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预见未来,而她并不是唯一有这种特异功能的人。
第一次见面说自己是外星人,sex一半就跑了,让男主一遍遍的回想她。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车上遇见,听音乐不说话要离开,抓住了男主的心,拉着男主一直走一直走,突然回身吻男主。
相爱,只是因为颜值,各方面不合适,但是要结婚。
得知当天不能结婚,Sophie很难过,后来听说要去实验室又难过。
女主遇见了未来。
电梯里她勇敢,后来害怕,再后来不害怕了,因为拦腰斩断,死在男主怀里。
我认真如果他们结婚了,没有这些意外也会没有爱情的,因为女主和男主三观不合。
是男主有念旧情节,女主的对话完全碾压男主。
女主是有独立思想的人,而男主终其一生在做实验反驳神学,信仰。
小女孩的出现,真是让人震惊,她的深情,平静宛如女主。
不说了,很喜欢。
奇遇之夜:2017.11.2 的夜晚,北京fruityspace我们看了Michael Pitt个人的音乐演出(他真的很帅,声音也很好听!
),之后还欣赏了他在售卖的绘画和拼贴作品。
演出的Michael
Michael出售的绘画和拼贴作品我问Michael Pitt他最喜欢的自己参演的电影是哪部,Michael想了想说,The Last Days。
我说我也喜欢,而且我很喜欢I Origins,当我听你唱歌时,我会想起I Origins,然后我感觉到悲伤。
(我真的一直在想Astrid)
I Origins
I Origins他说:哦,真的吗?
电影里的女孩就在那!
Michael指着我们前方蹲着拍照的女孩(图3)。
我看向她,昏暗中她也抬起她的大眼睛看着我们。
她应该和我一样都有点懵……我说:啥?
谁?
Michael补充道:The girl dance in the film!我竭力想了半天是谁。
不会是Astrid吧?
肯定不会,也不是布里特马灵啊……不知道他说的是谁了我!
突然,Michael让那个女孩站起来……
全程安安静静为Michael拍照的女孩竟然是Astrid!天……Astrid!!!
竟然真的是她!
一瞬间,我心心念念的女神,小美人鱼Astrid就这样起身来到了我面前。
人鱼现身,童话成真。
这真的是我一生中最幸福、最梦幻的时刻之一了。
我仰望着她,不能自己,颤抖着说:Oh, I love you! You’re my goddess!我赶紧起身同她握手,迷妹心狂跳。
她也笑了,说:You are pretty!我融化了。
她真的好甜、好美,好温柔……我又坐下,向Micheal重复我的激动。
我的目光紧紧跟随她。
她穿着一身黑色的长衣外套,头发慵懒。
真的,这个女孩还在这,和Michael在一起,跟随他来中国,为他拍照。
这真的很美好,和电影不一样,不必悲伤。
我看到Astrid不小心碰到別人后,会道歉,然后抱抱别人 QAQ!
我想,M和A是不是拍完电影后就真的成了love birds。
一开始看演出时就想到这些,想看到伊娃女神,又更想看到Astrid,因为他们真的很般配(Eva和加瑞尔更配哈哈)!
不过这些幻想很快就停止了——怎么可能呢,她怎么会来呢?
没想到……
I Origins后来我找Astrid合影,看着她认真地给我签名。
她一边想一边写,我帮她把纸按着,不然纸会跑掉(这张纸是我白天上课时的手稿纸,M和A都签在这,我觉得很有意义)。
Michael的签名感觉她签了很久,那一刻又安静又漫长,我很幸福。
我说:You are beautiful in I Origins. I love you. Wish you happy everyday! 她回道:Thank you!
签名的Astrid对了,她问我叫什么,几番确认一个字母后,她还是听错了哈哈!
Astrid的签名出来以后我一直说着wonderful tonight。
回到学校也久久不想睡觉。
这一切,我会永远记住。
小小的遗憾是,我没告诉他们I Origins真的向我打开了这个世界的又一扇门,不仅仅是让我流了眼泪。
《I型起源》妄图用一个生命轮回的陈旧主题,讲一个科学证明神学的故事。
可惜导演讲故事的技巧实在过于贫乏,故事平淡,表达肤浅,让这部所谓科幻显得异常平庸。
前半段男主遇到女主陷入爱情的种种描写,仿佛只是为之后女主轮回转世成印度小女孩后用来证明其身份刻意做的铺垫。
爱情过程平铺直叙,只是一个简单的寻找神秘女郎和幸运找到后随之而来的热恋故事,毫无惊喜和亮点。
而前半段男主作为博士的工作是找到眼睛进化的关键基因,进而证明眼睛是进化的结果,进而否定上帝的存在。
他和作为助手的妻子找到了那个基因,还成功让没有视觉的“蚯蚓“有了感光细胞。
本来这部分还有点科幻片的气质,结果后半段却峰回路转,用眼睛虹膜结构一致这样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套上了生命轮回的主题。
人类数量现在六七十亿,虹膜结构一致怎么就完全不可能了?
偏偏就这么被导演弄到影片里成了只能用轮回解释的神学事件。
要知道在曾经存在过和现存的数量众多的人类当中,基因一致都可能发生,一个虹膜结构怎么就不可能一致了?
好歹《木星上行》里还用的是基因完全一致来算做轮回转世的凭据,这部影片却用个虹膜一致就草草得出轮回结论,结尾还出现一大堆已故名人找到虹膜一致的转世者作彩蛋,想达到吓人的效果,这在我看来简直太low了。
轮回是个古老的话题,也许真的存在。
但是如果想把这么老的话题讲出新意,至少把故事设计精巧一点,把主题挖掘深刻一点吧。
这部影片用最表面肤浅的方式讲了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实在过于偷工减料,不值一看。
I Origins被翻译成I型起源,还归类为科幻剧情电影,看完之后表示太坑了。
不是说电影不好,而是翻译名字太狗血,而且也不是预期中的科幻片。
现在看,倒是把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哲理关系分析得不错。
电影对科学研究的描述,电影中人物对科学的执着,尤其是对实验重要性的强调, 不禁让我想起居里夫人发现铀的历史故事。
电影里,伊恩妻子那个女科学家举过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你松手手机会掉到地下,你重复三百万次,哪怕只有一次例外,你松手手机就悬在空中,这个所谓的三百万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计的误差也值得充分研究。
关于宗教,也就是神是否存在的问题。
电影引用过大来喇叭的一段对话,有科学家问大来喇叭,如果科学证实你的信仰是错误的尼会怎么办?
大来喇叭说,我会尽量用我的信仰来解释这些现象,如果事实却是证伪我的观念,我将放弃我的信仰。
那么,对于你坚信的科学信仰呢,如果有事实证伪,你是否会放弃?
如果科学恰恰证实了神的存在呢?
尹恩通过变异让没有视觉的虫子拥有了感光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虫子本来的感知世界里是没有光这种存在的。
同样,逻辑上是否有这样一种可能,所有感知能力里人只拥有这有限几种,我们不能证实上帝正如虫子不能感知光。
认为上帝存在和认为上帝不存在,同样都是假设,同样是无法证实的信仰。
电影主人公伊恩本来是通过发掘眼睛进化的每一个细节,来证伪上帝的存在。
结果通过虹膜扫描技术的实验,发现死去的人的虹膜特征会在新生人群里出现,而这个新生人会与死去之人存在记忆上的关联性。
科学,证实了灵魂的存在。
整部电影的结论虽然是灵魂存在,但实质弘扬的是真正的科学精神,也就是理性,而非迷信。
固执的相信灵魂不存在,何尝不是迷信,这样你远不如大来喇叭有开明性。
当然,贯穿电影始终的虹膜扫描实验结果只是为电影主题服务的预设,并非真正的实验事实。
技术主义、理性神学论和经验主义哲学都在电影里有体现。
有人问和尚(那个大家懂的,名字打出来会被和谐的和尚)如果科学证实你的信仰是错误的你怎么办?
和尚说(大概意思是),如果科学确实证伪了,我将重新看待我的信仰。
但,如果科学证实了神的存在呢?
这片就是要说这么个事情。
导演应该是偏向认定神存在的这派。
科学家的爱人去世了,一个和她拥有一模一样虹膜的孩子出现了,类似爱人生前的记忆,也在这孩子身上出现了。
影片通过科学的手段,证明“灵魂”存在,“转世”存在,转世本身就是个宗教用语,没法子,没其他词语能更好替代。
不上升到科学的层面,从逻辑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
谁规定“灵魂”这种介质的存在,谁规定“转世”这种少数现象的存在,就是神安排的?
这为什么不能是另外一个科学状态的存在?
还没研究明白的,不能用科学证据说明的事情,就是上帝干的,就是神的行为?
那么几百年前,地球一头的人和另外一头的人,不用见面就能说话,能看到对方,这种不能用科学解释的事情,是否可以归于“那只有神才能实现”。
现在科技做到了,说明那不是神的事情,是科学、科技还没到那个层面。
科学暂时无法解释的事情,就归于神的功劳,上帝的安排。
上帝的安排... ...这是我最讨厌宗教的地方。
观影时我的心路历程。
20%:喜欢喜欢,博士撩妹子被反撩,美好的爱情就这么萌发了。
40%:哎,理性+感性的组合果然不适合过日子。
为什么不和实验室的女孩呢?
(哇擦死了?
哇擦真的和实验室的女孩在一起?
行吧,理性+理性的组合,也是非常不错的。
60%:【红玫瑰与白玫瑰?
得不到的果然都是好的。
】啥?
怎么突然开始说这个了?
80%:啥玩意?
科幻片?
哦对,电影分类已经告诉过我,是我自己忘记了,行吧。
100%:穿着科幻外皮的爱情片。
如果你能坚持住,结尾会回馈给你惊喜。
男主最后抱着女孩,想到了尹墨抱着傻子,虽然得偿所愿,但我想要找的还是最初的那个人啊。
真不知道替他开心还是失落。
开放式结尾,也只能这样了,再拍下去我怕猥亵少女要出来,毕竟最近看多了罗翔老师的刑法课。
害怕男主变张三。
可我不禁要想想,结局之后的故事。
事业飞黄腾达的男主,在每次走下领奖台和演讲结束之后的岁月,或许是很值得咂摸的。
对自己的老婆提不起性欲,一个和曾经的爱人有同样灵魂的女孩会不断提醒他最不愿面对的过往。
日复一日……他的心理会出现变化,对老婆会日趋冷淡。
(鉴于他在电影中展现的性格,他是理性的)维持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内心不间断受着煎熬。
接下来的生活轨迹:实验室,演讲,回家,心理治疗。
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到女孩长大。
让我们试想一下,一个在印度贫民窟长大的失去双亲的女孩,会形成怎样的性格?
在电影结尾做测试的时候听到眼前这个男人说:“正确,错误。
”让女孩紧张,导致了后来的测试不准。
从眼神和之后的对话,感觉是一个讨好型人格。
哪怕在以后被男主收养,学识阅历不断增加,依旧摆脱不掉幼年的阴影。
女孩心思的细腻,还有男主每次看她的眼神。
早熟,性,讨好……(一树梨花压海棠?
)A:“不!
男主是理性的!!
不会的!
”B:“可你回忆电影中,男主所有的感性都用在了女主身上,你依然觉得他对谁都是理性的吗?
”A:“我希望他是。
”B:“可是他在接受心理治疗。
”A:“他会好的。
”B:“一个从天而降的男人,拯救了跌入泥土的你,并总是用一种有隐喻的眼神,深情又忧伤的看着你。
”A:“?
”B:“在女孩的世界中,或许就是这样的。
这种形象不是父亲那种遮风避雨毫不奢求回报的庇佑。
他对她,有求,有欲,甚至怀揣着某种希望。
“女孩慢慢长大,或许有过恋爱对象、性对象,可没有任何一个男人,超过了男主对她产生的那种魅力。
没有男人能够跨越这种天堑。
“她终究有一天会发现,他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A:“希望男主保重身体,还能精耕细作。
”
看完了发觉片名和内容完全不搭,片名像科幻,内容嘛,一开始就是一大堆科学名词加上宿命论的爱情,无聊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以轮回为中心展开,男主和妻子发现科学家测试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儿子的虹膜竟然与一个死去的人一样!
死去的那天就是怀孕的那天!
男主说我擦,哥也是科学家,也是研究眼睛的,这不可能!
然后拿自己死去的亲人好有照片去对比虹膜,尼玛前女友(结婚那天事故7年前在电梯事故中挂了)的虹膜一比较,尼玛三个月前这虹膜竟然出现在印度!
尼玛!
男主在妻子的鼓励下果断飞去印度找到那个小女孩,然后做对比试验,就是拿些前女友以前的东西让小女孩认认,小女孩没认全,实验失败。
男主送小女孩走,小女孩很怕电梯,男主默默地认定这小女孩就是轮回转世...感觉剧情挺烂的,为啥豆瓣评分挺高的?
四不像,科幻得没有特技,宗教类不够深刻,爱情?
除了颜值较高其他的就没什么了...这片子还有行尸走肉的格伦,亚洲人果然适合演科学家神马的...男主前女友的样子好熟,查了一下,尼玛就是那部《天使的性》的女主!
就是那部男一开始和女一在一起,然后男一和男二在一起,然后男二和女一在一起,然后女一又和男一在一起,反正最后三个都在一起的片子!
算了,不吐槽这片子了,记得以前吐槽过了...
电影有点宿命论的意思 (才不会说床戏看得我很high好吗 michael pitt的手臂和肩膀 肌肉不要太苏)第二次相遇 是在列车上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她给了他一颗糖 他给她戴上耳机女主好特别哦 有时她的脸看上去像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男孩子 淡淡口音 还有腿真tm好看!!
房间里挂着黑白海报 是一张墓园天使的照片她喜欢蒲公英 because they're free, wild, and you can't buy them. 也喜欢白色的孔雀 说它们象征散落在人间的灵魂穿上纱裙的她 也好像一只白孔雀甚至在死前 她竟露出满足解脱的一笑 一开始觉得女主这样神神叨叨故作神秘 又爱吃醋生气 后来觉得 恋爱中的女生不都是这样 对方一旦有一点点不关注自己 自己就会因为一些小事患得患失而且她未必对每个人都这样 可能对其他人她就举止正常 唯独对michael pitt不一样 因为她觉得他懂得这一切 也愿意包容她weird的一面有些地方神奇地戳了我 咋一看“这样也行!?
” 回想起来却只觉妙不可言比如七年后男主角在一家餐厅闻到同样的香水味 问服务员是什么牌子的香水 然后他也去买了一瓶 回家后喷在空气里 一边看ex的照片一边自慰当时觉得好猥琐 看完电影只觉得种种细节叠加在一起 让人不禁心酸最神的一处是男主对妻子坦白说 那天在电梯里 我害怕我会就这样跟一个孩子永远困在一起 她的死 对我来说是一个closure 一双无法忘怀的眼睛 让他去了另一个半球继续寻找一直很乖很懂事的小女孩面对打开的电梯门 突然抱住男主大哭起来我以为是她不想离开男主 因为他带她吃了前所未有的一顿美餐 然而我朋友说 才不是 明明是因为她害怕电梯才哭的结尾是pitt抱着小女孩走进了阳光灿烂的花园中 挺好的结局可我就是觉得有些伤啊
电影给出的正确回答分别是abciluy等一共八个题目,还有几个没有给出。
但最后结果是44%的正确率。
测试到y停止,也就是一共做了25道题。
25×0.44=11,这才是真正的暗示,也是影片一开始让男主找到苏菲的数字。
苏菲曾经跟他说过,是我给你发出了讯号,而这个11,正是另一个讯号。
还有最后测试的答案是I L U(I LOVE YOU)
总的说来这部电影有些细节方面处理的还不错,比如Pax6 确实和神经发育以及眼睛的形成有关,还有通过基因的序列比对,来推断它们在进化上的关系在研究中也是很常见等等。
但是现实中的科研比电影中要严谨的多。
整个高等生物体的发育不管是在系统发生还是分子层面,以及解剖学上面在进化上都是有迹可循的,包括眼睛的形成。
而这些都是由一系列的证据链来支撑的。
最后的那个实验其实也是有问题的,缺少negative control。
不过作为一部电影,做到这个样子也已经很不错呢。
说说最后的结局吧,小女孩的测试结果在随机的范围之类,说明她和前女主的记忆没有相关性,在统计学上来说。
但是最终对电梯的恐惧,也并不能说明她就有了前女主记忆。
有很多随机因素可能会导致这种结果,比如天生就有幽闭恐惧症或者以前在电梯里受过惊吓之类的。
但是大部分人是会倾向于觉得小女孩确实是前女主的转世,因为心中的那点感性。
这也是宗教存在的缘由,给自己内心的一种慰藉,如果你相信它,你就会把巧合当做是冥冥中的联系。
但是如果不相信的人,会更理性的思考,前面的那些测试(虽然我前面说这些测试也不够严谨)才更具有现实意义,而不会只被最后的一个假象遮掩住了自己的眼睛。
文艺导演硬上科幻
科学的部分2星,伪科学的部分0分。宗教徒总是用眼睛的不可再分复杂性,来佐证不可能被渐进地进化出来,然而科学已经证明,研究是进化论最好的证明。邪教徒还不死心,整出这种傻逼电影。操!
女主太像水源希子了 眼袋太大
来世再见,你的眼
传教的样子
对宗教转世不持反对态度,但这个真不能接受,科学与宗教的互相包容该是《接触未来》那个样子,而不是伪科学真传教。文艺的部分很讨厌,眼睛女孩的样子性格都是特别不喜欢的。唯一的安慰是我一个脸盲竟能认出实验室女孩是废柴里和Britta搞过假蕾丝的女孩。
结尾电梯的拥抱和流泪实在是太傻逼了
虫子只有两种感官:触觉和嗅觉,所以他们感受不到光;人类无法感知的,未必不存在。
关于“轮回”的主题,幸好我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不受毒害是最好了
Michael Pitt Michael Pitt Michael Pitt Michael Pitt Michael Pitt Michael Pitt Michael Pitt Michael Pitt Michael Pitt Michael Pitt Michael Pitt Michael Pitt Michael Pitt Michael Pitt Michael Pitt Michael Pitt 女主也都不錯,這部太養眼了。
没看懂😳难道真的要说明有灵魂和转世吗?
宗教玄学总妄图证伪科学,当然,科学证伪宗教也确实没啥看的,毕竟是科教纪录片嘛。说实话,看本片就像看了好几本《神秘的未解之谜》之类的地摊文学一样,恶心又无聊。
啊,是爱情!
可能是今年唯一一部流泪的片子
本来,给4.5星的想法都有,看到中间惊吓之余发现作者/导演是一psychopath, 为了刺激效果不惜编出无比血腥变态而又毫无其他必要的无底线情节。之后的内容再说什么我都觉得是一阴险冷血之人在对我说话,速屏蔽。
Beautiful synchronicities, consequences and karma...
前面超级无聊,一直到孩子出生才有点儿意思,到彩蛋更有意思。
science and statistics do silly things, belief dares to do much bigger
确实有同感。电影本身拍得挺流畅的。
2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