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杀死时间——杀手想到堕落天使,随风摆动的树浪想到阿飞正传。
背景想到银翼杀手。
喜欢我们做爱吧,我们吻别吧这两句台词。
女人说追求意义本身就是没有意义,我更愿把追求意义看成另一种意义,算是一种安慰。
台词看似没有逻辑却非常有趣。
2⃣️地球最后的导演——电影会消失吗?
母猪人工受精技术会代替电影成功申遗吗?
电影不会死,我们两个也挂不了。
“预言”有趣。
结尾,两位导演挑了很久,最终同意看这部影片——火车进站。
幕布在海边,不得不想起今年的戛纳。
火车渐渐进站,画面慢慢靠近,感动。
这是电影的起点,电影不会有终点。
3⃣️你好再见——笑笑,这事儿就过去了,你要先活下去啊!
又想到了唐山事件,凭什么!
你不要太难过。
骨灰也要叫号领取了。
不喜欢涂甲油的片段。
4⃣️一一的假期——更适合在拼盘电影里。
多生孩子,父母最爱你??
男孩儿的表演有一点点浮夸。
【地球最后的导演】贾樟柯和宁浩,自己演自己,自己调侃,疯狂玩梗。
虽然导演本人的演技实在是不咋地,但因为是自己cue就可以接受,就是在玩嘛。
所以这part给我感觉就像是彩蛋。
【杀死时间】不知道导演的本意,但看起来就是不停地埋梗玩梗,可以从字里行间背景设定画面故事看到很多影子或者说致敬,虽然会有观众过度解读的可能,很大可能哈哈哈。
那段吻戏很多人夸,我觉得这段亲吻就像感情,就像一本长时间没有被打开的书,再拿起来,拍掉上面积下的灰,听着书页变脆后的逐渐分开的声音。
然后从懵懂到探寻,hello?
很怪,但喜欢。
【你好再见】设定好怪,为什么要让渡话语权?
虽然设定是2062年,但除了设置语音的悬浮框,其他都过分生活化。
当下和四十年前很不一样,那么四十年后必然也很不一样,但场景却没有陌生感,太写实也没法入戏的,然后这就变成了矫情抑郁的故事。
其实能get到导演想表达的,但无法相信。
【一一的假期】就很无聊。
《状元》讽刺效果还可以,倪虹洁和邬家楷都演得挺好的。
★★★☆☆-20220912《你好,机器人》什么垃圾玩意儿?
有反转都救不活。
★☆☆☆☆-20220914《决战狮虎山》三室一厅,一起鬼畜。
★★☆☆☆-20220914《你看起来很吓人》公费恋爱甜度高,有惊悚元素。
★★★★☆-20220914《一夜》晃感好评。
★★★★☆-20220914《地球最后的导演》给单个条目8分了。
★★★★☆-20220914《你好,再见》她好适合拍电影!❤️ 模式开关细节可以啊,编导也不错。
★★★★★-20220915《杀死时间》笑死我了,搁这集梗串烧呢!
★★★★☆-20220915《期末》★★★☆☆-20220915《一一的假期》如果是女性主角我会更喜欢。
★★★★☆-20220915《下乡的塔可夫斯基》确实不错。
★★★★☆-20220929
《杀死时间》是一个很乱,但非常好理解的片子。
乱,是因为密集的致敬。
一进入,时间设定是2046,所以很多观众一起想到了王家卫。
但随着配乐的转换,我们所看到的景象又很类似游戏《赛博朋克2077》中的登陆场景。
很快,我们了解了男主角章宇的职业:无法杀死人的杀手。
章宇追杀的人叫比利(这里又来了一个《杀死比尔》的致敬)。
再往后,揭示出来人类已经被装进了黑盒子房间,像是《黑客帝国》的缸中之脑。
但这个世界里的人类,和《黑客帝国》里的逃亡不同,他们是很体面的。
AI仿生人不威胁他们的生命,没有侵占他们的物质、土地和生存空间。
普遍困扰人类的问题,只是如何打发多余的时间。
每个房间中的人被悬挂在潮汐、森林的幕布前,凭借着科技他们甚至能达到永生。
这样美好的虚拟社会,大多数人都甘之如饴地享受着,章宇也没有察觉到有特别严重的问题。
他只是有些苦恼,自己所经历的像是西西弗斯的诅咒:人无法被杀死,但他却还要杀同一个人上千次。
直到李蔓瑄的出现,让他有了破局的感受。
两个人见面后,影片的风格猛地转向孟京辉的话剧——我愿定义为“话剧式的科幻文艺片”。
李蔓瑄将沉睡着的章宇唤醒,给她讲了五千只小白鼠的故事,用来隐喻现代人的困境。
当繁殖数量达到两千,小白鼠便不愿再繁殖。
人类也一样,当人口达到75亿,人变得不愿再生育。
人的虚无、无意义感,是这个世界中最痛苦的病。
此时的章宇,犹如一个刚开蒙的懵懂儿童,从沉睡中初醒。
但他显然还没有深入思考过诸如“活着的意义”这样的问题。
之后,章宇和李蔓瑄贡献了今年流媒体最炸的吻戏。
2分40秒一镜到底的长镜头,直接将做爱的段落简化成拥吻。
两人拧成麻花,口红抹开半张脸。
李蔓瑄离开,章宇对于活着的意义仍然不确定。
他试图通过系统,向李蔓瑄发出讯息,然而对方不再回应了。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它要讲的内容似乎很庞杂,有爱情的发生、科技的危机、现代人的隔阂……但回到影片的开头,无法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离开了工作之后,人类会不会活得好?
海德格尔把人类的存在状态分成两种:一是“非本真”,就是丧失掉自我的个性,被日常事物淹没的状态;另一是“本真”,指的是试图了解自己的理想状态,出于自己的想法主动筹划。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生命中的99%的时间,似乎都处于前一种状态——不愿意背负“存在”的责任,宁愿沉没在无形的统治里,离开工作没办法正常活着,即使有充足的物质和随意支配的时间。
于是只能通过工作去建立需求,比如通过考试、升职加薪这样的短期目标,或者攒够几百万买什么房子的长期目标。
如果没有了工作,沉浸到幻梦似乎就成了第一选择,黑盒子就是给没事干的人找点事做。
但世界上总有李蔓瑄这样的人,去点破这样的麻木。
在这个故事里,她对于章宇是引路人。
章宇终于清楚,杀同一个人上千次有问题。
他新找到的意义是“爱情”。
但爱情,不是李蔓瑄想要的意义。
于是最后奔跑在黑盒子丛林中的章宇,疯狂地呐喊:“哈喽!
”
哈喽,就像C++里最原始的那句“Hello World”!
是向外部寻找意义的讯号。
或许故事延申的最后,他也未必会找到李蔓瑄,但他一定不愿意再重复地杀同一个人一千次了。
6月23日晚间,由B站和坏猴子影业打造的电影短片集《大世界扭蛋机》开播。
与首周主题“明日之后”相关的四部电影短片,目前已经全部上线。
尽管短片集名字看起来有些古怪,但短片的质量,却属实不赖。
虽然只欣赏了第一部电影短片《地球最后的导演》,就匆匆写下这篇影评。
但依然敢大胆地向大家保证,《大世界扭蛋机》真的值得一看,哪怕只为第一部短片。
从1896年第一部电影短片《火车进站》问世至今,电影这门艺术不过区区百年历史,相较于其他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电影真的很年轻。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终有一天,电影这门艺术,也会逐渐走向没落。
《地球最后的导演》这部短片,讲的就是未来的某一天,当电影逐渐被人们遗忘之后,曾经那些深爱电影这门艺术的人,又该何去何从的故事。
《地球最后的导演》这部短片,最具特色的一点,就是它请了现实生活中,两位知名导演宁浩和贾樟柯,在短片中本色出演自己。
由自己出演自己,为自己最心爱的艺术,献上最后的挽歌,真是一个绝佳的创意。
短片的前半段,满是荒诞与笑料。
看着荧屏上年迈的宁浩和贾樟柯,用方言相互拌嘴打趣,委实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愉悦。
也许是从未见过两位导演直面摄影机,认真演戏的缘故,也许是庆幸有生之年能够目睹两个最喜爱的导演,同台飙戏的缘故。
总之,真的很开心。
看着年迈的贾樟柯,在未来的电影博物馆里,以普通工作人员的身份,为游客还原电影拍摄过程。
看着年迈的宁浩,在自己的田园里,给四个小孩指导哭戏。
只能感慨道,英雄暮年。
可是看着两个老头张口就来的方言式吐槽,以及下班之后,拖着年迈之躯跑到夜店撩妹的全过程,却无论如何也让人悲伤不起来。
直到短片的剧情,推进到电影将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一刻,全篇的故事基调,才突然有了一丝严肃感。
短片中,宁浩、贾樟柯这两个老头,为了成为“非遗”代表,使出浑身解数。
看着两人又是送礼,又是主动干活,一边和领导套着近乎,一边表示自己身体特别棒,能吃能睡能担大任。
没理由的让人鼻头有点酸,两个老人想要争取的,不过是为了电影再贡献一次余热。
当然,这俩老头在短片中吐槽管虎导演的那些话,不知道有没有提前和人家打招呼,毕竟又是血压高,又是腰不好的,天知道管虎导演看到这一段,会不会找宁浩和贾樟柯兴师问罪呢。
电影的尾声,充满了对电影的热忱和敬畏。
两个卸下来所有重负的老头,在傍晚的海边,挑选着年轻时错过的好电影。
从《小城之春》到《少林寺》,从黑泽明到安东尼奥尼,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挑选着心仪的电影。
直到宁浩导演的手,点开了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
让地球最后的导演,为观众打开电影最初的绚丽,让满屏的观众泪目,才是独属于电影人的浪漫。
文/石一图/源自网络
《危机之吻》不理解为什么对婚宴上的人,为什么满怀敌意,我现在觉得要尊重平凡人的想法和做法,因为你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就成为了他们。
最后水幕下表白,导演是拍广告出身的吗?
女生画外音感觉真像地产广告。
催眠效果好于催泪效果。
最后狂犬病的解决,竟然就两句话交待了????
你在敷衍观众?
没揭露之前就亲上去,加上前面为了婚礼不去医院,导演显然是在瞎拍,现在的年轻人不会为了浪漫毫无逻辑的生活。
《第十集新生》男主角是仁科吗?
人物非常符号化,我以为少数民族同胞会有非凡之举,结果没借到钱,就甩脸。
而且开头是医生介绍债主?
那钱是不用借,在医院如果因为急救没钱出了人命,那可真不怨债主不借钱。
这是反讽吗?
演员表演完全不在一个体系里,女主是体验派专业的,其他演员都是非专业吧,完全不搭啊。
突然觉得这个系列是不是北电学生的作业集,真是浪费资金。
配音乱七八糟。
不要再消费少数民族了。
这医院是挂在火车上了吗?
一直的噪音是什么?
真是难看啊,因为司机是孕妇,所以被撞死也可以免责,还道德绑架让孕妇一定要生下孩子,缺乏转折啊,这大烂片,真难熬。
这片竟然是万玛才旦儿子拍的,一看年纪97年的,好吧。。。。。。
年轻人,踏踏实实最好。
《期末》怎么会有这么三观不正的大烂片浑水摸鱼:老师介绍活儿,不接,反而越来越反感老师,然后执迷不悟的去替考作弊,这种从替人做作业开始,一路下滑到考试作弊的事,竟然被堂而皇之的拍出来了???
老母亲知道会气死的,毫无说服力,人物违法违的一意孤行,执迷不悟。
太烂了。
《决战狮虎山》我觉得我在看一部少儿真人类短剧。
1俩大导来当演员,先拉起观众的兴趣,大多数人是看二位大导来的,嘻嘻哈哈,开个好头。
2软科幻,借科技来诉说当今。
未来人与人不开通权限只能说十句话,而当今人与人之间无话可说,匆匆 而去,人世间可能只有一面之缘,科技不是约束人的工具,而人才是。
自闭,遇见阳光肯定会灿烂,如果女主知道真相是什么,也会奔溃的,性格注定了,处处刻薄,不圆润,不改变,埋怨外界,最后只能被社会淘汰。
3王家卫,昆汀风开头。
一个反元宇宙的论题。
人原地踏步可以存活吗?
毫无方向无理想,每日与每日一般,完成一个任务之后是要再来一个任务还是休息。
当社会到达一定的程度时是不是该把注意力转移赛道。
那场吻戏肯定高光点,一边是生派,想要爱,一边是死,随性跟随他人。
4.父亲忙碌无比,三四个项目同时开启,母亲超级大买主播,全家忙来忙去,却还是住在姥爷的老宅里,为了生二胎只能把房主姥爷碾到养老院,这是儿女无能吗?
他们不想养吗?
我努力半天只能凑合活是为什么,细思极酷,这集最温馨,也是最残酷社会在发展,而百姓在原地踏步,到底谁才是受益者。
危险之吻起承转合,什么是恐婚,难道不爱旁边那个人吗?
社会险恶,但还有个人能时时刻刻陪伴着你。
你看起来很吓人鬼屋这集开始夸男主的业务能力强,但属实太小儿科了,那氛围,化妆还是偏向可爱帅气,属实感受不到。
没有第五集那种讲爱情的循序渐进,这个开头就是,其他都是浮云,搞对象是第一动力,跟他俩啥身份没有关系,只是套层皮。
新生深度肯定是有,母爱的力量,藏区人的朴素,未被玷污的,但挂羊头卖狗肉,好看的地方是藏区文化,藏人演绎的部分,而那个男女主呢,一个律师明狼般的演讲,就怕别人不知道是女主开的车,女主是真圣母,自己没驾照开什么车,在最危险的藏区开车真牛,自己撞了人,丈夫给隐瞒,然后自己奔溃想谅解,看最后结局,男的在派出所,应该也是男的负刑事案件责任,女的也就哭哭自己啥事没有。
还完成了自己的梦想,生下这个孩子,可笑的故事。
你好,机器人再一个说爱的故事,最后有反转,但我没耐心了也,狗尾续貂。
状元高考如人生,有个目标卷到死,就如主任说的,这时候都会出现这种情况,都有压力让他们疯一疯吧。
过一过正常人的生活,不再无尽之中卷,梦想会被现实击碎,但我们还是要有梦想,因为我们还有梦想。
心理诊疗这集很有意思,喜剧,深度,映射当今。
面面俱到,当今坏的方面如同戏一般,荒诞。
下乡的塔可夫斯基深入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师是表,深入基层才是本。
但本剧感觉是时间短的原因,和叔关系的变化,表现的很硬直接就关系好了,还有最后放片子,太模版了,先扁后夸,但片子前后没什么变化,应该是全片静默,然后沮丧,最后村民探讨,感觉不错,这样比较正常,而片中营造的太剧本化了。
决战狮虎山满满的日风 台风,看我尴尬无比,可能我不是观众吧,一个小众的爱好,面对全体观众至少要讲解下,前八九分钟,在那尬,还不如好好说下故事,不然就是自我理解的疯狂了,少数人的狂欢,无法理解的狂欢。
疯狂的片子不是没看过,但这个就是sb的即视感。
烂烂烂期末前期申明这种题材天生引起我的深究。
家庭有困难可以,不小心借了高利贷都是可以。
但自己恩师帮自己,自己却嫌丢人,去给人代考。
不理解,入同绝命毒师,要钱,朋友给股份不行,必须自己去做毒品。
就不低人一头,自己为人上人。
后续被捅出来,也是感觉点被,而不是看出自己的问题,自己给别人做作业也是不对的事情。
尤其结局,我翻车了,这次我认了,但不影响我改过自新后的光明形象,我自错能改是个好孩子,以后我还犯。
真就感觉编剧编的有问题,想圆,但忘记了男主自己也是个反派,怎么会有正派的光环。
一夜青春三部里最好看,也是唯一能看的一集。
算是一帮娃娃,在这个黑夜,这个最嘈杂的时刻,去看看外面这个世界。
虽然这夜很差劲,有危险。
但很有意义,太阳升起,逃离黑暗,本是好人,就不涉及这个黑暗。
2022年整个上半年,尤其是最近几个月,院线电影不景气,网大电影质量差,已经片荒到快要对华语影坛绝望了。
没想到在上半年最后一周,B站和坏猴子联合推出的这个电影短片集竟然让我看到了华语电影未来的可能性!
最大的感受,就是再一次找回了看电影的氛围感。
近几年,电影的上映量和产量都受到了疫情的极大影响,我已经记不清上一次坐在电影院里是什么样的感觉了。
而这一次所上线的四部电影短片大部分在20分钟左右,最长的不到40分钟,但是的确让我们这些影迷找到了久违的观影体验。
在观影前,坏猴子的厂牌让我充满了期待,而第一批上线的作品也的确让人惊艳。
得益于坏猴子计划所培养扶持的导演在叙事风格上的独特性和各异性,这次的导演阵容和作品阵容都透露着浓郁的全电影节风格。
仿佛B站做了一次电影节,联合宁浩开了个大师班,然后把创投的作品弄了个影展。
各种个性鲜明的作品集体亮相,让人应接不暇,饕餮盛宴了。
继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之后,我们似乎已经没有“一代导演”的概念。
而这一次的影集让我们看到了华语电影人的薪火相传和生生不息,全青年新导演的阵容让影迷们看到了华语电影的后生可畏。
也感受到了老电影人们因为对华语电影的热爱而帮助年轻电影人打开新宇宙、新格局的热忱。
同时也能感受到B站作为最受年轻人喜欢的视频网站对于电影艺术的敬畏,和本土视频平台扶持优化电影环境的使命感。
首批上线的四部电影短片是以“明日之后”为主题,但只提供题材不限定题目,于是四位年轻导演自由发挥的作品也分别带来了不同的惊喜和感动。
《地球最后的导演》(导演:徐磊)第一部电影短片也是目前上线四部电影短片里篇幅最长的,主演竟然请到了贾樟柯和宁浩两位第六代导演来组cp,中间还cue了一次管虎导演,简直是给中国影迷办春晚!
很多导演经常会形容自己的作品是献给电影艺术的情书,这次导演直接给电影艺术写了一封遗书。
故事竟然发生在电影已经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代,电影人和电影技术竟然被收藏进了博物馆,真是荒诞至极!
(而且我觉得当电影真的退出人类世界的时候,贾樟柯和宁浩应该不会还活着了~嘻嘻嘻~导演,对不起!
)但即使在电影中没有电影的时代,华语电影人依旧坚持着对电影艺术至死方休的热爱。
我想这不仅是华语电影人对电影的热爱,也是华语影迷对电影的热爱。
电影也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电影会怎么样?
”这部电影的出现,不仅解决了我看电影的求之若渴,也提醒我们更加爱护电影艺术的发展,因为当有一天真的没有电影的时候,我们的情感表达和历史记录将何去何从?
《杀死时间》(导演:温仕培)开头是国产赛博朋克的王家卫,后半段变成了未来光怪陆离的骇客帝国。
论荒诞,四部短片最荒诞的就是他。
但某种程度上,这又是当下网络世界的现实问题。
当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日渐加快,看似琳琅满目的繁华琉璃背后却是敏感易碎的空虚无聊。
就像你有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问询自己“这到底是为什么”一样,烟花多灿烂就显得夜幕多暗淡。
我们总在忙忙碌碌的间歇里,瞬间坠入空虚落寞之中。
电影仿佛是一盘游戏拼图,并不需要观众去影片中拼凑完整的自我,恰恰是去找寻那个碎裂的本我。
被称为“最性感男演员”的章宇撑起了全片,也在电影里贡献了华语影史上最性感的吻戏。
这段长达2分40秒、跌宕起伏的吻戏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刚开始会觉得浪漫,但随着男女演员的旋转(没错,真的是旋转),好像在他们拉车的过程中,看见了一段感情发展的全过程。
这份窒息式浪漫,堪称全片的点睛之笔,把全片的撕裂矛盾和荒诞莫名推到了顶点,也把整个叙事节奏的张力往前猛推。
当然,我更希望章宇吻的是我,吻到我想逃。
《一一的假期》(导演:吴辰珵) 家庭伦理片可能是东方文化系统里逃不开的话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庭里人与人的情感羁绊却永远是大家共同的矛盾。
不同时代的家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的生活难免会又碰撞和和解,而这种情感上的摩擦和磨合在未来的世界里会以什么样形式的问题存在,我们也不得而知。
见招拆招和相互拥抱,可能就是家庭问题永远的出路。
老戏骨刘桦和小戏骨韩昊霖的对戏充满火花,爷孙俩的互动细腻生动,尤其是韩昊霖,很多细节的处理不输很多成年演员。
《你好,再见》(导演:曾赠)曾赠导演的作品是四部电影短片里我最喜欢的,我觉得是最具个人特色的,最与众不同的,也是最贴合当下的。
她的贴合当下,是她讲述的故事所反映的问题其实就是根植于当下社会正在发生的问题,也是四个故事当中最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生的。
电影的陌生人之间只有设定好的十句话的沟通权限,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可能就是现在的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下一步吧。
电影关注的社恐问题,其实社恐是当代人的通病,但真的不是当代的人变了,而是时代变了,信息的海量爆炸似乎让我们的每一次社交都被迫地投入了太多的份量,这种压迫感让我们本能地对过量社交产生了排斥。
但是在这种社恐中,我们又不得不做着各种各样的社交,如果真的有一天可以斩断一切陌生社交,我们会真的这样做么?
如果只能对陌生人说十句话,我们又会说什么呢?
没有了陌生社交之后,我们真的能够获取社交安全感么?
《大世界扭蛋机》首批四部电影短片已经在B站全部上线,每周四都会更新另一个主题下的四部新电影短片,都是来自B站和坏猴子之间的合作作品,也都是年轻导演作品。
后面还会有青春、爱情、悬疑等主题,真不知道下次扭蛋机又会给我们开出什么样的惊喜?
《地球最后的导演》笑点十足,作为为两位导演量身定制的短片,有关电影的彩蛋也超多,这里尽量总结了个人能够找出的彩蛋,可能还有遗漏或者错误,欢迎各位补充。
1、开头贾导在模拟拍电影,是在致敬自己的作品《小武》
/贾导模拟拍电影
/电影《小武》剧照2、贾樟柯导演模拟拍电影的地方,是电影博物馆,墙上还写了“近代电影 拍摄重现演出”
3、贾导闭馆时的台词,串联了自己的过往作品穿过站台(《站台》)送走了小武(《小武》) 世界很大(《世界》)我们江湖再见 (《江湖儿女》)让我们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4、宁浩导演出场的时候,喝的酒叫做“马龙白兰地”,致敬教父马龙白兰度。
后面抓偷瓜贼也有对于《教父》的致敬(但那个镜头实际上没有在电影里用过)
/马龙白兰地
/宁浩致敬《教父》
5、宁浩导演头上佩戴的眼镜一般是飞行员专用,而且个人觉得宁浩导演像宫崎骏的《红猪》中的主人公(宁浩导演粉丝别骂我)6、两位导演在酒吧里和张婧仪搭讪的时候,贾樟柯自谦道自己的得奖都是些野生动物,狮、豹、熊啊,指的是威尼斯金狮奖、柏林金熊奖、以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
贾樟柯曾经于2010年在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获得过终身成就奖,以及凭借《三峡好人》夺得威尼斯金狮奖,处女作《小武》当时去的是柏林电影节,获了一些奖7、贾导也聊到了宁浩导演的作品《无人区》和疯狂的系列,后面宁浩导演的手机铃声是二手玫瑰乐队的歌曲,就是《疯狂的外星人》主题曲,还有后面宁浩家的沙发上,也有外星人的玩偶
/宁浩导演作品提及
/二手玫瑰《疯狂的外星人》
/《疯狂的外星人》玩偶8、同时,宁浩家里后面还有尊佛像,应该是为了致敬宁浩导演的《香火》9、宁浩导演后面还cue了贾导一直在筹备,永远没开拍的《在清朝》,希望导演能早日拍好
10、宁浩导演的三轮车,和徐磊导演的《平原上的夏洛克》中三轮车很相似,都是两个老头骑着三轮,看来徐磊导演很迷恋三轮车。
/宁浩导演三轮车
/《平原上的夏洛克》剧照11、贾樟柯在家里面读书的时候,感叹“写的真好”,但事实上这本书是《贾想1996—2008》,由贾樟柯自己编写。
而且后面可以看到桌子上还放着另外两本书,从封面的颜色来看,应该是贾樟柯导演的另外两本《贾想》。
12、贾樟柯导演在音箱里唱的歌是《啊我的太阳》,在《任逍遥》里面导演开场自己曾经客串过一个路人甲,唱的就是《啊我的太阳》,贾导应该蛮喜欢这首歌的。
13、贾樟柯导演的家里面放了一张台球桌,应该是在致敬导演自己曾经拍的一个纪录短片《公共场所》,里面拍摄了台球厅。
14、宁浩导演后面从自己的田园里面挖出了几本剧本,分别是《香火》、《疯狂的石头》、《心花路放》、《疯狂的赛车》以及《太原往事》,其中《太原往事》并不存在,希望导演未来能拍一部,或者正在筹备中。
15、贾导在家打扫自己的海报墙,一共两排,共十部,分别是《站台》《sanxia好人》《二十四城记》《世界》《海上传奇》《山河故人》《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江湖儿女》《小武》《任xiaoyao》
前面机器人和面的时候也有一排分别是《三峡好人》《江湖儿女》《无用》《天zhuding》《山河故人》
16、会长打太极的时候,墙上贴的是一连串马跑的照片,致敬的是迈布里奇的连续照片《奔跑中的赛马》,他奠定了电影的观念和技术基础。
17、同时,旁边的雕塑上有一个一个的签名,个人认为是导演的签名,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签名,勉强辨认出了刁亦男、吴宇森和王小帅导演的名字18、导演和会长聊天的时候,看了一下墙上都是各种团体奖项,其中有张是第七十三届釜山学院电影节,颁布的最具潜力组织奖(成员一个个都七老八十了,还最具潜力?
)
19、两个导演聊天的时候,还顺便吐槽了一下管虎导演,一个说人家血压高,一个说腰不好,这是在咒管虎导演吗?
20、导演帮会长搬胶片的时候,所有胶片都来自八一电影制片厂,可以看到名字的胶片有《是好汉还是孬种》、《无间道》、《独自等待》、《麋鹿王》、《悲喜人生》
/《无间道》及《独自等待》
/《是好汉还是孬种》
/《麋鹿王》及《悲喜人生》21、贾导还背了个李小龙,太卖力了,李小龙造型出自于1978年的电影《死亡游戏》。
22、两位导演离开医院的时候,放起了《心雨》,这首歌也曾被贾樟柯用在电影《小武》中
23、五元电影院的摊主是导演徐磊的父亲徐朝英,导演父亲基本上在徐磊导演的所有作品中都出现过,《平原上的夏洛克》的主演之一就是导演父亲
24、贾樟柯和宁浩在电影院选择电影的时候,贾导选的都是文艺片,《小城之春》、《偷自行车的人》、《七武士》
而宁浩导演选的都是武打片,《少林寺》、《南北少林》、《少林小子》
后面两位分别选了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塔可夫斯基25、平板片单中其他的电影有《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诺斯费拉图》、《将军号》、《哀乐中年》、《黄金国》、《我不是药神》、《神奇的扇子》、《月球》、《工厂大门》、《三生计》、《战舰波特金号》、《党同伐异》、《流浪女》、《受益人》、《小尼莫》、《忠实的心》、《铁路的白蔷薇》、《定军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疯狂的一页》、《罢工》、《母亲》、《福尔摩斯二世》、《水浇园丁》、《热带往事》、《13号囚犯》、《祖母的放大镜》、《北方的哈努克》、《女巫》、《情场现形记》、《古堡惊魂》、《寻子遇仙计》等(要截图太多,自己去看)26、宁浩导演在看塔可夫斯基的时候,吐槽的一句话非常对理,“每次一看他就睡了“(本人也是)
27、最后两位一致认可的电影是《火车进站》,背景变黑,银幕逐渐变大,我们慢慢跟随着电影最开始的短片,体会独属于现在的感动,一个又一个人逐渐走过,他们走过的是电影的百年历史,更是时代中电影的永恒。
END文本图片来源 | 网络本文首发于vx公众号:吾影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
《地球最后的导演》:4。
在这样一个崇拜黄金的时代,甚至老贾自己都不再关心好人,在这个节骨眼上,电影人的自嗨或者说圈地自萌显得是多么可悲但重要。
《杀死时间》:3。
单拉每场戏出来都还不错:虚拟世界里的风格化摄影、裸体“舞”曲……但还是割裂感严重,爱拯救虚无的主题也不能说有新意。
《一一的假期》:2。
残酷的话题已经到嘴边了,却还是用亲情来消解。
《你好,再见》:4。
紧扣命题近乎满分的欧亨利式科幻小说,简洁但有力。
《状元》、《心理诊疗》:1。
如果这种电视剧都不如的质感是用心拍的,那还是不要吃这碗饭了吧。
《下乡的塔可夫斯基》:2。
闹剧一样,榆林人说不说关中话的问题暂且不谈。
那年夏天,一个开心麻花影迷看了一部塔可夫斯基,他好像拥有了全世界。
《危险之吻》:2。
挺接地气的,拍结婚就真成了婚庆摄影水平。
《你看起来很吓人》:1。
难怪这部不用会员。
《新生》:3。
看了这两周的混日子短片,看到这部真的多少算是洗了眼睛,虽然感觉调色还是怪怪的,仁科的演技也有点捉鸡,但质感整体比其它几部有了提升。
是很传统的丈夫替妻子顶罪的剧本,但又加入了民族(种族)问题。
顶罪就已不只涉及男性对女性的支配这一性别问题,也涉及到汉族对藏族,中产对底层的倾轧。
如果能再往这个方向深挖会更有意思。
《你好,机器人》:0。
烂到令人发指,仿佛在鄙视观众的智商。
《期末》:1。
普法栏目剧水平。
《一夜》:1。
对青春苦闷和小镇青年的拙劣想象。
《决战狮虎山》:0。
你这短片摇滚吗?
94红磡之后多少人都把短片给埋葬了!
參差不齊,但是我喜歡的沒太多。最喜歡的大概是《你好,再見》,設定精巧和它讓我想起《下一個素熙》。《殺死時間》有其妙處,但也有喜歡不起來的地方。不要從虛無中被拯救或者救別人。其他的或許《新生》可看,但是對於“母親”這一身份的刻畫太沉重了。兩位導演出演的致敬叠加也仍然彌漫著整部劇集揮之不去的男性中心的味道,同理《下鄉的塔可夫斯基》。“中國電影不好看,就是你們導演不行”。
影视作品让人能看下去的能力是最前面的1,其他的观点输出、审美展示、镜头技巧等等不过是后面锦上添花的0。可看性极低,一场创作者们自我欣赏式的狂欢。别说类似的黑镜、爱死机、禁忌女孩了,连上载新生都比不上。每一句话都在生硬地表达最老套的观点,让人看到的不是故事,而是镜头后面得意洋洋的创作者。很差,1.5星。
好一般……
只有聪明人才能理解无用的意义
虽然借鉴了欧美剧的模式,但是拍出了属于咱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大部分短片都是零星水平,比《导演请指教》那些综艺里拍的都难看。值得说的有:《地球最后的导演》里老导演的辛酸;《你看起来很吓人》里帅哥谈恋爱;《杀死时间》全剧最佳,迷影梗用得很好,高难度接吻非常浪漫,温仕培未来可期。
观看时间:2022/12/21~2023/01/08先直截了当的总结一下。五星梯队:杀死时间>一夜四星梯队:新生三星梯队:心理诊疗>下乡的柴可夫斯基>状元>地球最后的导演>你好,再见>期末>一一的假期二星梯队:你看起来很吓人基本尊重:危险之吻>决战狮虎山💩0分大便:你好,机器人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内容参差不齐的短片企划,精品数量极少,很多作品比较平庸,更像是长片思维的产物,在这个用来练手的短片阶段显得过分胆小了。最终打分将会参考14部短片的平均分5.57给出三星评价。推荐「杀死时间」「一夜」和「新生」。
1.《地球最后的导演》:有种春晚小品的尬感,有意思的地方全是电影之外的梗产生的,本身的剧情和表演过于浮夸,反倒是结尾回归真诚,才有那么一点打动人。2.《你好,再见》:虽说是科幻电影,但这个设定也太脱离现实了,让人完全无法带入,反而感到一股无病呻吟的味道。3.《杀死时间》:开头花里胡哨,中间乱七八糟,结尾莫名其妙。形式上再多的技巧也掩盖不了新瓶装旧酒的烂俗剧情。(相似的主题,同样的花里胡哨,跟《瞬息全宇宙》比起来高下立判。)4.《一一的假期》:同样的平庸,但相较前几部胜在老老实实把故事讲清楚。ps:国内的导演是没有想象力了吗?老是拍别人几十年前就拍烂的梗。什么灯光摄影服化道都精致的要死,拍的故事尽是一些烂大街的东西,希望国内的导演少一点小布尔乔亚,多拍一点劳动人民内心波涛汹涌的世界吧。
抖音解说
第一集好看点,其余的又是那种年轻导演自恋的调调,难受。
也就第一周的几部还能看,后边的一部比一部烂~我没看到世界的缤纷,只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参差~
究竟啥样的电影,竟然能看到贾樟柯、宁浩、章宇,这个大世界扭蛋机太牛了,颇有点爱死机的味道,喜欢这种带有实验性的电影
首发的四部里,《地球最后的导演》和《你好,再见》有点意思。《导演》让我想起一个以前做过的梦。梦里我路过一个废旧仓库,透过半掩的门看到里面有几个人在围在一起正在聊什么事情,看到我在门口,其中一个人招呼我进去,走近一看居然是宁浩,他说他正在筹划拍一个电影,问我感不感兴趣一起。接着徐峥就走进来了,我才知道这个电影是徐峥投资。
曾赠以后导的片子,肯定会有我一张电影票。
第一集也太好看太心酸了 哈哈
更加期待6.26的《西部世界》。
《你好,再见》挺不错,子枫slay全场
《你好,再见》聊天权限这一设定十分有趣吊人胃口,仿佛告诉我这个杯子有多么牛逼,结果一喝倒的还是白开水
看得懂爱死机,但是真的看不懂这部剧,想讲述一些现象和道理,但是现在还停留在故弄玄虚或强行教育的阶段。三星给第一个短片,给贾导。
《杀死时间》杀死比尔的栗山千明,蜷川实花的花,梅里爱的月亮,喜欢那句我们做爱吧,360拔火罐之吻,杀死无意义的时间,不断奔跑的四百击。《一一的假期》致敬杨德昌,虚拟养老院缸中之脑,异化的人和压榨的空间,真挚感人。《你好再见》软科幻讲真实与虚假,未来人际疏离,故事讲得高级。看到年轻团队作为“明日之后”,用碎片书写拼贴、戏仿所形成的后现代互文性,悲观中有拯救,冰冷中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