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很少看韩片的我,还是忍不住要称赞一下这部奇思妙想的爱情电影。
精神病院里的女孩,在她幻想的世界中用双手食指伸出的钢铁机关枪对周围的白衣大夫们做无差别的激烈扫射,而大夫们则在她的臆想中纷纷倒地、慢镜的运转中竟颇有些吴宇森般的暴力美感——不得不说是很酷的构思、很酷的分镜和很酷的故事。
好吧,我承认我不喜欢Rain,但他和女主角在这部片中的表现还是让我感到惊艳。
不过,再好的演技也会需要优秀的编剧来支撑。
你可以把这部片当作单纯的喜剧来观赏,也可以从中一窥人类心思的究竟——故事中精神病院里的人们,其实很大程度上取材自现实中普通人的种种心理障碍。
机器人也无所谓——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具备这么优秀的编剧呢?
我真的很想知道。
http://www.leeforce.com
精神病院么?
其实是爱心充满着每个角落。
那个吃饭的场景,太美好了。
电子管;米饭电子修理卡--终生生命保障;5下变3下的响指;吞咽的一下微小的响声;大家的cheerful。
问题从这里解决。
回忆...回忆起了精神原因的一切。
机器人么,哼!
现实世界中人为造就的mental压力,才是真的吧!
也许机器人就从砸烂录音机开始...精神世界的梦幻。
第一次真正的约会,在雨中开始,在雨中结束,富兰克林的取电也被导演用上,佩服!
喜欢这部电影,带给我了太多以前没有的元素。
那样的一个心理房间环境,那样的一群另类朋友,还有谈话的医生。
整个电影环境的搭配,让我想起了艺术在医院小组。
嘿嘿,有意思的东西!
从这部片子开始,我有点佩服韩国的情感片了,方糖等之内的片子不再少数。
在我所接触的内陆电影中,很少有这种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这么奇特的情感影片啊!看真正的个人价值,看美国大片!
现在要看情感类型的,还是看韩国片!
(注:在我个人了解的范围之内,也许以后会有改变,因为其他的某些思想我并未接触!
)。
其实是爱心充满着每个角落。
个人眼中浪漫到极致的恋情通过这部电影展现出来,我很开心是由现阶段我最爱的导演朴导用他的镜头语言呈现出来。
网络语境中,癫公癫婆多含贬义,我往往不爱这样喊。
我想暂时贬词褒用,因为找不到更可爱的词。
因为,我也很疯,喜欢这部疯癫又不装逼的电影。
电影里的种种浪漫,的确让饱受现代烂俗爱情片的套路荼毒的我耳目一新。
男女主平静地发疯,男主用自己一个个行动证明:我们是同类人,白衣服人眼里,你有病,我也有病,但我愿意和你做各种疯癫的事情,陪你和售货机说话,帮你付咖啡圆梦,和你在雨夜里寻电,为你研发奇怪的装置,甚至帮你给电器们捎信,我们疯到一块儿去了。
看到男主戴着蓝兔面具打乒乓的第一眼我就心动了,后来那些友爱的行为不比那些消费主义绑架的爱情观更浪漫吗?
蝙蝠?
电影编织了一个甜蜜的梦,这也就够了,有时放放松也挺好的。
可是也就只有精神病人才能做出这种行为了,对呀,现实生活中谁会爱你爱到陪你成天发疯呀,快节奏的时代快餐般的爱情,电影的确勾画了一幅幅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的美轮美奂。
现实呢,身边的恋人按部就班地心动,➕V,套路化地试探,娴熟地暧昧,再逐步开启那千篇一律的爱情生活,短短几月内厌倦分手,连分手的理由也大同小异。
本属于爱情的偶然与曼妙在这个快节奏时代荡然无存,即时通信,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捷最后形成了这样的玩意儿,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工业化呢?
片中的精神病人群像也让人眼前一亮,看着平时在朴导电影里说着各种中二台词的演员们忽的用各种可爱的方式诠释自己异于常人之处,我嘴角的笑容就压不下去,丁字刘海的礼貌大叔,贪吃会飞的胖阿姨,通过镜子看人的漂亮女孩,善于讲故事的蓝毛衣阿姨,在这样一个乌托邦,他们相互理解与尊重,画出最大同心圆。
精神病人们却有着比正常人们还正常的道德标准,这种反差感不比什么职场强人恋爱脑之类的套路化人设迷人?
我不想叫他们精神病,这个词的语意已经被泛化地极具侮辱性了,添个字,叫精神病人。
朴导善意地将他们的特点都设置地人畜无害,讲故事发生地放在精神病医院,而非一座类似阿卡姆那样囚禁反社会分子的牢笼。
这样的“非常规精神病人”不也正像我们每个人吗?
只是他们在某一点上太过极端而已。
我觉得有自己生活的每个人都有一些异于常人的地方,有时我们自己都察觉不到,朴导童话般的将这样一群可爱的人汇聚到了这里。
网上现在有许多话题都体现出被按部就班的生活束缚住的人们想平静地发疯的心理状态,我也喜欢,曾经也尝试过实践到生活中,但化解自身对眼光与议论的情绪负担的成本远大于一时发疯的快乐,18岁就放弃了,朴导描绘了这样一个近两个小时的发疯梦,激动地我想给他打钱。
看看男主的各种示爱,极致的浪漫我想这也是一种悲观但现实的映照吧,不知朴导自己想表达什么,我对这点很感同身受。
这儿让我想起了《绿洲》里的幻想,天马行空的手法,大师就是大师啊感谢《机器人之恋》,让我在这一年快结束的时候收获这样的惊喜,看到了疯到极致的爱情。
有能模仿朴赞郁的AI就好了,希望近十年技术能进步到这种程度,我不敢奢求,若能有,我要用这种风格试试各种类型的电影,看看还会有什么惊喜,或者,希望朴导再拍半个世纪的电影,多尝试几种风格。
。。。
如果有RAIN在身边。。。
唱着那样轻快的歌,在草地上。。。
为她开启一扇门,即使在背上。。。
仿佛看到大米转换成能量,看到她体内机器的重启,激动地抱住她。。。。
那样清澈的微笑。。。
存在的目的是。。。。。?
只有奶奶知道答案。
朴赞郁的片子一向以来暴力,血腥,充满无法摒弃的恩仇。
但这次很意外,他会拍一对精神病患的爱情。
这让我想起李沧东拍的《绿洲》,对精神患者而言,爱情显得更直接单纯强烈而不可替代。
与《绿洲》的悲凉基调不同的是《机器人也无所谓》是小王子救落难公主的过程,是个温暖人心的过程。
当RAIN出场,总是把夹进屁股的裤子拽出来的时候真的挺可爱的,作为帅酷小天王能做这样真是相当难得。
虽说片子主要展现的是精神病患的爱情,但是其中还是有朴赞郁影片中普遍存在的深刻的伤害,女主角和像老鼠一样生存的奶奶在一起,父母姨夫姨母忽然闯进来把奶奶交给了白衣人,从那时开始,她的生活完全封闭,她对奶奶是老鼠而自己是机器人深信不疑,怕身上的机械坏掉而不肯吃东西,并且对自己没能救出奶奶耿耿于怀。
而RAIN则是从小被不负责的妈妈抛弃的孩子,他只记得母亲对他说每天晚上要好好刷牙,而母亲带走了家里的一幅电动牙刷,于是他会在别人谈论母亲的时候非常生气,但身上却随身带着有母亲照片的盒子,他喜欢偷所有人的东西,并以能偷掉别人的坏毛病和习惯在精神病院成了英雄。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女主角幻想自己的同情心被偷走了,变身报仇女神,对医院进行大屠杀,医生到处逃窜,到处是沾满鲜血的尸体,而背景音乐却是愉快的钢琴曲。
就从这个镜头还是能感受到朴赞郁的气息,在报仇中得到莫大快乐是他的一大特色,但是看着这个画面听着这个音乐,心里永远无法不隐隐作痛。
另一个是,RAIN因为知道女主角再不断绝食就要死,于是骗她给她安装米饭能量转化器,他甚至都准备好了,所有能发出机械修理的声音,当他一再承诺给女主角终身维修米饭能量转化器,她终于在他的指导下吃下第一口饭的时候,他似乎看到他为她安装的米饭能量转化器在她瘦小的身体里开始运转,于是抱着她那么地快乐地笑了。
他只是帮助她更好地活在机器人的幻想里,爱不就是这样吗?
在她绝食的时候也绝食;在她想奶奶的时候帮她找到奶奶;在她快要失去生命的时候挽救她;在她想死的时候,与她结伴而行。
当两个彻夜淋雨的身体在微亮的晨曦中拥抱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是爱。
车英君:请偷了它,我的同情心,就像偷走星期四那样。
朴一顺:同情心?
是什么?
车英君:那种感觉阻止了我,阻止我去杀死该杀的人。
我不停地想,如果杀了那些白衣服家伙,如果他们也有奶奶会怎么样?
可怜的奶奶们。
朴一顺:看,小姐,当你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你该说别人听得懂的话。
车英君:那么,同情心是……我妈妈,阿姨和叔叔从来都没有的!
他们怎么没有一点同情心?
没有人愿意自己是只耗子。
朴一顺:不要谈论妈妈们!
(拿出自己带有妈妈照片的怀表)车英君:对不起。
朴一顺:如果你要求我偷点什么,那不是偷窃,只是从你那里得到而已。
车英君:那我该怎么做?
朴一顺:嗯,当我……当我开始偷别人东西的时候,我会暗地里偷偷观察他几天,你能接受吗?
车英君:没问题。
朴一顺:我会暗地观察,能从他们那里偷到什么,然后才有偷窃的欲望,你真的愿意那么做?
车英君:你可以相信我。
朴一顺:一旦我有了偷窃的欲望,不完成不经人同意的偷窃,我是不会罢手的,他们一定会憎恨我的偷窃行动,你会这么做么?
车英君:我发誓我会恨你的,求你那么做吧。
当严肃的人 幽默时爱情 出现了朴老的复仇三部曲 压抑的黑色贯穿其中金子 那结痂流血的 嘴巴老男孩 绝望而空洞的 眼神这一切的期待换来了 纯白的爱情在朴老的世界里 爱情 只在世间所不能认可的 疯子身上 现实的悲怆 无奈的幽默这 终成了一部喜剧 很难想象 这是在怎样的夜里写出得剧本字字间 均是凄凉的无奈那 仅剩的一缕爱的余香也 仅是 苍凉朴赞郁 英文名: Chan-wook Park 角 色:编剧,导演 头脑清晰、个极其傲慢的、个性化、倔强、危险、单纯、绝望
机器人也无所谓,不能吃饭,我为你制作终身保修的米饭电子管;寻找生命的使命,我陪你雨天一起等雷劈。
英君的困扰 英君有三个困扰。
一是自己是个“机器人”,但因为向妈妈保证过,不能对别人说。
二是奶奶被白衣人带走的时候,告诉她生存的目的,但她没有(无法)听清楚,所以一直为此苦恼。
三是想杀死那些带走奶奶的白衣人,却因为同情心而下不了手,那不能有的“七宗罪”(同情、伤感、心动、犹豫、空想、内疚和感激)遵守起来还真困难。
被送进精神病院后,英君遇到了一顺,那个专门偷别人东西的奇怪男人。
虽然他莫名其妙的偷了自己的“星期四”(内裤),但因为困扰,英君还是找他帮忙。
小偷一顺 一顺从小被母亲遗弃,非常没有安全感。
在生活中不擅交际,常被人忽略,以至让他觉得自己会慢慢慢慢变小直到消失。
他开始偷别人的东西用,开始不停的刷牙,延续证明自己的存在。
英君找他帮忙,他当然义不容辞。
有些一见钟情的味道,不然干吗去偷人家的“星期四”呢。
另外林秀晶(英君)那小小的个子,是很容易让人想要去保护的。
他发现英君最大的问题是不吃饭,但偷走她那可以和机器对话的假牙或同情心并不能解决问题。
(对其他病人也一样,偷走他们的“病”,并不能让他们解脱。
)理解,尊重,加上适当的方式,而不是想当然的去生硬的改变。
于是一顺“发明”了米饭电子管,让英君可以顺利的补充能量。
赢得了信任,拉近了距离,自然的情感流露也渐渐摆脱那所谓的“七宗罪”。
在帮助英君的同时,一顺也找到了自己。
导演朴赞郁一直强调说,他这次拍的是部商业片,是由两个偶像演的爱情片。
所以电影里的精神病院不是现实里的精神病院,里面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各种温馨幽默的细节和想象。
精神病院和病人 精神病院里还是比较民主的,有一个大大的院子,病人们可以自由活动。
医生们也很可亲,不是扼杀个体与自由的顽固可恶分子。
病人们有时会歇斯底里,其实都很可爱。
他们只是有不同于他人的思维或行为方式,无法摆脱过去或为幻想着迷。
因为人们的所谓标准规范和自以为是,他们才成了异类。
“大场面” 想象中的大屠杀和吃第一口饭,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大场面”。
一个欢快肆意,想象与视觉结合;一个细腻含蓄,幽默与温情相溶。
一动一静,为影片增加了气氛和娱乐效果。
飞行袜 可以和米饭电子管相媲美的,是由薄荷和柿子作成的飞行袜。
穿着它能飞到那个美丽宁静的草原。
每个人都有一个那样的属于自己的世界,可以尽情的回忆和畅想,无论喜怒,给自己一片清澈。
那个超长的吻 在告别奶奶之后,一顺来了安慰英君。
英君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头,两人接吻。
一直一直,不停不停,到太阳都要下山了。
这个吻也充满能力,让虚弱的英君可以一直停留在半空。
吻毕,一顺冽嘴一笑,露出那副假牙(接吻过程中从英君嘴里跑过去的)。
这是我笑的最厉害的地方,有些恶心,呵呵呵呵呵呵。
有些色情的对话 一顺陪英君一起去完成她的使命。
帐篷在雨中被大风刮走。
一顺:现在干什么呢?
英君:先脱掉湿了的袜子吧。
一顺:可湿的不光是袜子啊……就湿了袜子吗?
大雨过后,升起一道彩虹。
英君没有等来她的使命,不过身边有了一顺的陪伴。
爱情给了他们新的力量,可以面对过去未来,可以感受每一刻的存在。
很早前,某个朋友看松隆子的「告白」,无意扫过,触目惊心。
所谓的日式"菊花与刀",非常真切。
腹黑的东西,不是没接触过。
只是,常年的欧美风侵染,也适应直白表达、夸张行动;所谓的隐忍、或者说口蜜腹剑,也并不是正统东方教条。
所以,「再造人之恋」,一开篇,就被恶心到不想吃东西。
作为精神病人中的两个自闭症患者,慢慢靠近、互相取暖守护的故事。
接受腹黑,得有勇气。
一部电影,起码分了三次看完。
每次都希望,坚持坚持,看到结局。
对于内向的小孩,自闭多少常见。
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外部一片嘈杂音。
完全封闭。
一般,都是儿时受过刺激。
而分离的委屈和痛苦,影响至深。
你也可以注意到,他们有相似动作--比如仰头,把泪水锁入眼底。
所以当电影高潮,小女孩开始自然流泪,你就知道,她终于,打开心扉了。
小男孩的经历,更是骇人。
所以宁愿相信,他在一步步了解小女孩并到最后真心帮助她时,也是一个"自愈"的疗程。
电影随处可见的残忍血腥,开头即是,纯白场景,然后血流如注。
所以小男孩用原子笔,细细于女孩背上画一个门时,信任和被信任,格外温馨。
自闭症患者的内心,是一片奇幻森林。
能够无意踏入,需要机遇,电影结尾,彩虹淡出,总算松口气,知道,有他俩作伴,不会孤单了总算。
可是,走出了奇幻森林后,才应该是现实的开始啊?
不该有部续集,教教如何继续嘛?
电影英文名--I am a cyborg, but that is OK!是的。
看到最后,你真的确认,演员林秀晶有个秘密"曾是机器人",而绝不相信,演员Rain,经历过那些种种。
他分明纯净的像个天使。
或者,算伯尔尼的牧羊人,唱着小曲,来救他的公主!
也莫名的喜欢他起来。
在我笼统呢说电影这个话题之前,我要先来说说这部名叫《电子人也无所谓》的电影。
原本就是冲着Rain与林秀晶这两位在韩国有着超高人气偶像,才在第一时间从电驴上Down下来,不过最近才有心情拿出来看。
看完后我怎么都想不明白,这样一部荒诞意味浓烈的电影到底是凭借什么拿到了2007年柏林电影节阿尔弗莱德奖?
不过从我居然可以耐着性子坐在电脑前2个多钟头的表现,加上我确实不是个花痴的事实来看,或许也没有那么糟。
有人说这是一部发生在精神病院的童话故事,关于这个.....虽然我觉得电影荒诞得可以,某些情节还是很有意思,可以思考一下,说到童话它却少了点美好,虽然能偷走别人能力,有严重强迫症又喜欢戴着奇怪面具的男生日淳在影片最后的时候长长的吻了自认为是机器人,喜欢戴着奶奶的假牙对着周围食物讲话的绝食少女英君,还是觉得整个故事不够美好。
记得当男孩知道如果女孩一直认为自己是机器人不愿意吃饭的话,肯定会被饿死的时候。
他说服女孩相信装入他改装的“转换机器”就能将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电量而且不会损害内部构造,在管道横竖延伸的房间,男孩帮女孩“打开”了她的身体。
.....“英君吖,有了这个,你吃下去的米饭就可能转换成电能啦。
”于是英君就纯纯的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吃饭了,而且这个机器还买了保险,坏了的话可以维修。
所以这天,整个饭堂的人,都为了英君能够吃第一口饭而欢呼雀跃~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精神上有疾病不等于是傻子,呵呵,也是个奇怪的结论。
在导演眼中的世界,精神病人都是值得爱的,瘦得苍白丑陋的女生也是值得爱的,整天念念叨叨只爱吃萝卜的老人更是值得爱的。
如果正常人的这些情感都能变得纯粹,或许世界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离奇的破坏。
同情心,感恩,包容,虽然有时因为这些情感的泛滥会伤害到自己,但每个人都多一点,多一点,这个世界就会被更泛滥的爱所包围了。
不知不觉说了那么多,都不知道对于《机器人也无所谓》这部电影存有一种怎样的情感,似乎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喜欢或是不喜欢可以概括的了,就只有作罢。
而电影这个事情,在我的生活中也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存在,越来越喜欢到电影院去观影,为得恰恰不是那点音效和大屏效应,而是大家坐在一起观看的热闹感。
虽然看得同一部电影,或你或我还是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甚至就连相同的剧情也会看出截然不同的N中理解,有时候觉得很神奇,这样一种影像的记录,也对不同的人说着不同的故事。
我想以后我一定要有一套很棒的家庭影院和一面可以放很多碟片CD的墙,没有工作的夜晚,找一片买了很长时间的文艺片,找个垫子坐在沙发旁的地上,关了灯,痛痛快快的郁闷一场,而且还要为这些晦涩的文艺片一而再再而三的郁闷下去。
受不了与精神病有关的电影,快进看的,觉得超烂
生活的目的之一是寻找意义。很难进去的一部电影,看到中间部分才勉强跟得上节奏,结尾收得突然。
被感动,原声赞
看過最怪的朴贊郁電影,像是韓版《飛越杜鵑窩》但又不是,又怪又可愛,視覺特效的部分比預期來的多,調度剪輯轉場仍舊是炫技,至於故事好不好只能說難評,既是賽柏格也是psychopath,如果真的是機器人電影的話或許會更有趣。
精缩成20分钟短片后也许能掩盖住着电影的傻气,傻死了
精神病人思路广,弱智儿童欢乐多。十几年前的网络用语,用在同样十几年前的这部电影上再合适不过。
韩国精神病院
5.0。對精神病患生存境遇的無休止奇觀化。
大概能理解,但实在无法认同。我的笑点来自于港版字幕。
这世界上最纯的爱,比山楂树那烂剧情好多了。这世界上最无可挑剔的爱,也许活在精神病的世界,他们两人会更幸福,更可爱~~~
看不懂就三步跳;ms学让-皮埃尔,又有点蒂姆伯顿的诡色
实在是受不了。总觉得恶心啊。
目前唯一一部不喜欢的林秀晶的电影 当然 田禹治还没看过
不喜欢,没耐心看了
个人喜欢,看过无数遍,当得版本比较好
写不出评论
看了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再看到这部电影,简直觉得太清新可人了,俩演员的眼睛真会演戏,太传神了,呵呵~
longlongago
「我承认我没有耐心看完,就忍不住给它打了个“神经病”的tag。」這個短評眞的昰笑死我並且說得正中我下懷!! 有朴贊鬱的影子 但不像朴贊鬱的電影。拋開血腥暴力 玩起了小淸新 囉囉唆唆原來就是講了兩個神經病的愛情故事。主演討厭 劇情討厭。所以 爲了證明我曾經深愛過朴贊鬱 我決定給這部電影打一星。
有个人奇幻地爱着你,愿意做你终生的维修师,爱情的王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