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郑先生

叫我郑先生,Mr. Zheng

主演:涂们,王真儿,林雪,高捷,刘沙,李桂莲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2

《叫我郑先生》剧照

叫我郑先生 剧照 NO.1叫我郑先生 剧照 NO.2叫我郑先生 剧照 NO.3叫我郑先生 剧照 NO.4叫我郑先生 剧照 NO.5叫我郑先生 剧照 NO.6叫我郑先生 剧照 NO.13叫我郑先生 剧照 NO.14叫我郑先生 剧照 NO.15叫我郑先生 剧照 NO.16叫我郑先生 剧照 NO.17叫我郑先生 剧照 NO.18叫我郑先生 剧照 NO.19叫我郑先生 剧照 NO.20

《叫我郑先生》剧情介绍

叫我郑先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如果生命不可逆,我愿用最后的勇气去换得对你所有的记忆”,影片讲述了郑先生患有阿兹海默症,为了缓解自己对去世太太的逐渐遗忘,郑先生决定在所有记忆消逝前重新踏上年轻时最怀念的那一段环岛之旅。途中郑先生遇到了一名年轻女孩,相似的心情和交集的旅程让两人在机缘巧合下开始结伴同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不停站的列车苏莱曼的故事神奇饼干HighCookie假如爱有天意招待远东第一监狱下克上考试电锯少女血肉之华:红看海高速路世界奇妙物语06秋之特别篇一路向暖飞天大盗第一季灵异漩涡之万丈鬼渊孕中惊魂奉旨宠君铁血尖刀八月来风卡夫卡最远的你抢红爆笑女子乐队第一季黄手帕女人的阴影驱魔大师英雄跨国大追捕:阳光下的罪恶鬼话怪谈·祥云寺猎虎化妆师乔伊卡

《叫我郑先生》长篇影评

 1 ) 跨越时间的旅人

有关电影的一些自己的感触:记忆,总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淡化,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记忆流逝更快,且更无法选择。

所以此类型的电影多数会聚焦于时间和记忆的混乱的描写。

我们会看到同一人物混乱的角色出现(《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对身边人的记忆停留在小时候等等,很多时候视角是一个照顾者的视角去体会。

而《叫我郑先生》,我们完全进入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本身的视野里,我们会同他一样有一种念想——不想忘记。

年轻的阿灰不想忘记他的丈夫,此时的郑先生也不想忘记他的妻子,我们也会去抱有幻想让他不要忘记。

随着两个人同时背上了背包,本以为一个互相救赎的故事开始了,可是影片中出现的好多细节,让我觉得阿灰和郑先生的妻子为什么那么像,都喜欢马蹄莲,都爱哭,都喜欢录声音,有着摩托车的经历,线索的增多带来的是记忆深处那脆弱的真相的揭开。

直到那片鹅卵石海滩出现的时候,我能够较为坦然的接受,她们本就是一个人。

这不是一个我们所传统意义上认为的“老少”相互救赎的公路片,它是一段乱越时空的旅程,是他们两个人在自己精神的最后阶段的一场旅行,而这对跨越时空的恋人的感情,让我既孤独,又很温暖。

我第一次觉得可能三十年也不是很长,即使两个故事明明相差悬了三十年,可是他们仍旧那样合适,也会让我觉得他们就是在这个秋季,在同一时间来环岛。

“只要陪在喜欢的人身边,不需要什么回馈,就很幸福了”。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其实会逐渐的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会更加关注家里人的情况,最近更加频繁的担心阿尔兹海默症的病发,它的随机性让我时刻提防着家里人是否有这个迹象。

因为社会对这个的关注度的增加,使得这种类型的电影增多了一些,我认为没有必要去排斥,在每个故事里也有着各自独特的剧本设定,它会形成一种力量而不是一种模版,虽然会有一些俗套的剧情(比如丛林迷路把药丢了之类的),但每一部都有自己新的设定与角度加进去,总归是不错的。

 2 ) 《叫我郑先生》| 我走过你走过的风景,那样算不算与你相伴

你有没有想过,当你老了,你爱的人一个一个离你而去,你将如何度过余生?

孤独是每一个人的最终命题,希望这部影片能够给你答案。

——文:4869一个老人独自来到海边,海水不断冲刷着岸上的礁石,海风吹乱了老人的头发,一只乌龟正在缓慢爬行,这是影片的开始,也是结局。

画面一转,来到老人的家中,闹钟响起,老人起身揉了揉眼睛,挠了挠头发,喝了口水,镜头给到了他与他老伴的合照。

他先喂了乌龟,来到工作的桌前,打开一个老式收音机,插入磁带,播放的是一个女人唱的《雨水我问你》,“又擱是落雨的晚上 雨水泼抹熄满腹酸苦味想起着彼当时 俩人淋雨的滋味 如今剩往事在稀微”

《叫我郑先生》剧照一个人洗漱完毕以后,煮早餐,吃完早餐来到阳台看看已经耷拉着脑袋的马蹄莲,看样子已经被悉心照料了很久,但似乎还是不免枯萎的命运。

老人整理好仪容,带着一个小马扎就出门了,门外贴着房屋征收的牌子,周围也到处都是房屋征收的字样。

老人买了一束洁白的马蹄莲,乘坐地铁来到墓园,他是来看望他已逝的老伴,告诉她他决定和他的好朋友老梁一起去养老院,并且会把她的东西都打包带走。

他把小马扎打开,坐下来准备读报纸,看样子这是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叫我郑先生》剧照离开墓园,他来到菜市场买菜,和卖鱼的小贩起了争执,原因是他觉得小贩故意卖给他不新鲜的鱼,但其实是他自己忘记了刚刚已经来过鱼摊挑选过鱼了,看到这里,我们都心知肚明,老人应该是得了阿尔兹海默症。

老人在别家重新买了一条鱼回家,他边做鱼边记录着做鱼的配方。

今天是他的朋友老梁的生日,他邀请老梁来品尝自己做的鱼,也是让老梁来鉴别与自己老伴生前做的是否一样,结果依旧是差强人意,老梁安慰他已经很好吃了,哪能做出一模一样的呢,老人还是觉得很懊恼,随后两人聊起养老院的事情,说那有一个小花园,两个老人似乎都对新生活充满期待。

晚间,老人整理起老伴的衣物,翻出一条蓝色连衣裙,久久抚摸凝视,不能释手,他一定很爱很爱他的妻子。

《叫我郑先生》剧照镜头来到一个码头,画面突然出现一个年轻的短发女孩,蹬着一辆三轮车,穿着像是在海边贩卖海鲜的摊贩,她微笑着跟别人点头示意打招呼,然后在一个卖螃蟹的摊子上买了些螃蟹。

回来后,她用力的洗刷着手上因接触海鲜而被沾染的污泥与腥味,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以后来到病床前,床上躺着一个男人,应该是她的丈夫,她一边熟练地将鱼汤撇进碗里,拿出针管吸入鱼汤,然后通过乳胶管注入到丈夫体内,一边跟丈夫诉说着最近的生活,她说这两天鱼市刚开海,所以她早晚会比较忙,晚上她会去给公婆送一些海鲜,而此时的丈夫依然昏迷不醒,没有任何反应,女孩也并不期待丈夫有什么回应,只是抚摸着丈夫的胸口,帮他将刚刚注射进体内的鱼汤顺进胃中。

《叫我郑先生》剧照故事没有在这里继续,而是回到老人和老梁在码头钓鱼的场景,老梁说起自己跟儿子说要去养老院的事情,老人以为他的儿子会不同意,会舍不得老梁,而老梁自己之前也是这么以为的,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老梁的儿子竟然表现得特别积极,丝毫没有挽留的意思,能够明显感受到老梁眼中和心里的失落,老梁说自己要在养老院找一个老伴,老人也同意,并且说要帮他找到一个合适的,随后又立即改口,说要帮他找到一个喜欢的。

人老了,当然仍有追求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的权利,为什么要将就呢?

《叫我郑先生》剧照老人慢慢地意识到自己得了病,他常常走在熟悉的街道却找不到回家的路,医生的诊断结果让他认识到他未来的命运——失眠,多梦,空间识别障碍,幻觉,记忆力一点点的消失。

他感到心慌,恐惧,焦急,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他至死都不愿意忘记的人和事。

老人回到家,将一盘磁带插入收音机,收音机里传出海浪的声音,还有一个女人的声音:“郑先生,你听,这些鹅卵石被带上岸,又被卷回海里,上岸入海,每一次都像是一次轮回......”老人翻出老伴留下的旧物,一盒盒磁带,一张环岛旅行团的宣传页......他打开一本纸张已经发黄了的记事本,看到上面写着,“郑先生,我等你”,他不由得泪目,回忆的潮水又侵蚀了他的大脑。

《叫我郑先生》剧照画面又来到病房,女孩戴上耳机开始为丈夫读书,她读着《小城之恋》里的桥段,女孩已经这样照顾她的丈夫三年了,但她依然没有放弃的意思,即便公婆都劝她,她依旧相信自己的丈夫。

就在一个晚上,他为丈夫读一本《岛与诗》的诗集时,就是这么一个平常的夜晚,女孩的丈夫微微动了一下手指,女孩像是被雷击中一般惊住,她喜出望外,喜极而泣,她读更多的诗,希望丈夫可以再动一下,她一遍遍呼唤着丈夫的名字——林予。

她像是抓住了一个救命稻草,于是,她决定去环岛,为她的丈夫录下那些诗集中出现过的画面,跟公婆交代完照顾丈夫的细节以后,女孩满心期待地出发了。

《叫我郑先生》剧照老人焦急地在墓园寻找,寻找他老伴的墓碑,这是他的梦,他开始多梦,电话铃声将他唤醒,挂上电话以后,老人面色凝重地喝了一口水,咽下了眼泪,穿好衣服便着急忙慌的出门了门,他来到他最好的朋友——老梁的葬礼,那个和他一起约好去住养老院的老梁,如今只留给他一张大大的黑白笑脸,他哭了。

无助的他来到老伴的墓前,告诉她这件悲痛的事情,也告诉她他的病情,原本他并不想告诉她的,但现在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要去环岛,去走过她生前走过的路,有些事情做两次可能会忘记的慢一些,他不想忘记她。

《叫我郑先生》剧照

《叫我郑先生》剧照说走就走,老人在自己的本子上记下环岛清单,他的第一站是去红包场,也就是以前的夜总会,因为他的老伴在那里为他录过一首歌,正是磁带里放着的那首《雨水我问你》,老人点了这首歌,他遇到了那个为唤醒丈夫来环岛的短发女孩,女孩拿着老式的录音机,唱了这首歌,她要将这首歌送给她的丈夫。

看到这里,我们都在心里怀疑,这个女孩会不会就是老人的老伴,他看到的其实都是他的幻觉呢?

但是我们明明听到女孩唤她的丈夫林予,而老人是姓郑的呀?

那有没有可能,老人的名字叫做郑林予呢?

但是影片的简介里俨然写着:“郑先生患有阿兹海默症,为了缓解自己对去世太太的逐渐遗忘,郑先生决定在所有记忆消逝前重新踏上年轻时最怀念的那一段环岛之旅。

途中郑先生遇到了一名年轻女孩,相似的心情和交集的旅程让两人在机缘巧合下开始结伴同行……”弹幕里也不断出现质疑与反质疑的声音,我也带着疑虑继续下去。

《叫我郑先生》剧照

《叫我郑先生》剧照《叫我郑先生》剧照

《叫我郑先生》剧照女孩发现老人似乎有健忘症,提出愿意跟老人同行,他们的路线也几乎一致,他们的下一站是万福鱼店,老人的老伴曾在这家鱼店学习过做鱼,为他做了三十年的鱼,他来这就是为了再次尝到妻子曾经的味道。

来到鱼店后,点了两只鱼,但老人却皱起眉头,这不是他吃了三十年的味道,然而老板却坚称鱼的味道没变,后来老板的侄女过来告诉老人,之前做鱼的是她的叔叔,但去年叔叔去世了,现在是婶婶在做,他们为了不让婶婶胡思乱想鼓励她继续开,味道的确是不一样了,终归是物是人非,再怎么也寻不回了。

《叫我郑先生》剧照

《叫我郑先生》剧照后来他们继续向东行进,他们俩相约乘坐第二天第一班火车,第二天女孩果然准时到了,他们坐在海边的站台前等车,老人也开心地向她展示了手中的两张车票,但也向女孩提出了约法三章,第一,吃什么住在哪由他做主,第二,不要问他很多问题,没有第三。

女孩吐槽他很爱说歪理。

《叫我郑先生》剧照

《叫我郑先生》剧照老人在火车上写下最近几天的经历,接下来他们要去他老伴曾经去过的书店。

他们聊起女孩随身携带的古董录音机,女孩说这是她丈夫送给她的。

终于来到那家书店,书店老板正在修理风扇,老人提出想要找一本三十年前的留言簿,老板让他坐下稍等,老人在书店四处参观,书店的墙上贴满了游客的留言,老板搬来一摞三十年前的留言簿,说有一些在台风时被吹散了,老人提出想要帮忙修复,老板便拿来一个新的留言簿给他,老人一边用胶水修复着留言簿,一边找寻着妻子曾经留下的笔迹,终于,他看到了那熟悉的字迹——“郑先生,我好想你”。

老人在妻子的留言簿也留下了:“我找到你了,我也想你,谢谢”。

《叫我郑先生》剧照女孩也在自顾自地四处溜达,她翻到一本留言簿,上面是各路游子留下的心路历程,她也在留言簿上为她的丈夫留了言,流了泪。

她停留在门外的一株马蹄莲前,老人也来到这株马蹄莲前,女孩喜欢马蹄莲,就像老人的妻子一样。

今夜是一个雨夜,老人独自在院子里为自己的老哥们烧纸,他对女孩说:每个人都得有个念想,尤其是老年人,不然每一天都很长。

女孩问他,他的念想是什么,他回答说,他就是不想忘记他的妻子,他们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

他们聊起女孩下午为什么哭,女孩说因为她想起了她的念想,不过不是难过地哭,是开心地。

《叫我郑先生》剧照

《叫我郑先生》剧照他们进山了,天上下着瓢泼大雨,老人和女孩走在一个吊桥上,走过吊桥来到一个废弃的铁路隧道,这里也是老人的妻子走过的路,穿过隧道他们来到一片森林,女孩在森林里四处录音,林子里千奇百怪的鸟很多,她让老人在原地等她,但不知不觉她迷路了,天色渐晚,老人决定去寻找女孩,但他也迷路了,他们各自在树上留下记号,最终他听见了女孩的哭声,循着哭声找到了女孩,于是两个迷路的人在森林里越走越绝望,好在他们被上山打猎的猎人发现了,猎人带着他们下了山,他们得救了。

《叫我郑先生》剧照

《叫我郑先生》剧照老人的药丢失在森林里,剩下的药也不多了,但他们还有最后一站——磁带中的那个鹅卵石海滩。

老人不知从哪借到一辆摩托车,女孩却迟疑了,不愿意上车,最终女孩还是上了车,他们来到戏台看戏,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骑着摩托在海岛公路上追风,老人说,他要带女孩去一个特别的海滩。

后来女孩不见了,老人一直在寻找那片海滩,他一遍遍地问路,是的,他的病情恶化了,他的药也吃完了,他梦到他走进了人生的死胡同,他从梦中惊醒,墙上镜子上贴满了他写给自己地提醒:打开记事本。

《叫我郑先生》剧照他翻开记事本,每一页都写着去找鹅卵石海滩,直到他翻到记录着那个女孩地那一页,他开始寻找那个女孩,所有人都告诉他,从来都没有一个女孩,从来都是他一个人。

影片开始疯狂地回忆老人这一路的旅程,那个女孩难道从来都不曾出现过吗?

老人在寻找女孩的过程中,终于找到了那片鹅卵石海滩,他远远地看见一个穿着蓝色连衣裙的女孩站在岸边。

女孩问他,如果他的太太还在,他们会做什么,他回答,也许他们会一起去养老院,在一起就好。

《叫我郑先生》剧照女孩拿出录音机,大声对着大海喊出:“郑先生,你听,这些鹅卵石被带上岸,又被卷回海里,上岸入海,每一次都像是一次轮回......”,这时,我们心中所有的疑虑与不确定都被解开,它证实了我的猜想,伴随着激动人心,水落实出的背景音乐,我们确定了郑先生的全名,就是郑林予,年轻女孩就是曾经为了唤醒老人独自环岛的老人的妻子。

《叫我郑先生》剧照“其实我每到一个地方,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和我在一起。

”这是一场两个人的旅行,平行时空下的相伴,难道就不是相伴吗?

影片的最后,老人独自一人住进他跟老梁看好的那个带有小院子的养老院,老人没有忘记他的环岛之旅,没有忘记那个年轻女孩,他将幻想与现实弄混,但终归是永远活在了他想要活进的记忆中,那里有他的妻子,有他们的环岛旅行,还有那株起死回生的马蹄莲。

《叫我郑先生》剧照

《叫我郑先生》剧照END

 3 ) 岁月痕迹

我是怀着对国产片可有可无的心态看的电影,刚开始一直就是认为这就是两条故事线,最后并成一条发展。

阿灰姑娘为爱人寻找录音的一条线索,另一条线索是郑先生寻找爱人以前的踪迹。

开始我就觉得整个影片就是一种平淡而俗套的叙事方式。

但最后发现这两条线其实就是一条线,我对此片的结构,剧本的创意还是有所惊喜的,看了豆瓣上很多朋友的留言,好像也没有讲到这一点。

其实这是一条跨越了30年的两条线的重叠,阿灰就是郑先生的妻子,阿灰30年前走过的这条路,就是30年以后,郑先生走过的那条路。

而郑先生身边出现的阿灰姑娘,都是郑先生的幻觉?

郑先生就是那个躺在床上的,曾经一度是植物人,也就是阿灰姑娘的丈夫。

我这样表述,不知道是不是做了一个完全的剧透。

除此之外,令我观看后叹息唏嘘的是,如果当时郑先生和他的妻子阿灰能够一起做这次环岛的旅行,那就是他们人生当中一段最美好的记忆,他们美满人生的一段。

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当下,珍惜和亲人们在一起的时间,这将成为你生命当中一段丰富的色彩,并不作为遗憾。

 4 ) 片名改成《雨水我问你》会不会好点?

“如果生命不可逆,我愿用最后的勇气去换得对你所有的记忆……”整部影片的风格,就如这句台词一般,不够生活,特别文艺。

虽然很难从患了阿尔茨海默症的郑老先生的旅途回忆中,感知到曾经夫妻两人的相濡以沫,但环岛的优美风光,却是实实在在的享受。

很多时候,无论爱情,还是风景,因为不可得的稀有,而更令人珍惜和回忆。

一部拍摄于2017年的影片,能够在2022年被“捞”回,也是不易,不过,一如影片的风格,片名《叫我郑先生》同样太文艺,反倒不如直接用片中那首有着线索意义的《雨水我问你》的歌名作为片名,或许会更好,不仅能够增加记忆点,而且对票房的增加也会有裨益吧。

作为涂们老先生的遗作,看到他骑上了小摩托奔行在环岛路上,会立即让人想起他在代表作《老兽》中那个类似的画面,只不过两部影片无论是剧情还是风格,都是大相径庭。

生在北疆的鄂温克族老爷子,天生就属于那片广袤之地,来到宝岛确实一直都像个闯入者,从红包场到大山里到垦丁海边,这种奇怪的不适感,伴随整个观影的过程。

不过要赞的是,片尾的反转设计,让郑先生的阿尔茨海默症不再是个剧本工具,而是成了前后呼应的伏笔。

 5 ) 细腻的情感表达、精湛的演技表现,本片把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生活展现得过于出彩了

本片通过郑先生一路独自的旅程,深刻探讨了记忆、失去和爱情等的主题。

阿尔兹海默症对于每一个患者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疾病,更是一种对情感和记忆消失的痛苦。

本片对于人物情感的表达非常细腻,尤其是涂们精湛的表演,他将一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演绎得极其真实而动人,尤其是在表现记忆消失时的无助,同时也将郑先生的孤独寂寞以及对妻子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王真儿的表演也同样值得称赞,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拥有着复杂情感的角色,同时也为全片增添了一份青春的活力。

全片的叙事节奏非常缓慢,这是导演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营造出一种怀旧和感伤的氛围。

另外片中台湾的风景被拍摄得如诗如画,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美感。

其中的配乐也与故事情节相得益彰,从而增强了人物之间情感的表达与吐露。

 6 ) 涂们老师遗作,是耐人寻味的散文诗,也是当代爱情启示录。

这是一部让我感动的电影。

也是时隔一个多月走进电影院,让我惊喜又落泪的电影。

郑先生说:“同样的事做两遍,或许能记得清楚一些。

”为了不忘记亡妻的点点滴滴,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的他独自走上了环岛之旅,试图重温30年前与妻子的旅行记忆。

歌厅,小吃店,书店,树林,海边,吊桥,隧道⋯无数意象交织在一起,是关于爱的记忆。

爱情可以跨越年代,跨越时空,这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某种程度上是当代爱情的启示录,让我们重新思考爱情的意义。

此外,如同散文诗般的叙事结构,会让你一开始就置身导演设计的观影场景中,带着好奇和疑惑去探索时代的记忆,也会在最后5分钟被影片的反转所感动和折服。

涂们老师的表演非常贴切自然,把对亡妻的思念刻画得非常真实,无论是生活细节还是哭戏,那种孤独感的深情都能将观众代入其中。

电影里郑先生有不想忘记亡妻的念想,也谢谢导演拍了这部电影,给了我们对涂们老师的一个念想。

 7 ) 台湾环岛慢旅行文艺爱情片

生活在青岛的六十多岁老郑,在老伴去世的四年后得知自己患上了阿尔兹海默,于是为了在自己全部遗忘之前再纪念一次老伴,在2020年踏上了她三十年之前同样的台湾环岛之旅。

如果你之前曾起心动念的想去台湾环岛那么推荐你去看看此片,给自己先导过过眼瘾(真的是台岛实地拍摄的呦)。

近期用阿尔兹海默做素材拍片的不少,《妈妈》里是是女儿,这部里是丈夫。

但国内的处理和国外差别很大,国外真是把那些残忍的撕开给你看。

而国内的处理都是让患者很体面与安静祥和,除了反复表现些健忘和偶发的情绪激动外,真的就是个健康老人。

优点是片子的制作还是很认真的,制片是香港方的,监制是台湾的,摄影指导有廖庆松老师,片里有林雪和高捷的客串。

算是两岸三地的合作拍摄了(近年很少见了),又是台湾实景,涂们老师的遗作。

必须得再说下,涂们老师的台词是真好(老一代演员的普遍优点)。

片子里涂们老师还致敬自己的《老兽》骑着小摩托在台南游历,还致敬《杀手莱昂》也和花说话抱盆马蹄莲。

用角色的主观意念作为悬念在国产片里就算是不常见吧。

但放在国外确实没啥新意,描写精神分裂的惊悚片常规套路。

你要注意看其实片中从开始就不停的给你提示,阿灰(这名字就是记忆尘埃的意思,但真的老土,想起了陈道明老师在《无间道3》叫的影子———哈哈哈)家里的布置就是按30年前的,家具,台灯还有随身听都是老物件。

还有无论在排档吃鱼还是在高捷老师的书店里,别的演员都是按看不见阿灰来表演的,还有那俩倒来倒去的猫头鹰平安符,直到最后的底之前,让她穿上涂们老师整理老伴遗物时收拾的连衣裙(这个有些问题,30多年的衣服有点太嘎新了,还有老太太这三十年体型上没有变化吗?

或是老伴特别喜欢这裙子从年轻时一直细心保管,那应该这裙子对她特别重要,但片子里没有交代,只是简单的当提示符号用了)。

用双姓名字有些讨巧。

还有的缺点是,细节上抠的不够,涂们老师生活的房子是按起居多年的旧屋布置的,但墙围子明显是新刷的,风吹雨打四年的墓碑像是昨天才定制的,老郑飞抵台湾按表述是从台西一路往东南逆时针环岛去了台南(走了约四分之一圈),但看外景像是从台东的花莲一路顺时针环岛往南到了垦丁。

还有如果伤处是在上臂肘部能引起植物人昏迷三年吗?

还有居家照顾的植物人除了上面需要打营养液从胃管导食物糊之外,下面还有需要插尿管和挎粪袋,哪儿有那么干净光溜。

剧情结尾的翻转高潮处理真的很煽情(感人),但细反思结构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尬。

 8 ) 比《候鸟》好看些

涂老的遗作,2021年 看了他的烂片《上山》,同年年底, 他老人家就因食道癌晚期病逝, 享年才61岁!

白发苍苍的他只是长相显老,其实 1960年出生,和香港四大天王也都是同龄人, 刘德华就比他小1岁,郭富城比他小5岁。

好在作为遗作, 涂们的演技比《上山》强多了……这又是一部讲述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的故事。

公路片的拍摄手法, 和《候鸟》异曲同工,一路向东, 台湾环岛,追寻亡妻的足迹。

《候鸟》是女儿追忆母亲, 《郑先生》是丈夫思念亡妻。

男女主角一老一少, 两个人陌生人莫名其妙一路结伴而行。

起初, 实在是觉得他俩太不适合同行了,根本不着调的两人, 老人在书店翻阅留言簿一整天, 年轻女子怎么可能陪着他一起浪费时间? 毕竟是陌生人啊! 直到结局一切真相大白, 也是跟《候鸟》如出一辙,女主角王真儿是老爷子幻想出来的年轻时候的妻子, 只因思念。。。

“如果知道自己很快会失去所有记忆, 你是否能够刻骨铭心的保存住最不想忘却的记忆”?

以上便是丈夫在老年痴呆前的最后努力。

总体来说, 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全程没有大喜大悲大起大落, 平平淡淡看到后半程文艺片少不了还是有点疲态。

 9 ) 剧情有些拉胯

用了两个失眠的夜晚看了这部片子,这样的电影也确实只适合一个人的深夜。

先不讨论演员演技如何,我能想象得到结局是那种虚幻,重度抑郁症里面的幻听和幻视可能也就是类似于导演想要设计的那个程度吧,我觉得这部电影有些平实,缺乏于类似国外拍过的几部阿尔茨海默电影,比如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依然爱丽丝,这两部电影给人的感慨和震撼是强烈的,是激烈的,而我们国内拍的片子比如刚上映的妈妈和本片其实太过于踏实,少了很多的高潮和强烈,抱歉语文水平有限。

影片里面的bug众多,比如为何以前的妻子照顾植物人老公?

难道郑先生有过一段植物人的历史?

妻子为了唤醒她曾经独自环岛?

然后妻子没了,郑先生醒了,听了录音再次环岛?

这个剧情有些过于大条了吧。

如果单独拿中外的这四部电影来比较,我觉得最值得看的是Hopkins的演技和依然爱丽丝的剧情,国内两部虽然更贴近于我们的社会但确实不如另外两个,欢迎来砖。

 10 ) 细水长流的情感

我参加的是厦门的点映➕线上见面会,去之前看了豆瓣的短评,在看之前就对《叫我郑先生》有了先入为主的挑剔目光。

可是看完之后才发现,这跟不上什么老少配。

从一开始的偏见目光,到后面疑惑为什么妻子和阿灰会有重叠部分,再到最后恍然大悟,这一切都是感情力量所致。

如果有人说这会让人引起误会,那ta就是没有认真看,而且我也认为如果真的一开始有误会产生的可能,随着剧情推入也会感受到细微的不对劲,因为从头到尾都在暗示阿灰就是郑先生的妻子,包括但不限于阿尔兹海默症会出现幻觉,郑先生说自己找到了很像妻子的女孩,妻子和阿灰说的话出现了重叠…感情从来都是细水长流的,而不是为了让人流泪而催生出来的。

同时,在影片中年轻的阿灰和已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郑先生的相处更像是同龄人的普通友情模式,我觉得并不违和,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做到,也让人感到非常奇妙。

导演在见面会上所说:“如果你知道自己很快会失去所有记忆,你能否筛选出一段最不想忘却的记忆。

”听到这句我才发现自己并没有,这也是电影之所以存在的意义之一。

现在中国的电影市场正在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像这样的电影能上映实属不易,我觉得还是得多多支持。

当人都没有耐心好好坐下来花两小时看一部好电影时,ta还能做什么呢?

这个问题留给大家

《叫我郑先生》短评

爱不会被遗忘…….

2分钟前
  • AbraxasTT
  • 推荐

感情描述差点意思

7分钟前
  • 南国小豆豆
  • 还行

有时候他想,这是不是也是他们之间的关系。那些付出过的时间与陪伴,成了现在无法割舍的沉没成本。

8分钟前
  • 行不得🉐
  • 还行

没什么新意

11分钟前
  • 刘勇鑫
  • 较差

平静中的忧伤最忧伤 剧情其实一般 但是整体的还是可以的 虽说很多相同题材上映 但是我还是蛮喜欢这部片子的 这种方式的弥补是理想也是巧妙的方式 当在海边的对话相融合时 真的控制不住的想哭

12分钟前
  • 金先生 .
  • 推荐

卡司很豪华,质感很学生作业,台词很僵硬,郑先生好像吃了不少张翰…(解锁一个新影院,躺得很自在

17分钟前
  • 冬眠的考拉
  • 很差

有些事,可以忘了。有些事,怎么能忘了。本片展开了时空交错的三重叙事,处在现在的时间线上,回忆过去日子里的回忆,层层叠叠,处于记忆深处的那份执着与爱彼此交相辉映,从来没有被忘记。

22分钟前
  • MoonFebSky
  • 还行

可以

27分钟前
  • 卖火柴的硫化磷
  • 力荐

好想再去台湾旅游哦 据说本片拍了好几年了 被搁置了这么久才放映 也不知道啥情况 或者又被改了多少 一开始我觉得老先生对妻子有着不同寻常的思念 看到后面原来是这样一个时空交错的故事

32分钟前
  • 恬仔很忙
  • 推荐

两星给真儿,不算好看,但绝对是耐看型的.

36分钟前
  • 不夜仁君
  • 较差

电影什么都想说点,但什么都没说透、说好……。整体感受来看,观影过程让人有点犯困。之前,我没看过这个电影,也没看过预告,就是到了影院门口找一部片子看一下。和朋友看的时候,我看一个镜头说下一个镜头大概可能的方向,于是,剧本大概走向就基本理清楚了,更离谱的是有些台词都直接预言了。电影整体架构过于套路化了。现在市面上一水这样的电影,脑路都一样,然后通过各种安插标签,各种包装,这次选择了阿尔茨海默症作为噱头……内核还是一个俗套到不能再俗套的主题——缅怀爱情。不是很推荐观看……

41分钟前
  • 市井小民
  • 较差

能猜到是一对,所以显得很不合理森林中间里那一段,风景片的感觉还是拍的好,就说国内哪还有这种感觉地方,口音听起来像台湾,环岛毕竟也。老实说没必要看,很累赘,不需要这样光喊文艺,实则涩口的电影了。PS:剧本、剧作是个大问题!

43分钟前
  • Rabbitの胡萝卜
  • 还行

很舒适的一部电影,陈年往事娓娓道来,画面什么的也很美,可这个配音多好有点不适,播音腔有点重,这不对,不够生活!我是骑自行车环过台湾的,郑先生骑摩托的那段公路海岸线我在原地也有拍照,完全同场景,那么问题来了,他从南往北骑的,怎么最后到了垦丁……方向错了😂然后,鹅卵石海滩在台东……

45分钟前
  • 理工科钢铁文青
  • 推荐

剧本是否动过大手术?割裂感严重。场景简陋,台词少而生硬,独角戏,节奏非常差,几个美景镜头突兀。最后的反转更是因为过于无聊的叙事与表演而设置,又受到反噬,让女主无法与“外界接触”,弱化了本该最有看点的一起旅行的部分。

47分钟前
  • re
  • 很差

这是在宝岛台湾吧?在台湾这么游一圈,确实蛮惬意的,很向往。剧情结构看到一半就能猜出一些,在前面有些细节也有体现,不过还是挺巧妙的,把残酷的阿尔兹海默症以一种很浪漫的方式拍了出来。

49分钟前
  • QT
  • 推荐

台湾环岛慢旅行文艺爱情上。

50分钟前
  • superfat0204
  • 较差

2023年1月28日观看。比较一般,并不打动人。

54分钟前
  • 冲击力
  • 较差

看的第一部环岛电影,看到两人站在鹅卵石沙滩上,我泪崩了。这不像今时今日的电影,有些《苏州河》的浪漫,因此我总是隐隐怀疑,真的有浓度如此高的爱情吗——就算对方毫无回馈,只要一直陪在身边就是幸福。

59分钟前
  • 飘1002
  • 推荐

还行可能我没有情怀

60分钟前
  • 泡泡糖
  • 较差

刚开始看,涂门挺镇得住场。中途俩人结伴那儿,一度觉得矫情电影所犯的毛病,影片一点不落全继承了。结尾的处理,又扳回一城。

1小时前
  • 式微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