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角的圣诞夜

Christmas Eve In Miller’s Point

主演:马蒂尔达·弗莱明,玛丽亚·迪齐亚,本·申克曼,索耶·斯皮尔伯格,弗朗切丝卡·斯科塞斯,迈克尔·塞拉,艾尔西·费舍尔,尼尔·汉博格,凯维赫·扎赫迪,Leo Chan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4

《米勒角的圣诞夜》剧照

《米勒角的圣诞夜》长篇影评

《米勒角的圣诞夜》短评

在影后的后半段,一度有一种错觉,就让我们在大雪天相聚吧相爱吧,但结尾又不是,只是觉得这个圣诞夜真的很漫长…漫长的不仅是时间,是情感,还有逝去的时光。

4分钟前
  • 山海
  • 推荐

一部家庭群像戏,围绕圣诞节展开。好像讲了些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讲,挺无聊的,其中有佳句无佳章。

6分钟前
  • 如果我是dj
  • 较差

6/10。挺惭愧的,电影进行到小孩们开车出去鬼混的时候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大概间断地睡了不到十分钟(结束前恢复了),本来以为会错过什么十分重要的点,结果散场之后听旁边的路人小伙讨论,确实是没讲个啥。这片最重要的还是中前段关于老母亲养老善终的各种安排、争吵与妥协,这部分内容还是蛮见功底的,别的就实在是太过于发散了。不过,就单凭影片开头那几个镜头设计就能完爆这届很多的国语片了。跪求平遥排片人以后别把这种片子放到午夜场了,折磨人呀!9-26 平遥电影宫小城之春厅#8th PYIFF 2024年 第6部

9分钟前
  • 捆绑↑天堂
  • 还行

# PYIFF 2024还好中途离场去和伊藤诗织聊了会天,不愿再看中产白人家庭絮叨琐碎的圣诞记录

13分钟前
  • O莙
  • 较差

怎么那么多话啊啊啊啊

16分钟前
  • リアチュウ
  • 较差

不好意思,太松散了,没有角色只有影像,导演还是你懂电影!

20分钟前
  • 装老阿姨的少年
  • 较差

6.5 当然能看到很多陶尔米纳的风格和技巧在其中,尤其是对群像的掌控,圣诞风格也很迷人。但后面对群像的描写似乎混乱了很多,一个大家族的圣诞故事似乎还没有《火腿黑面包》把握的到位,反而看的很乱,没有头绪。但风格在整体上还是比较喜人的。

23分钟前
  • Rothe
  • 还行

7.6/10 在幻梦中悄然破裂的/悄然破裂的幻梦均质平铺的风情画卷上,脱逃出了一个游离的视点,在迷离的圣诞夜行后悄然回归,仿佛一切从未改变

25分钟前
  • 千反田折棒
  • 推荐

開場小兒子倒轉視角下的聖誕夜霓虹,中段迎接花車巡遊的燈光閃爍,以及小孩們開車疾駛,抽幀的處理,迷幻的仿如林奇(或者墨鏡的墮落天使),電視機播放的舊時光影像到現在時間場域的轉場有想像力。後半段的變奏讓敘事沒有走入家族矛盾的俗套,成為了一幅全新的〈美國風情畫〉,年輕的沒有憂愁的青春,與長輩們關於家庭的哀愁,是平行又互為見證的時間線。一切都結束於偷偷出門的汽車,撞倒的家門口的郵箱,恰恰是家(屋子)的形狀,在雪飄落的聖誕夜,成為了分崩離析的寓言。

26分钟前
  • 阿树
  • 还行

这下资料馆终于有除了《真爱至上》之外的新货在圣诞档放了吧(笑)//很喜欢艾米丽一抬头妈妈关掉模型灯那个转场,还有扑克脸的警察们载上那只大狗

29分钟前
  • 萤萤之光
  • 推荐

打不过藏龙单元的卧虎遗珠

34分钟前
  • Yves
  • 较差

美利坚之回家团圆饭

36分钟前
  • 泥巴
  • 还行

#6th HIIFF#论群像鼻祖我愿称四大名著为神!但电影时间有限,已经在尽力将我们拉回“米勒角的圣诞夜”了。当熟悉的Jingle Bells响起时,我能和他们一起享用圣诞夜里的晚餐吗?(真的很馋!!!)

41分钟前
  • 海岛妹妹
  • 较差

和《高弧慢球》如此相似,从脱离背景故事、细枝末节的绝对在场语境出发,最终却形成了宏大而抽象的美国画像。《春假》般的幻梦。

43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力荐

【8PYIFF#6】本来对这部片子抱有很大的期望,觉得会是最轻松愉快的电影。没想到直接给我干睡着了,凌晨十二点,好想睡觉。导演功力不错,画面很美,但真的只有情节没有剧情,在我吐槽的时候后面的女生补了一刀,它的情节就是没有情节。维多利亚式群像?建议导演反复观看真爱至上。

44分钟前
  • 亦木
  • 较差

4.5。国内还没什么人拍出来的90后记忆给美国90后拍了出来,林克莱特后继有人!喧嚣和宁静共存的记忆图景,热闹背后是用感知层捕捉切身氛围的境外之景,那个“我”既属于家庭一员,也像录音机外在于此,悄然刻录下声光轨迹。因此没有完全明确的人物-主体和叙事线,他们依附于那个虚焦的氛围进行无指向的交互,显露的不过是经验自身的持存模样,隐藏着无须展开和装置的忧愁与暖流。(显然,是青少年视角开启了整个经验流。或者说,最终是记忆自身在运转,未把主动权过渡给那些主体,尽管其表面呈现为一些类型化的组织和看似有形的轨道,却时刻环绕着记忆的流动基质,越过事件中心,滑入声光的晕圈(这恰是寺宇之间失败处)。So本片的圣诞景象就超越了“圣诞快乐”这一文化符号的远观,而内化为“过年好”的私人经验,触及深处

48分钟前
  • Acchan
  • 推荐

3.5,《米勒角的圣诞夜》描绘了这样一种空间结构:在美国郊区的家宅-社群周围被无数如同《双峰》般神秘而不恐怖的空间地带所包围,而这一空间本身也入侵了家宅内部,例如被紧缩的地下室。毫无疑问,泰勒·陶尔米纳所呈现的千禧年是被美化的,混杂了圣诞贺卡般的图片或是镇纸摆件——例如舞台光,插入的无源音乐等———以及其自身的感官回忆———在3D眼镜下泛出魔幻的光环,游街花车形成了灯光的残影———一并构成了非叙事群像多棱镜。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它并不是一部标准意义上的“圣诞电影”,在影片中,圣诞是异教的,且更偏向于“节庆”“狂欢”,是对于日常秩序的中断,或可以被容忍的“逃走”,而不是神圣或奇迹发生的时刻,或者说过去的美好时代本身就是一种甜蜜的回溯奇迹,并在结尾随着变焦镜头凝结成为一个雪花图案。

50分钟前
  • 千砂
  • 还行

#8th PYIFF# 陶尔米纳的片子太怪了,前作《火腿黑面包》就够怪了,这部照样。确实也算是他美国小镇三部曲的总结之作。他的零碎切分,拒绝柔顺的运镜,复古的颜色,共同制造一种观影不安,让人总觉得有事发生,结果什么也没发生。但注意力却被导演强制剥夺了,只得注视此刻。他不提供任何预期,并且把刚刚燃起的期待也分分钟粉碎。他要的是单纯的观看。看美国小镇的人们,看他们的精神状态,亢奋与孤独。他总是关心现代仪式中被落下的那个人。正如这一家人正不自知地吃着他们最后一顿祖屋圣诞大餐。他们都是被落下的人。还挺想看看陶尔米纳把自己这套用在一个强议题、强情节的片子上,会什么样。应该会怪得有模有样。

54分钟前
  • 子戈
  • 还行

一种无序的热闹和孤独

58分钟前
  • Samuela
  • 还行

像是乔伊斯的《死者》,雪落在每个人身上,落在米勒角每寸土地上。解构了一批五六十年代流行歌,《Wind-up Dolls》这样媚男的歌,配合上了发条的士兵,十足的暴力。像《火腿黑面包》一样,探讨了仪式的无效性。温柔的结尾,天使化身自动机,弹奏着琴键。喝醉的bruce低下头,躺在天使臂弯里。

1小时前
  • Lies of Lies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