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喜欢影片中现代的艺术的装修风格!
2、并不是水泥森林的美丽的窗景;
窗景3、《小说家的电影》里的金敏喜更有亲和力,笑得更娇媚;4、10亿韩元约600w CNY,房子一年押金5亿韩元约300w CNY,减免1亿韩元约60w CNY;5、在这部片里,金敏喜依然是和丈夫感情很好,洪尚秀是借着拍电影秀恩爱的吧?
6、好真实,像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的纪录片,侯麦的风格好像也是这样?
审美(包括穿着、建筑室内设计、摄影取景与构图)太好了,吊打一众vlog;7、看得我很想吃百奇百醇百力滋;8、本片的内容是金敏喜和过去的朋友聊天,和第三位不太熟,也不想聊。
金敏喜和前两位聊天时,对方提及婚姻或者丈夫,金敏喜都会很开心地说和丈夫一天也没有分开过,每天都能感受到爱意;9、为什么第三位丈夫事业有成,她却说“活着不是很有意思”;10、金敏喜和第三位曾经位于同一个圈子里;11、这么尴尬的气氛为什么还硬要聊?
12、人被问及不想回答的问题。
会笑上一阵子再打哈哈;13、比起金敏喜与第一位朋友聊起的“逃走的女人”,金敏喜自己才是那位逃走的女人,主动逃走,与过去不常见的人、不常待的风景碰撞,寻找新的自我;14、雨贞是第三位;15、第三位抢了金敏喜的男朋友,郑成谷;第三位和丈夫生活从细节上看得出不幸福;16、金敏喜的糊弄学技巧:①是吗?
②重复对方的话③是啊④你说得对;17、看见了《小说家的电影》里的导演,也就是雨贞的丈夫郑成谷,演员名叫权海孝;18、金敏喜为什么要去地下室呢?
真的是因为想见前男友?
19、这部片获了银熊奖之最佳导演奖;20、本片剧情很弱,为什么标签里还有剧情?
明明只是vlog;
女主角嘉米在三个故事里穿梭,她口口声声宣称的喜欢的人就应该时时刻刻守候在一起的理论,不过是在掩饰她早已被抛弃的事实,无论是曾经的男友还是之后的丈夫、因为没有一个人或者一对情侣可以活成她想要的那个样子。
那么嘉米为什么要在与朋友们隔绝这么久以后才主动上门联系呢,估计她一直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建设到心理足够强大到可以面对旧友们的盘问和面对旧友的可能的恩爱场景。
当然,她还有那么一点暗黑心理,就是旧友们其实过的也不怎么样。
于是嘉米带着如此复杂的情绪踏上了叙旧之旅。
第一个朋友永顺。
永顺是一个女同,在和丈夫离婚后终于拿着赡养费和伴侣住到了一起、一个郊外望着山的3层小楼。
嘉米应该是知道永顺已经离婚的,所以希望在她这里找一点平衡、还特意买了上好的牛肉来慰问。
嘉米一开始就很喜欢永顺的房子和环境,也很羡慕她们两个人平淡又默契的生活,即使面对邻居在对她们喂养流浪猫的行为上门投诉的时候,永顺和她的伴侣都可以平静和坚持的打法对方而不屈服。
另外,嘉米在留宿永顺家的时候,是被安排在沙发上过夜的。
嘉米抱怨永顺为什么把三楼锁上,其实是在试探永顺在取向问题上的明确表态、三楼代表着永顺和她的伴侣的私密空间、不希望与嘉米分享。
嘉米提到自己的丈夫非常放心她和永顺交往,也有那么一点讽刺的味道在话里:反正和女同交往估计不会被带坏。
在吃烤肉和饭后水果的环节上,我们都看到永顺的伴侣像男主人一样的在招待客人,到底嘉米没在永顺这里找到什么安慰。
第二个朋友秀英。
嘉米拿了一件送给秀英,闯入了艺术家的圈子里窥视。
像秀英一样的人群,爱上和抛弃一个人全看心情,哪怕一起睡了觉也不能说明什么。
没有固定的伴侣,一边会很潇洒的应对每一次偶遇,一边也会有擦不干净的感情残渣,所以他们也不会对嘉米的幸福守候论感冒。
嘉米同样也没在这里找到什么共鸣。
在看到秀英和追踪狂的旧情人之间的楼梯间吵架之后,也说不上是幸灾乐祸还是羡慕,吵架拌嘴也同时意味着爱的嫉妒与疯狂,这种状态也是嘉米的爱情价值观里无法理解和容忍的。
嘉米同样也没在这里找到什么共鸣。
第三个朋友佑静。
这个朋友比较特殊、因为佑静是抢走自己的旧男友的情敌。
嘉米对佑静一直有深深的怨恨,虽然嘴上一直在说已经翻篇了(佑静根本不相信她的话)。
于是她故意在佑静的影院里违法规矩吃东西,然后故意告诉佑静她就是这么做了。
所以嘉米最希望能在佑静这里看到她和旧情人之间的感情摩擦猜忌埋怨和指责,但是佑静用平静的口吻反驳了幸福守候论、正常的夫妻就是相互给予对方空间。
嘉米又不死心、在楼外的吸烟区里逮住已经是佑静的丈夫的旧情人、希望能听到所谓的真心话。
但是旧情人才真正是把嘉米翻篇了,根本没有任何的触动和波澜,完全把她当作路人甲,于是嘉米彻底溃败了。
经历了这一连串软钉子之后,嘉米似乎彻底放下了伪装、回到佑静的电影院里静下心来好好的欣赏作品。
那么她之后还会继续编织谎言活在谎言里吗。
24.4.18逃走的女人:早八后的早十听力课在看 看到第54min 先把这部分的感想记录了还好没在资料馆看 不然绝逼睡着但是挺好的 我现在已经慢慢适应了洪常秀 侯麦的这种慢速话痨电影了 甚至还有喜欢 因为让我平静 让我能够思考 而不是单纯地刺激我的感官 是留给我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甚至我都觉得不敢开倍速了 1.5倍有点太快了对于已经习惯这种慢速电影节奏的我依旧是超长对话式 超长镜头 很生活化的完整呈现第一段和第二段 从女主和朋友在第一座山上切到第二个朋友在可以看到这座山的窗台写作的镜头切换我很喜欢~~~谈话 吃饭 有客人来访主人与其在门口交谈 女主透过监控器看门外的她们的对话(感觉像代入了一个旁观者观察者的角色) 以及打开窗户和门看外面的街道和景色--前两段就是这样的重复洪常秀和金敏喜是情侣吗?
看电影真好 让我感觉人生都有意义了 心里都踏实了 感觉这个早十课我都感觉精神充沛不再空虚和焦虑和浮躁了电影让我的人生安定且有意义目前可以给出4星 还是很愉悦的 而且许多关于婚姻 伴侣 相处 自我的讨论还是很切中我的看完了最后的二三十分钟 感觉巨无聊也许这种电影还是适合我上专业课的时候需要保持警惕来注意老师而边分神来看3.5星
短评一不小心写长了。
金敏喜饰演的主角依次拜访两位朋友,偶遇第三位朋友,镜头长久聚焦于她们进行对话的场景,伴随对话的推进以及意外事件的发生,几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轨迹呈现在观众眼前。
还是熟悉的洪尚秀,只是这次故事的发生以女性为主导,男性藏在故事后。
电影名为《逃走的女人》,这位“女人”暗指金敏喜饰演的主角,明指第一位朋友提到的住在楼上那位半夜离开的妈妈。
她们二位的“出逃”都与男性有关,爱情与家庭是绕不开的话题。
女主角两次从监控器看朋友的生活,朋友特意关上门,由此形成一种窥探的效果。
监视器
关上的门洪尚秀讲述第三位朋友故事的方式为我带来惊喜。
他直接从金敏喜饰演的主角和朋友见面略微尴尬的场面切入,朋友眼神愧疚,小心问起主角结婚与否,最后道上了一句“对不起”并握住她的手,简单几句话,一个三角恋的故事便讲完了。
女主角电影结束后再次找朋友闲谈,朋友为她削苹果,两人对坐,面貌、气质、着装竟有五分相似,这一刻意为之的布置让人自然联想到发生于三人身上的感情纠葛。
握住的手
两人穿一样的黑色上衣看完后才想起,饰演第三位朋友的演员曾出演《蜂鸟》中的老师,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
《蜂鸟》中饰演老师,与金敏喜相似的气质。
另:金敏喜的新发型很好看。
何为女性主义?
何为女性主义电影?
引用戴锦华的话,女性主义最重要的力量是在于我们尝试朝向世界,看向主流社会当中种种边缘的弱小的另类的人群,去看到他们的生命所具有的提供给我们的,不论我们是主流人群,不论我们是主流社会,不论我们是强国,不乱我们是富国,我们要看向世界的弱小群体和各个角落,我们经由女性看向形形色色像女性这样的曾经被指认为他者,被放逐在文明之外的人群,看他们的创造,看他们的累计,重新发现他们对于人类的资料性的价值。
1,金敏喜这个短发真的不适合,把他的风情抹煞掉了8成。
2,金敏喜有些神态的片段好像俞彦琪啊。
3 我真的蛮喜欢这种谈心的吧,这种很自然的谈话,这种电影很好,我也想像他们一样,我去拜访一些友人,然后拎着一些上等的烤肉还有好酒,然后去他们家拜访或者是一件适合友人的大衣。
4。
我觉得金敏喜的质感真的是很好,他融合那种性感和那种雀跃的少女的那种美好美丽,在他身上融为一体了。
虽然这部电影,我觉得他没有独自坐在海边的夜晚内部电影那么有风情那么性感迷人,有魅力。
他只是演了一个很平常的一个角色,这个角色也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没有那个明星那样的光环。
但是拨除了这份性感的魅力之下,还是一个质感很好的迷人的雀跃的少女,只有少女迷人的,而且是很有吸引力的。
5,搞得我也想拍短片了,感觉这个就是他们日常的随笔呀,然后把它写成了一个小故事吗?
这样拍出来的电影,大家也喜欢看,然后呢,写起来也比较真切,自然适合我的风格何乐而不为呢?
6。
在前两个友人家里呢,女主在监视器里面看到别人的故事,别人的人生。
监视器,此时就是电影院的大屏幕。
她在这里观察。
那在第三段的时候呢,他就不再是制作旁人的第三者了。
7,女主真的是很爱看电影啊,这个电影可能是一种广义,他不仅仅是指电影院里的那个,也是一种观察别人真实的状态,自然真切的情绪流露的一种一种观察吧。
可能电影真的是能让人觉得心平气和的一个好的良方,就是你看到别人正在经历的东西也能让你自己产生一些共鸣,让你自己内心安静安静下。
三次会面。
第一次会面,对话和空镜围绕动物展开,不知道洪是否刻意引入eco-criticism的概念。
第二次会面,看着水平画面里对坐的两个女人,开始意识到男人的缺席(男人几乎仅靠背影在场),也突然意识到“逃走的女人”不是闲聊时提到的“领居家逃走的母亲/妻子”,电影里出现的所有女人都是在逃/欲逃的女人;cctv画面再度出现。
第三次会面,女人间的对谈滋生出一些暧昧但让旁观者尴尬的空气,当我像正常观众一样猜测两人的过往时,我也同时想到洪常秀自己也没有答案,并且他不希望我们在乎这个——过往也许是这样、也许是那样,也许她们相爱过、也许她们爱过同一个男人,当下的尴尬是无法被改变的;当对话里出现“丈夫” “婚姻”,我发现自己受骗了,我写道“The conversation is initiated by women yet centers around men.” 最后一幕摄像机向右摇移落在电影院的银幕上,我猜他用了《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中的片段。
女人进了两次电影院,看了两遍同样的电影,第一次黑白,第二次变成彩色,当我试图分辨彩色的海滩是银幕上的图像还是实景的时候,电影突然落幕,演职人员表的文字在海浪上流动。
cinema within cinema:cctv、银幕、以及摄像机,哪怕承载着最接近真实的影像,也只是大梦一场。
最后的回想:金敏喜扮演的女人说过三段重复的台词,她说:“这是我第一次和丈夫分开,五年来第一次,我们从不分开,我们做什么都在一起。
这是我丈夫希望的,他说相爱的人要一直黏在一起,所以我们确实是这样生活的。
” 这是所有台词里最溢出现实的一段,用最张狂的姿态提醒我们这是她的fantasy。
幻想揭露隐藏的欲望,欲望/desire背面是大片的空白/空虚/void。
逃走的女人企图从空白里出逃,可是空白是没有边界的,也无所谓真正的逃出;不在场的男人在场于空白中(具象化一点可以说在场于女人的想象/女人间的对谈中),关于男人的想象/对谈越多,空白越难以填充,男人越发不在场,女人越发想逃却逃不走。
(另:我认为短评字数上限可以再宽松一点,照顾一下我这种啰嗦的人。
这么一些东西放在长评里我很难为情。
)
3.7星。
真好啊,很洪尚秀。
虽然没有最早看那两部的震撼,但还是很不错。
分三个部份:去见朋友1、见朋友2、去以前约会对象妻子的地方。
基本一个场景都是两三个长镜头拍掉对话,再加上三四个非常随意的镜头。
基本都是吃饭喝酒聊天。
影片感觉前面绝大部分都在蓄力,只是我无法判断这多大程度上是被计算的蓄力,反正呈现出了一种真实吧,看得很投入,因其非常生活的对话。
最后一场在对方聊到不喜欢自己丈夫重复一样的话一直说话像演说家一样的时候真的有点鸡皮疙瘩。
但最核心的力度还是在最后一幕毫无理由地拍她返回又去看电影吧,都毫无理由,但却觉得诗意,也不知道在诗意什么,但就是tmd诗意啊。
和那个前约会对象妻子的第一次对话很有意思,几乎可以当成范例,虽然剧本其实写得比较朴素简单直接,只是用最自然的方式带出对方可能之前横刀夺爱。
看完后仔细想,这个起到的效果应该是给最后结局的悲伤诗意增添了一个值得信任的基底,很值得学习。
我的一部片子里保安那场对话想要的感觉其实很可以参考洪尚秀的对白写作风格唉看了洪尚秀的电影就明白,声音不需要做的精致可以有一些数码底噪,镜头的数字感不总是需要避免,数码噪点也没问题,室内室外超大光比也不需要避开,灯光也可以简单,场景美术也可以简单。
最重要的是剧本以及真实自然的表演…这至少是洪的电影之道。
诗意流动..流动在一些没有讲出的地方,在持续的持续的沉默里,留到影片的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出口,提醒我们一起迎接,“电影时刻”。
《逃走的女人》金敏喜主演,让我好奇,想起了《消失的爱人》。
同样是女性题材的片子,前者如羽毛一样轻盈,后者则错综复杂,阴影重重。
影片中呈现的是女人三次的闲聊。
每一场聊天看似很普通,就连尬聊最后也找到了自然的平衡点。
女人们都在不紧不慢的聊着天,真的很日常。
金敏喜各种角度都很美。
虽然她可能整过容,但是洪导的爱加持看上去安然,自在,从容。
将日常琐事和男欢女爱赋予哲学意味,借此挖掘人性的复杂与善变,据说一直是洪常秀最喜欢的电影主题。
“遇上金敏喜之后,洪常秀的电影有了些微妙的调整,男性开始退潮,成为背景,更多的女性视角,动人的女性互助和友谊,她们真诚地提出问题,诚实生活,坦荡地体验着人这场悲剧和困境,并因此焕发出一丝动人的神圣。
”这样的电影虽然也是在吃饭喝酒聊天和抽烟,但是耐着性子看完是豁然开朗,逸趣横生。
电影没有章法。
夏夜9点之后,广场上跳舞的大妈,纳凉的大人和小孩渐渐散去。
玩滑板的妞,遇到了一起玩的小伙伴,看到广场空些了,舍不得离开,又去玩了。
你真的觉得关住女人的是生活吗?
女主人公趁丈夫休假的三次拜访,分别到了不同的朋友家,和对方的聊天中,慢慢掌握对方生活的状态,生活的不如意,鸡零狗碎,似乎每个人过得还好,似乎她们又都过得一般,充斥着生活的不如意,找不到的工作,被母亲抛弃的女儿,被邻居投诉的猫,被男诗人纠缠的情感纠葛。
而推开窗,仁山的风景,花房又给人开阔,希望的感觉。
似乎逃走的是一个女人,抽离不如意的、无聊的生活几天,摆脱无人光顾的花店,在影院这个特殊的场域寻找某种开启新生活的契机。
只是,监控,摄像机形成的新窗口,却又血淋淋地揭示出生活的不如意,半夜徘徊吸烟的26岁少女,在门外祈求爱情的26岁男诗人,和当年逃离三角纠纷的女主。
最后的最后,女主再度遁入电影院,进入虚幻的叙事(片尾的海水拍打着海岸),逃离真实的生活(片头的小鸡啄米),只是这世界真的有可以逃避的地方吗?
还是很有意思的,克制的对话中暗藏汹涌,最后女主观看的电影也变成了本片的镜头和结尾,观影者和被观看者合二为一。
對《草葉集》的一次完美精進。從《江邊旅館》開始,洪開始有意識地以狀態變量的貓對結構進行掌控,黑貓是顯眼的神祕性擾亂,而身處交流障礙中心所誘發幽默的尋常貓則是一場狡猾的催眠術,將觀眾吸引進語態上的混亂,在重複變化裡定位平衡。金敏喜與周圍角色中的位置,比以往更加妥貼也更加強勢,看似鬆弛的「進犯」。三段對話情境,分別對應「逃走」的三種時態,唯一不變的是對愛的依戀的訴說,交沓的話語正如海浪的往復,空有餘音。逃走的不僅是女性,被拒絕的男性背影也在逃走,金從觀念的容器中脫離出來,成為思想的主體,時而鬆弛時而緊張,持續著的回旋式走訪。
好奇怪的电影,无法评价。因为导演有名觉得镜头语言似乎应该有意义,但似乎有一些是没有……困惑……演员们演得都很好,都在细节里。
生活大概就是像藝術家般在鏡頭前不加思考地不斷重複自己說過的話
银幕内外,非常巧妙。心中第二喜欢的洪片。金敏喜像是一只流浪猫,从一座屋檐雀跃到另一座屋檐,在他人的生活垃圾中翻找秘密,吮吸营养。决不让人看见她漂亮的黑色皮毛下溃烂的伤口,和趾爪上的血迹。
题外话:国内缺乏有效的交流,希望也有一个洪常秀。他的技巧在简单中体现高级,是能够启发很多人并给予很多人灵感的“源头”,他用一种方式降低了电影创作的门槛。因此,他也成了这届平遥被青年导演作品CALL最多的名字。他会流传很久的。
推荐洪常秀的片子给朋友,对方说:只有你们这些婚后不安分的文艺中年男子才能理解彼此吧。我:???
那些曾经的男人们变成了女人们,洪尚秀内心里对女性的爱就没停过,越来越有一种trans的潜质了。“话一遍遍重复,怎么可能是真诚的呢?”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嘲讽。
这作家属性确实挺明显的,比起其他韩影来说,就是不大欣赏得来。
86. 像是写给洪电影里那些女人们的情书,四位演员都出演过不少前作,她们的角色都是逃走的女人,不开心、被压制,也代表着更成熟的女性心理,随着年龄增长更知道自己要什么,经济独立,搬到想住的地方,爱乡下多过城市,爱动物多过爱人,从爱与不爱的判断变为“每日感受一些爱”,服装不仅更成熟且有让人物对称的功能。镜头下的两位女人们通常也是平行、对称的,体现平等对话、互相关怀,一起抽烟喝酒进食。一如既往地,每次镜头变焦都代表着话题层次的变化。过往作品中的创作者角色,这回属于那些被谈论在镜头外的男人们,他们是剧作者、作家、翻译者。出现多次的山岚,既是年龄增长眼界改变的一个标志,也多次被用来转场,描摹重复对称的结构。金敏喜扮演了观众的角色:监视镜头的观众、窗户山岚景框的观众、电影银幕的观众(最后逃离到电影院)。
受够了男人逃家的女人,想在女性朋友中透口气,却数次被男性打扰,为妻子讨说法的男人,为自己讨妻子的男人,甚至看个电影都能偶遇前男友,对方一脸自信的笃定女人看电影是借口,找他才是目的,给女人都气笑了,只有躲进空无一人的放映厅,看着屏幕上的潮起潮落,才能寻回一时的平静。
铁打的洪式反复和推拉,门口互相礼貌"对喷"那个镜头简直有如神助,连最后猫的动作都那么牛逼,有这一场戏,对这一部而言,足矣~
山景房地产广告推销片。
不好意思我个人真的好喜欢啊啊啊啊啊啊💕
洪尚秀把三个不同的故事放入同一个框架,屋里的男人,藕断丝连着女性的脉搏,屋外的男人,契而不舍的扰乱女性的生活,公鸡可以靠啄母鸡颈上羽毛展现武力,猫咪吃饭存活就不可以吗?
洪尚秀已经完全不顾任何视听语言了,看了金敏喜七十多分钟的尬聊,我突然觉得直接听音频也未尝不可。第一个短发女削苹果技术很不错。扰人的猫、扰人的邻居、扰人的诗人、扰人的男人。
洪常秀电影里的男人经常是一副痴情可怜样,苦苦央求女人,但又滥情不负责任。这部少了男性角色,感觉也少了一点火花。
第一次看洪常秀导演作品,对这种镜头推进的方式感觉很好奇,片子也缺乏电影质感。但是内涵特别好。全程基本都是女人的戏,能拍好很难,但是就是好看,尤其有趣的是,就是女人两两对谈,男人拒之门外,其中又有很多女人微妙的东西,竟然都拍出来了,看完想,究竟谁是逃走的女人?也许都是,女人可能终于厌倦了男人,可是逃不开男人,逃不开情感,也逃不开虚荣。
以几场异性张力对话来做尾声的女性闲聊
洪常秀离侯麦还差100个加瑞尔,离伍迪艾伦还差10个侯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