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有个重要概念没有搞清楚:既然全世界都知道如果甄子丹出演一部叫《武侠》的电影,那么他在片中的角色就注定是个高手,这种情况下,你为什么还要让是否会功夫成为一种悬念呢?
这是没有道理的。
或许观众并不十分清楚开场那两个悍匪是如何被打死的,但那又如何?
只要对手是甄子丹,人就一定是他杀的!
如此的心理预期之下,观众的关注焦点就不再是他通过何种高深莫测的武功打死的对方,而必定转为他的高手身份何时暴露。
可何时暴露身份的故事模型,是只适于希区柯克风格,而非克里斯蒂风格的。
你不能在大家都知道他是凶手的情况下(即使你故事里还没说,但从选角那一天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再一步步的去论证他为什么是凶手。
换言之,陈可辛所精心设计的有关金城武的所有刑侦推理戏,无论是四川话旁白、各种闪回(闪的很乱,没有章法),还是炫目的搏斗现场的情景再现,在这样的格局下都已变成了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那个“奇异的旅程”式的所谓血管微观武侠也因此失去了最基本的叙事功能而沦为单纯炫耀大片档次的视觉噱头。
退一步说,即使我们对金城武的无谓调查不去过分追究,陈可辛好像也并没有提供多少与推理剧相匹配的高智商的精彩桥段:尸首耳下刺字如此明显,换做任何一个普通仵作也都应该很快发现;强行借宿半夜“验尸”算是哪门刑侦术?
最离谱的是试探武功时的挑人下崖和背后下刀。
那边你通篇都在鼓吹不徇私情法律至上的现代观念,这里仅仅出于怀疑就不顾嫌犯死活?
如果最后证明他真的不会武功当场摔死或砍死,情何以堪?
这到底算是导演在有意打造一个行为与思维的矛盾体,还是因缺少足够艺术想象力不知如何让双雄互动的更为有趣所致?
个人趋向于后者。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对于捕快一角,导演的确存在着打造金田一式的大智若愚的企图心。
但由于智的诠释力度普遍不足,角色最终显得有点真愚。
不过,金城武从赤壁孔明那里延续下来的神经质的基情表演风格倒还贴切。
等甄子丹供认不讳身份曝露之后,导演江郎才尽,故事也平铺直叙一泄到底:抄近路回县城,又是自以为很紧张很抓人而实际无论从角色性格还是故事走向上都不存在第二种可能性的一场戏;仇家获悉的方式也同样很“抄近路”:贪官直接去告密。
之后呢,与几乎所有甄子丹电影一样,银幕被武戏所接管。
而负责串联打斗的几场文戏(比如断臂和摔娃)也只能回到了廉价煽情的老路上——其中王羽乍见甄子丹自断左臂后的悲愤表情仿佛在说:我的梗,你怎么说了?!
这就不如去年上映的两部同类型武侠大片:《剑雨》和《通天帝国》。
前者,虽然韩国明星加盟这条额外线索也足以让观众猜出几分端倪,但好歹编导知道此类故事的结局一定要有悬念和情节突变,不能简单的一武到底;而后者则更出色一些。
各种复杂纷乱的支线情节无论水准如何,至少牵着观众的鼻子兜了一个大圈,使他们几乎忘记开场就已经交代过的那位同样是大明星所饰演的真凶。
如果我这是我暑期看到的第一部电影,我会毫不犹豫滴砸下两颗星——为了金城武和甄子丹的基情。
然而它幸运地在我看过了天际浩劫 雪花秘扇 这两朵奇葩之后出现,这导致我竟然觉得武侠还是能看下去的。
DEMO, 看过平田的世界的米那,有木有觉得这剧情略显眼熟?
Still not sure what I'm talking about? 1.2.3, let's g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叫金喜真悲剧唐龙我有些与众不同我已经察觉到了我察觉到自己其实是武侠里面的人物这次元还真是个不毛之地啊连根毛儿都没有话说回来 我到底是个谁啊干点儿啥好呢?
既然是武侠首先还得有个宿敌之类的登场才...(阿玉出现)金喜:我嘞个去 这货不是宿敌这货不是宿敌阿玉:找到你了喔 我的宿敌 金喜君!
金喜:果然是宿敌啊 我去还头顶内裤...喂 喂喂 你这造型略显犀利了吧?
还有 你这萌系发型...等等 话说回来 你到底是我的什么宿敌啊阿玉:不管你承不承认 我是你真悲剧唐龙的情敌!
金喜:情敌?!
就凭你这货?!
阿玉:我一定会从你手上把百九夺走的!
金喜:百九?
我还有个叫百九的恋人吗?
好吧 我一定不会让这蛋疼的家伙夺走叶子的...〔咔哒!
〕(百九出现)金喜:我嘞个去 这货不是百九这货不是百九百九:喂 金喜君金喜:嘴里伴着屎一样的东西说话了!
不妙啊 貌似认识我拜托了 这人可千万别是百九啊百九:其实 我就是你的恋人百九 咳...金喜:还真是百九啊 我去吐出屎了 笨蛋不过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的话看起来似乎也变得有点儿可爱了与其说他是「百九」倒不如说他是「爷们儿」怎么回事儿 挺带感嘛我的恋人...阿玉:禽兽 丫嚣张个屁啊一决雌雄吧 金喜!
(亮鱼泡吧魂淡!
)拳湿之间的决斗!
金喜:什么 我原来是个拳湿吗是哪门哪派啊还有 什么时候学的?
应该还有个湿父什么...〔咔哒!
〕(湿父出现)金喜:我嘞个去 这货不是湿父这货不是湿父湿父:别输了金喜军加勒个油金喜:真是湿父啊「加勒个油」这么非主流...我还真是拳湿啊知道了这点力量似乎涌上来了应该是 什么波什么的...龟派气功...湿伯:啊...已募集...金喜:湿父?
诶?
这什么波啊 真够恶心的这拳还真湿啊嘞?
可湿父明明在这儿啊那这货到底是...湿父:欧巴金喜:湿父他哥!
还是俩棒子思密达!
〔宿敌飘过〕金喜:诶?
移形换影?
从开始忘了这货呀貌似有两手 明明还头顶内裤(一裤子哦!
)再怎么说我也是个拳湿 不会轻易认输的嘿嘿嘿 终于变得有点武侠样了... 嚯呀!
阿玉:额内裤〔倒地〕我这辈子值啦金喜:诶?
不是个这吧就这人生还值呐你这整个儿一杯具啊!
你还「额内裤」地吐了个槽...阿玉:我要便当了 平田「呜嘻嘻哟拳」果然名不虚传...金喜:「呜嘻嘻哟拳」是个啥呀 我的必杀技名字这么搓?
不勒个是吧湿父:「呜嘻嘻哟拳」是一脉相承的金喜:改个名吧 湿父还有你这摆的哪样POSE啊?!
湿父:你已经可以1V5了 金喜打倒肉山大魔王(你们懂的)指日可待啊金喜:肉山大魔王?
是吗 原来我还有灭那货的任务啊终于看到这个故事的主线目标...〔咔哒!
〕(肉山出现)金喜:我嘞个去 这货不是肉山这货不是肉山不过貌似就是这货了吧从之前故事的尿性来看 就是这货没跑了肉山:洒家XO肉山X大魔OO王金喜:果勒个然骨骼太惊奇了吧?!
肉山:噗啊!
(洒出血了)金喜:这么个洒家呀 不是个这吧肉山:洒家•这辈子•也值啦...金喜:你跟刚才那货够摆一茶几啦!
众人:万岁万岁万岁万岁万岁...平田:啊 貌似是要结束了啊不勒个是吧—————————————THE END————————————
不同于金庸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也不是古龙的仁侠仗义,豪放不羁。
陈可辛作品中的大侠们少了许面容模糊的侠性,多了些个性鲜明的人情。
他们更像普通人,面对各自的命运,充满着选择与挣扎。
在这部电影中,武侠二字是分开的。
甄子丹饰演的刘金喜在村民们眼中是一个为人正直,憨厚老实的普通人。
如果那俩个劫匪不出现,可能没人会发现他曾是杀人如麻嗜血如命,七十二地煞二当家唐龙。
十年前在屠夫灭门惨案中,被小孩临时前的一声哥哥所唤醒良知,从此选择逃出七十二煞组织,隐居山林,成为一个普通人。
十年后,当七十二煞找上门来,要他回归组织时,他毅然拒绝,选择为自己和妻儿而战,去挑战他眼中恍如魔神的义父。
为了家人,为了妻儿而抗争挣扎,有了代价,有了牵挂,便少了几分侠气。
有打斗有杀戮,但却侠气不足,甄子丹更多的体现了那个“武”字。
金城武饰演的徐百九是个合格的捕快,因为他尽职尽责,不得真相誓不罢休。
另一方面却又是个不合格的捕快,因为他过于善良,易为情所动。
内心又在法律与人性中千百次的挣扎,法究竟是不是比人重要,究竟应该法不容情,还是应当法外留情。
他选择放走那个偷钱的小孩,却不曾想到这个小孩不但不悔改,反而会下毒害死养父母。
他选择不放过卖假药的岳父,却不曾想到岳父会走上绝路,到死还不肯原谅他,甚至不允许他为自己上一炷香。
甚至连是否选择相信唐龙会改邪归正,都在内心千百次的挣扎。
幸好最后,选择相信唐龙,并与唐龙并肩作战。
通观全片,金城武打斗场面极少,也没有体现高强的武艺。
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他人,很少顾及到自己。
英雄往往是为自己而做,侠士却通常是为别人而为,也许就是全片“侠”之所在。
也许这样一句话可以很好的概括这部武侠:你眼中众神,不过模糊路人。
你眼中武侠,不过尽是挣扎。
“武侠”在这部电影中,不过是在命运中抗争挣扎的两个人。
不同于香港传统武侠片,也不同于徐老怪天马行空的新武侠。
《武侠》中一个个动作被镜头拆分,破碎感十足,也许不那么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但更有真实感。
除了传统武侠片中的恩怨情仇,厮杀打斗,此片更多的展现了普通人的平凡隐忍。
他们不像那些传统的大侠,快意恩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他们更如你我这些凡尘中人一般,有喜怒哀乐苦,有疯魔巅狂痴。
片中的甄子丹,不仅铁汉,更有柔情,面对妻儿,更多的是展现笑颜,一口白牙比满身肌肉更迷人。
金城武蹩脚的四川话,和那略显邋遢的造型,相比平时的俊朗逼人,这些反而更给观众一种带入感。
这些不同于传统武侠,展现出大侠们身上普通人的特质,也是此片吸引人的一个原因。
汤唯中规中矩的表演为这部电影添上一缕暖色,窦唯的音乐为这部男人的电影加上一声灵动。
王羽和惠英红两个老戏骨的表现更让人找到了近年很少在香港电影中感受的那种经典港片的滋味。
全片也是一个充满致敬味道的动作片,甄子丹最后的独臂持刀有几分向张彻纯然阳刚暴力的《独臂刀》致敬的意思,宛如精神分裂的捕快金城武也有几分搏击俱乐部的味道。
很多人感觉此片风格凌乱,全片不过拼凑而成,所以给予低分。
我想此问题可能出在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衔接上,前一个小时情节比较完整,但节奏拖沓,略显平淡。
没有那种很经典的桥段可以刺激到观众,让人有回味无穷的感觉,所以会有部分对文戏不甚感冒的观众昏昏欲睡。
到七十二地煞出场时,打斗戏顿时多了起来,精彩性有了,节奏也加快了。
但这个桥段却与全片整体风格不符,略显突兀。
前后段的衔接没有做好,全片风格没有统一,这也许便是影响此片总体观感及评分的重要原因。
相比于以上,结尾更让人值得玩味,也许新武侠,新在此处。
武艺高强的大BOSS没有如传统武侠片那样,被男主肌肉猛男甄子丹K.O,而是死于九霄云外的一次闪电打雷。
不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不是雷电劈恶人。
而是技术宅名侦探金城小武郎戳在BOSS身上的几根针引发的雷击惨案,技术宅拯救世界这个真理再一次被验证。
是的,我猜中了这个开头,却没猜中这个结局。
———————————————————微信请订阅:cmf2015 ,聊聊电影和美剧,写写故事和经历,文艺有趣可兼得。
1.迷走神经的位置很对,接下来又来什么点穴制造血栓.果然是豪斯那套,貌似很忠于科学,其实是科幻.2.中医那套不懂,不吐槽.3.主角说方言其他人都普通话,这坏毛病什么时候改啊....金美人的川音....无力吐槽.4.汤唯洗鱼泡,是做避孕套吗?5.侦探把疑犯弄下水,是抄的<超人>吗?女记者想试超人的超能力,自己往水里跳.6.没花什么功夫男主就承认身份了,电影才进行一半......所以根本不是悬疑片,前面铺那么多梗.7.人格分裂这种西片老梗.....再次懒得吐槽8.姜武真像加菲猫啊.9.兵贼对立的戏,高端的就<盗火线>,低端的就排长队了,这个可以跟队.真的不是两位爷演技差,人也演过叶问的,另一位虽然没有代表作,好歹这么多年的老人家.就没什么好梗给人家发挥.10.林爱华你好好的回去写男男女女谈情吧,男人戏你真的写不来.陈导演不要工作和人情不分!请尊重消费者.11.陈导演说,这么2的角色只有金美人来演,观众才不会骂人?可是我觉得黄渤来演更有喜剧效果吧.12.看到一小时的时候开始强烈感觉好冗长,庆幸没有买票进电影院,否则一定会打瞌睡...13.唐龙这个名字是像杀人者唐斩致敬?14.汤唯和那个轩尼诗一样,为了电影感就拼命松弛减少舞台腔,结果反而让人感觉超弱....都古装片了稍微端着点才有feel嘛,看惠英红那女王范儿,虽然你是演村姑.,也不能只会张着惊恐的眼睛发愣吧.15.死亡三期,哈哈哈哈哈哈哈16.其实已经和国际接轨了:大笔烧钱+大卡司+一流的技术部门+乱七八糟的剧本(超级英雄和大反派爹迪的爱恨情仇老掉牙故事)=关于超级英雄的暑期大烂片.17.一颗星给电影本身(这么多钱这么多人的劳动),另一颗星给前一刻钟,差点因为是bbc拍的<美丽中国>.18.有人说这是华语版<暴力史>,那汤唯就更悲剧了,看人家maria bello的角色多牛鼻.
这片子不错,没什么睡点,也没有床戏,这很不容易。
镜头很舒服,不少细节用心处理了;景致也好,看得出来下了本钱,虽然被片方的简介剧透了不少,但开头一段还是很吸引人的。
这些技术上的东西交给专业写影评卖钱的人们去说好了,我来说说普通人类关心的。
这个片子的组成部分如下:脑残铁人刘金喜洗心革面娶娇妻三班马快徐百九潜心只作金田一铁人假装农家汉马快佯作懂中医土匪头子上门来二话不说打东西铁人马快手牵手管教装逼(醒木:啪)被雷劈以下是例行吐槽甄子丹:发型奇怪,衣着太像叶师傅,仿佛离开了那个半截袖面儿的造型就不会演戏了。
打得很好看,属于正常水平,不过若说到演戏,他的全部表演都是通过不同幅度地显示/关闭牙龈来实现的。
汤唯:哭得不错,说来就来,可以。
洗鱼鳔一场的表情十分到位,没有床戏给孩子憋得不善。
金城武:精分显然没有刘德华演得好,这大概是因为“我想做好人”的戏安排给甄子丹了。
当《将爱》中的李亚鹏cos金城武的时候,金城武居然cos起哈利波特来,不信请看他的最后一幕。
王羽:脸上的肉抖得不错。
这个角色设计有问题,很大的问题,所以把他给耽误了。
值得一提的是王羽曾经演过《独臂刀》,在那部片子里所用的刀造型也颇类《武侠》(不是他用的),所以最后那一段莫名其妙穿帮百出的独臂戏码是一种微妙的强力吐槽吗……窦唯:Cos左小祖咒很成功。
真他妈难听。
关于遭雷劈:■■■■■■■■■■■■这里有剧透■■■■■■■■■■■■这段被吐槽太多,我就不吐了,简单分析下原因。
boss设计过强导致不知道让他怎么死合适是武侠片一大怪病,也是大忌讳。
拍戏不是做网游,不需要搞得特别不平衡,IMBA一点比较容易刺激观众,但一定要给boss找个好的归宿,比如《鹰爪铁布衫》就处理得很好。
这次的boss也有铁布衫护体,还特别用了个不错的形式表现“枪扎一个白点儿刀砍一个白印儿”,给观众制造了怎么才能弄死这逼的悬念。
金田一扎完一针,刀突然砍得动他了,观众一阵耸动:看看看出血了!
就在这时,独臂刀把刀丢了,这么一来不被雷劈就没别的办法了。
老大被雷劈的时候,场内四处响起了“司马懿!
”“张角啊!
”的呼声,十分有趣。
关于推广:上座率非常差,大概是受到最近好片如云、尤其是内中更有《JDWY》这种大内高手的围剿,心比天高,力有未逮。
这也是近年来我看过的少见的一部都已经上映了百度百科里还没有对应词条的电影。
看来起个名儿也不简单啊少年!
带着当时看《投名状》对陈可辛产生的良好印象,四年后,看《武侠》,有种复杂的感觉。
看得出,这部影片,陈可辛和编剧是有想法的,“武侠”故事却设在近现代的民国初年,又是在西南边陲这种变局中新旧思想交织的位置,让我想起了日本武士片那种幕府末年,刀枪剑戟与枪炮时代交织的设置。
而故事中,义与理,侠义观与现代观,武侠与科学的关系的碰撞也很有意思,只是,也正因为如此,有想法的陈可辛以一个“武侠”的片名容易勾起观众金庸、古龙似的豪情期待,却猛然撞上个对武侠的现代化和科学解读,这样的期待落差下,也让《武侠》从商业和艺术角度看都有差口气的感觉。
《武侠》的故事背景是民国,彼时,大清的时代已经入土,但是遗留下的生活习俗和风气依然没有消散,而新的制度的建立也不牢固,正是一个混乱的秩序松散年代,这也为奇人异士潜入民间创造了条件。
似乎因为故事已在民国,所以一下子就让天上飞来飞去式的视觉武侠没有了存在的逻辑,而悬疑推理式的剧情结构和徐百九这一科学角度断案的人物的出现,让本片已经少有传统武侠电影味道。
然而,侠之大者隐于市的刘金喜还是有大侠风范的,他没有大侠那份潇洒,但是却依然有拔刀相助的勇气,在影片开始的打斗中,在暴露身份与行侠仗义间,他巧妙的找到了一个时机上的平衡点,“意外”地惩处恶人又保住了身份,可惜遇上了个徐百九,一个最后可以用避雷针原理击溃大Boss的现代捕快。
我和很多人感觉一样,影片开场动画,到徐百九医学角度解析的场面,都很有《豪斯医生》的味道,但是其中医角度的“玄乎”的解读也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飘逸之感,这种“武侠科学”,“武侠推理”的特色氛围营造还是非常成功的。
《武侠》的功夫场面并不算火爆,而且也不算太玄,带着一丝写实,但是这又反倒难免让观众不满,想看武侠,结果看了一出民国现实主义断案片,情何以堪。
不过,我到是觉得,陈可辛没有为了“打”而“打”是因为他有道理要讲,所以甄子丹这片估计没打过瘾,想想在《导火线》最后一段,感觉人都可以死三四回了,就是要扛住再多打几个花样,那多过瘾。
《武侠》的故事中,“义”与“理”的冲突很重,今年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那场革命之后一段时间,各种观念交汇,有中国旧有的人情社会,清官文化,也有西式法理渗入。
而徐百九的观念显得就是认“死理”,而这个死理或许就是来自于一种传统的“杀人偿命”思想,但是片中又带着一丝现代法律观念的味道,从而让这个满口中医理论,又带着现代思维的人充满了矛盾感。
实际上,刘金喜眼中,抢劫的强盗是恶人,阻止乃至杀死他们是行侠;而在徐百九眼中,刘金喜曾经将一家屠夫灭门,是恶人,杀了人就要受到惩处,抓获他是行侠。
倒是在其他各色人眼中,这两个家伙都是二杆子,刘金喜离开曾经效力的团体,实际上也就是个黑帮,是叛徒,颇有钦定继承人放着威风八面的日子不做,要过啥小日子的不知好歹,这违背了“义”。
而徐百九更神经了,在当官的看,自己找事儿要“拘捕令”,甚至愿意自己贴钱,之前还大义灭亲的灭了自己老丈人,这不有病吗?
在刘金喜生活的村庄看来,刘金喜爱妻爱子,还能惩恶扬善,这样的好人管球以前如何,你徐百九这是挑事儿,这也是违背了“义”。
而最纠结的还是刘金喜,一边是代表“理”的所谓正义的徐百九,一边是代表“义”的所谓正义的教主。
而最受伤的还是村民们,是刘金喜的妻儿们,他们只想恬淡的生活,却引来血腥的打杀,关键问题在于,这些“义”与“理”之争,管他们球事,却要他们付出最沉重的代价。
最混乱的是徐百九,作为执法者,这种倔强的,勇敢的精神本来值得提倡,而且他认得理也是履行自己的责任,将违法者抓获,交给司法体系的其他流程,实际上,他与刘金喜慢慢颇为惺惺相惜,或许也希望断案时,会有从轻处罚。
然而,一个溃烂的社会体系是不会因为某个环节的善而整体改善的,这是个乘法关系,所以,徐百九面对的是领导让他在这个时代多为自己想想,跟着执法的警察叔叔看到悍匪就要躲闪一旁,让缉捕队成了收尸队,这样的体系下,你也可以想象审案子的人可能全方位的考虑刘金喜的案子吗?
所以,徐百九很悲剧,在大家都不尽责的时候,尽责的他倒成了理想主义化身,而结果却是他带来了一个村庄多少村民惨遭杀害,这又是多么令人唏嘘的讽刺,而我们也知道,现实世界中,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陈可辛试图表达自己的武侠观,或者说一种个人角色和社会背景的冲突,按说这个本身跟武侠不武侠也没用大关系,但是既然都叫“武侠”了,而且当商业片放,也就只要直面与大众武侠电影和武侠观的冲突。
本片表演上有着剧情设计上本不该有的习惯,比如金城武的四川话,你要找个不知名演员演这个角色说四川话,或许大家看了就不会忍不住要笑几声了。
不过,金城武表演还是不错,特别那种焦灼感很到位。
甄子丹表演环节在我看来一贯较弱,这片大的不够,不是太给力。
几个女角一水儿花瓶,不过又各有表现,汤唯很温柔,很含蓄,不过也因此几乎感觉不到这角色换个人演有啥区别;李小冉的角色更是没力;倒是惠英红亮相就那么几下,但是那几下动作,分外惹眼啊。
总的看来,陈可辛的想法和构思是好的,但是试图以武侠这样一个文化符号去表现就显得有些错位,这方面没有他在《投名状》上做的好,加之剧情略显凌乱,演员表现不一,也让他的意图表达打了折扣,让我感到有些可惜。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74d7d0f9001a3445242df241.html
关于《武侠》8分钟预告:那些看懂与看不懂逛一圈儿某网站,看到有人发帖说《武侠》8分钟的预告如何自杀式剧透,如何前后剧情不一致,ok,下面以小弟之理解谈一下这款预告片。
首先,要理解这则预告片其实不难,除去尾声介绍人物的几个镜头外,此预告片就是一个短小的破案剧,有如美剧《CSI》(《犯罪现场调查》)。
通常美剧都是先以普通视角来阐述案件经过,这个视角会抹去很多细节,亦或是与实际发生的根本不一样。
而《武侠》为了增加其扑朔迷离之感,以甄子丹所饰演的刘金喜的角度先还原了一把“杀敌现场”,这个现场中,甄子丹好似一介贫民,除了仗着年轻体壮以及“凑巧”的运气以外,别无过人之处,靠着运气磕死两名恶霸。
有人说这段发生的与金城武推理的有很大出入,甄子丹被甩出后的动作都不一样。
其实这正是“欲盖弥彰”的一个方式,对于片中的刘金喜,这是对县官的描述,也是对自己身份的掩盖,仔细看的话,你会听到甄子丹抱住闫东升时会大叫,被闫东升甩出去后畏畏缩缩的在柜台后爬行;对于陈可辛来说,这是事件的A面,给观众一种选择性,当然,还有B面。
B面,便是金城武在脑海中还原的“杀敌现场”,甄子丹由一介草民成为隐世高手,与那个畏畏缩缩一脸傻笑的“造纸的”判若两人。
这个刘金喜目光中流露出的杀气令人不寒而栗,身手敏捷拳拳到肉也显现出其生猛的过去。
但貌似这个B版本也是金城武所饰演的徐百九个人推理,真正的情况,很可能是A面与B面的结合。
关于B面的展现与美剧很相似,通过细节(被打掉的牙、充血的眼以及满屋子的脚印)还原现场,侦探们身临其境为观众展现他们脑海中“真实情况”。
所以,真正的核心在于理解,A面是当事人为掩盖事实所“撒的谎”,B面是对案件的还原,虽然不是完全还原,但两种情况的差异给观众带来的感官刺激在电影中是很罕见的,这种刺激,可能就是陈可辛所要的。
关于剧透,我想说的是,这才多少啊,真有人把这当成甄子丹杀个人然后金城武就去破个案了?
没看到后面还有王羽汤唯惠英红李小冉呢?
杀两个恶霸只是开端,好戏全在后面呢。
按照陈可辛的解释,他是想不出《武侠》该叫什么名字,索性直接以类型片的归类来命名,就好比美国人该拍一版《西部》,日本搞一本《时代》。
当然,陈可辛想不明白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甄子丹该打谁了、金城武要怎么编、结局又得用哪种死法,众多顾虑都决定了《武侠》不是一部酣畅淋漓的喷薄作品,而是一部肆意拼贴、塞满致敬的当代大片。
更加不幸的是,在很多人看来,一部叫《武侠》的电影,它恰恰会缺少狭义武侠的真正灵魂——这不是玩一回独臂刀、插几根银针就可以解决的。
陈可辛试图通过大量的细节着墨,来成就一篇关于武侠的大文章。
结果影片呈现出一拼盘模式,风格杂糅,太多的自说自话,对整体损害不少。
《武侠》并未出现最为必要的侠义精神,甄子丹身上肯定没有,金城武则表现得更像个现代侦探,处事方法和逻辑推理都有点超越、跳脱。
再到情怀,那更多是来自电影以外的宣传强调。
具体于影片当中,“武侠”似乎成为了纯粹的展示,影片更接近动作或功夫电影。
如果把时代背景放进去,无论清末还是民初,当革命之火已经在中国遍地燃烧,这边的“武侠”,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即将消亡。
如果宽容去看待,毫无疑问,《武侠》只能是一部旧式武侠。
要攀新武侠的姻亲,实在有点不够格。
按照时间的远近,《武侠》首先会让人想起去年苏照彬的《剑雨》,杀人高手隐姓埋名,过起了平淡至极的平民生活,这个不用猜。
两部不同片子,一个相似的归隐主题。
又正如朋友所分析的,归隐到最后注定会变成古典式的命运悲剧。
在《武侠》里,它成为了两个家庭的纠葛,一场压轴的父子对决。
新仇旧账,一并清算,人人都爱大团圆。
其次,有人怀疑甄子丹是不是《叶问》附体,不然何苦首尾来一场家常便饭、按时起居。
其实这不是什么紧要事情,并非甄子丹演得像叶问或者《叶问》影响了《武侠》,而是甄子丹他怎么演,最后都只能是甄子丹。
再到不练神功,爱“科学”更爱“说法”的金城武,人物精神分裂的纠结设定,一直到重返现场、模拟凶杀过程,我都错觉他是在重演《伤城》,走错了片场。
这可能真是一种错觉,却多少说明了《武侠》在风格上无法做到统一。
尤其是七十二地煞冒出来后,电影就彻底断裂了,没金城武什么事情,也多出来了莫名其妙。
最后,就是王羽和《独臂刀》了。
既然不管科学与伪科学的争执,这里也就不计较断左还是断右了,也许陈可辛和甄子丹就是要玩个不同。
有人说惠英红演得很到位,可惜一看到阿姨杏眼怒睁的诡异出场,看到她跟王羽争相用力暴露杀气,我就有了一股笑场的冲动。
好在,惠英红的打斗身手还是相当漂亮,完全盖过了结尾的雨中大战。
当陈可辛辛苦找来了王羽,甄子丹自然不能三拳打死老师傅,更何况,那还是他父亲。
如果没有解决办法,父子间的打斗可以无休无止,直到两个人同归于尽,是为悲心彻骨。
然而王羽年事已高,甄子丹更是透支身体,这场打斗能速战速决最好。
所以《武侠》之后,电影院外会流传一个笑话新编:隔壁家的老王,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
当甄子丹急欲同过去决裂,那也是陈可辛面对传统武侠的态度,然而他又割舍不了。
更何况,他的自我认识和类型缺陷也影响了创作——毕竟这只是他眼中的武侠。
当甄子丹面对父亲,同样会令人联想及陈可辛与父亲的关系。
他从父亲身上获取经验,走上了电影之路。
现在是一边重拾过去,一边又想着另辟蹊径,苦于没有两全法。
至于从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在合拍片的浪潮中,陈可辛显然不是最赚钱的香港导演,然而面对内地制作环境,他已经是融入得最好的一位。
《武侠》有云南边陲的小村风貌,也有田园牧歌的最后怀念。
陈可辛刻意放入山歌、成年仪式乃至是鱼鳔安全套,很多是无助于剧情故事,平添了笑料。
这只能说是个人趣味,而不是武侠的情怀。
当新派造型的金城武遭遇老派模样的甄子丹,《武侠》始终没能解决它的最大问题——即如何统一并行,并且颠覆观众印象。
在寻找更高、更强对手的商业要求下,金城武一线草草了事,结尾堕入了老一套的标准对决当中(看得出许多不自然),委实有点无可奈何。
这是《武侠》之伤,更是大片之痛。
好在,有那个爆笑的瞬间在,当王家卫、侯孝贤和贾樟柯蓄势待发,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武侠的结局。
这部电影,我看了两遍,期待了将近两个月。
看完之后,我知道这部电影注定褒贬不一,我觉得也没什么特别好争辩的,好坏不过是个人感官,由一个小概率事件的神经反射弧决定,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没打算看任何评论,我一直觉得,自己看得爽,主创给足诚意,就够了。
电影注定不能完全是商业产品,与所有触击人们感官的艺术品一样,像一坛酒,搀多少水,饮者沾唇,几份真诚,几分假意,一喝便知。
《武侠》算不上极品陈酿,也绝对让我几口下肚痛快至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陈可辛的电影便有了这样的期待。
毋庸置疑,不管不喜欢《武侠》的人想从什么角度骂起来,徐百九这个角色都不大可能成为主流攻击对象。
宣传海报上甄子丹立在第一位,我满心期待他在《叶问》、《十月围城》之后再一次从小人物中突破。
谁曾想这次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操着一口不标准川普的金城武,或者说,这个人格分裂,让人讨厌又尊敬的偏执狂徐百九。
我也想从他开始聊起。
很多人觉得,这是一部悲剧,因为徐百九最后“死”了,用陈导自己的话说,吐了那么大一口血,还能活吗?
不过要是有制片方非要出巨资打造续集,什么都还是可以编出来的。
对于我,我从来就没想过徐百九会“复活”。
他就是死了,那一刻,另一个徐百九落泪了,我心中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却并没有十分悲伤,因为我看到徐百九看着另一个自己,弥留之间,仿佛漏出一丝微笑,他这样死,也许是影片最完美的结局。
我们往回看。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
电影里面充满了宿命的感觉,每个人都如履薄冰一般地保护着现有的美好,仿佛不愉快的过去预示着眼前的美好总是那么短暂,甄、唯、武都逃不出。
徐百九,因为他天生易动的同情心曾出卖他对人性本善的信仰,他将其视为自己性格上的缺点。
他用理性压制感性,自认一个清楚的对错观和原则——法、理——仿佛就是让他摆脱迷茫、困惑和矛盾的解药。
他觉得,这是好的。
这是他对自己命运的第一次挑战。
然而正因他对正义与真理的执着,他注定是一个对人世心怀悲悯的人。
他害怕重蹈覆辙的根源也是源于此,否则,谁会对这样一场意外如此耿耿于怀。
他的偏执让他因而对世人悲观,他却又放不下心中的悲悯。
他注定矛盾,从那一刻开始,他开始自己跟自己较劲,抑或,跟自己的命较劲。
如果他没有遇到刘金喜,也许,他就这么较劲到老,成为一名深不可测的名侦探加科学家,到死,看尽世人丑陋,他会对自己的手下说,人性本恶,然后带着对人世的悲观唉声叹气地入土而去,眼中一片漆黑世道。
可是,从刘金喜在树林里放他一命开始,他就注定了要还他一命。
这时,让我们暂时插播到唐龙,或者刘金喜。
他真的完全信任徐百九吗?
他在赌博,他也在跟命,较劲。
他注定不是一个恶人。
记得在他假死的时候,记忆闪烁,一个镜头是一个孩子低着头孤独地坐在崖边,那是幼时的唐龙。
他从小生长的环境与被灌输的价值观是在世人眼里看来的“罪大恶极”,但对一个没接触过其他价值观的人来说,任何对本性的评判都是偏颇的,就像他在一瞬间看到那个孩子,他的世界观轰然坍塌,人与畜生是不同的,一个被摧毁的世界,让他开始逃亡,他在挣脱“命运”。
就这样两个人,走到一起。
一个公认“恶”人,堵上自己的命运,给徐百九上了人性本善的一课。
这一次,他选择了他的理性,选择了法。
他又错了。
他引来了虎狼。
他怎么还?
请不要忘记他的偏执。
他相信的“对”的东西又一次出卖了他。
而他,出卖了“善”的信任。
这一刻,当一切原则都在现实里败下阵来,指引他做出最终选择的,只剩下人心。
这一次,他只能真正直面自己的本意,他信的这个时代的“法”,在村外等着收尸。
刘金喜的信任,让他在这一刻再次相信了人性中的善,没有矛盾。
生死关头,如释重负。
在这一刻死去,他心中还能守住对世间“善”的信任,眼前光明,心怀希望。
这样死去,也许是最近乎完美的吧。
后来,陈可辛亦如是回答。
心满意足。
其实人生而无自性,这是一个复杂的哲学命题,讨论就是没完没了。
但电影里的徐百九的上司给了一个回答,“在啥子世道做啥子样的人,你以为你可以自己做主。
”刘金喜说,一人犯错,世人都应受到责备,这是万事万物的因缘。
换句话,想起最近在书里看到的一种说法,一个混蛋的时代造就混蛋,一个人不混蛋,就活不下去。
人人都希望有英雄出现拯救这个混蛋的恶性循环,却都不愿意当炮灰。
电影都是浪漫主义的,所以徐百九与混蛋的时代与命运较劲,他死了,在观众看来是浪漫 主义,是唯美。
唐龙活了下来,做成了刘金喜,也是浪漫的,给人希望的,积极的。
换了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又作何选择呢?
其实,电影本身并没有那么严肃,看了两遍,我更想把它看作一部充满黑色幽默的喜剧。
就像一个人讲着笑话,自己不笑,听的人前仰后合,意犹未尽。
我不相信一个导演如陈可辛看不出里面的许多笑点,有人说这是雷,或者不伦不类。
也许是一开始我们自己就把它看严肃了。
说实话,我觉得我刚开始写起怎么就写这么多了,可真是不忍收笔啊。
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值得把玩的东西太多了,灵感牵引这千丝万缕的思绪席卷而来,比如它的原声音乐,漂亮的取景,“武侠”这个名字都恨不得两个字拆开来、合回去地琢磨一番,三个主演的表现,给力的“龙套”,一两句台词。
甚至那个亮了的“晓天”小弟弟,还有甄子丹断臂后躺在金城武怀里我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哈哈。
也许它没那么多隐晦的“本意”,我却偏偏喜欢东拉西扯,好电影也许,就是好在它有扯得开的地方,那些地方就蕴含着叫做“诚意”的东西。
做到这点,自己就心满意足了。
我想每个人这辈子都会有过这种感受。
那时候,什么褒贬,都是浮云了。
陈可辛自己说,他想过把瘾。
我说,为了这把瘾,管他的。
陈导说,他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没做二十几岁的事,现在老了反而有了年轻时候的冲动了。
这听来仿佛一种无奈,人年轻的时候,许多事情无法自主。
等到想做就能做的时候,还记得自己曾经想做什么,并有能力去做了,这时候还考虑什么呢?
就像《老男孩》里面说的,梦想这东西,没有晚的时候。
也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
很多人说《武侠》乱,不清不楚,我却觉得很多东西交代清楚了反而没意思了。
让人琢磨的东西就是有味道,可口与否在乎每个人的味蕾。
而于我,陈可辛拍了《武侠》本来就是让我兴奋的一件事,像一出浪漫主义的励志剧,俨然看到了一个“老男孩”,让自己也期待能有过把瘾的一天,为此,在跟命运的较劲中守住自己的理想。
至于什么悲剧?
喜剧?
严肃?
幽默?
宿命?
自主?
致敬?
创新?
管他的。
我想,陈可辛,你是早就对中规中矩什么的,动了杀心了吧。
睁开你的大眼,这个标题不是评价,这个标题就是剧透。
我相信,我真地相信,陈可辛筒子真的是想拍一部关于武侠的各种精神,各种内涵的文艺小片。
但是!
这的的确确,真真切切是一部HLL的科普喜剧片阿!
听,小武童鞋开始讲课了————————————科普————————————————科普1:蛇要打七寸,人断迷走筋。
作为一个医科毕业生,我真心不记得迷走神经和太阳穴有几毛钱关系了。
百般挣扎后,我还是抑制住了翻人解图谱的冲动。
就让小武筒子为我普及一次生物知识吧!
一拳打下去,如何可以在不爆血管的情况下,把神经搞断,这真的是独门绝技,在小武童鞋详细的解说,以及配有的红细胞,血管,神经等等图谱的详解下,我仍然没有搞清这是一种怎样的震动,可以让血管在扩张的情况下仍如此坚挺,而神经却先挂了。
好吧,重点是,小武童鞋用丰富的临床及理论知识揭开了血案的一角,揭开了故事的真相……科普2:重力加速度,算到让你哭!
这个……子丹童鞋掉到了树枝上,为嘛么有弄断树枝哩?
对滴!
不是树枝太给力,是子丹童鞋会轻功!
为嘛这么说哩?
对滴!
因为金城武童鞋物理学的好哩,重力加速度杠杠算出来滴!
不过,如果配有更详细的计算步骤,应该会更容易理解吧,对吧?
小武老师?
科普3:避雷针vs引雷针小时候自然科学老师讲过,房子头上插的叫避雷针,可是如果没有接地,那么就是引雷针。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不是插在房子头上,而是插在人头上,那么无论如何,一定就是引雷针!
真滴真滴这个……小武童鞋,我真的灰常灰常佩服你啊经历了这些生动的课程,我真心觉得,小武童鞋,你完全且必须胜任三个称号:生物课代表,物理课代表,自然科学课代表!!!
——————————————喜剧—————————————关于喜剧问题,汤唯童鞋因为一直挂着酱油瓶,没什么贡献,偶就不提她了。
小武童鞋辣个介个的四窜话,猥琐的小眼镜,偶抽阿抽阿的也免疫了,也不提了。
子丹他爹哈切达八的闲话,偶也忍了……就说一个吧——他爹,你咋死的?
坑爹的最高级。
恩,这个可以有。
每一个独孤求败的武侠都有一个很特别的死法:自残,情伤,或者忽然出现一个比boss更牛叉的大boss。
陈导仔细想了想,第一条儿子用了,第二条老子又过于老了点,第三条么……大boss必须要个气场更强大的,这个除了72地煞以外的确还有两个黑帮,但估计这铺垫长了点,也不够时间了。
陈导有些苦闷,boss怎么打呢?
终于,一道闪电划破天际,一不小心也顺便划破了天灵盖,boss就这样被ko了。
可惜的是,小的们都被子丹童鞋自残搞定了,么有人给boss送桃。
于是,boss真的就这样挂了。
天雷滚滚,外焦里嫩。
如果不是看在陈导还算美感的武侠动作,如果不是看在汤唯mm和小武gg的魅力倩影,如果不是看在这生动而喜剧的科普教育课,我想,我一定会为了我的三十块大洋喂叹:“坑爹啊!
”不过,看在这片子坑的真的是爹的份上,我决定,放过陈导了。
情感铺垫和人物刻画的不足,导致观者将目光聚焦于情节的不合理性。其实就算真实的事情,也不见得都是理性可以解释的,因为无法排除突发事件。但情感可以,人为何坏,又为何一心向好?“一人有错,众人皆有责”,可故事却没有表现出来这层含义。不是光借人物之口提出主题即可,要表现啊。
我个人非常不喜欢这片子,也许是不喜欢近几年这类型的所有片子:一股阴湿腻味的腥气扑面而来。里头许多角色貌似都是得过精神病的甲亢患者,跟孙海英入过一个教(真有个教主唉)。有些武侠有侠气,有些有鬼气,有些是仙气,而有些只剩下血腥气和肉膈气。纯靠真爱的面孔和川普撑到最后。
汤唯
戛纳全球首映,我居然在后半段大睡,不是不好看,而是半夜放我真的累了,白天我们也有工作的好吧,都不带体谅媒体的
金城武饰演的徐百九,貌似深受西学影响的科学家,这么疯魔地折腾研究针灸和穴位这些东西,结果证明他错了,只证明自己是个伪科学家,连方舟子都不如,因此这个电影可以取名为了《穴位和针灸是伟大祖国杀人于无形的传统高级方法,PS:武林高手例外》。
有模仿《大块头有大智慧》和《神探》的嫌疑,一部不错的武侠片,推荐。抄袭《暴力史》。
前半段多么惊喜多么悬疑啊!!你丫后半段简直就是天雷滚滚啊!!我一个人在电影院捂着脸笑的抽筋,你见过大反派被雷劈死的么!!太TMD符合主题了,导演真是了解观众的感受啊有木有!!
很另类的武侠片,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都不算是武侠。片名就是标题党!王羽反派气场强大,可惜国语配音太弱;金城武一口川话,颓废造型;甄子丹改善从新,乏善可陈;汤唯花瓶了。片尾窦唯的迷幻摇滚,还真合这片的调调,重口味啊!!
中规中矩
这部片分还能到6分是傻缺还是水军干的???有金城武也不能改变我给一星的心!
XX遭雷劈?结局好坑爹,晓天好萌~
很复古 色彩不错 王羽大赞 叙事后半段气力不够了
开头精彩着华语片难得的悬疑侦探系列,却被后来的什么煞给恶搞了。
远没传说中的优秀。
为什么每次有一部佳作问世,都会有一个叫影志的家伙在这儿装逼?影志究竟是天生喜欢哗众取宠,还是真的智商奇低?(当然,我严重同意影志的看法,任何印象都是偏见。所以,请不要对我在这条短评里表现出的偏见抱有偏见。)
故事讲得清清楚楚,高潮迭起,叙事的部分不忘轻松幽默。陈可辛的文戏和甄子丹的武戏配合的浑然天成,金城武的精彩表演似乎让他才是本片的主角,总之,作为一部商业片来说,《武侠》什么都有了,全场无尿点,快节奏,新武侠!
尚可,甄子丹减一星
一部电影分成N段总算是看完了。于武,顺理成章(要不难道把甄子丹文艺成个摆设?电影最不坑爹的估计就是演员表了。);于侠,莫名其妙(一个恶贯满盈的杀人犯娶了个妻子养了俩儿子杀了个老子就能金盆洗手退隐江湖了?)冲着片里各种搞笑给个及格,其他的也没什么了。
与其看《武侠》,不如去学数理化
超级无语的片子,是在宣扬法理与人性的超前意识么?看金城武说四川话简直是种猥琐的折磨,种种神经穴位搞得和恐怖片一样,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