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朱元璋

主演:胡军,剧雪,郑晓宁,鄂布斯,杨洪武,陈长海,包德磐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6

《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 剧照 NO.1朱元璋 剧照 NO.2朱元璋 剧照 NO.3朱元璋 剧照 NO.4朱元璋 剧照 NO.5朱元璋 剧照 NO.6朱元璋 剧照 NO.13朱元璋 剧照 NO.14朱元璋 剧照 NO.15朱元璋 剧照 NO.16朱元璋 剧照 NO.17朱元璋 剧照 NO.18朱元璋 剧照 NO.19朱元璋 剧照 NO.20

《朱元璋》剧情介绍

朱元璋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丐,后又遁入空门。他走投无路,参加了义军,从此南征北战,一步步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朱元璋心思缜密,把徐达、汤和等一批将才笼络在自己身边,对李善长、刘伯温等文人礼遇有加。在鄱阳湖大水战中,他以少胜多,一举消灭了劲敌陈友谅,创建了明朝。 明朝建立后,他厉行改制严惩贪官污吏,创造了诸多治国新法,使国家迅速恢复生机。但同时,为了朱家江山永固,他大开杀戒…… 马皇后在对朱元璋的爱与恨中死去,继而太子朱标也猝然身亡,朱元璋悲痛欲绝,最终自己也随着落山的夕阳一起走向了人生的终点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情剑盗宝奇葩之猎肉杀身特殊保镖5·无限街区你伤害了我法证先锋2我爱HK开心万岁亲密活尸电梯夏娃我在天堂等你加菲猫征服魔侦探洛基RAGNAROK侠探锦毛鼠之血光再起我的奇妙室友结缘千万里逃出克隆岛催眠傩教经济海底小纵队:洞穴大冒险你的传奇之危机四伏我是顾家男泰逗2018破碎的愤怒独角兽战争音乐教师男神在左冤家在右玛·鲁特苦妓追忆录古窑迷踪

《朱元璋》长篇影评

 1 ) 也许,死是最好的结束——刘伯温

对于刘伯温,看的事情很透,一眼看到未来,后面发生的事情也许都在他的预料当中,可是他没有办法……原本想归隐,回青田老家;皇上的恩威他也看的透,不得不又回来。

他是回来了,可是心却不在这(已经看透了,很无奈的选择……)最后被歹人下药毒死,很凄惨,更应该说是“恨”小人的卑鄙,“悲”刘伯温的结局。

可反过来想想,也只有死能结束这躲不过的一切,这也是他“梦寐以求”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做到了“大智若愚”,可是仍然没有用……

 2 ) 忠诚和清贫

追着看完,是受了妈妈的影响!

开始的时候是妈妈在看,偶尔我也去瞅几眼,后来她经常说到的时候自己也看了下还是被吸引了!

结果全家都来看了!

很多的时候都在感慨!

人其实很多的时候的一些做法,会有怎样的结果的!

确切的说演员都是表演的比较到位的!

朱元璋的扮演者胡军,刘伯温的扮演者郑晓宁等,感觉还是郑晓宁是最出色的!

一直也都被他揪着心!

以至于一度在百度里搜索者刘伯温的介绍!

看完后思绪万千啊!

前面的战斗令人激动,后面的杀人同样令人激动!

"皇上杀人,是一种需要!

”玉儿似乎还是感觉到了政治的那种冷酷与无奈了!

朱元璋虽然以前对他是有过很好的感觉,看完了才知道,其实人都不是那么完美的!

刘伯温很多的时候感觉刘伯温很不值的,为了朱元璋的出谋划策!

鞠躬尽瘁!

忠心耿耿!

可是到头来换来了什么?

是无米下锅,备受怨恨,死都不可以死,病都不可以病,连卸甲归田都不安宁,或者说是根本都不让你去卸甲归田,什么惹人恼的事情都要来做,而且还不可以说不,衣不景,食不富,心不宁。。。。。

这样值吗,难道十年寒窗就是为了换这个!

换来家人担心,穷到卖扇子都不可以来填肚子。

招人威胁,且无人撑腰,连自己一心辅助的人都对自己猜疑,冷落!

那么世界还需要忠诚的人么,还需要正直的人么,还需要廉洁的人么,还需要为真理献身的人么?

需要的(起码老师是这样教我们的!

)!

他们是绿叶,奸恶的人,是需要他们来陪衬的!

老婆在和我讨论到他的时候, 我说刘伯温(片子里的)太不值得了,费尽千辛万苦抛头颅洒热血,换到了什么啊:猜忌!

冷落!

清苦!

老婆说:流芳百世!

我沉默了!

是啊流芳百世,千古英名!

看来:人间正道是沧桑啊!

所以你要忠诚你必须清贫,你要正直你必须清苦!

那么十年寒窗为什么呢,难到是为了清贫和清苦?

艰苦奋斗是为了什么呢,难到是为了清贫和清苦?

人为之奋斗的难道是清苦和清贫?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还是没有答案!

或许人的本身就是个悲剧吧?

那么我们还出生干什么呢?

朱元璋 他确实很聪明,片子里他有的时候比李善长刘伯温都要聪明,他很勇敢和徐达汤和一样视死如归,他很残酷患难兄弟一样杀,功勋卓著一样杀,当然贪赃枉法肯定杀。

但是多少有的时候感觉还是过了点(或许他也只有这样做了),比如蓝玉如果知道后面他会被诛九族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在洪都死扛117天。

(估计他不会!

)当然蓝玉的死,蓝玉他自己也是要付责任的,骄兵悍将!

其实他是典型,而且查过百度里发现他和胡惟庸甚至为了财富而卖国!

李善长知道后面他被诛九族他会不会去辅佐朱元璋?

(估计他也不会!

)他是现实的!

但是他也是该死的,刘伯温如果知道他后来的下场,他会不会辅佐朱元璋?

(估计他还是会的)为什么?

因为,他心里有天下!

(起码片子里给我们的感觉他是会的?

)可是没有如果,因为可能很多时候朱元璋也不知道他后面会变成那样,他没有想到要保江山社稷就需要有那么多的人去死,等到他得了天下才知道:“人心是贪婪的,人心也是自私的!

”(像是《大秦帝国》里的荀子说的:人之初,性本恶!

)哪怕应该还是不应该,哪怕忘情还是负义!

你们都要死!

必须死!

在他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就要好好的去鼓励好他们,拼命吧我会给你荣华富贵的,拼命吧我会让你光宗耀祖的!

只要你们卖命!

成就我们的江山吧!

成了我还是忘不了你们的,多少朱元璋还是做到了!

所以你乖还是会分一杯羹给你的,像徐达还是比较安分守己的,起码自己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所以基本上徐达还是颐养天年的,但是后面他的死更多体现的是他的义气,自己的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友都死了,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李善友就没有那么矜持了,权大了就有点飘飘然了,就可以独断专行了,就可以无法无天了!

这样结果还是自取灭亡了!

(你活着我怎么睡的着啊!

)朱元璋是幸运的,他碰到了马姑娘,这个是他的开始,而且他也是很会把握机会的!

将兵将将他都是有一手的!

唯独刘伯温他是最不可以容忍,或许他对刘伯温的恨更多的是刘伯温的才学和高傲了!

 3 ) 甩康熙八条街

前半段马马虎虎,后半段渐入佳境,真是越往后越好看。

刘伯温真是儒雅,也明确表现了刘的政务能力确实是不如李善长和胡惟庸。

虽不像大部分剧里体现的那样神机妙算,但也是绝大多数事情都能看透,这剧一个很大的主题就是朱和刘之间斗智,一个连哄带吓,一个小心翼翼揣摩。

朱元璋李善长胡惟庸也很符合想象。

确实是一个农民的政治理想所能实现的最好的程度了。

论思想深度甩《康熙》八条街,当然还是不能跟大明王朝那种神剧比。

搞不明白康熙那种剧竟然有九点几分。

 4 ) 当上皇帝就已经不是人了,而是国家机器

虽然是06年拍的,现在看起来仍感觉很新。

看完全剧,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当一个人成为皇帝之后,他就已经不是人了,而是国家机器。

为了国家,必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杀不想杀的人,而这一切完成之后,留给自己的竟然只有孤独。

如此多的处心积虑为了江山基业,所有的刺都被拔掉,不但不能保千秋万世,甚至促进了王朝的灭亡。

个人觉得,拔刺也不能全拔,留几根刺可能会延续得更久点,当然,最终还是逃离不了灭亡的。

 5 ) 看了《朱元璋》,就似看完了一部缩减版资治通鉴!

《朱元璋》的剧情、和人物都拍的大部分符合历史,当然也有一些不符合。

可能是为了整个电视剧的进展而做了局部修正,但是大体和历史还算接近。

《朱元璋》里面的故事和人物特点,很符合人的本质、真实面目。

就拿朱元璋本人来说,他有私心、野心、经常刚愎自用、为了一时泄愤,痛下杀手,杀人如麻,甚至错杀无辜,很多不合理不合情的决断都在他看来是正确的。

这部电视剧,不像有的电视剧好人坏人分界明显,有的电视剧把好人演的天衣无缝,没有半点污渍缺点,把皇上演的都是那么兢兢业业、与臣与民同心同德,其实呢?

真实情况有多少是?

《朱元璋》这部电视剧拍的很接地气,里面没有明显的坏人和好人,朱元璋时好时坏,这个就看我们怎么定义好与坏的意义了。

李善长、胡惟庸、杨宪就坏吗?

他们也是勤政的代表,心里时刻是为国家着想,还经常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出良策。

他们唯一的缺点就是功利心重吧,都想官越当越大。

再说他们也是派系纷争而产生争斗,甚至想借皇上的手置对手于死地。

刘伯温就是好吗?

他明哲保身,不出来做官,想撂挑子回归故乡,对于国家来说,这是自私,对于自己来说这是明哲保身。

这部电视剧里面演的很符合现实,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里面没有明显坏人与好人。

里面感情戏很少,剧情故事线也显得无聊,因为很多剧情贴近历史,历史嘛,本身就这样是干燥无味的。

只有现在一些穿越剧、宫廷剧他们可以把一个故事演绎的出神入化、也演绎的南辕北辙,失去了历史剧的意味。

很坏很坏的人没得,我觉得电视剧里面没得反面角色,像赵高、魏忠贤这种祸国殃民、麻痹皇上、让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大臣没得。

他们都是一心为皇上,只是派系斗争才产生了很多不同意见,皇上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平衡朝廷里面的权力和权利,以达到平衡!

这里要说明一下,看《朱元璋》学习管理,也学会看透每个人都有私心。

这部电视剧很值得看,值得学习,贴近生活、接地气的电视剧少了,洗脑传销式的电视剧看起没意思,如同爵没水分的甘蔗,无味也,也浪费时间。

力荐!

 6 ) 这两个都是我,朱元璋

陈友谅都知道,斩人不一定是为了做事而杀鸡儆猴,更多是为了立权而斩将立威,但立威要注意时势风向。

若是手擎火炬,那便是风助火势;若是手掌孤灯,那必然是风吹灯熄。

“王公大臣,不知危亡吗?

”“你以为,就你知道危亡?

那些王公大臣比你更知危亡,他们早把家眷、财产搬到上都去了。

”哪有大人不知天下大势的道理,要么是声色犬马夜夜笙歌不肯睁眼,要么是高谈阔论党争权斗暗中移民。

天威难测不错,勿擅揣圣意也没错,这都是帝王之术罢了,但是隔得远了就一定看不清了,哪怕有铜管也是一样,甚至只会将屏障织得更密。

记得数年前和家父讨论时曾说起,朱元璋既然传位朱允炆,又为何给予朱棣等王那么大军权。

我当时想来,一来当然是朱元璋作为小民出身,信子不信臣是思想遗留;二来他也未必没想过藩王可能造反,但若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连此事都处理不了,那兴许就应该让靖难发生,好歹肉还是烂在了自己朱家这口锅里罢。

“如果你这一刀砍下去,不能让他身首异处,那么你这一刀就万万不要砍下去。

引而不发比离弦利箭更厉害。

”这不只是在说杀伐果决,更重要的是说不要把刀刃用在太多脖子上,刀刃若新发于硎是因为用的巧,也是因为用的少,用多了总有砍卷刃的那一天,那一天也正是自己的脖子变成疤的时候。

特务机关不比文官集团,他们出身低微依附皇权类似于宦官,他们可以帮皇权鞭策官僚体系,却做不到让国家机器润滑起来,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阻塞活塞运转的污泥。

就像看瓜甜不甜熟不熟轻轻拍拍即可,若是打了洞虽然尝到了但再也不可能塞回去了,即使把每块瓜皮都塞回去它也早已经死了。

“不知道洞里有什么就根本不要去掏,同样的道理,不知道查出什么样的事情,就根本不要去查。

”刘伯温此言,Humphrey也说过,说明这可能是官僚体系的最终必备的潜规则之一,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一个稳定的体系,也许也只能维持一个稳定的体系。

“养身之道在于养心,心静,身子骨就轻松,若是用心太过,就容易把心用灼了。

”幼时总觉心思缜密是优点,长大才窥见优点必有缺点,心力得省着用,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哪一种都好,只求别虚度谨慎。

 7 ) 朱标为什么被称为权利最大的太子?

转载自:https://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4019015042230.html 朱元璋称帝以后,朱标便被立为太子。

,朱元璋也与其他害怕太子夺权的皇帝不同,直接任李善长为太子少师、徐达为太子少傅,、常遇春为太子少保。

可以说,朱元璋直接将大明帝国优秀的良臣良将们全部交给朱标,送入东宫之中。

等到朱标二十二岁后,朱元璋下令一切事务可由太子决断。

要知道,当时的朱标还不是皇帝,仅仅只是太子,但他却有着决断诸事的权力,不用我多说这权力之大可想而知。

朱元璋十分宠溺朱标,毕竟朱标作为自己的嫡子,他自然尽全力培养朱标,为其请了大儒宋濂教授知识学问,成为吴王后又立马册封其为世子,就是为了要其可以继承自己位置,并告知其打天下不易,守天下关键就是明君,朱标听取朱元璋建议,了解百姓疾苦,看出朱元璋对于朱标是有很高的期望。

 8 ) 服饰粗糙,场景老旧,配角台词业余,但真的是经典!

太好看了!

也就是因为演员不做作,真实!

编剧写的靠谱,导演也是人才!

才造就这部佳作啊!

朱元璋,汤和!

刘伯温演员都太好了!

真的喜欢!

这剧起码9.5以上!

比大明1566好看太多了!

塑造的朱元璋霸气!

接地气!

阴狠毒辣!

而又心系百姓!

刘伯温慵懒!

一身正气!

无所畏惧!

蓝玉豪气!

是个嗜血疯子!

印象最深就是这三个角色!

 9 ) 朱元璋

这部剧起初就很喜欢看,后来又看过几遍,认为胡军版是众多朱元璋中最形象饱满的。

有底层劳动者的朴实勤劳,在乱世争王时求贤若渴,知人善用,勤学,狡黠,刚硬果敢;洪武帝专权,制衡臣子老谋深算还有点小心眼,杀勋爵,施严法酷刑,科考取材......过程中总要波折一番杀些个坏官。

“蓝玉案”“胡惟庸案”所杀人数触目惊心。

战乱后的官家与民并不好过多少啊~好在剧中皇后识大体宽和,好在前有创业兄弟情,好在刘伯温智慧忠厚还有牛般的倔强呃,好在虎子的爱情圆满,好在朱元璋是个勤勉能安社稷的君王,使故事不至于太沉重。

剧名《朱元璋》,起初一直当这是一部历史正剧看的。

但看到几处情节明显与史书记载不同,尤其“蓝玉守洪都”,还是把它当作是朱元璋的创业故事吧。

片尾曲《童年我们是朋友》附以童声唱童年,版面是童年朱元璋汤和徐达+毛笔书写的歌词,既真实又梦幻,既感怀又有些许慰藉!

童年我们是朋友一年一岁手拉着手曾经有一个小心愿人生路上一起走问天下英雄有几多爱恨看千古江山星走云流刀光里成了多少英雄志马蹄下踏碎万家愁问天下英雄谁评说功过看千古江山来去春秋夕阳下再回首一曲童谣天地悠悠

 10 ) 伴君伴虎自古云

先吐槽一下雷点。

这剧粗看还可以,写意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主角刻画的也还不错;但是近看细节忒不讲究,很多配角的造型和演技令人不敢恭维,一些对史实的改编也别扭。

比如陈友谅的大光头(真的不是影射什么吗),徐达成了莽夫,蓝玉的事迹移花接木,又比如一些奇葩台词,什么“大人太浪漫了”、“扬州三年复兴计划"(真的不是又在影射什么吗),古代的帝王将相时不时的蹦出几句现代党政报告的语言,简直穿越。

哭笑不得之余百度一查,编剧朱苏进……新三国的编剧……也就见怪不怪了。

吐槽完毕进入正题。

胡军是个好演员,演得非常有层次,剧中的朱元璋,年轻时候文韬武略,知人善任,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也有质朴可爱的一面,有时候耍耍驭下的手腕,嘴一撅狡黠一笑,冲淡了帝王权术的寒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帝国基业的建立,百业复兴,可爱的义军首领朱重八渐渐成为了专断多疑的大明天子朱洪武,夫妻,父子,亲戚,朋友,同乡,这些人伦都被君臣二字压过去了。

剧末苍老孤独的朱元璋建起了皇权最稳固的帝国,也失去了最爱的发妻和最倚重的长子,失去了当年白手起家的老战友们。

夫妻的爱情,父子的亲情,朋友乡邻战友的友谊和义气,这些都是人的感情。

富有四海的朱元璋,是一个皇帝,是明帝国的至高独裁者,是一个政治机构,是权力的符号,唯独不是人。

正常人当不了独裁者,独裁者都不是正常人。

百官觳觫,百姓就真的能安居乐业吗?

我对此表示怀疑。

和蒙元异族、元末乱世比烂,那是耍流氓。

再说刘伯温,郑晓宁演的刘基,不是民间传说里的神棍刘伯温,而是被理想信念(或者说名垂青史为帝王师的欲望)绑上权力战车的可怜儒家知识分子,他是个智者,并不全知全能的、有缺陷的智者,早早预见了自己的命运,却又无可奈何,挣扎着想抽身自保,却依然一步一步陷入泥沼。

开头那位意气风发、清高倨傲的高山名士,被朱八八连哄带吓唬折腾了三十多集,虐成了病弱小媳妇,有病不治只求一死。

他看到了自己的结局,也看到所有人的结局。

他看到了朱元璋是可怕的,伴君如伴虎,可是作为一个古人,他也跳不出君臣的圈子。

绝对权力是可怕的,剧里一个个围绕权力营营汲汲的文臣武将不论忠奸贤愚最后都逃不过白刃加颈,不死也得丢掉半条命。

刘基死了,解脱了,儿子没逃过去,那是后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想”藏之名山‘的遗稿,到头来还是要给皇帝的。

电视剧里,编导让刘基临死前想的还是朱元璋、马皇后的知遇之恩,殊为可怜。

古人也就只能这样了,希望后人可以不至于此。

PS:大爱郑晓宁老师,老帅哥,嗓音迷人,自带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气场,穿上士人的袍服,太像想象中的古代高级文官,苏苏苏苏苏。

李善长演的也好棒,老演员演技就是好,长得虽然不是帅爷爷,但让人挪不开眼,演起来非常有层次感。

剧里的李善长,跟刘伯温是一黑一白,一阴一阳,互为对照。

他们明争暗斗了一辈子,谁赢了?

不过是皇帝手中的棋子。

通篇看下来,剧中的两对师徒,李善长——胡惟庸,刘伯温——杨宪,可以说是两两对照。

权力欲弱的刘伯温,没能全身而退,权力欲强的李善长,逃不过权力反噬。

杨宪,胡惟庸,更是下场极惨。

刻画杨宪,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

历史上的杨宪是有争议的,案子是不是冤案,这是历史学家的事,我只说电视剧里的杨宪,亮相无比主旋律,儒生肩挑重担,胼手砥足,重振扬州(复兴扬州的三年规划超额完成这个设定不能细想,越想越觉得是影射),帮助老师刘伯温对抗胡惟庸射来的明枪暗箭,怎么看都是个正面人物。

但随着剧情一步步推进,他的真面目也显露出来,一个可怕的酷吏,而他被惩治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是酷吏,是因为他搞面子工程欺骗皇帝。

他死了,被胡惟庸奉旨处死了,这不叫伏法,叫死于政治问题。

胡惟庸也一样,我们都知道他是奸臣传上的人物,演员长得也着实不像好人,开头貌似忠厚可靠,其实笑里藏刀,处处针对被观众预设为好人的刘伯温,怎么看都是板上钉钉的奸臣。

但电视剧里胡惟庸死得比杨宪像样,倒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佞臣(。。。。

),颇有一点生不得五鼎食死当五鼎烹的劲头。

演员演得其实不错,但长得,一看就是反派好吗……多眼拙才会认为他忠厚……最后胡惟庸也死了,死得很惨,可他这也不叫伏法。

剧里没人是伏法而死,因为根本没有什么法。

马皇后演得也非常好。

对剧雪的印象是蔡文姬,好美好端庄。

剧中的马皇后,代表了朱元璋的人性。

马皇后死了,朱元璋身上也就没有什么人类的东西了,只剩下皇帝这个残酷无情的政府职能机构。

可惜,可怜,可叹。

汤和的演员,是小时候看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庞涓,帅大叔上将军哪儿去了,这个胖大叔是谁啊,泪奔。

徐达的人设不吐槽了,这个赳赳武夫是谁啊?

说好的儒将呢?

剧里采用了朱元璋送烧鹅的设定,真真假假就这么一看吧。

我看着这演员就想起耶律洪基,这儿跟萧峰再续前缘了,当年耶律洪基逼得萧峰自尽,如今徐达被朱八八送了烧鹅,真是冥冥之中的轮回(呸)。

想起金庸小说里,也不知是原创还是哪儿找出来的曲词:无官方是一身轻,伴君伴虎自古云。

归家便是三生幸,鸟尽弓藏走狗烹!

子胥功高吴王忌,文种灭吴身首分!

可惜了淮阴命,空留下武穆名,大功谁及徐将军?

神机妙算刘伯温,算不到:大明天子坐龙廷,文武功臣命归阴。

因此上,急回头死里逃生;因此上,急回头死里逃生、君王下旨拿功臣,剑拥兵围,绳缠索绑,肉颤心惊。

恨不能,得便处投河跳井。

悔不及,起初时诈死埋名。

今日的一缕英魂,昨日的万里长城!

最后借用一句评论金瓶梅的话评论这一版《朱元璋》: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希望,也仅仅是希望,这段儿充满了即视感的历史,永远只是历史。

《朱元璋》短评

可能不尽如史实,但是全员演技在线,还是好看的

5分钟前
  • 梦游
  • 力荐

演员的演技都还不错,剧情有地方不太连贯。但是台词实在太粗陋了,完全配不上演技和剧情,比如很多称呼的错漏,比如多次称呼王为陛下,称呼驸马为殿下等等,还有一些词语发音不准确等等不一而足。

6分钟前
  • 老板
  • 还行

胡军演的挺好的,朱元璋形象比较鲜活

8分钟前
  • 然悔悟
  • 还行

胡军的表演真是精湛,把一位布衣帝王的憨厚、粗犷、精明、雄猜甚至恐怖,方方面面演绎得淋漓尽致。可惜啊编剧是朱苏进,于是我们就只有半部创业史和半部老刘背锅史可以看了。

13分钟前
  • wtj1990
  • 还行

几个主角真的强,但配角太搞笑了吧

17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看了点,和大明王朝1566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20分钟前
  • KG
  • 较差

老朱还是狠,杀了几乎所有功臣。

22分钟前
  • 回到未来
  • 推荐

黑料合订版

26分钟前
  • 阿扎尔97fan
  • 较差

武戏糙,文戏尚可,改编太多,野史多,朱文正、李文忠、冯胜、付友德等都没有提及。几位主演演技不错,群演简直没法看

30分钟前
  • 斯特
  • 还行

一般

31分钟前
  • 麦子
  • 较差

剧本和导演都太老了,经费也看得出来一般,想复刻康熙大帝,但使不上劲。前半段打天下有点敷衍,可能是经费导致的。后半段全是宫斗加反腐剧,很有时代特征。胡军演这种草根皇帝简直信手拈来,很多收音是现场收的,那气势加上那身形,绝了。可惜年代过于久远,前半段敷衍,后半段精细反差感很大,观感很奇怪。

32分钟前
  • Restless Soul
  • 还行

看了魔法师的推荐去瞅了瞅,主要演员把这部戏给救了呀

33分钟前
  • 马夫蒂纳维艾林
  • 还行

孤家寡人是怎样炼成的。

34分钟前
  • 拖延者费边
  • 还行

挺好,只是有些场景拍的水平实在是差。

37分钟前
  • 电影人生
  • 还行

有点儿戏化了

41分钟前
  • 追寻
  • 很差

一些让人极度讨厌的史观

46分钟前
  • 槁榆
  • 很差

当时热播的时候,我觉得拍的质量一般没有看,这几天以1.5倍速看完,朱真的是狠辣手段,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强权在握,清肃杀伐,朱标真的惨,刘伯温没有辜负时代,时代辜负了他

49分钟前
  • Tizzy
  • 还行

朱元璋着墨最多,刻画得算是比较好了,也撑起了整部剧,其他大多数人物处理得也就有些粗糙了。

54分钟前
  • 双城记
  • 还行

成功的让我讨厌起了朱元璋,也讨厌这些只懂杀戮的草莽,旧社会再怎么美化也是吃人的社会,一个借口一个理由就可以随便屠戮几万人。

59分钟前
  • 饭团
  • 很差

前面的战争戏一塌糊涂,群众演员忒不敬业了·······里面胡惟庸倒是亮点

60分钟前
  • 瘦马颊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