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蒂妮

Undine,水漾的女人(港/台),水精灵之恋(港),乌丁娜

主演:葆拉·贝尔,弗兰茨·罗戈夫斯基,玛丽安·扎瑞,雅各布·马琛茨,安妮·拉特-波利,拉斐尔·斯塔霍维亚克,朱莉娅·弗兰茨·里克特,格洛丽娅·安德雷斯·德·奥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法国语言:德语,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20

《温蒂妮》剧照

温蒂妮 剧照 NO.1温蒂妮 剧照 NO.2温蒂妮 剧照 NO.3温蒂妮 剧照 NO.4温蒂妮 剧照 NO.5温蒂妮 剧照 NO.6温蒂妮 剧照 NO.13温蒂妮 剧照 NO.14温蒂妮 剧照 NO.15温蒂妮 剧照 NO.16温蒂妮 剧照 NO.17温蒂妮 剧照 NO.18温蒂妮 剧照 NO.19温蒂妮 剧照 NO.20

《温蒂妮》剧情介绍

温蒂妮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设定在当下的柏林,女主角温蒂妮是一名城市发展局的顾问。她的现任男友忽然提出分手,此时一个古老的诅咒似乎正要应验。中世纪的传说里,温蒂妮是水中的精灵,倘若与她们结合的男人背叛了她们,她们就会杀死男人并回归水中。电影的女主角想要抵抗这一诅咒,故而离开了柏林。此时她结识了克里斯多弗,一名在德国西部水库区工作的工业潜水员。两人相爱。不久后克里斯多弗察觉到,温蒂妮似乎在逃离什么,感觉受到了背叛... 《温蒂妮》是导演佩措尔德计划的“元素精灵三部曲”的第一部。接下来的两部将分别涉及气精灵西尔芙和地精灵诺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普通攻击是全体攻击而且能二次攻击的妈妈你喜欢吗?OVA一次失误沉默暗黑业力南京东1937此刻姬情因为爱情有幸福感情劫匪富贵逼人太甚开播诱捕你汉阳造慌心假期战地黄花型色男女1980年代的爱情优步危机牡丹花开开棺安多第二季开展在即让我过过瘾西行纪之暗影魔城威洛比家的孩子们妖精的尾巴第二季尖峰时刻2无性别男孩热恋中英雄主义夺命水箱毛骨悚然山海经之伏魔正道

《温蒂妮》长篇影评

 1 ) 12/18/2024 BJ单身日记

水精灵的名字,和威尼斯旁的小城是一样的拼写,生活就是不断地在重复自己。

我想我还没有失去爱的能力,那种青涩的冲动,奋不顾身的幻想,放肆的奔跑,写作的欲望。

那时候,你会在纸上一遍遍地写一个人的名字,用夸张的字体表达疯狂的情绪。

那时候,完美好像近在眼前,完美的面孔,完美的性格,充满希望的未来,如同第一批居民在河边搭筑的草屋,还尚未被蚂蚁侵蚀。

实际上,美好爱情的幻想是货架上唾手可得的商品,由巨型工厂流水线生产后销至世界各地。

但它们只描述了对爱情的想象,并未捕捉到动人的情感内核。

一些观察者们将目光转向完美爱情的不存在,围绕于此的神话与迷思,其中的风险与后果、牺牲与斡旋,而往往是在对爱情的否定中,观众一步步靠近爱情本身,并在他人的故事中感受到自己过往的生命体验。

说了那么多,就是在告诉自己,亲吻不需要思考,拥抱没有代价,岁月无限好,世界任我行。

 2 ) 如果我爱你

其实看完快两周了,一直没标记,是想好好写点东西。

但是发现很懒又没动力…不好判断是不是女性导演拍的,但是感觉有点像去年看过的《弗朗兹》。

相似之处有:都是德国电影,都是同一个女主,都是以人名为片名。

嗯,都是些表面浮浅的东西。

但是,如果去体会影片所传达出来的感觉,就是那种淡淡的忧伤,是不是也有点像呢?

《弗朗兹》的忧伤,并不在于找上门来的那个人因战争杀害了你的未婚夫,而是在于你居然爱上了他。

《温蒂妮》的忧伤在于,你曾经以为有人让你爱的死去活来,但是没曾想下一秒可能就因为对的人而完全把他忘掉,但是对的人却又让你无法继续爱下去。

再来回到影片本身。

我能感受到温蒂妮和克里斯托弗之间那种真挚的爱意,深深的爱意。

他们每次见面时用力的拥抱,每次分别时不到最后一刻不放手的不舍,特别真切,特别动人。

片子里还是有一定的魔幻元素吧。

首先,片尾男主再次在水下遇到温蒂妮并拿回潜水武士,应该算是奇幻的处理。

另外,温蒂妮把前渣男友溺死,我感觉也不是真的。

因为太轻而易举了。

如果是真的,那简直就是个bug了。

还有就是克里斯托弗给温蒂妮的那个电话,后来被证实根本不能会有那个电话。

片子其实挺简单的,就是现代都市的男女情感。

也挺戏剧的,你不觉得跟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也挺像的吗?

至于温蒂妮的职业,我没搞懂导演为什么要加入大段对柏林历史和建筑的描述。

有句台词:建筑是对其用途的最佳实现,具有欺骗性的部分在于作出了根本毫无用处的假设。

这是在暗示什么吗?

非常喜欢中间的bgm,古典的感觉,把淡淡的忧伤展露无疑。

 3 ) 我们在水中相爱

水精灵遇见命中注定的那个水中工作者。

刚开始看完这部德国电影我是有很大疑惑的,因为我不知道温蒂妮这个神话的存在。

影片开头温蒂妮对前男友说“如果你离开我 你知道的 我会杀了你”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女人爱而不得的气话,没想到这是真的。

她的前男友没有很快被杀死,因为她遇到了克里斯多弗。

他们真的互相相爱,温蒂妮夜晚工作背稿,他不仅没有嫌弃枯燥,反而和她一起准备。

我觉得真正的相爱就是在任何时候你都能够陪伴我,而不只是在我需要你的时候。

后来温蒂妮遇到了她的前男友,前男友要求复合,又相约在电影开头的那家咖啡馆。

可是温蒂妮从坐下到离开没有说一句话,这充分展现了她现在对前男友的蔑视和讽刺。

至于后面的情节,我觉得与那个古老的神话有关。

温蒂妮与克里斯多弗初次相见时呼唤温蒂妮的那个声音到底是谁。

既然克里斯多弗下午就已经出海了,那打电话的到底是谁。

为什么温蒂妮可以一个人轻轻松松杀死前男友。

为什么克里斯多弗会突然醒来。

我的理解是:温蒂妮既然是一个水精灵,对于背叛她的男人都要杀掉,然后就在这个时候她遇到了她的爱情克里斯多弗,呼唤她的声音以及给她打电话的声音都是在催促她杀死前男友。

直到她知道克里斯多弗被判定脑死亡以后她才决心杀了前男友,克里斯多弗也突然醒了过来。

温蒂妮就这样又回到了水中。

后来在克里斯多弗工作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仿佛看到了温蒂妮,所以在凌晨起床站在水中呼唤着温蒂妮。

可是她终究是归于水的。

水的灵魂,那就让他们在水中相爱!

 4 ) 一柏林女子溺毙前男友,致植物人现男友苏醒?灵媒称:一命换一命

(XX年X月X日)据德新社报道,一名为温蒂妮·韦布的柏林女子,于前日发现自溺于柏林近郊XX湖中。

当地居民发现其尸体,具法医鉴定,死亡时间约为前日下午X时。

据警方调查,得知死者韦布系近日发生的自家游泳池溺杀案的主要嫌疑人。

死者约翰尼斯被其女友发现两日前晚间身亡于位于德国市中心XX区的自家游泳池内,而在场并无可疑人士或目击者。

韦布与约翰尼斯系前男女朋友关系,两人于数月前分手。

令人惊奇的是,推算出的韦布死亡时间,正是韦布现男友克里斯托弗在医院醒来的时间。

克里斯托弗于两日前由于潜水工作事故导致脑死亡,彼时正在医院接受护理。

克里斯托弗的同事莫妮卡告诉本报,韦布曾在事故次日前来探访,神情激动,言语混乱。

两起奇情事件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警方正在进一步追查之中。

柏林灵媒协会会长戴茨·卜希特告诉记者,女性报复性的谋杀着实具有灵魂转移的神力,不排除一命换一命的可能性。

温蒂妮·韦布系柏林城市规划局的顾问兼研究员。

对于此事,城市规划局没有发表看法。

德国知名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对此事件表示高度兴趣,其工作室称,改编剧本正在创作中。

 5 ) 压抑神话也有动人之处

因为控制不住想一个女生,还是没心思看书。

很久没看电影写影评了,所以晚上选择了这部柏林电影节获奖的《温蒂妮》,温蒂妮是德国神话故事中的水精灵,童话故事中小美人鱼的原型也取自于此。

没想到的是剧情居然还有些惊悚。

看的时候让我想到我很久以前写过的《水形物语》的影评:“暗黑系童话,但还是能从中看到导演内心保留的那份对于世界的纯真和童心未泯。

相比于纸醉金迷的现实世界,他其实更想呈现一个简单美好、聚焦于内心灵魂层面的精神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即使是有着骇人外形的怪兽(映射现实生活中的边缘人物),也同样能拥有誓死不渝的陪伴;即使是最孤僻不起眼的生命,也能拥抱坚贞不移的爱情。

”而与此不同的本片《温蒂妮》却有着极致仪式感的绝望。

水精灵温蒂妮通过和人类男性结合获得灵魂,遭受背叛就必须杀死男人。

爱与死亡,命运与诅咒。

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是“柏林学派”代表人物,现实主义大家。

影片有大量介绍柏林历史的台词情节,历史成为这些导演探索当下德国不可回避的内容。

就像温蒂妮不可回避的命运。

温蒂妮躲开对不忠恋人的处决是徒劳的。

哪怕她爱上了另一个男人,未完成的命途却始终等待着她。

影片从日常生活的小切口着手层层递进,对爱情的“仪式感”用了一种独特的角度阐述,女主冷血地溺毙前男友以示对男主的忠贞,男主自沉湖底与女主灵魂的诀别,他们在以充满悲剧色彩的仪式感践行对彼此的爱,完成现实中未达成的爱,而从另一个心理维度而言,也是完成着自我救赎。

隐晦表达了更深层次的内心探讨,也让人感慨,或许有爱就会有痛吧。

 6 ) 柏林爆款《温蒂妮》,永远爱你不过是恋爱一时

本文首发于公号电影之盐,欢迎关注

据说这部影片成了今年柏林爆款,首映之时更是一票难求,不负众望拿到了金熊奖提名。

最终,以女主温蒂妮饰演者葆拉·贝尔斩获最佳女演员银熊奖,导演收获费比西影评人奖告终。

25岁的葆拉·贝尔柏林封后随之而来的是两极化的评分,IMDB:5.9(十分制)与烂番茄:82%,让人对这部影片的期待值极具下降。

但影片的神话层面仍旧十分吸引人,古欧洲传说掌管四大元素之一的水精灵便是本片的主角。

而据导演接受采访时称,这才是「美人鱼」故事的原版。

英伦玫瑰凯拉·奈特莉曾公开表明,禁止她的女儿看《小美人鱼》这样的童话故事。

美人鱼这个为了爱情而舍弃一切的角色,为现代女权所唾弃。

毕竟,女性不应当为了所谓的爱情牺牲一切。

不同于安徒生的美人鱼,这不是一个为爱牺牲的故事,而是一个讲述背叛而被杀戮的古老诅咒。

温蒂妮作为水精灵,可以选择与凡人男子结合并生儿育女,但会失去永恒的生命。

而跟温蒂妮结合的男性一旦出现外遇,她就必须将男性诱入水中淹死,并再次回到水中生活。

而导演兼编剧的佩措尔德未将故事放入婚姻,而是放入了一段恋爱中。

以温蒂妮和男友约翰纳斯分手开场,温蒂妮用死亡来警告男友,但明显约翰纳斯觉得这不过是柔弱女孩子的招数。

而后,她迅速结识克里斯多弗,一名在德国西部水库区工作的工业潜水员,两人展开了新的恋爱。

此时却又碰到约翰纳斯,他跟温蒂妮承诺要与现任分手。

影片这个结构是有趣的,片头的分手、眼下的复合均是一家咖啡馆,约翰纳斯相同的等待,而温蒂妮在窗户内望着。

唯一的差别是,一眼是消失,一眼是还在。

故事过半,此刻仿佛回到了原点。

很有恋爱的味道,分分合合又是一场空。

但随后克里斯多弗的电话,说明这一切不过又是一场幻想。

而人总是在幻想中,闭合自己的遗憾。

然而就是这一幕,与前任相逢、与现任相靠,注定成了2020年影迷的记忆点场面。

“他走过时,你心跳漏掉了一拍”也是此刻,温蒂妮发现自己从前任的感情中脱离出来。

也正是此时,克里斯多弗发生了意外,生命垂危。

为了救克里斯多弗,她才亲手杀了约翰纳斯。

克里斯多弗苏醒,而温蒂妮回到水中。

再也找不到温蒂妮的他,选择了新的恋情。

即便后来,他试图到水中寻找温蒂妮,还是回到现女友身边。

所谓爱情,不过都是一时一刻。

即便是将欧洲神话的历史感代入到现代生活焦虑的语境中,也挣脱不开一时一刻的宿命。

没有因为爱情而献出生命的温蒂妮,回归水中。

最终将定情物件归还给克里斯多弗,成全了他与现女友,而他们也将有自己的孩子。

一如安徒生的美人鱼,看着他人结婚。

但无需幻化成泡沫,回归自己的生活。

即便是统治一切的神,也要在爱情里从占有学会放手。

童话故事中,那份来到人间的执念在这部影片中被化解了。

在爱里学会爱,也许比一时一刻的争执与复仇来得重要。

除了爱情的部分,佩措尔德将女主角温蒂妮设定为城市规划部门的历史学家和讲解员。

片中大量的笔墨,是温蒂妮给民众讲解柏林建筑历史。

而在影片的第一次讲解中,也就是温蒂妮开场分手后。

冷漠、理智的讲解着历史,然而就是此刻的互动“你可以透过建筑模型看到你在哪吗?

”温蒂妮透过历史的建筑模型,看见刚分手的前任。

在接受采访时,导演佩措尔德表示自己在柏林住了40年。

而柏林就是一个建立在传说中的城市,这个城市有太多Undine(温蒂妮)的痕迹,比如住宅项目Undinestrae。

而这也是影片的一个叙事基础,模型影像与男人影像的交叉,柏林与温蒂妮的交叉,这是导演写给这座城市的一个现代神话。

而温蒂妮这个神话存在与否,所有的叙事时而真时而幻梦,让人百思不解。

但对于佩措尔德而言,这时代的人缺少梦、以及梦想,而他想造这样一个梦。

“这也是我拍《温蒂妮》 时想做到的效果。

”现代城市里,有一个水精灵。

青年时期的导演导演兼编剧佩措尔德作为“柏林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当代德国重要作者导演。

而“柏林学派”是与“柏林墙时代的德国电影”的代表人物相对而言的。

后者以法斯宾德、施隆多夫、和赫尔佐格等为代表。

“柏林学派”这个标签恰好代表两德统一后新一代德国电影的复兴(从《罗拉快跑》(1998)开始)。

《过境》(2018)作为新一代德国导演,他的电影总是围绕着东德西德。

如企图逃亡的《芭芭拉》(2012)以及《过境》(2018)。

此外,他也喜欢对经典再创作。

而挪用,是当代艺术最为核心的要素。

这次《温蒂妮》的挪用也只是导演佩措尔德的“元素精灵三部曲”的第一部。

另外两部,地精灵《诺姆》和风精灵《西尔芙》计划在未来四年上映。

希望接下来的系列影片会有其他惊喜。

 7 ) 《温蒂妮》:被分离的水与陆

温蒂妮的传说,可能是爱情与水之间最浪漫的一次类比:水精灵温蒂妮化为人形、得以在陆上生活的唯一条件,是获得一段忠贞的爱情。

由此,爱情成为呼吸般的必需,也成为一种共生的诅咒和一颗宿命的定时炸弹。

所以在它终结时,小美人鱼变成清晨阳光中的泡沫,而温蒂妮不得不杀死背叛的爱人,重新走入水中。

对于温蒂妮这个命题作文,可能没有比佩措尔德更适合的执行人。

作为一个政经学者一样的导演,他善于将自己的主角们放置进宏大的历史之中,而在绵长的迷失、不安和余震里,爱情似乎顺理成章成了这些个体唯一可以抓住的东西,成了赋予他们实体的水。

被困的他们,依靠着残损的爱情和虚空中的激情来试图重塑自我,寻找意义。

然而,可能是预设的期待值过高的缘故,佩措尔德对于这一新探索的执行却并不算完美。

《温蒂妮》奇幻元素和爱情类型的碰撞诗意而浪漫,带着心跳、脖颈的温度和被水冲刷浇灌的晕眩,但温蒂妮身上过于隐晦留白的传说设定,可能为观众理解故事逻辑和人物动机造成障碍;另一方面,《温蒂妮》中关于建筑和柏林城市发展史的话题,延续了佩措尔德对于家国、历史和时空的作者性思考,但温蒂妮水中精灵和城市规划讲解员的两重身份、钢筋尘土和迷离水域两处空间,似乎无法很顺滑地交融在一起,整个故事就像是被割裂开的水与陆,缺少联通的那座桥梁。

如果不看剧情简介就进入故事的话,对传说陌生的观众,可能不会知道眼前这个一头橙棕色卷发、走路有点僵直的女主角温蒂妮是水精灵。

在游泳池的高潮戏码到来前,《温蒂妮》几乎是刻意地不去触碰女主角是水精灵的这一奇幻设定,只有水族箱里的一声暗语和溺水后却不吐水的寥寥几笔细节,能将温蒂妮和水联系在一起。

如果再牵强一点的话,再勉强算上温蒂妮掉下眼泪时顺势而出的标题卡,毕竟眼泪也是一种盐水。

这样的隐晦处理,为温蒂妮带来一种神秘的鬼魅感,也让整个故事同时溶进惊悚和诗意。

然而,这种处理,也带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对传说有所了解的不合理预设。

如果说对于温蒂妮身份设定的理解门槛,还可以用“现代观众都有看简介再看电影的习惯”或者“温蒂妮在欧语神话体系里家喻户晓”来找补的话,这种对原材料的选择性切割和信息不足带来的困惑,在温蒂妮杀死前男友时达到了极致。

根据传说,经历背叛的温蒂妮似乎是毫无其他选择,必须杀死背叛者重回水底。

开篇前男友表明爱上他人那一刻起,让温蒂妮得以存在的爱情就已消亡,传说的诅咒应验,而温蒂妮溺死爱人走进水底的结局开始倒计时。

水族箱里的低语是回归的召唤,克里斯托弗的苏醒,也是因为温蒂妮修正了和克里斯托弗这段甜蜜而刻骨的错误,完成必定发生的杀戮,最终回到命运设定的轨道上。

在温蒂妮走入水中之前,《温蒂妮》可以看做是一个与爱情共生的生物,用一个突然出现的例外来探索爱情本源的故事。

从这种解读角度出发,比起《水形物语》,《温蒂妮》其实更像是《小美人鱼》的现代变体(毕竟安徒生是以温蒂妮为原型创作的这个童话),都是从外来者的视角窥视爱情,最终落脚在牺牲和沉重的宿命感之上。

然而,以上可能有些牵强的解读只是根据传说资料的猜测,对于这个奇幻故事的原理和规则,《温蒂妮》片中并没有给出明确解释,也没有明示任何一种涉及温蒂妮人物动机的硬设定。

最终的结果,就是让《温蒂妮》变成了有点狗血的“一命换一命”情节剧。

而在柏林电影节时《温蒂妮》给媒体的press nots中则强调,“温蒂妮再次接触她自身的元素后,就必须回归水中”。

按照后面这种说法,似乎温蒂妮与克里斯托弗初遇时被水冲刷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她的最终离去。

不管创作者倾向于何种解释,不能否认的是,《温蒂妮》是一部需要观众去了解场外信息、一部“需要说明书的电影”(引用把噗短评)。

《温蒂妮》故事中隐晦不明的部分,并不是一种值得嘉奖的多义性表达,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温蒂妮》对爱情讨论的尝试。

当我们不能完全确定,温蒂妮那漏跳的一拍心跳是因为余情未了,是因为看见了追来索债的命运,还是两种因素的杂糅,我们就没有办法理清温蒂妮那像水草一般缠绕晦暗的思绪和感情。

在这样亲密的观察和温蒂妮提供的专属视角之下,我们都没有机会真正进入她的内心,可能爱情真的比想象中难解,而水精灵,真的是个需要我们保持距离的谜。

在一次讲解途中,温蒂妮邀请听众在庞大的柏林模型里指出他们所在的位置。

在特写下温蒂妮的双眼里,白色的模型房子被无限放大,与窗外真实的风景交融在一起,而温蒂妮,也被巧妙地放置进了整座城市的空间之中。

在这部紧凑的电影之中,温蒂妮对于柏林城市变迁和建筑历史的讲解占据了不少的银幕时间。

然而遗憾的是,除了上述那一处空间变幻的放置,其余时候佩措尔德借温蒂妮之口说出的对于柏林历史的思考,与影片其他部分的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割裂感。

对于洪堡论坛的评论,大概寄托了佩措尔德最大的私心,用城市中心这样一所违反了“Form Follows Function”原则、以古建筑外形承载现代功用的建筑,来讨论在历史洪流中身份不断变化着的柏林和德国。

但是,这段富有深意的台词,放到全片来看却有些意义不明,不知该作何理解是好。

或许新与旧之间的矛盾和相容,是温蒂妮与克里斯托弗那建筑在已死爱情之上的新感情的对账,但这种牵强附会的理解并不能弥补支线与主体故事之间的脱节,以及元素精灵设定和爱情主题下对历史政经话题讨论的生硬。

温蒂妮与水之间的关系不言自明,而她作为古老传说中的生物,也与柏林陆上变迁史的厚重感产生对照。

这样的书写之下,温蒂妮本该成为联结水与陆空间以及其象征意义的双重纽带,让故事发生的舞台和故事本身融合成一个整体。

但在《温蒂妮》里,历史学者温蒂妮和水精灵温蒂妮更像是不相容的两种身份,在关于陆地和历史的支线行进时,水精灵的设定显得单薄而不适宜,甚至这层身份都被选择性遗忘,而在水精灵那既炙热又潮湿的爱情故事里,也没有空间留给对城市的深刻讨论。

这种缺乏整体感的失败,绝不是因为爱情主题“肤浅”,与更宏大的世界不相容(《冷战》就是一个正面例子)。

《温蒂妮》是佩措尔德的一次跳出舒适区的尝试,而从结果来看,他好像不知道该如何对元素精灵这一新鲜的材料下手,如何把她们顺利自然地放进自己构建的系统里。

《温蒂妮》中的场景设计其实是非常出色的,闪光的鱼缸和水草摇曳的幽深水底,恋人相拥的火车站和温蒂妮有序但并不温馨的小房间,都温柔地拥抱、吸纳着它们的主角。

然而,整体感的微妙缺失,让空间和片段变得有些断裂。

在柏林这样一座被水环抱的城市之中,《温蒂妮》这个水与陆的爱情故事却很遗憾地没有做出被水环绕的感觉来。

然而,虽然《温蒂妮》可能代表不了佩措尔德的最高水准(毕竟创作者们面对新事物都有陡度不一的学习曲线),《温蒂妮》仍然是一部非常迷人而细腻的作品。

开场的分手戏在特写中靠两位演员的表演完成,背景中教堂钟声和钢琴声缓缓流动,而下一个场景,当温蒂妮走进博物馆,全景镜头立马把她从自己的情绪里拉出来,放进建筑模型和人群之中。

这是彰显导演功力的地方,而在之后的故事中当主角每一次重返相同场景,佩措尔德都能用不同的机位和景别区分出情绪,讲出不同的故事。

《温蒂妮》最可贵的地方,大概就是描绘出了一段真实自然的浪漫关系。

Paula Beer和Franz Rogowski两位演员将《过境》中的默契延续到了本片中,营造出一种温暖而不刻意的亲密感。

温蒂妮和克里斯托弗躺在水草和碎玻璃中被爱情和水流洗礼的一见钟情,绝对是近些年最惊艳的浪漫场景,而两人日常中小动物一般的互蹭脖颈和倚靠,也是贴近生活但丝毫不减损热烈程度的身体语言。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段爱情的终结才显得如此凄美而冰冷。

温蒂妮最终走入的那片水,和她与克里斯托弗先前牵手一同游过水草、听他唱过Stayin Alive的,明明是同一片水域,却像是来自两颗星球。

拉丁语中“unda”有波浪的意思,但影片最后,投来视线的那片水面是意外的平静。

传说中的水精灵们,失去爱情才回到水中,但经历过克里斯托弗的温蒂妮是幸运的。

她不再需要在爱情和水之间二选一,水流深处刻下的名字,将是温蒂妮永远与爱情共生的证明。

 8 ) 温蒂妮

这部电影有着很好的节奏把控,最关键的是它很克制。

整体观感其实是一种表面的安静,它十分安静地叙事,并在这种安静之下传递出巨大的情感暴动。

在鱼缸破碎时,在女主杀死前男友时,在二人水下相遇时,在男主沉下水底时,在女主最后一个镜头里从水下凝望时,甚至影片开始几个回合的正反打时,这种克制像极了有一万个乐队正在疯狂奏鸣,却被导演按下了静音。

它不欺骗观众,也不可以欺负观众,它只是安静、自然地进行着,让观众自己感受。

 9 ) 这就是每个人的爱情

整部电影没有描绘过温蒂妮和前男友乔翰森的甜蜜爱情,然而这段感情却是甩不掉的隐秘咒语,纵使在她与新爱人最为甜蜜的时刻都会突然闪现,重锤她的心灵。

爱是可以从另一个人身上得到补偿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走出一段感情的方法是投入另一段感情。

但是这对克里斯朵夫公平吗,他的心理终将不平衡,会质疑自己的身份甚至否定两人的感情。

可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在用这种方式治疗爱情的伤,克里斯朵夫选择了和自己的工作伙伴一起生活,也仍然会在生命的某个时刻再次与内心的温蒂妮幽灵相遇。

 10 ) 温蒂妮: 在后现代城市里寻找爱情

在佩措尔德呈现高度杂糅态的后现代童话《温蒂妮》里,有两个看似寻常的慢速叠画镜头暗暗点明着影片的主要关注点。

温蒂妮的第一场解说戏里,一个她的主观镜头带领我们在柏林的城市模型里看见了刚刚抛弃她了的前男友约翰内斯。

而在后半段里,男主角克里斯多弗再度(?

)参加城建局解说时,也在林林总总的建筑模型里看到了自己和温蒂妮曾经依偎在一起的身影。

如何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找到真实的浪漫,这是佩措尔德新作的着力点。

佩措尔德的电影里少见确切无疑的固定态意象,一切元素都在流动都在混合,看似二元对立的类别都在彼此模进互相靠近,激烈地缠绕在一起。

鬼魂三部曲里的现实与想象、仿类型之作里传统的类型元素和新鲜现实批判,前作《过境》里历史与当下两个时间层面,这些都是经典的Petzold touch。

在《温蒂妮》里,这两股力量具体表现为以爱情与神话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描摹晚期现代社会生活状况的现实主义之间的交媾。

影片中心的爱情故事是典型的佩措尔德手笔,如初恋一般天真烂漫,如童话一般美好神奇,却又处处都是诡异。

克里斯多弗的出现尤为奇妙,他声称听了女主角的演讲,很是惊艳,但之前的演讲戏的观众里根本没有出现过他。

他的出现紧随着约翰内斯的消失,因此可被看作是其的分身,而分身正是浪漫主义作品里最常见的动机。

某种意义上,他是女主角失去爱人之后的应急产物,是填补爱情空白的假肢,是她为了防止神话预言成真而不得不设立的分心术。

男女主角结识的这一场戏里发生的那个奇幻的事件本身即是的矛盾。

一方面这个被放置得过高的鱼缸与男主角工作的堰塞湖之间有着显然的对应关系,好似影片里最富童话色彩之地的微缩模型,它的崩裂象征着超现实力量在现实层面的能量释放,把主角们一举冲刷进爱情的童话世界。

另一方面,神话对现实的入侵却是为了保证一个古老的诅咒不会应验,保证女主角stay alive在现实空间。

由此可见佩措尔德对于现实的定义本身既包含了神话层面,无需解释,温蒂妮的诅咒就是最正常的事情。

一个神话的产生是为了保证另一个神话不会成真。

男女主角这个浪漫得失真的爱情里全是危险。

影片核心处的公寓爱情戏里充满了越轴镜头,好像在故意扰乱观众的感知系统。

而当这段爱情最终不可避免地因女主角的内疚终于垮塌之后,发生了影片里最为神奇的事情。

尽管温蒂妮的诅咒还是要应验,但随着她杀死负心汉回归水中,克里斯多弗反倒因这一神话力量而得救,从一个人的替身变成了现实中的人,也有了现实中人失去爱情之后的痛苦。

影片随即把视角转换到他的身上,女主角成为了他的幻想之痛。

女主角失恋后本是他以潜水员的形象潜入了她的神话里,现在他自己的水族箱里,潜水员的位置却被两尊复活节岛石像所取代,在他失去的爱情的地方树立起了一座神秘的祭坛。

在这些浪漫主义的核心故事周围,也有另外一些话语是不可忽视的,正如影片爱情故事之余也有着长篇累牍的学术式和公文式德语句子。

这些话语大多涉及柏林以及德国的政治和历史背景,女主角的工作与东柏林的建筑史有关,而男主角的工作则在德国西面的威斯特法伦,佩措尔德常探讨的两德问题在本片依然有所涉及。

这些现实主义的话题缠绕在影片的浪漫主义之上,就好像柏林这座城市一般,根部是一片沼泽,是浪漫的水与现实的土的混合体,是老的建筑和新的规划的杂交物。

注意影片后段里温蒂妮那个不太招人喜欢的女同事的演讲,她在解释为何威廉时代的柏林社会福利性住房价格居高不下,原因正是在于土地的价钱。

资本这一现代因素对于神秘时代的影响正如水中的土,这才有了柏林这个现代大都市。

因此,佩措尔德用这部电影为所有活在后现代和后资本社会的我们开出了方子。

既然所有人都经历过失去的苦痛,那不如在这些心灵的空白地带向下探潜,重新在光怪陆离的深层里找到神秘的水王国,在现实的生活里再度发现神话的力量,正如成为精灵的温蒂妮再度把潜水员的雕像还给潜水员。

既然前进看上去愈发不可能,那不如把古时的神秘主义再次引入陷入僵局的当下生活里。

影片的钥匙就在中段阳台上的演讲里:在柏林本来空荡荡的地方再度矗立起一座古时建筑的复制品,违抗着现代建筑理论的教训,让一座18世纪外型的宫殿履行着21世纪的功能。

通过这句台词,佩措尔德回到了他早期柏林学派的出发点,旗帜鲜明地阐明了他的诗学观点:要用经典的壳装上新的内容。

如此一来,谁又能说在这种杂糅之中无法诞生出进步的力量呢?

《温蒂妮》短评

节奏把控得很舒服,有缓缓的诗性,很契合水的主题。没想到Paula居然是95年的!

4分钟前
  • wang_
  • 推荐

导演的实力撑不起野心

8分钟前
  • (ー̀εー́)
  • 较差

随机抽取一则聊斋改编,喜欢这个城市历史以及寓言的布局,但是确实有点没花样

11分钟前
  • 嗲精
  • 较差

第一次看佩措尔德的电影,蛮神奇的体验,上一次这种感觉大概是滨口龙介。鱼缸炸裂太绝了

14分钟前
  • 十六
  • 推荐

水中精灵的爱情充满古典气息和神秘主义,向外延伸就是整个城市的空间与历史,能如此凝练简洁地表达出女性幽微复杂的情绪,导演和女主功不可没。陆地上的凝固与水中的流淌,一次又一次被诉说的那些城市故事,人们相信的与记得的,柏林有这样的导演是幸运的。

19分钟前
  • 薄荷清柚
  • 推荐

看完后又看了很多分析,依然不能感知到导演想要表达的意思。一个想要与既定命运抗争的水中精灵再次遇见了爱情,多么美好,然而最后依然逃不过诅咒才能拯救爱人。神话故事混合了柏林城市变迁的历史,感觉有点无聊。

24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还行

3.5 舒适

27分钟前
  • SATURaiN
  • 还行

就像贝多芬弹了一曲《流水》,佩措尔德大概是想拍那种“脱有形似,握手已违”的爱情片,但拿着管风琴键盘乒乒乓乓一顿敲,出来的效果实在太实、太拙,一点也不空灵……

29分钟前
  • 路西法尔
  • 还行

德国版聊斋,充满现代感的神话故事,内里还是悲伤的深情的。

32分钟前
  • 长星照耀十三州
  • 还行

太凄艳,我死了。温蒂妮是爱情本身。想到三毛与荷西。

35分钟前
  • 判官
  • 力荐

对于不了解这些传说的人来说,很多时候觉得一头雾水。

37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温蒂妮是水的精灵,背叛她的男人,终会被她杀死,她也会因此回归水底。而现实之中的男女情感远比此复杂的多,孤单的个体彼此湿润,一次次碰触,最是温存。或许温蒂妮的命运终会是场轮回,可只要有一次的悸动,便可寻获爱意的浸润。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解构情感的大成之作,不动声色,暗流奔袭。葆拉·贝尔的每一次呼吸,都让她更逼近德国最优秀的女演员。

38分钟前
  • HarperDie
  • 力荐

一次简单的符合自己时代的改编图解,没什么新的阐释,这种工作我们的国产剧、历史小说天天在做。这个片子能被提名,说明《唐皇游地府》完全可以斩首金熊。温蒂妮比美狄亚差远了——要不讲理就踏踏实实别讲理;复仇主义更是跟爱情没啥关系。

41分钟前
  • 小楼。
  • 较差

对不起,逻辑混乱,过分解读的短评无法理解,并且这位导演的视听语言真的很很很一般,开头那段下三滥的正反打能来那么多次也是服

46分钟前
  • YC
  • 很差

可能我先入为主吧,就感觉德国人拍爱情拍不了那么软的,就这真的太浪漫了,我看的时候惊呼这时代还有人拿神话背景拍爱情?然后才觉得是我腐朽了,真的好轻巧奇妙啊。虽然我第一遍看下来没完全懂叙事时序的花招,还寻思咋后面变惊悚了,但整个观影体验都特别有被黑暗包围的安全感,就像这部电影以水为重要介质一般的感觉。

51分钟前
  • 春见野橘
  • 推荐

忘形水2.0。

53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4.5+】神话总感觉虚浮,因此以现代柏林城市景观去承载是那么理所当然般巧妙,互文或构思都十足缜密精练,似一出古典情节剧,唤起历史的幽灵。纵然不曾闪烁壮丽奇观,但又能在这样的严谨肌理中寻获浪漫与爱的深重:浸润于水流,激情却比火焰更炽热。我们用力相拥,像交缠的水草难以分离。爱你,就是心跳漏一拍都能感受。连每一次呼吸都是为你,温蒂妮。

55分钟前
  • DeckardYang
  • 推荐

当俯瞰向建筑模型的视线与温蒂妮的闪回视线重叠时,涌现出一种奇妙的感受,恢宏与个体,历史与当下,情感在拿捏轻重的同时也在穿梭其间。佩措尔德赋予温蒂尼以城市讲解员的身份,一种中世纪传说如同城市景观在沉淀中不断生成的奇妙隐喻。鱼缸的碎裂,爱情的打开,笨拙地调和了足够多的现实感和微妙的奇情感。突然之爱,似乎经不住推敲,即便彼此沉溺,耳鬓厮磨,也总有患得患失,心跳漏拍的一刻,如此轻盈的错拍却换来意想不到的沉重的「死亡」。传说与都市,模型与景观,鱼缸与湖泊,手办与潜水员,心跳的一拍与脑死亡,佩措尔德钟爱复调叙事,熟稔轻与重的对位法,比前作「过境」更细腻精致,但稍逊顺滑感。

58分钟前
  • 黎明杂志
  • 推荐

没什么看头

1小时前
  • 柒柒
  • 较差

太奇怪了。

1小时前
  • 豆友215368285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