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离病房》让我想起了很久没有吃的一种糖,它们被装在一个包装精美而有小巧的锡箔袋子里,它们小颗小颗地聚拢在一起,当你把他们全部倒入嘴中的时候,它们会让你的舌头发麻并且从中产生一种莫名地快感,劈里啪啦快速地就融化了,它们是跳跳糖,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一种玩意儿,在快速地微麻之后,带来的是一种淡淡地香甜。
没有回味,却期待再一次舌头发麻的感觉。
如果你不能明白为什么我用一包跳跳糖去形容一部电影,那可能,而且是很有可能,我就是一个需要去隔离病房的疯子。
如果,你对我还稍微有一些兴趣,我不计较你躲在门外偷窥我的动静,因为,很有可能在下一秒,全世界都会精神错乱。
伪疯子和疯子人们都说,要快乐地生活,享受生活,或者是那句貌似已经很俗了的“痛并快乐着”,总之,生活是离不开快乐的,而没有了快乐的生活,看来就没有了意义。
但是,显然,生活不尽然是快乐的,而看似简单的快乐,对于人们来说,却是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那般的飘渺。
快乐总是短暂的,而痛苦却是长伴的。
这多少说起来,有那么一些偏执,尽管有很多人明明不快乐却要装作很快乐,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坚强。
那么,我宁愿彻底地绝望,彻底地发疯,因为痛恨了伪装,痛恨了这个世界造就的这一个虚伪的自己。
就让我们彻底地发疯吧,彻底地抓狂,方法有很多,在不危害社会的情况下,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疯子,不过是,没有那么多专业的疯人院收留我们罢了,我们被囚禁在自己幻想的那一间隔离病房,不断地抽搐着身体,想挣脱周围绑在我们身上的束缚。
却只能无助地等待,医生与护士的冷眼旁观。
于是,我们开始在疯人院生活。
有厌食症患者,有暴食症患者,有鼻涕长流不止者,有偷窃癖的AV女优……你能说她们不快乐么?
其实,她们很快乐,因为大脑细胞错乱,因为已经不再外界有任何留恋,因为每天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就不再对这尘世间的纷纷扰扰心烦了,也可以说是失去了心烦的能力。
看破红尘的人,大部分的选择是皈依佛门,而还有一拨人,那大概就是会选择成为真正的疯子,也就是病理学上的神经病。
而大部分的人是属于伪疯子行列的,这样的人群 就只能偷偷地躲在自己臆想的疯人院里装疯卖傻逃避现实罢了。
我们都是明日香不能说明日香,是那绿山精神病院里唯一被误诊了的患者,实际上,她是标准的伪疯子,也可以说还是疯子,不过是比较伪罢了,就靠平日的酒精和药物麻痹神经,是另一种癫狂,不过是比较普通和大众,相比较其他的患者,她就显得正常。
但是同时,在绿日精神病院里,她也是最不正常的,因为,在一个满是神经病的世界里,一个正常人的存在自然也就不正常了。
其实,在明日香的周围,围绕着太多太多的疯子,明日香说,她喜欢和弱智作朋友,她喜欢看滑稽戏,她的同居男友以及同居男友的朋友,均可以和绿日精神病院中的患者有得一拼。
可以这样说,在明日香生活的世界里,充满了疯子,似乎只有她自己才是一个完全正常的人,就连木讷沉默的前夫都用一种近乎是怪诞令人恐惧地方式宣泄着对事业对家庭对明日香的愤怒。
或许是同为自由撰稿人的原因,我便可以从明日香这个虚构的人物中得到太多的共鸣。
那些个为了赶稿件,却没有丝毫创作欲望的深夜,都是在无奈地对着空白的WORD中渡过的,是打了又删除的文字,考酒精和药物的麻醉,借此来寻找灵感和发泄情绪。
当然,明日香她是一个符号式的人物,她代表了大部分的女性,在社会中普通平凡的女性,为了谋生而努力,和男友同居而不得不活在一种容忍对方同时又是非婚姻的爱情状态下,她结过婚离过婚堕过胎,她甚至与家人断绝了往来,直到得知父亲的死讯后,才后悔莫及。
不难发现,明日香这个人物,她基本上具有一个现代悲剧性女性人物的所有特征。
她渴望独立,却害怕孤独,她渴望坚强,却活在过去的阴影中。
她是一个靠写作谋生的女人,于是,她敏感而矛盾,她绝望的同时也有可爱的一面。
不能说明日香,代表的只是当代的日本女性的一个缩影。
首先,她不能代表全部,她只是代表了和她有相同处境与遭遇的女性,但是,她本身的悲剧性又能够得到大部分人的同情。
不过是,在《欢迎来到隔离病房》采用的是一种近乎于怪诞地手法去展现明日香的故事,即把那些明显地悲伤压盖在怪诞下。
其实,在影片中,悲剧人物何止明日香呢。
整个绿山精神病院的女性患者们,她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大部分都有着一段悲伤的过往。
每一个人又可以挑出来,单独讲一段故事。
我们每一个人都着明日香的特征,也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无论男女都有可能会是明日香。
我们都有着疯狂的一面,不过是因为理智而隐藏了起来,我们有的人因为太过压抑自己真实的情绪,而依靠一些途径发泄着。
我们或多或少都着奇怪的怪癖,比如偏执着对待一件事情,比如多疑,比如抑郁,比如会强迫自己做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事情,比如疯狂地迷恋某种事物,比如太多太多,我们不愿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的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的奇怪的秘密。
有时候,在这个浮躁的现实世界里,我们确实需要一间安静的隔离病房,只有我们自己,在被完全束缚下至少可以不受打扰地思考和面对真实的自己。
精神病院的隐喻关于精神病院的电影,最出名和经典的作品,当然是《穿越疯人院》。
几乎所有的拿疯子说事儿的电影,都不外乎的拿精神病院的小众相隐喻大社会的众生相,演疯子也多多少少比较能够挖掘演员的潜力。
所以说,这个题材已经不新鲜了,新鲜的在于,怎么从不同地疯人院中看到不同的隐喻。
《欢迎来到隔离病房》则是目前我所看到的最为怪诞的“精神病院影片”,这是一部花哨时尚怪异的影片,分为外界的故事和精神病院内的故事两条主线共同进行。
《穿》我们看到的是一群美国疯子,在《欢》中我们看到是一群日本疯子,重点说明是一群日本女疯子。
日本人爱拍女人,爱说女人的故事,不论是自强自立的故事还是悲剧故事,或许因为日本的男性强权主义的社会背景,女人通常都是被压迫的,于是,关于女性的悲剧电影何其多。
所以即使就连导演也承认模仿了《穿》,但是《欢》依旧是一部很有特色的“精神病院影片”。
故事在现实与精神病院中的故事穿插进行,让导演设置的隐喻被无限地放大了,而明日香的故事又充满了悬念。
一直在想,或许,绿山精神病院也许只是明日香想象中一个地方,它或许根本就不曾存在过;也许它确实存在,却是明日香不愿意面对却又无法忘记的阴暗过去。
实际上,精神病院,并没有医治好明日香,因为明日香根本就没有病,她只是像大部分处在相似情况下的女人一样,有那么些绝望迷茫和悲伤,她的伤她的心病,只有她自己能够治得好。
也许只能这样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疯狂的世界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潜藏的成为神经病的可能因子。
而关于精神病院的隐喻,就在你我生活的世界中。
文/有志女青年 转载注明
欢迎来到隔离病房,开始以为会是无聊的文艺片。
接下来的灰色幽默让我投入到剧情里头了,明日香混乱不堪的思维,病房里每个人稀奇古怪的行为,我看先是笑,渐渐发现不好笑了。
因为那些毛病、想法我也有过,遇到挫折会提不起精神,会不想吃饭,偶尔又会暴食,甚至也有过心情不好吃到撑,最后躲在厕所里吐光才觉得舒服,这样自虐的行为当然没有电影里那么严重。
但是,某一瞬间仿佛主人公就是我。
太可怕!
电影结尾,明日香走出精神病院的刹那,那时的蓝天、白云仿佛还有金黄色油菜花的香味,回到正常人的世界真好。
首先 跟普通那些用脸蛋和烂笑料组成的青春喜剧片不同 这不是个为了喜剧而喜剧的片子 (一般的喜剧片大概也不会叫出冢本晋也来....)然后 如果你真的曾经抑郁过 不是故意装出的惆怅 是真的值得被送进病房里但是最近情况较为减轻的话 你最好找人陪同观看如果你是傻呵呵的乐天派 这片子会让你看得很郁闷 如果不是 你在片子一半的地方可能会绝望的要命即使为了看片子里的诸多美女的话 也最好还是换一部看最后 这片子不错就是这样
“我就是明日香。
”本片拍摄完成后纸媒对女主内田有纪的采访——2007年HON.NIN VOL 4《欢迎来到隔离病房》片后内田有纪访谈,其饰女主:佐仓明日香“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并想要快乐的活下去而付出的努力能使人闪耀,什么都不做就能闪耀的人是不存在的。
”“十六岁出道时,没有去想过可以连续工作这么长时间,每天做的只是努力完成眼前的工作而已。
”“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在忙碌之中按照周围人的要求的自己,烦恼着想要如何的生活,寻找着自己想要变成的样子。
但是,我想只有真正地认真去面对这个问题的人,才算是长大成人吧。
”“——出道后红的厉害,忙来忙去,那你在家休息的时间都是在做什么?
内田:休息的时间……?
什么也不做…就是在家发呆。
点上香薰蜡烛,坐在椅子上抱着膝盖发呆,一晚上就那么过去了。
”“——听说你的座右铭是「不沉溺于过去」。
内田: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我就总会回首过去了(笑)。
”“——虽然你常被别人说是个孤独的人,但也会不经意的想唱你「想哭」这首歌,这就是爽朗的事啊。
内田:……是爽朗的吗?
——无比爽朗!
内田:我很少被人说「爽朗」,都是说有忧郁感。
年少的时候可能是爽朗的,但是现在的话,大概不能这么说了吧。
要是每天都说这个的话会被训斥的,所以还是「忧郁!
」。
——插句话说,你性格上和你这部电影「欢迎来到隔离病房」中所饰演的主人公重叠了呢。
内田:是的,完全就是明日香(剧中主人公名)啊。
我现在也还是那个忧郁的孩子吧。
”“——明日香这个角色和你重合的部分很多吧?
内田:是的。
和我20岁左右的时候,不知道要去往何处,但又觉得必须要去哪里的那种困惑完全一样。
总觉得是忧郁沉闷的环境,连我也是忧郁的,非常难受。
想逃离自己的身体,摆脱这样的身体和灵魂,和明日香一样。
但是,身处娱乐圈这样的环境,即使不喜欢也要面对。
所以说人是矛盾的,真是麻烦的人生啊。
明日香也是这样。
——电影中明日香也做了形象小姐了呢。
内田:做了呢(笑)。
所以,我非常清楚,我能演这个角色。
我读了原著确实没有感到心痛,觉得有这种经历的人肯定会有很多。
但是大家依旧带着自信生活下去了呢。
我太消极了所以才会这样,但是到底有没有明天我们谁也不知道。
不偏离自己的轨道,努力的生存下去,也许完全可以做到,但是就像剧中那样突然之间一下子陷入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答案,也要努力的生存下去。
不知道前方会否失败,答案是否正解。
对于我自己来说,像现在这样再去回首往事,觉得自己得到的是正确的答案。
”“——『欢迎来到隔离病房』是关于女主人公重生的故事,可以说你也顺利的得到重生了吗?
内田:重生…是可以的吗?
前辈们总是对我说「要更轻松的生活」。
不过被说到「请任性一点」时就很有压力。
我不知道我有什么可以任性的理由。
——没办法任性?
内田:就是完全不明白任性是说的什么。
所以也就不知道自己否是任性。
不过以前被说过太多次「请任性一点」,我想那就是说明我是不任性的了。
「真是个好孩子啊」这话也听到过很多次,我也不知道从哪一点看出我是好孩子了。
不过只是看表情的话,说不定会觉得我是个很讨人厌的家伙呢。
”"——负责这个栏目的编辑也是你的粉丝呢,他觉得你果然是很有活力的人呢。
内田:唉,觉得我很有活力?
——好像是这样的。
他也买过你「夺取天下」那张碟,觉得你就是要夺取天下的人。
内田:我没有夺取天下的想法。
只是事务所想要夺取而已。
——他也有听你的电台节目[YUKISS夜空],给他留下的印象也是很明朗,他说你是太阳的孩子。
内田:不,我是月亮的孩子呢。
说什么月亮,也就是个朦胧月(笑)。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我觉得大家烦恼的事情是一样的。
我喜欢看到大家因为没有自信,而努力,不断成长的样子,觉得这样就很好。
偶像有时会被别人说是『可爱的人偶,没内涵』这样话。
所以就会有想要努力去寻找些什么证明自己,这种让人怜惜的时期。
我也有把烦恼都写在脸上的时期。
最后支持的声音就会慢慢失去。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一名偶像也会越来越难,但一旦被需要就会再次闪耀光芒。
首要的是要先努力成为别人需要的人,这样一切才会贯通。
”“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思考怎样才能适应这个世界,到底哪里才是我的所在。
心中有许多不安,各种矛盾冲突汇聚在一起,所以那段时间的感受很难忘怀。
”“我从十几岁就开始在演艺圈工作,有时会感到沮丧甚至是想逃离到某个地方。
很在意周围人的眼光,不能按自己的步调走,当时的自己一点都不可爱,而那时的我就是明日香。
所以出演这个角色会有很熟悉的感觉。
这部电影的原作、编剧和导演是鬼才松尾铃木。
我在看了原作之后就与明日香有同感,并且松尾导演也期待我的表演。
非常高兴导演能找我演戏,我相信能演出很自然的感觉,希望传达出不一样的感觉,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我认为比起演技本身,更多的是情感的表达。
不是说这样演就很好那样演的话别人就会不喜欢,而是把角色的悲喜冲突真正地融入内心。
电影可以传达出真正的情感,反应出人与人之间的内心独白。
往往这样的电影是有情节的并且严肃的,但是松尾导演的世界观绝不是沉重的。
虽然看起来可悲或是不美好,但是现实的且扣人心弦。
例如分别的场景一般都是流着泪感谢什么的,但现实的情况不仅仅如此。
人们常常不注意细节或是感到尴尬,一旦激动起来就不顾及其他的事情,讲出奇怪的话(笑)。
但是呢,这样很可爱,会这样做的人也是很可爱的。
”"在我心里,似乎总有那么一部分在拒绝对人百分之百地信赖。
比如即便是对于喜欢的人父母这种至爱至亲的人,内心也总是潜藏着会在不知何时突然失去他们的忧虑。
所以,就算被拥抱得再怎么紧,也似乎永远得不到慰藉,心里充斥着不安。
于是,为了驱赶这份不安,我就总是想着要拼尽全力地去爱那些重要的人。
虽然我一直认为自己并没有想要给这份爱寻求回应,但说到底,或许还是有那么一丝的期许吧。
是不是不去爱,就不会被爱呢?
我是这么想的,事实也可能就是如此。
"2002年纸媒对内田有纪的采访——内田有纪专访长文:妇人公论2002/2/22号【心累】16岁进入演艺圈,刚开始有“我选择了这份工作”的意识,就感到生活开始飞速运转……那时候,每天的安排、生活的节奏,对我来说就是一串串的数字。
明天什么时候做什么,第二天几点几点要开始工作所以前一天得做这些,如此如此计算着,依此生活。
然而,一直这样地计算,其实除了数字什么也得不到。
总是觉得情绪跟不上身体的步调,完全无法达到身心平衡。
就算感受到痛苦或是悲伤,喜悦或是幸福,第二天第三天的事又蜂拥而至,还得照此生活下去,没有时间去仔细消化这些情感。
身体和情绪之间节奏差异越来越大。
不知不觉中,就忘记了自己的位置。
当时的主要工作是拍电视剧,一直拍一直拍,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支持自己。
被夸赞“内田有纪很棒”之类的话时就感觉人家是在说别人一样,自己就会想“演技也一般唱歌也一般,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我到底哪里棒了?
”总之就是很不安。
所以,就算看到影迷对我尖叫,也只会觉得“什、什么啊,这些人……”。
完全没有愉悦的感觉,反而越被夸越感到害怕。
总是这样没理由地不安,没有自信,也不知道如何去缓解这种情绪。
失落的时候?
那时是怎么办的来着。
刚出道的时候,会把失落的理由写在纸上然后烧掉。
多少会感觉好点吧。
十几岁最后那几年,连觉也不睡,每天就使劲儿去思考脑子里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烦恼。
不睡觉就去工作,还能把工作好好做好,觉得特别满足,有种“我是活着的!
”这样的实感。
那就好像是想看看自己可以撑多久不睡觉,一种近乎自残的方法。
等到20岁出头的时候就只会哭只会哭,不懂跟人交流,甚至都不出家门。
情绪非常低落,状态差不到不能再差了。
但是我又对这种堕落下去的自己产生了一种快感,多多少少也被治愈了。
稍微摆脱了那种最差的状态,但身心还是依旧很不平衡。
就在那时候,我认识了tsuka kouhei先生。
从前年的《新飞龙传》开始,连续两年都跟他有合作。
第一次跟tsuka先生见面的时候被训斥了:“你动作举止完全不像样,给我从头练!
”先生教了我基本动作,但却对演技的细枝末节只字不提。
练习的时候也不会说“不行”、“太差劲了”这样的话。
演得不好的时候就不看我了,扔在一边不管之类,但是我能察觉到他的态度。
啊啊今天不在状态啊,今天还不错什么的,不是嘴上说,而是亲身去感受,这是他所采取的方法吧。
也有导演和演员用一边讲解理论知识一边排练的方法的,那样的话我自己也会思考,可以理解他们讲的。
迄今为止攒了26年的词汇量,加上进入这个圈子之后经常跟成年人接触,已经变成百事通了(笑),脑补这些还是能做到的。
只不过,我毕竟只活了26年,就算大脑中理解了,那种感觉,那种表现还是跟不上。
大脑和身体连接不上,没有办法直接把脑内的东西表现出来。
但是,这些东西tsuka先生都没跟我用语言表达过。
比起单纯在脑内理解,tsuka先生更希望我用心去感受。
跟他接触的这段时间,自己内心也感受到心灵和身体之间的齿轮咬合了起来,渐渐变得平衡了。
tsuka先生教给我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表现自己是如何重要的事。
“人类这种东西,生来就是又丑又土的。
将这些表露出来,就是人类都相通的东西,总之不要隐瞒。
失败也好,害羞也好,什么都好,不要害怕,放手去做。
”我也同意这种观点。
人类经常会遇到难堪的事羞耻的事。
隐瞒这些扮酷之类的做法是不对的,我自己内心深处也这么认为。
tsuka先生会抓住一个人的弱点,将演员赤裸裸展现出来。
我的弱点也被他抓住了哦。
我有个小癖好,吃饭的时候如果筷子上稍微沾了点饭都觉得不好意思,没有办法就那么放在一边,会把饭粒舔掉。
tsuka先生发现了这一点。
去年的《新飞龙传》里,小川岳男饰演的泊平助有一句台词,是对我(扮演神林美智子)说:“美智子,你啊,会舔筷子呢。
”啊,不就是说我吗,讨厌!
(笑)自己的不良癖好被展示给大家了的感觉,稍微感到有些耻辱。
这些私下的、不好看的部分、丑陋的部分,就像所谓人的本我一样的东西,被tsuka先生看得一清二楚。
然后将之完全展露,对于我们来说就好像被人说你不配为人啊这样的感觉。
但是,就是这些小地方能够展示演员的性格。
是败给它,还是直面它,tsuka先生会去观察演员要怎么做。
迄今为止我还没被人说过吃相不好或者性格不好之类,tsuka先生这种性格有点讨人嫌啊(笑)不过,我还是挺喜欢的。
比起演技,他更喜欢挑生活方式的刺,为了纠正这些错误而努力的感觉,给人很强的生活实感。
跟tsuka先生相处的每一天,常常能强烈感受到“啊,我是活着的啊”这种瞬间。
【害怕一个人】我从小就必须和别人一起。
无法独处。
一个人的话就不知道做什么了……夸张点说,连怎么呼吸都不知道了。
选择这份工作也是因为,总有一大群人围着,身边总能有个谁,工作的时候,反正跟大家在一起,也总会有人是需要我的。
私底下也是,就是总想呆在有人气的地方。
虽然工作很累了,但还是讨厌一个人呆着,总会跟大家一起。
然后被问到“开心吗?
”之类的问题的时候,就会回答:“开心啊。
”其实一点都不开心。
只不过,是谁都好,想要个人在我身边。
这种“总之”交往就好了的想法,挺贱的。
并不是打心底想要跟谁一起,别人也不是打心底想要跟我一起。
结果往往就是这种廉价的关系一直不咸不淡,也不会更深一步就走到了尽头。
要说这种性格的根源的话,果然还是因为双亲离异吧,因为爸妈离了婚,我不得不经常一个人待着,相当寂寞。
现在双亲离异的孩子很多。
不管经历了怎样的事情,如果说出“我很不幸”这样的话,都有点像是推卸责任,我也并不是想怪爸妈。
只是心里还是有阴影,我想要好好接受这个事实。
当时我才小学二年级,自然还是会感到寂寞。
小孩子谁都希望父母能在身边陪着,想向父母撒娇,想拥抱爸妈温暖的身体。
然而“想留在身边的那个人突然离开”的现实摆在眼前,这非常痛苦。
那时起,我开始觉得总有一天我身边的人都会离开的吧。
对身边的人也是理所当然觉得,这个人总归也是会消失的。
就这样,我十几岁的时候,总害怕别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消失,所以完全不敢与人深入交往。
结果就是被我的女性朋友说,“完全不知道你这人在想些什么”。
但是,内心深处其实一直很希望与人接触。
我那时候想,这样下去跟谁都无法正常交往了,该怎么办呀……于是开始各种寻找对策(笑)。
我开始想,即便我身上带着从小就有的寂寞感,但是后面的人生还长得很,得先将能把握的抓住,认真感受生活的实感。
小时候尝过的苦受过的伤,大概会伴我一生。
但是,忘不掉的那些,都会成为我思考今后如何好好生活的本领的吧。
那时候的感觉绝对无法忘怀,也绝对不能忘记。
正因为开始这样想了,我与人相处的方式也开始有所改变。
以前我害怕讲未来,总是说“现在这个瞬间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活在当下”,可是对方会想,“明明今后也想携手共度的,为什么你只看现在呢?
”,不免落寞。
如今,虽然很难说我这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是否已经完全没有了,但比起害怕身边的人会消失,我会更加积极,今天交往是为了明天也能好好在一起。
我现在经常对身边重要的人说,“要珍视现在,因为现在的一点一滴都会使我们的今后更加充实”。
而今,我可以做到尽量对人展示出原本的自己,诚实待人,不必伪装,感觉自己的人际关系逐渐变好了。
当然,并不是说紧张感完全消失了,而是保持着适当的紧张感,友好相处,关系必然会长久保持在良好状态。
【如果遇到一段奋不顾身的爱情】我对待工作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我认为这份工作的关键在于看你能不能抗得住,所以一直抗啊抗啊抗抗抗。
这样专心工作很开心,钱嘛……还是想要足够用的(笑)。
至于名声啦,谁的职位在上谁在下什么的,这些都无所谓,打心底觉得跟随自己的心意才是最重要。
但是,可能听起来好像有些矛盾,不工作的时候和休息日的时候我也会想,不要工作了就这么活下去也挺好的啊。
作为一种生存手段也好,为了整理自己的心绪也好,抑或是去直面自己过去感受到的那些无处安放的情愫也好,选择这个职业无可非议。
但是,假如没有这份工作了,将精力放在家庭上,只去考虑丈夫和孩子的事情,也是可行的吧。
我总是在想应该选择那边。
并不是要保持两者平衡,只要选择其一就可以了。
在这样想的时候,想要确认爱这种东西的想法也更强烈了。
如此这般想要确认爱的原因啊…嗯,应该还是因为想要被谁注视着吧。
一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也并不能带来温暖的感觉。
但是如果有人热烈地想念自己,被喜欢的人们热切地注视着的话,自己也变得温暖起来。
我就是想要感受到这些。
果然还是想被爱着,想要去爱别人的啊。
所以说…听起来可能真的很傻,我特别想要喜欢的人跟我说“喜欢你哦喜欢你哦,爱你哦爱你哦”,不这样的话我简直会死掉(笑),会不安到极点,那种感觉就像是需要谁赶紧给我灌点鸡汤。
我内心深处有些极其忧郁甚至是阴暗的地方,控制欲还特别强烈。
所以也慢慢开始明白,跟我交往的话对方会很累的吧。
正因如此,我也失败了很多次。
啊,我所说的失败是指自己内心的问题,而不是说遇人不淑。
我太钻牛角尖,要求太多,总是让对方感到痛苦感到茫然,然后自己又觉得十分愧疚,这种情绪不断反复,再蠢也会意识到是自己有问题的(笑)。
这时我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不能去计算与对方之间合适的距离,而是要坦诚相待。
所以我决定在一开始就告诉对方,“我是这样这样的人,有些纠结,你觉得可以吗”。
结果,有的人就是喜欢内心有些阴暗的人,还遇到了喜欢给人灌鸡汤的男人,真是太幸运了!
(笑)【“在人群中孤单”的苦涩】跟以前相比,最近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变多了呢。
虽然会被问“一个人不寂寞吗?
”之类的,但实际上一个人呆着并不会带来什么身体上的寂寞感,而且如果寂寞的话也有可以叫出来玩的人,出去玩就好啦。
我不再像过去那样,在无聊的地方也磨磨蹭蹭呆很久。
累了就直接说“我回家咯,再见”,然后马上回家。
想起曾经那些廉价的交往,觉得那才真的是寂寞的时光啊。
那是一种“在人群中孤单”的感觉吧,众人中间只有我独自孤单着,身边的热闹不过徒增纷扰,身边的人也只是在身边而已……不是说和别人在一起时的孤独和寂寞比一个人独处更加空虚吗,真的是这样呢。
就像是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心却是分开的。
这种时候更加痛苦。
话虽如此,但我所追求的东西基本没什么变化。
不论现在还是过去,我都超擅长束缚别人,也喜欢被别人束缚(笑)。
只是我明白了这不是一切,得要快乐地守住别人!
我完成了这样想法上的转变。
但是啊,那种渴求温暖的情愫还是相同的,珍视的人消失的话还是痛苦得要命,这些是没变的。
我最近渐渐学会,只要与对方有心心相通的安心感就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而且,工作性质所致,跟其他的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多,如果不多创造些独处的时间的话,就没有自己学习的时间了呢。
如果不在遇见之前多学习点东西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女人的话,会让对方感到无聊,觉得“这家伙又在说同一个话题啊”什么的。
所以说,一个人的时候好好给自己充充电,“又成长了一点”是很重要的。
当然,与人交往学到的东西也很多。
跟有些人聊一聊就能得到很多宝贵的知识礼物呢。
然后把这些礼物抱回家,想着先拆哪份礼物好呢什么的,这种感觉让人兴奋,觉得能遇到这么优秀的人特别幸运,一个人细细地回味这份喜悦。
这样的时间是必须的。
如果身边有人的话,可能就无法深切体会了吧。
因为自己所珍视的,有时对别人来说可能只是单纯的负担,强迫别人去接受也是不好的。
不过呢,我认为最好的,是有一个可以跟我一起品味一起学习这些的人。
一个人享受虽然也很好,但有人愿意一起的话快乐就翻倍了。
并不是因为一个人太寂寞,而是要变得更为充实,这是我现在的理想状态。
幼年时离异的父母,孤独的少年时期,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孤独又倔强,15岁跟母亲吵架身上只有一万日元的她敢在车站边的长椅一睡就是一个月。
为了独立15岁入行模特17岁拍剧开始成为大人的模样,过早的踏入社会的孤独让她无法排解巨大的压力,二十余岁时是【欢迎来到隔离病房】的明日香,抑郁不得解脱,渴望脱离自己,三十余岁的她像万里子,而立后学会与孤独相处,正是如此曲折坎坷的所有的经历于此后造就出现在平和的内田有纪。
如果谁有幸穿越回1990年的霓虹,请记得夏天时到JR东霓虹中央线福生站边的长椅和防寒塔间寻找一个离家出走的少女。
她就是两年后火遍全霓虹与木村拓哉并称引领90年代亚洲中性风潮的内田有纪,时隔二十余年后还能帅弯无数少女的内田有纪。
这辈子我一定要去霓虹见她一眼,一眼就好。
《欢迎》片后纸媒采访全文:http://tieba.baidu.com/p/3007744228本剧手机在线观看:【第一弹app】翻译:内田有纪拉面字幕组【微博】
最近都很没有集中力,所以难得找到一部能让我兴致勃勃一口气看完的片子,实在是很高兴。
看内田第一眼就觉得面熟,但是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哈哈..等她躺到病床上的那个镜头出现时候,才突然明白..原来是Innocent Love里的圣花啊..那个大眼睛,在IL里可是把我吓得不轻呢..可是这个里面居然这么的灵..实在是吃惊不小..不过现在才看到也确实是我的失误啊..不论是简练的记者造型,还是烟酒药齐上的样子都是那么的神奇但是又那么的自然,实在是让人无法和IL里的那个瞪着大眼睛的植物人联系起来..优的出场也让人吃惊不小。
印象里她一直都和婴儿肥的脸脱不开关系的。
可是熏眼妆,黑人头,尖尖的下巴和脸颊却是那么的适合的感觉。
妻夫木聪也是,大麻后HIGH掉连心眉裤腿上的狗链子以及神奇的发音方式都是亮点,即使出来那么几秒也还是很妙得很。
还有大竹..奶奶..看别开玩笑了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女人简直神经质得可以。
隔离病房里也还是一样神奇,假发和花花的丝袜,假发里取出的带女优照片签名的电话卡,以及她最后的出场逼迫内田再度发狂后那个翻着眼睛笑的样子,实在是让人想伸手进去拍死她。
啊啊,怎么能忘了护士长!
那真真正正不锈钢一样的脸,请让我用一丝不苟来形容她的面貌吧!
倒在血泊里还一抽一抽的镜头实在是印象深刻。
啊..男友很猥琐..原谅我的用词,虽然灵,但是猥琐..不过pp倒是不像他的牙那么可怖,也难怪内田放手上去就能冷静下来。
对的,这幕真的超级的..噢噢,我词语匮乏了..前一秒的反应是呆掉。
真实想法是翻译是不是错了,不是要他的pp而是要做的..后一妙她居然真的把手放了上去,真的只是仅仅是把手放了上去而已。
多好啊!
情侣间的交流方式吧?
啊哈..下一秒脑海里的想法是:我也要找个小pp的男人当搁手用。
让我想想..啊!
妻夫木聪来探病那段里突发荨麻疹后的断然脱衣实在是很震到我。
先让我对内田的背影做个小小的赞美,虽然不是那种确切的梨型反而有些干瘦的感觉,可是背影还是让人眼珠转不开。
嗯,总之就是一部很灵的电影。
很灵!
这是一部立意会讨我喜欢的片子,或者说不是立意,只是一种会给我带来我喜好思考的命题的可能性。
总之立意决定胜利,所以即使它在展开过程中并不是让人有多少乐趣的。
什么“命题”呢?
在我看来,它牵扯到“真相究竟是什么”;带有某种怀疑精神;可以让人尽情唯心……我常常会怀疑,我们感受到的一切就是真实的吗?
就像看到的一切谁能说它们一定不是幻想呢?
本来它们就是事物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啊。
我们终究还是间接的借助于工具(眼睛)来获得一个视觉形象。
可是“像”总归是“像”,天知道他们原本是什么样子呢?
比如说,我们看到的红花绿叶,也许是经过我们眼睛成像反应后已经变化后的结果呢,可能它本来是绿花红叶呢?
或者说,如果换成另一物种的眼睛(例如是拥有人类的眼睛戴了变色眼镜后效果的眼睛),它看到的不就不是红花绿叶了吗?
所以,我们怎能说它看到的就不是事实而只有人类眼睛看到的才是?
因为,就刚才的例子反过来看,也可是说人类的眼睛是拥有别的物种的眼睛加上变色眼镜后的效果的眼睛。
所以,哪个看到的才更接近真实,谁知道呢?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想当初前几次看时就觉得“写得什么东西啊,真不知道大师的作品好在哪里?
”。
后来的某一次重新阅读,一下子了解到它在讲什么,顿时有种被震撼的感觉。
于是认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搞不清楚状况,并因为大师看待世事过于常人的犀利和通透佩服得五体投地,心甘情愿的将其奉做神。
其实不管是狂人日记还是这个电影,都可以引发我常常会有的以上的关于主观世界真实性的怀疑。
就像我也常常怀疑我们所谓的疯子是真的疯了吗?
我们说人家是狂人,而人家还认为我们都是吃人的怪物呢!
谁对谁错?
孰真孰假?
我们说的就算了吗?
我们之所以称他们的话是“狂人日记”、将他们安排在“疯人院”,只不过因为我们是大多数而已。
在我们未尝试过对方的世界之前,我们凭什么否定人家的世界?
主观世界之所以主观不就是因为它是私人的,甚至是只属于一个人(每个人他自己)的吗?
人与人之间到处都隔着无数无形的墙,任一个人也理解不另一个他人的世界,谁也不能武断的从自己的角度给别人的世界下定论,不是吗?
其实我最终也没有结论。
我只能谦逊而恭敬地保持疑惑。
所以,我只是想说,为什么称别人为疯子呢?
不能因为我们不能理解就这样给别人冠名吧。
也许是他们更早的升华了境界呢?
也许我们才是无知的傻子呢?
另外,对于最后出现在email上的life is happy的那句话,我本来是觉得有些苦涩的,总觉得有点强颜欢笑的意味。
但是写到这儿,我又觉得我终究还是有点自以为是了。
谁知道人家写的时候不是真的这么认为的呢?
为什么一定要认为人家是不得已的自我暗示、自欺欺人呢?
现在我只觉得,不管怎样,坚定自己的立场、坚定自己的世界才是最可能得到幸福的。
是“疯子”了,就坚守住“疯子”的世界。
去到隔离病房也应该是在被欢迎中进入的。
PS:这里面的苍井优真的是很帅很有型呢,惊艳之感甚是强烈,赞一个!
按照片尾出现的邮箱[email protected],我发了一份多国语言的邮件,哈也就是英语加中文加一点日语嘛!
幻想这个邮箱地址是劝导不要自杀的救助中心邮箱,或者是某个演职人员的..结果被退回了,yy失败不知道多少人会这样做,就像某电影出现一串手机号,有时很希望发条信息去我想 这部能抚慰心灵的片子应该真的存在那么一个邮箱哪怕是简单的回复说hi ,也可以让观影者安慰吧...唉现实不是戏剧 现实无聊的多
看上去很热闹的片子,闹哄哄的似乎挺搞笑,但都搞笑地有点神经质,殊无欢容,每个人都活得很不轻松,很累,很孤独。
神经质地笑着的面具下面,或者是麻木没有表情的面具下面都是一张张哭泣的泪眼狼藉的脸啊。
说每个人当然也是不正确的,毕竟还是有神经强健活得滋润的人民群众的,只不过这片子中的隔离病房中的人比较特殊一点,是所谓给社会添麻烦的女人,病房里面简直搜集了种种神经症人格的样本啊,偏偏影片又竭力控制着不去伤感,而是黑色搞笑。
写到这里偶然想起了刚刚辞世的饭岛爱,想起她曾接受蔡康永访问时的那句,“蔡先生啊,难道你这一辈子从来就没有想自杀的时候吗”。
一悼。
为这直面表现负面情绪而不是粉饰太平的真诚,喜欢这片子。
因为内田有纪饰演德的明日香而看了这部老片,被震撼到了。
女主角明日香在意外大量吞噬安眠药和烈酒之后,被送进精神病院,被迫几次三番住进隔离病房,独自面对内心的矛盾和人生问题,也尝试在精神病院这宛若动物园一样原始、癫狂,释放着女性(人类)最基本最疯狂本质的空间,一个人杀出一条血路,勇敢面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尝试走出内心的困境。
影片在影调层面的苍白单调,群像性格设定上的癫狂偏执,却让观众很容易地走进女主角--明日香的内心焦灼点。
折磨她多次的荨麻疹,往往当她内心宇宙的平衡被打破,尊严被践踏就会发病--这一绿巨人一样的生理应激反应,令人揪心。
同时这个病症也是一个表征,令人们可以看到这个角色内心的脆弱和极为强大的自尊心!
这一点既害了她,后来也将她救赎。
看到精神病院题材,可能很多会想到都市人常常会面对的孤独症、焦虑感和创伤后遗症,明日香也不例外。
她的心结,一部分来源于她对父亲和前夫选择离开她的放不下。
与父亲断绝关系,常年与笨蛋为伍,因为前夫长着好人脸,做事非常认真而嫁给前夫。
随后前夫工作被贬,在温泉酒店度假险些窒息而死,明日香面对濒死挣扎状态的前夫。
看到他的认真,卑微和懦弱,既心疼又充满恐惧和不安,就在这一具有强烈戏剧冲突的时刻,她竟然发现自己怀孕了!
前夫的生命虽然暂时被救回,两人的婚姻却走向尽头。
独自去堕胎的明日香,内心对父系血脉的主动/被动割裂,而陷入到创伤后遗症带来的巨大心理折磨中,害怕,恐惧,揪心,被父系社会抛弃的自责和担忧,像一张铁网,笼罩在明日香的心头。
这一病症的影响,与明日香自己对职业和男友的选择上,第一次找到的自信,以及随之而来的,担心再次被男性/主流社会抛弃的恐惧和焦灼在于男友的矛盾激化后,再一次得到放大。
行为疯癫的男友,对充满才气却行为失控的明日香无法安抚,也无法满足明日香对生孩子的期待,他想前夫一样,选择逃避和离开明日香和这个畸形的社会规则(在片中缩小为电视台对搞笑艺人的高收视要求)。
与前夫/男友选择逃避的态度相反,在精神病院里的明日香,凭借着一己之力,尝试与他人建议心灵上的关联,尝试用内心仅存的一点点温暖,去包容和安抚身边更脆弱,在人性边缘挣扎的灵魂。
当然,精神病院和病人经历的大部分不是什么好事。
偏执狂,自虐倾向者、试图在精神上对他人施暴的人,因为自责而虐待自己的女孩,逃避现实挑战,一直活在昭和母亲的角色扮演中的人,这么多千奇百怪的人,明日香用自己的行动,一点点温暖她们,为她们起舞,为她们加油。
最后,明日香在自我挑战中完成了自我救赎,她决定面对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影片用现实社会/精神病院的二元对立,编剧将精神病院这个看似“不正常”的空间里讲述人类最原始的心愿和渴望,最正直的理想,最简单善良的愿望;与现实社会中充满焦虑不安,令人心生逃离和怨恨的环境进行委婉的对比和讽刺。
此外还有深深的,对女性一生走不出的对父系秩序/血缘的执着发出的扼腕叹息。
离婚,堕胎,失业,疾病,对孩子(希望和父系纽带)的执拗,一直一直,犹如徘徊在女厕所空气中的幽灵,尝试对每一个脆弱的女性发起纠缠。
明日香成功的从精神病院走出,那你呢?
(一个荷尔蒙有些失调的晚上,我泪流满面哭泣到喘。
压抑在内心深处的许许多多情绪又喷发而出。
我哀怨地敲出大几千字的日志,一直到纸巾用尽,视窗模糊到无法看清屏幕。
我的歇斯底里在男友眼里已经是司空见惯,他冷冷地说:你也不小了。
就自顾自睡去。
那一刻,我甚至有种想疼痛的冲动,一面思索着利器与皮肉的婆娑一面告诉自己,自己已经长大,没有任性的资格了。
虽然,我真的觉得皮肉的疼痛特能转移内心的苦楚,但我压抑了下来。
这是看这部电影时我的内心背景,或许这是一种安排,又或许不同心境的人能够读出不同的意味,我真的感受到那种内心深处有那种“不合时宜”的癫狂。
)明日香是一个周遭看来再正常不过的都市蚁族,她有无限的工作压力,也有无限的情绪失调。
当与外界交流无法达到一种平衡时,内心就要付出更大的能量来抑制失控。
看白痴喜剧逃避的是乏味的丈夫,与疯癫的朋友一同玩乐逃避的是内心无处撒野的寂寞。
她不可能慢悠悠冲泡一杯上等好茶慢悠悠地与知己促膝长谈,她所能做到的就是不停地吞下刺激神经中枢的液体、药丸来为自己麻木的心脑做人工电疗。
面对删了又写写了又删高压之下完全没有动静的稿件,面对父亲大人灵柩被侮辱而内心的一切疼痛在别人看来不过是无足轻重的笑料,她绝望着,孤独着,麻痹着,也逃避着。
直到有一天,她来到了隔离病房。
她不认为她是该来这里的病患,正如她不承认自己的麻疹也是与精神刺激有关,她逃避这许许多多现实。
她将内心深处的疯乱能量小心翼翼地隐藏,只是想早日离开病房。
然而,护士长江口并没有给她“马上回到现实”的机会,不给她提供任何方便,甚至在她发麻疹的时候想把她再关进隔离室。
直到西野由于她没有按时还钱对她进行的一系列报复下大声念了铁雄给她写的信:原来看上去一直对她很好的铁雄是想和她分手的;原来铁雄开会被绑架去缅甸也是他知情地演的戏;原来她自己也被生活无限地陷入痛苦中甚至想到了死;原来死是她一开始就希望的;原来………一切被她自己死死掩盖的秘密如同国王的树洞一样忽然被风吹得暴晒在光天化日之下,她癫狂了,她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以及真正现实中的自己,她愤怒了,愤怒得无暇顾及理智和情谊,失手打伤紧拉着她不让她犯错的美纪。
美纪倒地了,之后她自己又被送回隔离室。
望着惨白的天花板,一切闹腾,一切躁乱都远去,变成了惨白惨白的宁静。
此刻她忽然看见了门口的美纪,她流泪了。
接下来的明日香如拨开乌云一般,忽然看开了。
她让铁雄说出了和她分手的话,也接受了所有现实。
她真正出院的时候到了。
她又回到了那个有着阳光,被称为“正常群体”存活着的都市。
事实上,life is happy就是自编自导自演的闭塞剧情,要乐观,要向上,要接受现实,要勇往直前。
忘却内心的不安,淡化该恐慌的愧疚,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就应该在这个“正常”的系统里正常地思考和生活。
不能觉得跑步就可以减去该减去的卡路里,甚至不能因为该减去卡路里而厌食……(明日香出院的时候我笑了,内心非常平静地笑了。
想到之前自己的一切挣扎,忽然也释然了。
对于男友,我就是一个自找麻烦的人,而他,是江口护士。
当我“正常”到可以出院的时候,会对我温柔地微笑。
自然,我不能因为他无法理解我的精神情绪而失心疯,更不能因为失心疯而想着自残疗伤。
于是,我要变回一个“正常”的人,本能打开了校内和QQ,重新接受“正常”世界里的各种讯息……)
优的戏份过少了 一开始完全是冲苍井优来的嘛
全是喜欢的优呀。内田有纪老了,可味道还在,苍井优还是那么的古灵精怪,嗯,还不错啦。就是剧情有点古怪,跟以往的日式变态片子一样古怪。
冲着苍井优看的 结果她的镜头实在少得可怜 受不了男主的牙齿。。。
內田有紀真的長得極像我的初中語文老師。有病的沒病的都覺得自己是正常的。
超无聊的电影,给个辛苦分吧
不可思议实验体。
真是太无趣了!
2008-09-07,日本式的恶搞。
內田有紀還是短發好看。
宫九好柔情
意味不明,令人不快
不如 the girl interrupted
喜欢苍井优在里面的造型
日式拖沓
很日本的一部电影
五星全部给优
能够找到共鸣。活着太难了。
会更加努力..
终于明白“疯了”的人为什么不明白别人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认为自己没有“疯”,是一个怎样的状态了……俗话原来真的是对的“疯子才不会说自己是疯子”……真正的理解和明白其实是铭记于心并心平气和地将其存入内心,而不是忘却……起初觉得这部片似乎很无厘头但看到最后却感到了不一样——为明日香的新生祝贺~~
优酱颜值巅峰时期真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