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洪常秀
主演:河成国,姜素怡,权海骁,赵允熙,朴美素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5
简介:一位年轻的诗人送女友到她父母家,并对她家的规模感到惊讶。他偶遇了她的父亲,见到了她的母亲和姐姐,最后他们在谈话、美食和美酒中一起度过了充实的一天。详细 >
75berlinale#13
喜报,洪常秀回归继续拍他的生活小品了!
我喜欢洪尚秀的理由
第27届上海电影节-3
希望世界能像爱男导演一样爱我😓这样的电影搬上电影节,只能说是成名导演的专属权力。
关于男女情爱的故事,洪常秀的叙事发生转变了,从以前着重关注男女爱情到现在注意点逐渐放置在男女父母之间对情侣的评判。或许没有了以前非常有意思的叙事结构,但突兀的变焦镜头用的更加放肆了,谁能想到镜头组接能突兀的如此大胆啊?关于人物塑造也挺有意思的,谈话间的各种细节,两代人之间的情感传递,姐姐与男主的镜像关系(以五十步笑百步),以及最后女主父母的对话,既搞笑又真实。
#SIFF2025#之二十二。车和胡子是永恒话题,花的裂痕中告别语言。
#SIFF27 今早突然决定去把头发剪短(实则酝酿已久),看着镜子里平生留过最长的一次头发,想到它马上要变成我身体之外的部分,莫名就有种似曾相识感袭来,这个场景我好像在一个已发生与未发生的时态里经历过很多次。有些玄乎,生活总会反复地告诉我们什么,大自然也是。老洪的电影装下了宇宙。20250622
自我解构背后就是一种类似失败者的自我托举。之所以留有一点余地尚未崩塌当然不是因为那辆出了女朋友家才坏的二手车,而是因为还在爱他的女朋友。真的不知道这种短暂的“自洽”是不是只有东亚才有。看的时候忍不住想起《红色天空》,但我想这部的女性角色更失真了。对比就是靠父亲的女朋友姐姐和只有一次表达了不满而其他时候都在失语的女朋友。虽然不想让人用世俗的眼光去评价自己,甚至接受这种评价,但是忍不住用世俗标准评价女性,也不给她们理由。之后给自己找理由没找到,就光靠“大自然”了。我真的不觉得这叫讽刺。不管是成功叙事还是失败叙事,都是一种自我解释。
很可爱的家庭小品,轻松日常的氛围里又把文艺青年骂了一遍,又不觉得很冒犯,现实中我也有这些脱离生活靠近幻想的时段,从这种状态抽离出来再认真生活后,又会觉得那会的自己傻傻呆呆却触角常开,喜欢这种温和的讽刺
一度怀疑我要重配眼镜了
总是架一个定景让带着原始野性的二手汽车横冲直撞地闯入或冲出画面,完成场景切换。住宅则是异质、可“处于”却无法“属于”,甚至内部割裂的存在。可以一个摇镜头从客厅打向楼梯开掘高层空间,但摄影机从未贯穿连接不同的区块。在这部家庭情节剧里,住宅的封闭空间充斥着对精神意志的规训,从而无法带来真正的、绝对意义上的自由和成长。只有东华独自在山顶写蹩脚诗的时刻,zoom out,广阔的世界随即收进景框。到结尾,遭遇了一系列混乱和言语暴力的东华筋疲力尽,“遍体鳞伤的汽车”成了自我身份认同和时空定位的锚点——而他在考虑将其抛弃。它坍缩成临时性的住宅,事实上也消弭了“汽车”可能喻指的自我主体的身份体认,被建构出的“成长”在外部世界的裹挟下被迫重新开始。洪把这种“秩序的倒塌”所带来的不安、局促、混乱拍得特别好。
轻盈、日常、有些狡黠。看的柏林电影节世界首映,第一次和导演坐在同一个影院一起看电影。中途有些困的时候就提醒自己洪尚秀就在下面坐着,立马新鲜一些就清醒过来。很想见金敏喜,朋友说她怀孕了不一定来,我说甄嬛怀孕八个月了还要去慎刑司,她肯定行。无奈没有来,柏林确实很冷,雪还没有化。#berlinale75
Berlinale 75 老头和朋友凑着玩出来的
@Berlinale25 看完之后不想看电影了 想晒太阳 想看日落 想跟朋友聊天 想在夜晚的山里入睡。
2.5|在东华说出他的车没坏过之后我就知道最后车肯定会坏,结果最后真的在半路坏了。“只要有钱,就能装成诗人一辈子都在逃避现实。”笑不活
#11054。75th Berlinale-主竞赛入围。9分。接近最好的洪常秀。倒不是说他这次终于讲了个用心编织的像样的故事,而是这部影片用后期风格进行了一次很真诚的关于创作的自我剖析。男主角似乎又是导演自况,留着同款胡子,自绝于资源,不被人理解,只被一个人深爱着(所以那段斗嘴是日常吗哈哈哈)。摄影机变焦的时刻与虚焦的时刻,音乐响起的时刻,几乎都是神游天外的灵感时刻(因此哪怕是喝多了焦点也是稳的),其他三人因为庸常才会“重复”,因为不理解才会挑剔和算计。而创作是赤诚的,是超验的,是神性的。这部比之前柏林得奖那些片真诚太多了,完全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了……这部给什么奖都可以!给金熊都可以!
如坐针毡..没有真情的流露,生命的探讨…只有刻意卖弄的思考..很无聊
现在相信了,近几年来,洪常秀的创作已经不再想着要去讽刺或批判什么,他只是尽量如实地拍出人们的日常交集和对话。那些讽刺和戏谑的部分,自己会显露出来。
果然是这样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75berlinale#13
喜报,洪常秀回归继续拍他的生活小品了!
我喜欢洪尚秀的理由
第27届上海电影节-3
希望世界能像爱男导演一样爱我😓这样的电影搬上电影节,只能说是成名导演的专属权力。
关于男女情爱的故事,洪常秀的叙事发生转变了,从以前着重关注男女爱情到现在注意点逐渐放置在男女父母之间对情侣的评判。或许没有了以前非常有意思的叙事结构,但突兀的变焦镜头用的更加放肆了,谁能想到镜头组接能突兀的如此大胆啊?关于人物塑造也挺有意思的,谈话间的各种细节,两代人之间的情感传递,姐姐与男主的镜像关系(以五十步笑百步),以及最后女主父母的对话,既搞笑又真实。
#SIFF2025#之二十二。车和胡子是永恒话题,花的裂痕中告别语言。
#SIFF27 今早突然决定去把头发剪短(实则酝酿已久),看着镜子里平生留过最长的一次头发,想到它马上要变成我身体之外的部分,莫名就有种似曾相识感袭来,这个场景我好像在一个已发生与未发生的时态里经历过很多次。有些玄乎,生活总会反复地告诉我们什么,大自然也是。老洪的电影装下了宇宙。20250622
自我解构背后就是一种类似失败者的自我托举。之所以留有一点余地尚未崩塌当然不是因为那辆出了女朋友家才坏的二手车,而是因为还在爱他的女朋友。真的不知道这种短暂的“自洽”是不是只有东亚才有。看的时候忍不住想起《红色天空》,但我想这部的女性角色更失真了。对比就是靠父亲的女朋友姐姐和只有一次表达了不满而其他时候都在失语的女朋友。虽然不想让人用世俗的眼光去评价自己,甚至接受这种评价,但是忍不住用世俗标准评价女性,也不给她们理由。之后给自己找理由没找到,就光靠“大自然”了。我真的不觉得这叫讽刺。不管是成功叙事还是失败叙事,都是一种自我解释。
很可爱的家庭小品,轻松日常的氛围里又把文艺青年骂了一遍,又不觉得很冒犯,现实中我也有这些脱离生活靠近幻想的时段,从这种状态抽离出来再认真生活后,又会觉得那会的自己傻傻呆呆却触角常开,喜欢这种温和的讽刺
一度怀疑我要重配眼镜了
总是架一个定景让带着原始野性的二手汽车横冲直撞地闯入或冲出画面,完成场景切换。住宅则是异质、可“处于”却无法“属于”,甚至内部割裂的存在。可以一个摇镜头从客厅打向楼梯开掘高层空间,但摄影机从未贯穿连接不同的区块。在这部家庭情节剧里,住宅的封闭空间充斥着对精神意志的规训,从而无法带来真正的、绝对意义上的自由和成长。只有东华独自在山顶写蹩脚诗的时刻,zoom out,广阔的世界随即收进景框。到结尾,遭遇了一系列混乱和言语暴力的东华筋疲力尽,“遍体鳞伤的汽车”成了自我身份认同和时空定位的锚点——而他在考虑将其抛弃。它坍缩成临时性的住宅,事实上也消弭了“汽车”可能喻指的自我主体的身份体认,被建构出的“成长”在外部世界的裹挟下被迫重新开始。洪把这种“秩序的倒塌”所带来的不安、局促、混乱拍得特别好。
轻盈、日常、有些狡黠。看的柏林电影节世界首映,第一次和导演坐在同一个影院一起看电影。中途有些困的时候就提醒自己洪尚秀就在下面坐着,立马新鲜一些就清醒过来。很想见金敏喜,朋友说她怀孕了不一定来,我说甄嬛怀孕八个月了还要去慎刑司,她肯定行。无奈没有来,柏林确实很冷,雪还没有化。#berlinale75
Berlinale 75 老头和朋友凑着玩出来的
@Berlinale25 看完之后不想看电影了 想晒太阳 想看日落 想跟朋友聊天 想在夜晚的山里入睡。
2.5|在东华说出他的车没坏过之后我就知道最后车肯定会坏,结果最后真的在半路坏了。“只要有钱,就能装成诗人一辈子都在逃避现实。”笑不活
#11054。75th Berlinale-主竞赛入围。9分。接近最好的洪常秀。倒不是说他这次终于讲了个用心编织的像样的故事,而是这部影片用后期风格进行了一次很真诚的关于创作的自我剖析。男主角似乎又是导演自况,留着同款胡子,自绝于资源,不被人理解,只被一个人深爱着(所以那段斗嘴是日常吗哈哈哈)。摄影机变焦的时刻与虚焦的时刻,音乐响起的时刻,几乎都是神游天外的灵感时刻(因此哪怕是喝多了焦点也是稳的),其他三人因为庸常才会“重复”,因为不理解才会挑剔和算计。而创作是赤诚的,是超验的,是神性的。这部比之前柏林得奖那些片真诚太多了,完全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了……这部给什么奖都可以!给金熊都可以!
如坐针毡..没有真情的流露,生命的探讨…只有刻意卖弄的思考..很无聊
现在相信了,近几年来,洪常秀的创作已经不再想着要去讽刺或批判什么,他只是尽量如实地拍出人们的日常交集和对话。那些讽刺和戏谑的部分,自己会显露出来。
果然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