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神偷奶爸》上映,那时候看的翻译还叫做《卑鄙的我》,电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火起来的不是坏坏的主角,不是三个性格迥异的小女孩,而是一群黄色的小家伙们。
《神偷奶爸》拍了三部,衍生的《小黄人大眼萌》也拍到了第二部,但主角光环似乎又再次回到了格鲁头上。
环球似乎在大受欢迎的小黄人身上找不到更多灵感了,更多的笔墨费在了格鲁身上,押错了宝。
同时,也在影片里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上押错了宝。
小黄人收获的热度,源自于大部分人天生对这种亮黄色的小家伙的喜爱,更源自电影中展现的小黄人蠢坏蠢坏的人物性格,夸张大胆的人物设计。
而数不清的小黄人汇聚在一起的量变效应,则加强了角色性格的丰富度,每一个小黄人既相同又不同。
但在这部电影里,导演似乎为了凸显不同,选择了3+1个小黄人的故事线,不是说这样的叙事角度不好,三人行本来就是故事片中十分讨喜的存在,但这样的设定却无疑把小黄人的群体效益给拉低了,用一种简单的三人行式的英雄主义,代替了成千上万小黄人带给观众的震撼,只能说是得不偿失。
主角固化的效果还导致了人物性格的固化,虽然3+1只小黄人的性格迥异,但都趋于面谱化,观众也从来不指望能从单个的小黄人身上看到些人物的成长、矛盾和悲喜。
所以3+1只小黄人的冒险,显得平淡无味,观众很容易从每个小黄人的程序化设定中,知道他们的行动轨迹,这是对小黄人荒诞行为逻辑的破坏,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观众的期待。
而本片的格鲁存在同样的问题,《神偷奶爸》里的格鲁作为主角是有其成长轨迹和人物矛盾的,人物设定的“卑鄙”、“邪恶”和照顾三个女儿的“慈父”形象产生对比,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了多彩的人物性格,让一个卑鄙、油腻、丑陋的中年人前后的反差感,带给观众不下于小黄人的惊喜。
但本部电影里的格鲁却不再饱满,这和主角的年龄无关,小孩子是有更多内在心理活动,有更多可塑性的,但导演似乎并不想讲这些,导演认为观众只需要知道格鲁从小就希望做一个坏家伙就可以了。
这是一部面向孩子的电影,所以格鲁在故事里的遭遇偏向于童话,能感化坏人,能收获友谊。
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本无可厚非,但也拉低了整部电影的叙事逻辑,很多情节发展显得生硬,比如生肖石的找回,比如大反派遭受的背叛。
简单化的叙述并非不可取,但当故事情节本身的丰富度和惊喜度满足不了观众旺盛的好奇心时,这样的叙述无疑是灾难的。
电影里出现了很多中国元素,像十二生肖、张家界、唐人街、中国功夫之类的,但不得不说,美国的电影制作公司这么多年来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可以说是毫无进步。
当然这也埋怨不到美国身上,自己的文化没有办法形成有输出力的文艺作品,反而需要他国电影工业的解构和塑造,这本来就是本国电影人的缺失。
但文化自信并不局限于自己使用,能放心大胆的接受他人的改造而不失文化的本心,方才是一个国别文化屹立世界应有的姿态。
所以也不需要去埋怨他国电影工业对我们文化元素的使用,相反,他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片面化、刻板化、模型化的趋势是我们需要在意的。
正如这部电影中,虽然中国文化的元素很多,但和电影本身产生不了丝毫的化学反应,把张家界换成埃及金字塔、日本富士山,甚至爱斯基摩人的小冰屋都不会有丝毫的别扭。
这是流水线型电影工业的通病,在一个标准化叙事的电影故事里,生搬硬套些有地域色彩的东西,满足了本国人的猎奇,也 满足了他国人的自鸣得意。
但十二生肖、中国功夫这些老掉牙的中国元素不应成为中国文化的简单代替,他国的电影工业不会出于善意的发掘中国文化中埋没的金子,这是要靠我们自己努力的事情。
对于这部小黄人我是失望的,无论是小黄人本身的塑造还是故事情节都没有很吸引我的地方。
但小黄人的IP无疑是成功的,我也期待下部小黄人能努力讲好故事,不辜负观众对小黄人的喜爱。
相当无趣的续集及起源电影,剧情基本为零,恶搞程度弱了很多,笑点也不如想象中足。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ip动画电影之一,这盘时隔多年的冷饭显然并没有炒好,本作可谓典型的不思进取,敷衍的创作态度暴露在各个方面,主线与几条支线的情节推进莫名其妙,就连最基本的叙事逻辑都给抛弃了,袖珍的时长里全靠小黄人招牌的卖萌耍贱来努力取悦观众。
至于十二生肖、农历春节、唐人街、功夫,这些古早而保守的中国文化元素完全就是为了迎合内地市场刻意堆融的,甚至在片头还破天荒地选择使用邓紫棋演唱的中文版主题曲,宣发的诚意绝对管够,只能说心疼环球影业和照明娱乐费老大劲儿舔但还是被拒之门外。
友谊万岁Minions: The Rise of Gru 8/5/2022 这部小黄人电影很热闹,元素很丰富:恶人六人祖每个人有自己的招式、坐骑、还有最后变身的生肖形象,每一个都很精致有趣味。
从张家界的风景、中文歌片头曲、到小黄人们学中国功夫,无不充满了中国元素。
我依旧不喜欢 Steve Carell 给 Gru 的配音,更别说这一次还要捏着嗓子装一个十岁小男孩了。
给小朋友看的电影,主角是“想要当世界第一恶棍”的 Gru,自然"萌"化了很多实际上称得上"恶棍"的做法,让他们显得像 Jerry 欺负 Tom 一样的 harmless。
剧情突出了友谊(Gru 和小黄人之间以及和老恶人之间)和善意(科学家对 Gru、功夫大师对小黄人们)的温暖。
陪儿子看的 还可以吧 和以前差不多 大同小异的 小孩子的动画片还有没有别的花样啦 感觉到没有太大新意!!!!!!!!!!!!!!!!!!!!!!!!!!!!!!!!!!!!!!!!!!!!!!!!!!!!
故事背景来到了美国的唐人街和中国十二生肖,我能说卑鄙的我系列开始江郎才尽了么?
可能是后面已经是大圆满剧情所以剧组只能从前传开始找内容,不得不说在call back里有很多前几部的情结,作为从十几岁就开始看卑鄙的我系列的我来说有很多回忆的点,比如小黄人使用的斯嘉丽的工具箱,但是如果是新粉来看可能会觉得剧情无聊老套,就连我这个花了四块钱还是VIP都忍不住快进,要知道之前第一部第二部我都舍不得快进,这次还加了一个全新的人物:奥豆,是一个长的很像m豆的小黄人,其他的地方我觉得都比较差强人意吧…看到了博士年轻的时候,妈妈和格鲁特年轻还有有头发的时候,但是可以看到前几部剧组推进新剧情就是插入新人物来推动剧情,老婆和卵生兄弟,只能说超级奶爸宇宙被这个前传刻画的更加丰富了,是一个适合给老粉看的情怀电影。
还有在小黄人系列开始就有人指出小黄人不适合作为主角,第一部我觉得还可以,这一部明显削弱了小黄人的戏份,把少年格鲁特还有对小黄人的接纳作为重点进行阐述,叙述占比大约一半一半,更像是一部史书传记,对于热爱小黄人系列的人来说窥探到了主人公之间的羁绊,丰富了人物形象,还有主角性格塑造的前因后果,但我始终觉得,比起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我一直期待卑鄙的我系列可以再一次塑造出超越第一部的水准的电影,也许是因为格鲁特“改邪归正”了吧?
可能只能是一个梦想。
跟着观影团二刷了小黄人格鲁前传,这部电影讲的是格鲁小时候的故事,有很多跟《卑鄙的我》相呼应的细节。
格鲁小时候用芝士枪把人糊住去买冰淇淋,长大了用冰冻枪把人冻住去买咖啡,不过一直都有记得给小费。
这个狗也是格鲁从小就养的。
影片最后格鲁收编了音像店老板,他就是《卑鄙的我》里给格鲁造各种东西的博士。
格鲁的这个就是他造的。
坏蛋银行行长的给格鲁看的照片里的儿子是《卑鄙的我》里的维克托。
斯图尔特箱子上的女魔头斯嘉丽是小黄人们的前BOSS。
主角团的三只小黄人性格对应格鲁收养的三个女儿:
凯文对应老大玛戈,是个领导者的角色;斯图尔特对应伊迪丝,是个cool guy,且调皮捣蛋;鲍勃对应艾格尼丝,最小最可爱,是卖萌担当。
另外,宠物石算不算联动了《妈的多重宇宙》?
周师傅的配音还正好是杨紫琼。
以及,最后结尾字幕加的每个人的结局真的是画蛇添足了,至于原因,you know,我不想也无法说什么。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小黄人的电影,但是之前就被周边萌到,虽然都说有嘲讽亚洲人的意思,但看在这么可爱的份上,能不能理解成我们很可爱?
总觉得这种动画片,是拍给我们这种长不大的孩子看的,当然有点智商的小孩子还是可以轻而易举看懂的,剧情并不复杂。
未育的我猜想,这就是生孩子的乐趣吧?
可以陪着TA,再过一遍童年。
哪怕自己的童年并不幸福,也可以在自己的孩子的童年里,得到拯救吧?
这种电脑动画,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欣赏的,现在是都是如此,吐啊吐的也就习惯了,还发现其中的美感了。
毕竟现在夸赞的最高级别是,“好像游戏哦!
”感觉全世界的所谓大片,一年也出不了几部,动画片更是如数家珍,毕竟它们几乎都是高质量,三岁到八十三岁通吃,雅俗共赏。
对小黄人的印象其实还停留在几部《神偷奶爸》和一部《小黄人大眼萌》,殊不知小黄人这个环球的赚钱IP已经出了好多短片了。
豆瓣一搜才发现,短片都有十几部了。
小黄人除了给环球带来了票房,这个萌贱萌贱的小黄人也在全球收割了不少的粉丝。
此次小黄人正传电影,居然聚焦的是神偷奶爸,讲述的是神偷奶爸成名之前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事。
少年格鲁一心想成为一个大坏蛋,希望能加入坏蛋五人组。
但故事的发展最后变成了格鲁成为了坏蛋五人组的氪星,硬生生的把五人组搞解散了,并且还拯救了不少人,不说是超级英雄,至少也是个正派。
此次的小黄人故事里加入不少的中国元素,十二生肖、功夫、唐人街等等。
最意外的是邓紫棋的唱的片头曲,虽然不知道歌词有什么意思,但就是感觉跟小黄人很配。
整体来说,电影故事可能没有那么精彩,但是是这种电影故事要求没那么高,只要能把故事讲顺就行。
观众都是去看小黄人搞笑卖萌的,这一点是很成功的。
当然最后的大战也是还不错的,把十二生肖的故事做到底了,十二生肖的造型也挺满意的,至少那条龙我觉得有中国人想象中的样子。
其次就是学功夫那段戏,虽然这一段有一点强行穿插进来,但把小黄人的萌发挥出来了。
话又说回来,小黄人在故事主线里插科打诨其实是最好的安排,真的完全让小黄人做主角,又要让观众故事看的下去,说实话还挺难的。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这部小黄人比上一部可看性高一点,也希望后面能单拍两三个小黄人冒险的故事。
这样既可以做到保证小黄人可爱的趣味性,又能保证故事的可看性,不至于真的就是去电影院看小黄人卖个萌——《小黄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传》首发于“看世界电影”公众号,欢迎喜欢电影的朋友关注
看到年轻的有头发的格鲁看认清了几个主角的小黄人还意外看到了San Franpisco的几个标志点讲述他们因为拿走了坏人的Stone而格鲁被坏人绑架小黄人去救他的故事就是其中的细节不能记得很多了但是看的过程还是忍不住会被小黄人的傻给逗笑了虽然喜欢小黄人的热度已经没以前那么强了 还是希望能一二年出一部吧
上次看电影这么困还是在《战狼2》,也有点小庆幸去年暑假没有看这个电影而选择了《断桥》(虽然断桥也不怎么好看)第一次看小黄人系列的电影,古灵精怪可可爱爱,最喜欢的是个小不点,每次装可怜卖萌的时候真的是心都软了。
但是剧情非常单薄而且无脑.有种《果宝特攻》打斗的既视感,像是回到了小时候看国产动画片的时候。
剧中也插入了不少的中国元素,例如春节武功十二生肖等等,感觉有点累赘,怪怪的。
而且那个猴子生肖我真的是用排除法才看出来他是只🐒。
另外,这部片真的没有引发我一点点思考...So you are not good.好坏的界限在剧中好模糊
啥也不说,就凭吹中国文化的针灸就值得五星。动画片中的真动作片。去影院看就完事儿了。中国暑期档应该会上。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ip有趣,剧情真的太无聊了。美式动画真的都一样。
高于期待,特别最后午夜12时手拿古石者可变身&小黄人的咆哮,哇爱上了哈哈哈哈哈哈,奥托开小孩车开出奇迹笑死。王嘉尔这插曲好难听,难听到我怀疑英语母语的人听不断重复歌词的英语插曲是什么感觉小小小黄鸡🤩
就根本没看进去,时长不短呢,完全没有故事性看来还是不行。小黄人的卖萌出现在菜单或者短视频里刚好,做成大电影完全失败。
本来是奔着春节档的?
挺无聊的,透支小黄人商业价值的作品。比正传3和前作都无聊
剧情做成80分钟是为了节约成本吧,以后直接走猫和老鼠式的段子路线就行,全程给观众看大眼萌,一次看个够,这种级别的故事线写了也是多余。跟前段时间的院线片【坏蛋联盟】共享了故事创意?反正写的还不如坏蛋联盟,照明娱乐的精力都放在了卖萌上了。
7分,短小精悍,全程卖萌,中国元素,热热闹闹,孩子还是会喜欢的。
/chy/制片方把电影定位到中国市场就可以编出这么扯淡的故事吗,侮辱智商,螃蟹猴成为全场最猎奇生物
以后电影害怕剧透吗?这种结局自己都可以写:格鲁改邪归正了,最大的成就是三个孩子的爸爸。
挑不出啥大毛病…本来应该是奔着春节档来的,就是冲着中国市场,笑料足但不至于恶趣味,在系列里也不算滥竽充数的前传,是该系列进影院看的唯一一部,也算补上影票了
傻傻的,很萌,有点讽刺。
最强中国元素是小格鲁的成长史:从小立下远大理想,勤学苦读埋头钻研,虽一波三折但得到大师赏识,冲破异见者前辈的重重阻挠,依靠自身实力和家人们(小黄人)的超常发挥成功上位,最终成为了一个以三个女儿为最大骄傲的父亲。特供结尾比电影其他部分都好笑。
笑不出来
中国功夫,龙,唐人街的传统节日活动等等零碎又无序的中国元素,甚至老套的追打游戏,各种向别的电影“致敬”的镜头堆积在一起并不会让人觉得丰腴,反而深感一种虚无的快乐主义。
依旧很欢乐,不过小黄人还是好好的卖萌就好,不要超英化了。。。又是十二生肖又是功夫,又是唐人街又是大年初一,完全可以放在春节档好好大赚一笔的。
可能有点腻歪了,看好几遍才看完
很难想象好莱坞动画已经退步到这个程度了,玉盘的设定真的不是成龙历险记吗。。。|Ps.恐怕“特供版”是环球看引进没谱自我审查的结果,但反正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无语