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曝光

二次曝光,2次曝光,Double Xposure

主演:范冰冰,冯绍峰,霍思燕,陈冲,孔维,姚安濂,梁静,方励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2

《二次曝光》剧照

二次曝光 剧照 NO.1二次曝光 剧照 NO.2二次曝光 剧照 NO.3二次曝光 剧照 NO.4二次曝光 剧照 NO.5二次曝光 剧照 NO.6二次曝光 剧照 NO.13二次曝光 剧照 NO.14二次曝光 剧照 NO.15二次曝光 剧照 NO.16二次曝光 剧照 NO.17二次曝光 剧照 NO.18二次曝光 剧照 NO.19二次曝光 剧照 NO.20

《二次曝光》剧情介绍

二次曝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次曝光》由李玉执导,是范冰冰与她合作的第三部作品,在14个城市取景,航拍、特技,广西溶洞、新疆胡杨林、天山雪峰、秦皇岛大海等美景都一一呈现。 宋其(范冰冰 饰)是一家整容公司的形象咨询师,无意间发现同属一家公司的整容医生兼男朋友刘东(冯绍峰 饰)和闺蜜周小西(霍思燕 饰)的私情。本想找小西理论,却在盛怒之下错杀了小西,于是开始一段逃亡之旅。精神崩溃的宋其更是在路上撞死一位负责调查此案的刘警官。最后宋其选择了自首,但警方调查后发现,小西并没有死,而刘警官也根本不存在。 两段偷情、三次弑杀、四幕风月,谜案、迷情、迷幻,三个世界与两段时空会带来怎样的故事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老爷车我要复仇人生滑起来2气球爱情失事沸点骇人命案事件簿第十六季心跳双世萌妻阿罗哈我是船长宇宙探索编辑部扪心问诊第一季大耳窿燃烧的干灌木柠檬树小道女佣鸭子的天空微光城市魔力麦克3:最后之舞爱宠大机密2广告狂人第二季诱惑法则一江春水向东流谁的青春不迷茫德鲁大叔情场玩咖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媳妇的逆袭待到重逢时

《二次曝光》长篇影评

 1 ) 你能理解一个有幻想的人吗。 (剧透)

9月23号 有幸得到一张 二次曝光的 的超前点映。

能见范爷,这机会真是难得。

下文有些许 剧透。

还想留有神秘感的 请绕道。

电影起初以为是 爱情片 最多再文艺一点 最多多再色情一点点 最多多多再违反伦理一点点点 没想到会这么出乎意料。

但这个题材让我觉得很熟悉 很真实 虽然看的有点胸闷 压抑 憋屈 但突然能产生点共鸣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时候 只是有些人 对自己构建的世界报以特别大的幻想 真实的连自己都分不出现实到底在哪里我们俗称这类人 为患有幻想症 过度沉迷于自己的幻想的世界 其实这个世界只有你一个人 在别人看来肯定觉得很恐怖但是他们 乐享其中 一旦破坏了梦境 回归现实 无非是两种情况 能面对 不能面对而宋其就是这么个女人。

你能想象到 连续杀了两个人 的内心是什么心理活动吗 宋其杀了第一个人是闺蜜 原因是看到了她与自己男友偷情 一气之下将其勒死在一个警察调查她的时候 她内心的压抑 恐惧 找地方释放 在思想混乱 精神萎靡的时候 误杀了警察刘建 这时她才觉得事态的严重性 决定报警 你能想象到 这一切都是幻影吗 其实没有一个真正的人存在她的身边 包括很相爱的男友 更没有警察刘建 在埋小西的后院里 挖出的不是小西的尸体 而是一本日记本 发现了 宋其 有幻想症的时候 画面 回放起在医院 宋其与刘东 亲热时 在超市里 宋其向以前的病人介绍刘东时 在休息室里 宋其向刘东质问出轨时 的监控录像 无一例外的 是宋其一个人 !!!

难怪每当有第三个人的时候 那个人的眼神 表现出 异常我的天哪 看到这里 还是倒吸凉气一口 宋其的带着这个有她秘密的笔记本 踏上解开秘密的旅程 宋其 之所以想象 能用黄色丝巾杀死闺蜜 也是小时候看到了 父亲杀死 母亲的一幕 才产生了阴影之所以想象 撞死了警察 也是因为 在念大学时 养父的车祸 让她痛不欲生 之所以想象 刘东出轨 也是因为 小时候看到了 妈妈不堪的形象 经历了这么多 依然能坚强面对生活的人真不多 慢慢揭开的伤疤 秘密时 看着真心疼 一一去面对 不说精神上的 打击 就是感官上的打击也够 足以击垮一个人 而宋其 选择一次次跳入冰冷的水中去 冷静的想 去沉淀这些年发生了什么 自己到底在做些什么 而现在该做些什么很显然 宋其是 梦境回归现实人群中的第一种 能面对 虽有解不开的心结 但也是个完美结局 我是一个 挺乐观的人 看电影 基本没什么消极思想 没什么槽可吐 所以我还是觉得 结局 算是完美了 结尾的海市蜃楼 慢慢的消失 也就意味着 幻想的时代即将过去。

最终 因为一切幻想的结局让宋其 一夜白发 但她还是遇见了 刘东 起码她未来的日子 是阳光的 是真实的 是充满幸福的

 2 ) 基友说:导演想告诉我们他就是1小2B

回来的路上 四个人坐在车里 我说了一句:"实在是看不懂这导演想告诉我们什么" 基友说:"这导演就是想说他自己是个2B"整个电影只有我和基友的老婆看全了 那俩货后半段都睡着了 整个情节和气氛设置的相当压抑 范爷给我的影响是她不演恐怖片白瞎了 剧情有点乱(本来是想看一部轻松的爆米花电影 没想用太多脑细胞) 中间一些镜头莫名其妙(估计只有导演清楚想说什么) 有一些剧情显得拖沓 逻辑上和最近半年看过的电影差不多 硬伤很多 是先看了豆瓣的评分才去看的 没抱太多的希望 除了剧中反复提到的秦皇岛,基本没有看点,因为明天我们要去秦皇岛旅游一圈,看完之后各种蛋疼啊 电影的重点是爱情——亲情——爱情 视线不断转移 主题一直在变幻 搞的我实在是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 所以才有了开头的那段。

比较看过的电影,这是一部意料之中的烂片。

 3 ) 范爷广告集

李玉和范爷合作的前两部电影我还蛮喜欢的,喜欢那种在国产电影里难能可贵的自然,无论是写实的表演抑或那种漫不经心的生活状态都很具感染力。

范爷也在这两部片里释放了自己的演技,让指责她是花瓶的观众竖起了大拇指。

但是李玉导演的风格有一个明显的转换,从《苹果》的写实,至观音山的写实和写意互搭,到这部《二次曝光》彻底的写意。

很多人诟病《观音山》的后半段像MV,那么《二次曝光》基本就是一部范爷的写真集。

本片打着惊悚元素和三角恋故事等噱头,看罢才发现这连噱头都算不上,根本是个银样镴枪头。

你都不用说导演不会讲故事,因为它压根就没打算讲一个故事。

放映之前的见面会上制片说这是个开动脑筋的电影,要看两遍才有韵味。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只是故弄玄虚之能事。

节奏缓慢的令人发指,从女主角恍惚开始我就彻底虚脱了,有观众也开始离场了。

前面短暂的戏剧冲突过后,基本是范爷一人的独角戏,她在片中尽情的抉择、挣扎,但就是没有互动感。

霓虹的灯光、虚胶的画面,回忆与现实的交替,配角的全面退位让范爷以各个角度和姿态曝光在这浮光中。

导演太依赖范冰冰了,陈冲多么好的演员,霍思燕那么大的胸脯(开玩笑,我觉她演的不错)就设置成了一个个符号。

渐渐的,你觉的这连MV都算不上,因为音乐乏善可陈,这分明是一出没完没了版的广告。

天花板的粗劣的特效水滴不断的坠入范爷的眼睛里,这是眼药水的广告,当范爷在水中秀发飘曳时,又觉的这是洗发水的广告。

突然范爷一把扯掉秀发,露出了一头白发,才恍然原来是染发剂的广告。

范爷开车汽车在狂野上奔驰时,这又成了一出汽车广告,就差配上朴树的《colorful days》了。

当然这也许就是李玉的追求,忽略常规讲故事的方式,着力于人物的内心镜像,但我真的是没一点感觉。

不是你的柔情我不懂,而是你的柔情我很快就懂了,你还非要一遍又一遍的问我,懂没懂,懂没懂。

当画龙点睛的写意变成了无线伸展的滥情,再有情调的韵味也会成为面汤。

比如范爷跳入水中的段落,好家伙扑通扑通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你觉的她已经洗礼够了的时候,扑通一声又跳了进去。

尤其最后那幻现的海市蜃楼好像有人在后面按按钮一样忽显忽灭的时候,配上前景欢呼的人群真的是太傻了。

散漫游离的摄影,长呼咏叹的对白,李玉在她的世界里玩的忘乎所以不亦乐乎。

李玉是一位优秀的女导演,我希望在这次极致的电影大散文尝试后她能反弹回来,不然照她这个趋势,下一部电影就会成为山寨版的《生命之树》了。

 4 ) 海市蜃楼里的另一个自己——中国版穆赫兰道

<行文比较随意,会讲情节,这部电影还是介意大家看完了再看评论>可能是我看过太多心理电影,再加上高中时候写过类似的故事,在最开始郝医师和那个患者诧异的眼神里,我就知道那个宋其是在自己的幻想里过活了。

刘东完全就是一个她虚构的角色。

有了这样一种前提,我从最开始就掌握了影片的节奏,和霍思燕的那场打斗戏也应该是她幻想的无疑,因为刘东不存在,霍思燕也爱刘东,刘东劈腿这简直就是扯淡。

本来我以为电影应该就差不多了,大不了就是最后范冰冰发现自己因为假想敌这件事杀死了霍思燕或者是霍思燕也根本就不存在。

电影的中间部分出现了叫做刘健的警察以及宋其生了病的父亲,宋其幻想中的父亲是一个警察,刘建也是一个警察,刘建发现了宋其杀死霍思燕的疑点,再加上变心的刘东提供了证据,所以他便开始追捕宋其,宋其开始了逃亡的生活,期间各种蒙太奇意识流,最终的结果是宋其不小心撞死了刘建,在一片混乱中昏了过去。

这些没有太出乎意外。

直到宋其在醒来,面对一众警察说她撞死了刘建,而刘建却不存在。

回到警局,宋其告诉警察她杀死了霍思燕,于是警察就去她们打斗的那个四合院里挖霍思燕的尸体。

我知道那个院子里是没有尸体的,但看到警察挖出来的东西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李玉不是来讲一个爱情或者恐怖故事的。

宋其埋下的不是霍思燕的尸体,而是一本署名刘建的日记本。

然后影片便开始半读日记半插叙过去的回忆了。

回忆的镜头李玉不是用黑白进行标识的,而是用复古的滤镜处理成90年代那种电影的感觉(苏州河一类的),让笔者甚为亲切。

这些倒是题外话。

在日记本里又是一个恢弘的故事,几乎是两代人的一生,宋其的父母和刘建的关系,宋其亲眼目睹自己的父亲(并且她并不知道那是自己的父亲)勒死自己的母亲,跟着刘建生活后认刘建为继父,却爱上了自己的哥哥刘东,和刘东的爱情让她倍受指点同时父亲也极力反对,这些都让她十分压抑不得表达的机会和要领。

在刘建日记本的最后一页,他说“他找到了我,我要去见他。

”然后意外死在了车祸中,宋其亲眼目睹倒在血泊中的继父,想要爸爸回来,但爸爸已经回不来了,崩溃地她看到了保险柜中父亲的日记以及一张记载着父亲去往方向的单子。

她独自开车去了新疆,发现继父要去见的人正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在宋其的脑中一直认为父亲出海死了,结果父亲是唯一的幸存者,但那时母亲以为他过世已经和帮她获得赔偿金的刘建律师搞在了一起。

母亲自私,让父亲不要回家,以免赔偿金作废。

后来她父亲思念妻儿,偷偷回家,却发现自己的妻子和刘建在苟且。

于是愤怒之下起了杀心。

宋其原谅了此时已经得了肝癌晚期的父亲,陪伴他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在生父也已经过世的那一刻,她感觉到了孤独,彻底的。

旁边的观众一直在嘀咕说她怎么就能跑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去得精神分裂症,刘东呢?

说完了剧情,我们就来剖析一下前面那些幻想的角色是如何植根宋其心里,又为什么那样表征。

精神分裂患者的幻想其实跟我们的有些梦境类似,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我们做梦是与现实息息相关的,很多情况下都是在弥补我们现实欲望的不可得。

在宋其幻想的刘东这个人物的塑造上,李玉处理的非常精妙。

所有的人物都是出自宋其的内心,而非真实。

在现实生活中,刘东是宋其的哥哥,从后面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和刘东产生了爱情,但是并没有任何的僭越,没有亲吻,更不要说是性了,刘东和纠结但仍然认为彼此是兄妹,宋其的感情很强烈,但也表现得不是特别的激烈,于是这种欲求不满就被积累了下来。

大家可能会说,那宋其幻想的刘东不应该是完美爱人么,既然是幻想的。

精神分裂症并非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做白日梦的那种幻想,那种幻想是无意识的,宋其对于刘东劈腿这样的幻想首先来自于母亲的劈腿,母亲背叛父亲与刘建在一起。

其次,她的潜意识里,知道自己对刘东的感情,但对刘东究竟是什么态度这件事一直是不清楚的,不自信的。

潜意识制造了这个幻觉,这个故事,刘东劈腿爱上自己的闺蜜霍思燕。

而霍思燕是怎样一个人,霍思燕是母亲,她对霍思燕的所有的耳鬓厮磨和爱都是与友情爱情无关的,是她对母亲的那种自然流露出的亲密和爱。

丝巾的细节不用说,是来自于小时候目睹父亲缠死母亲那一幕,深深的伤痕嵌进她的心里,以至于她甚至还幻想出了刘东用丝巾想要杀她那一幕。

刘建是继父,同样也是和母亲偷情的情夫。

这两种又爱又恨的感情纠结着她。

在刘建的日记里提到,宋其刚开始不愿意接近刘建,这个体现到幻想世界里,刘建是个警察一直在追捕她,而宋其就一直在逃,在躲。

但最后自己撞死刘建后,宋其的失落和情绪完全是对等于发现现实中的继父遭遇车祸而非那种逃亡过程中撞死警察的失魂落魄。

这完全就是两码事,你会在罪犯撞死警察里看到不舍和爱么,当然不会。

现实中的生父是肝癌晚期,自己亲眼目睹他的死亡。

但在幻想世界里,她仍然不能面对这种结局,“复活”了生父,依旧是自己的父亲。

可见在她的意识里,对母亲劈腿这件事也是非常介意的,因为她对自己的父亲其实没有多少憎恨,更多的是爱和同情。

李玉的电影在这些人物与宋其心理世界的对应上处理得非常完美,至少我在第一遍观影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纰漏。

如果有,还请各位指出,一起讨论一下。

这部片子和观音山一样,用了很多长镜头和空镜头,很有点法国电影的感觉,而且镜头很美。

李玉对山水非常敬畏,我感觉她应该是有宗教信仰的,可能是佛,可能是道家(不是道教啊),又可能是自己精神世界里的一个神明,或者单纯的信山水,仁智兼求嘛。

很多人给了一星,我怀疑是没有看懂,或者是太容易看懂?

跟大卫芬奇那样的奇才相比,李玉自然是还有距离,但芬奇的电影里镜头的运用和细节部分是不能和李玉这样一个细腻的女导演相比的。

我之前看到张艺谋去看了首映评论了这部电影,说中国很多男导演都不敢尝试这个题材,李玉很厉害,如果我在现场我就直接把烟灰缸砸他脸上(笔者是严重的公平主义者,性别公平尤其)。

李玉确实很厉害,厉害的点在于她拥有范冰冰这样一个非常有张力的女演员,范冰冰在和其它很多导演合作商业片的过程中确实被浪费了,以至于我根本想不起范冰冰有什么代表作。

但是李玉让她拥有了三部了,苹果,观音山,和二次曝光。

默契越来越好,范冰冰对于宋其这个角色的驾驭也是堪称完美。

三种发型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宋其,长发的她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历经苦难,挣扎的孩子,中长发的宋其是一个在自己幻想世界里苟安最后崩溃的人,短发的宋其是超脱了现实和幻想,只要求宁静的人。

看起来有点像佛家的三个境界,最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所以我说李玉是有宗教信仰,至少有佛家情节的人。

希望大家认真看了电影在评价,我不希望你们的草率让一部好电影就此淹没在那些根本就不值得回味的中国烂片中。

如果让我打分,我会打8.5分,不过李玉和范冰冰都还年轻,一定会有更好的新电影等着我们去看。

 5 ) 一定要幸福哦!

李玉导演你是有多爱范同学啊,脸部大特写,大特写,大特写……,可怜的冯叔好不容易逮到机会跟小范同学要一起来个大特写,也一定是掩映在阴影里面,高光中永远是粉嫩水灵的范同学!

说到水,沐浴、浴缸、淋雨、鱼跃入湖,各种湿身,范同学露了背,露了脚,露了小腿、大腿,露了二分之一的PP,露了一丝丝球,各种能露的都露了。

那么瘦的冯叔,跟范同学在一个画面里的时候,竟然拍出了双下巴!

从来都号称美艳性感的霍思燕,跟范同学一个画面的时候,竟然也拍出了双下巴!

李玉导演,你就跟范同学一起吧!

一定要幸福哦!

 6 ) 李玉导演的电影《二次曝光》与蔡骏的小说《谋杀似水年华》

李玉导演的电影《二次曝光》与蔡骏的小说《谋杀似水年华》相似的创意性情节、桥段与人物关系(重大剧透,慎入)1:丝巾杀人这是核心创意,《谋杀似水年华》为紫色丝巾。

《二次曝光》仅仅改为橙色。

2:闺蜜与男友奸情《谋杀似水年华》为男友与闺蜜原有私情。

《二次曝光》改为在现实中(其实为幻想)发生的背叛。

3:地里挖出来的笔记本《谋杀似水年华》为闺蜜遇害后,从闺蜜家的小院地下挖出来。

《二次曝光》几乎没改,只是把闺蜜的笔记本换成养父的笔记本。

4:1995年八月,大雨,杂货铺,女店主被人勒死,主人公从门缝里目睹妈妈被杀,却说不清凶手的那张脸。

《二次曝光》几乎照抄了《谋杀似水年华》的时间地点(换成了秦皇岛),主人公从男孩换成了女孩,丝巾换成毛巾。

5:主人公在目睹母亲被杀后,由人收养。

《谋杀似水年华》为男孩被办案的警察带回家中收养了一段时间,因此认识了警察的女儿,为后来的情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次曝光》改为女孩被律师带回家中收养至长大,并与律师的儿子从兄妹之情发展到男女之情。

6:养父被车撞死。

《谋杀似水年华》为主人公原本的养父被车撞死。

《二次曝光》为主人公(改为女性)后来的养父被车撞死。

还有个很有趣的改变,《谋杀似水年华》中的老警察被改成了《二次曝光》中的老律师,但在电影女主的幻觉中他仍然是以警察身份出场的。

7:女主失去记忆。

《谋杀似水年华》为女主与男主被迫分离之后,产生了选择性失忆。

《二次曝光》同样也是女主与男主被迫分离,但又经历了养父与生父相继死去的痛苦而失去记忆,进而产生各种幻觉。

8:杀死妈妈的凶手竟是自己的生父。

《二次曝光》几乎照抄了《谋杀似水年华》,但改变了生父的身份。

 7 ) 满汉全席,多而不精

很有幸获得了《二次曝光》首映的观影资格,有如下感谢分享。

关于导演李玉目前拍片数量不多,但是总体质量尚可。

正如她自己所言,她喜欢拍人本身的电影,把人摆在正中间,研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她的电影中,你可以看到人物无奈的命运和无根的漂泊成为她一贯的主题,有点记实的风格,又是文艺的剧情。

在《二次曝光》中,电影的叙事结构颇为奇特,很容易因为前面主角间的感情纠葛将人引入爱情片的错觉,整体的感觉又像一部惊悚悬疑片,但是结局却又跟往常中国悬疑片一样走入让人啼笑皆非的胡同。

《二次曝光》较她之前的电影而言,元素增加了许多,自然难度增加更多,有惊悚,有难言的亲情,有精神疾病等等,问题就是讲故事是一个极具有技术含量的智力游戏,所以你可以看到李玉心有余而力不足,讲的很杂很乱,如果跟国外的同类题材的电影相比,这部电影自然不值一提,在字幕中,我还看到了李玉参与了电影的编剧,如果此片大部分的编剧处于李玉之手,我个人觉得李玉作为导演是优秀的,作为编剧是不及格的,如果这部电影有一个优秀的编剧,应该能好一些。

有一个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李玉的电影似乎一直关注着社会底层小人物以及喜欢用女性的视角展现女性心理和生活问题,与一直关注女性的严歌苓相比,在严歌苓的小说中,女性的角色往往是灵魂之火希望之光,她施予了大量的笔墨在美化女性上,而李玉更具有生活气息。

总体来说,导演诚意足够,电影不敌《观音山》,导演60分。

关于冰冰这个角色应该是对于范爷来说最具有难度的,角色的空间很大,演好了,自然赞誉不断。

范爷的演技合格,但是并不好。

所以她演的很吃力,也许她也很努力,但是这些不能成为她优秀的理由,冰冰在演戏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60分。

关于霍思燕我一直认为,霍思燕是一个非常适合演精神病的演员,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她身上具有精神病人的气质。

可惜在此片中她施展的范围很小,戏份也不多,我甚至假定她演范冰冰的角色,可能会很好,不过这只是个假定而已。

霍思燕,70分。

关于冯绍峰我一直以为冯绍峰是没有演技的,直到他演过项羽才让我觉得他应该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在《二次曝光》中,他表现的空间也很小,不过演的合格,70分。

关于电影本身有朋友问我,这部电影是否值得一看,我说了这些:“如果你是电影主创的粉,可以去看,毕竟对于国产电影,我们的要求仅仅止于他们应该有诚意,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

但是如果你对于电影品质有很高的要求,就不用看了”。

《二次曝光》在商业外衣的包裹之下有一副精雕细琢的文艺身体,鉴于导演李玉身为女性,以及我认为她以后一定能有更好的发展,总体给到80分。

题外话电影结束之后即是主创的见面会,范冰冰本人比电视上更加的漂亮,在回答观众提问的时候也游刃有余,所以她就算没有无可挑剔的演技,她还有很多能让人爱上的地方,她能够成为范爷绝不只是因为她长得漂亮,你看,漂亮的女人那么多,范冰冰却只有一个。

范冰冰问一位女性观众:“如果你最爱的男人和你最好的闺蜜有了一腿你会怎样?

”小女生戏言:“我不怎么样啊,现在这个社会很正常的”。

呵呵,小女孩可真逗,不过生活本来就挺逗的。

 8 ) 二次YY《二次曝光》:“野心”电影到底野在哪了?

有的时候事情发生了,就没有办法回头了……——《二次曝光》范冰冰台词大家说电影里写得那么真实,突然来个大反转,说都是幻觉,都是假的。

实际上在中国它都是真的,它的基础都是真的……——《二次曝光》导演李玉之前写了一篇题为《榨干<二次曝光>:一部通篇皆G点的神作》(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5971ee0102e0ze.html)的影评,不少观众看到后恍然大悟,纷纷留言“要去看第二遍”……其中,也有不少“心浪”网友直称作者就是个大SB,类似的意思就是:你丫看过《穆赫兰道》、《禁闭岛》、《黑天鹅》、《记忆碎片》、《盗梦空间》、《美丽心灵》……这些影史上的璀璨经典么?

那类电影才值得做深入分析啊,这部电影根本不值啊,况且这电影肯定是抄的啊!

——此种脑缺氧评论比比皆是,令我一度怀疑这帮孙子是不是生活在了幻觉世界,才会如此为所欲为?

还是回到电影本身的讨论吧。

在《榨干<二次曝光>:一部通篇皆G点的神作》一文中,因为懒,笔者有两个片中的重要问题没有分析。

这些问题,在观影后一直犹如几十只大闸蟹般在脑中萦绕不去,且这些问题都是《二次曝光》这部影片的“命门”所在。

而当你试着剥开影片精致、华丽的商业外壳,看到的内容绝对是惊人的!

也难怪国师张艺谋会称《二次曝光》是导演李玉的一部“野心”之作!

P.S.本文涉及深度剧透,阅读需谨慎。

在开始第二次YY《二次曝光》前,有几个影片里的小细节需注意:【一个重要日期:8月25日】根据电影《二次曝光》中那个神秘的“日记本”透露,1995年8月25日,10岁的小范冰冰被律师刘建(制片人方励客串的角色)领回了家。

律师刘建成为了她的养父。

10岁的小范冰冰,第一次遇见了14岁的小冯绍峰,小冯叔成为她名义上的哥哥。

那真实的历史记录里,8月25日这一天又有哪些大事儿发生呢?

下面总结一下:1、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逝世,预告一个时代的终结;2、1667年8月25日,康熙帝铲除鳌拜,为“康乾盛世”奠定政治基础;3、1912年8月25日,中国国民党宣告成立(呵呵,开始有意思了……);4、1927年8月25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呵呵,更有意思了……);5、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改红军为八路军(呵呵,呵呵……);7、1883年8月25日,中国政府发动“严打”斗争(敏感词,呵呵……);8、1987年8月25日,全国厂长负责制工作会议召开,经济改革开放步伐加速(……);……在电影《二次曝光》的多款预告片中,8月25日是一个反复被提及的日期。

为什么李玉导演偏偏“选中”这个日子成为范冰冰一生转折的“结点”?

我们从历史的这一天不难看出,8月25日意味着什么:变革与发展。

——请记住这两点,后面会有用。

【范冰冰胸前的十字架】这也是影片中一个不仔细看就会被完全忽略掉的细节。

工作后的范冰冰为什么胸前总会挂着一副十字架?

还是要先看看有关“十字架”的历史:十字架,一种古代西方处以死刑的刑具,也是一种死刑的处决方式。

它特别流行于波斯帝国、大马士革王国、犹大王国、以色列王国、迦太基和古罗马等地,通常用以处死叛逆者、异教徒、奴隶和没有公民权的人。

而在西方文学中,一般用十字架比喻苦难。

今天,十字架则是基督教的信仰标记,不再是痛苦耻辱的象征。

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在胸前画十字或佩带十字架以坚定信仰、作洁净之用或以纪念耶稣为拯救全人类的死亡。

普通人都普遍了解,十字架代表的是人的信仰;但我们会忽略,十字架还有一层隐喻:它曾给没有公民权的人带去苦难。

——信仰与苦难,请记住这两点,后面也会有用。

【海市蜃楼的突然出现】很多看过影片的网友现在已开始讨论这个场景的意义,摘录一些在下面:影评老大爷暗夜骑士:#二次曝光#结尾的海市蜃楼是点睛之笔啊,一切都是幻象,什么都是浮云。

这部电影就和它的主题曲一样,很是迷幻。

大奇特:海市蜃楼既是结束也是“幻梦”开始。

魂淡11:需堪破多少海市蜃楼的幻境,才找得到最真实生活的模样。

蓝舒苑:当所有的爱不能去爱,恨不能去恨的时候,用幻觉释放自己。

最终还是在二次曝光中升华脱变走出过去面对真实的自己。

好在结局里有温暖的刘东,有温暖的海市蜃楼,人世间充满希望希望大家都能走出阴霾重获新生。

……从这些评论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大家普遍感觉最后的海市蜃楼结局很美,是全片的“点睛之笔”,即:对范冰冰幻觉世界的“镜像反射”。

这里,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细节:海市蜃楼的内容是什么?

现代繁华大城市的高楼大厦!

——请记住海市蜃楼中的“现代”元素,这也便于理解本文后面的内容。

———————————————————————————————————————【电影的“野心”到底在哪里?

】在《二次曝光》上映前,张艺谋在看过影片后,曾与该片导演李玉有过交流,并说出了以下一番颇为耐人寻味的话:“我觉得这(《二次曝光》)是一个很具挑战性的题材,但李玉处理得很巧妙。

中国这类电影不多,我觉得李玉胆子很大,处理得很好。

”他还说,“李玉(在《二次曝光》中)布局比较大,所以这部影片需要观众去参与解构,电影里的情杀强烈,能看出来李玉的‘野心’很大。

一般男导演都不敢碰《二次曝光》这类题材”,并希望李玉能在未来“走到底,再狠一点!

”张艺谋为什么说《二次曝光》是一部“野心”之作?

为什么《二次曝光》布局比较大?

又为什么一般的男导演(算张导本人么?

)“不敢碰”?

看过下面的分析,相信,你懂得……一、《二次曝光》其实是一部写实的“幻觉电影”《二次曝光》不单单开创了华语电影的全新类型,不单单是一个以谜案、迷情、迷幻这类商业外衣包裹下的爱情故事,它其实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

它的现实,在于对一个普通女孩置身于一个缺爱少情的社会下心理成长的描写;在于对父辈、子辈两代人之间割裂的情感与信仰的细腻展现;在于对中国现代社会物质大厦崛起的同时,道德大厦崩塌的愤怒批判。

——上文提到的8月25日这一天,笔者认为正是《二次曝光》对中国当代“改革”这一时间“结点”的隐喻。

二、《二次曝光》隐喻当代社会无尽的怪诞与悲凉看过《二次曝光》,我认为李玉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性导演。

为什么?

影片中,范冰冰的生母因一笔不菲的保险金而拒绝了因海难意外生还的丈夫回家,从而引发了影片中接下来所有事件的发生。

——“因保险金引发的血案”,这是很多网友对《二次曝光》故事的调侃之谈,但调侃之音外,很少有人看出《二次曝光》其实在隐喻当代中国社会无尽的怪诞与悲凉。

浏览媒体,我们每天几乎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故事在不断上演:因拆迁反目成仇的母子,因分家水火不容的夫妻,因明哲保身的路人而死在街头的老人与孩子……导演李玉将现实世界里的道德沦丧,投射到电影的故事中,其震撼人心的力量不言自明。

这一点,导演李玉本人也曾明确谈到,“大家说电影里写得那么真实,突然来个大反转,说都是幻觉,都是假的。

实际上在中国它都是真的,它的基础都是真的。

”三、《二次曝光》探讨了爱与信仰的崩溃与重建不久前,笔者在一期《南方周末》上看到一则对《二次曝光》制片人方励的采访。

“50后”的方励谈到了中国人价值迷失的问题,他把这种现象归因到1990年代(电影中1995年8月25日这个多次出现的日期是不是刚好符合?

)。

——他认为,“90年代是中国人价值迷失,精神世界坍塌的十年。

‘第一桶金’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离婚大潮佐证了物质欲望的膨胀。

故事里宋其的父母正是那个时代的随波逐流的人。

时代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随着他们生命的结束好像已经过去了,但在孩子身上,扭曲的命运恐怕才刚刚开始……”而当一个人在“改革”与“发展”的物质大潮中失去人生价值时,他需要什么?

《二次曝光》貌似给出了两个答案:“爱”与“信仰”。

证据在哪儿?

1、情节上,范冰冰因爱(生母对钱的爱、对刘建的爱,生父对她的爱,与冯绍峰相互的爱)而成魔成疯,却最终因爱而鼓起了勇气,敢于面对过去的一切(a、水中摘下假发;b、其实是贯穿始终的“你从没有离开过”);2、细节上,范冰冰佩戴的十字架。

这一点其实有点吃不准,但我感觉应该是导演故意为之。

印象中像宋其那类时髦、漂亮的女孩很少会佩戴十字架这样的饰物。

——爱与信仰这样的命题太宏大了,笔者无法一两句话说清。

但是,当一个人在面对一个物欲横流的世俗世界,在面对父辈价值迷失的深刻影响,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爱”的支撑,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毫无底线、原则、随波逐流的人,也很可能会像宋其那样,最终“成疯成魔”。

但,你会像宋其那样幸运么?

——《二次曝光》就是通过一系列的隐喻,探讨了爱与信仰的崩溃与重建,这其实是整部影片的一条“暗线”。

X、《二次曝光》对XXX的XXXX这段本已写完了,由于过敏,所以删去。

本人痛恨茶与咖啡。

但给出几个关键词:改革——信仰——崩溃——发展——海市蜃楼——?

【写在最后的话】其实解读一部好电影,就像是在看《罗生门》,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角度与态度。

为《二次曝光》写了两篇YY长文,一方面是想把好的电影作品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们,另一方面就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也把自己“榨干”。

(不知这算不算是一种自虐)还是那句话,李玉的这部《二次曝光》是近年来国产电影中少有的“神来之笔”,逻辑入扣、隐笔巧妙,恰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每一遍观影的乐趣是不同的,也是累加的。

想来,若不是笔者幸运地看了两场提前点映,如今很难完成这些琐碎的文字。

总之,希望未来中国的影坛尽可能多地出现一些“够狠”“够野”“够聪明”的电影及电影人。

——在这样一个精神世界的垮掉时代,这也许对热爱电影的人来说是件幸事。

 9 ) 榨干《二次曝光》:一部通篇皆G点的“神作”!

爱能成疯能成魔……鱼会淹死也能飞……——《二次曝光》主题曲抱歉,这个题目有些惊悚!

但与这个标题相比,《二次曝光》这部电影带来的震撼远远比这个标题要震撼得多(擦!

有些语无伦次)。

对于这部影片,至今我看过的最牛逼的一句话评论是:“震撼你皮糙肉厚的心灵!

”但我对这电影的感受绝不止“震撼心灵”这样简单。

我的一句话评价:“这是一部通篇皆G点的‘神作’!

”——如果你是一个爱较劲、喜爱在看电影时享受揭秘快感的资深影迷,你一定会爱上这部电影;如果你是一个喜爱看热闹、喜欢好莱坞大片的观众,你更可以在这部影片中找到“希区柯克式”的惊悚悬念与克里斯托弗•诺兰《盗梦空间》类似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

难得的是,这竟然是一部中国导演拍摄的作品。

特别是在2B国产片林立的今天,赋予“神作”并不为过。

至于本文,标题里的“榨干”实实在在是在吹牛逼,笔者也只能做到“力争榨干”。

“拉片”界大拿“七月雨”老师曾有言:正所谓,没有最细心,只要肯较劲;没有做不到,只要够变态!

——笔者体会,只有带着这种心态去分析这部独特而好看的电影,码字儿的时候才会更加激情四射、为所欲为。

P.S.本文涉及深度剧透,阅读需谨慎。

……废话到此结束……Let’s Go!!!!!!!!!!!!!!!!!!!!!!【剧情导读】根据媒体报道:《二次曝光》讲述了年轻的美容咨询师宋其(范冰冰 饰)无意间发现男友刘东(冯绍峰 饰)与闺蜜小西(霍思燕 饰)的私情,她一怒之下杀了闺蜜,掩饰和逃亡生涯正式开始。

随着故事的深入,更多疑点浮出水面……——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以上这段话纯属扯淡。

《二次曝光》根本就不是一个如此“狗血”的故事,它更复杂、更精致,也更精确!

确如导演李玉所说“每一个情节点都如一架精密仪器上的零件,环环相扣”。

——————————————————以下剧透—————————————————真实剧情:宋其(范冰冰 饰)在10岁时目睹了其生母(孔维 饰)被人杀死,后与其生母关系不一般的一位律师刘建(方励 饰)收养了她。

在宋其成长的过程中,她与刘建的亲生儿子刘东(冯绍峰 饰)产生感情。

之后,她的养父在调查宋其母死因的路上因一起车祸意外死亡。

这起意外事件,令宋其发现她的生父原来没有死……N年后,宋其与刘东供职一家美容院,偶然间她发现,刘东与其闺蜜小西(霍思燕 饰)偷情的事实。

盛怒下,宋其杀死了小西,开始逃亡之旅,并在路上撞死了一位负责此案调查的警官刘建。

精神崩溃的宋其最后选择了自首,警方介入调查后才发现,小西并没有死,而警官刘建也根本不存在……童年的创伤,令宋其产生了幻觉,并在其幻觉世界里,以自己为主角,又重演了一遍母亲被杀、养父死亡的悲剧人生……——————————————————以上剧透—————————————————单从故事就可以看出,《二次曝光》完全走的是《盗梦空间》《死亡幻觉》《美丽心灵》这类好莱坞高智商大片的路子。

李玉一共为影片设计了三个“四维空间”,即:现实、梦境与幻觉。

而这三个“四维空间”又与宋其的童年时光、大学时光(含毕业后一年)及工作后这三大时空段犬牙交错在了一起。

观众在观影时,一会儿看到的是真实的现实,有时看到的是现实中的幻觉,更有现实中的梦境有所展现。

——所以,看《二次曝光》,千万别轻易相信你的眼睛!

另外,影片导演李玉还说过,《二次曝光》是开创了华语电影的全新类型。

——亲,这真不是在吹牛逼。

《二次曝光》的确很独特。

如果非要找个类型来贴的话,我觉得用“幻觉电影”来定义最靠谱。

【观影简约手册】事B似的写这段,就是想提醒大家在观看这部电影时,尽量不要漏过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

影片里的这些“G点”你收集得越多,在观影中才会更好得体会《二次曝光》的“高潮”所在。

之前微博上有人还说,曾一口气看过三遍《二次曝光》,每一遍都有新的发现。

我想,就算你认真看了十遍以上,也还是会漏掉影片中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小细节。

如果能在观影时预先注意这些,观影过程中绝对会乐趣大增。

注意1:为什么会叫《二次曝光》?

“一次曝光”和“二次曝光”的分界点在哪里?

——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妖野荒踪》都曾故意模糊现实、时空与梦境的节点,《盗梦空间》的导演诺兰也曾用“陀螺”来分界梦境与现实——这些可以看作是影片的噱头,也可以看作观众读解影片的障碍。

其实,《二次曝光》为了顾及内地大多数观众的口味,已将“幻觉”与“现实”的区分简单化了很多。

只要用点心,你一定能够找到。

注意2:幻觉入口:水、镜面反射及橙色丝巾电影中多次出现的水(包括与水有关的一切)、镜面反射(包括镜子、玻璃以及笔记本电脑屏幕)、橙色丝巾都是揭开电影“谜案、迷情、迷幻(导演李玉语)”的“钥匙”。

这些“钥匙”就像是《盗梦空间》里的“陀螺”,千万不要错过。

注意3:空间与时间时间:宋其的童年;宋其的大学时光;宋其参加工作后;空间:现实——梦境——幻觉注意4:小西(霍思燕 饰)与宋其母亲(孔维 饰)的衣着这个后面会详细写到,须留意。

注意5:“十字架”及“海市蜃楼”的隐喻这个后面也会详细写到,须留意。

【影片详细拆解】一、《二次曝光》真实事件发生的时间(不涉及幻觉、梦境部分)•童年时光:宋其(范冰冰)生父(姚安濂)遭遇海难——宋其生母分得赔偿金,并与律师刘建(方励)偷情——宋其生父侥幸逃生,宋其生母告之暂时不要回家——宋其生母被杀,宋其亲眼目睹——宋其被刘建接走收养•大学时光(含毕业后,宋其23岁):宋其与刘建儿子刘东产生感情——刘建阻挠二人恋爱——宋其、刘建关系疏远——刘建遭遇车祸,宋其发现刘建日记中记录与其母偷情的事实——宋其依据笔记本的线索,发现其生父并没有死——宋其找到生父,了解到生父是杀死母亲的真正凶手,动机是生父发现了母亲与刘建偷情的事实——宋其的生父因癌症死在宋其的怀里——刘东从此与宋其失去了联系•宋其工作后:宋其去闺蜜小西家参加PART——小西出国(到底去哪里了后面有分析)——宋其突然失踪——宋其自首,称杀了两个人——警方发现,两起杀人案子虚乌有——宋其在小西的住处发现笔记本,得知自己失去了以往记忆,并产生了幻觉——宋其与失散多年的刘东相见,海边出现了“海市蜃楼”的奇景二、《二次曝光》不同时空中出现的角色(真实人物+幻觉人物)•童年时光:宋其、宋其父、宋其母、律师刘建、刘东•大学时光(含毕业后,宋其23岁):——宋其从这时开始产生的幻觉宋其、刘东、律师刘建、宋其父、宋其父(幻觉)•宋其工作后:宋其、刘东(幻觉)、郝大夫、小西(幻觉)、小西、警官刘建(幻觉)、美容者枚枚、美容者枚枚(幻觉)、女警察、刘东三、如何找到《二次曝光》“幻觉”与“真实”的结点?

先普及一下幻觉症的知识。

幻觉症,以在无明显的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大量持久的幻觉为其主要特点。

幻听和幻视较多见,但也可伴有其他幻觉,主要是言语性幻听。

言语性幻觉常伴发与其关联的妄想以及恐惧或焦虑的情绪反应。

《二次曝光》的主人公“宋其”的症状就是如此。

她的幻觉主要是分幻听、幻视两个部分,影片中还融合了一部分宋其梦境的桥段,为了简化,我们直接归入到幻觉的范畴。

而像《二次曝光》这类电影,解密的快感、开放式的结局则是影片最值得讨论的部分。

快感之一就是区分真实与幻境的“结点”。

例如,《盗梦空间》里的“陀螺”。

《二次曝光》中,导演李玉一共为观众设计了三个“幻觉入口”。

即:水(包括与水有关的一切,有时候水声也会开启“幻觉入口”)、镜面反射(包括镜子、玻璃以及笔记本电脑屏幕)、橙色丝巾。

当这三个“道具”出现的时候,往往就是范冰冰“幻觉症”发作的时候。

以下全部场景皆有幻觉人物存在:•水的出现出现1:开幕第一组镜头出现2:范冰冰“喝水”,看到幻觉中的冯绍峰从手术室走出出现3:范冰冰洗澡,与幻觉中的冯绍峰交流,台词:“那时候好,还是现在好?

”出现4:幻觉中的霍思燕喝水,范冰冰称其用吸管喝水声音大出现5:范冰冰去敬老院(记不清了到底是不是敬老院)的公园看望生父出现6:范冰冰与幻觉中的冯绍峰逛超市,聊到洗发水出现7:范冰冰与幻觉中的冯绍峰在车上交谈,与冯绍峰聊到“橙汁(水的另一种表现,另外,与橙色丝巾相呼应。

对应台词:你是不是喜欢橙色?

)”出现8:下雨天,范冰冰看到幻觉中的冯绍峰与霍思燕偷情出现9:范冰冰回家,幻觉中的冯绍峰洗澡,范冰冰求欢不得出现10:雨天,范冰冰杀死霍思燕出现11:范冰冰“杀人”后回家洗澡,幻觉中的冯绍峰为其递送橙色浴巾出现12:范冰冰做梦,此时的背景因就是之前幻觉中霍思燕用吸管喝水的时间,幻觉中的冯绍峰问其“谁没死?

”出现13:大海的空镜,范冰冰为幻想中的生父读书出现14:范冰冰第一次跳湖,发现被自己勒死的幻想中的霍思燕出现在水中出现15:范冰冰在湖中洗身,之后为其幻想中的刘建擦拭尸体——可以看出,能记起来的就这些,《二次曝光》中每一次与水有关的元素出现,都意味着范冰冰幻想中的一个人物(或事件)出现。

至于李玉为何选用“水”做幻觉入口,后面再讨论。

•镜面反射出现1:片名字幕,范冰冰走在满是镜子的走廊中,随后就见到了幻想中的冯绍峰出现2:范冰冰与幻想中的冯绍峰第二次吵架出现3:范冰冰主观镜头,幻想枚枚整容后变成了霍思燕的模样出现4:范冰冰踏上逃亡之路,从汽车后视镜中发现幻想中的刘警官在跟踪她出现5:范冰冰透过玻璃窗,看到幻想中的刘警官在向群众询问她的情况出现6:范冰冰透过汽车玻璃,目睹幻想中的刘警官被撞死——这个需要达人来补充,我找到的就这些。

《二次曝光》的制片人方励曾多次表示,影片中有“镜像反射”,这些镜面反射的场景,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橙色丝巾场景略。

太复杂,这个下面另辟专题来写。

四、《二次曝光》中的重要线索:“橙色丝巾”橙色丝巾是全片中最关键的一个“道具”,读懂“橙色丝巾”,也就读懂了这部电影。

1、《二次曝光》中的“橙色丝巾”到底有几条?

我的答案是:三条。

这三条丝巾分别属于宋其的生母、宋其的闺蜜小西、美容者枚枚(即范冰冰给其咨询的那个女孩)。

下面详细分析。

2、为什么宋其的“幻觉世界”与“橙色丝巾”有关?

先看一下宋其的童年时光:宋其(范冰冰)生父(姚安濂)遭遇海难——宋其生母分得赔偿金,并与律师刘建(方励)偷情——宋其生父侥幸逃生,宋其生母告之暂时不要回家——宋其生母被杀,宋其亲眼目睹——宋其被刘建接走收养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宋其小时候曾亲眼目睹其生母被人用“橙色丝巾”勒死,所以,这条“橙色丝巾”在未来“镜像反射”,成为宋其“幻觉世界”中的一个重要“道具”,也看成是“幻觉入口”。

至于这条“橙色”的作案凶器,从常识来分析,应该是被当时调查的警察收走,所以第一条“橙色丝巾”应该不存在于宋其的后两个时空中。

为什么又说霍思燕与枚枚都有同样的一条“橙色丝巾”呢?

首先,在上面笔者记录“水”出现4的场景中(即:幻觉中的霍思燕喝水,范冰冰称其用吸管喝水声音大),霍思燕身上就围着一条“橙色丝巾”,这里的霍思燕是范冰冰幻想出的(看过电影你一定就会明白);之后,范冰冰发觉自己有幻觉症后,导演又用一组镜头,交代了范冰冰与霍思燕对骂那场戏的真相,即:那时霍思燕的真身其实在PTRT后已出国(这里有个小细节,幻想中的霍思燕给范冰冰一个说是巴黎带回的丝巾——我估计八成小西此时已赴巴黎,这时导演“映射”好的一点),范冰冰由于有着霍思燕家的钥匙,所以才会拿走霍思燕的橙色丝巾,并“幻想”用这条丝巾“杀死”了真身已在巴黎的闺蜜。

再说枚枚的这条丝巾。

枚枚这个人物是在宋其“上班后”时空中出现的真实人物。

但范冰冰在幻想“杀死”霍思燕后,枚枚这个人物在第二次整容后(注意:枚枚有着两次整容,一次是影片开场,另一次是发现男友不爱她,想整回来)又被范冰冰幻想变为了霍思燕的模样(范冰冰“杀人”后操作电脑,将枚枚整容的图像构建成霍思燕的样子——证据:电脑屏幕也可看作是“镜面反射”——其实这全部都是她的幻想)。

范冰冰为什么会这样做?

为什么会将自己的患者“幻想”成闺蜜霍思燕的样子?

之前有一个场景可做解释,不,应该是“映照”:范冰冰曾在超市向枚枚介绍自己的男友——即幻想出的“刘东”。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枚枚脖子上围的,正是一条“橙色丝巾”!

这是巧合么?

没错!

正是因为枚枚围着这条“橙色丝巾”,在超市中范冰冰才会把枚枚“幻想”为围着橙色丝巾的霍思燕。

而从后面影片揭秘的镜头中(范冰冰身边根本没有冯绍峰,却向枚枚介绍自己的男友,注意之前枚枚的表情:是惊诧——“难道她疯了般”的惊诧!

之前陈冲也有过类似的表情出现)可以看出:——当时的超市中,其实只有两个人:范冰冰+枚枚——当时的超市中,也刚好有着两个“幻觉入口”,证据即:[“水”的出现5:范冰冰与幻觉中的冯绍峰逛超市,聊到了洗发水]+[枚枚的“橙色丝巾”]3、不光是“橙色丝巾”,《二次曝光》中,范冰冰“幻想”出的霍思燕,其实与其生母的服饰、衣着也是极度相似。

这意味着什么呢?

范冰冰童年的记忆已“镜像反射”到她幻想的世界、幻想的人身上。

如果你有“橙色丝巾”或是关联到宋其记忆的道具,都有可能启动她的“幻觉入口”。

五、《二次曝光》的主题:爱与救赎前面说了,《二次曝光》是一部通篇皆G点的神作!

除去故事里充满了各种映照的情节点外(这些都是看这类牛逼电影最过瘾的地方),它的主题才是整部电影的“高潮”所在。

先分析一下“宋其”的人生经历,我们能很好地理解她行为的缘由和影片的主题所在:1、缺乏父爱的童年;2、目睹生母被杀;3、爱上养父的儿子,养父阻挠二人恋爱;4、养父又意外死亡;5、发现养父是害死母亲的“间接凶手”:养父与养母偷情;6、这时,与刘东已是相爱而不能爱;7、发现生父没有死;8、得知生父是害死母亲的真正凶手;9、看着生父死在自己怀里。

《二次曝光》男一冯绍峰在谈到这部电影时也曾说过,这是一部关于“爱与救赎”的影片。

影片中,宋其本应活在爱与被爱之中,却因上辈人的种种错误,心灵上受到了巨大的伤害,经历了巨大的人生变故:一夜白头,失去记忆,在幻觉世界更经历了种种疼痛与磨难…… 而个人理解,《二次曝光》写的正是一个女孩的崩溃,及一整代人的创伤。

这里的每一个,都在渴望原谅,却又无所适从。

笔者一直相信,好的艺术作品是无定解的,每一位观者都会在作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共振点,《二次曝光》就是这样的作品。

而这部影片最打动我的,就是“爱与救赎”这一主题。

——当范冰冰最终在水里揭开假发,可以勇敢地面对过去时光,《二次曝光》的正能量才一览无余……【影片简约拆解和几个常见疑问】上面写得有些凌乱,下面再简单说下《二次曝光》是如何巧妙得进行“镜像反射”的:•三个“幻觉入口”的产生时间:1、范冰冰童年目睹了母亲被杀(凶器:橙色丝巾),被养父收养,与养父之子冯绍峰产生感情;经历养父在调查的路上意外死亡,发现养父与母亲偷情(养父是“间接凶手”);范冰冰调查,发现亲父未死,后找到其了解真相,发现亲父是杀害母亲的凶手——幻觉开始发生(从故事的时间上看,范冰冰的第一幕幻觉就是送养父骨灰回家的路上——注意副驾驶汽车系着安全带)——此时,“橙色丝巾”成为范冰冰的第一个“幻觉入口”2、范冰冰童年透过“玻璃窗”(这个镜头很像《美国往事》)目睹母亲被杀害——在范冰冰第一次产生幻觉后(送父骨灰回家),“镜面反射”成为范冰冰的第二个“幻觉入口”3、范冰冰童年目睹母亲杀害是在雨天;童年又经历溺水事件(被冯绍峰救起);后其按照亲父的遗嘱;将父亲的骨灰与母亲的骨灰放在了一个大溶洞(须潜水才可以到达)(注意时间点:方骨灰应该是范冰冰大学毕业后一年左右,她与冯绍峰已失去联系)——此时,“水”成为范冰冰的第三个“幻觉入口”•三个“幻觉入口”如何与工作后范冰冰发生“映射”的:从影片中,我们可以得知,范冰冰在“送亲父骨灰”回家后,开始失去以前的部分记忆(大多是悲伤的记忆),而工作后的范冰冰,开始大量产生幻觉,这些幻觉与其之前的经历互为映射:1、霍思燕、枚枚均有“橙色丝巾”,所以范冰冰把霍思燕幻想成与男友“偷情”的人,并“勒死”了她。

是不是与范冰冰童年的经历很像?

母亲偷情被勒死,范冰冰幻想自己是凶手,“勒死”了同样“偷情”的闺蜜(这里要赞一下李玉对细节的把握,看片时注意观察孔维与霍思燕的穿着);2、范冰冰的“养父”叫刘东,范冰冰幻想出的警官也叫刘东,现实人物与幻觉人物的映照在哪里?

“养父”刘东与“警官”刘东一样,都是在“调查”(养父:调查其母亲之死;警官:也是在调查“闺蜜”之死,而“闺蜜”又与范冰冰的母亲互为映射)事件,且都是在“调查”的路上遭遇车祸而死(养父:意外死亡;警官:在范冰冰的幻觉中被她撞死)。

3、真假冯绍峰的对应在哪里?

职业上的对应:真实人物与幻觉人物都是医生;童年范冰冰遭遇溺水,被冯绍峰救起,所以在范冰冰在“杀死”闺蜜后,第一时间去“拥抱”幻觉里的冯绍峰,寻求心灵安慰。

另外,重要一点:刘东(冯绍峰)是刘建的儿子,她在范冰冰的幻觉世界中,又一次与小西(霍思燕)——即范冰冰幻觉中的“母亲”映照物“偷情”——所以,《二次曝光》中,冯绍峰不单单与自身发生了映照,还与其父亲“刘建”发生了映照关系。

•对应关系,左边第一个为真实,右边皆为幻觉:刘东(冯绍峰)——映照(入口:镜子、丝巾)——刘东、刘建枚枚——映照(镜子、丝巾)——小西(霍思燕)——映照(水、丝巾)——宋其生母(孔维)刘建(方励)——映照(镜子)——刘警官•骨灰级影迷的几个常见问题:1、真实世界里,刘东得知刘建遭遇车祸意外死亡,为什么没有回家?

答:刘建死亡后,宋其给刘东打了电话,告知其父死亡的事实。

之前时间上已有交代,刘东比宋其大,先于宋其参加了工作(职业是医生)。

紧接着,宋其就发现了刘建的“笔记本”,立即踏上了寻找生父的旅途。

两人在刘建死后始终未有机会见面。

2、宋其在新疆寻找生父时,为何没有接刘东的电话?

答:此时的宋其已得知刘东的父亲是害死母亲的间接凶手(缘于偷情),无法面对与自己杀母仇人的儿子相爱的这一事实。

3、范冰冰为何“一夜白头”?

答:这是艺术夸张(参见《白毛女》)。

我再贴一次宋其的经历:1、缺乏父爱的童年;2、目睹生母被杀;3、爱上养父的儿子,养父阻挠二人恋爱;4、养父又意外死亡;5、发现养父是害死母亲的“间接凶手”:养父与养母偷情;6、这时,与刘东已是相爱而不能爱;7、发现生父没有死;8、得知生父是害死母亲的真正凶手;9、看着生父死在自己怀里。

——再坚强的人,赶上这些事儿,能不愁么?

【《二次曝光》最大惊喜:冯绍峰】演员方面,冯绍峰绝对是《二次曝光》中的最大惊喜。

他在影片中诠释了一个人物三种不同的状态:大学的青涩、刘医生的深情与幻觉人物的狰狞。

自己观察冯绍峰的表演,可以看出他应该算是时下这些影视小生中的一块璞玉。

不论是眼神还是人物状态,都被他刻画得异常到位与精彩!

从《鸿门宴》就开始注意到这个演员,有预感,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两个不容易发现的隐喻:十字架与海市蜃楼】1、十字架:不仔细看很容易漏掉,范冰冰的脖子上一直挂着十字架。

这是李玉对“信仰”的探讨?

累毙了,这一点以后再另外撰文解读。

2、海市蜃楼:很多人说影片结局“海市蜃楼”的场景,是对整部影片的一个概括,即:范冰冰与真实的冯绍峰相见,海市蜃楼渐渐隐去,意味着范冰冰的幻觉世界就此结束,意味着她原谅了父亲、养父,意味着她找回了其与刘东的爱……真的是这样么?

那为何冯绍峰还是90年代的装束?

那为何范冰冰还是看到了童年时的自己?

篇幅限制,累毙了,也须另文撰文,【补充几个小“G点”】•你知道么?

为什么冯绍峰永远不开车?

•你知道么?

为什么冯绍峰与霍思燕“偷情”后,先于范冰冰回家?

•你知道么?

超市那场戏,范冰冰是一直在推着车。

•你知道么?

韩寒的歌词与《二次曝光》的故事其实也是“镜像反射”的关系。

……——如果上面有任意一个问题没弄懂,那么我觉得《二次曝光》还是值得你再去看一遍的……【最后的话】苦逼地码了这些字儿,就是想告诉那些觉得这部电影“不过如此”的人,你们多大程度上读懂了它?

了解到了主创的良苦用心?

《二次曝光》是今年我看过的最好的国产片,其实不是今年啦,是近年。

最后,还是要引用“七月雨”在解读《黑暗骑士》时说过的一番话:想起戈达尔曾经为证明斯皮尔伯格是一个平庸的导演而愤怒地说过:“如果你真想知道他为什么(平庸),我会在放映室里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讲给你听!

”——那么,我做的也是一件类似的事,只不过我要证明的是一部电影能有多么得好!

 10 ) 来来,我再以剧透来讲讲这部电影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94868/本人强烈建议脑子不够用或者好奇心过剩的亲们把这位仁兄的影评看一遍或者打印出来带着,以免到时候看完了一头雾水或者想射没出之类的。

好了以下是简短版剧透欢迎吐槽。

++++++++++++++++++++++++++++++++++++++++++范爷是整形医院的医生谈了个男盆友是冯绍峰有个好闺蜜是霍思燕。

然后的剧情就是男盆友和闺蜜在一起了(在一起半年了!

一点不喜欢范爷因为范爷太阴郁!

闺蜜阳光爱笑有没有!

),然后范爷越想越不忿去闺蜜家把闺蜜掐死了毁尸灭迹了。

然后作为一般人范爷自然有点惶惶不可终日嘛,这时候有个jc来调查她了,她更害怕了然后一个不小心撞死他了。

啊对了有个小插曲,有个女病人整形失败,范爷作梗让她整成了霍思燕的样子去找jc蒙混过关,因为死去的闺蜜报案版本是失踪。

++++++++++++++++++++++++++++++++++++++++++ok,上面这些,除了范爷是个医生之外,其他的全是范爷臆!

想!

的!

因为范爷有精神疾病。。。。。。。。。

++++++++++++++++++++++++++++++++++++++++++接下来的版本是,范爷的爸爸海难幸存但是除了麻麻没人知道,麻麻让爸爸不出现先把保险金搞来,结果帮麻麻争取保险金的律师搞了麻麻,范爷就和律师的儿子也就是冯绍峰恋爱了。

然后爸爸思念太盛回来找麻麻,撞破奸情杀了麻麻,这一幕范爷目睹,算是病根子了。

范爷去新疆找到了在逃的爸爸,爸爸挖矿目测得了尘肺,见了范爷含笑死去。

+++++++++++++++++++++++++++++++++++++++++++至此,上面那段就是引起第一段范爷的病根子。

范爷病好了,去了现实世界秦皇岛找到了冯绍峰两人相拥,整部剧情在李代沫和吉克严重走音的歌声下结束了。

++++++++++++++好了以下是几点吐槽。

1,范爷和霍思燕对质的时候两人的台词让我不停毁三观,本来只以为是一次闺蜜男友偷情结果霍思燕说我们已经半年了。。。。。。。。

2,有人失踪,找人整成失踪人的样子去销案底,这算是本片对广大犯罪事业的一个很好的启发,但问题是,身份证什么的亲人什么的肿么办??

3,影片末尾范爷把父母的骨灰罐放一起,暮然回首两个罐子成了两个人看着她,卧槽吓死爹了好么!!!!

4,有谁和我一样觉得李代沫和吉克隽逸唱的这歌把这两人的好印象全毁了?

有同感的说说不同意的别和我争了谢谢。。。

《二次曝光》短评

啧,怎么看都不知道哪里不对。剪辑问题?故事本身问题?演员问题?感觉还是不对。

6分钟前
  • 六月。喵
  • 还行

有些人视为神片,有些人视为烂片,其实么,还可以一看,但拍的过于玄乎了,给人很大程度的期待,到最后,全是幻象,自然观众就不依了……

10分钟前
  • 别说多情好
  • 还行

YY片,精神病人的世界观

12分钟前
  • KMPD-SWAT
  • 推荐

。。

15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各种神展开,神=神经病

20分钟前
  • Somniloquist
  • 较差

这片不错,值得一看。看来无论是梦境还是幻觉,都是有出处的。

25分钟前
  • 阿菲猫猫
  • 力荐

开始有点故弄玄虚,慢慢抽丝拨茧发现真相,但是,总觉得有观音山的影子在,要超越自己也是有点难度的。范爷美翻了。

26分钟前
  • 巧克力
  • 还行

就是挺喜欢这种调调的,怎么办,怎么样。

27分钟前
  • Melody
  • 力荐

一部充满了广告的MV。

32分钟前
  • Rolling Cat
  • 很差

除了一些过于冗长和让人眼晕的mv镜头之外故事其实还可以,大翻转也挺爽,就是线索有点乱,但最让我不舒服都情节其实是开篇女主和父亲在公园草坪打闹的那一段,很突兀不贴整部片的风格。这部真心比观音山可看性强。对了,范爷真人超美艳!

36分钟前
  • 忘我洗澡
  • 推荐

李玉越走越远,但希望不是越走越偏。

38分钟前
  • Katrina
  • 还行

意淫到此地步不容易。4星全给范妞。

42分钟前
  • 张三De阴谋
  • 推荐

还是挺喜欢的。李玉的创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46分钟前
  • 左加菲
  • 推荐

太自恋了,《观音山》里的文艺腔在这部更加肆无忌惮。中间好想退场,不过大反转之后拉回了些分数,也延续了李玉以外在世界解释内心世界的手法,比如以游泳指涉进入内心并直面回忆。结构处理得不好,悬念不抓人,反而烦人,尤其前半部分。导演有点走火入魔,受不了这种怪模样的文艺腔。

4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冲着范爷给四星吧。前边还不错,到了揭露真相的时候太拖沓了,但是范爷太tmd好看了

52分钟前
  • 推荐

一句话剧透,一个女精神病的爱情故事。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谁能说自己不是精神病?!

55分钟前
  • 哲雄
  • 力荐

一部出乎意料的迷幻风自慰片,观影过程中不难联想到X片、X片、X片、X片还有X片(一说片名就剧透),但是也只局限在这里,看不到更好的发挥,而且越到后面越啰嗦,好像永远都演不完。

56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较差

电影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二个部分在解释第一部分范爷的每一个幻觉的来源。和父亲晒太阳的温暖,和男友缠绵的情欲,和闺蜜搏斗的惊险。无一不来自对于过去记忆的重建,养父的日记本是把打开回忆的钥匙,也是指引她走向新生活的希望之光。

59分钟前
  • 言尔
  • 推荐

心理悬疑片的类型外壳,艺术电影的内核。由幻想切入到现实的故事,郁结了中国人沉重自虐的心理世界,这来自于被扭曲的成长史及现实挤压下的焦虑挣扎,影片有力量的地方在于用惊悚的影像和叙事将这种内心交战外在化。范冰冰奉献了从影以来最巅峰演出。

1小时前
  • 麻绳
  • 推荐

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总是看不到他人的进步?!「二次曝光」可以说是今年为止我看过最好的国产片。虽然这种精神分裂、幻想症的片子拍得确实不如「黑天鹅」,但在国产片只供娱乐并且乏味的今天,导演能细腻的讲故事,演员能认真的演故事已实则不易。

1小时前
  • 羽佳帆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