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大战

アルキメデスの大戦,阿基米德的战争,The Great War of Archimedes

主演:菅田将晖,馆博,滨边美波,柄本佑,小林克也,小日向文世,国村隼,桥爪功,田中泯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9

《阿基米德大战》剧照

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2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3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4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5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6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3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4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5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6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7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8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9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20

《阿基米德大战》剧情介绍

阿基米德大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三田纪房人气漫画将拍摄真人电影,山崎贵导演,菅田将晖主演。 故事舞台设定在二战对美开战前,为了设计大和号战舰,山本五十六找到了被称为“阿基米德再生”的天才数学家櫂直。然而,随着计划的深入,櫂直发现了军部不可告人的阴谋。 影片将于明年暑假公映,东宝2019年度大作。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拉丁男孩的天空危险的邂逅漫长的婚约弹片迷毒之无足鸟夜爪疯狂的钥匙时尚的未来第二季永不放弃接待员JOE星球大战:黑市传说七月半之恐怖宿舍祈祷落幕时边境风云受益人她在梦中跳舞花杆王幻想的色彩去海边红粉世家男人底线斩风刀桃色谎言电子管丽兹青春无极限橘子郡男孩第二季门徒冬年红木大屠杀:歼灭

《阿基米德大战》长篇影评

 1 ) 荡气回肠的日本战争片

阿基米德大战,尽可能直面客观地描绘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军界内部正在筹谋战争的各方势力间的折冲及其深层考虑。

战争的车轮一旦启动,就无法刹车吗?

至少很困难。

片中翻转很多,苏打作为男主自然将演技发挥得淋漓尽致,但设定毕竟是孤傲的天才,旁边有个非常耿直可爱的柄本佑当随从,都有点超出现实。

所以前半段山本五十六的扮演者十分亮眼,平山少将则后发制人,最后二十分钟从刁钻的角度把事情说圆了!

日本海上自卫队也赞助了本片。

因此本片绝不能以好战或支持和平来划分,只是反映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同时,并不回避二战的最终结果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无论投降是因为片中的理由,还是原子弹,这段历史真能成为未来的镜子吗?

当今正逢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多少人又想搞事呢?

不仅要警惕,更要放眼长远,早作图谋。

 2 ) 反战派为何建造大和号?

1941年10月20日,大和号战列舰海试:

作为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长263米、宽38.9米,满载排水量72810吨,配备9门460毫米主炮,一发炮弹1.5吨,成为军国日本的精神图腾:埃及有金字塔,中国有长城,日本有大和号。

然而,这个号称无敌战舰的钢铁巨兽,在太平洋战争中几乎没发生什么作用就被美军击沉:

大和号爆炸沉没产生的巨大烟云,200公里之外都能看到,似在宣告军国主义的覆灭: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

从《战舰大和》(1953)到《男人们的大和》(2005),日本描述大和号的影片数不胜数,根据三田纪房同名漫画改编的战争大片《阿基米德大战》脑洞大开,从全新的角度演绎大和号的前世今生。

片头再现1945年4月7日大和号的死亡之旅:坊之岬海战。

美军战斗机、轰炸机、鱼雷攻击机蜂拥而至,冒着铺天炮火拼命攻击。

剧组显然考证过战斗细节:美军汲取了击沉武藏号耗时太长的教训,先消灭大和号左舷的防空火力,再用鱼雷攻击左舷,使其横倾——影片忠实地还原了这一细节:

制作精良,连水线以下附着在舰体上的贝类、海藻、浮游生物都没放过,真的很可以:

一名美军飞行员跳伞落海,马上被卡特琳水上飞机救走,日军看得目瞪口呆:

这个镜头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日美综合国力和战争理念上的巨大差距。

时间回到1933年,日本陆海军争风吃醋由来已久,海军内部的航母派与舰队派就海军未来的战略和造舰计划,也存在激烈的争论。

曾在美国留学的山本五十六,深知海战的未来是航母时代,对巨舰大炮主义嗤之以鼻。

舰队派岛田繁太郎认为:“从空中攻击是小人行为,不是我们高贵的帝国海军的做法,舰队决战才是海军的本职!

数学天才棹直非常厌恶不顾民生、穷兵黩武的日本军阀,山本五十六请他出任审计,找出舰队派造舰预算的漏洞,以便将有限的资金用来建造航母。

最终决定会议,棹直拿出独创的一套公式,根据吨位就能推算出军舰造价。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公式,忽悠,您接着忽悠——舰队派:妙高号巡洋舰9700吨。

棹直很快算了出来:2816万元。

根据棹直的计算,舰队派造舰预算8900万的数据有误,实际上高达1.7564亿日元。

航母派要求舰队派解释为何要谎报军舰造价,后者索性承认预算造假:为了保卫日本,钱算什么?

虚报预算是为了麻痹敌人。

片尾再次出现超级大逆转,反战派棹直居然被说服,帮助建造大和号!

谁也不傻,舰队派中坚平山(平贺让)中将,对日美国力的巨大差距有着清醒的认识:日美开战,日本必败!

日本人死不认输,怎样才能让他们悬崖勒马?

平山认为,建造一艘代表日本灵魂的巨无霸,一旦被美军击沉,巨大的幻灭、绝望,很可能会让狂热的日本民众恢复理智。

要让所有人都相信这艘美丽的巨舰永不沉没,令人们期待,令人们狂热,最后被击沉,这就是它的使命。

这艘战舰将作为日本的象征,代替日本去死,因此,命名为:大和。

1942年,棹直望着大和号流下了热泪。

你怎么哭了?

在我眼中,这艘战舰就好像是日本。

日本海军不乏山本五十六、山口多闻这样优秀的反对侵华战争的战略、战术大师,但日本国民日穿钢板外加天花板的民族主义、爱国激情驱使陆军暴走,海军精英再多也只是增添精致的炮灰。

山本五十六曾经在一封信里写道:试图挽救海军的努力是徒劳的,或许唯一的办法就是自暴自弃,再重新开始。

《山本五十六》(1968)三船敏郎对山本坠机前精神状态的演绎动人心魄:

战后日本海军不服气,复盘太平洋战争,结果是就算中途岛日军大获全胜,也只能推迟投降,战败无可避免。

二战美国一共造了各式航母155艘,支撑这种巨大的军工生产能力的文化、教育、科研等综合国力,日本望尘莫及。

日本黄金一代之后,左翼电影青黄不接,《阿基米德大战》算是近年来日本最优秀的战争片:脑洞清奇,回味无穷:大和号的出生,就是为了以死亡警醒国民。

 3 ) 演绎历史为的是什么?

《阿基米德大战》使用了虚构的人物櫂直少佐 ,演绎了大和号建造的过程。

原来建造大和号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在战场上被击沉,给日本以惊醒。

我读过一些太平洋战争的历史,这种演绎确实有点荒诞。

一个舰队是多舰种联合作战,并非只有大和号一个王炸,二战最大规模的海战是航母对决,战列舰(尤其是大和号)没派上太大用处。

而且,大和号被击沉是有一系列原因的。

日本的航空兵经历中途岛、珊瑚岛、莱特湾、马里亚纳一系列战役消耗殆尽,无力补充,所以没有能力再为战舰护航。

为了解冲绳岛之围,联合舰队让大和号做主力去参加特战,想让它在冲绳岛搁浅成为永久炮台。

没有飞机护航,再大的战舰在战机的围攻下也只有死路一条。

这就是电影开头5分钟还原的历史。

从后世角度来看,电影中的很多台词都是经过岁月洗礼、被提炼出来、甚至从其他地方移花接木,安插到剧中人物上面。

比如櫂直少佐说起美国和日本的工业能力对比,这个数据当时就有(在《日本帝国衰亡史》里有记载),但不是他这个身份的人能够掌握到的。

包括山本五十六说未来海战是航母的天下,和美国开战先打夏威夷等等,当事人在那个年代,在他们自己的角色上,不会有如此超前的判断力,能够预知结果。

所以电影是借着历史的壳说着现代人的话。

这就是一种演绎历史的方式,大家看着开心就好。

其实,咱中国人也有类似的作品,比如电视剧《雪豹》(原著是小说《特战先驱》),讲的是江南大学的学生周文投笔从戎,没想到他是一位军事奇才,接受了德国的特战训练,成为国军的将领(原著写的是接受德国坦克先驱的指导,成了国军装甲部队将领)。

国军在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战败,他侥幸捡了一条命,加入了八路军,组建了八路军的特战部队,与日本特战部队硬钢。

历史上的国军和八路军都没有特战部队,而且整个抗战过程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即使在战争后期拥有巨大的人数和装备优势(比如松山战役),打赢一场仗也要付出6-8倍的伤亡比,不可能有特战部队能够把同样规模的日本军队打得抱头鼠窜。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雪豹》,好像这就是在看《三国演义》,导演把我们带入那个有一些久远的年代,去重温那个年代的氛围。

但是我们也无需过于计较剧情的真实性,因为历史太过残酷,我们只能选取其中一段、或者演绎其中一段,塑造一些英雄形象,展示他们的战斗精神,以宽慰当下的观众。

最后说一句,《阿基米德大战》的特效相当不错,开场5分钟的战争场面是我最欣赏的,视觉效果的提升也是人类想一遍又一遍重演历史的原因吧。

 4 ) 自己很矛盾

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很矛盾。

这部电影说好真的不错,在电影中有很大的冲击感和思想的反思。

整部剧的感觉落差很大。

刚开始看简介介绍以为是战争片,看完了觉得这只是一个反战片。

整个电影作用战争的前提来讲政治,在电影最后的反转给人有一定反思,以及想法。

整个的电影结构很不错。

说这部电影不好,是因为里面的部分情节很难理解,或许是文化差异,也或许是我的思想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去理解相关情节。

总之这部剧推荐看毕竟每个人想法不同

 5 ) 故事设计精巧,但忍住不笑

1.俺也被日本文化输出了,4星2.俺有战胜国的傲慢视角,1星综上所述。。。。。。。。。。。。。。。。。。。。。。

第一次写,都写这么长了😄,尽然还有140字的要求,想删除了。

剧情第二次反转 说大舰方案通过的原因,是能出其不意,一艘大家伙先造出来能吓死外国,有点搞笑,大家都是厦大的么。

最离谱是最后反转,数学同意帮忙,是因为这艘舰被太漂亮了(是呢,我也上过ta 🐶,心痒痒的想把20:1的ta搬到自己卧式),并且它被赋予了骄傲的民族魂,是的,它就叫做“日寇”号!!

数学家 你感不感动,我反正“感动”到再扣一星。

这抒发的情感不就是 只要为了日寇过得好,其他国家洗干净等着,迟早它还要去收割的。

拍的是不错,但不能拉出来溜的那种(狗头)。

 6 ) 历史片拍成了偶像剧 日式胡诌下的畸形美学

诚然,这部作品作为一个官斗电影叙事作品可谓上乘之作,紧凑的节奏,层次起伏的铺垫和不断递进展开的节奏反转。

当红炸鸡的演员也吸引了一批年轻观众。

但是,挂上历史题材,注定了三观不正的畸形电影就是烂片。

说难听点就是用一些看似浪漫主义的色彩美化自己的恶臭行径。

大和号,作为一个兵器,她宏伟,她壮观她惊世骇俗。

然而她被制造的意义从来不是什么为了警醒日本人,也不是为了让日本人认识到战争的错误。

制造她的意义就是战争,兵器本身是没有对错的,是人类赋予了兵器以使用的意义,可惜的是这条伟大的战舰落在了昭和鬼的手里,其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如今你再企图赋予她别的意义这样的行径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再谈昭和鬼,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派系的陆海相争,皇道派和统治派的血腥政变,昭和养鬼自然不是一句虚言,这些鬼从来不是站在以国家角度为出发点,以天皇角度为出发点行动。

故今天你站在这里谈什么崇高的国家英雄主义?

这样的历史人物是完全脱离现实,且不说主人公就是个虚构的历史人物,其他的人物更像是套上历史姓名的别人,甲级战犯永野修身变成了追求和平的和事佬,追求私利日本自己人评价极差的平贺让变成了为了国民未来的伟大设计师,这哪里是什么历史剧?

活生生的一部偶像剧。

最后,日本人看待历史的角度确实独特,他们仿佛非常现实的认为:错的不是发动战争而是错在打输了战争。

因为打败了苦楚的给自己笼罩上一层浪漫的悲壮情怀。

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私欲野心的膨胀而给世界和本国家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被渲染成了浪漫主义的悲壮?

这种畸形的美学真是日本独一份了。

总结来说就是:追星追偶像可以,分清饰演历史人物的真实往事。

舔船追设计可以,弄明白她在历史上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地位。

看悲壮的故事也可以,记得正是哪些野心家造成了这些悲剧。

 7 ) 【电影】20025[5.19]《阿基米德大战》

这真是一部叹为观止,能让我热血沸腾的电影!

请不要被它土到掉渣的海报设计所迷惑,这远不能代表电影真正的实力。

音乐还是熟悉的佐藤直纪,导演还是熟悉的山崎贵,但它不仅限于完美重现《永远の0》的神迹,还从天空回归到海洋,叙述了一段联合舰队版的《起风了》传奇。

拥有各式舰炮195门,三台三联式460毫米主炮,发射的每颗炮弹重达1.5吨,加上2.29万吨防护装甲,组合成了满载排水量7.28万吨的钢铁巨兽。

这是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出现前,人类曾造出的最大军舰,舰桥高度达45米,其中水上部分35米,在海面上看,它就是一座移动的山峰,大和号不单只是军国日本的图腾,还是包括我在内大量舰船爱好者心中独一无二的图腾。

但这么一座看似无懈可击的堡垒,却在几乎未击毁任何目标的情况下,被不足它体量万分之一的飞机命中数十枚各式航弹、鱼雷后,仅两小时即沉没在太平洋上,而此时,它甚至还没有到达作战计划中预定的战斗位置。

与《起风了》聚焦于缔造零战的掘越二郎相仿,本片重点通过叙述大和号诞生前舰船设计者们的争斗,来刻画军国狂热时代的诡谲与凶险。

一方面,大萧条中的日本经济已不堪重负,在东北亚的殖民扩张既使日本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又推动了极端民族思想快速膨胀,军国主义的战车在全民狂热中其实已不知不觉地启动了。

另一方面,海军内部舰队派与条约派的对立愈加严重,他们从国家战略方向到未来海战形式上都出现了巨大分歧,已势同水火,剑拔弩张。

大和号作为炮舰时代最后的辉煌,其建造计划自然成了舰队派与条约派激烈对抗的战场。

在我们理解中,大和号所以能最终下水,那当然代表了舰队派在与条约派的斗争中取胜了。

但本片的神奇就在于,它展现了一种与我们常规历史理解完全迴异的可能。

正如我们最熟知的条约派代表山本五十六,其实从军之初也是个坚定的舰队派,是远到他被派驻海外,见证了美国工业的强大后,才一点点转变成条约派的。

可见,信仰并非一成不变,同一个派系当中也有可能存在灰色地带,保守者有可能感悟到了时代的进步,而变革者也可能始终未能摆脱历史的烙印。

本片最令人惊喜的地方就出在后半段的几次惊人反转,先为观众带来了一位迷信一击杀敌的条约派,再向观众呈现了一位等待在绝望中觉醒的舰队派,他们都各自在日本国运的棋盘上下出了一盘空前深远的大棋,并在冥冥中分别对应上了战争的起点与终点。

舰队派与条约派本是旗帜相反的两家,但历史却跟他们开了一场玩笑,避战的条约派最后成了发动战争的点火手,而好战的舰队派却成了玉碎终战的象征。

历史的真相往往不能按非黑即白地简单归类,日本也绝非一小撮极端分子经过短暂的煽动就能一夜之间踏上战争之路。

历经甲午、日俄、满洲战争的胜利,当扩张成了明治维新后日本提升国力的最有效手段时,当皇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了深入人心的定律时,当大和民族的自尊心已经彻底膨胀到认为自己理应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时,侵略就成了一亿国民心中摆脱经济外交困局的最理想途径,也只有此时,军国主义极端分子才有可能顺理成章地开动日本战车轰隆隆前进。

其中,或许会有冷静的人能意识到问题的本质,一眼预见了开战的结局,但个体的力量在泱泱民族狂潮中是何等微不足道。

电影中的天才少年櫂直怀揣“用数学来拯救国家”的梦想,拼尽全力,奇迹般算出了建造大和号的真实预算,彻底揭露了舰队派的诡计,却仍无法阻止建造方案被通过。

那一刻,整个大和民族其实都已经被捆绑在了同一艘不断加速的战船上,什么舰队派,什么条约派,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无法阻挡国家疾速坠入进毁灭的漩涡里。

我认为,我们其实没有必要纠结于本片究竟是“反战”,还是“反战败”。

国与国的竞争,文明的扩张并不能简单地用对与错来衡量,“反战”也并不天然就比“反战败”更有优越感。

天朝作为世界领土面积第三大国,我们上下五千年文明史自然也是一部建立在无数民族被征服,被同化之上的扩张史。

在大和民族的角度上,争夺生存空间才是他们当时的首要使命,虽然其中也不乏大里社长般,梦想日本能不以军舰,而用商船,用经济贸易来征服世界的和平主义者,但这毕竟是群体中的绝对少数,是基于足够的眼光与远见才能生出的卓越想法。

可当时却还处在帝国主义的最后时光里,日本作为一个维新尚不足百年,封建残余沉重,正努力要跻身帝国列强的新兴民族国家,其精英阶层中,卓见如条约派也不过是主张避战而已,远没到反战的程度。

反观我们的立场,日本就是二战时的侵略者,所有在我们国土上烧杀抢掠的日本人,所有在后方为前线提供支援的日本人,这一整个链条上的个体,无论主动或被动,都对悲剧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都绝然不可能因为他们后代选择了“反战”,非“反战败”而更值得被宽恕。

因此,抛开客观背景与主体立场去片面地追求“反战”或“反战败”都是没有意义的。

就历史剧来看,本片的细节做得足够考究。

片头一鸣惊人的坊之岬海战真实还原了当年的战况:美军汲取了莱特湾海战中,耗费9个小时才击沉大和号姊妹舰武藏号,用时太长的教训,这次先用轰炸机干掉大和号左侧防空力量,再出动TBF对大和号左舷集中投雷,很快就令大和号翻覆爆炸。

对于櫂直指出大和号方案的设计缺陷,有人也许会觉得荒谬,稳如山的战列舰还能被海浪击沉?

但事实上,两年后著名的第四舰队事件中,就真的有驱逐舰在剧烈的涌浪下,被自身剪切力齐刷刷撕断了船体,与櫂直的假设如出一辙,酿成了联合舰队史上最严重的的海事灾难;更有甚者,在二战末期,美军第38特遣舰队在吕宋遭遇了鼎鼎大名的“眼镜蛇台风”,这支被称为“灭国舰队”的大军有包括航母、战列舰、巡洋舰在内数十艘舰船受损,还有三艘驱逐舰沉没,成了舰队指挥官,美军名将“蛮牛”哈尔西生涯中最大的污点。

还有片末最后露面的大和号,罕见地以拥有4台三联式155毫米副炮的初始形态出现在镜头里,跟片头坊之岬海战中已撤掉侧舷副炮,换装大量高炮的外观有明显差异,十足地忠于史实。

本片登场的人物大部分都是日本海军的名角——山本五十六、永野修身、大角岑生、岛田繁太郎等,但略让人存疑的是片中的条约派主将永野修身,在历史上其实是典型的舰队派,倒是他的继任者米内光政才是著名的条约派。

除了老戏骨,本片的青年主演们也表现亮眼,奉上了精彩的演绎,相当值得肯定!

前有《男人们的大和》几乎全程回顾了大和号参战后的主要历程,又有《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决战中途岛》,甚至是《宇宙战舰大和号》,一再描绘了战列舰空前绝后的黄昏,探讨这款超级兵器是如何被时代淘汰的。

唯改编自同名漫画的本片选取了一个独特的切入口,从大和号诞生前的插曲,预言了它与军国日本的结局,并藉此对历史进行了不一样的反思。

“你为什么流泪?

”“我啊……从那艘船身上仿佛看到了日本这个国家的缩影……”“是啊,它是一艘很棒的船!

正可谓是大日本帝国的象征。

”追求数学之美的櫂直,在故事的结尾,既为将自己亲手缔造的大和送上乌云密布的绝路而流泪,也为要以毁灭才得以惊醒民族的未来而悲痛。

这是一道再伟大的数学家都无法算清楚的题,更没有能一步求解的公式,只有历史中无数沉甸甸的碎片将各式各样的思考留给后人,且让我们铭记住人类那些黑色的过往,以史为鉴,启迪未来。

非常精彩,力荐,已收藏。

 8 ) 政治正确的危害

如前文所述,你在想什么,你看的电影就在反映什么。

1、櫂直,当然是天才,但更厉害的是,执着,坚定的信念,我接了这个任务,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完成,甚至有些不择手段。

当然,对手更加不要脸。

2、造假战列舰造价的人,和反对造战列舰的人,自己内心都坚定的认为,只有我的主张,才是对国家最有利的选项。

3、1933年左右吧,日本已经在造航空母舰,差距啊。

4、櫂直和他的上司,成功地证明了造价的造假,但却没能阻止建造“大和号”的举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被说服了。

5、大家都知道,无论怎样,都会走上战争扩大的路;大家都在想,如何更好的走;而没有人想,这条路到底对不对。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政治正确!

大概,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关于偷袭珍珠港之前的,日方的决策吧。

大家都在追求政治正确,绝不能站到对面去,反正有人会反对的;东条英机也是,反正天皇会否决的。

不料,天皇也要政治正确。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9 ) 历史的反思

历史故事,今人故人?

剧中很多对话,都在现实中可以看到,值得每一个国人认真思考…………………………………………………………………………………………………………………………………………………………………………………………………………………………………………………………………………………………………………………………………………何必多言……………………………………………………

 10 ) 出乎意料的好

阿基米德大战 出乎意料的好,可能是之前的预期太低。

毕竟拍二战的太平洋战争,以今时的日本,能拍出什么样很令人怀疑。

好莱坞全球发行,花一亿美元制作成本总有收回的预期。

或者流浪地球,仅凭大陆一地的票房也能收回成本,也就有像阿修罗这样的骗子项目在前几年做成金融产品去募资。

但真不看好现在的日本电影凭借本土票房拍二战的太平洋战争。

果然,第一场海战就在CG上露怯了,无他,飞机和战舰太新。

反光度明显只做了一道大平光,没有更细致的做旧。

甚至日军的群演都有笑场,表情更是如抗日神剧般狰狞而不是恐慌或者大无畏。

至于最后那个模型工厂用的是 摄影机不要停 的工厂场景都是后话。

好在这些技术炫耀并不是电影想表现的东西。

漫改,自然是青春片,菅田将晖那淡淡的眼线如果在40年代,估计要砍死。

还是靠情节取胜,加上日剧常规的在某个小点上的突破。

瞄准了电影学院文学系不学高数的短板,用微积分彻底打破中国电影人抄文本的幻想。

谈不上反战,现在的小鬼子活的好好的,谁没事跑去打仗。

就如我们,键盘侠当的有模有样,真侵犯了自身利益,照样在2000万在线观众面前直播工地打架。

成熟社会正常状态而已。

苍井空林志玲都嫁人了,踏平哪里活捉人妻还有意义嘛。

《阿基米德大战》短评

造大和号是为了警醒……这种奇葩逻辑也就小日本能想的出来了~为女主角颜值加一星吧~

8分钟前
  • 丙十二耗叔
  • 很差

2020.04.28新冠肺炎期间的第108部片子。意淫电影

12分钟前
  • 茶博士
  • 还行

最终审查会议一直到结尾的几轮反转还是挺精彩的,一帮老戏骨看着也舒服。别说我还是挺吃最终BOSS结果是最理解主人公的人这种套路的。

14分钟前
  • 始于足下王铁头
  • 推荐

你以为这是个战争电影,其实它是个审计电影。。。因为脱胎自原作漫画,难免有些非常日式的中二爽文设定,对高层内部博弈的表现也相对简化,但电影的确提供了另一种回看战争的视角。设计师平山中将的人物立体度远超预期,男主角心路历程的微妙变化也挺值得玩味。

19分钟前
  • 应用层协议
  • 推荐

感觉有点扯,造战列舰的理由是使它在大众面前沉没,以浇灭军国主义,告诉日本人是打不赢战争的。我无法理解。而且什么天才数学家,能这么牛逼?我不相信。

23分钟前
  • shuang
  • 较差

我无法抛下我的立场,不管过程和想法多么的唯美,他们要造的是侵略别的国家的武器,而这样的一个电影想告诉我们什么,当年侵略我们也是有苦衷的?如果我是一个日本人那我至少给四星,可惜我不是……

26分钟前
  • BSIHSIN
  • 很差

数学不会说谎,但数字只能揭露真相,却难以带回正义。为了战争而反对,为了反战而支持,果真最终还是论迹和论心的对立。

29分钟前
  • Yamagatata
  • 推荐

含剧透注意:日本人很巧妙的把大和号的沉没放在剧情的开头,后面的剧情像在看青春励志剧或者搞笑剧,以至于片尾的时候我恍惚了一下,剧中表示:大和号的建造和沉没都是那些先人们为了作为警示日本而做的,花费巨资建造毫无意义的大和号,是为了作为日本民族的替身,当替身毁灭的时候,让沉迷战争的国民接受现实。导演很巧妙,如果把那段战争戏放片子最后,绝对有人会说,那大和号上的几千人都是祭品吗?如今,当人们看完全篇,因为平淡的结局,也自然而然的接受了主角们的说辞。我记得有部电影《男人们的大和》视角立足普通士兵,如果把这两部剧连起来看,会产生怎么样的化学反应呢?(对于日本的普通观众)

30分钟前
  • ymbaby
  • 还行

剧情鬼扯,演技浮夸,只得铜牌

34分钟前
  • 啊啵呲嘚
  • 较差

歪理邪说秒服人,没有一个正常人,简直满满的精神病国自洽精神。反战和反战败还真是两回事哦,这片子就是在说“好后悔捅了老虎屁股哟”。

39分钟前
  • 虞葱葱
  • 较差

从一开始就是畸形的日本历史观 不过建一艘注定会沉的船来警醒注定会战斗的最后的日本人不注定还是失败了吗 就除去苏打整个剧情让我想骂人

43分钟前
  • Mitsu
  • 推荐

馆叔叔太赞了!

44分钟前
  • arne
  • 还行

最后的反转比较有意思,前面主要看苏打的军装造型和美波的千金造型了,拍的比预想的好很多,山崎贵还是有点能耐的,看日本人自己吐槽自己国家的极端畸形美学还是挺带感的,本质还是个漫改作品,故事背景只是为了给剧情服务的,不用看的太上纲上线…因为这故事真的一点也不现实,就是漫改喜欢塑造的天才少年的那一套罢了…不知道导演有没有看过帝一之国,菅田将晖在男人堆里演戏的时候,就真的跟演其他片子还挺不一样的

49分钟前
  • hikari
  • 推荐

正如台词所说,小日本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民族。

53分钟前
  • 超脱
  • 推荐

天才再怎么聪明能干,不还是在为法西斯服务?区别只是造战列舰还是航母而已。

56分钟前
  • 向往神驴
  • 较差

学好数学也没办法改变国家啊

59分钟前
  • Kyyper
  • 还行

前30分钟后可以关了

1小时前
  • 俊嘟左卫门
  • 较差

论装逼还是霓虹人厉害,就像你杀不了我,因为我先自杀了

1小时前
  • 红药
  • 还行

虎头蛇尾。前面还不错,结尾结束的有点牵强…(也许为了match史实必须要造出来这艘船?)

1小时前
  • 弁財天
  • 还行

造船的目的是为了使之沉没...其中成百上千条生命被宏大的忧国情怀轻松忽略,纯粹是理想博弈的牺牲品...以如此扭曲的方式反思战争,膈应不说,连尊重每一个生命都做不到,反思的真的是战争吗?

1小时前
  • 阿睡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