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R

RRR,双雄起义(台),革命双雄(港),起义怒吼,咆哮兄弟,印度冰火人,RRR (Rise Roar Revolt),Roudram Ranam Rudhiram

主演:小老虎,拉姆·查兰,阿贾耶·德乌干,阿莉雅·布哈特,奥利维亚·莫里斯,施芮娅·萨兰,雷·史蒂文森,艾莉森·杜迪,塞缪拉卡尼,钱德拉·塞卡,马卡兰德·德斯潘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泰卢固语,英语年份:2022

《RRR》剧照

RRR 剧照 NO.1RRR 剧照 NO.2RRR 剧照 NO.3RRR 剧照 NO.4RRR 剧照 NO.5RRR 剧照 NO.6RRR 剧照 NO.13RRR 剧照 NO.14RRR 剧照 NO.15RRR 剧照 NO.16RRR 剧照 NO.17RRR 剧照 NO.18RRR 剧照 NO.19RRR 剧照 NO.20

《RRR》剧情介绍

RRR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20年,英国总督斯科特和他的妻子凯瑟琳访问阿迪拉巴德的一个部落,并强行带走了部落里歌唱天赋异禀的小女孩玛莉,部落的保护者比姆(小老虎 饰演)为了救回玛莉,伪装成穆斯林。斯科特得知消息后,总督府的底层卫兵拉朱(拉姆·查兰·特哈 饰演)为了升职也同时为了完成他父亲遗愿和他对部落承诺,主动请愿自己可以将比姆逮捕。 比姆和拉朱因共同拯救了一个差点葬身火海的小男孩而巧遇,他们并不认识对方,然而两人也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相互联系,成为挚友。拉朱在一次调查中发现自己的挚友就是总督要逮捕的比姆,他一边是承载了父亲的遗愿和整个部落的承诺,一边是自己的挚友,他该如何抉择…..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追爱100天寻龙契约3破阵女人的一生奇迹之城女人不容易草根王梦女孩天堂门票扑克脸第二季被禁止的游戏特种兵归来之绝地营救千万别睁眼末栈之黑水海军罪案调查处:洛杉矶第七季冰雪风暴真相神盾局特工第七季家有超能迪翁第一季IT狂人第四季诡秘阴宅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了窒恋不良少妇边缘团地一切都好白医生,余生请多指教最佳好友2猎情人铁证悬案第六季沉默的心

《RRR》长篇影评

 1 ) 你想不到下个剧情

你想不到下个剧情,你想不到下个剧情,你想不到下个剧情。

好久没有没有试过那么爽了,这部印度神电影,好看,强烈推介!!!

配图才行!

开头讲述一个印度原始地方有个村庄,英国人进来抢了小女孩走发生想不到的剧情。

也是一个印度小村庄,英国人过来杀了很多印度佬,其中一个小男孩觉醒,发生的剧情。

群挑抓人、森林抓虎、飞桥救人、斗舞撩妹、森林之兽大闹、广场鞭起歌、双人合体、森林大作战等等。

你真的想不到,非常值得去看非常值得,可惜国内没有上映。

如果可以去电影院看就更加好值回票价。

双男主,设定火与水,你真的猜不到剧情,虽然有些夸张真的就很好,很man。

看完了才知道真的用心制作的电影,布景,主角,对白真心不错!

尤其是特效,钱真的花在刀刃上了!

好看极度好看!

射箭,互殴,开抢,这些才是特效!

这画面

这画面

这特效!

这特效

这特效!

这场面

这动作!

这动作设计

这特效不能在贴图了,有空自己去看看,不翻车!!!

 2 ) 挂逼

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

尼玛,这部电影不能简单的归类为弱智的手撕神剧,只能说主角是挂逼,而且是两个挂逼!

导演开始的立意非常牛逼,他把部落的复仇者和国家的革命者搅到一起,人为的制造出戏剧冲突,导致兄弟反目。

从而带来反思:你干的是复仇,而我干的是革命,哪怕献出自己的生命。

谁更牛逼?

可万万没想到,最后,导演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部落复仇者成为革命的星星之火,而致力革命者最终却成了复仇者。

这种反转令人人大跌眼镜。

电影最后的高潮,应该是前仆后继的蚂蚁一样的密密麻麻的革命群众,活生生咬死殖民军团。

可万万没想到,竟然是辆摩托车🏍️。

一辆无人驾驶的摩托车🏍️飞行数公里撞中火药库,将殖民军团一锅端了。

尼玛,摩托车🏍️在印度,真是神一样的存在,比拉登的飞机✈️还要牛逼一百倍。

拳打南山虎头蛇尾 ,脚踢北海蛟头烂额。

 3 ) 印度抗英神剧

同样是神剧,印度这抗英神剧可不是五毛特效,看的我是目瞪口呆全程老大爷看过山车:卧艹这年轻人!

卧艹!

双男主,但是瘦男主明显更能打,一上来就开无双,一人一根棍子好几百人拦不住他,近战无敌,后面又成了少年天才狙击手,半里地外一枪命中靶心,打敌人更是一枪一个,远程也无敌,最后又变身兰博罗宾汉,射箭也弹无虚发壮男主是力量型的,虽然没有手撕鬼子,但是手撕了牢房门,而且单手能甩摩托,身上扛着瘦男主手上抓着俩人还能狂奔而且俩人都是无限血条,瘦男主脑袋挨了一石头都没事,被毒蛇咬了能快速恢复,后面腿都站不起来了弄点草药几分钟后就能健步如飞了,壮男主更是挨了毒打以后跟没事人似的俩人的战斗力可以直接正面硬怼,壮男主为了救小女孩要摸清环境还说的过去,瘦男主为了枪卧底这么多年,拼了老命才升职,就显得有点蠢了,还有明明已经取得英国佬的信任了,你那战斗力啥时候杀不都行吗?

非要在路上弄棵树想砸死他,属实是智商不够了,不过英国佬空中开枪差点反杀也够夸张三个小时,大部分看的都很爽快,觉得神剧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类型来,或者分出一个爽片的类型,这部觉得应该是天花板级别了

 4 ) 这些人都是谁???

巨长的电影,确实过足了瘾。

帅气强壮的双男主,犹如半神一般。

强劲的歌舞,优美的歌曲代替了旁白。

极美的女主——印度的水土真的那么好?

最好的其实是两个男人之间感情的表达,让人感到男人也多情。

另外,就是无穷的问题:一、这些人是谁????

二、这人是谁?

三、旗帜上的话是什么?

五、后面的塑像是什么?

—— 反正是全没看明白。

 5 ) 不愧是你,南印度

如果说巴霍巴利王有神话背景支撑,开挂还可以理解,那面对这样一部在真实历史人物基础上虚构了情节来开挂的大片只能说一句:How dare you?

(开玩笑的)上一部巴霍巴利王太成功了,激起了导演超越自我的决心,才让我们看到了这部《RRR》。

其实最近几年印度的抗击殖民者主题挺多的,但米叔的扑街了,康姐的没有水花,也就这部南印度的终于掀起点风浪,从电影名字到宗教隐喻再到开挂,集齐了所有典型印度元素。

一般这种双男主设定演不好就激情满满,但是印度的就很让人放心。

原因无他,形象在那儿。

两个壮汉产生火花?

不可能的,兄弟情才是宇宙真理啊。

以前嫌弃南印喜欢美女配野兽,结果宝莱坞的男主角反而越来越次,南印度的新生代上来后却是越看越顺眼,星二代的质量都比宝莱坞强。

尤其这个舞蹈水平,谁看了不想跳起来扭两下?

故事情节其实很老套,但是导演功底摆在那里,刨除男女感情戏,抗英的主线剧情和场面还是很耐看。

而结尾出现的罗摩神话背景,会让你终于放下心来,这印度味儿对了!

有人提到这片子里女性角色太拉胯,我无比赞同。

一心搞事的总督夫人我们就不说她是不是真有权利能这么干;另一个白人妹妹的人设毫无逻辑,纯粹是为了男主1方便行事而存在,后面就直接消失了……那段两人感情升华的尬舞,突兀而搞笑;男主2的青梅竹马同样如此,她的出现就是帮男主1解围,并与男主2和解。

对此我只想说,导演你怎么回事?

巴霍巴利王里面还有提婆犀那呢?

你照搬一个都行啊。

RRR (2022)7.22022 / 印度 / 剧情 动作 冒险 / S·S·拉贾穆里 / 小老虎 拉姆·查兰

 6 ) 我爱过度解读【持续补充新发现】

去查了一下人物原型,片子本质上就是导演写的同人,所以不妨当童话片看待。

因为中译不好所以有的地方会打罗马音。

二编补充:这个中译用的是印地语片源,有些BGM是印地语重新填词,个人感觉不如泰卢固好听先说正经的。

导演在以小见大上很有功力。

msl家庭保护bheem/毕姆→抗击殖民者的同仇敌忾大于族群与信仰的不同

血仇得报林间的鸟儿才能自由飞翔

对贡德人做非人化的描述,非常符合殖民者的视角也很会埋伏笔。

第一次看以为raju/拉朱觉得他跟嫌疑人长得像

看到后面发现原来是他弟弟也这样(23/07/27补充:发现一开始拉朱虽然把毕姆当弟弟在宠但并没有特别放在心上,说到底他是拒斥新人占据已故亲人在他心里的位置的,而毕姆是真的掏出一颗心来对他)而且打戏炫酷,歌舞好听,所以虽然牛顿棺材板按不住但看下来就是很舒畅。

Jennifer是我比较不满意的,过于工具人了,但感觉导演编剧对不亲自接触殖民事务的宗主国女性的两种心理描写还是有点意思的。

一种是善良悲悯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23/06/19新增)PS个人理解,毕姆和珍妮在集市上的对话并不是“毕姆追女孩追到一半忽然想起来要找妹妹”,而是毕姆接近珍妮就是为了找门路进去救出妹妹,珍妮是他认定善良能帮得上忙的姑娘,但此前他可能认为玛莉是被囚禁或者无人在意的状态(23/07/27订正:应该是怀疑玛莉已经死了),珍妮要买小孩衣服给玛莉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可以借珍妮之手给玛莉送信物,才会着急着打镯子(虽然我也不知道镯子有什么特殊之处)

一种是肆意满足自己嗜血的欲望但因为不接触具体事务所以未免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硬要帮Jennifer圆一下的话,除了偷地图那里真的太离谱了,其实她在这个家里没有什么地位,只是一个什么都插不上嘴的侄女,说不定她就是喜欢毕姆而厌恶残暴的叔婶。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太脸谱化了。

她能做的也只是在舞会上推开下级英国青年军官和上街乱逛邀请朋友而已(虽然我一直好奇要是邀请函只准一个人进那拉朱怎么办)sita/西塔/悉多的角色着墨不多,但能够看出她的聪慧坚忍。

聪明且有经验,知道怎么利用英国人对“棕色人”的嫌恶

毕姆没问下去她就只说是来找未婚夫没说来收尸,不给这些朝不保夕的逃亡者添麻烦然后嗑点cp。

水和火的第一次见面是水上着火……

虽然毕姆接近Jennifer本质就是利用她所以肯定不是跳给她看,但是你这也太直白了而且他俩确实是相互成就的。

毕姆从拉朱身上明白要长远地保护族人只能靠革命来争取自由,拉朱从毕姆的经历中明白和侵略者虚与委蛇只会伤害自己的伙伴和良心,武装反抗不能靠等。

杀到总督府把枪搬出来比等着轮班押运爽快多了【23/12/17新增】准备欣赏一下拉贾穆里为整个电影的大对称结构准备的各种呼应和线索,一次性写不完就慢慢补。

(不是不想拉片,是懒得截图)电影的对称结构还蛮明显的,以总督府大战后绳子拽住毕姆的定格为界,前面是毕姆要救妹妹,拉朱寻找毕姆,毕姆被捕受刑;后面是拉朱要救毕姆,毕姆回来寻找拉朱,拉朱被捕受刑。

潜在的对称是当拉朱只想完成自己的目标时,他离梦想总是一步之遥,甚至失去了挚友;当拉朱决定放弃一切拯救挚友时,他反而得到了挚友,也实现了理想。

但是我现在想先聊的是作为暗线的“母亲”。

从BGM的角度,Dosti是明线,除了出现在水上着火两人初识,还出现在毕姆给拉朱解毒和毕姆劫狱两段,刚好掐了相识不相知—挣扎—重归于好三个节点。

前半段还有一条明线是komma uyyala(村歌),这个就很简单是找妹妹。

(naatu naatu和etthara jenda是纯粹的剧情歌和片尾撒花彩蛋,而且舞台感非常强,一看就是脱胎于早期印度电影的歌舞桥段;komuram bheemudo是毕姆的角色歌;ramam raghvam是拉朱的个人成长线,放到翻译吐槽里说)Janani(意思是母亲,具体来说是给予生命的人)则是藏得很深不注意甚至会忘记的暗线,出现了两次都是在拉朱的前传里,一次是拉朱亲眼目睹母亲和弟弟的死(响起了抒情前奏),一次是sita给毕姆一行人回忆拉朱爸爸牺牲(歌词从回忆里爸爸披着布站起来延续到听故事愣住了的大家)。

这么一看似乎Janani和村歌一样是单人线索,但我个人觉得它只是“母亲”线索的组成部分。

影片的开始不是玛莉唱歌,而是那一声“玛莉”,来自母亲的呼喊。

然后我们目睹了一位母亲为了带回女儿被打到重伤倒地。

在Janani的MV里,十分直白之后毕姆假扮成阿克塔,给他上药的是他的义母和义妹(这样讲比较简单啦)。

不难看出母亲们的共同点是为了保护孩子竭尽全力。

到了拉朱卧底集会地点的时候,给了一个婆罗多母亲的壁画镜头。

之后就是桥上响起的“祖国母亲万岁”和写着同一句话的国旗。

接着就是用国旗救小孩,受到友邻启发,这里的国旗异常实用,裹住毕姆防止被火烧伤。

所以我个人觉得,这里给国旗和标语这么多个镜头,主要目的倒不是展现什么patriotism,而是为了让代表母亲的国旗将她的孩子牢牢抱在怀里,哪怕她自己也受苦受难、残破不堪,她仍然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孩子们不受伤害。

左上:祖国母亲万岁;右:婆罗多母亲的胜利;左下:自治是我与生俱来的权利

妈咪&大宝宝毕姆,作为一个淳朴的野人,在提起英国人抓走玛莉的时候,说的是“她们不用生儿育女,不知道这有多痛吗”,既把英国人和本地人分开,也对应上了Janani是生身母亲:

或者说,夺走别人孩子的人和对母子亲情有着天然的依恋的人,到底谁更野蛮,谁更文明另一个能表现婆罗多母亲=每一位母亲的场景是毕姆受刑,他唱到“心头血成了母亲脚上的彩绘”时画面刚好给到血流向一位观刑妇女的脚尖,而不只是抽象的“把生命献给大地母亲”。

(红色油彩太内什么了,足部彩绘的颜料和玛莉画小鸟的一样,主要成分是紫胶,效果可以参考曼海蒂手绘)

从这个镜头可以看到这名女性年纪并不大(甚至可能未婚),并不是毕姆的母亲一辈。

第一排中间四张女性面孔,更说明“大地母亲”们正陪着她们的孩子承受苦难

后面挠士兵脸的又是另一个女性(因为她有鼻钉,前面的没有然后时间线快进到拉朱妈妈的死(BGM起)。

其实妈妈的行为是很不理智的,但是舐犊情深不需要理由。

在Janani的MV里有词最后一个隐藏款母亲是sita。

悉多在神话里和地母的关系非常紧密;在电影里拉朱离开村子之前说sita是他的动力,于是sita抓了一把村里的土给他画上作战的提拉克,拉朱不管是小时候练习开枪还是长大后遇到麻烦都需要sita的指导,两人更像精神上的母与子(ps人物原型本来叫rama,因为他的恋人sita英年早逝心痛不已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sitarama然后出家了<不是绝对的因果关系啦hhh>)

在MV里也有词(顺带一说Alia扎两个辫子真的不好看,明明是要扮嫩怎么反而显老)sita偶遇毕姆一行人的反应也和其他母亲们如出一辙:就算自己受伤也要保护好孩子,不让孩子受惊挨饿。

总结起来,除了两位英国人,所有具体的抽象的本土女性形象都共同指向与孩子血脉相连的母亲,引申为祖国大地与土生土长的人民彼此守护、相互依偎。

这个概念同样很朴素,也就具备了超越印度本土的普适性,可以说所有曾经的被殖民地观众都会有相同的感受;在电影里面直接的作用是给拉朱和毕姆的兄弟情打了个底,虽然他俩现实中互相不认识,但大家都是婆罗多母亲的孩子,都有保护母亲不再受欺侮的愿望,自然也都是并肩作战的亲兄弟了。

下面是其他的一些呼应,零零碎碎。

这四个画面整齐地分布在四个部分。

part1拉朱和毕姆认识之前。

玛莉因为用紫胶画小鸟画得好被抓走了。

part2拉朱和毕姆认识,互相还不知道对方的秘密。

玛莉觉得自己被抓的原因是太会画画了,所以在歌声里隔空对八哥说我不画了你来陪我玩吧。

part3拉朱和毕姆反目。

毕姆的血成了画画的颜料。

part4拉朱和毕姆和好,一起打总督府。

小鸟还没褪色,但总督夫人的血比画画的颜料更鲜艳。

什么你背我我背你,你舍不得动手我舍不得动手就不用多说了。

这个配色正好一个水一个火!

这个是看到很多人说我才发现的。

原来后面求助和定位俩人敲的都是naatu的节奏,笑死要是换成我我根本听不出来。

一些很漂亮的双关。

毕姆给了捕鱼小孩一个anna,于是很快他就因为救小孩赚到了一个anna🥺

还有一个很奇妙的双关&呼应,让人感觉竟然还能这么玩。

第一次看到毕姆给拉朱解毒的时候拜神只get到了拉朱眉头一皱,感觉msl并不会拜湿婆,然后还觉得白色林伽很少见。

过了很久才意识到这不就是白如茉莉之主,也就是片尾曲里的mallesha。

mallesha的一个故事版本是战神从喜马拉雅山离家出走到了德干高原,湿婆夫妇跑过半个印度把孩子给带回家了。

对应一下,毕姆从南边跑到北边,把孩子给带回家了。

现在复习一下,孩子叫玛莉,没错,malli就是malleshaa的简称,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好的接下来是一些想笑的段落。

美女与野兽,尤其Jenny的裙子还是黄色的最后骂骂翻译。

(24/7/22补充:虽然现在截图用新的翻译版本了,但是这个官方版的垃圾翻译该骂还是得骂)

vande mataram算是著名口号了,“祖国母亲万岁”都能翻成地母神的话,那motherland也是地母

季羡林老爷子棺材板也快按不住了。

听起来是rama bhagavan,没提到raghu,那至少也应该翻成罗摩大神(订误:确认了一下歌词确实是raghvam),带上raghu则是罗祜后裔,带上下一句可以考虑翻成“罗摩大神 勇武王者”(23/12/17 PS这首歌的前奏出现在拉朱第一次出场和拉朱锻炼身体打沙袋的桥段里,第一遍看不会发现,二刷也不会发现,跟Janani一样去找了完整的BGM才会注意到,给人的感觉是导演看到rama这个名字就已经想好了这个梗要怎么用:其实拉朱的身体里一直藏着一个有非凡神力的罗摩,只是他按照父亲和叔叔的规划当卧底、把自己当救世主时察觉不到,只有他真正见识到了人民的力量、真正明白了四海之内皆兄弟,他才能无往不胜。

罗摩配悉多,ram怎么听成阿兰的我至今想不通(我现在懂了,兰玛昵称阿兰,好吧)

hastinapur象城,联系bheem怖军(现代人名翻成毕姆我是没意见的),很容易想到俱卢之战怖军亲手杀死持国百子

翻对了,但不多。

nataraj舞王,指湿婆,可以隐喻灭世坦达瓦,也可以和前面斗舞获胜联系上

这里的词是godavali,他们村子的名字……(订误:大概率应该是godavari,印度第二长河,流经raju原型故乡所在的安得拉邦)这个地点决定了raju的叔叔可以名叫venkateswara/文卡特斯瓦鲁,七山之主是当地的主要信仰之一,爸爸的名字叫venkaterama,就是七山之主的信徒驭象者罗摩,(我嗑一口,,,)可以参见《om namo venkatesaya》,which跟本片的音乐导演是同一位

这两句是梵语念的薄伽梵歌2.47,黄宝生译为“你的职责就是行动,永远不必考虑结果;不要为结果而行动,也不固执地不行动。

”徐梵澄译为“尔之分唯在于行兮,无时或在其果。

勿因业果故为兮,亦毋以无为而自裹。

”翻译根本没看出这里在聊业果(补充:这个梗非常有的放矢,《薄伽梵歌》在近代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有重要影响。

【以下《薄伽梵歌》译者前言】提拉克强调以智慧为根本和以虔信为支柱的行动瑜伽;甘地强调坚持真理,无私行动。

诚如恰托巴底亚耶在他的《印度哲学》一书中所说:“那时候一个爱国者只要手持一册《薄伽梵歌》,就能步伐坚定地走上绞刑架。

”)

不骂翻译了,单纯请大家欣赏罗摩悉多哈奴曼团聚现场(雾)。

毕姆点满了风神之子技能,既有怖军手撕敌人的力气,又有哈奴曼搬山治伤跨海捞人的本事(25/02/04补充:猛兽出笼某种意义上也是进攻楞伽的猴子大军)。

导演真的很会在名字上做文章。

接下来是题外话。

我很想夸夸拉贾穆里,虽然他是一个印度人,拍的也是印度主题的电影,但他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印度导演。

我也没有看过他太多的电影,但是每一部都有让人喜欢甚至于钦佩的地方。

从拍摄时间线上,我看过的电影是《神级小偷》-《勇士柏拉瓦传奇》-《功夫小蝇》-《巴霍巴利》-《RRR》。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他的进步。

在《神级小偷》里,叙述片段相对零碎,情节连贯性比较弱,而且经友邻提醒其中有很重的模仿港片的痕迹,女主角也是一个相对无聊的等待被拯救的小白花角色。

但是利用电脑特效让小老虎与爷爷隔空对话是非常有趣的设想,实现得也还算成功。

到《勇士柏拉瓦传奇》,这是一个相对传统的叙事,情节连贯性很好似乎是应该的,同时依然还有本地观众喜闻乐见的演员梗。

让人比较欣慰的是女主虽然还是小白花,但起码开始具备主动性。

《功夫小蝇》在电脑特效和故事构想上都非常新奇,女主也有脑子、有能力。

这时候,电影的笑点也不再像是《神级小偷》里那样刻意,而是完全与角色的行为、个性融为一体。

在叙事节奏的把握上,前半部分关于女主做微雕、筹集善款、与祭司交谈,没有一个废笔,全都变成了后续故事发展的前提。

苍蝇的复仇策略在符合逻辑的同时逐步递进,虽然能猜到结局但过程依然是精彩有趣的。

我一直觉得《巴霍巴利》这是拉贾穆里在把《摩诃婆罗多》搬上银幕之前的一次小试牛刀,事实证明他可以做到。

不仅是男主一如既往强大智慧而又正直善良的形象得到了良好的塑造,而且太后和公主都得到了相当具备主体性的塑造。

即使是为了迎合市场,他也绝不是单纯喊口号式地让男主角说两句尊重妇女,而是为角色编织了详细的生平,让她们的独立意志生长在她们的血肉上。

以及这时候的特效已经很好看了。

简单来说,我最喜欢拉贾穆里的一点,就是他永远都认真地讲故事,永远都在追求创新,并不会被过去的成功、过去的范式束缚手脚。

所以他可以对情节节奏的把握越来越精准、对人物的塑造越来越立体、画面的摄制也越来越美丽而简练,所以他可以拍出高潮迭起的双男主戏,可以拍出让所有人都得到快乐的抗英故事。

 7 ) 人性难解

一部好电影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评价方式不是看剧情有多离奇画面多血腥暴力拍摄尺度多大,而是看它塑造的人物角色成不成功有没有深度得不得人心,因为所有这些剧情背景都是为塑造人物角色服务的,单从这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来说这部电影是非常成功的。

以画面以特效为卖点的电影是吃力不讨好的,因为对这些外在色觉冲击的东西人只会要求越来越高,后来模仿者不会有赞赏还可能找来谩骂《RRR》塑造最成功最有深度的角色无疑就是男二,整部电影剧情背景好像都是为他服务的,人物刻画非常细腻,类似从人们平时不经意的举动才能看透伪装了解个人,最打动人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表现人物内心的不起眼的活动,特指《rrr》剧情毒蛇一段

 8 ) 依然是印度神力之作

1.印度的人口确实也是太庞大了,而且还无知,加起来就是巨大的可怕。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印度神强。

3.真是每一帧都充满了节奏感。

4.那个跨越种族的一见钟情是不是太仓促了点?

5.印度人恨英国人,估计只比我们恨日本人差那么一点点。

6.在大桥上两个男人相互招手的那一刻,我就觉得他们相爱了。

过了一会儿,他们果然牵手成功了。

7.印度电影竟然也把两个男人拍得如此浪漫。

那个英国女的绝对是第三者插足。

8.印度的歌舞情节,太让人共情了,真想自己也会舞蹈,然后混在那些整齐的节奏中。

真是一个舞蹈一个文化感染力。

9.他们,如此相爱!

10.打戏太帅了,水火交融那一段简直神来之笔。

11.比琼瑶剧的误会转折还多,眼泪流的比琼瑶后期剧强多了。

12.印度神配乐总是恰到好处的振奋人心。

13.印度的演员真是太辛苦了,能歌善舞的,还一个个身上长满了荷尔一部宏大的制作,展示了亚洲宝莱坞的实力。

唉,就不哀叹咱们自己了,除了不会用心搞创作,其他歪门邪道的一样不落蒙。

14.,拍片洗钱,一部戏挂十几个编剧挖主体编剧墙角打击创作,导演制片人副导演到处揩油,大佬天天忙着上市,演员挣钱主业直播综艺刷脸等等,无药可救。

我等电影观众,只能隔墙观影,怒其不争了。

散场吧,把垃圾带走。

 9 ) 凭什么能让我反反复复看了20遍啊!!!!

当然是因为它非常非常非常好啦!

如标题所示,一年下来我已经把这部电影完整地看了20遍了,其中有3遍是在日本旅游的一周多期间拼死抽空看的。

如果在算上零零碎碎地片段式欣赏,这部三小时的电影占据了我今年太多的时间。

能看这么多遍当然是因为爱,但只是爱尚不能概括我对RRR的全部感情,这还是第一次,我对一部电影产生打心底里的感激的情绪。

因为种种原因,整个年初我都过得十分颓唐,痛苦得好像在经历一场没有尽头的精神痛经,这样的状态若是再多持续一阵,身心恐怕都得出现问题。

而第一次看RRR也正巧是在这个时机。

说是拯救了我也不为过。

人类总爱给一些事情赋上本不属于它的崇高的象征意义,视常物为天启,命中注定,营造出一场盛大的自我感动。

但同时,学生时期读专业书中一句话令我铭记至今:“在这个启示稀缺、令人痛苦的世界里,即使对小小的恩赐,我们也要心存感激。

”因此我想,将这样隆重的感情投注在这部电影上,也称得上一句恰如其分吧。

抒情结束,正儿八经地评价一下这部电影。

在我眼中,这是一部在自己的类型中做到了极致的优秀电影,固然不是完美无缺,但在这个各国电影行业都一片死气沉沉当下,也值称得上一句光彩夺目。

我自诩也是个有过一定观影数量的观众,随着年龄的增长,近几年越发感到自己难以被电影惊艳,取悦是有的,但再少了年少时期初看电影时的大开眼界,那样崭新的世界大门在眼前缓缓洞开的感受,近十年来都已经没有感受到了。

而RRR却做到了。

能够为我带来这样久违地震撼体验,恍然间甚至觉得自己重回少年时代,这也是我对RRR怀有感激之情的重要理由。

此外,在后疫情时代,RRR更是一部难能可贵的,非常具有电影气质的电影,标准意义上的商业大片。

它不惮用朴素的叙述方式讲述古典的故事,不使用什么插叙倒序乱摆时间线之类的炫技,踏踏实实做到完整流畅。

这种真诚的态度是能够传达给观众的,以至于当初见时的猎奇情绪褪去,再看到那些夸张地动作场面和特效,不仅不会觉得可笑,反而就只有敬佩和惊叹的心情啦。

既然提到特效,也就不得不称赞一句这部作品的视觉效果之优秀,当然除了特效之外,摄影更是厉害,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有所设计,由于印度深厚的宗教背景,对于“象征”手法的运用更是登峰造极,看下来赏心悦目,每个镜头中包含的巨大信息量,非常值得多刷,都到了现在这个程度,我每次重看,都依旧能发现之前忽略掉的细节。

然提到特效,也就不得不称赞一句这部作品的视觉效果之优秀,当然除了特效之外,摄影更是厉害,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有所设计,由于印度深厚的宗教背景,对于“象征”手法的运用更是登峰造极,看下来赏心悦目,每个镜头中包含的巨大信息量,非常值得多刷,都到了现在这个程度,我每次重看,都依旧能发现之前忽略掉的细节。

其二,电影的价值观极为普世,感染力极强。

因题材问题,极容被观众认定为一款在全球风向集体右转下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战狼大片,但真正看下来会发现绝不是这么一回事。

导演多次在采访中重申他想拍摄的并非是patriotism,而是friendship,并指出本片的两大主题分别是反抗剥削压迫的强权与人与人之间珍贵的情谊。

在制作中也可能看出导演非常好的贯彻了这两点,刻意避免了强调“国家”概念的情节的出现。

例如,具有强烈国家属性的国旗元素出现的屈指可数,它戏份最重的一场戏出现在两位男主携手就出陷在火中的小男孩时,此时的国旗非但不具有任何象征与号召的作用,反而成为保护男主之一的毕姆不受火烧的护具,表现出非常朴实的功能性。

与例如《战狼2》、《惊天危机(White House Down)》此类非常标准的,有标志性挥舞国旗桥段的爱国主义大片形成一种对比。

实用主义国旗相反,作品中强调了民众的力量,片中的一场高潮当众鞭刑的戏眼便放在了人民意志的觉醒上。

从穿着打扮可以看出,民众中种族信仰纷杂,但仍能被同样的情谊打动,激起同样的愤怒。

此时去想,这何尝不是一种戏里戏外的互文,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历史立场的国家观众都能被这部电影所传递的感情所打动,真是非常厉害的作品。

怕屏蔽不写名字了大家自行辨认一下此外,印度国内的媒体也将这部作品称之为“泛印度电影”,它跨越了南印北印间的电影文化和风格的隔阂,制作出了整个国家都能为之倾倒的作品。

正是并不想要刻意去宣传些什么的态度,使得这部原本因题材问题极易传达出强烈政治倾向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出人意料的举重若轻,浓烈的视觉听觉效果之下包裹着炙热而朴素的情感,打动了如此之多的观众。

而导演的功力远不止于对于作品目的和情绪的把控。

在面对如此之长的篇幅,他几乎做到没有废笔(只有一处我认为可以适当删减,后续会提到),也是我最为佩服导演功力的一点。

印度电影超长的片场与极为夸张的动作设计是劝退普通观众的两大门槛,RRR明明都具备了,却能真正做到渐入佳境,利用片长娓娓道来地将观众们引入故事,并沉浸其中,至全盘接受设定,为之心旌动摇。

此外,常言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RRR在开头就极为大胆地运用了1vs20000这样极具冲击力的动作戏作为开场,后续却能如同海浪一般一般一浪高过一浪地接连不断地制造出一个个高潮,总督府大战、当众鞭刑、亚穆纳河边的献身施救,直至最后的大决战,一场一场,毫无泄气之处。

而这些高潮部分也绝非全权依靠动作设计,感情的浓度也炙热得惊人,当众鞭刑与亚穆纳河边的救援两处是如此动人,我相信没有人不会被两位主角的境遇与选择而打动。

现如今有太多导演连一处高潮戏都无法驾驭,更妄论这样层层递进的的连环爆炸,真是叫人敬佩。

最后,夸一夸人物塑造与两位主演的表演。

反派斯科特甫一登场,称得上是一款刻板印象的鬼子形象,但凡看过抗日片的都不会对他的塑造太过陌生,几乎是个毫无疑问的脸谱化人物。

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意外的发现该人居然也称得上一句有勇有谋,比如通过细节敏锐察觉到兰玛的反意,举枪射击的果断来看武力值也还可以。

只是到这种程度好像也不值得单独拎出来夸上几句,但说实话,斯科特的塑造放在南印电影的普遍水准中已经算得上立体了,横向比较不值一提,纵向比较还是值得称赞的。

至于两位主角毕姆和兰玛,可写的东西就太多太多了,此处我尽量克制地笼统简评一两句,否则怕是一万字也收不住这篇影评。

两位主角由亲密走向背叛,再从敌对走向联合的设定绝不少见,这是一种非常古典的叙事方式,但同样也正是因为古典,对于当下口味早就被养刁了的观众们而言,如何塑造得打动人心也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而该片出众的地方在于,二人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故事线完整,人物弧光明确,他们保有各自的秘密与目的,各自坚守,体现出超绝的坚持与毅力。

在此基础上,又做到了互相对照与补完,唯有拥有彼此,才能达成最终彻底的胜利与团圆——例如在关键剧情总督府舞会中,毕姆能够与珍妮亲近,并最终进入总督府获得各方信息,得益于兰玛为他穿上一身白人的西装;而最终决战里,则是由毕姆借罗摩庙中的神幡将兰玛装扮成了罗摩神的造型,完成了最后的反抗与复仇——他们的每一次转变都与对方紧紧绑定,是为了彼此才会做出于自己最初的目的相分离的选择,这种选择又同时将二人托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人从救小家到救国家,一人从委曲求全到直面抗争。

导演的两个目的随着故事线的发展与人物的成长在二人物理性的合二为一的那一刻达到了真正的统一和升华。

这种自始自终逻辑通顺故事严密且目标明确的人物塑造,是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值得拿出来当做案例分析的优秀典范。

兰玛帮毕姆修剪胡须vs毕姆帮兰玛点朱砂印

白人的西装vs印度的罗摩神两位演员的演绎也没有辜负角色的塑造,在看过二人多部其他作品后,将这部电影称之为是两人的生涯最佳也不为过。

尤其是当众鞭刑那场戏,我看了大概有一百遍了吧!

(夸张),但每次仍然要被二人丝丝入扣的表演与默契无间的配合深深地打动……尤其是在看过采访后得知兰玛的动摇与落泪都是演员自己主动提出要求才得以加上之后,更是感叹于演员对角色理解的深入和透彻。

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幕容我私心放上来吧!

(以及一个花絮episode:兰玛的演员在拍完鞭刑的部分之后抱着毕姆的演员一边哭一边道歉了,因为他担心自己真的伤到了对方……如此入戏如此感性……简直太喜欢……我发出同人女的大叫……)吹完了之后,也要客观的评价一下我眼中这部作品最大的两个缺点:其一是非常之多评论中已经提到过的,女性角色形象较为模糊,尤其是珍妮一角,工具人属性过强,她的感情逻辑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不通畅的,不说对比同时代全球其他国家的作品,只是与同片中的女角色西达相比,也显得过于淡薄,莫名其妙。

其二则是前面所说道的某一处的讲述方式。

片场过长是印度电影的通病,本片的歌舞设计也都十分出彩,不想看歌舞的不要来看印度电影啦!

但即便有了这种认识也要说一句片中关于兰玛的童年经历部分过于冗长,可以进行一部分的删减,通过剪辑与镜头语言而非平铺直叙的叙事进行书写会更加干练。

而导演也并非无法做到,当西达在罗摩庙旁同毕姆阵营讲述真相时的处理就显得聪明很多。

虽能理解这一部分的着重描述是为了尽最大可能地令观众们同情兰玛,但这样的做法依旧令作品最终的呈现稍显累赘。

今年无论是院线还是视频网站,都上线了不少十年前的作品,饥饿游戏系列,暮光之城系列,诸如此类。

这些作品在当年看不过是非常普通的商业片,不说好不好看,但绝对称不上经验,当放在现如今看,竟然也会被它们的成熟与创意惊奇,丝毫看不出距今已有十年之久。

而RRR在我心中就是这样的一种作品。

他绝不完美,也没有多么高深的内涵和成就,但他足够成熟、精美、完整,是一部方方面面都无甚瑕疵的优秀的商业大片。

它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十年后,二十年后,仍不会显得过时。

能够做到这点,已经十分足够了。

说实话,感觉写到最后也没有写出心中想说的十分之一……大概正是因为我对它的感情太强烈了,反而难以有条理地叙述成章。

能够看到这里,也是感谢诸位读者们的耐心和包容。

最后只想说一句,这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在2023年初能够看见它,这是我今年最大的幸运。

 10 ) 为奥斯卡单开一条影评不过分吧

是的这是一条只写naatu的影评,想到哪写到哪,不过充满了主观看法,不一定正确(其实就是一个娱乐帖也许还会有很崩坏的截图,但是看着很好笑让人心情很好所以就不重新截了hhh说起来有谁发现了吗,这个舞会是ymca的活动()虽然我也觉得这首歌能拿奥斯卡和摄制地点绝对有关系,但对比对比《I am just Ken》,词曲编舞的精致程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能拿奖确确实实是实至名归。

naatu的歌词、编舞、场面调度都很绝,我不专业就不分析这些了,还是写点电影内部相关的。

(你的嘴好大啊xJack跳了三个舞种,很容易让人想到下面这个宝莱坞的斗舞片段,还都有弗拉门戈:

婆罗多vs爵士,卡塔克vs弗拉门戈,卡塔卡利vs肚皮舞(BV15x411G7Ei)不过区别在于这段斗舞是雅vs雅,naatu是俗vs雅,很有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感觉。

你说拉贾穆里不是有意识地在对话我是不信的,毕竟ram可是直接说了我不跟你玩那些:

小警察知道得还挺多

可恶,被他装到了话说回来安得拉邦的地方舞蹈也很多(https://en.m.wikipedia.org/wiki/Dance_forms_of_Andhra_Pradesh),歌词里也有相关的表现,北印的、Kerala的地方舞种也都不少,而且相对比较经常出现在本地的影片里,倒是泰卢固电影有除了库契普迪舞和现代老头美女尬舞之外的舞种被提及我是第一次见。

好的下面开始扒歌词。

不懂泰卢固语,如果词能搜出来就标上,不能就拉倒。

Polamgattu田野 Dhummulona在尘土中Potla打架 Gittha年轻的公牛 Dhookinattu跳起来

Poleramma乡村女神 Jatharalo女神节 Potharaju乡村男神 Ooginattu摇摆注释如图。

女神姐姐长这样:

她哥长这样:

一看就是一看门的x过节的时候男人们打扮成这样(高能预警):

南印的地方女神一抓一大把(题外话,容易注意到这个女神的后缀amma其实就是母亲,个人感觉当地人和女神的关系其实就是像家人一样亲近的),poleramma受重视程度或许和泰米尔地区的雨神mariamma不相上下。

另外个人觉得有意思的一点是,后面sita帮bheem一行人解围,用的借口就是天花。

古印度掌管天花的神x四舍五入sita就是女神(amma也被用来称呼年轻女子,电影里毕姆就是这么称呼sita的,也许是双关(我觉得这是和北印用devi尊称年轻女子一样,是从女神又引申过来的),raju是她亲密无间的兄弟。

影片后面还有一个不显眼的amma:

像这种只在个别地区受崇拜的女神就更多了

Kirruseppulu吱吱作响的鞋 Esukoni Karrasamu棍子 Sesianattu这个是猜的,毕竟没听说过kolatam得穿木屐,但还是放一张图

找到了一张不严谨但热闹的,骂onv的是我事到临头需要onv的还是我……

好不容易找到一张很糊的男性跳舞……

Marri孟加拉榕settu Needalona在阴影中 Kurragumpu男孩组 Koodinattu作为组合这句词应该没什么。

以上四句,歌词里跳舞的主体都是雄性(第三句没有指定,kolatam是男女均可),和斗舞现场Ram Bheem vs Jack也很对应。

好的接下来混进一句不一样的:

Yerrajonna红高粱 Rottelona在面包里 Mirapa辣椒thokku Kalipinattu作为组合rotti,译为面包,其实可以理解成印度餐厅会吃到的馕(我不是美食博主我不想知道naan和rotti有什么区别),mirapa呃就是那种小条的非常辣的椒,上图:

青红都有,湿的干的都有歌词能看出来的,就是很土,以及辣得浑身冒汗,浑身冒汗多么重要啊x

Natu Natu Natu Pachi生的 Mirapa-laga辣椒-像 Picha疯狂野生 Natu这句用词有点重复,关键词:野生的、刺激的

Natu Natu Natu Vichu打开放松 Katthi刀剑 Laga Verri疯狂失去理智 Natu关键词:尖锐的、狂野的想到前几天友邻说印度人的通感肯定很强。

确实。

如果说用吃辣椒来形容土嗨之后热到流汗的状态比较意料之中,用辣椒和刀剑的固有属性来描述舞蹈的情态就真的难为他怎么想得出来。

第二段排比句,崩坏的截图要开始了。

Gundeladhiri心跳 Poyela出现产生, Dandanakara随着鼓声 Moginattu仿佛在响起

Sevulu Sillu窗台 Padelaga Keesu小 Pitta鸟 Koosinattu

Yelu享受 Sitikalesela Yavaram年轻 Saginattu继续

Kalu腿脚 Sindhu Thokkela踩踏 Dhummaram刮起尘土 Reginattu扬起激起

Vollu身体 Semata汗pattela要赶上, Veerangam Sesinattu和第一段排比句刚好反过来,这里前四句是形容心脏、耳朵、手指、大腿在土嗨时候的状态和感受,不过相对来说比较实,到最后一句形容浑身冒汗忽然又混进了一个舞种。

很糊,将就看吧。

也叫veeranatyam,看介绍我以为是把大盘子托在手里呢,原来就是拿根杆子托着个小盘子啊,那也不是很需要技术嘛。

首先这个舞也是男性限定,veera指的是virabhadra雄贤。

其次因为跳舞的时候要点火,加上这个舞要表现怒火节奏很激烈,所以跳起来浑身湿透是必然的。

再然后雄贤在神话里是一刀砍倒反派岳父的角色,奇怪地代入一口毕姆开枪打死了总督。

Gaḍḍapāra撬棍/铁镐lāga ceḍḍa拍击大腿的声音

Ukka热/钢铁pōta倾倒,浇铸lāga tikka发疯这两个比喻是整首歌里我最喜欢的,是农村的用具、农村干活热火朝天的场景,又是那么坚硬刚强的质地(上文的刀剑也是),简直就是跟Jack的do you know about finess对着干,舞蹈不需要精致照样是艺术,还充满了托莱坞男主干翻一切的阳刚之气(不是褒义词但在电影里真的很合适啦)。

一开始我觉得配角们的纱裙很不符合年代,但是扇动裙摆的时候是真的很好看又不会喧宾夺主

开始了,抛弃一切优雅的现场舞蹈教学

Bhoomi大地 Dhaddharillela撼动, Vontiloni Ragathamantha全所有的血

Ranke lesi Yegirela向上 Yese非常 ro呼格助词 Yaka独一无二yeki

地上尘土飞扬的时候纱裙和尘烟几乎融为一体,简直是手动对焦给Jenny

Dhummu尘土 Dhummu Dhulipela掸去, Lopalunna里面 Panamantha生活的

Dumuku跳 Dumuku Ladela闪闪发光, Dhookero跨越 Sarasari平均 好的这段就是一个现场教学,我喜欢的点在于头韵用得很密,大量d开头的节奏点非常明确,让人忍不住欢呼雀跃的感觉。

另外一点很佩服的是上面排比句里的nattu应该都是词尾而不是特地加上的,不知道当时准备拍这个场景和作词的时候是怎么挑出这个词的,నట్టుnattu和నాటుnaatu(元音a长短音、t有没有双写的区别在歌里不大听得出来)反复出现效果非常洗脑,只看一遍舞是肯定学不会跳了但歌真的很难忘掉。

正文结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开始。

其实安得拉邦文娱业(以及政界。。。

)有一个很鲜明的主张就是反对北印的文化入侵,坚持地方特色,包括语言、歌舞、民俗etc。

所以在电影里面很经常会有大量的本土元素出现。

但是我猜测拉贾穆里作为一个很成功很有经验的商业片导演,他的观众不是只有托莱坞影迷,敢拍四海之内皆兄弟,预设的观众肯定遍布全球。

可是他就能往电影里放比别的托莱坞电影还多的本土元素,还能做到不了解相关背景的人看电影也没有理解障碍,真的非常让人佩服。

他对安得拉土味舞蹈的呈现充满了不卑不亢的自信,既没有Jack这种英国人可能会有的猎奇的东方主义眼光,又不是南印典型的老子天下第一的大男子主义,就是很快乐的我享受跳舞、我邀请大家一起来跳舞,是大家一起抛下成见、抛下自矜,而不是用一种傲慢去覆盖了另一种傲慢。

不过电影上映之后也有贡德人抗议,说电影对他们的呈现太刻板印象了。

这个不得不说确实,虽然南印在印度属于相对边缘的位置,但贡德才是真的边缘呢,我第一次知道贡德就是知道他们没有文字,语言濒临灭绝。

所以电影里面把他们描述成十分原始的丛林部落,用草药、不识字,但偏偏讲的还是通语,虽然是剧情需要,但也多少有点东方主义。

不过我不会拿人文关怀来要求一个商业片大导,我对拉贾穆里唯一的要求就是早点把摩诃婆罗多给我拍出来。。。

《RRR》短评

2023.03.04印度的抗英神剧?虽然动作场面夸张到搞笑,但节奏很不错,耍酷的部分也真的非常拉风,而且俩男主互相之间救来救去怪有爱的。

5分钟前
  • 小悬子
  • 推荐

(无脑)燃,燃,燃

9分钟前
  • 寒狐居士
  • 推荐

虽是神剧,但可解压。电影用来消遣,导演获得利润,只有英国白人殖民者死伤惨重,完败

13分钟前
  • 老羊
  • 还行

剧情没什么可说,肉身金刚不坏,单手甩出摩托车炸塌整座楼,别说区区一个总督,就算是灭霸也扛不过两回合。但是,强烈推荐每一位健身人士都去看看这部片,看看人家逼王男主角囚在死牢一周只给一顿饭饥困交加下依然身残志坚坚持引体向上锻炼身体的戏码,你还怎么好意思说今天太忙太累抽不出时间打不起精神去健身?最好将片段剪辑下来,每次健身前先看个三五遍,再看着片尾的铁男歌舞做有氧,肯定比什么肌酸氮泵刺蒺藜更管用。

16分钟前
  • 羊男
  • 还行

颁奖季电影看多了,这片看着确实还挺音喜的,全程开挂唱歌跳舞。但本质还是男权压迫的故事,套个反抗殖民的皮而已,男人拯救女人小孩,甚至还可以爱上(殖民)白人女性,不过是从白男统治换成印男统治罢了。北美影评人连这种电影都大捧特捧,可见影评人的品味莫要高看。

19分钟前
  • SpyLiu
  • 较差

富有想象力的动作场面,不死的印度个人英雄主义,水火的意象表达还是不错的。但很多剧情可能就是为了爽吧,算是一个抗英神剧了。

23分钟前
  • einverne
  • 推荐

开头就猛的惊人,英军暴戾无仁滥杀无辜,两男主一个万军中擒敌,一个徒手搏猛虎,为后面各种神乎其神的战斗场面打下铺垫,名义上是传统的双雄情义戏,也各自安排了爱情戏,但抢救蛇毒那场真是基得天崩地裂,看到两个胳膊比我大腿还粗的大胡子猛男那么暧昧擦边让我这直男不亦乐乎,还有那该死的无与伦比的默契,一个眼神就能交换三千字战术配合,每个桥段的情绪转折都精心打磨,各种神奇武功不光是夸张,还浓缩了惊人的想象力,一切都扣着让你嗨的来,神片爽到一定程度就让人觉得违反物理法则如此美妙,多多益善。

27分钟前
  • 方聿南
  • 推荐

真不愧为印度版战狼,浮夸到极致,神灵分分钟附体,谈笑间对手灰飞烟灭。

32分钟前
  • 沉默的导航
  • 还行

这是我的战斗,而一半是为了你。印度神片,又man又gay,动作场面爽的一匹,剧情俗套,但很好看,能打10个战狼,简直是日日日了。

36分钟前
  • L.John
  • 力荐

印度爽片,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带动大众情绪的印度版战狼。各种夸张动作豪爽激情就不说了,双雄设定非常有张力。剧情虽然套路,但是各方面都做到了极致,可以说是印度电影的顶级商业大片,值得一看,放松下,不能细纠现实逻辑

39分钟前
  • zhang 2nd
  • 推荐

今年难得在电影院笑的这么开心!狂打电影局脸,什么叫文化自信啊!

40分钟前
  • 小步
  • 推荐

史诗神片,偶尔一看很欢乐

45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太神了,这比战狼还战,恨不能两兄弟解放全宇宙哈哈哈

46分钟前
  • 牛三牛
  • 还行

开心呢

49分钟前
  • 熊仔面
  • 还行

就差手撕英国鬼子了

52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较差

补标,一部让早年最夸张反智的抗日神剧都相形见绌的神棍抗英片

56分钟前
  • Angus
  • 很差

印度无脑爽片

60分钟前
  • 崔大发
  • 较差

第4324-1.现在看见此片海报就想笑。动作打破牛顿定律,场面超越手撕鬼子,主角自信爆棚+作战勇猛+眼神坚毅+身材壮硕+不停耍帅+复仇主题。这几年印度英雄爽片都这样,这部将以上做到了极致,又有反殖民内核,夸张动作场景让人印象深。.感觉印度歌舞的动作设计不受现代其他舞蹈的影响,别具憨喜风格。跟十年前印度电影中的歌舞比起来,只是场景配置越来越炫,动作设计相差不大。

1小时前
  • 黄岛
  • 还行

冲着这个喜感和基情我也不能打低分,毕竟抗日神剧都不敢这么拍。这何止印度抗英,硬汉露肉简直不要钱!(我承认我腐眼看人基嘻嘻)

1小时前
  • PAUL
  • 推荐

不好意思了中国电影,俺给了五星!啥都不想说了,就说人物的精气神塑造吧!猛男、型男,力量就这三样?我们有谁?站出来

1小时前
  • xiangkaiad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