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这么快就能在cctv6上看到——没人看啊!!!
什么路数啊这,车祸了失忆了以此弥补了破碎的感情什么的最后重归于好也算是个完整路数,忽然转到《我脑海中的橡皮擦》是怎么回事?
中间还穿插了个极度恶心人的二次求婚,你一个专业搞电影的剧组,如此无耻的去山寨人家一个民间求婚的创意,结果做的还不如人家,有脸活???
啊得了接下来女主肯定要选择动手术了然后手术成功皆大欢喜也算完满了烂俗小商业片不都这样??
可是忽然瘫痪了是怎么回事我当时就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这是什么傻逼编剧!!!!!!!
熬到最后我一直看表想怎么还不结束啊啊啊啊啊啊啊PS:这部剧切切实实的演绎了什么叫——不作就不会死。
不作就不会离婚,不作离婚就不会车祸,不作车祸就不会手术,不作手术就不会瘫痪,最后终于把自己作死了,白百合,为何你作的时候还一副大义凛然。
再PS:张孝全你最后这么做算故意杀人吧!!!
太惨了你,造多大孽娶这么个老婆。
最后PS:白百合的表演从头到尾就是个脑残。
这电影不太好,写这个只是借它标题来用用。
因为碰巧5年前我初入桂林。
得到了人生算是最宝贵的经历,也算是最好的时光。
5年前,我初入桂林,还未到北京,甚至也从未想过要来这里。
5年前,我追了一个姑娘一年,可惜无果,其实主要原因也是我没太努力靠近。
现在人家生活照常偶尔通通电话!
蛮好!
5年前,我认识了两个大学最好的朋友(现在流行叫基友是吧!
)可惜现在一个遁入空门,再无联系,一个直接失踪,了无音讯。
剩下我一人机缘巧合混入帝都厮混至今。
5年前我得到了最好的机会释放了大脑,这是的确的,虽然中国大学教育基本无用,但是并不代表里面的学生就有借口放弃治疗了。
那是我最疯狂看书和 观影的年头。
也是我最爱问问题的年纪,那一年图书馆的副馆长都快和我成了朋友,我也找到了除了看书询问之外寻找问题答案的方式。
就连上网都是为了更方便的让自己能够寻找到同类人群。
如果说每个人都会有段最喜欢的年华,5年前刚好属于我。
那个时候,每到悠闲时刻就独自一人骑车到漓江边上,刀锋书店门口停下,叼根香烟,立足江边,看人游泳,钓鱼,谈情说爱。
偶有旅行团路过,黑丝美女带着自己的人马下车。
混入其中听她且行且说两江四湖的美景。
夕阳西下,肚子空空,随便找家小店就有桂林米粉3两。
这种题材的电影套路都类似感觉自己在看分手合约的姐妹篇 这部电影开头很happy 都是搞笑的桥段 然后就讲讲五年来发生的问题啦 男女主角决定和好如初 在一起了 如果到这里就结束就还行 标准的爱情片 但是偏偏要加个女主角患了绝症 最后还真的over了 感觉有点为了煽情而煽情了 结局不喜欢 真的很像分手合约 韩剧套路
在点映场观看完这部电影,因为是获赠免费观影票,还在影片结束后有幸欣赏了导演及男女主角的风采,所以实在不忍心过于苛刻地挑剔这部电影,当然,也不方便过多地透露剧情。
电影的前一个小时,如果满分为5分的话,我会毫不犹豫打出5分。
前半段,导演将车祸失忆这类烂俗的题材拍出了新意。
恋人间的热情恩爱往往轻易地被时间消磨掉,随之而来的便是猜忌争吵甚至于不欢而散。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导演让女主角蔓失忆了,忘记了婚后5年的种种不愉快,记忆停留于新婚蜜月的甜美时刻,丈夫宇在她的眼中也尽是帅气、幽默和体贴。
苏醒后的她不理解现实发生的一切,疑惑、害怕还有悲伤促使她不断地去挖掘这五年里的点点滴滴。
用最初的自己,去审视现在的自己;用最初“有情饮水饱”的单纯心态,去对照现在的抱怨、戾气等负面情绪;用最初的美好和幸福,来突显现在的遗憾和孤单。
导演用一场失忆,换来观众对生活的自省。
故事理应在此时戛然而止,可是导演黄真真有她更大的企图。
正如在见面会上她所说的,她力图将男女主角的感情推至更深处,去探讨强留和松手,哪种方式才是爱的表现?
电影后半段讲述的故事是沉重的,与前半段的轻快时尚感南辕北辙。
两位主演不够纯青的演技实在难以表现如此深刻的情节,稍微用错力,就沦落为滥情的琼瑶戏剧。
电影临近结尾时有一段台词,大致意思是:你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并不一定要强求你的爱人出现,只要在那一时刻,你心里有他就足够了。
虽然,讲道理的技巧不够高明,用太多的泪水来渲染悲伤,倚靠台词的堆砌多过于表演的升华,难以引人入胜。
但至少,道理是有价值的,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被偷走的那五年》是2013年的作品了。
一年过去了,现实中早已不知上演了多少场有始无终的爱情。
作为经久不衰的话题,爱情总是为人津津乐道。
多少痴男怨女为了爱情这两个虚无缥缈的字眼自找虐心。
两段感情交往下来,也仅仅是两段,就耗尽了我之前关于爱情的所有美好想象。
看完这部电影,对于这种种植在云端、不带任何烟火味的爱情,更是打死了都不会去相信。
从正常的逻辑来看,一部爱情片估计是所有类型片当中最好上手的了。
不需要战争片里炮火连天的大场面,不需要悬疑片里编剧的苦心孤诣设置各种环环相扣的情节,更不需要科幻片里纷繁复杂的高科技展示。
爱情片么,有人,就够了。
然而,就是这么简单,却很难做到。
因为世间的爱情大抵如此:不曾有过交集的男女在某天相遇,然后彼此小心翼翼地试探对方,努力在确定关系前展现自己的完美面,后来第一次约会看电影,第一次去餐厅,开始融入各自的生活圈,第一次滚床单……后来时间带走了一切,连带激情和新鲜感一起成为昨日黄花。
争吵,曾经认为是可爱率性的小动作一下成为再也无法容忍的大问题,直到最后一根稻草压垮昔日悉心建盖的爱情堡垒……于是这些被反反复复演绎的情节在光影世界里要想唱出新意实在是难于上青天。
爱情片,说到底,寻求的是人内心的情感共鸣。
在电影中,分手也可以变得很唯美,多年分开的两个人也可以重新走到一起,纵使时间流淌也可以相信“岁月不老,时光不倒”……现实呢,爱情的面孔永远比较真实,甚至接近于丑陋。
所以诞生了无数歌颂爱情美好的影片满足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无论父母如何反对,生米煮成熟饭也就变得可以接受,所以房祖名和薛凯琪会在一起(影片《早熟》);博子会对着天空大喊“你好吗,我很好”之类让观众掉泪的煽情话语;于是,也有了这部纯情到爱情极致的电影——《被偷走的那五年》。
影片总共111分钟,接近2个小时。
在两个小时内,仅是谢宇和何蔓两个人的故事贯穿始终,两个小时的片长对于一部爱情片来说实在是太长了,情节松散不可避免。
于是,导演黄真真为了填充这两个小时,安排了各种无关紧要的人物出场,企图通过人物来补充这段空白无力的情感陈述。
然而证明最终是失败的。
爱耍宝的丹尼担任塑造贤惠的何蔓的重任,存在感极弱的女朋友试图为两人感情制造一些障碍,闺蜜陆小环出现为剧情添加一些不痛不痒的过往,心理治疗兼一夜情对象的卢医生更是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至于女强人何蔓的那些职场小伙伴们,可以直接忽略不计。
这些人物对于推动男女主人公感情的发展走向起不到任何有力的作用,对于还原曾经的何蔓女强人形象也只是起到极弱的辅助可能。
希德•菲尔德在有关电影人物的创作时曾指出,所有的戏剧性人物要在争取戏剧性需求过程中的冲突中、与其他人物以及他们自身内在情绪这三个方面发生相互作用。
而以上这些人物只是走马观花地匆匆一现,继而转身不见。
配角的辅助性功能丝毫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
那么作为整部电影的核心人物谢宇和何蔓呢。
浑身上下洋溢着随时会出柜气息的张孝全努力扮演好一个痴情好男人形象,奈何这只是一个关于女人追寻真爱的神话,所以谢宇就这样在剧中进进出出,却始终只能沦为陪衬物,直到最后对爱人实行安乐死才算是小宇宙爆发。
对于男主人公的游离状态实在无法叫人理解。
作为失忆女主人公的引导者,现实世界中的心灵寄托,应当具备更加立体的形象,更为丰富的情感诉求,然而在导演的安排下,也仅仅是掉入自我闭锁的怪圈。
个人认为张孝全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在《男朋友•女朋友》中的表现。
最后,要说一说影片中的核心人物何蔓了。
从影片18分钟起,也就是从女主角从车祸中醒来那一刻开始,北京柴火妞白百合在碎了一地的台湾腔中迷失自我,如同她所扮演的失忆角色。
从文艺作女到职场女魔头,从爱情信徒到无节操小三,其多元的身份转换终于也让何蔓沦为一个简单浅显的符号标码。
人物内心的深层次挖掘在这部电影中压根就不存在。
所以这也是近些年来大部分中国爱情片最终没有令人刻骨铭心的佳作原因之一。
再来说说整个故事的剧情。
影片主要采用倒叙与顺叙结合的手法,由两人度蜜月出车祸到女主人公醒来,发现时光已过去五年。
在开始的8分钟里,影片故事讲述逻辑清楚,设置悬念,引起观影者兴趣。
在女主人公昏迷的这五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她与男主人公的感情到底陷入了怎样的困境,是否有第三者介入两人之间,这些都成为观众的第一次期待。
然而通过接下来的剧情,我们知道,导演并未将这种悬念延续,而是着重表现失忆女主人公寻找过去身份的过程。
那么,那遗失的五年,其实成为一片空白。
那五年的存在与否,已经不具备任何时空与心理上的意义。
男主人公也只是来医院看望过女主人公几次,然后早已开始了新的恋情,也并非对爱情坚贞不渝,因而后来的种种表现也实在显得虚伪做作。
其次,对于谢宇与何蔓重新走到一起的过程,导演没有安排任何戏剧性冲突,这是致命伤。
这又使观众第二次期待落空。
一般情况下,一部120分钟左右的影片,在影片开端25到27分钟设置一个情节点,为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叙事走向,当影片接近尾声的第85至90分钟时,这时需要安排第二个情节点,为整部影片的可能结局做好铺垫。
但在这部影片中,情节点的缺失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可能创作者也觉得前92分钟波澜不惊的剧情令观众倦乏,于是从第92分钟开始,给男女主人公的幸福生活设置种种障碍。
到这里,接下来的故事就完全失控。
该设置怎样的障碍呢?
女主角某天突然恢复记忆,想起两人曾相处中的种种摩擦,决定最终还是放手,寻找真实的自我?
不不不,这不是一个讲述女性意识觉醒的故事;男女主人公重修旧好回到家乡,见到男主人公家中年迈的外婆,于是在外婆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发现两人竟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这么狗血的剧情难道是在考验观众的耐力吗?
安排一个双性恋男人出现,周旋于这对恋人之间,最后三人其乐融融,彼此相亲相爱?
你以为这是在西方国家,还打算拍中国版的《天使的性》啊?
可能爱情已经穷途末路,爱情片也只能尾随其命运。
剧情上想有所突破,应该是不可能了。
于是四位编剧通力选择了最保守也最妥帖的安排:那就是女主人公患病。
还不能是一种。
从失忆,到脑退化症,到肺功能衰竭,再到截肢。
不,这些都还不够!
为了成全爱人的幸福,我们要勇于做出更大的牺牲!
于是,白百合咬着输气管自杀,张孝全扭曲着脸冒着法律与道德的双重风险对白百合实行安乐死……到这里,观众的所有期待都已化为乌有。
我们在范玮琪的歌声里,感慨有些片子,真的是让人无法忘记…… 不知从何时起,单线叙述的优秀爱情故事开始变得寥寥。
取而代之的是组合式片段拼贴成一部爱情片。
这种组合爱情故事在内部结构上对剧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个人觉得像《爱》、《恋人絮语》、《北京爱情故事》这几部片子在结构安排上都较为成功,但人物形象塑造、故事讲述方面都不约而同落入这种结构的缺陷之中。
其实,不管是单线双线也好,开放或锁闭式结尾也罢,观众看爱情片到底是看的一个情字,没有真实火热的情感,没有真诚动人的人物,再巧妙的叙述结构、再精致的画面构图,一切都只会是未曾升空便被吹散的炊烟,连围观者都懒得停下脚步。
1.也许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静一点。
哪怕一个人生活。
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见证一场又一场离别。
然后淡下来,于是终于可以坦然的说,我终于不那么执着了。
2. 总有人在问,爱一个人可以坚持多久,焕彩斑斓的浪漫总希望得到时间的加冕。
但事实往往残酷的令人心寒,再华丽的爱也经不起岁月的磨砺。
3.所有的故事,都有个结局。
但幸运的是,我们的生活中,每个结局会变成一个新的开始。
4.那些阳光充足,时间也多的过分的日子,已经快要消逝了吧。
时间太凶猛,若想回翻几年,那几年才够?我觉得……就五年吧。
不是初见,而是初恋。
5.一个人的时候,喜欢哼着熟悉的曲子,看看书,想想过去,日子就很轻易走了。
6.原来让一个人变强大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一个想要保护的人。
7.有些人,在心底从来没忘记;有些事有些梦,还找不到谜底;有些话,越欲言又止就越是动听。
让我们靠近,想悄悄告诉你,多爱你。
很多事情永远都想不通,想不通为什么一睁开眼,你就不是我的了。
爱情是有保质期的,有的人是一个月,有的是一年,有的是一辈子。
爱情走到最后,要么是匆匆走过如镜花水月到后来空欢喜一场,要么是能牵手到老携手还能看夕阳红的美好。
岁月走过,曾经流过。
刚开始踏入爱情之时的新鲜渐渐淡忘,生活琐碎,工作压力逐渐挤占了两人之间的空隙。
如电影所讲述的那样:婚后的何蔓变得十分强势,是职场中的女魔头,是家庭里的绝对权威,她的地位让所有人看了都畏惧。
职场中的手下对她唯唯诺诺,看见要如躲猫的老鼠一样噤若寒蝉,家里的老公(谢宇)不满于她在公司中的极强的能力有了极大的压力,甚至连和她最好的闺蜜也因为她一时的神经质而分道扬镳。
那些忘记的时光,那被偷走的5年究竟是什么?
失忆后的何蔓完全不知道。
她记得的只是和老公恋爱时的美好,蜜月期间的甜蜜。
所以,她变得懵懂和无知,想要去了解过去的自己是什么模样。
就这样,何蔓住到了已经离了婚的老公家里,去找了最好的闺蜜,找了以前的心理医生。
动机十分单纯,只是想知道这记忆中完全消失的5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失忆后的何蔓变了,温柔,贤惠,体贴,也会吃醋。
这时候的何蔓和老公之间又谈了一场重新开始的爱情。
故事在导演摄像机里慢慢延续,欢乐不断蔓延和延续,何蔓和老公两个人之间看似十分熟悉又十分陌生,一下子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样的一个何蔓,让谢宇忽然之间无所适从,失忆后的何蔓没有了往日的强势和霸气,变得像一只雨天躲在垃圾桶旁的小猫一样,需要人们的照顾。
于是,一场分手后前情被橡皮擦擦除后,再次相遇,一场情不自禁的爱情喜剧剧情上演。
在这一次新的恋爱中,何蔓和谢宇又找回了往日的快乐和美好。
原以为影片会这样继续,直至结束。
但最后的反转让在场的所有人措手不及,最爱的人却要远走,寻回了爱情又怎样?
后面的悲情剧导演玩起了韩国爱情悲剧的老套路。
如果剪掉后面的半小时苦情戏,我想会更好吧,毕竟大家期待的都是美好圆满的爱情故事。
记忆中最深是男配角讲给谢宇的那句话““你人生的每一个重要场合并不都需要我出席,只要你在这些重要的场合知道我一直都在就好了。
”毕竟只是一句安慰,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和你熟悉的人离开,无能为力时只能这样一句话得以慰藉。
情深便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
这是一部演员最后得了精神病,编剧导演得了神经病,观众看到神经崩溃的电影。
如果你被电影开场的手持DV拍摄式拍摄给累到的话,那么你一定更加震撼于电影莫名其妙的结尾,突然,突然,毫无征兆的,电影院的灯就亮了 (也有可能是卤煮的电影院太坑)。
、电影的前半段是狗血韩剧版女主突然失忆,然后找已经有现任的男主,然后去挽回爱情。
可能在这个时候编剧觉得如果像常规爱情那么发展下去恐怕不能体现出自己才华,于是,在电影发展到一般的时候,你会发现,剧情突然失控了。
刚进入幸福生活的女主立刻急转直下,血块压迫神经得了脑萎缩。
而且也就是差不多在这个时候,那个我以为是女二号的女人,也就是男主的现任女友。
就莫名其妙的不见了踪影,毫无征兆和铺垫的不见了,没有任何的解释,现任女友就在剧情中消失了。
女二号突然变成了最大的龙套!!
总的来说,电影的开场,让我想起了《死亡录像》粗暴直接的帕金森式抖动摄影,电影前半段有类似《那些年》狗血韩剧的套路加上朦胧的台湾腔有些小清新。
而到中间部分完全失控的逻辑让人觉得导演在赶工期,想在剩下的四五十分钟内说完一个120分钟的稿子,在电影的最最后,一个还算是可以算的上能让观众思考的是对生命的态度。
但是这个东西如果放在一部伦理片或许是点睛之笔但是放在一个爱情片会让人觉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观众会思考不出导演到底想通过这个片子讲些什么。
看完电影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部电影我只是花了15元的团购券而不是全价。
《被偷走的那五年》:使劲爱,用力虐!
文/列文如果说葛优是国产喜剧片的标配的话,那么白百合如今已经成为国产爱情片的标配了,从《失恋33天》到《分手合约》再到这部《被偷走的那五年》,皆有上佳的票房表现,也可把说葛优的那句话套用在白百何身上了——“铁打的白百何流水的男主角”——身边的男主角从文章换到彭于晏再换到本片的张孝全,让人感觉她还真是百搭。
通过几部戏,也能看出为何白百何会成为“爱情片女王”,她那介于女孩和女人之间清纯与成熟兼备的感觉,虽非标准美女但颇为邻家的亲和力以及倍受潮流热捧的小清新气质,还有她个性气质中独具魅力的打动人心的真性情,这些都是讨好观众并达成共鸣的个人优势所在,而这些优点在本片中也都有体现。
《被偷走的那五年》从剧情套路上没有太多可说了,无非是采用了商业爱情片娱乐观众的常用模式,相当于“反《誓约》”+《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将戏剧冲突与极致煽情相结合,虽然某些情节设定难免有“洒狗血”的嫌疑,但整体节奏感舒缓而不沉闷,台词生活化而不枯燥,一些颇能让人忍俊不禁或者触动心扉的小细节更是影片的魅力所在,白百合与台湾演员张孝全的对手戏也有滋有味、深情款款,绝对强过《分手合约》里白百何与彭于晏的组合。
虽然本片的剧情模式并不新鲜,但这些经典模式吸引观众的戏剧化路数依然有效。
前半部分的“反《誓约》”模式——《誓约》是已婚女主角车祸后忘记曾经结婚,《被偷走的那五年》是已婚女主角车祸后忘记曾经离婚——兼具悬念与幽默,让人一方面通过白百何向张孝全和友人的追问,一步步发现他们离婚的真正原因,一方面在白百何对待张孝全“小清新黏人式”的同居生活中,收获种种尴尬的乐趣和甜蜜的爱意。
前半部分的剧情走向其实并不难猜,白百何和张孝全一开始就给人旧情难断的感觉,所以张孝全那个超嗲的现女友最后干脆消失一点都不让人奇怪,两人破镜重圆那是必须的。
真正在“爱情”二字上敲开观众心扉的,还是影片真诚与饱满的爱情细节,其中众人过节聚会时观看的张孝全当年向白百何求婚的DV片,把一场状况百出的求婚展现得真是既有爱又搞笑。
而白百何在了解到两人离婚的原因之后,通过电话跟张孝全尽诉衷肠,也是满满的掏心掏肺的感动,影片在此处达到的高潮感恰到好处。
不过,影片的后半部分也难免走进“爱情不够绝症凑”的俗套里,也许编剧实在也找不出什么方法让这相爱至深的两人再度掀起情感波澜,只好拿出“绝症”这个百试不爽的虐心利器了,于是剧情也就在煽情的大道上一路狂奔下去了,而白百何的上一部作品《分手合约》同样也是在玩绝症,难怪有不少观众说这两部片子比较相似了。
不过本片这种“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失忆类型的“绝症模式”,相对来说还是能创造一些动人情节的。
比如说有一场戏白百何出门,张孝全暗中跟随照顾,没想到在百货公司两人走散,张孝全心急火燎地四处寻找,结果发现白百何居然已经安然到家,买了一个结婚纪念日蛋糕和一个手机作为礼物送给他,而手机已经是多年前的老款式了,白百何还在说“这个你一直想要的手机好难买,找了好久才买到的”,令人心动的甜蜜和令人捧腹的幽默调配得恰到好处。
而最终影片并没有给出一个大团圆结局,也没有像《分手合约》那样淡化白百何的绝症结局,而是把虐心进行到底,将白百何手术失败全身瘫痪的绝望一幕展现出来,让张孝全一次次的痛苦与一次次不放弃的坚持,制造出一波波的泪奔场景。
不过本片在此处有些用力过度,虽然会把一些观众煽得泪水涟涟,但我所在场次的观众则明显普遍无动于衷。
今天微博上转发中奖了,两张提前观影票,观影前还可以见到白百何和黄真真本人。
我们的座位在第一排08、09号,光很暗,脸部细节没有看清,但是白百何的声音挺温柔挺好听的。
为了这免费的两张票,(其实入场前买了爆米花和可乐,再加上来回的油钱,大概花了50元),我觉得应该写点字对得起爆发的人品。
第一排嘛,明星见面会的时候还好,后来随着剧情的发展,我真的只想快点快点结束吧!
然后接下来是整篇的吐槽——被偷走的那五年,顾名思义,那五年发生了什么应该是重点吧?
但其实不是哦!
那五年呈现在闺蜜的口中、心理医生的口中,男主角的口中和琐琐碎碎的片段中。
嗯,观众自己会拼凑的:那五年里,前三年男女主恩恩爱爱后来女主角升职男主嫉妒在外面搞暧昧想引起女主注意结果女主同心理医生搞上床然后男女主角分手离婚。
全剧一直在讲的是五年前他们多恩爱,五年后白百何的人生有多悲催。
好吧,恩恩爱爱欢天喜地再加点带色段子搞点笑我还是看得挺开心的,但是!
两人复合后,白百何超光速病变,脑退化啦动手术啦颈部以下瘫痪啦要截肢啦求死不成啦,后来没死成后白百何顶着戴帽子的光脑袋恶狠狠盯着张孝全差点把我吓尿了好嘛!
今天是七月半啊尼玛!
我不是来看搞笑清新温馨小电影的吗?
我不是来探讨患了衰老症该吃药还是该手术,颈部下瘫痪该不该安乐死的呀好嘛!
再讲讲亲爱的配角们。
阿ken同学就是卖萌耍帅咯,中规中矩。
范范演的闺蜜也算清新可人。
不过说到闺蜜这条线我又要吐槽了。
被偷走的那五年里,原本从中学就开始是好朋友的闺蜜因为女主怀疑闺蜜与男主乱搞后绝交了。
嗯,导演你在告诉我们闺蜜多么不牢靠,我明白了。
还有安心亚。
所以真是主角命和配角命真是不同啊!
你好歹也是人家男主的正牌女友好么?
人家都离婚了的,住在你男朋友家里你怎么连还嘴都不会?
没有泡温泉不接电话最后连分手的戏码掉眼泪的戏码都没有,只是在男主同女主第二次求婚的时候当了次群演,说了句“这是我的新男友”。
导演,这不合逻辑呀是不是?
再有,女主何蔓她是失忆不是穿越被灵魂附体啊!
一下子爱吃牛肉了,爱看原来觉得低级的电影了,男主迟到她不生气了,还把屋子打扫得一根头发都没有,简直变了个人!
这合理吗?
这只是男性视角的幻想好嘛!
最后的最后,虽然按剧情发展,何蔓会安乐死的,但是按没按那个按钮我没仔细看。
等网上片源出来后我会再看下结局,如果按了就再加颗星。
如果没按,那真的只能呵呵呵了。
18点半出门,现在写完吐槽是23点半。
嗯,我被偷走了五小时。
后面抄脑中橡皮擦。2018.12.25二刷
虽然有闪光点,但总体而言缺少了黄真真以前电影的泼辣爽利,尤其后半段很拖沓。也许婚姻生活就是这样?医生谢君豪很帅,闺蜜范玮琪很美,张孝全演直男也不错嘛,白百合真的不漂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点 还是前度好 和 秀恩爱死的快。始终还是不喜欢白百合以及觉得张孝全好奇怪的存在。
如果一直是小情侣日常多好阿。后半段导演做面膜去了?
后半段是恐怖片啊 吓死我了
让五年前或者十年前的自己来看现在的自己,是否会觉得不可理喻?就像是何蔓看到五年后的自己觉得为什么能失去那么多?其实以这样的设定找回拥有的很容易,难的是如何继续不变下去~~甜蜜时让人心生欢喜,纠结时让人跟着落泪,张孝全的演技好赞!ps:果然求婚戏是我不变的泪点啊~~
在家看的可以快进,所以好心给三分!剧情弱原来五年就发生了升职那点事!求婚之前蛮好看,要除了开头表演的做作!事实证明秀恩爱死得快,一幸福就祸不单行是什么节奏!张孝全之前为什么红,很可爱还是很帅还是很man明明就是很丑很丑!范玮琪演技派!演的和她自己没两样!安君亚表演做作,求婚还不错!
各种狗血
白百合你够了。。。。
做作了
剧情很奇怪 有点为虐而虐的感觉 三颗星都是给张孝全的颜值的🙇🏻♀️
请带好手纸随时准备泪奔吧!!大爱@张孝全 演技还是那么赞!个人觉得@白百何 演技在这部里比分手合约里演的好多了!
其实走进电影院去看中国电影,你会发现,比起在家看盗版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剧情 恶俗 稀烂
1.一个不怎么完美的爱情童话故事;2.两个演员的表演很棒,就是白百何的牙齿一直让我出戏,但是她还是太可爱了,要知道她已经33岁了;3.剧情就不说了,俗套得不能再俗套了;4.结尾的道理倒是还算聪明。
我想打零颗星,白百何知道自己出轨了,回到家和张孝全莫名其妙的从抽搐到哭的歇斯底里那段,让我发笑,后面手术失败的瘫痪,简直就成了《百万宝贝》的山寨,连拔管子之前的忏悔都山寨了,着实节操碎了一地,也难怪之前看有人评论,这是一部被偷走的白百何...只是对于电影的这个名字,值两颗星
最后的安乐死引发思考 张孝全的哭笑不得和白百何的傻逼卖萌 厨师是笑点
狗血一地凑都凑不起来,整特么几个死难听的歌曲MV连播就以为是部电影了!PS:大娘,是你的牙齿不好吧!
悲情啊!催泪神器!
很多年前看的 那种感觉已经忘记了 就记得自己也是快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