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电影的名字,我就猜到跟《铁达尼号》应该是一种类型的故事情节,果然没错。
不过,这部片子跟《铁达尼号》相比实在是不怎么样,尽管后者也不是非常有余味。
首先,影片开始没多久就进入了事故状态,几乎整部片子都在讲那几个人逃生的过程,对于人物刻画的笔墨稍欠了一些,因此对几位主人公的性格铺垫不是很到位,人物形象不太丰满。
再者,影片只有90分钟,对于这类片子来讲,时间稍显短了些,结果当然是匆匆收尾,让人觉得少交待了些什么。
其实这种美国灾难片已经拍得很多很滥了,该片完全没有新意,且又没有什么亮点,票房不好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不怎么精彩的片子当中,也可能会有一点两点的可取之处。
我个人觉得《海神号》中的人物刻画虽然不怎么出色,但是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特色,它不像许多电影里面那样把人物刻画得非是即非。
回想一下,我们都会发现很多电影里面都会将坏人和好人分得很清楚,刻画得很丰满很有棱角。
这是艺术高于生活的一种表现,但是与现实生活是有一定差距的。
而这部影片,许多人物都有两面性,即使是最核心的主人公,也是如此。
带领大家找到出口逃生的迪兰,一开始并没有想要带走更多的人,连曾经调过情的少妇他也据实告知自己并不认为能带他们一起走。
这个时候我会直觉地认为他是个自私的人。
接着,在电梯口面临两个大男人吊在下面的险境,他大声呼喝老建筑师用力甩掉脚下的服务生小伙子。
于是我们看到了那残忍的一幕……但是看到后来,他处处帮助别人逃生,甚至奋不顾身留在后面援救小男孩,我终于能认识到,他之前的行为并不是自私,而是出于实际考虑。
这样说起来,本片对人物性格的处理上面,还是比较写实的,或许导演就是想描绘现实中的人性和人情关系。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剧情还是可以的,就是有点美中不足的就是那个海啸的那个片段做的太少了,可能是为了节约成本吧,然后我感觉这部电影相对来说总体来说还是可以说用来消磨时间,然后喜欢这个题材的话也可以看的,还是拍的挺不错。
😛😛😛😛😛😛😛😛😛😛😛😛😛😛😛😛😛😛😛😛😛😛😛😛😛😛😛😛😛😛😛😛😛😛😛😛😛😛😛😛😛😛😛😛😛😛😛😛😛😛😛😛😛😛😛😛😛😛😛😛😛😛😛😛😛😛😛😛😛😛😛😛😛😛😛😛😛😛😛😛
海神号 (2006)6.92006 / 美国 / 动作 冒险 灾难 / 沃尔夫冈·彼德森 / 乔什·卢卡斯 库尔特·拉塞尔
场面够宏伟,才几分钟的热闹就被浪给打翻了情节也够紧张,虽然只有一个目的一个方向,但是状况不断人物也够俊美,那个超级主角笑起来真帅可是我看到最后,却有点担心珍妮佛和她爱的人真的可以幸福吗虽然当时的场景,那样的选择,不在她的控制中,但是她毕竟有一个选择的举动当她失去了深爱她的父亲,她和他,真的还可以幸福吗
夜晚的大海总是那样的神秘与诱人。
在这个迎接新年到来的夜晚,在这样一艘满载着等待欢度新年的人们的豪华巨轮上,又有谁会想到,新年的倒记时,会是死亡钟声的前奏?
丝毫不逊于铁达尼号的油轮——或许,这本身便不是什么好兆头——同样多情的人们,彻夜狂欢是为了消除一年的烦恼,带来新一年的好运气。
可是,又有谁能预料,接下来催人泪下的故事?
大海是那样的善变。
风平浪静的只是迷惑人的表象,或许,也是灾难的开始。
明月是那样的完美,而海中巨浪,无声无息的逼近,终究连这样的月也淹没。
一切,已无法挽救。
而我们的主角,将在这样的欢喜与悲痛相交之处,相聚。
父女,情侣,朋友,或许只是萍水相逢的人在那一刹那擦出火花,就在那一刹,被命运带到了一起。
然而,命运依旧无情,接下来的故事,会是怎样的恸人心扉?
当荧屏由油轮内转到海面巨浪的那几十秒,放映厅内是那样的暗,有些冷,有些可怕。
而荧幕里的人们,在欢呼,在感叹,或者曾经有的那些微不足道的矛盾,在无垠的大海中,是那样渺小。
而爱是无边的。
当巨浪推翻油轮时,一场场悲剧发生在这铁皮棺材之中时,当自身的生命已无法保障时,那个与自己女儿在互不理解中充满矛盾的父亲,在船暂时停稳时,第一时间便是想尽办法找到自己被困在舞厅的女儿,即使船长对他说:“只有这里是安全的。
”义无返顾,这是爱的力量。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电影,是英雄们的表演。
无畏与充满智慧的行动,这支几个初次见面的人组成的小队伍,历经一幕幕惊险,闯过了一关关险阻,每一着都是那样的惊心动魄。
怀中女朋友的身子绷的好紧,手有些凉,那一幅幅画面已无法形容,我也不打算再去述说——再激烈的画面也只能让人震撼,而真正感动人的,是影片中的人性。
整部影片,感情充满每个角落,随处可见。
年轻母亲对儿子的爱,恋人间的爱,生与死的抉择——是否只有在灾难面前,人们才可放下一切矜持,不顾自身的去爱,即使牺牲?
人性是真实的。
那头发已斑白的老翁为自己的生命牺牲那个帮助了他的侍者时,我只能感叹。
而当他喜欢上那个女孩时,生命,似乎便已没那么重要。
那幅他面对女孩已经凉去的身体时,看着水慢慢漫过她的身体时,他望着她胸口挂着的十字架,我一度认为,如果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会选择,用他的生命,换取她醒来…… 而在影片接近尾声,面对出口只有一墙之隔的地方,父亲的牺牲最是催人落泪。
面对不可能生还的水路,他有权利让女儿的男朋友去牺牲——人不是该是自私的吗?
他却在坚定的小伙子面前,用一个谎言,换取了自己去完成这个人生最后的任务。
是伟大或者什么,我已经没法说清,在他被淹死的那一刻起,心便再没有办法承受,更多的刺激……以致后来的惊险,与劫后重生,一点点震动,便让泪水无法抑制的落下…… 或许,这就是爱……
《海神号》是部不挺不错的电影。
为何媒体怎么能拿它与《铁达尼号》来比呢?
就只因为它们都是以海难为背景?
要知道,两部电影的主要题材都不一样。
一个是爱情人性的故事,一个则是名副其实的灾难的故事。
很早就想看了,今天总算看了^^感觉真的有点短,一个半小时就这么快过去了,但也由此可见它的情节紧张让人忘记了时间。
男主角如果最后没有去救那个小男孩的话,我想去关制动器死的人应该是他了吧。
救人一命,同时也拯救了自己。
女主角很漂亮嘿嘿!
如果你曾经被《泰坦尼克号》所打动,那么你不要期待再一次被《海神号》所打动,尽管两部影片有着极为相似的题材“海难”,但实际上在完美特效包裹下的内核却是全然不同。
这也就是詹姆斯卡麦隆与沃尔夫冈彼得森这两位导演之间的差距,如果说卡麦隆是个驾驭大片的一流天才,那么彼得森这位德国人只能算是匠气颇重的二流导演,卡麦隆懂得如何在一个灾难特效中讲一个完美故事,而彼得森却只会不断重复特效与大场面,他的故事则显得千疮百孔。
在大片《特洛伊》上的受挫,倒并没有完全葬送掉彼得森的好莱坞事业,他再一次被选中操刀海难大片。
影片《海神号》选择彼得森来执导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曾经成功奉献了诸如《从海底出击》和《完美风暴》这类海洋题材的作品,有理由相信他在此类影片上驾轻就熟的能力。
从他昔日作品来看,彼得森似乎更善长和热衷于宏大场面的视觉冲击,而不精于人物的刻画与剧情的编排,他多少是个略显粗犷缺乏细腻的导演。
《泰坦尼克号》曾经以一段建立在空前海难上的凄美爱情打动观众的心,导演卡麦隆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来讲述这样一个动人故事,然后才开始用海难将故事推向高潮,可谓紧紧牵住观众的心。
实际上卡麦隆将主次分得极为清楚,海难的特效是为杰克与罗丝的爱情服务的,如果没有动人爱情海难也就没有如此地动人心魄了。
而《海神号》的故事从一开始切入便没有任何铺垫,草草介绍完几位主要人物,没有让观众了解详尽的背景便开始让大海发难,一个巨浪将豪华游轮打翻。
随后的故事发展却是呆板而陈旧的套路,毫无新意可言。
观众随着故事的开始便可猜到结尾,即便和片中主人公们共同经历了艰难的历险过程,其间也不曾投入过一丝情感,哪怕最终看到他们逃出生天,也断然无法与片中获救人物之间产生互动的喜悦。
除了在几个声效合一的特效桥段中略感紧张外,一走出影院只怕早已忘了一干二净,彼得森无力带观众进入这样一个电影故事。
影片中人物的空洞表面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明白乔什卢卡斯饰演的这位领头大哥是如何对轮船的构造如此清楚,影片仅仅只用了一句话交代他曾加入过海军,其他观众根本一无所知。
而对那个偷渡女孩与厨师之间的关系更是不曾交代,事实上那位建筑设计师曾因自救将厨师踢下电梯间,因此两人之间本有很多微妙的故事可以发生,最终却什么都没有。
寇特罗素饰演的父亲与女儿及她男友之间的故事实在也很老套,同《世界末日》中的情节一模一样,父亲最终为女儿的幸福自我牺牲。
影片所有的这些人物都是苍白的,所有应该产生的情感也都被弱化,乃至无疾而终,角色存在的必要有时都令人值得怀疑。
一部投资了上亿美元的大制作,为什么在演员的选择上和情节的投计上不多投入一些,难道钱全都砸在特效上了不成。
并非说现在的演员阵容不足以担当起表演任务,而是以寇特罗素这样早已过气的二线明星和乔什么卢卡斯这类不恤不火的演员实在不可能为影片起到多少票房号召力,加之影片本身就象打闯关游戏一样的情节发展,除了在过关时遇险营造出紧张气氛外,缺少必要的起伏和高潮,无法调动观众的情绪。
影片事实上在表达主题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厨师舍己为人让其他人先逃离,可一遇险便被建筑设计师一脚登下。
虽说这样的牺牲处理也是危难时的迫不得已,然而影片在表达众人暂时脱险后的情绪却又是如此轻描淡写,这实际上是很不合理的,在发生这种情况以后人性应当是相当挣扎的,影片的处理不仅让人物毫无血肉之感,而且也直接让影片产生了道德空白。
况且影片中大部分人都死得极其窝囊,大家都听从黑人船长的命令待在大厅中等待救援,最终船舱进水一命呜呼,死得连个响动都没有。
真不知道影片倒底是想告诉观众,当遇险应该服从船长指挥呢?
还是应当努力自救呢?
同时作为影片另一主角的海神号的戏份也不及泰坦尼克号,说实话海神号这种沉没方式远没有泰坦尼克号来得惨烈,除了在影片伊始对海神号进行了一次鸟瞰式旋转三百六十度运镜外,海神号从内到外都没有特别精彩的展示,船内的场景多集中在大厅,没有给观众一个纵深详尽的直接感受。
虽然在船倾覆后,逃难小分队的路线对船的结构略有提到,但在破败的船体内根本无法展现出海神号的宏伟,而海神号倾覆的沉没方式也没法达到泰坦尼克号沉没的视觉效果,因为海神号是一下子让人全死个干干净净,连个挣扎的机会都没给,而泰坦尼克号则是让人们不停地挣扎苟延残喘,极度刺激观众的情绪。
虽然说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方式未免残酷,不过悲情方能打动人,而海神号却没法子调动起观众的情绪。
而人们在垂死挣扎的过程中往往会暴露出各种本性,这往往也是最容易出戏的,而《海神号》却让所有的面孔毫无色彩。
彼得森的失败是多方面的,失败泛味的故事,没有号召力的演员阵容,主题表达的模糊,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彼得森同志没有能够与时俱进,把握住当下观众的口味,仍旧重复着以往的老套手法,不知道在电影科技突飞猛进,被特效狂轰烂炸后的市场已经对大制作大场面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
如果仍旧因循旧路,必然会重蹈覆辙。
文:眉间尺
这一两年,好莱坞的商业大片迎来了一个无法走出的怪圈:叫好的一律不叫座,叫座的一律不叫好。
以最近的例子来说,沃卓斯基兄弟(现在也许应该叫沃卓斯基兄妹了)捣鼓的「V字仇杀队」赚尽口碑,但是票房折戟沉沙;「碟中谍3」被认为是该系列最出色的一部,但在北美票房高开低走已成定局。
这种口碑与票房不成正比的怪圈直到「海神号」的壮阔起航才被勇猛地打破,一部投资很大、口碑很差、票房也很低的大片,让今年暑期电影的大幕开启得很难看。
当然,本片绝对不是一无是处。
作为一部海难片,一部灾难片,一部号称世界上把海洋拍得最牛B的人炮制出的所谓大片,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还是相当凶悍的,除了导致翻船的那个“疯狗浪”比较像个模型、不太像话外,其它时候看着都像那么回事,毕竟是1.6亿美元砸出来的东西啊。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中的天灾人祸,我们早就见惯不惊,用一股大浪把我们吓得半死,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这部电影究竟哪里不好呢?
我简单地说两点,权作抛砖引玉。
首先,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人性的光芒。
灾难片的魂魄是什么?
不是惨绝人寰的灾难,不是比真的还像真的的电脑特效技术,而是灾难突如其来时,人类表现出的绝地求生的巨大勇气和眷眷相惜的光辉人性。
前不久的珠峰事件——一个登山者濒临死亡时,先后走过的四十多个人中,没有一个施以援手——之所以引起网民公愤,就是因为所谓人性的缺席。
其实媒体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在当时的环境下,救人等于同归于尽,既然如此,为什么群众还如此愤怒呢,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大概也是人们受到了太多灾难片的蛊惑,譬如说几年前的「垂直极限」在这方面就做出了激动人心的刻画。
在现实中我们无法做到的,电影可以帮我们完成,在那个影像世界中,人性的美与丑都被放大数倍。
而在这方面,本片无疑大大地本末倒置了,虽然也有对人性的描绘,但非常浅薄,无法令人信服。
具体不再阐述,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电影。
其次,不管什么类型的电影,刻画的始终是人物——有时也包括动物,人物能不能栩栩如生地“立”起来,是电影成败的关键,这点和小说基本上是一个道理。
而本片的所有人物,都有平面化的嫌疑。
当然,这也部分因为拍的是群戏,可越是群戏,人物刻画越考究手艺,拜托先看看「撞车」吧。
整部电影有点类似“通关游戏”,过了一关又过一关,所有人的台词基本总结归纳为:“你找到出口没有?
”“啊,我发现这儿有个通道。
”结局早已一目了然,死几个人,活几个人。
对于这样的戏,我们很难跟着他们一起呼吸,一起紧张。
更不可思议的是,全片居然没有一个从某个受难者的视角展现的巨浪扑袭的镜头,导演通篇全景式的拍摄,让人无法体会生死瞬间的绝望。
看着演员卖命地狼奔豕突,作为观众我们不但不能感同身受,反而心态相当轻松。
一部灾难片居然让人如此轻松地观看,无疑是一种更可怕的灾难。
走出影院,我们除了损失了电影票的几十块钱外,其它一无所失,连怅然若失都没有。
最后升华一下主题。
2000年,成都的赵国庆先生在全国首推“五元票价”后,我和老婆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完美风暴」。
那部电影的气势和悲壮至今让我们无法忘怀。
事隔六年,同一个导演,同一类题材,更豪华的巨轮,却像“海神号”一样沉没在大西洋的深处。
继今年的奥斯卡扶正了一批低成本文艺片后,好莱坞的电脑技术图腾再遭挫败,干电影的,看电影的,大家得好好想想了。
如果没有老版的《海神号冒险记》,或许这个新版的《新海神号》还算不错。
但是我对这一点有些怀疑。
电影开始的第一个镜头是一个豪华游艇的全景,镜头围绕游艇旋转,其间还突出了正在船上跑步的男主角。
这段场景一看就是电脑动画。
更糟糕的是,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在(非动画片的)所谓的大片中看到数码味这么重的画面了。
我都开始怀疑这是迪斯尼拍摄的动画片,就算从船上跳出来一只3D动画的嚼舌驴子我也不会觉得吃惊。
之后,新版中最抢眼的镜头是巨浪。
在老版中,这个场景只是通过船长的望远镜看到的。
而在新版中,却通过电脑特技制作了一个完整的巨浪。
同样,我非常确定这是电脑动画,而且又一次怀疑该片是来自迪斯尼。
据电影的导演Wolfgang Petersen说,他们本来打算是租一个大水槽来拍电影的外景,这首巨船。
然而由于水槽的时间不合适,所以他们就改成了电脑动画。
至少可以由此看出,现在这糟糕的电脑动画并非该片的首选。
让我告诉你,老版的《海神号遇险记》是如何拍摄船上的外景的。
该片改编自Paul Gallico的同名小说。
Paul当年乘坐“玛丽皇后后”游艇横渡大西洋的时候遇到了风暴,当然不是《海神号遇险记》这样的巨浪,但是也让他很难受了。
他由此得到灵感,而写作了《海神号遇险记》。
老版的《海神号遇险记》的外景全部在真正的玛丽皇后号上拍摄。
翻船的镜头用的是近两米长的玛丽皇后号仿真模型。
所有搭建的舱内场景都是模仿玛丽皇后号。
所以,就算态度不能决定一切,也是非常重要的。
Wolfgang在讲述《新海神号》时,强调这不是翻拍,相比是不愿意这部电影被拿来与经典的老电影作比较。
他同时强调,老版本的电影不够真实,他们针对真实性作了修正。
在我看来,这电影最主要的修正是主角的身份。
老电影中,带领大家逃亡的是一个牧师。
而在新版中,领导者变成一个曾作过消防员的前纽约市市长。
既有救灾的能力,又具有领导才能,确实是要合理一些。
然而另一方面,人物性格却被大大的弱化。
老版的十人逃亡小组中,至少有九个人的性格非常分明。
而在新的这个版本中,别说小组人员有几个,就连最主要的角色,我也没有太明白他们的个性。
更糟糕的是,老版中不同人物、不同人群之间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人性、人类命运的思考,也荡然无存了。
这使得这部电影沦落为单纯的动作片。
不过必须说明的是,Wolfgang Petersen曾经是非常优秀的导演。
他把这部电影和《Das Boot》《The Perfect Storm》合称为他的海难三部曲。
而观众绝对不能因为这部《Poseidon》的劣质,而去估计《Das Boot》的质量。
如果我是Wolfgang,我绝对会避免把这部《Poseidon》和《Das Boot》一起提起的机会。
IMDB得分5.6(11943人投票),我打5分。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在和平影都IMAX剧场看的POSEIDON非常的震撼.主要是那个大屏幕,足有两层楼高,以及环绕立体声在进入电影院之前,不晓得是讲什么的原来还是说沉船的.男主角很帅很MAN,有勇有谋,当然还有好身体说不上有多大的意义,多大的感触很不错的画面,紧凑的剧情...有多少BUG,就不说了看电影时,有嘘唏,有笑声想死的却没死,善良的好人却被人抛弃ANYWAY, 不错的消遣片但需要一个很大的屏幕和很棒的音响希望没有做广告之嫌
当时上映的时候去影院看的。效果很棒。
预告片出现在电影院的时候看着很气场,结果看正片,觉得原来预告片已经交代清楚了。。。Emmy筒子老演泡水里的片子,情何以堪啊,还好靠shamless一脱转型了
电影本身没什么好说的,电影之外纪念了一个朋友的远离。
人人都爱灾难片
简评:新海神号惊心动魄的灾难之旅。剧情:超豪华邮轮海神号在新年的钟声即将响起时,孤独航行于北大西洋上。与此同时,大西洋底的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继而掀起足以摧毁万物的滔天巨浪。面对死神的威胁,人们当何去何从?类型:灾难片,沃尔夫冈·彼德森执导,马克·波托塞维奇、保罗·加利科联合编剧。影片翻拍自1972年经典灾难片《海神号遇险记》。表演:乔什·卢卡斯全程表现优异,硬汉库尔特·拉塞尔本作继续铁血柔情,最后那段水下关开关很精彩。其他:影片灾难场景相当逼真震撼,全片除了开头很短时间的抒情惬意外,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气氛中。两大男主人公刻画得非常成功,形象立体而饱满,同时对于生死关头的人性描写也十分到位。观感:泰坦尼克号和新老海神号告诉我们,旅游还是坐江轮挺好。。。
很久以前看的,也就看个特效。
对于titanic的复制和不成功的改良的商业烂片
这个是惨淡版。差点憋死TT
很说教的片....它是想走商业路线还是文艺路线呢?
2022.12.24 平安夜又刷了一遍,船难片能排进TOP5,再看一遍依然觉得紧张刺激,只不过今时今日的好莱坞来看,人种搭配太不正确了
这下又有去gym的动力了
很纯粹的灾难片。逃生小分队赤裸裸就是共产主义英雄模范先锋队。
讨厌灾难片
有些人不喜欢这个片,说想超越泰坦尼克号,结果不伦不类,但是我却很喜欢,在那种绝望状况下自救很打动人,看得的确惊心动魄!
那火海上的一跳很帅。其他……哦,我几乎忘了看过这片子了……
这片是我跟我爸一起去电影院看的,他说万一我们也遇到这种事他也会像电影里的父亲一样毫不犹豫不顾一切的来救我。所以多给一颗星,我爱我爸爸QAQ。
一艘被海啸打翻的豪华游轮,一伙人拼命逃离异常凶且猛紧追不舍共的海水。几处险境的处理都不出彩,节奏倒是很快,没想到海报上这一幕出现得那么早。
故事铺垫不是很足,整部电影不到2个小时,感觉不是很过瘾.不过影片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情节设置也很紧张,如果能有加长版就完美了.
太不给力了。
相当没劲 不过2012 之后,能有几个灾难片有劲?何况是之前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