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可谓是一部相当具有争议的动画了 逛了逛评论区 有将其捧上神坛的 也有对其不屑一顾的 且这对立的双方阵营还都有不少成员 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状态 嘛 这样的作品往往也会比较有研究一下的价值 所以原本只打算图个乐呵的我也想参与进入讨论的大军 与各位交流一下我个人对这部作品的看法 说到本作 不得不提当时我本是冲着藤原佳幸的导演和菊池爱的人设补的番 在人设方面 对比两位合作的前作《未确认进行式》还是有不少相似之处 不过我本也相当喜欢《未确认进行式》的人设 所以对于本作自然是十分满意 不过本作在画面表现上也还是有槽点 本作从整体上看氛围还是比较压抑的 然而个人感觉是不是后期摄影将整体画面处理得......怎么说?
偏油偏亮了 有点不契合全篇的情感主基调 对比ED画面 个人认为将正片的画面风格向ED的画面风格方向偏移一点会比较合适 至于本作的剧情 这就需要重点地来谈一谈了 说实话我对本片的观感不是很好 看到评论区里也有不少与我感受相似的观众 而且其中许多人在吐槽时提到了一个词——“设定”说本片观感差主要是由于剧情设定上漏洞百出 还列举了本片许多设定上不合理的地方 嘛 有一定道理 但我感觉这些还不足以能够说服我 个人认为本片让我观感差的原因还另有其它 不过具体是什么还感觉模模糊糊 没有个比较的对象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因而也在此做个标记 待日后阅片量上去以后 若突然有所感悟 再来补全全文
独立而情感丰富的人格却只有9年多的寿命,没有记忆转移功能,回收就意味着原有人格的销毁……智能机器人Giftia无可避免地会与人产生难以割舍的羁绊,而结局也大多无可奈何。
说实话这个设定本身是不错的,在探讨羁绊、记忆、人性等方面可以大做文章,遗憾的是最后却是个略显平淡的结局。
男主最后就这么直接回收了艾拉,虽然知道最后就应该是这样的结局但还是感觉有些突兀。
9-12集太和谐太美好,做了这么多铺垫充分吊起了观众的胃口,让人不自觉地去期待一个惊喜,结果直接把艾拉回收了,13集ED后的正片也只是一带而过,这种落差感导致了很多人的不满。
虽说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确实能带来更深刻的印象,但是能一眼看到底的虐还不能给人一个满意的交代。
我对这番的期待一开始是很高的,期待看到更多对人性的探讨而不是这样平淡收尾。
但剧组貌似没有意识到这个题材的潜力而没有足够深入的谈论。
总体的设定也是bug不断使用寿命总受各种因素影响真的一小时都不差?
Giftia主要用于轻体力的协助性服务为什么要配备这么高的武力值?
为什么没有记忆储存模块CPU坏了就必须销毁人格?
当然这剧本身就不算硬科幻不能要求设定这么严谨,但这些细节还是容易给人易总刻意的感觉。
不可否认的是女主很萌人设很美BGM我也很喜欢,总体来说还是一部很不错的番吧。
只看剧情人设对其他方面没有太高追求的话喜欢就喜欢,但我真的很喜欢女主很喜欢这个设定啊 ,所以自然持着更高的要求抱更多的期待。
从刚开始看到最后一集,我有句感想一开始就有且贯穿始终并通过故事发展不断强化:情之一字,伤人至深;机器拥有情感本就违背天理(违反天道,当“天诛地灭”),必然不结善果(没好下场)。
从第一场悲剧就苦苦寻思,为何好端端的要经历这生死离别之苦?
很快,“机器能拥有情感本就违背天理啊?
”这一念头浮现,得到安慰并豁然开朗,至此已无甚好说多了,机器既然破戒有了情感(某种意义上也可说是“本就荒诞不经”),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代价。
至此已无甚好说多了,也想着结合实际,从回收制度的悲哀本身去分析,不过还是上一段那样来得直接,毕竟就算是永久的也一定还有大把大把的悲剧发生方式,机器终归是机器。
一开始老太太几次将司和艾拉拒之门外到最后因她自己的giftia一番劝说重拾之间的默契,向命运妥协,倒不如说是和解,能在一个如此看开了的状态下进行回收已是非常欣慰,不过仍因“本可更好”“为何一定得如此”等而倍感揪心,就在此时闪过了“机器拥有情感即是罪过”的遥远念头,也就至少对此与往后的悲剧有了理性上的默认。
之后那个小男孩很明显是接受不了玛莎寿限将至的事实,而开始无能的逃避,否认有关玛莎的一切,通俗点就是丧失自我,这是文学作品制造悲剧的常用手段。
虽然通过上面的结论得以理解,但真正到了男主那一枪与事后的道歉时还是感到万分沉重(这很难直接去描述,因为是长期铺垫下形成的厚重感的爆发),不过眼泪与上一段的老太婆之事一样还是在眼眶里打转未流下来,或许也是我看任何视频都有调2倍速的缘故,只有少数的剧情高潮会先有预见调回单倍。
至于有关机器的思考我想真正有效的是从第八集艾露对奥利维也不再执着对司讲出的那番话开始。
不再妄想将奥利维亚附加到安迪身上,否则这是对2人的不尊重,很简单,单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即可解释。
断开重来,创造新的回忆,艾露这应是既定条件下最高的觉悟的吧?
同样创造回忆作为最为实在的“止损方式”,也是后面司与艾拉步入正轨后一直做的事。
也许艾露以及其他回收任务主角的心路历程已是在为后面2人做的十足的铺垫。
也是一开始为了避免互相伤害这一“卑劣”的理由而选择逃避(艾拉),司等来表白后又被拆散搭档关系(贯穿着心痛与无奈),后因“与喜欢之人在一起”这一强烈的执念(“真理”),并与艾拉做好余下时间就来创造更多回忆的觉悟,两人达成默契与信任,开始发糖,然而每个观众都知道在等着被虐(时不时又透露出阴影仍在的事实与强颜欢笑的举动)。
最后一集可以说是非常神奇,全程没有任何意外,真正的理所当然,且全部内容几乎是在观众得知艾拉寿命时就想得到,全程清欢、温暖又有淡淡的悲凉(上摩天轮前),直到看到他们准备上摩天轮之时,我的身体好似也跟剧情一样都是预备好的,心里听到一句“准备了”,他们还未开始作告别谈话,泪水就自动地盈满眼眶并不可节制地溢出,好生神奇,我的泪腺似乎冥冥之中早有约定,条件反射似的留下眼泪。
这仅是高潮的前奏而已,也至少证明一点,结局的泪点绝不在于那一小会的煽情,而是长期以来堆积的,一起相伴走到最后了的伤心?
感动?
可又感觉像个神圣的仪式一样,哭,是约定俗称的。
最后更是神奇,全局的最高潮,沉浸的最深时,竟是没有配乐(同样没有歇斯底里与情绪强烈的对白)!
哪怕从未刻意关注的bgm的我也颇为震惊,也确实完美诠释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由于铺垫之久,读者早已心知肚明,也无需刻意去渲染什么了(准备下摩天轮之时响起的bgm倒像是一切结束后的释怀)。
一切看上去多么安详,必然,还带有美好的祝福,但必然内心深处仍有被逃避掉却从未消失的不甘(司的那连续六七下“也许是吧”)。
总之,哪怕到最后也依然无法逃脱开头那个结论,但这么想未免太无趣,本想着可以借着人工智能的题材去思辨一下,没想到万变不离其宗,依旧是人的感情,但这样未必不好。
前几年看了一遍,现在是第二遍。
说实话我挑不出任何毛病,很满意的一部番。
我以为评分很不错,没想到真么低,胡乱找一部动漫的评分都会上7分,为什么这部番要这样子对它。
有的人嫌剧情老套;有的人嫌刻意感人;有的人嫌平淡;有的人又嫌男主不兆,哪有那么多格格子,其他番就不说什么,真是搞不懂。
设定感不感人是作者的自由,简单也有简单的美,我给满分。
看了好多批评这部动漫的,无非是说什么漏洞多之类的,剧情做作什么的。
那么,都有些什么漏洞呢?
剧情哪里又做作呢?
你真的认真看了吗?
你确定你不是因为不适合这种类型动漫而产生偏见的吗?
有人说giftia到底有什么用,你说没看出来我真的以为你是个白痴了。
从完全仿人而又力大无穷这点便可以看出他们既可作为生活里的亲人又可作为工作中的同伴,这样的存在你和我说没有用?
至于暴走这点很可能就是技术不完善造成的缺陷呗。
唯一值得吐槽的无非就是隐藏危险的东西却流入市场什么的。
但司的公司不就是因此存在的吗。
这点纠结真的很没意思。
还有人说自己觉得并没有感动,个人认为你们是被弹幕搞烦了→_→,前几集来说除了第一集有点味道其他的确实没什么可觉得虐的,只是正常的剧情发展,你们拿他当虐的情节看当然没反应了其他所谓的漏洞我就不说了,欢迎指出。
希望是我不能想出反驳点的漏洞。
嘛,欣赏作品干嘛不谦逊点,若因为自己所恶所好而去强找漏洞,真的是很没意思的事情
今天一天补完了全部,很高兴见到这个优秀的作品,在开始看之前,我以为女主的记忆是可以被改变的,才叫可塑性记忆,看了之后才发现我想的太简单了,是和重要的人塑造一个美好的回忆,结尾是很平常的结局,看最后一集结尾,新的伙伴应该还是艾拉,那么就有可能有第二季了,期待第2季,我会从今天开始等的,愿你有一天能与你重要的人重逢(小声BB:为什么才7.8啊?
太离谱了)
可塑性记忆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样的动漫,对于这样一个包容的时代,依旧有人指责纯爱与恋爱脑的故事,我当然得在事后好好写一篇长篇来平反,(不过实时豆瓣8.1分是值得的),我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我只需真实地表达我的感受(同一性表达)。
电梯里的艾拉从第一集就能刀我的剧,只有德剧《暗黑》系列,因为关于记忆杀的剧情,我一般都没有抵抗力。
《暗黑》在第一季的开头,就已经交代了男女主对彼此产生的既视感,有关母体错误的命题,那个时候我就隐隐约约感受到了时间和命运的轨迹,我们是天生一对,我喜欢这样的暗示。
而在我第一天接触《可塑性记忆》的时候,我被电梯里的循环既视感给捕获,我真希望自己美美睡上一觉后,醒来接着往下看,怎么会失望呢?
共度最后一天《明日的我与昨日的你约会》(逆向相遇30天),同样是记忆杀,那种被我们视为直白的逆向时空,依旧传达着许多人的心声,相遇重逢与轮回,在《向阳处的她》里,也必须承受这样的苦难。
而《可塑性记忆》整整13集仿佛只在说同一件事,请好好珍惜这最后的一个月。
人们总有一种勇气,无论是面对西西弗斯的困境,还是记忆的不可塑性,都能够毅然决然地坚持下去,哪怕知道一切的意义终将毁灭,这也就是为什么人间“情”字如此妙曼,有的人害怕花谢,于是避免种花,而有的人直面死亡,才懂的向死而生,为爱而存在(阿贝尔·加缪的例子)。
人类的记忆机制“寿命结束了,自己的人格和记忆都会消失。
我好害怕,与其这样的话,不如没有回忆就好了,回忆不要累加起来,而是作为一个程序而活着,是有多么轻松”。
这是女主一直以来的逃避方式,避免产生回忆。
《可塑性记忆》的命题正是对抗记忆的不可塑性,是爱和勇气让记忆变得柔软,变得仿佛可塑,所以最后的时光里,女主和男主能勇敢地面对分离,勇敢地塑造新的记忆,是我们人类的乐观之处。
希望平凡的艾拉不知道何时,我们开始接纳事实,司所展现出的悲伤的微笑,实在令人窒息,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越是感到悲伤,我们越是努力微笑(仿佛绞刑架上的微笑)。
大家都在关系的开端彼此生疏,然后慢慢看清彼此,从而戒备。
但爱不是冷漠的双眼,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是即便见过你的悲伤,无助,弱小,恐惧,依旧为ta的存在感到幸福。
我喜欢上你的地方,居然是那些平平无奇的细节,所以在最后分离的时候,他们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让爱沾染离别的气息,而是尽量维持日常,让一切就好像发生在不知不觉中,这是多么小心翼翼的失落,多么深沉的爱意。
“果然还是像往常一样生活吧,今天这样的日子,偶尔就好”。
摩天轮转完一周,希望你能和你爱的人重逢。
温柔的祝福,人们需要许愿&祝福。
自认为的对他好特此点名第十集的“对ta好”悖论,让我再次泪腺崩坏。
“这样子对我们都好”,这个议题也是对亲密关系的老生常谈了,这种为对方好的结局有很多,《爱乐之城》中的牺牲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但一定是真理吗?
我想《可塑性记忆》有自己的回答,“这样是不对的,这样子做对谁都没有好处,你现在选择离开司,那个家伙只会留下痛苦的回忆,人就是这样,不断的后悔,一直责备自己,你觉得这样做好吗”,所谓为ta好,为了彼此好的决定,何尝不是一种“自认为”,所以有一部分人坚持着“不要以自己认为的为他人好来强加到他人身上,或许他们觉得的好并不是这样”。
我觉得委屈,是因为自己认为的“好”,在别人的眼中永远是“坏”的事情。
不对等的回忆“对太宗来说真的是幸福吗?
幸福美丽的回忆,不一定是救赎,回忆越是美丽,有时也越痛苦,有时也会害怕,对离开的一方来说,对于留下的那一方来说,这样我会伤心的。
”爱得越深,痛的越深。
无论是被爱的人,亦或是先离开的人,都将美好的回忆留给了另外一方,而对于痴情和专情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永恒的无声的痛苦。
像是在《人鬼情未了》《一天》里的阴阳两隔,重复的日历,一次次的回溯。
重逢的祝福最后点名神片《暖暖内含光》,记忆杀的帮主,虽然《可塑性记忆》里提到,GIFTIA的新OS系统和人类的失忆症不同,遗忘就等于完全的零件更换,是不可能因环境诱导而重拾往昔的。
相比之下人的大脑更为复杂,无论是记忆手术还是失忆症,亦或是阿尔兹海默症,《暖暖内含光》还是《今夜,就算这份爱恋从世界上消失》,亦或是《我脑中的橡皮擦》《恋恋笔记本》,你呼唤终有回响。
但是GIFTIA没有回响,他们知道自己的结局,或不舍或克制,他们在听到那句“希望你能和你爱的人重逢”时,都会释然地离开。
对于那些GIFTIA的所有者,他们会为了记忆中的那份不舍,选择一次次更换OS系统,“哪怕灵魂不同了,我也会把她当做自己的孩子。
”,爱而不舍的例子有很多,无法走出的阴霾会更多,像《迷魂记》里的冒牌女主,《黑镜》里的仿生机器人男友,我们会以外貌取代灵魂,继而弥补心中无法空缺的感情。
现在是这一瞬“明年我不会来这个嘉年华了,然后和安迪一起去别的地方玩,不是和安迪共享奥利维亚的记忆,而是今后要制造新的回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对奥利维亚,对安迪都很不礼貌。
呐,小司,能制造回忆的只有现在,现在,只有这一瞬间哦,现在这一瞬间”。
存在主义式的纯爱战神,把握当下,不畏将来,不过度思考,只要开心就好。
更多唯美截图:
相遇
牵手
烟火
告白
留念
平凡
膝枕
同床
耳语
游园
回收
祝愿
誓约
《可塑性记忆》我弃了,设定是硬伤。
如果是为了表达幸福短暂、回忆宝贵、向死而生让人们珍惜眼前的事物的话,那这表达的太过露骨了点。
本想后面或许不一样,可一直是卖萌添腐玩套路,搞了三分之一还没有让人两眼的东西出现。
我可不想浪费时间在没有营养的番剧上。
有感情的机器人本就严重涉及了人道主义范围,制作方居然还以此为卖点且毫无解释过度。
但我最想吐槽的还是为什么AI还要吃喝甚至是拉撒
这部动漫非常感人,虽然艾拉的寿命只有1000小时但是司还是和艾拉组队。
112集是多么的和谐,男主回收女主的那个场面非常感动,前12集男主和女主在一起是多么的美好啊。
有许多的场面让我流下了眼泪,这部动漫虽然没有《火影》火但是它比其它动漫好看。
它是一部有教育的动漫。
虽然男主知道女主只有1000小时的寿命但是男主并没离开女主而是和女主一起度过了这美好的1000小时!!!
请允许我在这儿表代所有艾拉迷说一句心理话:我们都想看第二季。
谢谢
《可塑性记忆》在二次元作品关于未来机器人话题上确实不算新颖(来回来去其实也就那点东西)所以有人便以设定问题和开头就剧透出接下来的剧情发展而弃坑甚至以此为这部片子打上烂番的标签。
确实,在快时代的今天,谁会去安安静静看一部已经知道剧情的片子,这不耽误时间吗?
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数,但你要是这么开上帝视角,你将会错过一部宝藏凡是看过的人,百分之八九十都哭了,明明已经从第一级就告诉你了,里面还有那么多的生离死别,这种情况下你认为你自己肯定不会哭。
但是,到最后一集后面四分之一的地方,竟会立马被秒,这就非常的奇怪。
尽管说有感情铺垫,但是也早该知道这绝对会到来,你就是不想让这个分离的结局发生,这就是本作神的地方!
剧透了,但没完全剧透。
剧情告诉你了,但你不看感情却感受不到,那种被迫分离,无法改变的事实,“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的感情你是感受不到的,这就是为啥看完还能哭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在这个时代还能仰望星空的人是最珍贵的宝藏。
所以,你们能看完在评论嘛?
深圳文和友娃娃机上记起
一般般
其实是「职场恋爱」番,大部分剧情都着笔于两个人扭捏的小世界,基本没有对「Giftia」机器人的设定进行深挖,也没有透过他们的职业视角,带领观众领略更多的、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故事,实在是有些浪费,可惜了。不过倒是有点好处,就是把恋爱这件事讲的很清楚、仔细了,最后一话的离别戏还是挺感人的。虽然机器人是可以回收的,但机器人10年的寿命,和人类更多的寿命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没有灵魂的、没有了记忆的躯体都是一具空壳,大脑先于心脏死亡,是最残酷的事。
不是很懂为什么评论里大家对日漫的要求都那么高呢,而且本来也不是面向全年龄段的动漫,只要能产生触及内心的共鸣,那它就是一部足以让我推荐给朋友的作品
加了点醋的白开水
整体味道太GAL了,不太喜欢。但故事架构本身我认为是挺不错的,就是只有1季,剧情太赶,且角色设定略微单薄。加上这个题材又是科幻老梗,在没给出更多新意而只是打温情悲情爱情牌的情况下显得故事空洞,而且有劲使不上。
“大切な人と、いつかまた巡り会えますように。”
作为人类和AI恋爱的番来看剧情就写的不是太好啦。刚开始节奏蛮紧凑的到道中后期就好拖沓,看着看着就觉得有点无聊啦。设定也有好多特别不make sense的地方,看着就有点别扭。唯一能看下来的就是女主太可爱啦>_<
良番。前期搞笑治愈催泪节奏把握得很好,结尾趋于平淡,不过这也是它想告诉我们的,用平等而真诚的眼光看待关于AI的一切,看似科幻的未来设定传达的是把握眼前的幸福的平淡真理:「愿有一天 你能与重要的人重逢。」
怎么说呢,凭这个世界观和人设,本来应该做出更好的东西。即使不能讲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或者关于记忆与悼亡的意义,也应该至少能虐心一把。居然做成逗比日常番了,开什么玩笑,制作组的重点在哪里?我并不明白
为了虐而虐,设定上各种不合理,连结局都能猜出来
初中毕业那年暑假看的,催泪番
设定无聊,看完第1集就知道后面12集会怎么玩的片子,还能有啥好期待的。
一般般
很平庸的一部动漫,无论是煽情方式,人物设定都毫无新意,首尾弃。
这个AI设定实在是让人伤感,不过总体上是比较温柔欢乐的剧,自我定位清楚,基本走感情方向发展,其他方面交代清楚就可。前期后期不错,中期有点墨迹,恋爱戏也是。ED曲 nice “祝愿你有一天与重要之人再次相遇”
其实真不觉得太悲伤。特别最后还给了一个好的结局。不过莫名的艾拉式的仪式感温柔很感动。
如果记忆被弄丢了,那他还是他吗…
无论几千次,还是几万次,能够再次回想起就足矣,无论几千次,还是几万次,为了下一个季节,下一个暖春的到来,下一个盛夏的到来,下一个金秋的到来,下一个寒冬的到来,之后还在暖春里,下一次也还在暖春里。“祝你有一天能和你重要的人重逢…”重逢之日,便是星辰大海.
无聊 浪费了几个小时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