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0, s03e13, why always can not know what you want indeed......................
《基本演绎法》也看到第三季了,每集篇幅40分钟,每季要编出这么多案件,实在有点难为编剧。
这一季剧情水平有所下降,我也能看出来,编剧在用人物塑造弥补剧情上的不足。
探讨人性的对话进一步加大,还有,侦探学徒来了又走,华生恋爱又分,福尔摩斯戒毒复吸——最后一个最狗血……当然褐石屋的情怀还是很足的。
有时候会生出看冒险故事的感觉,我会有种错觉,福尔摩斯不是性命无忧的侦探故事侦探,而像跟犯罪集团对抗,随时有生命危险的冒险故事侦探。
而他所居住的褐石屋,老旧却宽敞,墙壁渗水剥落,却不影响它是座有韵味的好房子。
特别是到了晚上,黑黢黢的客厅里点上几束黄色的灯光,家的温暖就出来了。
这里是他的大本营,——注意不是修辞,前面说了我把它当作冒险故事,褐石屋就是侦探的基地,“大本营”指的就是其本意——不管外面有多少腥风血雨,关上门这里就享有绝对的安全。
——当然实际上按照剧情,福尔摩斯仇家太多,在家里也会有危险,这里所述是我偶然的感受。
下一季不想看了,可以考虑直接跳到最后一季……
我一直想写这篇关于《基本演绎法3》的影评,也一直不能决定开头,到底要用移居美国的《奋斗》编剧石康关于“美国就是一个正常社会”,还是从美国归来的陈丹青说的,美剧讲的多是美国自身的家长里短;直到我在最新一期《城画》,看到香港新杂志《Pattern》创刊的介绍,这篇文章的真意正义一下袭向我——那是一种发现自身已斗转星移的猛醒:在美剧、欧洲剧成为潮流之前,香港影视作品也曾经大行其道,那些年香港曾有过出色的文艺杂志《号外》,但时间以光速前进,我们还没老到热衷怀旧,香港影视和杂志已面临落伍的危机,与香港日常八卦杂志大不相同的《Pattern》创刊号用了《冲上云霄》主演做封面,看到明知已为人父的张智霖以依然年轻的容颜与女主角演绎深情,不由会心一笑,伴随而来则是上面所述的猛醒——我们已经在时间长河里修炼了金睛火眼,不再容易被催情,但却因为明白了每处生活都不易,所以愿意为美好的意愿捧场。
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美剧也不过是当年的TVB黄金档,当然内容要优质一点,但虚构和关注偏差如影随形。
回到正题,《基本演绎法3》其实是用现代纽约版福尔摩斯和女版华生探案剧外衣,探讨了很多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只要稍加分辨,你会发现这个美国梦载体也有着自己诸多众口难调,而他们自己也通过影视作品在反思:Episode1:黑社会头目的妻子用阴谋谋杀了丈夫后接管帮派,将所有重要岗位都换成女人,独留一个财务做幌子,真财务则隐藏在暗处。
Episode2:儿童玩具公司明知有毒仍生产出售玩具,本揭发后,却被跟进案件的联邦探员为了将毒玩具当作毒品牟利而谋杀。
Episode3:数学家利用彩票漏洞牟利。
Episode4:人工智能公司老板雇佣小偷为自己窃取商业机密。
Episode5:貌似虔诚的教徒实际上是珠宝走私商。
Episode6:In fact, all of history can be viewed through the lens of who stole whose maps. Each discovery, every war, the rise and fall of empires all turned on cartographic espionage.Episode7:黑道上存在犯罪现场清洁工,专门为谋杀案作清理。
Episode8:警察为买毒品偷军械库枪支出售。
Episode9:时间膨胀药品。
Episode10:植物基因学家为贩毒集团种植大麻。
Episode11-12:性侵犯罪。
Episode13:信用卡公司将难以回收的坏账低价转让,接手的收帐人利用各种手段催逼账款。
Episode14:灭绝物种牟利。
Episode15:航空公司对空难遇难者赔偿的虚伪策略。
Episode16:阶级矛盾。
Episode17:遗体速冻公司违规处理遗体。
Episode18:专车服务公司高层利用软件监控个人出行信息。
Episode19:网络话语权争夺。
Episode20:利用连接大西洋两岸的数据电缆在股市上牟利。
Episode21:为了便宜到墨西哥进行美容手术的女子沦为人体运毒者。
Episode22:监狱外包私企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Episode23:盲目迎合中东有钱人的无聊趣味。
Episode24:回归本源的毒品和阶级问题。
看到电梯杀人那集,让人匪夷所思。
华生反复看酒店电梯的录像,只有31秒,没有人出现过,怎么就冒出4颗子弹呢!
福尔摩斯重新走进她的视线,给他讨论案情,并给她一些线索。
不要局限于一些已有现象,已有思维。
要打破固有局面,重新审视细节。
后来,在福的暗示下,他晓得磁铁很重,但是酒店退房时,行李箱却很轻。
显而易见,磁铁无翼而飞了。
如此沉重的东西,怎么可能拉出去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还在房间里,而房间哪里可以藏这些呢!
浴缸底下。
新砌的浴缸肯定是崭新的。
案情不攻而破。
厉害,观察细致,逻辑缜密。
严重剧透看美剧的历史与恋爱史的时间一致,还没看懂男朋友,男朋友已经在稀里糊涂中晋级为老公。
当然美剧也没看懂,也稀里糊涂地成了每周必做的事情之一。
从刚开始地独自追剧到偶尔会推荐给老公,但老公一心痴迷于国产电视剧,无论我如何鄙视他,他坚决不改如此低俗的趣味。
我们唯一的共同点是我们都爱《基本演绎法》。
对悬疑与绝对的理智的好奇心或许是我们爱上这部剧的原因。
看了三年之后,《基本演绎法》的基本套路也已经熟悉,片头永远是一个人莫名其妙地被杀了,常见场景是深夜在路上被车撞了、被人枪击,或者在家被捅了,危险无处不在。
正片会因为各种细微的小细节,福尔摩斯(后来华生也会有惊奇的发现)在茫茫大海中捞起了那针,找到了杀人者。
但是这杀人者要么是被诬陷的,要么还会有幕后黑手。
剧情又陷入了僵局。
美剧中永远不会落伍的双线结构:情感线会跳出来,这一般是两个主人公的私人情感线,暂时调剂一下紧张的气氛。
这一集我大力推荐的原因是福尔摩斯对友谊精辟的论述,他果然不是谢尔顿!
1. 电梯磁铁密室杀人案2. 有毒玩具制造者被杀+黑市3. 连环杀害数学家+壁画文物4. 编程谋杀嫁祸智能软件5. 走私钻石谋杀案6. 盗窃古董地图真迹谋杀案7. 失踪女孩+溶尸者被溶尸8. 警察卖枪支吸毒+谋杀警察+抢劫警察武器库9. 非法药物试验导致谋杀10. 高科技植物学家被杀11.囚禁少女卖淫+虐待kitty真凶12.虐女真凶13.撤销债券引杀身之祸+Andrea之死14.斑驴被盗+谋杀兽医15.空难定损谋杀16.男主嗑药失意时女保洁发现凶杀引杀身17.制冷剂被偷+车祸杀人18.拼车系统勒索+杀人+偷窥19.人人网分派谋杀+FBI为保线人包庇20.光缆时间差谋利+意外杀人21.巴西减肥手术人肉藏毒杀人22.监狱谋杀女囚栽赃谋杀以谋利23.杀蜜蜂+杀蜂人+绑架酋长24.奥斯卡妹妹吸毒过量致死+奥斯卡绑架黑男
比较一下《神探夏洛克》和《基本演绎法》 其实不是很严格的比较,只是随想随写吧。
这篇帖子想谈一点,很有意思。
就是在两部戏里,都谈到夏洛克本人与烟草或毒品的纠葛。
当然,这一点在原著里也是有基础的,不过原著先放一边。
在神夏里,福尔摩斯原来有烟瘾,后来戒掉了。
在基本演绎法里,这个问题更严重,福尔摩斯经受了一次巨大的挫折,染上了毒瘾,而后经历了多次的反复和折磨,终于戒掉了,但是每当遇到困难总是会复发的威胁。
而即便后来福尔摩斯戒掉了毒瘾,吸毒岁月带来的阴影仍然未能走出。
他那段记忆是错乱的且有很多失忆。
而为了戒掉毒瘾,愤世嫉俗的福尔摩斯学着去参加互助会,一点一点的跟自己身上的毒瘾缠斗。
回过头来说神夏,如果初看起来不觉得,但是回过头来再看,神夏对于 瘾 这个话题的描述还是略显肤浅了。
而我之所以认为这个话题很重要,是因为我认为,戒毒、戒烟是跟自己作斗争的历程。
天才人物可能战天斗地无所不能,可是他最终还得面对自己。
但是如何表达这个过程?
我觉得毒瘾,至少是一个好的、有戏剧性的,适合表现的点。
如果去看《基本演绎法》,我们会发现,天才人物获得的一点一滴的成就,事实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是竭尽心力获得的。
而这是跟其他银幕形象我认为可能很不一样的,神夏的话,好像福尔摩斯做什么都毫不费力。
没有挣扎,没有争斗,那么胜利得来似乎质地也不一样。
而谈到戒烟,事实上各位可能没有经验,但是作为一个老烟民的我……想说,有时候还是很难搞的。
虽然我没想过戒烟,不过可以引用一句话,出自一个戒烟好多年的人“只要你没有死,无论你戒烟多久,有可能总有一天你会再次抽上”。
可这些,在神夏中,似乎也在表现,但好像总要把这些略显沉重的话题都谈的轻松一点。
用一种喜剧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手法有时候会成为阻碍。
归根结底的话,其实一个人真正面对困境的时候,才体现生命的底色不是吗?
而在表现困境这一点,基本演绎法做的更好一点。
多说一句,关于表现天才人物或者不平凡人物,挺难的,有时候是造神,有时候是拉下神坛踏上一脚。
很少的时候能做到,表现平凡人身上的神性或者神身上的人性。
我觉得这个度,基本演绎法也做得好一点。
—— 要是有神夏粉,莫要黑我。
我也是神夏粉。
233333本帖原来贴在一个小组里,网址如下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9549628/
第三集 Just A Regular Irregular
华生在读的书是“One Doctor: Close Calls, Cold Cases, and the Mysteries of Medicine”,这本书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卓越内科医生的经历,作者Brendan Reilly把读者带到临床一线,除了日常危机和沮丧,Reilly还要同时应对生活里的其他挑战:他那些超乎寻常的患者;他同时患上致命疾病的九十多岁的双亲;一件陈年旧病例,还会时不时地困扰他。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纽约和新英格兰的乡间,不难看出这部书的作者Brendan Beilly与华生的共同之处。
He's actually sort of a crusader.本集的案件是与数学有关的杀人案。
不喜欢穿上衣解题的数学家哈伦再次出镜。
案件的背后,夏洛克在定义自己的人际关系方面还有困惑。
一方面他一直称Kitty是他的门徒,另一方面他在对华生的描述中,却将Kitty视作两人的女儿。
与哈伦也是如此。
Gregson在本季第一集很明确:他不是夏洛克的朋友,只是同事。
夏洛克试图用同样的方式定义他与哈伦的关系,只是冷冰冰的雇佣关系,像本集标题写的,“Just A Regular Irregular”。
然而Kitty提醒他,也许可以将哈伦视为同辈,可以是另一个“fellow typist”而不仅仅是资源。
结尾夏洛克帮助哈伦走出他因为网络身份“Mo Shellshocker”带来的困境,出于友谊也好,仅仅是出于善意也好,是夏洛克一次成长。
Philip, head and heart.本集有NFL传奇人物Phil Simms 前来客串优秀的飞刀手。
第四集 Bella
少数几集主要犯罪者没有被绳之以法的其中之一,这集是Isaac Pyke。
最后夏洛克问Bella究竟怎么处理这个道德困境时,Bella没有回应,这正说明她已经超越了机器思维或机器逻辑(machine logic),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
因为机器思维的话,是要把两兄弟都送去坐牢。
有了人的情感,才会对此题无解。
此前夏洛克对Bella进行的图灵测试。
另一个夏洛克、BBC的神探在《模仿游戏》里演过图灵本人。
华生的案件、副线故事涉及一个名叫“Raffles”的飞贼,剧中也提示了这个名字来自EW Hornung的小说角色,而EW Hornung是柯南-道尔的妹夫,首批Raffles小说题献柯南-道尔。
华生在切尔西的公寓,卧室床头的画是Lucy Liu本人的绘画作品。
此时华生与安德鲁陷入情网,而夏洛克对安德鲁此人的评价很高:情绪稳定,不急于开始下一个项目;虽然可以看出夏洛克是华生身边不可缺少的人,也没有起防备之心。
日后正是安德鲁意外替华生被毒杀,才让华生意识到从事侦探工作不可能有正常的生活,因此重回褐石屋。
这里又是Mulder和Scully的shipper一枚。
抱歉了=w=不得不承认老美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大气到让我欲罢不能。
先撇开原本原著的背景来看,Holmes和Mulder在最初都是一个超级孤立的人物,接着有人闯入了他的生活,慢慢的无伦是他的工作伙伴、上司、眼线、各路神助攻都成为了他世界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了“家人”。
编剧都是跳过了男女的爱情、跳过了生理需求的常规滚床单(x)直接上陪伴与家庭生活的桥段,毕竟如果真有爱情,那经营才是最难的不是么,而最能触动我的也就是关系的经营和维持,就是这剧里所说的平衡。
最近才看到华生姐姐和米福之前采访里的脑洞,说大概他们会有一个monster baby,我笑到捶桌,想起当年的X档案,借助了各种小科幻色彩就这么让女主有了个外星baby。
我们不谈爱情我们不滚床单,家庭关系、父母孩子关系一样可以进行。
再把原著背景放回来,当初X档案是没有什么原著的,有好处也有不足,我总是觉得到第八第九季走向已经开始膨胀了,因为不可能把真相彻底的揭露,也没有必要揭露,所以人物的一再增多除了短暂的新鲜感起不到推动的作用,但是结尾主创人员依然做得很漂亮,这个稍后说。
而elementary是有原著背景的,即使大家都觉得完全不一样了还提什么原著,不,编剧想表达的正是:没有必要按原著来,按原著直接拍那是影像化、按原著情节换个背景拍那是真改编、而把原著的人物精神保留,因外界环境的转变而改变自身作为辅助,把那个年代的案件、手法、破案方式,全部打散了再次组装融入到新的背景中,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叫做基本演绎法。
所有原著的信息成为了很小的元素,就算不是原本的组合,一样可以演出新故事。
说回X档案当年的结局,主创人员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到了真相的高度,无论是原本的正派还是反派都站到了男女主同一阵列,直接把原本烘托出的黑暗势力(男主追求的真相)位置放空,让它看起来简直深不可测。
然而男女主要做的事就是逃离这个世界,我们所说的亡命天涯,一直很喜欢这个结局,无论探寻真相的生活是怎样的丰富多采精彩绝伦,最终都归于平静,男女主最后还是滚了床单的(x)(这篇真的不是在写到底该不该滚床单什么时候滚床单么)好吧,不能算是实际意义上的滚床单,只是让人原本看到床单的反应是“终于在一起了”变成“总算永远在一起了”简直美好到哭。
这个心理变化是不容易的,需要多少铺垫,需要多少经历,才能让原本平凡的生理需求升华到这一个高度。
X档案用了九季。
可是我们现在还看不到elementary的最终,在一方面担心续约的同时,我真的非常想知道编剧会如何处理这个原本有原著有元素的故事的结局,显然,就现在这个甜虐频发的节奏来看,短短的三季不到就已经铺得初具雏形了,这也许是elementary相比X档案来说有原著的好处。
两面性就是大家心里对人物都有基础,这让关系发展得过快了,很有可能结局达不到一定高度的效果,有地基,楼盖得不扎实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即使不需要九季,其实这个故事真的不用拖到九季那么久,但我也希望看主创人员把这个心中的故事说完说完整呢。
会成为一个在浓缩到足够精髓的季数之中也能把人物丰满关系升华到顶点让人意犹未尽的故事么?
期望吧w接下来是胡扯(一直都是)和X档案不同,elementary的编导还需要兼顾的一点,那便是华生是个性转。
总觉得这一点编剧做得超乎常规的到位,我在二季终的时候就很难理解为啥华生和米福哥哥滚了床单在米福面前还能炸毛(喂)明显是自己理亏,她真的没有考虑米福的感受啊,米福能原谅她,还能处理好和她的关系,还想挽留她简直不可思议。
后来发现,我错了,华生的角度就是个男的啊!
(够)不过这么说也错了。
华生的男女已经不是一条分界线,华生和福尔摩斯一样是一个平等的个体,男女都不重要,她依然有权有自己选择的生活,她当然可以选择和哥哥滚床单,当然可以在觉得米福太过干预她的生活之后理直气壮的离开,这和女权也没有关系,抛开性别,这就是华生在进入福尔摩斯的世界之后的人权问题。
福尔摩斯的世界,一个以福尔摩斯为中心高度集权的世界,怎么能有别的个体人的存在。
但是,华生做到了,不但做到了,还影响了福尔摩斯的一生,不是么。
每一个探寻真相的“侦探”身边都有一个治愈的“医生”。
而这位人生的医生都是亲爹派来监视自己儿子的“儿媳妇”。
(我到底是有多喜欢这样安排的故事(笑
20150111, s03e09, temporary leave for longer together.......................
讨厌凯蒂。
3.7#BBC或CBS的夏洛克,都还在寻找自己,感官灵敏在刺破罪恶时带来优势,也让痛觉越发尖锐,而JLM将这份delicacy呈示得沁人心脾。但新浪潮的多愁善感后,我再次想起Brett,他的SH那么完整,已经接受自己也接受世界的坦然,最似书里那个人,能只为一份使命兴奋。
新人是什么鬼,楞待了那么长时间,还被女儿女儿的叫。整季,唉,团队的互动在撑,单是我的热情已消退。认真看的话,米福台词经常很精彩,值得整理一个背诵佳篇,鉴于我大部分时间都不认真,这个项目就悬着吧。不知道还会不会继续看,感情星+1
我一生的挚爱是个变态杀人狂,人无完人
没剧情,没推理,连个好看的女主也没有。典型的三无片子
已经弃,断案故事演到这一季,终于开始玩事实上的分分合合了。如果说第一季让人看到惊喜,第二季新人加入保留看点的话,第三季如何创新真的是一个难题。
新人物的加入感觉有了不少新鲜感,只是有的太匆忙。后段又回到前两季的模式,看多了就觉得boring。
算起来刘玉玲拍这一季的时候已经46岁了!就完全都看不出来,感觉上像35岁的样子,真会保养。这一季主要是增加了Kitty,还有华生与夏洛特不住在一起的状况,不喜欢他们这种疏离的状态。
莫名的第三人,突兀但是可爱,她的撤出也是为了发现最纯粹的两人关系吧,尽管诠释的总有欠缺。最后一幕被淋的狗血让我呼吸无能,宛若今天的大姨妈,疼到爆。
剧情硬伤太多。我觉得高智商不代表四肢僵硬,米勒你怎么看。没看过刘玉玲其他的作品,但就这一个来讲演技太差了吧,肢体语言尴尬到不行就像一个生涩的演讲者一样无关的手势太多。弹幕里一片叫妈的也没有什么毛病,Joan就是个不定心的大妈。弃之。不过警监眼睛好看到不行,希望搞一个警监cut。
套路重复性太大,两星给最后一集
kitty挺好的呀
下季弃。。。
对于结尾制造的复吸的情境不予评价,坐等下一季解答。毕竟,上一季也给了人这种错觉不是。
讨厌凯蒂喜欢凯蒂凯第走了呜呜呜呜
这一季真是平平淡淡连个像样的主线都没有啊。变出个助手,花了10集让人跑路了,跟处理麦哥一个套路。变出个男盆友,写不下去直接弄死,顺势两人终于又回到一个地方,处理越来越无聊的案件了。编剧还能不能行?这结局也太弱太没吸引力了吧。
又油腻又贱,失望
好温暖
有几篇实在有点扯 居然能从一个火车杀人案扯到跨国电缆 哈哈哈 不过还是蛮喜欢主角之间的connection的
带着新欢向前妻求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