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冰路已经不结实,是否开放由政府决定。
政府为了救援决定开放,然后就开开门让司机自己开进去了。
这不是妥妥的不作为么。
作为一个已经惊动了政府的营救行动,全程就只有司机参与,政府居然连一个保障措施都不进行支援。
你至少派个直升机跟着,运不了设备,那至少在万一冰面破损的时候,能救救人也是好的啊。
可甚至连司机招募都是由民间进行。
这和自生自灭基本没什么区别。
三辆车同时出发,每辆都带有井口,只要有一辆开到就可以进行救援。
好,既然如此,那当黄车出问题,最优方案不是拉上Goldenrod,直接前进,这辆车不要了么。
你们之所以选择冰路不就是因为时间紧迫么,那为什么要费时间精力把车拉出来。
即便三辆平安无事的一起到了,其实也有两个井口是没有用的。
这不是无用功么。
Varnay很早就控制了局面,Goldenrod死了,McCann兄弟被关在车里,Tantoo被打晕。
其实有更好的剪除几人的方式。
茫茫冰路四下无人,用枪其实也没什么问题,把人推下冰面后几无可能重见天日。
实在是没有必要带着Tantoo自己开到矿区,要在山路上制造事故现场。
而且照最后结果看来,Varnay开的还着实不慢呢,又经过这么多的打斗,结果依然顺利赶上。
还真不知道如果是Tantoo自己开比不比得过他。
Goldenrod刚上路就和所有人通气,为了节约90公里路程走老桥。
而且到了之后我们发现,这老桥着实已经摇摇欲坠,过了卡车就碎成渣渣。
那这么多的时间里,但凡Varnay给同伙通个气,在桥上做个手脚,让他们过不去,一切都可以悄无声息的达成,既不会有人死,又达到了目的。
到时候就是没有能够及时赶到,耽误了救援,大家都尽力了,实在遗憾啊。
如果矿难发生死了30人以上,矿场的主要责任人不需要担责么?
高层们气定神闲的样子似乎是只要关闭检测器的事情不被披露,他们就毫无责任一样。
而且为此不惜杀人。
Varnay在整个过程表现出的心理素质和对完成任务的执着完全就是一个职业杀手,这样的人才按理说矿场主的确没必要配备。
井下的斗争展开一点,又没有过多着墨。
而且直接说减少1/3的人,这个也太理想主义了。
你怎么减少,投完票之后,那部分人自己就死了么。
不还是要你们动手杀人才行么。
他们不会挣扎反抗么。
这样一来剧烈运动产生的成倍增长的氧气消耗,会不会入不敷出。
总之故事就是一个有坏人阻碍,有自然危险的营救过程。
而其他所有的细节似乎都是为了丰满背景而添加上的,不能细想。
不明白为什么这电影的评分那么低!
剧情层层推进,连贯有节奏,坏人坏的我都想冲进屏幕里去揍他一拳。
矿上的人,可以说是众生相了。
在个人利害关系面前,有人选择大家一起度过,同生共死听着浪漫,实际上是对所有人生命权的重视。
而也是在这样紧急的关头,难免有人想出自保的招数,想要人为降低矿洞内的人数,这样剩下来的人们就可以有多一分生的机会——氧气可以更加充足一些。
一方面是生死关头,另一方面在冰上拖着巨大的行李行车本就困难,可偏偏还要坏势力的干扰。
刚开始是不能想到那个保险公司的精算师竟是坏人的。
毕竟他一出场的时候看着实在是太憨了。
甚至当第一辆车因为添加错汽油而抛锚时,大家都把矛头对向了因为被动辞职引起矛盾的女孩子。
果然坏人是坏在背地里的!
后来,当真相大白时,坏势力那方的人更是不要脸想要伪造车毁人亡这样的大阵仗,在最后关头过桥的时候,因为怕车子往后滑到悬崖,得了失语症的弟弟用身体挡住了车,最终死亡。
记忆特别深刻的一段是,营救的主角在只剩车头的大货车中与坏蛋精算师对打,但是那精算师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似的那么顽强。
主角最后把车子往冰裂方向开过去,自己跳了车。
坏蛋这才终于偃旗息鼓没了生息。
而在之前坏蛋想要把车子伪装成“意外事故”时,也是由于车上的一只花枝鼠咬了一口,被女孩子趁机把那坏蛋踢下了车。
诸此种种,我不知道编剧是否有刻意表现,但是于我,我感受到了善与恶的距离。
笨笨的小动物出于自保咬了坏蛋,人力不能打败的坏蛋,竟逃不过大自然的力量。
痴傻如弟弟那样的人,却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对哥哥的承诺。
或许对他来说,别人的生命这么重的词他是不甚了解的,但他一定记得,他哥哥在跳车之前跟他说的:一定要开下去,不要停!
有人在嘲笑这剧的逻辑漏洞,说既然有这么一座摇摇欲坠的桥,为什么不去搞桥的破坏,反而要这么大张旗鼓费力气去破坏车子。
但如果事先把桥炸断,不是就不能说明是意外了吗?
毕竟在后来的追逐过程中,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坏蛋,都是一致吩咐自己的手下“不准开枪”的。
而那精算师的领导逻辑也是,要让这起营救的事件轰动,但营救的结果却很悲壮。
或许这样悲壮的事迹,也能迅速调转媒体的注意力吧!
看这部剧一直在感慨的,是坏人怎么可以这样坏。
不过,正义与是非之间,从来不容他人置喙。
对的错的,不是一言堂就能打的败真相。
这部剧让我看到了很多点,包括:生命是平等的;有时候你觉得是累赘的关系,却也是你的牵绊,让你温暖;有的人或许傻,但心底的善良,比得过很多虚伪君子;人或许可以很能折腾,但在大自然面前,你还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冰路营救,营救的不只是那20几名矿工吧!
营救的是那个年轻女子叛逆的心,营救的是主角沧桑的心。
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很正常,嘲笑着那些痴的傻的极端的,但正是有这样的人的存在,这个世界才有了让人眼睛一热的感动。
万事万物的存在,一定有道理。
图名图利的背后,若是不尊重生命,早晚会自食恶果。
电影最完美的结局是,坏人永远受惩罚,好人获得了名声。
可不知道这世界有多少这样的角落,有多少类似的故事,有多少被拆散的家庭,还在困顿并且将困顿着度过这一世。
电影的意义,也许是警醒,也许是让人感动,予人思考,但绝对不是想着填补所谓逻辑的漏洞。
若这世界百般都有逻辑,请问你的一生又是谁设计而来?
我尊崇科学,但反对盲目理性。
有时候不要那么较真,也许你会觉得这个世界,真情会多很多,很多。
非常反感很多影评套路化。
一看见Liam和“救援”“营救”等字样连在一起就开始吐槽,什么“拯救宇宙系列”,说人家套路化,你们连写个短评几十字都套路化,笑死谁啊,影片名称翻译的时候故意往套路上靠而已,Ice Road,哪个字和营救沾边了?
要这么说,我还能给一堆影片挤上营救之类的字。
“中国机长”也能改成“惊天营救”或“营救三万英尺”,“中国医生”也能改成“救援天使”,“战狼—驰援非洲”,“惊天湄公河”。。。
说正事。
这部其实挺惊喜的,和Liam之前的几部动作片不一样。
这部里他是个开大卡车的司机,带着一个退役的患有失语症的弟弟讨生活,弟弟机械专精,他驾驶一流,在冰天雪地里的长途运输行业中是很不错的搭档。
但由于弟弟的状态和他长期保护弟弟而附着全身的攻击性,让两人生活不是太有保障,买不起车,只能给有车的公司当司机,收入会被公司cut很多。
另一边,矿井公司的黑心管理层认为关掉矿洞内探测甲烷的仪器会更加节省成本——若探测出甲烷则需要停工,停工则意味着延长工期、增加成本——于是管理层以给矿工们每人每月增发100元以及口头承诺“这一带矿区不会有甲烷”为条件关闭了探测器。
那当然的,就在挖矿过程中发生了甲烷爆炸,矿工们被困于矿井中,寄望在稀薄的空气耗尽前公司从远处运来足以打开矿洞的仪器。
由于运送路途中包括一些仅有冰层结构的道路,而事故发生时天气正在转暖,那些冰路的承重力减弱,商家不愿见到自己的货物连承运车辆和司机掉进冰窟窿里,运单量自然稀少,形成运输淡季,司机们自然就给自己放假去了。
因此当矿井公司派人找到运输公司的负责人Jim(我们敬爱的 Morpheus)时,他也抓头,只好把招冰路司机的消息放出去,再一个个严格面试——毕竟两头都是命,司机经验不足或技术不过关的话,栽在冰路里,司机会挂,同时也会毁掉救援矿工们的时机。
于是主角团在这样的条件下登场。
在此非常时期,酬金自然高,正好失业的兄弟二人组靠过硬的技术被Jim选上,同时矿井下有位矿工Cody,他有位驾驶经验丰富的原住民妹妹因与种族歧视的前雇主有肢体冲突被送入局子,Jim也把她保出来,Jim再把自己也算上,Liam的红色1号车,妹子的黑色2号车,Jim的黄色3号车,三辆大货车搭载着仪器出发了。
之所以要三辆,就是为了预防途中万一有车辆出事,至少还有其他车可以前往矿区。
当然,公司也派了一位保险人员跟车,很标准的操作。
三辆车排纵队驶入冰路地带时,保险员刚一脸天真地问姑娘“这很危险吗,看起来没什么嘛”,在最后的Jim就发现车子出毛病了,发动机冒烟,而后车子开不动了。
Liam经验丰富,倒车回去一边让机械师弟弟检查,一边用缆线钩子将三辆车连在一起,打算把Jim的车子拖着一起走。
这里要交代一下,在冰路上开,需要一定的车速以降低单位时间内加载在单位面积的冰面上的压强,否则在影片中温度回升的白天,冰路会开裂,严重的话不止一个小裂口,而是会整条冰路崩裂,路面上的一切都会沉到冰水中。
同时影片中经验丰富的司机们一眼看出Jim这么好的车子没开多久发动机就冒烟,是汽油的问题。
但冰面碎裂来得很快,三辆车刚连在一起,Jim的车厢后部下方冰面就碎裂,车子后半部分开始慢慢沉入水中,Jim的脚则不幸无意间被缆线缠上,被一同拖入水里。
下沉前他对妹子喊割断3号车的链接绳,牺牲自己,不至于让1、2号两辆车也被拖入冰水中。
1、2号车在一段疯狂驾驶后以侧翻渡过一劫,可能是侧翻后车辆与冰面接触面倍增压强减少的道理。
在一边检修一边试图将车辆翻过来的过程中,保险员向Liam提出3号车故障原因的疑问,以妹子对白人的强硬态度以及出发前站在3号车边上为论据,提出是妹子向3号车油箱里做手脚导致事故的假设。
Liam和保险员向妹子对质过程中妹子态度强硬并掏出一把枪,让Liam失去对其的信任,让弟弟将妹子控制起来,并在两辆车都翻正后,打算和弟弟对车辆进行最后的检查之后,自己和弟弟继续驾驶1号车,由保险员驾驶载着被捆住手的妹子的2号车继续向矿区出发。
Liam和弟弟在1号车货箱内检查时,保险员笑意盈盈地过来,将货箱门关起锁住,将1号车内的物资转移到2号车上之后,在1号车货箱下布好炸药和足够长的引信,保证在自己开着2号车行驶足够距离后炸药爆炸,1号车就会连带兄弟二人沉入水里。
妹子反应过来,原来公司的意图并非真的要救矿工们,而是假意进行施救动作,派出假装保险员的手下在途中将救援车辆毁掉,一来可以将公司管理层摆在努力施救但回天乏术的位置上,二来可以将关闭甲烷探测器的真相连同知情的矿工们一起埋葬。
Liam和弟弟终究是对货车极度熟悉的人,找到货箱上的非一体装置部分,用金属管以攻城锤的方式撞了出去,道理和要是被绑架了丢在车后备箱可以用脚在后备箱内车尾灯的位置较轻易地踹出一个洞一样。
出去后,由于反派布的引信够长,Liam得以将炸药抛出一段距离,爆炸将冰层震裂,1号车的货箱沉入水中,兄弟俩和但车身没事,同时也得出了和妹子相同的结论,盛怒之下开着1号车开始向2号车追去,而反派回身看见远处的火光,以为得逞,只剩下妹子和2号车要处理。
开了一小段距离后反派与公司管理层碰头汇报情况,并打算和管理层带来的两个小弟一起制造2号车从高处路边冲下车毁人亡的假象灭掉妹子和2号车。
妹子在某种啮齿动物的帮助下将反派掀出车外,开起2号车边逃边求救,Liam驾驶1号车赶来的同时,反派在妹子启动时车速较慢的期间将2号车输油管弄断了,然后开着公司的车追2号车,同时让两个小弟开雪地摩托阻拦赶来的1号车。
Liam弟弟毕竟是退役军人,而且还是玩机械的,和Liam配合搞定两个小弟后追上正在追2号车的反派,将其连人带车撞下山崖。
由于2号车油漏光,他们花了些时间将1号车的油转移一部分到2号车油箱里,这段期间没死的反派开着手下的雪地摩托到高处,找好地点安放炸药,制造雪崩,企图将1、2号车连同3人一起掩埋。
于是两辆车狂奔,虽然逃出雪崩范围,但妹子受伤,驾驶能力下降,于是他们将2号车的货箱转移到1号车上,放弃2号车,3人开着红色1号车往矿区。
但不久弟弟发现反派开着2号车追上来,并且在两车又驶入冰路区域时开始撞击1号车。
Liam于是改让弟弟驾驶,自己跳上2号车和反派搏斗,1号车得以继续前行。
Liam不是太打得过反派,但胜在对车辆和冰路的经验压倒性的强,于是在争夺方向盘的过程中,在判断出冰路又将碎裂的时候,他主动跳出驾驶舱,反派带2号车沉入水中。
同时弟弟驾驶的1号车遇到最后的关卡,一座很窄很滑又是上坡地势的索桥,弟弟驾驶不是强项,于是改由经验更丰富但受伤的妹子驾驶,弟弟在车外辅助放轮胎防滑垫。
勉强通过索桥后索桥就断了,但车辆又开始打滑后溜,妹子一边加油门一边让弟弟将索桥路面部分的铁门关上以免车子后溜到悬崖边坠毁,但铁门的插销由于冰没有化尽无法关闭,弟弟于是拼劲全力将插销插上,而自己被后溜的货车货箱和铁门夹成重伤,赶来的Liam和弟弟告别后,带着弟弟的遗体和受伤的妹子,开着载有仪器的1号车赶到了矿区。
矿井公司的老板和能源部长正在和管理层讨论事件的可能走向,一筹莫展之际惊闻仪器送达。
矿工们尽数被救出后,老板得知管理层擅自关闭甲烷探测仪,紧接着就是警方取证等工作了。
影片结尾,Liam拿着这次历险得到的报酬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大货车,做着拉货的生意,给货车起了弟弟生前就想好的名字,继续快乐单身汉的生活。
如上,这是一部有着意外反转的片子,也绝不是主角光环加身靠拳头通关的动作片。
虽然矿洞内矿工们的那点戏份有些多余,冰路的部分有些夸张不实,但故事本身是没问题的。
无钱便做推磨鬼---看电影《冰路营救》有感: 连姆·尼森老爹的电影估计是永远都得用上“营救”二字了,又或者是内地翻译用营救两字用上瘾了,也就没完没了的用了,反正最近几年老爹的电影都是救这个,救那个,完全像个地球上的超级英雄,什么事都能让他赶上,什么危机都是靠他来化解,这不是得让超人和蝙蝠侠无地自容了。
今天又看了他的电影《冰路营救》,电影说的是矿井底下发生的一场事故,几十个人被困,需要重新配送天然气井口和管道,被困的矿工只能支撑30个小时,运输车队必须提前赶到,在运输的道路还得面临冰层开裂的危险。
可怕的还是不自然气候的威胁,而是人性的阴险和歹毒,原来这起事故是内部一些高层们制造的,为了阻止运输车队的成功营救,他们安排杀手混入车队,一路破坏,穷追猛打,不惜杀人灭口,这个杀手的敬业精神不得不让人恐惧和钦佩,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假如世界多些这样的杀手,何愁政敌不被杀绝啊。
被困在井下的那些矿工也发生了意见分歧,一派主张减少人员,就是杀掉所有受伤的人,为了保证更多的氧气,一方则是反对杀人,人类在面临生存困境的时候总能表现的像是野兽,六亲不认,比如刘邦在逃跑的路上,为了减轻车子的重量,他能狠心的把女儿一脚踢下车去,在饥荒的年代,吃人也是很正常的事了。
电影也绝不像是一种杜撰和幻想,现实中发生的许多事故就存在人为蓄意,曾经我在帝都的时候,认识几个干活的人,聊天时听他们说到,有这么一些人,哄骗别人去干活,然后制造事故,再借机讹诈老板,无论是挖煤还是挖矿,或是工地,这类蓄意肯定存在。
一些属于无证经营,一旦发生事故了老板就想拿钱息事宁人,一些黑心的老板则是从人贩子手里买来一些智商偏低的人,或是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乞讨人员。
这些蓄意的背后一些是骗保,一些则是讹诈,如果是小作坊那安全条件就更简陋,一旦发生事故就只能一命呜呼,大企业会因为设备成熟、先进,还能营救出一些人来。
有些女人就喜欢嫁给挖煤的,发生事故死了后能得到一笔赔偿,继续再找一个同行,又死了又得到了一笔赔偿,她又会继续再找一个这样的,她无所谓老公死掉,死了反而更好,反正有一笔赔偿,这类富婆就这样炼成了,至于她有没有爱过这些死去的老公,那只有她自己心知肚明了。
以前听人说,下井干活的人都怕发生坍塌,没等救援的人来了,自己估计都憋死了,有这么一个办法,就是下井的第一天找来小孩祭祀,他说这是前朝就有了,而且还是跟洋人学的,也有人认为深挖地下容易得罪太岁。
很多年前我去过横店拍戏,就有人在向我们推销下井的工作,不停的说工资高,吃住很好,现在想想,这批人应该就是骗人过去干活,然后制造事故,再拿死人去讹诈老板。
我可以还原一下这样的现场,事故过后,那些人便找老板,故意装出很伤心和很愤怒的样子,老板怕事态扩大,只好苦口婆心说拿钱补偿,那些人说死者的父母过不来,把钱给他们带过去,老板也不管了,就把钱给了他们,心想他们也是一块来的,他们也会买一些纸钱拜祭,多多少少也怕鬼魂来报复。
无证经营的有两种,一是偷偷摸摸的干活,一是交了保护费,以前信息不像现在开放,一有什么事都会被传播到了网络,过去发生多少事故,死了多少人也不可能一一被曝光。
科技越发达,人的生命就越脆弱,没有衣服的原始人能够在冰天雪地里生活,甚至追杀野兽,现在随便一降温年轻人就把羽绒服都穿上了,看到老鼠蟑螂都吓的失魂落魄。
越是底层的人就越容易犯罪,因为这些人赚钱困难,没有关系,赚的钱很难满足社会上的物质需求,比如买房买车,一些人又不甘愿,又想获得这些东西,也就容易出卖良知,最后做出踩过界的事来,大到伤天害理,小到落井下石。
有钱人所以不亲自干脏活,那是因为他们有钱,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便做推磨鬼”,他们可以拿钱出来让一些需要钱的脏人来干脏活,就像斗兽场上那些贵族欣赏着奴隶和野兽的搏斗,看的那么刺激、亢奋,完全没有一丝怜悯。
我很恐惧一些底层人,急于摆脱目前的身份和困境,总是和比自己更高级的人狼狈为奸,阿谀奉承,以为这样就可以融入上流社会,和别人成为一家人,可在别人的眼里他就是尿壶,有利用价值的时候才觉得他有价值,没利用价值的时候就觉得他是个累赘。
一切善恶都是生活,安分守己是,胡作非为也是,可犯罪也需要资本,一是自己的能力,二是要有保护伞,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横扫一切。
有背景的人犯罪都是置身事外,牺牲别人,没背景的人犯罪都是在帮着别人犯罪,总是冲锋陷阵,牺牲自己。
三辆车到达一辆即可,一辆车故障,不是应该要弃车才对吗?
前两个车往回倒,三辆车在一起不怕把冰面压塌吗?
两辆车翻倒是什么机械能轻松把两辆车翻起来,而且那么能那么轻的轮胎着地?
单车救援往冰面上立了个柱子,得需要多厚的冰才能承担单车的救援?
那么高的加油口,男主那个油桶确认能灌进去油?
雪崩刚开始,男主说了一堆废话,不赶紧逃跑吗?
两个车遇到雪崩,那么窄的路,红车是怎么越过黑车的车头,把黑车的车厢挂起来拖走的?
而反派直接就能把黑车头开走,那为何不直接黑车拖着拖车和红车一起走呢?
不明白现在还有占位写评论的路子吗?
一共4篇影评,200多短评,大部分连剧情都没看懂,看来是熟肉没出就硬点PLAY的。
片中阴谋的关键在于,矿难并非意外而是人祸,原因就是两位高管为了业绩私自贿赂矿工关闭传感器。
而为什么要关传感器,因为传感器报警就要停工,停工不但损失矿,也还要照付工人薪金;如果甲烷警告太多,可能意味着该矿有大量甲烷,那么整个矿估计都不适宜开发需要放弃,这两地方高管的利益地位都会大受影响,因此宁愿支付一人一月100美金也要铤而走险坚持开工。
事故之后勾结保险是为了让知情者灭口,如果知情者生还爆出内幕,不是疏忽撤职这样简单,而是要被告牢底坐穿,对两高管这年纪来说这辈子算完了。
从这个保险业务行为来看,他干这个已经熟门熟路,事后如何应付警方全部计划好了。
而业务开始的计划应该也并非杀人而是阻碍救援,第一辆车他换成汽油让墨菲斯抛锚,另外两辆本应继续上路,而墨菲斯就地等待救援或者应该抛车(但他是老板估计会心疼卡车等救援),正是连姆尼尔森倒车,才引起后来意外的事情。
而在两辆车都翻倾后,他以为已经成功阻止救援运输计划,连姆尼尔森请求支援时却没有报告他们4人,他这时发现主角还决定把卡车拖正继续任务,而且抗议小妹的哥哥就在矿洞下,她也不会放弃前进,于是彻底起了杀心制造爆炸。
要不是一个连姆尼尔森这样的角色,换成一般卡车司机早在各种冰路上的意外就会停止,保险也可能不会升级到杀人,这正是成为「英雄」的讽刺之处,英雄的阻碍正是来自他的英雄之举。
之后穷追不舍步步升级是因为保险业务阴谋彻底暴露,他同样必须把所有知情者灭口,否则难逃通缉坐牢。
唯一有点粗糙的是,墨菲斯作为运输行老板,自己的车离奇抛锚居然没有起疑心,这点比较难说得过去。
所以这剧本虽然说稍显工整刻意,但基本人物动机与剧情设计没有太大漏洞,如果这都算剧情很差看不下去,那之前网飞那一个礼拜一部的片子有几部能看的?
本来以为是一部灾难片儿。
主题就应该是营救遇难矿工的。
看着看着才发现原来是一部与黑心矿老板的阴谋斗争的电影。
原来这样的黑心矿老板,世界各地都有啊!
不仅仅是山西的特产。
片头三辆卡车出发的时候,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三个擎天柱。
那个有点儿弱智的兄弟,没看出来跟正常人太大区别。
除了话少一点儿,比大多数人都要心灵手巧。
车走在结冰的水面上,出了这么多事故。
弄得我都有点儿心理阴影了,以后回东北老家。
可能都不敢坐车,在结冰的江面上行走了。
《冰路营救》,影片还不错,不错在流水线式的创作上——每个人物性格和其背景设置交代清晰。
虽然故事老套,打斗也没啥新意,贵在一板一眼扎实创作,适合导演和编剧作为课本学习一下。
有了人物,再用一个煤矿坍塌、漏气的事件(事中事结构,漏气还有引擎)把几个重要人物编制在一起。
三条线索,三箭齐发。
这个编剧的写法值得学习,线路清晰,交织明确,是好莱坞影片框架下的产物,虽然没新意,但每个角度和爆点都到位了。
男主角,退伍老兵,年老但力强,带着一个有战争后遗症的“痴傻”弟弟,想帮助弟弟治疗,想带弟弟过上有一辆自己卡车的生活。
男主的弟弟,痴傻孩子,但是有手艺,修理卡车一级棒。
但是因为战争后遗症,听不太懂别人的话。
一根筋,后来就因为他的一根筋才能救了最后一辆大卡车。
女卡车司机,信誉上有不良信用记录,频繁换工作,自己的哥哥在坍塌的矿井里,所以特别想去救自己的哥哥。
不被人信任,有些鲁莽,但是耐力好,车技高超。
保险代理,只为钱财,可以视人命如草芥,资本家的丑恶嘴脸在他身上全然体现。
保险代理很狡猾,开始大货车上他扮猪,制造雪崩时他又是那么狠辣,形成对比。
后来他一次又一次给主角制造各种险境,简直是打不死的小强。
这个人物可谓一坏到底,就是坏得缺乏层次。
同样这部电影的人物,都是扁平,缺乏层次。
人物交代得不错,人与情节交织也不错,就是缺乏深度。
打斗看起来也不够爽利。
要不是经过每天吃饭看20分钟的组合式看法,这部电影很难看得完,没有一气呵成的观影感。
只当个教学片看看吧。
1.假如你是反派,要阻止对方营救,并且得知路上有一个豆腐渣大桥,你会:A)炸桥B)派一个杀手赤手空拳地干掉4个人,当中包括一个前军人和曾经参与多项营救的大叔2.假如你是反派,男主被困,女主失去行动能力,你会:A) 就地解决B)带回去给上司瞧瞧,顺便给对方一个反杀的机会3.假如你是反派,你被连人带车地撞下山崖没死,你会:A) 请求支援B)大老远地开雪地车到对面的山崖上,一个坑一个坑地安装炸药4.假如你是反派,你的对手准备逃走,而你运气很好地捡到了一辆卡车,你会:A)火速前进B)等等,让我先用胶带把挡风玻璃上的窟窿给补上5.假如你是反派,你有枪而对手快逃走了,你会A)用枪射穿轮胎B)爬上对方的车,然后指示对方停车6.假如你是反派,得知此次行动不能用枪,你会A)至少准备一个电击棍或钝器什么的B)谁用武器谁就是。。。
哎大叔,你别不讲武德啊。。
继《飓风营救》系列、《空中营救》、《通勤营救》、《夺金营救》…之后,被称为“营救之王”的连姆大叔2021年,13年后又带来一部营救大作《冰路营救》!!!
观影紧张度4颗⭐。
看到这个精神矍铄的硬汉第一眼的时候,好眼熟,(年纪大了,记忆力已经明显跟不上了)后来翻翻豆瓣才知道当年他演过那么多经典电影。
193的大高个1981年入行,1994年就凭借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影帝的提名,虽然演技备受肯定,但是他真正走红却是到了14年后的《飓风营救》。
之后一直在营救,从救女儿,救飞机,到今年的救矿工,每一场营救都扣人心弦。
说了那么多铺垫,我就是想说这个老男人当年风度翩翩演《辛德勒的名单》的时候可真是太有魅力了。
好吧,言归正传。
《冰路营救》讲的是在加拿大境内一家钻石矿塌方困了有20来个矿工,为了救矿工,远在美国的连姆大叔带着弟弟加入了五人三车的救援队。
每车拉了救命用的72吨救命关键机械一路向北跨过四月份的冰海。。。
想想都刺激,这个时候的冰面多脆弱,还有可能遇到大风暴。
本以为恶劣的环境已经够牵动人心的了,结果编剧一路还安排了一个专门搞破坏的特工阻挠救援队北上。
一边是濒临死亡线的矿工,一边是和坏蛋斗智斗勇的紧张时刻。
特工是谁派来的?
最后几人生还?
中间藏着什么大阴谋?
这里就不剧透了,感兴趣的朋友不要忘了收看哦不过我还是想吐槽编剧,能让坏蛋特工活到进度条之后,为啥把弟弟写死了。
弟弟可是从冰窟窿里死里逃生的啊,害,不是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吗?
最后还是领盒饭了,简直是强行煽情,受不了了!!!!
两星半
连姆叔又一营救力作,可惜弟弟保护卡车死了
大叔老亦,尚能饭否?飓风营救一人灭一团,现在打一个都费劲了,拜托万恶的资本家放过大叔吧!
剧情紧凑演技在线特效不错。太好看了吧。我可以忽视所有的bug。
这是政治观靠拢了兔国吧……真丢人看了个它
不知道连姆大叔能不能干得过灭霸!
本子什么都想塞点进去最后乱成一锅粥,结尾弟弟死也是毫无必要强行剧情杀,网大真就全是烂片啊
从没想过会有这么危险,冰湖上的危机令人大开眼界,后半段打斗场面有点降级,弟弟最终还是死了,伤心。
超好看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除了被救矿工走出来不现实外 都很好
肯沃斯或成最大赢家
【188/166】两辆重卡,三个人,展开了一场险象迭生的冰路营救,而这一切的起源全是万恶的资本主义。这部电影没有连姆大叔之前的营救系列那么精彩,剧情也差了些许意思,但整体看下来也不会感觉多无聊。
还行啊,好看的重卡电影,适合周末看。
原来矿难这么多道道
不要继续营救了,你是全球第一专业营救员,从1993年到现在
兄/姐弟情终胜执着反派
不错,值得一看。
成本较低,托时长,有些无聊。
连姆妮森这一路营救过来,也是有点累了。。。
连姆尼森的漫漫营救路。恶劣的天气或敬业的反派都不是问题,只要影片有连姆尼森和营救这两个元素,一切都可以化险为夷的。
连叔营救了这么多年,现在给连叔配戏的反派都得是打不死的小强,当你觉得反派应该死透了,连叔该好好开车了的时候,反派一定会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继续捣蛋。本以为Morpheus要和连叔在本片来一段速度与激情,可惜营救系列只能连叔独美,上来没两分钟就挂了,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