度还原了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大众。

我和父母非常喜欢这种朴实无华的电影内容,特别是老年人看过之后非常能够感同身受的想要不给儿女添麻烦,但是身体衰老的事实摆在面前又不得不让孩子照顾的心理让人不安与自责。

我很喜欢女主人公,夏天这个角色作为现代的年轻人,她在面对一些列事件的时候心里微妙的变化都一览无余地呈现给了观众。

 4 ) 这是一部可以唤醒人类善良与责任的电影~97分钟时长诚意满满~

这部片子里面的镜头和语言让人感觉很温馨,有点纪录片的感觉!

内容以家庭叙事为叙事核心,聚焦家庭问题、婚恋问题及生存问题,还有社会老年群体的心理困境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状态。

真实的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啦,还是很能get到我的小心心的。

制作水准杠杠滴演员演技在线,特别是山西话剧舞台的老演员yyds!!还有导演把家庭单元住房内的众多场景调度得蛮到位的。

真诚、动情、深情成为观众感受最深的关键词,属于看完不后悔系列哈!

其实我原本已经忘了的那些离我们而去的家人记忆,没想到在这部电影中被唤醒了,飙泪

 5 ) 剧情可以的,就是演员的演技有点让我出戏?

简单举几个例子:开头女主和闺蜜穿着泳衣洗头那段,女主说的那段对白实在是让人出戏;中间因为照顾爸爸的事情,姐姐和妈妈吵架,姐姐说话演的像舞台剧,不真实,看得我脚趾扣地。

不过爸爸和妈妈的老演员演的很让人动容。

我觉得本子写的很好,现实题材,只要经历过家里老人生病需要照顾的人都会有所感触。

 6 ) 中国式家庭的选择与无奈,电影直击人心~

看完之后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符合人们对传统中国式家庭心理期待的影片作品。

我之所以这样觉得是因为不论从家庭成员到人物心理特点还是家庭情感的处理都十分传统、深沉。

从片子的细节来看的话,夏天的父母把老年人的困苦从到到尾地展现了出来。

父亲的阿尔兹海默症把一家人的生活带进迷茫之中,只有走出黑暗才能重新获得生活的一丝希望。

大女儿是现代子女面对养老问题只是用钱来解决,这在中国当下是一个很典型的一个例子。

相较于姐姐在家庭中关爱的缺席,二女儿直面对原生家庭中的痛苦,比较设身处地的为父母着想。

我觉得影片中的隐喻更多是她的心理诉求吧!

 7 ) 夏天~一个敢于担起责任的好菇凉,好想抱抱她!

这部影片很nice ,成功塑造了一位迟暮之年的妻子形象,一位平凡却伟大的母亲形象,她坚强又脆弱,是爱情和亲情、责任驱使她守望着自己的灵魂与家。

还有夏天, 她给我的印象很深。

夏天因照顾父亲而辞去原本的工作回到本地晋剧团,80后的她仍然单身,只能通过迷茫的未来给自己希望。

当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时,却因父亲的特殊情况而遇到阻碍。

这个善良的姑娘为了亲情毅然决然地放弃爱情,尤其是在父母双双离世后,孤独感与无力感渐渐完全笼罩了她,结局还是充满遗憾的。

 8 ) 暖心好电影,关爱老人身心健康,正能量的一波!!!

来处是归途做人不能忘本!

这部电影是我看过最接地气的良心作品,山西一个普通家庭在因父亲换上阿尔茨海默症打乱了平和的生活,女儿、母亲和亲人面对这场变故扛起应有的责任!

怎么说呢?

这是一部涉及生死话题的电影: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这样家庭伦理的题材我本人是非常粉的里面有特定视角进行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塑造,映射了广阔的社会群体,主题蛮给力的!!

 9 ) 相逢是缘分的“来处”,别离是永恒的“归途”

该影片讲述的是女主角夏天回到老家工作,为了帮母亲照顾患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进而生发出整个家庭围绕父亲而产生的焦虑和重压,并重新审视生存和死亡的意义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她站在医院走廊,大夫跟她说完话。

她颓然地走过来,迎面走来一个老者,好心劝解她:“姑娘,咋地情绪不高,一个人看病也没人陪?

我告你,生病并不可怕。

”她说:不可怕,爸,咱回家吧!

夏父得了老年痴呆症,他离不开人,已经渐渐不认识人,会走失、会大小便失禁。

偶尔清楚时,他会对家里人说“对不起”。

夏母独立照顾老伴,含辛茹苦已经十几年,满头白发,面容清苦。

大女儿夏花,已经成家生女,工作家庭的负担让她腾不出手来照顾夏父,只能用钱来弥补对父母的愧疚。

小女儿夏天为了帮助母亲照顾父亲从外地晋剧团调回本地工作,和已婚男人结束了夹缠不清的情感,母亲担心她30岁了没有男朋友,会受家里拖累,感到焦虑

夏母带夏父去寿衣店拿定制的寿衣,老板打开大红包袱,夸耀自己的寿衣做工好。

夏父的是古铜色缎面,绣着金丝福寿;夏母的是枣红缎面,绣着金丝牡丹。

夏母打开寿衣在自己身上比划,表示很满意。

她说衣服也认人,要拿回家沾沾人气。

夏父这会子忽然清醒了,主动抱起那一大包袱寿衣,两个人平静地回家。

好像去逛的是菜市场,平平常常买了一大捆葱回家过冬。

夏天晚上下班回家,经过楼道,听见哭声,她本能的恐惧与排斥,吓得缩作一团,来到自家门外,听到母亲的声音,隔壁的李叔昨晚在睡梦中去世。

是前世修来的福气,那是一种幸福,夏天似懂非懂,却不那么恐惧了

夏天跟闺蜜向红一起淋浴,向红心疼夏天因为照顾父亲,前男友和她分手,夏天看淡得失,一副顺其自然的样子夏天闺蜜向红婚礼现场,夏天遇到高中同学秦牧,俩人产生爱情,因为各种并发症,一家人不断地出入医院。

病情的加重,让夏母只能坐着轮椅。

夏母在帮爸爸洗澡时,奈何她实在是抱不动爸爸。

在卫生间门外等待的女儿终于忍不住冲进去,一把褪下了爸爸的裤子,那一秒,两位老人齐齐爆发出了绝望难堪的哭声。

女儿那一下,也褪掉了爸爸作为一个父亲最后的尊严和体面。

夏母哭着走出去,交给女儿打理,仿佛是完成了一次交接。

有次秦牧跟夏天来到夏家,碰巧夏爸把屎拉在身上,夏母扶夏爸去厕所,深感疲惫,她又不让夏天上前帮忙,认为男女有别,夏天就守在厕所门外。

当母亲扶不起父亲时,她就去帮助母亲。

夏母见此,忍不住骂夏父。

“家里一天不是屎就是尿,我是不是上辈子欠了你的?

”,夏天姐姐过来数落母亲,夏母和大女儿争吵。

“给了钱就不用伺候了?

夏天怕母亲生气又犯高血压,就过去阻拦姐姐,厕所只剩夏建国,秦牧就去帮夏建国擦屁股,夏母看见了,要秦牧出来,秦牧出来就到厨房里呕吐,夏天就要他先回去了,之后秦牧就再也没去过夏天家里

夏母喂夏父吃饭,他不吃,还随手打翻了夏母手里的碗,夏母求夏父不要折磨她了,夏父不想连累家人,他说了一句对不起,拿起一把叉子插进了自己的脖子,他没死成,被推进了抢救室。

被送进医院,夏天日夜守候病床边,依然念父亲年轻时的日记,在那些文字里,他是一个好好过日子的男人,羞涩又深情,自尊心极强。

然而看着眼前这个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人,她终于发出了喟问:“老夏,你这样也很辛苦吧?

”甚至萌动了不可说的念头。

秦牧收到夏母的信息来到医院,跟夏天久别重逢,画面转眼来到夏天跳舞上班的晋剧团,夏天上班,夏母在病房,夏父要老伴带他回家

夏天下班来医院,发现父亲病床空了,她一直追到老宅,看到父母俩人的遗体并排在一起她没有哭,镇定妥善地办完了葬礼回到家,在家里她看到,父亲起身来迎接她,母亲在厨房做吃的,没过多久,她意识到,家里并没有父母,只有墙上的钟声在嘀嗒嘀嗒地响着

 10 ) 值得我们去深思

《来处是归途》是讲述了关于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父亲的日常,母亲照顾长达15年,女主夏天为了帮助母亲,从外地调回老家晋剧团工作,进而生发出整个家庭围绕父亲而产生的焦虑和重压,并重新审视着生存和死亡的意义。

这部影片让我感觉很真实,告诉我们今天的社会有太多的家庭面临如此艰难现状,人到中年以后就会有一种无力感,不论我们是面对自己感情、工作,还是照顾病人的老伴和子女更不易,仿佛这一切都只能是被动的等待和被动的接受。

影片是以女主夏天的叙事视角表现出居家养老问题,老年痴呆症问题。

力图从女主人公夏天的情感体验出发,表现人生中的种种无可奈何,男友面对情感的现实表现出的懦弱,害怕拖累几乎想和她分手,闺蜜的结婚宣告了少女时代的结束,为照顾精神失常和衰老的父亲逼着自己快速成长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其中有三次“换裤子”的情节设计让我最为感动,第一次是母亲给父亲换裤子父亲在哭;第二次是女儿看到母亲的不易主动换裤子,父亲和母亲在哭;最后一次是女主夏天的男友秦墨在帮忙换裤子,夏天自己在哭;这无疑暴露出患病的老父亲不易,对自我能力丧失的痛苦,父亲的威严形象在女儿面前的崩塌,母亲发此内心的呐喊“你别再折磨我了”的脆弱心理完全暴露,以及在恋爱关系中女性独立形象的塌方。

都是活生生的现实与无奈。

父亲也不想拖累家人和子女想自杀,老伴看似子孙满堂,但是在面对疾病和死亡的路上也只能孤独前行,即便是最亲近的人也很难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影片中多次运用现实与梦幻的结合的电影拍摄手法,有个别幻境有点让人不明寓意,是年迈的父母尽管爱和孤独,是意在发挥观众想象?

引发观众思考?

到底哪条路才是我们真正的宿命?

短短的90分钟足以撑起一个的情感历程,引起观众的共情。

《来处是归途》短评

家庭伦理电视剧感,现实部分很糟糕。龙标真是个迷,“他进入我的身体越深,我想分手的念头就越淡”这种台词在外国电影也没见过啊,搁这写黄文呢。反倒是结尾超现实部分有惊喜,死后世界,导演不能拍恐怖片可惜了。@声色场所『青年近衛軍:華語青年導演處女作展映論壇』

7分钟前
  • 船续前行
  • 较差

补标映后和导演浅说了一下看法,我个人觉得如果老屋已经被拆不在,被改造成了别的建筑,这样或许会更有意思一些。导演也解释了一些bug,比如真正老年痴呆患者是想不到要自杀的,但是这个bug放在全片里极具张力,虽是bug,但足够亮眼。

10分钟前
  • 檑檑
  • 推荐

子女怎样面对父母的衰老,死亡? 唉……

14分钟前
  • 辰奇
  • 还行

1336——人生是一个轮回。淡雅更值得回味。——2023.05.07

17分钟前
  • 我还是我
  • 推荐

#PYIFF2020# 扎实,稳健,自信,难得看到的一部表达到位,拍法稳定的家庭主题,甚至室内戏的调度让人振奋,超现实的妙用让人信服。从山西本土的经验出发,到一种家庭深处的承诺,通篇看完,并无几分多余和累赘之感,而是把所有的剧情推进,都恰如其分地安排塞进了一场早已预谋好了的告别,带着老年人的尊严,不卑不亢地放下,生命和亲情的流转,如果对家庭关系有深入体察,无法拒绝的触动。

18分钟前
  • 筆刀当炮
  • 推荐

#TIFF21 第9场 尽管很粗糙但是我确实遭不住这种家庭题材的冲击,尤其是阿兹海默症这样沉重的话题,太过于残酷了。但整体来说亮点不足,人物建立不够有逻辑性,情绪传递也没有节奏感,后半段突然的爆发太猛烈了,有一定的断崖感。

19分钟前
  • 呆萌喵星人
  • 还行

3.5属于意外惊喜之作,本来觉得又是什么没带入感镜头纯记录式的家庭生活方式展现…没想到最后几分钟还被震惊了,有想法啊这个导演~

24分钟前
  • 其实不叫大怪兽
  • 还行

有些刻意以及科学上其实有些说不过去...内容不及片名。

26分钟前
  • Chenyuuuz
  • 还行

C+不错的,一些长镜头的设计真是用心了,表演上面稍稍有点拖,视角和想要说的东西有点太多了

30分钟前
  • 目送
  • 还行

阿尔兹海默症真的是太痛苦了

31分钟前
  • 徐老爷
  • 还行

女主确实不太行,但是两位老人的表演炸裂。导演长镜头调度的功力不俗,但是过多的超现实段落冲淡了力度,课堂的那段懂的都懂但确实刻意。最后一场戏太加分了,回到家中,亲人都还在,回过神来才想起皆已逝去。

35分钟前
  • 不可名状
  • 推荐

怎么说,我感觉我这一个多小时喂狗了,完全不值,想不到这个导演还能拍出这么烂的电影,全片剪辑混乱,叙事不清晰,演员演技也一般,总之很失望。

40分钟前
  • kk
  • 很差

镜头感不错,叙事差些,过于刻意,有些别扭牵强,不舒服。尤其是最后的魔幻结尾太突兀,作为作业还行,但作为电影成品太牵强,像是半成品

41分钟前
  • Bushmaster
  • 还行

3.5 仿佛预见了自己并不遥远的将来(映后交流觉得刘泽导演还挺真诚的

44分钟前
  • 盐77
  • 还行

每单独拎出一个主题都可以讲的很好,但魔幻现实主义介入,让内容被形式掩盖。全片有佳段但不成佳章,导演的表达欲和野心,导致影片整体连贯性的折损,影像叙事的主观意愿需要好好把控,这有时候和能力无关,关乎个人选择的第一顺位,什么是创作者认为最重要的事情,然后把摄影机推向它,聚焦它。

49分钟前
  • Nora
  • 还行

老人的晚年很真实,崩溃于赤裸面对儿女亲人的关系在表演上却有太多隔阂感个别加入的超现实部分和小三部分可以去掉家庭空间长镜头的调度很流畅

52分钟前
  • 破骨草
  • 还行

#PYIFF 看之前对片子不太了解 看的过程渐入佳境 长镜头+松弛的表演+阿兹海默症话题 最后超现实来的有点晚了但总算是等到了 想起来哈内克的《爱》低成本加一星鼓励。

55分钟前
  • 假枪
  • 推荐

与昨天的《野马分鬃》完全是两种观感,尽管也充斥着大量的长镜头,但本片却显得异常残酷、凝重,相比于温情与浪漫,生活的不堪和苦涩被赤裸裸的呈现在观众眼前,随着父亲病情的加重影片也愈发令人窒息,让人不禁扪心自问,假如换做自己,会如何面对这折磨人的生活?有趣的是导演并非完全遵从写实主义的手法,而是加入大量超现实的符号隐喻,亡故多年的哥哥拍着皮球,烟雾缭绕中女主与父亲起舞,以及水中漂浮的女主形象,都让影片具有了更丰富的解读空间;表现手法上影片多次在同一镜头内完成虚实空间的转换,尤其是女主角和男友回学校的一场戏,镜头在旋转摇移中将过去和现在的时空勾连,与《雨月物语》里那个虚实相生的长镜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影片的最后,女主角在与父母的温情中猛然惊醒,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同样在这一刻惊醒,回归不堪的现实。

59分钟前
  • 真的不想熬夜
  • 推荐

映后跟朋友讨论,朋友第一句话就是:这导演是个长镜头之王啊!!!拿了龙标,快快上映,我要二刷!!!!

1小时前
  • 益暄
  • 推荐

看这电影想到了姥姥,偏瘫之后一摸一样。还有再加上山西方言,真的是。

1小时前
  • 劉二智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