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懂事到懂事,看成龙大哥的电影二十多年了,伴我同行,伴我长大。
很喜欢成龙大哥的电影🎬,每个电影都是必刷,但在这部《龙马精神》中,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成龙大哥,这次的影片没有过多的武打动作,但是又充分地展现出了龙虎武师人的精神。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还体现/藏梗了成龙大哥以往的作品《神话》《功夫梦》《警察故事》《新警察故事》《奇迹》《我是谁》《醉拳》《A计划》《天降雄狮》《红番区》《飞鹰计划》《飞龙再生》《神探蒲松龄》《一个好人》《龙虎兄弟》《霹雳火》《功夫之王》《特务迷城》……无数的经典片段,粉丝必看!
二刷三刷我觉得都不过分。
在成龙大哥身上看到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热爱”、“什么是梦想”、“什么是奉献”……他用生命诠释这些关键词,又怎能不让人动情……
电影🎬首映礼
签到处
大哥跟我打招呼了🙋
各位主创们
我毫不怀疑,成龙新片《龙马精神》在情怀部分的表达是真诚的,片子以成龙所饰演的迟暮龙虎武师形象,暗合了一代香港电影人曾经的峥嵘岁月,如今的江河日下,终归是让人唏嘘的。
所谓龙虎武师,指的是香港电影圈里曾经不可或缺的一项工种,在那个电脑特技和工业体系不健全的草莽年代里,他们是银幕英雄背后的影子,替他们完成高难度动作,跳车跳楼,入江入海。
他们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往前,他们便是代价。
只是这部片子,真的好难看啊。
在电影里,成龙是一个曾经叱咤片场的幕后特技人,跌入谷底又重新爬起,最后为了女儿,放下过去的荣光,也放下残存的信念,走进生活里去。
故事的核心表达没问题,我也相信成龙在片子里的眼泪是真的。
但片子从头到尾,没有任何超出观众预料以外的东西。
所有情绪表达都靠硬来,电影随处可见那种毫无征兆的掏心窝子对白,烂俗的煽情大戏,演员们演得越认真,观众看得便是越想笑。
音乐垫得有多厚,尴尬癌犯得就有多重。
不得不提一嘴的是,由刘浩存所饰演的女儿,完全没在角色里。
成龙与刘浩存几乎所有单独互动,不像一对父女,更像是某种忘年交,让人难以直视。
我很怀疑,这个片子的立项过程,最初或可能来自成龙某部分的个人执着表达,然后在创作过程里,为了商业上的考量不断做加法,设置刘浩存、郭麒麟等年轻演员的角色,邀请吴京来客串,安排一些不重要游离于主线外只是为了增加一些动作或搞笑元素的配角,最后烹调出一部满屏尴尬又自我感动、乱糟糟四不像的东西。
哪怕是片子里,对龙虎武师这部分情怀的关照,真切归真切,但也过于狭隘过于私人。
成龙作为中国电影史上icon一般的时代偶像,如今将进入古稀之年,打不动了还想要打,他以《龙马精神》明志,倒不是不可以,从如日中天到日薄西山,光辉岁月已逝,龙马精神犹存之类云云。
但假借关照龙虎武师之名,最后将这些表达完全拍成成龙戏里戏外的个人回望史,多少还是显得有些自恋和错位。
比如片子里有这么一幕戏,吴京客串的角色出场,大哥前大哥后地喊着成龙,他对成龙说:“我从前在香港拍戏,多亏你罩着。
“这种恍惚分不清电影内外的戏份,片子里有许多。
事实归事实,但在电影里这么演出来实在尴尬。
好比脱口秀里的内部梗,自己说得起劲,观众满脸嫌弃。
其次,从十几二十年前开始,有关成龙电影内外的形象,以及围绕在其身上不曾消停过的类似情怀营销,不断重复,且每次重复又很拙劣、烂俗,即使再宽容的人,也有扛不住的一天啊。
在豆瓣《龙马精神》的条目页,有这样一条热评:“奥斯卡终身成就奖除了表彰大哥以前的辛苦和贡献,也是让他别再拍了,想打就打给自己看,咱就行行好,别让观众买单了。
”很恶毒,但我点了赞。
题图:《龙马精神》海报你还可以:《宇宙探索编辑部》真好啊我们曾相爱,想到也不会心酸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付突突,你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我的个人主页。
🌇夕阳自由计划://去年7月初,建了个叫做“让我看看你那里的夕阳”的群(后台回复“加群”)//今日份,来自@三七。
拍摄于4月11日。
(更多可查看“夕阳包”)
对着演员表犹豫了几天,还是去电影院看了。
工作日下班时间的冷门场次,一人包场了。
哭了一包纸巾,反正也没人看我。
片头,那个精神矍铄充满活力的老人露脸时,就已经开始鼻子发酸了。
都说这部电影在卖情怀,在消费成龙的金漆招牌,也知道这电影远远不是曾经那些制片、编、导、演汇集一身的Jackie Chan作品,成龙在这里不过是主演…之一,然而还是感恩,能在大银幕又见到成龙经典的动作戏,即便他动作变得迟缓、身段开始笨重。
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到他在警察故事中控诉体制内高层:“当我们火拼的时候,他在办公室跟人吃饭!
我们拼命把人抓回来,他只想程序对不对。
告不了朱涛,就想个馊主意,叫我去保护女证人—多简单,他只是动动嘴,我们就要去拼命!
你是踩着部下肩膀升级,你有没有替部下想一想?
死一个部下,你只需要写一份报告,鞠三个躬!
我们这些人也是娘养的,没有部下的冲锋,你哪有资格坐这么大办公室?
”也记得他在A计划中对劝他加入的革命党吕良伟说:“这就是我不能加入你们的原因。
我是一个很拘小节的人,不管我的目标有多正确,多动听,我决不会为求目的而不择手段,去做为非作歹的事。
其实我很佩服你们,因为你们才是做大事的人。
我也知道,要打倒满清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可是我不敢叫人这么做,因为我不知道叫那么多人出生入死之后的结果是什么。
所以我那么爱当警察,因为我觉得每个人的生命都很重要,我要保障每一个人安居乐业。
就算是一个四万万人的国家,也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
如果不喜欢自己的生活,哪里还有心情去爱自己的国家呢?
”他塑造一个又一个匡扶正义的普通人,一次次以血肉之躯撞向强大的权力机器、又或是庞然大物般的黑恶势力,他常常在打斗中伤痛,却凭着地形地物的利用、机敏的变通、顽强的坚持到最后把敌手“磨”死。
成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英雄梦想。
是被誉为“即便在默片时代也会红遍全球的男人”。
是出身草根,没有家族支持,凭一己之力改变命运的普通人。
是不在乎宏大叙事,却塑造出朝气蓬勃充满正义信念的人物的导演。
是从不停止脚步,不停研究市场、挖掘自我潜能、改变路线的动作片创作者。
他已经不再导演、不再编剧,可能很快也不会再演打戏了,但是在我心里,他始终是那个为了抓捕朱涛而从30米高的商场顶楼毫无保护措施地跳向吊灯,一路火花带闪电滑到地面的陈家驹。
陈家驹,好久不见。
《龙马精神》,尬,很尬。
本来是冲着龙叔好几年没有新片上映去的,没想到成了韭菜。
本片的最大问题来自于它的故事。
《龙马精神》故事线分为三条,一是人马情深,二是父女和解,三是致敬龙虎武师精神。
但三条线哪条都没有讲清楚,反而是夹杂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情节,拼凑感很强烈。
就以动作戏来说,虽然我觉得动作戏是本片里为数不多的亮点,龙叔的动作戏也依然很有特点,很好看,但加的太过刻意,不是为了剧情服务,而是为了展现动作而打,讨债打架,调戏女儿,偷马都是莫名其妙,缺乏动机,到了第三段打戏,角色自己都说“我们为什么要打呢”?
另外,三个主演之间也有很强的割裂感,三个人的表演风格大相径庭,成龙是香港传统电影对白风格,刘浩存是青春偶像风格,郭麒麟算是带着喜感的曲艺风格,表演风格没有高下之分,但强行把他们捏合在一起,就只能像水和油一样,界限分明,三个人只能各演各的。
在父女和解这条线上,剧本的创作堪称灾难级。
两个人的感情就如同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前一秒还全世界第一好,后一秒就不共戴天,再下一秒就又言归于好,态度转变不仅频率高,速度快,而且毫无理由,全凭一时喜恶。
所以,父女之间这条亲情线,非但没有让人感到父女和解,一家团圆的温情,反而因为两人对待彼此的感情太过随意,在分分合合之间消磨掉了耐心。
关于对龙虎武师精神的致敬,我也没太看出来,全片就是龙叔和赤兔完成了一些危险镜头的拍摄,就算致敬了。
而吴京饰演的元威说要拍一部致敬龙虎武师精神的电影,结果整了一部古装剧,而且用特效合成危险动作,我不明白这有什么致敬可言?
如果真论致敬,还是要看魏君子导演拍摄的纪录片《龙虎武师》。
台词方面,很多桥段都设计的很尬,很多演员的台词,表演的痕迹太过严重,是端着架子念出来的。
比如赤兔第一次拍戏时害怕,刘浩存对着马一顿鸡汤输出,这段不论是台词还是剧情设计,都戳在我的尬点上,再加上刘浩存依旧毫无进步的台词功力,我愿意称这段戏为整部片子里的尬中之尬。
此外,还存在剧情上的一些bug,第一场戏拍完,全剧组都围着赤兔和龙叔鼓掌欢呼,可龙叔只是一个替身演员啊,这段设计的好像龙叔才是主角。
还有龙叔去拍吴京的电影时,连彩排都不用就直接上了,这里是该夸他鲁莽呢,还是应该夸他对自己和赤兔不负责呢?
还有最后一段审判和还赤兔的情节,看剧情,是于荣光一伙伪造了证据,结果龙叔就莫名其妙的撤诉了,而更扯的是,过了几天于荣光又被感动了,看了盘录像就主动送回了赤兔,一会黑心且狠心,一会又做慈善,这性格如此割裂吗?
多说一句,这里刘浩存拿着光盘去找于荣光,也是很尬的一个点。
看了整部电影,能明显感觉到龙叔老了,不仅是人老了,打不动了,心也老了,开始恋旧和致敬自己。
但是说实话,看到片子里小屏幕上播放的《警察故事》,《A计划》,《新警察故事》等等等等,看到那些经典的镜头一闪而过,还是不由得心生感慨,成龙能有如今的成就,确实离不开自己和龙虎武师的拼命和奋斗,他也确实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一块招牌。
看看成龙未来两年的拍摄和上映计划,起码还有10部作品,其中不乏《尖峰时刻4》,《新警察故事2》这样让人期待的作品。
作为一个年近古稀之人,参与拍摄、制作了三百多部影视作品,荣誉,代表作,声望一样不少,还能保持这样的创作热情,很令人尊敬。
但话又说回来,这不能改变《龙马精神》是部烂片的事实,虽然成龙的片子是看一部少一部了,但是《龙马精神》就算了吧。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叫我魏小黑。
欢迎来公众号找我玩。
成龙演的挺好的,看到刘浩存我就反感,中国是女演员了吗?
看看他的黑历史,这电影演的啥呀,我操,有刘浩存演的坚决不看,父母人品不行,靠资本捧起来的又你有没有演技?
那个采访我就恶心你,长的也不咋地,,,,,,,,,,,,,,,,,,,,,,,,,,,,,,,,,,,,,,,,,,,,,,,,
手痒了,不敲几句,难受。
明明一副清一色的豪七,你到给打成屁胡了?!
短评写了一句:如果,一龙一马,会更有精神吧?
导演,致敬成龙,理解。
拍电影谁不想跟成龙合作呢?!
太多的细节,太多的片段,很好很情怀,没问题。
这“精神”,用龙虎武师来呈现,也可以,说的通。
导演之前《宠爱》的动物拍摄经验,在这次龙马之间就只有武行、父子、陪伴,实在太煽情了,煽情到跳戏。
安志杰和释彦能的角色在干嘛?
有啥精神或者传承吗?
容祖儿和余皑磊的角色后来呢?
这对夫妻多有点啊?
然后,“父女”这条线,又很尴尬。
刘浩存其实还好,郭麒麟也还好,但加在一起这条线就没有很好,实打实“工具人”。
印象深刻有两场,飞跃峡谷前女儿被导演训斥的懵逼,以及亲家想见后父女上头对轰。。
这也实在太懵了。
忍不住出声说了一句:为啥啊?
这俩人物,成长啥了????
还有,于荣光这个角色在干嘛。。。
小沈阳和贾冰的角色更是瞎捣乱呢吧。。。
特别是于荣光的角色作为一个象征性“反派”,中间居然消失了。
他嗜马如命的劲儿在哪呢?
小结一句:有点子PPT那味了。
就是说,这电影要说是给成龙送的生日礼物,那挺到位的,看着很半自传了。
但,作为一部面相市场的商业作品,真就,差点意思。
想到一个词,“自嗨”。
《A计划》《我是谁》《飞鹰计划》《警察故事》《燕尾服》《天将雄师》等等的致敬都有,但,我甚至会觉得,电影的抖音视频比正片好看的多的多。
因为,我想看的,是这位老人家真真正正的“精神”。
这部电影真的很无聊,像一群人哄着成龙开心,在电影院看睡着了,感觉很多场景镜头都很假,像公益广告既视感,还不如去拍神话故事了,台词也非常尬,是我近几年看的国产电影中最尬的最烂的。
而且这部电影都是强行添加感人的情节,但是实际上一点也无法让人共情,而且刘浩存的演技很尬,声音和台词功底让人很出戏,看到第四十五分钟的时候就恨不得离开电影院了,但是想想自己买的三十一张的票,实在觉得钱不能白花,硬着头皮看到第一个小时,开始开心的在电影院里玩起了手机。
另外,第一个小时二十分钟的时候我后排的观众忍不住离开了电影院😂我是纯路人,不是黑子来写差评,相信跟我一样的你看完后会直呼看不下去。
看着香港电影长大,对成龙电影如数家珍的我,这部既致敬自我,更致敬龙虎武师的电影,无疑拉满了情怀指数。
大哥是老了,年近古来稀,本该躺在功劳簿上颐养天年,可他始终放不下这份深入骨血的热爱,电影就是他的一切,即使现如今的电影市场对他越来越苛刻,可这份执念还在支撑着他拼下去,说实话,爱了他近三十年,格外心疼,毕竟电影院的主力观众早已更新迭代几轮,他们能看到的只有表面的繁华三千,反复咀嚼的也是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的精神瑕疵,可谁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别忘了,他是成龙,拿自己的命拼出来的一段传奇,如今更是一张中国名片,是中国软实力输出最早的一部分。
电影分成两条主线,父女的破镜重圆之旅服务致敬龙虎武师的龙马精神,可惜小龙女的黑历史以及被网暴的含存量,父女的情感线成了最被诟病的槽点,这也是电影被恶意打低分的最大因素,这些无脑的吃瓜群众根本就不配作为电影观众。
另一条主线的“男主”赤兔太赞了,细节设计极具人性化,与老罗的“父子”情更是舔犊情深,尤其是最后的离别戏更是引人泪奔,情难自控,本片绝对是成龙自《英伦对决》后的最佳创作,为恶意低分平反,怒打五星。
在进入点映场的影厅前,对影片信息的唯一的了解只有演员阵容,说实话期待值并不高。
未曾想看完发现,我的期待值还是太高了。
- 先说说为数不多的优点 -一是打戏还是有些成龙功夫喜剧的熟悉配方,尽管无论是场面上还是难度上跟他的巅峰期相去甚远,但是成龙在这个年纪还能坚持已是不易。
二是马的戏份大部分都拍的很不错,前段时间看了刚上映的《忠犬八公》,有些惊讶于如今对动物演员的成熟程度。
三是有还算合格的喜剧桥段,也可能是郭麒麟自带“笑果”吧。
- 关于演员 -说到这部影片的演员,刘浩存的讨论热度恐怕会盖过作为主角的成龙。
即便抛开她自身的争议,她在影片中的表演也只能用灾难形容,特别是缓慢且毫无波澜的台词配合半夹半沙哑的音色,仿佛跟其他演员不在一个世界。
郭麒麟还是演了郭麒麟。
成龙的表演也难称得上优秀,大多数时候他还是会露出他标志性的笑容,仿佛回到了过去。
其他无论是面临困境、或是内心挣扎的时刻,很多都是公式化的反应式表演,没有张力可言。
- 只有重点没有细节的剧情(剧透) -影片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复杂,一个落魄的老武行带着自己的马重新去当特技演员,找回或者说重新认识自我,认识龙虎武师精神,同时修复亲情,学会珍惜。
看完影片这些点都讲到了,但呈现的效果像是在这个大纲之下随意塞进了一些煽情桥段、武打桥段、喜剧桥段,生硬混乱,人物的塑造彻底失败,也导致主旨的表达缺失了基础。
首先是主角被混混追债的剧情设置,只是为了让成龙展示他的功夫喜剧。
一番嬉笑打闹过后,主角顺利脱险,过程的轻松反而削弱了欠债的窘迫。
整部作品除了一两场带着马去街上拍照挣钱的戏外,主角似乎就没有欠着一屁股债的紧迫感。
而主角欠债的原因却在影片后半部分才交代,让人难以在一开篇对他产生共情。
他甚至在影视城里有一个超大的院子,也没明确交代为什么不能卖了还钱,那这说难听了不是老赖吗?
亲情线方面,父女俩的关系飘忽不定。
一开头还是绝不原谅,转头看到他挣钱辛苦,马上父慈子孝,“绝不原谅”就抛在脑后仿佛从不存在。
这种关系的瞬息万变在双方家长见面那场戏更是离谱到极致,饭桌上女儿和父亲刚刚通过倾诉升华,气氛和乐融融,一出饭店立马闹翻。
作为主线的赤兔马的归属问题,除了一开始作为父女相见的动机,后续在最后庭审前几乎都只存在在郭麒麟的台词里,主角更是一如既往的没有紧迫感,不禁让人怀疑他到底是真的这么没心没肺,还是根本不在意他的马。
赤兔这条线承载了影片一半的煽情戏份,自然也带来了不少烂俗桥段。
结尾马追车、老板还马都是意料之中,虽俗不可耐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赤兔在腿被治好后,给主角下跪这种烂戏真是给我看呆了。
- 你在致敬谁?
-电影与其说是对龙虎武师的致敬,在我看来更像是成龙作为一个功夫巨星的自我感动。
前面提到观影前没做什么功课,导致我一度把“龙虎武师”空耳成了“龙虎舞狮”(恰巧放映前的海报上还有个舞龙的)。
看了一会儿才明白其实指的便是功夫特技演员,或者更宽泛讲就是各种类型的特技演员。
电影在主角的人物身份设定和人物的具体行为上存在极大的偏差。
片中插入了很多成龙过去作品中的许多经典镜头,让我一度疑惑主角拍了这么多厉害的片子,应该像现实里的成龙那样成功,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
结果后面才说他是替身,拍戏受伤导致公司破产。
但如果从作为武替这个身份出发,他的很多行为可谓是非常不尊重武替这个职业,甚至像一个耍大牌的主演。
比如第一次带赤兔进片场,赤兔因为害怕失败了(这里斧头帮群演竟然乱扔斧头也是离谱,哪有这样的群演)。
男主坐在场边竟然不看好自己的马,任由它去干扰拍摄,这是什么行为?
包括后面吴京邀请他,到了片场硬要真跳,最后“醒悟”了又拍拍屁股走人。。
而且好几场戏中戏,都展现了完整的“成片”而非拍摄过程,让男主更像戏中戏的主角而非替身。
这也导致影片对普通特技演员的辛苦、危险是不足的,对他们在拍摄中起到的作用的描绘也是不足的。
影片中还数次强调龙虎武师就是要真打、真跳、真摔,可是在中间一场骑马跳崖的戏中,虽然剧情是“真跳”,但实际却用了大量完成度一般CG镜头来完成,让主旨表达显得割裂,显得“不诚实”。
在看完之后搜索龙虎武师,发现前几年有一部纪录片《龙虎武师》讲的便是香港功夫影人的故事。
新时代的龙虎武师精神到底是什么,可能得由新时代的“龙虎武师”们书写答案。
看到后面越感觉这是一部卖情怀的电影,以成龙作为龙虎武师的感人经历为卖点,加以亲情,敬业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容易使人共情的点,鱼龙混杂地呈现出情感饱满但没有一个面可以打动人的剧情片。
成龙这几年负面新闻连连,口碑也在一部又一部烂片中败坏,挺可惜的感觉。
成龙是我小时很崇拜的明星,而他本人也是影响世界的巨星,晚年却颇有晚节不保之态,不由令人唏嘘。
希望成龙大哥拍出几部好电影挽回一下口碑吧,而且也少卖情怀。
从《龙马精神》可怜的两亿票房来看这在观众群体里并不吃香。
口碑依然是红火的第一要义,就算成龙加持,也难以造奇。
龙马精神 (2023)5.32023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动作 / 杨子 / 成龙 刘浩存
电视上放着当背景,随便看看打发点时间,还是挺尬……没看完
强行温情,像是我哭不出来他们猛给我滴眼药水一样。成龙一出来真的是老了,片中看到了昔日duang duang的他,一般般吧,带我妈看的,掐准是她那个时代的,大概能有些共鸣。我都快二十年没见过于荣光了吧…
一个煽情配乐从头放到尾。cue了一堆成龙的片子,甚至连自传名都能放到台词里。满足的全是成龙的幻想,像是他看着自己的花絮构想的一出自我感动,是他对自己的安慰剂。片子里一切对于父女关系的构建都让我如坐针毡,极度廉价的情感输出。要是真想了解龙虎武师,去看那部纪录片《龙虎武师》才是真的。
3.5,成龙ip大联欢,其实有很多可玩的点,但剧本有点拉……考虑到大哥一把岁数还在打值一个4分但是该死啊眼泪为什么停不住……为什么把真实的武师故事插到这么怪的剧本……
如果没有刘浩存的尬出天际的演技,这个电影应该会更好。
赤兔全场最佳!看完想养一匹马了哈哈哈哈,速度打开我的赛尔达给我的大马改名叫“赤兔”!
成龙的演绎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一举一动都特别真实接地气,我深深被成龙的演技感染到了,后半场一直在哭谁懂……
改名叫赤兔的话,就是满分了💯。
给三颗星,是对港片的情怀,成龙大哥致敬自己一点不矫情,华语影坛还有二位可以致敬自己的是发哥和星爷,双周一成代表了港产片的最高成就,致敬过往,港片不死,父女戏可以跳过
今天是成龙69岁的生日,有这样一部致敬香港龙虎武师的电影上映确实意义非凡。想来,成龙算是我观影生涯里看过作品最多的电影人了,也是我学生时代最喜欢的动作武打明星。看到片中很多大哥过去的影像作品混剪,确实很感慨,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第一次去影院看电影好像就是我父亲抱着我看《我是谁》,票价只有5块钱,是礼堂式的电影院,一转眼都二十多年了,更不可思议的是,我竟然就在2天前《龙马精神》点映亲眼见到了大哥,站在大哥身后完成大合影。这部电影可以说浓缩了成龙的大半生,如果从小就看成龙电影长大的影迷估计都会很触动吧,最近昆汀和伊斯特伍德都公布了自己生涯的最后一部电影计划,但是我希望成龙可以一直拍下去,甚至可以重新为动作喜剧找到新的表达方式。
女儿对父亲这么多年怨念这么深,一笔带过就和解了,恰恰说明他对小龙女的感情空白,太想当然太假了!
如果不是对龙虎武师的崇敬,我会打一星的。非常自嗨和拧巴的一部电影,港星始终是不会拍内地故事的,那种拧巴很接近长江7号的拧巴
评分那么低我不懂反正我哭哭了
为容祖儿,但只有两场无关紧要的戏,无语…人马之间的情感,很好哭,但看到片尾花絮,才恍然大悟,都是假的。成龙虽老,和安志杰之间的打戏还是好看的,不过也看出多处用替身。父女情感线太奇怪太尴尬了,基本上这条线都是2倍速。
冲刘浩存去看的,表演一如既往,让人着急。成龙是真的老了。
啊!!!!这是什么东西丨潘斌龙
2.5⭐
说好……的替身没镜头呢…你好歹专业一点,后面父女两看vcd的片段,大部分都是成龙的正脸,你还说你没露脸!!!我还是去看成龙历险记吧…马符咒比这马好看
剧本太差,煽情太多,戏中戏太少,对“龙虎武师精神”的描写太薄弱,沾了题材的光却又有点儿浪费题材。电影基本靠成龙撑起来,甚至在正片里混剪了很多早期成龙拍摄时的片段,看到这些场景时确实会被打动,但是主角的身份定位和成龙本身又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每当想要把那份感动和电影情节结合起来时却总会有种错位感,属于卖情怀都卖不好的类型。
你永远可以相信赤兔,就算会因为众人围堵而害怕,仍会为了老罗冲破重围,养宠物的真的遭不住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